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门凤华-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好看!没想到你还有这种本事!”

    姜砚之笑弯了眼睛,“我就知道你会喜欢的!”

    两人一边挖一边说,不知不觉得,便到了晌午,整个亲蚕宫的院子里,已经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跟老鼠打过洞似的了。

    “哎哟!”

    突然之间,门口传来了一阵惊呼声,路丙眼疾手快的扶住了门口踩进坑里快要摔个狗吃屎的张公公。

    这张公公是官家身边的老人儿了,最是讲究体面,这万一摔了,怕是要恼羞成怒的。

    “公公小心!”

    张公公好不容易站稳了脚,惊魂未定的看着眼前宛若战场的亲蚕宫,悄悄的往门口挪了挪。

    怎么办?我觉得我们的太子殿下,有点难以言喻的毛病……

    都说他在地府中也是个官儿,莫非要从这亲蚕宫,挖出一条通往黄泉的路来?

    之前传说那地狱之门,便在三大王府,现在三大王进了宫,为了办事方便,自然是要挪地方的……

    张公公越想,越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真相。

    他想着,又往后退了一步,一直退到了门槛外,这才想起了自己的来意,“殿下,官家唤你们前去福宁宫……”

    姜砚之点了点头,“待我整理一番便去。阿爹寻我,不知何事?”

    张公公四下里看了看,亲蚕宫十分的偏僻,平日里就没有人来。

    再加上姜砚之做了太子,柴皇后元后的名头便又打了出来,这亲蚕宫乃是她的故居,自然更加是没有人敢随便前来叨扰了。

    “官家适才小憩,做了个噩梦,一醒来便叫老奴,快些寻殿下过去,看上去,颇为焦急。”

    姜砚之一愣,拍了拍手上的灰,踢了踢脚上的泥巴,看了闵惟秀一眼,“惟秀,咱们先去福宁宫,让路丙把东西拿回东宫去。”

    官家年后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肉眼可见的衰败了下来,突然叫得这么急,委实让人担心。

    ……

    两人这一迈进宫门,便瞧见了穿着中衣披着披风,站在院子里中的官家。

    “阿爹,你怎么也不穿好衣衫就出了,虽然有太阳,但也还冷着呢!别冻感冒了,又要我替你处理朝事……苏中丞实在是太叨叨啦!”

    官家紧了紧披风,快步的走到了闵惟秀的身后。

    姜砚之一愣,“阿爹,那是我的惟秀!”

    官家一巴掌打了过来,“你这个蠢儿子,我们大陈有你,简直是倒霉透顶了。”

    姜砚之摇了摇头,“你在我灵堂上,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我是拯救大陈的奇男子……官家可是金口玉言,怎么能随便就改。”

    官家气得无话可说,心中将苏中丞骂了一千遍,要不是那个老山羊胡子,他能够说出那等话来?

    “阿爹,快进屋去吧,冷着呢!”姜砚之说着,搓了搓手。

    屋子里的火盆子,烧得旺旺的,站在门外,都能够听到碳火偶尔裂开的声音。

    官家看了那屋子一眼,又往闵惟秀身后站了站,“你这个不孝子。以前阿爹说了,要你有空就进宫来帮阿爹看看,这宫中是不是有鬼,你却一直都没有来。”

    “我觉得……朕的龙床上,有一个鬼!”

    姜砚之抬了抬头,太阳高挂在正空中,如今乃是中午,阳气旺盛得很,在天子床榻上,竟然有鬼?

    官家见姜砚之不信,四下里看了看,见张公公没有跟着进来,压低声音说道,“自打我从那墓里出来之后,便经常被鬼压床。你是做这一行的,应该知道鬼压床吧?”

    “我躺在床上,好像睡着了,又好像没有睡着,整个人清醒得很,可就是手脚都不能动,也说不出话来。我在心中念佛经,念了三遍,便能醒过来。可是最近,需要念的遍数,越来越多了。”

    “不光是鬼压床。我开始做梦,梦见有一个人,站在门口,逆着光,我看不清楚她长什么模样,只知道是一个娘子。”

    “她一直朝我床边走。一开始在门口,第一日,她走了一步;第二日,她走了两步……到了昨天,她走到了我的床边……我一醒来,又什么人都没有。”

    “我以为自己是身子虚,所以做了一个古怪的噩梦……可是今天,她爬到我的床榻上来了……我虽然睡着了,但是能够感受到耳边的吹气声……”

    “我能够感觉到,她就躺在我的身边,冰冰凉凉的……虽然睡着了,可是我知道,自己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

    官家说着,搓了搓自己的手臂,嘴唇有些发白,显然是吓得不轻。

    “砚之,我的床上是不是有鬼!是不是你的阿娘来接我了?”

    姜砚之的手紧了紧。

    他对着官家点了点头,牵着闵惟秀的手,一道儿走了进去。

    官家的寝殿里,暖烘烘的,香气扑鼻。

    铜鹤里的熏香,腾起青烟,直冲云霄。

    “有吗?”闵惟秀问道。

    姜砚之看了看那个明黄色的雕花大床,那床榻之上,侧躺着一个年轻的宫妃。

    她穿着一条淡青色绣着缠枝花的素雅长裙,头上攒着米粒大小的珍珠串成的花儿,看上去并非是什么高位之人。

    在她的脖子上,挂着一个别致的金锁儿,闪闪发光。

    见姜砚之看过来,她眼珠子动了动,陡然消失不见了。

    “的确是有一个女鬼,但是现在消失不见了。”姜砚之给闵惟秀解释道,慢慢的走到了龙床旁边。

    被子胡乱的扔在了地上,官家的衣袍散落了一地,显然之前出去的时候,他十分的慌张。

    姜砚之捡起了地上的衣衫,站起身来。

    床榻上湿漉漉的,闻起来一股子汗味儿,可见之前睡觉之人,吓得委实不轻。

    在那玉枕头边上,放着一块别致的金锁儿,上头刻着福慧成双四个大字,同那女鬼脖子上的,一模一样。

    姜砚之一把拿起了那把金锁,是空心金片儿,很轻。

    “阿爹,快些进来穿衣衫吧,别着凉了,这屋子里的鬼已经不在了。”

 第五百五十六章 福慧双全

    “那女鬼到哪里去了?”官家穿戴整齐,坐到火盆子旁,端起张公公新送过来的热茶,这才觉得整个人活了过来。全本小说网;HTTPS://щWW。.COm;

    他说着,瞟了瞟正在一旁拼命的摇晃着一把金锁的闵惟秀,他年纪大了,有些老眼昏花的,怎么好似觉得,那金锁儿是他枕边的那一把?

    “惟秀啊,那把金锁可是你给福星准备的?”

    闵惟秀住了手,将金锁递到了官家手中,“阿爹,不是的,这是你床头拿的。”

    官家有些不悦,他一死了,整个大陈都是姜砚之同闵惟秀的,可如今他还没有死呢,就开始随便拿他的东西了。

    “砚之说,那个女鬼应该是跑到这个金锁里去了。以前我们也见过的,有藏在镜子里的,藏在簪子里的……挺有趣的。我就想看看,我这么摇,她会不会头晕眼花。”

    官家看着手心里的金锁,顿时觉得那不是一把锁,而是一块热碳,烫得他的手心都要燎起泡来了。

    是朕错了啊!是朕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惟秀啊!你你你快把这个金锁拿走!求你了……这真不是我的!

    就在这时候,一只白胖胖的手,伸了过来,将那金锁拿了开,“阿爹,这金锁可是以前,哪一位宫妃所有?”

    官家松了一口气,他发誓在姜砚之白胖又柔和的脸上,看到了佛光!

    不愧是他的儿子!

    “阿爹?”姜砚之又唤了一声。

    官家回过神来,看了一眼那把金锁,眼神复杂起来。

    “这是你二哥的母妃曾经戴过的金锁。你是说,那个女鬼是她?”

    姜砚之点了点头,“应该是,人死了变成鬼,除非是有人做法特意把她困在一个固定的器物之上,否则一般都是附在于她而言,有特殊含义的物件上。”

    “那女子穿着素雅,头上攒着米粒大小的珠花,胸前挂着一面金锁,宫里头的宫妃,很少有戴这种首饰的,阿爹应该能认出来才对。”

    开玩笑,都做到宫妃了,不戴鸽子蛋大小的就算了,起码也得是圆溜溜的跟豆子一般吧,米粒大小的,还不圆溜的实在是太磕碜了。

    官家端起茶盏,轻轻的抿了一口,眼神复杂的看了那金锁一眼。

    “看来那的确是知福了,你们没有见过,她就是你二哥的生母。这片金锁儿,是她进府之时,她阿娘给她的。知慧进宫的时候,也有一块,上面同样写着,福慧双全。”

    那二皇子生母知福死的时候,二皇子年纪尚小不懂事儿,太后怜悯其幼年丧母,接了他的姨母知慧进宫照料,这一来二去的,知慧自然也成了后宫中的一员。

    不光是二皇子不显眼,他的生母姨母,也都是不打眼的人。

    “那么知慧是怎么死的呢?二哥说的可是真的?阿爹,若是想要送她上路,先得解决了她的旧事才对。”

    官家有些恍惚……

    他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实在是他连二皇子他娘,长得什么模样都不记得了。那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一辈子只会有三个儿子,又正是与柴皇后浓情蜜意之时,不打眼的知福,根本就不在他的眼中。

    人年纪大了,总是喜欢怀旧,再一听二皇子提起他阿娘,这才愧疚思念一起涌上头,去寻了她的旧物来。

    万万没有想到,竟然招来了鬼!

    “当时边疆有战事,阿爹也没有怎么操心后宫之事,知福的死,的确是有隐情的……但具体的,我也不清楚,我只是听人禀告,说是她得了恶疾没了。”官家说着,好似突然想到了什么,表情有些不自然起来。

    姜砚之同闵惟秀对视了一眼,笑道,“无妨,阿爹,我拿着这金锁儿去查一查便是,今夜那女鬼定然是不再来了。”

    官家松了一口气,拍了拍姜砚之的肩膀,“你且去吧,我去淑妃宫里坐一坐。”

    姜砚之了然的站起了身,这宫中闹鬼,怕是官家自己个也住不下去了。

    两人出了福宁宫,闵惟秀紧了紧身上的斗篷,“咱们现在去哪里查?去问太后么?她老人家虽然不管事,但可没有什么不知道的事。”

    姜砚之摇了摇头,“咱们回东宫,去问宋嬷嬷。”

    ……

    “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事儿来了?”宋嬷嬷正在和面做点心,手上扑啦啦的全是白色的粉末,“殿下且领着太子妃去殿中歇着,这厨房哪里是你们来的地方。”

    她说着,净了净手,这才跟着姜砚之同闵惟秀进了正殿。

    “这事儿啊,有些难以启齿。知福跟了官家的时候,官家还不是官家。她容姿平平,才艺平平,样样都不出色,并不讨官家欢心。后来进了宫之后,更加无宠爱。”

    “不过好在她肚子争气,生了一个皇子,倒是没有人敢小觑她,宫中只有她同蔡淑妃有子。蔡淑妃性子嚣张,难免会故意的找他的茬儿。”

    “宫中所有的人,都知道,她们不和睦。她死的时候,我已经在蔡淑妃身边照看殿下您了。那一日知福告了病假,没有去给皇后请安。淑妃突然提议,说要众人一道儿去知福宫中探望她。”

    “这一去啊,就瞧见了了不得的大事!”

    闵惟秀同姜砚之都好奇的看着宋嬷嬷,眼睛一眨不眨的。

    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宋嬷嬷就是会讲故事。

    “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知福给官家戴绿帽子了?还是说她在宫中行巫蛊之术,譬如扎小人之类的……”闵惟秀是个不懂就问的好孩子,立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宋嬷嬷眼皮子跳了跳,不……一般人没有您这么肥的胆子!巫蛊之术,那可是要一死一大片的!

    “这实在是难以启齿,不过太子妃想听,那老奴便斗胆直说了。那知福身边,有一个大宫女,名叫胭脂,跟在她身边好些年了,生得人如其名,宛若胭脂一般好看。”

    “太后见官家子嗣单薄,那胭脂生得健康丰盈,还曾经让嬷嬷考量过,想让官家把胭脂给收了。可后来发现,胭脂腋下味儿,这才罢了。”

    “胭脂伺候知福久了,这主仆二人日久便生情,也就出了事儿了。”

 第五百五十七章 旧事

    闵惟秀的嘴张了张。(全本小说网,https://。)

    喂喂!什么日久生情?嬷嬷啊,我好像听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儿啊!

    这不光是绿帽子,还是一顶会发光的绿帽子啊。

    姜砚之咳了咳,“你是说那知福有磨镜之癖,所以才被处死了?”

    宋嬷嬷摇了摇头,“有没有谁说得清楚呢?不过当日,去的宫妃不少,好些人都瞧见了,知福同那胭脂……屋子里还燃了那种香,太后皇后都来了,宫门关得严严实实的。”

    “我有一个好姐妹,在太后身边伺候,我曾经听她说过。说知福拼命的喊冤,说她是中了人奸计了,她同胭脂清清白白的。可那胭脂,却说知福背信弃义,然后一头撞死了。”

    “胭脂是她的贴身大宫女,平日夜里都是在床边守夜的,关系的确是很亲密。他们宫中,又有一个小宫女儿说,有一次瞧见知福同胭脂在榻上嬉戏……”

    “总而言之,知福一张嘴,是无论如何都说不清楚了。当时国事繁忙,这事儿又是丑事,难免叫官家颜面无光,便被太后同皇后联手给压了下来。”

    “知福当天就被赐了白绫。对外只说,她是病死的。她向来身子骨就一般,前不久正好病着,娘家又不显赫,不知情的人,根本就没有怀疑。只不过,后来私底下里,倒是有人说,说知福可能是冤枉的。”

    “是被蔡淑妃给陷害了,她们二人原本就有仇怨,关系并不好。淑妃为何在那个时候,突然大发善心的去探病……唉,这宫中人多了,难免尔虞我诈的,是是非非又有谁弄得清楚呢?”

    “说起来,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怎么又重新提起她的事情了?”

    姜砚之皱了皱眉头,倒是没有说起女鬼的事,官家好脸面,若是让人知晓他被一个女鬼吓得瑟瑟发抖,指不定他就要关门放高达了。

    “我对这个案子有兴趣。嬷嬷,当时同知福一道儿住的,还有那些宫妃呢?她是一宫主位,应该还有一些低位嫔妃一道儿吧。知福可有什么关系密切的好友?”

    宋嬷嬷想了想,摇了摇头,“没有。宫中妃嫔虽然多,但因为二皇子养在她膝下,便让她独居,蔡淑妃也是一人独居一宫的。她同端嫔向来交好,那日便是端嫔替她告的假。”

    “那会儿中秋刚过,我还记得,那一年的桂花特别的好,我给你做了好多桂花糕,你吃得可香甜了。”宋嬷嬷说着,一脸的怀念,“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因为这事儿难以启齿,当时知福身边的人,几乎全死了。”

    “只剩了一个叫小枝儿的宫女,因为年纪太小,又是二皇子跟前伺候的,便留了下来。哎呀,说起来,那小枝儿你们见过的,就是二皇子身边的那个姓张侍妾……”

    宋嬷嬷说着,拍了拍脑门,“年纪大了,记性就不好了,差点儿给忘记了。不过那小枝儿那会儿年纪小,当时不知晓什么事儿的。嬷嬷可帮着你们忙了?”

    姜砚之笑着点了点头,“嬷嬷你可帮上大忙了。”

    宋嬷嬷这下子高兴起来,“我去给你们做点心去,今儿蒸梅花糕吃。”

    闵惟秀一听,下意思的动了动嘴唇,梅花糕好啊,这么一听,怎么觉得肚子就饿了呢。

    她想着,拿起了桌子上的一颗盐渍梅子,含在嘴中,酸得眯了眯眼。

    “咱们是去问端嫔,还是问那个张枝儿?”

    姜砚之一听,嘚瑟拍了拍自己的胸脯,“你的夫君是谁?”

    闵惟秀觉得酸得道牙,但一想想再酸这梅子好歹也是吃食,不能浪费了,霸蛮的吃了下去。

    “姜砚之?”

    姜砚之嘿嘿一笑,“是太子啊!太子!咱们一个个的去问,要问到什么时候?不若请了几人都来,自然真相大白了。”

    闵惟秀一听,有道理啊,不好意思,在下的嚣张配不上太子妃的位置!

    “你觉得知福是被冤枉的?”

    姜砚之点了点头,“你想想看,胭脂乃是知福的贴身宫女儿,她们什么时候不能够行事,月黑风高夜又有谁会去管?为何偏生要在大白天的,还点香……这十分的不自然。”

    “不光是我想得着,我想太后还有我阿爹心中,都跟明镜儿一样,知道她肯定是被人暗害了。只可惜这宫中,最重要的不是真相,而是皇家的颜面。”

    姜砚之嘲讽的笑了笑,“知福身为后妃,即便是被人陷害了,但是她同胭脂不堪的场面,被许多人目睹了,让官家难看。就凭这一条,她也是必死无疑了。”

    姜砚之想着,叫了路丙进屋,交代了一番,这才同闵惟秀一道儿喝着茶,等着众人的到来。

    等到宋嬷嬷的梅花糕热腾腾的端了上来,该来的人,也都来了。

    闵惟秀咬着梅花糕,看着下面坐着的几个人。

    端嫔生得一张标准的鹅蛋脸,柳眉星目,颇为好看,让人一瞧就忍不住感叹,当皇帝好啊,当皇帝连这样国色天香的美人儿,都能说嫌弃就嫌弃!

    闵惟秀实在不明白,这端嫔是怎么做到,长着这样好看的脸,还在毫无宠爱,让林娘子独霸后宫那么些年的。

    见闵惟秀看她,端嫔笑了笑,“太子妃吃得是啥,可真香啊!”

    她这一开口,闵惟秀瞬间就明白了。

    这绝对是开口跪啊!端嫔生得端庄贤淑的,这一张嘴,跟锅破了似的,又响又哑,还贪吃!

    闵惟秀不是小气之人,豪爽的分了给端嫔,端嫔也不客气,直接就吃了起来。

    端嫔下手坐着的,是一个病歪歪的妇人,她脸色有些蜡黄的,穿着十分的素净,手腕上挂着一串佛珠儿,安安静静的坐在那里,好似与世隔绝一般。这便是养大了二皇子的知慧。

    第三个,闵惟秀翻了个白眼儿,这是二皇子府的小枝儿,宠妾张氏。

    与上一回见相比,张氏显得苍老了许多,低眉顺眼的坐在那里,一言不发,显得有些呆滞。

    姜砚之看了一眼正在吃蒸梅花糕的端嫔,“你们应该都明白,我想要问什么事情了吧?端嫔,当年旧事,你可还记得。当年中秋,二皇子的生母,可是真病了?又是谁让你帮她告病假的?”

 第五百五十八章 一命抵一命

    端嫔眼疾手快的将那蒸梅花糕囫囵吞了下去。(全本小说网,https://。)

    那速度,让闵惟秀深刻的怀疑,大陈是有多穷,一宫主位,连饭都吃不饱了么?

    说起来也是官家造的孽,后宫佳丽三千,像端嫔这样的无色无子又无宠爱的老妃子,的确是连个站脚的地方都没有。

    端嫔一口气吃完了,这才回道:“知福姐姐向来身子弱,在生二皇子的时候,又伤了身子,身上断断续续的见红,见不得风。说起中秋节,我倒是想起来了,那一年天气特别的好,知福姐姐少见的精神。中秋的时候,还特请皇后召了知慧妹妹进宫。”

    “我们还一起喝了桂花酿,吃了桂花糕。你们不知道,知福姐姐做的桂花糕有好吃,那是软而不散,糯而不腻,一口一个,吃完了口脂都不会掉……配上一壶茶,再吃几颗水煮芸豆间间口,别提多幸福了!”

    闵惟秀收回了对端嫔穷苦的揣测。

    这人分明就是一个好吃鬼,提到吃食就来劲儿了!

    审案子呢!你为什么要说什么桂花糕桂花酿还有水煮芸豆……

    怎么办,闵惟秀觉得,眼前的梅花糕看上去是那么刺目,它孤孤单单的,好像在思念自己好姐妹桂花糕。

    宋嬷嬷,能再来一盘桂花糕吗?

    姜砚之咳了咳。

    端嫔一愣,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又接着说道,“我们两宫挨得近,每次都是胭脂过来,叫我去请安之时,代为告假的。”

    她说着,笑容淡了几分,抿了抿嘴唇,迟疑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殿下,知福姐姐已经没了这么些年,二殿下又……我我斗胆说上一句,往事如风,莫要再提了。”

    姜砚之深深地看了她一眼,看了门口一眼,走到了知慧的面前。

    从袖子里掏出那把金锁,轻轻的放在她的面前晃了晃。

    知慧转着佛珠的手一顿,“殿下此举何意?二殿下已经不会挡你的路了,你还将阿姐的陈年旧事,挖出来作甚?死者为大,望殿下爱惜羽毛,莫要做出让人后悔之事。”

    姜砚之伸出一根手指来,敲了敲那金锁,“喂,你听到了么?你阿妹不想要我给你伸冤呢!让我猜猜为什么?嗯,因为害死你的人,就是她吧!”

    知慧看着姜砚之神神叨叨的模样,手中的佛珠又拼命的转了起来。

    “害怕呀?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临时抱佛脚,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你还不出来么?你要是不出来,我就把你扔去庙里,让高僧念经,超度了啊……”

    姜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