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月九,重阳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摩诘的一首诗,道尽了多少远方游子天涯孤客的思乡之情。一大早起床的朱允炆,穿越几百年的时空,跳动着一颗思乡的心。
太阳一点点爬上天空,赶走如梦的晨雾,朱允炆穿戴整体,带着两个小萝莉以及几个随身太监,往吕太后的寝宫走去。沿路众人都无声无言,只有沉闷的走路声,一个帝王,只能在这看似喧闹的寂寞中度过一年又一年的岁月,真是无趣!
朱允炆到太后寝宫匆匆走一趟,对于他一个近乎四十岁的灵魂,喊一个刚过四十岁的女人母后,心里总觉的别扭。另外,就是当ri吴王朱允熥持皇太后懿旨,闯宫见驾,险些让朱允炆成为穿越史上的笑柄。故而,朱允炆对于皇太后甚是冷淡,略微说几句话,借口国务繁忙,就退出慈宁宫,往皇后那里赶。
皇宫后/宫之大,朱允炆走一遍才知道,才深切体会到什么叫豪宅。如果不是有认识路的吴亮带领,朱允炆恐怕到天黑也找不到皇后在哪里。一路上拱桥流水,假山洞门,廊桥迂回,七折八拐,才走到坤宁宫,皇后的寝宫。
“恭迎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跪地的众人齐声恭贺,莺语燕声好不热闹。
朱允炆停下脚步,看着跪着的众人,最前边的是皇后马氏,今天穿着一身红衣,略微后边的应该就是淑妃吕氏,穿着一身绿衣,头上乌丝高挽,插着金凤簪,簪头吊着一串珠子,晃晃悠悠的颤动。看这一身装束,比皇后的都华贵,看来后/宫之内,建文帝的两个老婆,貌似也不很太平。
“都起来,今ri阖家欢聚,就不用多礼。”朱允炆对着面前的人徐徐说道。眼睛看着宫女扶着慢慢站起身来的吕妃,一双圆圆的眼睛,皮肤很白很细腻,颧骨略微有点高,尖尖的下巴,标准的瓜子脸。脸上挂着谄媚的笑容。
众人前呼后拥,众星捧月一般把朱允炆请进坤宁宫,沏茶端上些水果糕点,马皇后吕淑妃坐朱允炆左右两边,朱允炆一时间倒不知道该怎么说话。盼星星盼月亮,盼到美女在眼前,那种陌生感又弥漫在几个人之间。马皇后、吕淑妃不敢乱说话,朱允炆尴尬不知道从何说起,端着茶,装模作样的慢慢的品。
周围的宫女太监站的远远的,一个个低头敛容束手无声。在马皇后身边,站着一个孩子,带着金冠,一条金黄sè丝带,从耳后绕过,在下巴下打上蝴蝶结。穿着一身黄sè袍服,腰上还勒着腰带,一身正装,满脸的不理解满脸的迷糊劲,缩头缩脑的眨着一双乌黑闪亮的大眼睛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看着这个孩子那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不由得一阵怜惜,美女和萌小孩对朱允炆这种二十多岁的身体近四十岁的灵魂绝对有杀伤力。
朱允炆放下茶杯,对着那孩子一招手:“文奎,过来,到父皇这里来。”
那孩子就是建文帝,也是现在朱允炆的嫡长子,大明帝国的皇太子朱文奎,现在刚刚五岁多,见到朱允炆就一副怯怯的样子。看着朱允炆招手叫他,更不敢往前走,一个劲的往马皇后身体后边缩,毕竟这孩子见朱允炆的时间还真的太少。
朱允炆看着孩子不过来,就更觉得尴尬,这爹当得,孩子都不待见。干笑几声,嘴里说:“你看着孩子,才几天没见,就和父皇生分起来。皇后,你们也是不对,给孩子穿成那样,还是个孩子吗?快去给换身衣服来,换套随身的。”
马皇后听到朱允炆的说辞,也是微微一惊,这是唱的那出呀?还不是你这当爹的每次都是给孩子绷着一张脸,不是说教就是找事,今天倒怨起别人来。不过皇上说的都是圣旨,而且还是自己的男人,孩子的父亲,他说啥就是啥。对着几个宫女一招手:“你们几个,带太子换套随身衣服去。”
几个宫女急忙过来,拉着朱文奎的手往外走,估计也就是经常照管朱文奎的宫女。马皇后的眼睛跟着孩子往外走,嘴里自然而然的说道:“你们几个当心点,别把太子摔了。”
朱允炆看着太子被领出去,对着马皇后和吕淑妃又说:“把文圭和小公主也抱来,朕可是好长时间没有见过他们。”
马皇后和吕淑妃笑容融融,起身吩咐宫女去抱孩子。闹闹腾腾刚才那种陌生感烟消云散,在宫女忙乱中,一种家庭的温馨开始弥散。
建文帝现在有两子一女,马皇后生太子朱文奎和一个女儿,女儿小还没有取名字,吕淑妃生二儿子朱文圭,现在就一岁多一点。不过这三个孩子,现在都变成朱允炆的孩子。
不大一会儿,宫女们把二皇子朱文圭和小公主都抱出来,二皇子快一岁半,还不会走路,朱允炆接到怀里,仔细的端详,孩子还小,也不知道害怕,一双大眼睛直直的看着抱他的男人,伸出一只手在朱允炆身上脸上乱抓。
吕淑妃面带着笑容和骄傲,嗲声嗲气的说:“皇上,您看,这孩子和您多亲,他可是riri想着皇上呢。”
这孩子想没想皇上没法验证,不过吕淑妃riri夜夜想皇上倒是真的,朱允炆回头看看吕淑妃,淡淡的说;“这孩子,跟你像,皮白眉细的一副好模样。”
吕淑妃媚笑着说:“孩子是皇上血脉,皇家贵胄,自然是个俊小子。皇上,您看,他眼睛看着您,就是要记住您的样子。这孩子对他父皇可真有孝心。”
朱允炆听着浑身的不自在,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哪里来那么多的心思。不过经吕淑妃这么一提醒,朱允炆注意到一个问题,这孩子眼睛是看着他,不过看着时候,眼珠子发直,呆呆的样子,不像别的孩子那样,眼珠子乱动。一般来说,这个年龄的小孩子,很难集中注意力,那么必然的表现就是眼珠乱动,四处乱看。可是他怀里抱着的这小子,就是一个劲盯着他看。
这样的孩子,不是对父皇有孝心,是智商不足的表现,俗话说缺心眼。看看身边的吕淑妃,皇太后的侄女,也就是建文帝的表妹,近亲结婚生的孩子,难免有些意外。
朱允炆继续逗弄着怀里的孩子,让孩子叫父皇,叫爹,孩子嘴里发出一些音符,谁也辨不清到底说的什么,男孩子本来说话就迟,再加上智力不足等缺陷,让这孩子叫父皇叫爹,还真是有困难。
朱允炆放下二儿子,又把闺女接到怀里,三个月大的孩子,带着虎头帽,穿着黄绸小夹袄,粉嘟嘟的小脸,肉嘟嘟的一双小手,一对乌黑灵动的眼睛,大人一逗,发出咯咯的笑声,抱在怀里,一双小腿不停的往朱允炆身上蹬,感情这孩子吃完nǎi尽练脚力。
朱允炆逗弄着孩子,听着孩子空灵稚嫩的笑声,他也开心的大笑起来,最近压在心头的国事烦忧,倒忘得干干净净。
*****风叔卖萌*****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ing彩!
………………………………
第27章:九月菊花开
() 朱允炆疼爱闺女的时候,太子朱文奎换好衣服,宫女们又引领过来,这孩子换一身紫sè随身衣服以后,好像身上的束缚减少很多,没有刚才的胆怯和腼腆,挤在朱允炆的身边,乐呵呵的看着妹妹可爱的样子。
男人喜欢孩子从来都是三分钟的热度,短时间内表现得爱不释手,恨不得捧到手里含在嘴里,但是让他带一天,即使是半天,估计会崩溃发疯。朱允炆绝对是这样的男人,把女儿抱在怀里稀奇一阵子,就略有不耐烦的交给马皇后。
“皇后,把这两个小的,让nǎi妈宫女们带着。今天是重阳佳节,朕和你们到园子赏花饮酒,也享受一番天伦之乐。”朱允炆把孩子递出以后,说出下一步的安排。
马皇后顺着朱允炆心意说:“皇上ri夜cāo劳国事,也该歇息歇息,皇上龙体康健,才是大明之福。臣妾已经在花园里安排妥当,就等皇上驾临。”
坤宁宫里又是一阵忙乱,安排二皇子、小公主,准备马皇后吕淑妃的出行用品,这个皇家内院规矩多讲究大,就算是去自家花园,也弄得繁琐复杂。在朱允炆不停干涉下,才把所有的规矩简单到极致。
朱允炆牵着朱文奎的小手,左右马皇后、吕淑妃陪伴,身后三个服侍太监和六个贴身宫女,一行人走出坤宁宫前往御花园。
时值九月,深秋时分,天地萧索,叶枯草黄,曲径蜿蜒,绕山依水。御花园种植着四时花木,夏荷冬梅chun花秋菊,夏荷枯叶落池塘,一片萧索,冬梅傲枝待雪来,只有满园子的菊花,在深秋寒霜中怒放。
菊花,自古以来就为文人雅士喜爱,晋朝陶渊明以后,赏菊花种菊花成为文人隐士的象征,赋予菊花更多人文含义。菊花寓意隐者傲视权贵的品质,不知道这是陶渊明的品质,还是后世文人给予菊花强加的理想。
建文帝自小多受儒家教化,当皇太孙时,就表现出不爱牡丹爱菊花的卿相,皇家富贵花在他眼里倒成媚俗之物。他登基以后,虽然皇宫御花园没有铲除牡丹,不过菊花倒是大面积的种植培育,特别是马皇后,知道建文帝酷爱菊花,就刻意逢迎,广为栽种以至于亲手种植,只为博帝王一笑。
重阳佳节,正是赏菊最好时间,所以才让人请皇上来赏菊花。却不曾料到,这西贝建文帝朱允炆听到菊花二字,却是满脑子的歪门邪道,来参加这重阳菊花会,名为赏花实际上是赏美人。
花园里种植很多菊花,面积大概有好几亩地,有的种在土地里,有的栽种在瓷盆木桶里。各sè品种,各种颜sè,各种形态应有尽有,皇家奢华岂非常人可以想象。
置身花海,朱允炆也觉得心旷神怡,非常惬意,菊花清香萦绕四周,满眼奇特造型,惹得人眼花缭乱,真的美不胜收!旁边还有美女相伴,左边马皇后右边吕淑妃,都是一等一的美女,更主要的她们还是朱允炆最喜欢的那种熟女。
美女相伴,漫步花海,真是完美的种/马生活。朱允炆那个乐呀,都不知道姓啥了。一双眼睛来回在两个美女身上看,看人更多过看花。把人看的多,看出一点疑惑。两个美女走路都很慢,长裙拖地,迈着小步,一走一扭,和模特走猫步有几分像。难道大明时代的女人,就有猫步了吗?朱允炆在心里犯嘀咕。
马皇后看着皇上满脸笑容,心里也是非常的高兴,边走边问:“皇上,臣妾知道皇上素来喜爱菊花,特意让人在园子里栽种这么多,并且细心照料,不知道皇上是否满意?”
明知故问呀,不就是等着让人夸吗!朱允炆点头就说:“满意,朕非常满意,这样的场面,实在是有劳皇后费心。”
“臣妾也是动动嘴而已,只要皇上开心,就是对臣妾最大的赏赐。”
哦,这是要赏赐呀,把这事给忘的一干二净,马皇后虽然是老婆,不过不是唯一的老婆,只好是给自己多弄一点实惠。朱允炆明白马皇后的意思,不过这种暗示要总比明讨让人更舒服一点。
“菊花清雅,乃花中隐者,如此美景到让朕想起来咱们的那小公主,她是朕的第一个女儿,甚是可爱。朕就给她取个名字,叫朱文埥,册封她为清雅公主,派人送到宗人府存档。”
三个月的孩童,被皇上就册封为清雅公主,这对于马皇后来说也是莫大荣耀。册封公主,有封号,也就有俸禄,最重要的是获得皇上的欢心。
马皇后听后,就疾走几步,走到朱允炆身前,施礼说道:“臣妾代公主谢皇上隆恩。”
另一边的吕淑妃听到朱允炆给马皇后的女儿赐下封号,那个小女孩成为名符其实的公主,可是她的那个儿子到现在还没有封号,不由得的醋意往脑门涌,用那粘糊糊的声调说:“恭喜皇后,恭喜公主获得皇上亲赐封号,公主高贵,可不像这花中隐者。”
朱允炆没有接话,吕淑妃继续说道:“说到这满园子的菊花,的确高雅,不过在皇家禁苑,就多出几分贵气。特别是这种金sè菊花,真有那种‘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豪情,这种豪情只有如二皇子那男儿才具备。皇上,您说是不是呀?”吕淑妃说完,用她那勾魂的眼睛看着朱允炆。
朱允炆看着吕淑妃,突然之间,刚才看到的那种美,荡然无存,只看到一个丑陋、带着浓浓醋意的女人。这个十仈jiu岁的女子,哪来的那么多的花花肠子。看着马皇后的女儿获得公主封号,也生拉硬扯的弄出男儿豪情,给自家儿子讨封。
马皇后是jing心摆弄满园子的菊花,没有功劳那也有苦劳。即便是想给儿子讨封赏,也该用太祖爷没品菊花诗,“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来隐喻那种男儿气概,偏不偏引用黄巢的诗句。黄巢是谁?是颠覆唐王朝的叛逆,这诗句是一个皇家女人该引用吗?
朱允炆敛去笑容,甩开吕淑妃,疾走几步,嘴里说着:“香阵透长安,满城黄金甲。好一个男儿气概,不过那是叛逆的男儿气概。二皇子能有如此气概吗?”
朱允炆一番话,如一瓢凉水浇在吕淑妃的头上,她激灵灵的打个冷战。意识刚才嫉妒上头,让她做出一件极度愚蠢的事情。若是太平无事,黄巢的诗句说了也就说了,最多让皇上唠叨几句不合身份。可是现在,皇上让北边那个靖难造反的朱老四搞得是焦头烂额,她却用这几句诗附庸风雅,扯什么男儿气概,这不但不符合她的身份,更不合时宜。吕淑妃脸上一阵发白,双手绞缠着手里的丝绢,上牙咬着下唇,呆呆的站在那里,心里那个悔呀,肠子都悔青半截。
马皇后看着皇上因为吕淑妃一句诗,瞬间晴天转多云,看一眼那个因为嫉妒而愚蠢的女人,叹一口气,紧走几步,追上朱允炆。“皇上息怒,吕妹妹也是无心之失,望皇上饶过她这一回。”
朱允炆放慢脚步,让马皇后走的不会太辛苦,没有言语。
马皇后看着皇上没有反应,脸上一阵讪红,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黄上,园子里的花就是这样,臣妾亲手培植一盆万寿菊,请皇上观赏。”
朱允炆知道马皇后在给吕淑妃求情,不管是不是真心真意,以她的身份,是必须如此做,落井下石不该是一个皇后的首选策略。
朱允炆不能不回应,就淡淡的说道:“园子还大着呢,陪朕再看看。这些菊花,朕还真是喜欢。”
“皇后你看,这一片墨菊,这品相,这姿态,真是不错。”
皇上不玩沉默开腔说话,马皇后面带笑容,陪着朱允炆继续赏花。“能得到皇上的夸奖,也算这些墨菊前世修来的福分。”
“哈哈,菊花开后就会枯萎,哪里来的什么前世修行。不过说起来,这个菊花呀,还真是要找五柳先生的那种境界去欣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种叶小花瘦的野菊花,才有隐者风范。”
“你看眼前这些菊花,一个个让人养的叶肥枝粗,哪有半点隐士摸样,怎么看都像是戴着乌纱帽,嘴里念叨着归去来兮的穷酸样。”
“皇上这么一说,臣妾也觉得有点像,看来这隐士长在皇家,也就不像隐士。”
“皇后所言不虚,这隐士,就不该落入皇家花园。入了咱这园子,他就有了贵气,就如同咱们那公主一样。”
“公主富贵,乃是皇上所赐,臣妾再次谢过皇上赏赐之恩。”
“只给公主一个封号,是朕小气。不过现在国事耗费巨大,也只能这样。”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给她一个一尺婴儿如此隆恩,臣妾和公主已经知足,不敢再奢望更多。”
“皇后如此贤德,实乃大明之福。”
“谢皇上赞誉,臣妾惭愧。”
“皇后,说到这个国事,朕对后/宫还真有一些想法要说。”
“请皇上名言,臣妾自当遵旨照办。”
*****风叔卖萌*****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ing彩!
………………………………
第28章:太祖的菜地
() “后/宫之中,太祖和父皇那些未曾生养的嫔妃,都已经殉葬。现在只有几位生养孩子的太皇太妃,加上皇太后,你和吕淑妃,皇子公主等住着。这主人不多,下人倒不少。各宫宫女太监,杂役洗浆,大概有四千多人。这些人要吃饭要穿衣,耗费也是不小。”
“臣妾也是甚感后/宫耗费巨大,只是未曾请旨,不敢专行,未能给皇上分忧,请皇上恕罪。”马皇后听着,猜到朱允炆的意思,这事不能等皇上的说出来,她该主动提出:“臣妾奏请皇上开恩,让那些有家人、年龄大的宫女,恩准其出宫回家,自行婚配,让皇上仁德之心广播天下。那些没有家人的宫女,臣妾给她们找个好婆家,嫁人成家。”
“‘白头宫女在,闲话说玄宗。’这些宫女也该成家,皇后一番仁慈之心,朕允准。”
“臣妾代她们谢过皇上。”
“不用谢我,是皇后仁慈,她们该谢你这个皇后,呵呵。”朱允炆说到这里,不由的开心一笑。
“皇上折杀臣妾,臣妾可不敢贪天之功。”马皇后继续谦逊回话。
“皇后,除了这些宫女,你还要注意哪些太监阉货。”
“皇上也要放一些内侍出宫吗?”马皇后不解的问。
“这些内侍可不能放出宫去,不但不能放出去,还要把派到各地采买办差的人,全都叫回来。更加严格管理,使其不能随意出宫,更不能出京。让敬事房,不要在再内侍。你是皇后,后/宫之首,这事就由你来办。”朱允炆可是记得清楚,建文帝的失败,和这些阉货有很大关系。虽然朱允炆不会像建文那样,对太监苛刻,但是必要的预防还是需要做。为人四不全,心理多变态,不能以常理看待,不得不小心。
“臣妾领旨。”马皇后虽然没有明白朱允炆真实的想法,不过按照朱允炆以往的方式,对宫里内侍太监严格管理也属很正常的。今天也就是再重申一次而已,是她分内之事,就一力承担下来。
“那就偏劳皇后。走,带朕看你亲手培育的菊花,是否有皇后这般国母风范。”朱允炆嘱咐完后/宫几件事情以后,执行就是马皇后的事。他借着赏花之名,终止话题。
“臣妾这就带皇上去欣赏。”马皇后笑意融融,领着朱允炆往花园亭子里走去。
吕淑妃因为嫉火上头,嘴无遮拦说出不合时宜的话,看着朱允炆和马皇后之间言语亲切,其乐融融,她成了一个多余的人,觉得甚是无聊不自在,借口照顾二皇子,向朱允炆马皇后辞行。朱允炆看着那一张娇美容颜,想着那个有点呆滞的二皇子,以及刚才吕淑妃那一股子醋劲,挥挥衣袖让她退去。吕淑妃没有等来皇上的挽留,转过身,吊着一张脸,急匆匆的扭腰摆臀的离开,长裙摆动留下落花无数。
朱允炆看着远去的吕淑妃,无奈的摇摇头,心中叨叨几声国事难理这家事更难理。转过身,拉着马皇后的玉手,漫步花海,向远处的凉亭走去。
朱允炆拉起马皇后玉手的一瞬间,感觉到她身体一紧,脸上红霞骤起,一张俏脸更觉娇艳。马皇后象征xing的想把手抽回,可是在男人掌握之中,她怎么能够如愿。低下头,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发热,偷着向四周一看,众太监丫鬟早到远处凉亭哪里准备酒水,菊花海中,只有她和自己的男人,就任凭朱允炆拉住她的小手,另外一只手的手指缠弄着丝帕,鼻头上的一层细汗都忘记擦去。
老夫子般的建文帝,在屋外庭院都不曾拉过马皇后的手,朱允炆突然这样去做,让马皇后甚感意外,不过更多的是害羞,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布满全身的幸福,遍布身体每一寸地方的甜蜜。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是一个女人最朴素的期盼,作为皇帝的女人,穿衣吃饭没有任何问题,绫罗绸缎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可是那一份丈夫的怜惜却更为艰难。皇帝的女人,要端庄淑雅母仪天下,要胸怀天下容得她人,马皇后自信都能做到,不过今ri这种亲密,让她更觉得弥足珍贵,那个女人不想丈夫的宠爱。
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朱允炆拉住马皇后的玉手,大手拉小手,手指抚摸着如丝的肌肤,他鸡冻了,种/马理想又进一步。
朱允炆不会有马皇后那般害羞不自然,拽着步履凌乱的马皇后在花丛中走着,东指白菊西点绿花,真有指点江山的味道,不时地朗声大笑快乐异常。
走过花海,快到凉亭的时候,看到在花海之畔池水之边,有一块空地,大概有五亩左右,不种花也不种草,无树无木就那样空着,地边一条水渠流淌着清澈的溪水。这块地的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