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就给朱允炆斟满一杯热茶,另一边思琪蹲在地上,用如玉小手捡起地上的茶杯碎片,两个人退出书房。最近这茶杯不知道都让朱允炆摔碎多少个。
朱允炆没有看夏元吉的奏章,坐在御座龙椅上,头靠着椅背,心里想着如何解开现在困局。
安排夏元吉走后不久,朱允炆就让吏部尚书陈迪,也到书房,协助处理国家政务。这样基本构成军事以徐祖辉为主,政务以陈迪卓敬为主,辅以杨士奇这个秘书xing质的人,组成大明最强的权力中枢。朱允炆绝对不像朱元璋那样,累死累活,当皇上都当成牛马牲口。
*****风叔卖萌*****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ing彩!
………………………………
第45章:绝世妖刀
() 朱允炆给自己空出时间,就是为了多掌握一些真实情况,虽说他脑中有月老师写的逆天神器,可是他知道可以靠一时,不能靠一世,最好的办法是了解掌握真实的大明,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故而就翻看很多宫廷存档,隐秘记录。
看过很多存档资料以后,朱允炆看的是心惊肉跳,被当做靠山利刃的月老师弊器,和这个真实的世界相比,还是很脆弱很渺小,稍有不慎,弊器就会把他带入歧途,一个自狂自大的歧途。
月老师写的神器,来自官方《明史》,辅以各种野史笔记,虽说资料来源广泛丰富,但是毕竟是经过人为删减的东西,是官家愿意让后人知道的信息。相反还有很多信息不想让后人知道,加以毁灭掩盖。朱允炆通过看资料,和这个时代人谈论倾听,了解很多不曾知道的东西。例如惨绝人寰的殉葬制度、朱元璋下令杀俘、红巾军的暴虐残忍等等。
再联系到他拼着老命都要消灭朱老四,保卫种/马大业这个宏伟目标,对朱老四的了解,全凭月老师的弊器,朱老四什么时候会进攻,如何进攻,他部下都是那些人,都做过怎样的迷信宣传等等。如果真实的朱老四是那样,朱允炆所有的努力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可是这是真实的朱老四吗?显然不是,月老师写的,都是朱老四想让人知道的东西。他不曾让人知道的软肋、他的缺陷到底在哪里,是什么,就需要在真实的世界里打探寻找。
为此,朱允炆想到锦衣卫,这个被咒骂几百年的臭名昭著的特务组织。只有这些锦衣卫,才能找来朱允炆想要信息。他先派出一些锦衣卫密探,传回来一些信息情报,不过都是表面的东西。朱允炆为了更好的刺探现在的战争情报,也为后期管理统治做准备,就想把锦衣卫重新组建起来。
锦衣卫是帝王一把刀,而且是绝世妖刀,在洪武时期,为朱元璋肃清吏治,屠戮功臣立下汗马功劳。不过也因为这样,锦衣卫恶名在外,天下尽知。蓝玉案以后,朱元璋为了稳定朝廷,安抚众多官员当众焚毁锦衣卫诏狱刑具,并昭告天下,限制锦衣卫权限,所有案件全部交给三法司处理。锦衣卫恢复基本的护卫皇帝职能,不在是帝王曾经血染天下的那把妖刀。
建文帝登基以后,崇尚礼仪文教,自诩周公信徒,自然不会重新启用锦衣卫。十几年过去了,锦衣卫中一些人老死病故,一些人散落他方,还有一些人不适合做情报工作。锦衣卫指挥使邓铭,开国六国公之一卫国公邓愈的孙子,因为恩荫担任此职,整天等吃混喝,无所事事,这个世家公子带领的锦衣卫,已经不复当年风采。
朱允炆想要建立一个情报网络,就必须重新组建锦衣卫。他把这个想法拿出来和几个看重的大臣商议,刚一提出就遭到几位大臣的极力反对,而且还异常激烈,没有半点妥协的余地。
今天已经是第三次讨论这件事,讨论的让朱允炆都烦透了,心情一团糟。给几位重臣好说歹说就是不行,不配合不支持,一旦朱允炆要强行安排,几个大臣往地上一跪,像泥人雕塑一般,啥话都不说,反正就是不行。
平心静气想,洪武朝的诸多大案惨案,牵连无数,尸横遍野,都是朱老爷子授意,锦衣卫背后推动。臣子们不敢批评太祖皇帝,就只能把这一盆子脏水泼到锦衣卫头上,他们反对也是难免。洪武时期文有胡惟庸李善长之祸,武有蓝玉冯胜之难,谁也不想半夜在家,突然闯进来一拨人,不拿刑部公文,就持一张驾贴,把一家老小都扔进大牢,最后还有牵连七大姑八大姨。这些大臣,为国为己,都不愿意让锦衣卫这把绝世妖刀重现天ri。
他们几个之所以反对重新启用锦衣卫,主要是锦衣卫名声太臭,洪武时期,锦衣卫出行威风凛凛不可一世,但是臭名扬天下,更担心朱允炆以朱元璋为榜样,视臣子如草芥,恣意杀戮,朝堂陷入恐怖之中。
当然,朱允炆也知道这几个大臣强硬的反对,还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
建文帝重文无谋,遇事无断的形象,在这些臣子心中还没有消退,总是以为皇上重新启用锦衣卫是一时心血来cháo,只要给皇上说明锦衣卫存在的害处,皇上就会回心转意,重新依靠他们文臣治理天下。
第二、朱允炆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凡是国家大事,总会和他们讨论,最后做出决定,让这几个人有点飘飘然的感觉,觉得他们才是大明的掌控者。
第三、固执,一种发自骨子里的腐儒的固执,凡是一切不符合孔孟之道的东西,都会反对;凡是有不良记录的东西,都一概不要,从不考虑改变和调整。
对于这些原因,朱允炆心知肚明,也曾意图开导说明,不过那几个人就是不信,就是不同意。朱允炆总不能说,他知道几百年以后的事,锦衣卫这种特务组织,以后的朝代很多的国家都有设置,美国有zhong yāng情报局、俄罗斯有克格勃,以sè列有摩萨德。后人都在骂明朝的特务组织,不过都还是组建自己的特务组织。毕竟,治理国家不是每一件事都是要在阳光下进行,还是需要一些人如掏粪工人一样,做些许灰暗肮脏的事情,生活在黑暗中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保家卫国。
现在该怎样破这个局,锦衣卫能顺利组建启用,还不让几位大臣过分担心,朱允炆坐在椅子上,用手按压着太阳穴,时间过去很久,大臣依然沉默的跪着,朱允炆依然无言的坐着。
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允炆没怒气消退,头脑冷静。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和大臣过招的种种情形回想一遍,再整理一下这件事的目的,和他们反对的理由和心态,朱允炆慢慢有了决断。
朱允炆喝口热茶,踱着步子,走到几位大臣面前,盯着这几个他非常器重的人,看着这几个可以保卫自己,愿意为了理念忠诚慷慨赴死的臣子,心里也是百感交集。
他缓缓的对着几个人说:“朕意已决,锦衣卫必须组建,而且尽快启用,你们的劝谏朕都明白,不过朕不会更改心意。”
礼部尚书陈迪知道事情已经没有了挽回和阻挡的机会,他们几个已经是第三次采用这种方式劝谏皇上,皇上没有像太祖皇帝那样当庭打屁股已经是格外开恩。不过,这样的结果让陈迪心痛不已,那个恐怖的时代又要来临吗?陈迪趴在地上,带着哭声回禀:“皇上三思呀,锦衣卫权柄太重,恣意行事,视朝廷律法为儿戏,贻害天下,会败坏皇上的仁德之名。望皇上三思!”
徐祖辉、卓敬、杨士奇也都磕头,齐声劝谏:“皇上三思,锦衣卫万不可重新启用!”
朱允炆没有生气,继续用平稳的语气说:“朕知道你们的担心,也知道你们忠君忠国,可是锦衣卫对现在的朝局非常重要,不能不启用。北边战事已进行一年有余,葛诚死后,消息不通,朝廷连北平的一点信息都没有。坐在京城,闭门造车,怎么能做出合理的决策。而且,还有北元余孽,一旦他们再次完成统一,就又是朝廷之害。锦衣卫虽说昔ri有过错,但是他们刺探敌**情方面,也是很有作用。徐祖辉,朕说的对吗?”
徐祖辉答道:“皇上所言不虚,洪武时,朝廷历次对北元用兵,锦衣卫刺探的情报,为大军出了很多力。不过,皇上,锦衣卫也曾经害民害官,洪武朝作恶多端,是在朝廷一大祸害。臣请皇上明察。”
“这些朕也知道,锦衣卫只遵皇命,蔑视百官,所有刺探缉拿,不经三法司,在很多事情上,确实为恶甚重。朕意,锦衣卫启用后,多加限制,只用其刺探军情,察访各地隐情为主,没有缉拿官员的职责和权力,只是作为朝廷决策的依据。尔等以为如何?”
朱允炆如此说,也算是一种退让,几个臣子能听出来,不过还是不愿意支持,都继续保持沉默。
朱允炆继续说:“朕意,锦衣卫启用之后,更名为禁衣卫,禁止的禁,不穿飞鱼服,依律便衣行事,没有缉捕任何官民权力。禁衣卫隶属兵部管辖,仅作刺探军情的机构。”
跪着的几个人,都抬起头来,没有一个人说话。皇上做出退让,他们该怎么办?难道还是要继续劝谏,继续反对吗?或者就此同意,同意之后皇上会不会改变决定?
“朕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朕也不想任何人漠视朝廷律法,有罪不经三法司审理。朕以后也不会给禁衣卫更大的权力。最后,朕要说的是,你们几个可以不同意,但是不代表朝廷所有臣子都会如你们这般,敢于劝谏朕。”
朱允炆说完,静静的看着他们几个人。过一会,对着站在墙边的那个武将一招手,说道:“邓铭,今天就会同他们几个,重新梳理原锦衣卫所有人员,只遴选各类jing于情报刺探的人员进入禁衣卫,最多组建万人左右,其他人员由兵部另行安排。兵部主事胡濙调入禁衣卫,委任为禁衣卫佥事。禁衣卫指挥使品秩降为四品,隶属兵部管辖。你们几个,今天就拟出禁衣卫的条例。”
朱允炆说完,也不等地下臣子回答,就拿起桌上夏元吉的密奏,走出谨身殿,带着吴亮和思琪向乾清宫走去。只有他这个当皇帝的离开之后,几个臣子才会理xing的考虑刚才的安排,是否可以接受。如果他们依然还是反对,朱允炆只能另外启用他人,大明朝听话的官员更多。
朱允炆刚甩开书房内的烦恼,没想到,乾清宫内一个麻烦还在等着他。
*****风叔卖萌*****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ing彩!
………………………………
第46章:青萍被打
() 朱允炆走后,陈迪、卓敬、徐祖辉、杨士奇才站起身来,陈迪、卓敬年龄较大,都是五十多岁的人,跪的双腿发麻,僵直难以走路,徐祖辉、杨士奇年龄小,虽然也是满身的不舒坦,不过还是坚持着发扬尊老的传统美德,扶着陈迪、卓敬坐到绣墩上。
几个人坐着休息,不停的用手捶打双腿,加快血液循环。没人说话,墙边站着的邓铭还是一个木头一样的站着,虽然他的爵位不低,也不敢在皇上当红的几个宠臣面前放肆。书房的太监、宫女都不在,几个人都讨不到一杯茶喝,书桌上的茶水,没有皇上在,谁也不敢动,就这样无声的坐着,偶尔长吁短叹几声。
时间过了很长,杨士奇对着其他几个人抱拳行礼,说道:“诸位大人,关于锦衣卫重组的事情,皇上今天是第三次说起,皇上临走前,锦衣卫更名为禁衣卫,没有缉捕官民权力,只有情报刺探职责,降低锦衣卫官员品秩,划入兵部辖制。下官以为,这是皇上的退让,各位大人以为该如何办理?”
陈迪摇着头,双眼里充满深深的担忧,沉声说道:“老夫经历过洪武朝的腥风血雨,这锦衣卫是皇上手中一把刀,锦衣卫只要在,不管是什么名字,不管是不是穿飞鱼服,都会是大明最大的祸根。我等身为臣子,怎能不劝谏皇上呢?锦衣卫万万不起复重用!”
卓敬对着陈迪说:“陈大人所言有理,不过皇上已经决定,就算我等不同意,皇上就会换人来执行。我等在朝堂一ri,还可以劝谏皇上,莫让禁衣卫作恶,若是换了其他阿谀之人,恐怕只会助禁衣卫为恶。往大人三思呀?”
徐祖辉年龄小,爵位最高,可是他现在心里最矛盾。禁衣卫一定是皇上用来钳制那些勋贵重臣的工具,徐祖辉作为勋贵的代表,不希望这样一个让他们时时担心害怕的组织存在;但是,皇上又说,禁衣卫隶属兵部辖制,这样作为兵部首脑,权力会有极大的增强。对于他而言,利弊之间还真不好选择。
徐祖辉内心矛盾着,对着其他人说到:“卓大人说的有道理,皇上已经乾纲独断,我等即便再行劝谏,也无法改变皇上圣断。况且,情报刺探,确实是战争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朝廷在情报刺探方面,的确有很大不足。燕逆在京各方密探不少,朝廷一举一动都会传到北平。而朝廷对北平却知之甚少,皇上如此决定,也许是权宜之计。禁衣卫是否组建重用,望各位大人三思呀!”
众人听徐祖辉的言辞,知道禁衣卫利于战争需要,利于兵部权力扩张,这位魏国公兵部尚书大人已经心动。知道徐祖辉为公为私的心思,再行劝谏阻止皇上,反倒会让他们几个文臣陷于失去职位权力的地步,更不利于对禁衣卫加以限制。
陈迪怒哼一声,表达他内心的不屑和不甘,对着卓敬说:“虽然老夫比你年长,不过朝廷政务处理,是以你为主,你看着办。老夫略有不适,就此告辞。”说完,站起身来,一甩袍袖,大步走出书房。
陈迪气哼哼的甩手而去,他无奈同意重新组建禁衣卫的意思也表达出来,卓敬杨士奇两人对望一眼,彼此心照不宣。和徐祖辉邓铭两人,开始商量禁衣卫的组建和相关人事的调整安排。
锦衣卫——禁衣卫,这把帝王的杀戮之刀,疯狂之刀,绝世妖刀就要重现天下!
卓敬几人在书房愁眉苦脸,处理皇上交代的事情。可是皇上朱允炆却在乾清宫内,又一次大发雷霆之怒。
这次,不是大臣招惹,是因为小萝莉青萍而起。朱允炆回到乾清宫,把夏元吉的密奏仔细的看过几遍,思考如何回复夏元吉,安排下一步的做法。背着手,在宫里走动,走着走着,觉得有点不对劲,今天的乾清宫和往ri有些不同。到底哪里不同,朱允炆一时半会到还没有发现。
朱允炆意识到哪里不对劲,也就没有心情思考江南的事情,就骨碌着双眼在大殿里到处看,大殿里所有器具摆设都没有任何变化,没有灰尘干干净净,没有移动位置,原模原样的摆在原来的地方。到底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呢?对了,没有动静,大殿里太安静,安静的只有他一个人的呼吸,一个人的走动。没有两个小萝莉的身影,没有吴亮那谄媚的笑声。
最重要的是没有朱允炆最近一个月刻意培养的那份欢乐,朱允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刻意的宠爱两个小萝莉宫女,用她们银铃般的声音,鲜花一般的笑容来驱赶心中孤独。今天的乾清宫,又恢复到曾经的yin森冷漠,静悄悄的无声无息,让朱允炆非常的难受。
“青萍,思琪、吴亮你们几个奴才都到哪里去了?给朕出来。”朱允炆对着空荡荡的大殿叫喊,大殿里回荡着他孤独的声音。
过一小会,吴亮和思琪疾步走进来,回答道:“奴婢在,皇上有什么吩咐?”
“朕没有什么吩咐,你们两个干啥去了?就留朕一个人在这里,越来越没有规矩。”
思琪吴亮两个人吓得就跪倒在地,嘴里连声说:“奴婢有罪,请皇上责罚!”
“呵呵,整天犯了错都让朕责罚,是觉着朕一直不舍得责罚你们,皮痒痒了不成。”朱允炆呵呵一笑,温言对跪着的两个人说道。
“……”
朱允炆说完,就要转身,一般这个时候,就会听到两个小萝莉的笑声,这种请罪的套路,已经成为乾清宫一个有趣的游戏。不过,今天没有听到往ri动听的笑声,只看到思琪苍白的脸,这种苍白是因为生气?还是因为害怕?
朱允炆站在大殿中,静静的看着低头不语的思琪,小丫头咬着嘴唇,手指缠弄着丝帕,一副满是心事等人问的样子。“思琪,到底发生什么事?你脸sè如此白?”
“皇上,没有事,奴婢好着呢。”说完,两滴泪珠从腮边滚落。
“到底什么事?给朕说!”朱允炆的语气有点严厉。
“皇上,奴婢不敢说……”话未说完,就嘤嘤的发出压抑的哭声。
朱允炆猜着不会是小事,不然以思琪的那活波的个xing,肚子装不住话,像个小喜鹊一样,整天唧唧咋咋的小萝莉,绝对不会故意的控制自己。朱允炆问旁边站立的吴亮:“发生什么事,给朕如实禀报。”
吴亮就在朱允炆身边,特别是这几个月以来,皇上xing格有点变化,可是那种威严更强几分,吴亮当然不敢以自己受罪为代价再去糊弄朱允炆,回禀道:“皇上,青萍被打了,而且很严重。”
“真的吗?谁打的?朕身边的丫头,也有人敢打?胆子也未免太大了!”朱允炆听完,就是一声吼叫,疾步往青萍的住处走去。
吴亮、思琪两个人紧紧的跟在朱允炆身后,吴亮在身后回答:“是淑妃娘娘打的,青萍也不知道为什么被打。”
自从确定青萍、思琪两个小萝莉服侍起居饮食以后,朱允炆就在乾清宫里指定一个小房间,让她们两个人住着。一则方便呼叫,另外也不会让自己一个人生活在这yin森寂静的宫殿内。
几个人很快走到青萍房间,青萍爬在床上,盖着被子,脸sè煞白,紧紧的咬着牙,不让她发出痛苦的呻吟声惊扰皇上。朱允炆大步走到床边,用手一拉盖在青萍身上的被子,被子扔到地上,青萍穿着亵衣,趴在床上,白sè的亵衣上都是鲜血,背上臀部都有。再往墙角一看,也是一堆染血的女孩子亵衣,想来应该是刚才思琪帮青萍换下来的。
趴在床上的青萍,身体一阵发凉,不由自主的打个冷颤,再次带动身上的伤口,一阵钻心的疼痛再次袭来。因为害羞、因为疼痛,青萍把脸侧向床里,呜呜的哭出声。
朱允炆看着受了重伤的青萍,心里感觉到异常愤怒,他来到这个世界,平ri生活中,就这么几个亲近的人,特别是青萍,当ri一眼看到这孩子腼腆温柔的样子,就把她留下。以后每ri负责照顾朱允炆起居饮食,无微不至,谨言慎行,不会多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十五六岁,在朱允炆的脑海中,还是个孩子,如此懂事,怎能不让人怜惜,即便是一个宫女丫鬟,也是让朱允炆怜惜疼爱的丫头。
现在被人打得这么重,朱允炆能不生气吗?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因为组建禁衣卫的事,心中的气一直不顺,终于在看到受伤的青萍爆发出来。
思琪重新给青萍盖好被子,脸上挂着泪痕,默默的退到一边,静静的站着。朱允炆问青萍:“谁打的?为何打你?别哭,给朕如实回话。”
青萍就是一个劲的呜呜的哭,床边的思琪、吴亮都不停的安慰,她才带着哭腔,断断续续的把被打之事说清楚。
重阳节朱允炆应皇后邀请,到花园赏菊,期间让皇后负责整顿**,那晚缠绵之际,朱允炆莫名其妙的半途离开,马皇后心中虽有万般不解,可是不会耽误皇上交代的家事国事。几天之后就着手裁减宫女,严管内侍太监,控制宫内用度开支,所有奢靡开销按照朱允炆的要求,一律禁止。
马皇后为六宫之首,处理这些事也是理所应当,皇太后知道自己儿子皇上当的不容易,自然支持。朱元璋那几个活着有子嗣的嫔妃,怕自己不配合影响儿子,也不反对,整个**就有条不紊的开始节俭运动。
主动支持的人有,被迫支持的人有,不支持的人也有。暗中反对最激烈的人就是吕淑妃,他当ri给自己儿子讨封赏,落个灰土灰脸,心理因为嫉妒不想被皇上冷落,就暗中反对,明面上支持马皇后,暗中就生出一些事情。
月初,说要给二皇子做衣服,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能需要多少衣服?五千两的费用,马皇后当然不答应,吕淑妃就把这个请求奏到朱允炆这里来。
*****风叔卖萌*****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ing彩!
………………………………
第47章:娶妻莫娶红太狼
() 朱允炆知道吕淑妃是在找事,就是想引起他的注意,挑战马皇后的权威。自然而然否决吕淑妃递上的采办单子,今天一大早让青萍送给吕淑妃,本意是给吕淑妃提个醒,让她安分一点。没想到,这个被嫉妒、权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