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贱了,一副偷人老婆得逞的yin/贱样,能不能不那么猥琐呀。想起网上那句忠告,“男人呀,好好的爱护自己,不爱护自己,那天挂了之后,别的男人用咱挣得钱,睡咱的老婆,还打咱的孩子。”

    真是大实话,可怜朱文奎的小屁屁!

    漂亮老婆,万里江山,几个孩子,这就都是朱允炆的遗产,咱都要收了。坐你的江山,睡你的老婆,当你孩子的亲爹,从今ri开始就是真正的大明皇帝朱允炆。

    *****风叔卖萌*****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ing彩!
………………………………

第5章:削藩三人组

    ()  朱允炆刚到谨身殿,在东边书房还没有坐下,门外传来三个人的声音。

    “臣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觐见陛下”。

    朱允炆答应一声,吴亮走出房门去宣方黄齐三人入内。

    靴声囔囔,帘子一挑,方黄齐三人走到朱允炆面前,跪倒在地,齐声说道:“微臣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叩见陛下,愿吾皇圣体康健。”

    朱允炆虚空一抬手,说句“平身!”就打量着眼前这三个站起身的人。他们三个昨晚出宫被朱允熥捆绑痛打,现在脸上还有淤血伤痕,说话也有点不利索,可是现在局势紧张,也无法让三人修养。

    三人站成一排,左边是齐泰,四十多岁的样子,一张国字脸,方方正正,颌下黑须,身体壮实。头上戴着儒士巾,一袭旧sè灰袍。

    齐泰曾任兵部尚书,朱元璋规定六部尚书为正二品,建文登基以后,采纳方孝孺提议,提升六部尚书为正一品,齐泰在这三个人里边是品序最高的,所以行礼起行都是在最尊位。

    以前建文帝对他的信任却是最低的,这和他的经历有关,齐泰洪武十八年进士及第,原名齐德,明太祖欣赏他清廉忠于国事,赐名齐泰,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末年升任兵部侍郎,天下兵事将佐信息了然于心,朱元璋临死前,召齐泰为顾命大臣之一辅佐建文帝,后来升任兵部尚书。

    就是说,建文帝和齐泰纯属于工作关系,就像应父母之命取的媳妇,ri子能过,但是关系平淡。

    三人中间的是黄子澄,五十多岁的样子,脸瘦皱纹多,尖下巴挂着雪白的三寸胡须,头戴员外冠,身着紫sè暗花袍。

    黄子澄,曾任太常寺卿,正三品大员。江西分宜人,和那个明朝最有名的jiān臣严嵩是老乡。洪武十八年会试第一、殿试第三,探花及第。这高考分数很牛呀!授翰林编修,升修撰,后来伴读东宫,是朱允炆的老师,建文帝授太常寺卿,最受建文帝信任,但其方略多属匪夷所思荒诞不经。最经典的就是放朱棣三子北归,以示朝廷无削藩之意,堪为惊天地涕鬼神的驴脑思维。

    建文帝和黄子澄的关系,是工作中的死党,就像ri久生情,相濡以沫的夫妻,关系亲密无间。

    最右侧的方孝孺,年龄介于黄齐之间,一张干巴巴的瘦脸,下颌两寸花白胡须。戴二梁朝冠,着青sè官服,素银sè腰带扣,白鹇补子,属从五品小官的朝服。

    方孝孺,现任翰林院侍讲学士,浙江宁海人,字希直,号逊志,洪武朝空印案中方克勤的儿子,两次受推荐进入仕途,朱元璋欣赏其学问人品,但是没有重用,让他汉中讲学多年,留其为孙子效力。建文帝先提升他做翰林院侍讲,再升为侍讲学士,是建文帝的笔杆文胆,建文帝对其非常的器重,称先生而不名,建文前期的诏令檄文均出自方孝孺之手。

    建文帝和方孝孺属于工作中的小蜜关系,就像慕名相会一见钟情的情侣,虚其位重其才。

    一个家里娶得,一个自己恋的,一个自己追的,再加一个毛头小正太,形成明初的削藩指挥部,方黄齐就是建文帝的削藩三叉戟,不过杀伤力太差,自虐能力超强。

    刚一上台,以为老子天下第一,采用黄子澄的思路,一套暴风骤雨的王八拳,抓拿周王朱橚发配到云南,废黜代王朱桂囚禁在大同,废黜齐王朱榑囚闭在金陵,废黜岷王朱楩流放到漳州,废黜湘王朱柏使其阖宫自/焚而死。

    看上去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终于,逼的燕王朱棣扯旗靖难造反,还协裹着宁王朱权,使得大明北平、山东、河北等地,遍地狼烟兵祸连天民不聊生。

    建文元年十一月,李景隆兵败郑村坝,燕王朱棣上书朝廷施加压力,建文帝罢免齐泰、黄子澄,断绝朱棣靖难的借口,不过这两个人还是居住在京城,没有官职,依然受到建文帝的器重,经常来商议国家大事,和以前没什么区别。

    可怜朱元璋存活的二十二个儿子,早死四个,让自己孙子囚禁或逼死五个,逼反两个,近乎一半没有好下场。正所谓都是一个藤上瓜,ri摘月取伤了自家。

    朱允炆看着眼前的削藩三人组,汇总一下记忆中乱七杂八的明史资料,竟然有点发呆。

    方黄齐三人,看到今ri朱允炆没有像往常一样,近身相扶赐坐上茶,只好棒槌一样的站着,相互对视几眼,方孝孺拱手开口说话。

    “陛下,臣方孝孺有军情奏报……。”方孝孺有点心里有点发毛,只好用正式的奏事句式开口,却不知朱允炆正在梳理有关他们三个人的资料。

    “哦,军情呀,很重要……。。”朱允炆收回思绪,嘴里打着哈哈,岔过刚才情形。“赐坐,青萍上茶。”

    三个人现在乐滋滋的坐在书房的椅子上,青萍在吴亮幽怨的目光中,给三位大人端上茶水。

    “方先生,有何军情?”朱允炆发问。

    方孝孺微微一愣,站起身来,说道:“昨ri八百里加急,天亮前呈递到兵部,燕逆久攻济南不下,兵疲粮尽,于八月十六ri率部仓皇北逃,济南都督盛庸,都督平安、吴杰等率部追杀。不ri王师可以收复北边数城。”

    “北方战事有捷报传来,确实是一件喜事,朕心甚慰,都赖各位庙堂筹谋有方。”朱允炆面带笑容送出三顶高帽子。

    齐泰听着,方脸一红,端起一杯茶喝一口,借喝茶之际掩去自己的羞愧,济南根本不算什么捷报,燕逆围攻济南三个月,济南实际上依赖铁铉、高巍治理弹压,组织济南民众协力抗击,依赖盛庸城头防守才得以保全。济南城内军民死伤无数,饿死百姓无数。

    就这样一个不算什么的好消息,黄子澄硬是要提升到大捷的高度,向皇上邀功请赏,可惜自己不受皇上信任,也只能违心屈从。得到皇上的夸奖,反而没有喜悦,脸上直觉的发臊。

    “陛下,”黄子澄红光满面的站起来,“燕逆违天意抗皇命,终是草寇逆贼,皇上得天眷顾,定能廓清域内,荡尽燕逆。臣奏请犒赏三军,再下旨命盛庸、平安、吴杰等,提领虎狼之师,挥军北上,直捣燕逆巢穴……。”

    黄子澄说的慷慨激昂,仿佛捏死一只蚂蚁一样,瞬间就能把燕王朱棣给灭了,左一个燕逆,右一个王师,感觉自己如同诸葛复生公瑾再世一般,能挥斥方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朱允炆听得心里那个堵呀,都快堵出脑血栓!燕军是草寇,就这草寇朝廷前后发兵七十多万,耿炳文李景隆轮番上阵,把燕军越打越多,从八百人打成三万人,从三万人打成十几万人。

    黄子澄说的时候,方孝孺正襟危坐,如禅定老僧一般,波澜不起。齐泰却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朱允炆从三位的表情行为基本可以判断,黄子澄方孝孺不堪大用,齐泰略可使用,但才能有限。

    “前方将士,确实要犒赏,三位过后递一个犒赏的折子。”朱允炆淡淡的说。自己刚来上班第一天,环境还不熟悉,还需要这几个洋姜撑几天门面。

    “陛下,”等黄子澄终于说的口干舌燥的时候,方孝孺才站起来,行了一个躬身礼,继续说:“王道荡荡,终会灭尽燕贼逆臣。臣奏请朝廷以《周礼》官制,设三公,复司马司徒司空职位,以佐国事,在下次大朝时向百官昭示。”说完近前一步,弯下腰,把一个奏折举过头顶,递向朱允炆。

    小萝莉青萍在吴亮的示意下,接过方孝孺的奏折,放到朱允炆的手边。

    朱允炆拿过奏折,打开一看,一水的蝇头行楷,工工整整。繁体字他磕磕绊绊基本认识,可是奏章文字没有断句,读起来太折磨人。粗略看过一遍,奏章从盘古开天地说起,什么礼废礼兴,什么周公周婆,洋洋洒洒上万字,总之就一个观点,使用几千年老祖宗的那一套,就可以解决现在所有的矛盾,那简直就是救世的良方活命的金丹。

    朱允炆心里那个堵呀,都恨不得像赵本山范伟那样抽过去。既然这些东西那么好用,为啥刘邦、刘彻不用,李世民、赵匡胤不用,朱元璋还是不用,难道那些人都是不识货的吗?那些人一个小指头就顶你方孝孺十个,为什么不用?因为那东西没用!

    周朝的根本政治体制是分封建国,天下共王,朱元璋制定的屏藩体系有那种制度的影子,区别在于周朝封国自制,朱元璋制定的藩王没有治权,是zhong yāng一统皇权下屏障,重点在一个‘屏’字,是朱元璋不信任外臣又想保护江山的一个折中方案。

    如果按照方孝孺所奏,一方面朝廷削藩,一方面以周礼重订管理体制,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淡定淡定,第一天上班,低调一点。朱允炆提醒着自己,把奏折在桌上点了几下。面带笑容的对方孝孺说:“方先生博古通今,朕敬佩不已,官制改行事关重大,朕在斟酌斟酌,容ri后再议。”

    方孝孺脸上没有失望也没有喜悦,施礼回去坐在哪里,一时间君臣四人,都像泥菩萨一般。旁边的吴亮也是满脑门黑线,平ri议事不是这样,难道皇上学周礼的热情让湖水给湮灭了。

    “方先生、黄师傅,”朱允炆只能强行结束这样的议事聚会。“你们二位先去处理朝务,整理好再呈给朕看。齐泰留一下,给朕详细说说北方的战事。”

    三个人看到皇上强行逐客,黄子澄面sè不愉,方孝孺古板严肃,躬身施礼,后退至帘外,转身离去。

    *****风叔卖萌*****

    由方孝孺汇报军报,貌似有点不合适,不过方孝孺当时有建文朝‘隐相’之称,风叔觉得也能扯到一起。大家莫怪!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ing彩!
………………………………

第6章:极度危局

    ()  朱允炆看着黯然离去的两人,想起君暗臣疏的断语,建文帝用这几个洋姜棒槌削藩,身死国灭也不算太冤屈。以朱允炆掌握的资料和眼前真人相对照来判断,方孝孺是一个完美理想主义者,醉心周礼古制,想完成自己圣王天下的理想。所以刚一掌权,就更官制,并州县,减江南赋税,修改和废除朱元璋时期的严律竣法,所谓‘建文朝宽刑四载’事情和政策大多都是方孝孺来提出并推行,对于矫正朱元璋当时的苛政,有一些积极的作用。不过方孝孺的这种理想因为追求完美达到一种病态,比如改通政使司为通政寺,大理寺为大理司,殿、阁大学士并去“大”字,各设学士一人,改谨身殿为正心殿等,都属于没事找抽型。

    这种人,看古不看今,看小不看大,做小官小吏危害不大,一旦身居高位,就会因为泥古不化,好心办出很多意想不到的坏事。

    黄子澄属于热衷权名的人,学问通天,但一身呆气,想办大事眼界不够,好名误国,在暴力削藩顺序安排,燕王三子北归,李景隆败军获赏等事情的处理上,都因为其眼界不够爱惜虚名处处出错,加上建文帝对他信任有加,群臣错误累加,终使得国事ri益恶化。

    齐泰属于平庸循吏型,在朱元璋洪武后期那么恶劣的政治环境之下,因为当官无错受到朱元璋欣赏,一方面可以证明他洁身自好的品行,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他做事循规蹈矩、没有创造力,就是一个平庸的好人。在削藩三人组中,齐泰受高祖遗命、执掌兵部、品序最高,但他的正确主张不能得到重视,他高职权重反而受制于黄子澄,就是他循吏xing格导致。

    这三个人,一个是理想主义者,一个是热衷权名的人,一个是循规蹈矩的人,建文帝的又不是一个好的车手,最后让三个方向不同的驽马拉翻大明这辆重车。

    朱允炆用以前营销总结的习惯,对三人总结评价分析之时,可怜的齐泰齐大人坐在哪里,忐忑不安。

    今天情况有点怪异,皇上主动赶走方黄二人,只留下自己,和平ri的情形刚好相反。以前奏事论事的那种轻松感消失,皇上遇事徒呼奈何,计将安出的样子消失不见,有点真正皇帝的味道,如果不是眼光在小宫女身上乱瞄的话,更像一个皇帝。

    “齐大人,您的茶凉了,奴才给你换一杯热茶。”吴亮让这种君臣无话的气氛搞得非常压抑,以豁出命的决心,用换茶为借口,打破这个无言沉闷的局面。

    “齐泰,你曾执掌兵部多年,也担任过兵部尚书,掌控大明天下兵马,你把北方战事给朕从头到尾的说一遍。”朱允炆拉起大旗,以势压人,借齐泰之口,补充自己战事方面的信息不足。

    齐泰全身一紧,心里自叹,我这个前兵部尚书难呀,全国兵马明着是兵部掌管,实际是掌握在五军都督府的那些大佬国公权贵手中,掌握在皇帝手中,自己就是一个会跑的铜图章。

    皇上有问,作为一个非常合格的循吏,加上他对北方战事非常了解,就不急不缓的把北方战事一件一件说给朱允炆听。从建文元年夺燕王护卫兵马,调兵备燕开始,接着怀来之战失利,耿炳文北征,真定之战败退,李景隆出征,郑村坝之战失败,白河沟大战先胜终败,李景隆溃退济南等,一直说到盛庸铁铉守卫济南,燕王围城三月自退。

    齐泰在叙述过程中不时回答朱允炆的提问,重新就某一个事情再次重复。在不停的重复中,在朱允炆一次次的提问中,齐泰也隐约感觉到北方战事接连失败的症结所在。

    基本上从上午一直说到下午,午膳都是让人送到书房来,掌灯时分,齐泰才从谨身殿退出,在夜幕降临时,疲惫的往宫外走去,他背上的衣服都已经湿透,秋风一吹,打几个冷战,齐泰感觉到有些事情要变。

    看着齐泰退出,朱允炆的心哇凉哇凉,从头发梢凉到脚趾头,太坑爹了,真是一个非常坑爹的时代。

    按照原本的轨迹,到建文四年,朱棣甩开沿途各城市的抵抗朝廷军队,五月兵逼金陵,奉命守卫金陵北城西侧金川门的曹国公李景隆和谷王朱橞预感到建文朝廷大势已去,开城迎纳燕师。燕军从金川门入城,朱允炆内无兵马外无援军,在最后时刻,诿过诸臣,携皇后马氏、太子朱文奎,焚烧皇宫大殿,葬身其中。正史记载,朱允炆和老婆孩子都被烧死在皇宫里,民间传说朱允炆化身和尚,流落江湖不知所终。

    从现在到建文四年五月,满打满算不到两年的时间,难倒自己要代替建文帝葬身皇宫或者流落江湖,那也太悲催太杯具了!

    想想起点的那些穿越大虾,屠神杀佛左拥右抱,财sè兼收纵横四海,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可是自己就只能做三等穿越者,等吃等喝等着朱老四来要命。

    人家的小蝴蝶搅的漫天风雨血洒天下,伏尸百万功成名就,自己就只能坐困愁城傻傻等待,穿越你妹呀穿越!

    穿越成朱允炆,早上一腔激情,还说依靠资深明矾,依靠自己早知道结果的作弊神器,可以逆天改命,现在却发现,这是多大的一个难题。

    真实的历史上,在未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盛庸只有一次军事胜利,干掉朱老四的猛将张玉,其他战斗都是以失败而告终,最后弄得没兵没将,那些都督们都找朱老四拿工资去。就剩下朝廷一群御史侍郎之类的文官儒士,也很快的让朱老四给咔嚓,菜市口的人头比西瓜地里的西瓜还多。

    朱老四油盐不进,铁了心要干掉朱允炆,战场上打不过他,求和装孙子也得不到他的让步。这就是一个局,一个危局,危如累卵的危局,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局。

    要想破局,只能是在战场上,在军事上击败朱老四,彻底的击败朱老四。现在的那些都督将军们明显干不过朱老四,让谁去打仗?

    自己去,别搞笑了,哥以前又没有当过兵更没打过仗,就是在大学时候参加过几十天军训,学学立正稍息左右转,纯表演xing质,哥这一辈子唯一拿枪的机会就是军训打靶,五发子弹脱靶三发,另外两发子弹合起来成绩都不够十环。

    以前除了菜刀和水果刀,哥手里就没有拿过其他凶器,现在总不能拿一把刀和朱老四对砍,纯属找虐,会让朱老四剁成饺子馅喂狗。

    自己打不过,手下打不过,找谁打?历史上有人恶作剧,说但凡徐达、李文忠一人在,断不会让朱老四造反成功。这不是恶心人吗?徐达、李文忠都死去多年,早已经化成白骨骷髅,难道要哥把徐达、李文忠、常遇chun、邓愈、冯胜等人从地下挖出来,组成骷髅军团。搞笑,哥这是历史,不是玄幻。

    没人帮着打架,自己又打不过,怎么办?咱不打了,哥跑路,切!跑路随时可以,不需要现在执行。

    老婆的小雀斑呀,要知道局势如此恶劣,还不如昨晚再跳一次玄武湖,看有没有机会再穿越回去。

    愁呀,悔不该深更半夜在湖边……悔不该穿越变成朱允炆……

    遗憾呀,不甘心呀,哥的种/马大业还没有开始,皇宫内的美女们还等着哥去糟/蹋,哥还要找熟女,还要找36c呀。

    哥的种/马大业没有了,哥不甘心不甘心呀!

    怎么办?凉拌!

    朱允炆脑子里患得患失,思绪万千,在书房里一会坐,一会走,就差上房去揭瓦。

    吴亮、冯青萍两个人在一边看着,一脸的不理解。特别是冯青萍,小萝莉往ri忙完之后,有很多时间偷空休息,今天在皇上身边,都是站着,小腿都快断了。为了自己,她决定冒险一次。

    “陛下,天已经很晚,你该用晚膳了。”小萝莉希望朱允炆赶快回去吃完饭,自己就可以上床休息。

    朱允炆一听,感觉肚子确实有点饿,从纷乱的思绪逃出来,看着脸红红的小萝莉,jing致的鸭蛋脸,这眉毛这眼睛,还有这没有长开的身段,是个美人坯子,弄个萝莉养成计划,那一定美妙异常,比金胖子的老婆还漂亮。金胖子用权谋死缠烂打抱得美人归,哥也要耍权谋死缠烂打……

    权谋!死缠烂打!

    对呀,哥拿刀砍不过朱老四,手下砍不过朱老四,没人帮着咱去砍朱老四是事实,但是咱为啥一定要和朱老四对着砍,哥是文化人,文化人不砍人。死缠烂打不正面交锋,是哥的强项,当年死缠烂打搞出来的业绩,把老板的嘴都快笑到菊花边去,哥就不信,比你朱老四多六百年见识,哥还玩不过你。

    “青萍,去给朕把晚膳拿到这里来。”

    “吴亮,给朕把以前所有的奏章都取来,还有这几天谁来都不见。”

    小萝莉和吴亮急急的去办理皇上交代的事,叫晚膳,拿奏章。

    朱允炆终于启动以前做业务时候死缠烂打的作派,要坚决保卫自己的种/马大业。

    *****风叔卖萌*****

    关注新/浪作者同名微/博;了解最新更新信息。

    若果觉得还风叔写的不太烂,请加收藏(放入书架),赏推荐票票。各位鞋童看过来,这里的大叔也jing彩!
………………………………

第7章:建文败笔

    ()  吴亮、小萝莉青萍按照朱允炆的安排,一个负责照顾吃喝,一个负责搬运前期奏章。

    朱允炆硬着头皮开始读那些没有断句的奏章,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种没有断句的奏章看多了,也就慢慢习惯,不觉得罪恶深重。

    整整三天,朱允炆基本把自建文登基以来京城六部、都察院、大理寺、五军都督府、翰林院、全国两府十三省等官员呈送的奏章浏览一遍。看的他是两眼发直,手如鸡爪。

    三个人忙不过来,小萝莉青萍把她认识的好姐妹叫来,一起忙乎。青萍的小姐妹叫陈思琪,刚刚十五岁,瓜子脸,一双桃花眼,据朱允炆目测,陈思琪长大属于那种外sāo型的,至于会不会荡漾就不得而知,而小萝莉青萍基本属于闷sāo型的。

    唉,祸害呀!对女孩子分类,满脑子就这两个类型,什么小家碧玉、大家闺秀、知识女xing都不在他的分类列表里。

    朱允炆奏章看累,小萝莉递茶送水,捏腿捶背,或者枕在小萝莉的腿上,边看奏章边欣赏未来美女,好不惬意,他就喜欢这种红袖添香的调调。

    期间,方孝孺黄子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