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威浩荡,臣等失仪,请皇上治罪!”谢祥、杜川两人站起来,躬身行礼请罪。

    “坐下,这算什么罪,朕赦你等无罪。”

    “谢皇上隆恩!”

    “你们不但无罪,反而有功,夏元吉在奏章里对你们浙江之行多有褒奖,你们想让朕奖赏你们什么?”

    “为皇上效力,不敢在求奖赏。”

    “唉,你们这些人呀!”朱允炆摇着头,走到书案旁,拿起两根木棒,扔到谢祥、杜川怀里,说道:“明明想要赏赐,就是不说,在朕这里不要太过拘束。”

    谢祥、杜川把怀里的木棒小心的捧在手里,仔细端详一番,也不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东西。谢祥依然端坐在在凳子上,杜川眼角偷着看了看朱允炆,觉得皇上确实没有任何不悦,就壮着胆子说道:“小臣愚钝,不知皇上御赐之物做何用途?”

    “不懂?朕把这东西叫做墨笔,是用来写字的。”

    “写字?”谢祥、杜川不解的看着手中的木棒,咋看就是一截木头,没有狼毫,怎么写字?

    “不知道怎么用?哈哈,吴亮,你给他们两位说说怎么用。”朱允炆给身边的吴亮吩咐,让他亲自给这两个小人物讲解,还真的有点不合适。

    “奴才遵旨!”吴亮答应一声,走到谢祥、杜川两人身边,从杜川哪里拿过木棒,开始讲解:“两位大人请看墨笔的两端,在中间有一个黑sè的墨芯,用刀子把周围的木头削去,露出墨芯就可以写字啦。”

    “真的?这个墨芯可以蘸墨汁吗?”

    “当然真的,皇上岂会骗你们。这个墨笔不用蘸墨汁就可以写字,中间的墨芯本身就是用墨调制而成,只是比普通的墨锭略微软一点罢了,工匠把墨芯镶入半片木头里,两片木头用胶粘住,截成六寸六分长短,就支撑墨笔。这是宫里制造局亲自给皇上做的,是皇上亲自想出来的法子。”吴亮自豪的把墨笔制作之法给两个人说完,满脸的骄傲和自豪,好像这个好东西是他想出来的一样。

    “皇上天纵奇才,臣等不及万一。”谢祥、杜川嘴里一通奉承,也不知道心里到底听明白没有。

    “这墨笔,这炉子都是皇上自个想出来的,让宫里制造局承制。皇上之才,天下少有。”吴亮也不忘拍一通马屁。

    “真是奇思妙想,巧夺天工。莫不是武曲天书里的技艺?”杜川赞叹不已,不由自主的想到京城里皇上获得武曲赐书的传言,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解释从小读孔孟之书的皇上,能想出这些奇异的东西。

    “我也是个奴才,皇上聪睿,非我等能及。可叹朝中一些文臣,私下议论,说这些物件都是奇技yin巧之作,真是愚钝。”吴亮没有承认,可是谁都能听出是来自天书所载。

    “好了,别在这些小物件上纠缠。”不等谢杜二人应声,朱允炆开口把话题岔开,“你们两个还没有想到赏赐的东西吗?”

    朱允炆当ri炮制出一个“武曲赐书”的传言,就是想把他脑中的一些超越时代的东西制作出来,又不会让众人怀疑,没有想到还真的有不少大臣相信,更没有想到的是,让朝中官员对于北方战争更有信心。他更想不到的是,这个传言让朱棣如坐针毡,难以安睡。

    “皇上,”谢祥、杜川两人看着皇上是真心要给他们赏赐,也不敢过分谦虚,不然就会弄巧成拙。谢祥站起行礼,说道:“皇上,小臣久在锦衣卫,哦,现在应该称作禁衣卫。深知谍报探查对朝廷的重要xing,听说皇上让兵部在前韩国公李善长府邸筹建兵学院,臣斗胆,请皇上在新兵学院里招录一些谍报人员,让他们学成之后为国效力。”

    “筹建兵学院,确有其事。在哪里培养谍报人员,倒是可以。”朱允炆略微思考一会,就同意谢祥的这个要求,毕竟禁衣卫也是朝廷重器,一直采用以前哪种粗放模式录用人才和运作也不合适。“不过,军中将佐也应知道一些刺探方法,这样,谢祥你就到兵学院教导情报刺探方面的知识,同时可以暗中物sè一些适合做谍报的人员,带他们训练合格以后,在另行录用。”

    “谢皇上隆恩!”谢祥心愿得偿,满脸喜悦,磕头谢恩。

    “杜川,朕看夏元吉奏折里对你多有褒奖,看来你也是能力不凡,朕提升你为禁衣卫指挥同知,协助胡濙打理禁衣卫事宜。”

    “臣领旨,谢皇上隆恩。”杜川跨级高升,自然欣喜,也是磕头谢恩。

    “好啦,以后你们立功以后,朕自当再行赏赐。”朱允炆看着面带喜悦的两个人,接着说道:“浙江之事,夏元吉一直有奏折呈报,不过朕看着总觉的有很多疏漏,一些细节没有提到,你们两人都是亲历此事,今天就给朕详细说一说浙江的事情,让朕好好听一听。”

    “遵旨。”谢祥、杜川二人相互略微对视,还是谢祥先开口。

    “皇上,浙江之事,全靠夏大人运筹帷幄,多方调度,才查到王启元走私西洋的罪证。不过,杜川在这里可谓功勋卓著。”

    “哦,详细给朕说来。”

    “皇上,谢大人抬举小臣,臣也是误打误撞帮助夏大人,确实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心也罢,有意也罢,只要事情办得好,就是有功。到底是怎么无心插的柳?”

    “皇上,当ri情况是这样滴……。”谢祥、杜川二人把浙江的事,方方面面都给朱允炆一一道出。

    建文二年十月下旬,在沧州徐凯、刘真受燕军猛烈攻击的时候,夏元吉带着仪銮卫,磨磨蹭蹭的离开杭州,游山玩水好不自在。同时陈暄沿海路南下,谢祥、杜川等人依然潜伏在杭州。

    夏元吉故意磨蹭,放缓南下的速度。十一月初,夏元吉一行人进入福建境内,进入福建以后,夏元吉大肆宣扬,高调接受闽北的地方官员的宴请。钦差大人在杭州罢宴的事情已经传入福建官场,所以闽北官员的宴请相对简单一点,所幸钦差夏大人给面子,每请必到,丝毫不拖泥带水故作清高,仅仅几天的时间,夏大人在福建吃名远扬。

    夏元吉索xing不走,就等着福建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等三位封疆大吏来迎接。夏元吉如此高调,只是想把他进入福建的消息尽快的传入杭州。

    夏元吉没有等来福建的三位大员,却等来一位意想不到的人。一天晚上,夏元吉又吃完一次宴请,回到驿馆,洗漱完毕,就要上床休息的时候,贴身长随夏古在外边敲门,在门外低声禀报:“大人,驿馆外有一人求见。”

    “是谁要见本官,本地的官员这几天都见过,这个时候要见我,有什么事情?”夏元吉沉声问道。

    “回禀老爷,那人不是福建的官员,他说是从杭州来的,有非常要紧的事呈报钦差大人。”

    “他叫什么名字?是何人派遣?”

    “老爷,小的也问过,他不说,他说要见到老爷才说受何人所托。”

    “嗯?”夏元吉不由得把杭州的人在脑海里回想一遍。不是杜川派来的人,杜川虽说是锦衣卫,可是现在是他的属下,有事情不会以这种方式见他。也不是赵钟仪,离开杭州时他和赵钟仪基本达成共识,如果杭州真的发生变故,赵钟仪派人来,不会如此谨小慎微顾虑重重。“到底会是谁呢?会有什么事情要说?”

    “夏古,你把人带到客厅,就说本官即可就到,还有让张雄池派几个人也到客厅。”夏元吉给门外的夏古吩咐完毕,用香茶漱口,冲淡嘴里的酒气,整理好仪容服饰往客厅走去。有张雄池派的仪銮卫在客厅,想来也不会发生意外。

    夏元吉走进客厅,在客厅喝茶的那位神秘男子拱手作揖,低声说道:“杭州宋祖奇见过钦差夏大人。”

    夏元吉走到主位坐下,对那位男子说:“宋先生不用多礼,请坐。”

    “谢大人。”那位男子又回到他刚才的位置,坐在椅子上,什么话也不说。

    夏元吉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位深夜到访的神秘男子,四十多岁的年纪,相貌清瘦,头带着文士巾,鬓角少许白发,额头不少的皱纹,双目带着三分jing明七分惶恐,颌下三寸稀疏的胡须,端着茶杯的手白皙干净,这应该是属于书办之类的人。
………………………………

第71章:初次见面

    ()  那位男子端着茶杯,装模做样的喝茶,一句话也不说。夏元吉只好问道:“宋先生深夜来此,不知有何见教?”

    宋祖奇放下茶杯,拱手给夏元吉作揖,说道:“祖奇乃粗鄙之人,不敢当‘见教’二字。在下此来,受人所托,有要事呈报给钦差大人,因为事关重大,故而深夜冒昧打扰,让钦差大人见谅。”

    “无妨,无妨!宋先生客气。”夏元吉喝一口茶,继续问:“宋先生受何人所托,有何事要说给本官?”

    “事关重大,请大人莫急。”宋祖奇不紧不慢的回答,扭头看了看客厅里的四名仪銮卫。

    夏元吉明白,这是宋祖奇在暗示,需要一个私密的谈话空间。也就是说,他要说的事,不想让夏元吉以外的其他听到。眼前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文士,不会是传说中的那种江湖奇人,应该不会对他个人安危造成威胁。抬手向门外一摆,四个仪銮卫士卒和夏古默默的退出客厅,夏古出去之后,转身把客厅的门关紧。客厅里就只剩下两个人,两人都没有说话。

    夏元吉再喝一口茶,说道:“宋先生,外边有钦差护卫把守,不会有任何意外,宋先生就坦诚直。”

    “在下请问夏大人一件事,请大人如实相告。”宋祖奇郑重其事的说道。

    “宋先生请讲,本官知道的话,就会知无不言。”夏元吉回答。

    “夏大人此次奉旨南下,严查浙江福建违反海禁法令之事,可是真心查禁?”

    “本官受皇上嘱托,当然尽心尽力,岂敢敷衍皇命。”

    “在下再问夏大人,若是有地方官员纵容包庇甚至参与走私西洋不法事,大人会如何处理?”

    “依律法办,绝无宽待!”

    “确定?”

    “确定!”

    “哈哈……。”、“哈哈……。”说到此处,客厅内两个人都是哈哈大笑,第一轮的试探双方基本都算满意。宋祖奇听到夏元吉的态度,虽然是官场话,不过要的就是这种铺垫。夏元吉听出宋祖奇带来的是浙江官场内重要秘闻,对他非常重要。

    “在下虽然在杭州是微末小吏,可是对夏大人的官声早有耳闻,在下相信夏大人能秉公办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本官维护朝廷纲纪之心,ri月可鉴。”

    “夏大人可知在下受何人所托?”

    “本官不知,请宋先生明言。”

    “在下是杭州按察使张铭权张大人麾下小吏,充任师爷之职,张大人所有文墨之事,皆出自在下之手。”

    夏元吉心中一惊,眼前这个不起眼的文士,真是个文墨小吏,可是绝对不能小瞧。掌管按察使张铭权的所有公文往来,一定是张铭权心腹之人,自然也了解和掌握张铭权所有的隐秘事情。他今天突然到访,到底是为私利卖主求荣,还是真的受人所托?

    “请恕元吉慢待之罪,原来是宋先生。元吉在杭州早有耳闻,就是不曾拜见尊颜。今ri相见,实属元吉之幸。宋先生之才能,人尽皆知,有张大人提携,来ri前途不可限量。”夏元吉故意大声的夸奖宋祖奇。

    假话,绝对假话,没有一个字是真的。不过这些假话是夏元吉故意说,宋祖德也愿意听。夏元吉根本没有听说过宋祖奇这号人物,今天第一天见。之所以如此高调的假词夸奖,就是想问,宋先生到此,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他人。

    “夏大人过誉,在下愧不敢当。在下受张大人提携,有今ri的职位,已经心满意足,不复他求。”宋祖奇很谦虚,谦虚是所有人的自然反应,不过宋祖奇的谦虚告诉夏元吉,他绝对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张大人慧眼识贤才,能得到宋先生相助,可谓幸甚。”

    “在下驽才,只想尽心办差,以报张大人赏识之恩。更愿意效仿夏大人,食禄忠事。”

    “宋先生质洁高才之士,元吉受教。”夏元吉说着,拱手对着宋祖奇行礼。

    夏大人要真料,双方的的第二轮试探已经在这些浮华的言辞之间完成。宋祖奇干咳几声,清理嗓子。

    “夏大人,张大人愿意协助大人,揪出浙江违反海禁法令,包庇走私西洋的人。”

    “张大人忠君体国,本官自当如实上奏皇上,给予表彰。张大人何求?”张大人何求才是重点,在杭州夏元吉就知道浙江出海走私的保护伞就是王启元、张铭权两人,他张铭权一点都不干净,现在不知道什么原因要出卖王启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希望得到的东西比他保护走私等到的利益要更好。

    “张大人只求活命。”

    “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宋祖奇站起身,弯着腰,向夏元吉行礼。貌似这样一个要求,在他看来,是一件很奢侈的要求。

    “本官南下,一定会完成皇命。”夏元吉突然冒出一句自夸的话语。

    “张大人和在下相信夏大人的才能,完成皇命只在迟早之间。皇上也相信夏大人的能力,一定可以完成皇命还能宣扬皇上爱民仁慈之德。”

    这样的谈话,真是累呀!

    第三轮暗斗悄然开始,夏元吉的自夸是暗示不要你张铭权帮助,他也能完成,张铭权想要活命的想法太奢侈。宋祖德也在夸夏元吉,同时还告诉他,没有张铭权的帮助,你这钦差要完成使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同时,有可能拿不到最有力的证据。夏元吉真是不能再耽误时间,一定要把这个案子办成无瑕疵的铁案,毕竟这是皇命。

    夏元吉静静的坐在那里,看着面前低着头不起眼的文墨小吏,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句句都戳在夏元吉的要害处。夏元吉依照在杭州所获的蛛丝马迹推测,张铭权一定是浙江走私案中绝对受益人,一旦查实,按律死十次都不够,现在轻易的答应给他一条生路,是否合适。同样,张铭权是走私案中的核心人物,必然掌握最有力、关键、确凿、致命的证据,只要他反过来帮助夏元吉,就能加快查核速度,还能把案子办成千年铁案。

    如何抉择?夏元吉实在不好选择,答应张铭权,会不会遭受皇上的否决,到最后让他里外不是人。不答应,时间一拖再拖,耽误朝廷大事,夏元吉何以自处?

    “张大人深明大义,在下佩服。在下奉命南下,给皇上上奏,少有驳回。”夏元吉非常正式缓慢的给宋祖奇说,此刻他自称不使用‘本官’而使用‘在下’,就是表明他私人同意,也会向皇上请示,而且可能xing很大。

    “有劳夏大人,在下没齿不忘。”宋祖奇深施一礼,作揖的双手都打到他的膝盖,看来他也觉得这样的结果非常不容易。行礼已毕,继续说:“大人,可以暂时在此地多做停留,想来十ri之内定有消息送来。在下打扰大人休息,再次请您海涵。”

    “无妨,无妨。”夏元吉朗声说话,基本上今晚的谈话就要结束。

    第一次的突然会面,彼此更多的是在试探,都开出各自的资本和价码,等待对方的回复,而且需要在十天之内完成交易,因为彼此都知道时间的重要xing。

    送走宋祖奇夜已经很深,可是夏元吉却难以入睡,一则在思考宋祖奇代表张铭权来此的真实用意,是一种试探还是真心反水举报。二则要思考如何向京城的皇上禀报,毕竟到张铭权这个级别,一旦发生贪腐、走私牟利的事情,绝对不是几千两、几万两白银的小数目,那一定是数以十万计的巨额数量,由他奏请免除张铭权可能受到的惩处,会不会让皇上误解。

    其实更让他担心的还是张铭权的真实想法,夏元吉需要更有力的旁证来证实张铭权是不是在和他这个钦差大人玩三十六计。

    夏元吉一夜思虑万千,也没有好好的睡着。第二天,锦衣卫总旗谢祥就送来情报,让夏元吉心情大悦,依据情报基本可以判断张铭权是真心的想从贪腐泥潭里全身而退。

    情报是宋小鱼发来的,在数ri前浙江按察司按察使张铭权张大人让人打了!石破惊天一声雷呀!作为浙江最高主管刑名治安,掌管一省缉捕武装的官员,让人给打了,而且还是打脸,打男人的脸。

    常言道,骂人莫揭短打人莫打脸,就算是贩夫走卒农人奴仆,被人打脸也会被看作是极大的耻辱。打脸的事情一旦发生,轻则互殴争斗重则血溅五步。可是,浙江省权力排名第二的张大人被人打脸之后,却什么话都不说,最诡异的还是被一个女人打脸。

    不是张大人有菩萨心肠,被打完右脸还要给左脸,也不是张大人没有羞耻感,被女人打脸当做挠痒痒。而是,打他的这个女人不一般,那位是浙江最高官员王启元的正牌夫人。

    不过,这打脸之事想来也觉得怪异,王启元的夫人张氏恪守妇道,经常宅居在家,怎么就和张铭权给解下仇怨,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掌掴张大人。

    其实,说起来张大人这一巴掌挨得真冤,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就被打了一巴掌,而且是在众人面前,这种羞辱估计一天之内就会传遍杭州官场,到时候人人皆知,让张大人这脸往哪里放。

    张大人有冤没出说,毕竟那是浙江最高官员的结发妻子,是他合伙人的老婆。所以就只能把一股子怨气憋在肚子里,想破脑袋也不知道为何会遭受这无妄之灾。

    追本朔源,张铭权挨得这一巴掌和夏元吉有莫大的关系,准确说,是锦衣卫总旗杜川杜子洲造成。夏元吉刚到杭州的时候,要求锦衣卫秘密刺探杭州所有有关走私贪腐方面的情报消息,杜川就负责探查杭州官场的消息情报。

    十月中旬,他终于认识王启元嫡长子王泊为首的杭州六公子,那天在杭州悦宾楼喝酒戏耍,杜川信口开河给王泊说在浙江台州深海,有一种千年珠贝,其内孕育千年珍珠,能养颜增寿,强身添福,非大富大贵之人不可得,非大富大贵之人不能用。

    当时杜川就是在瞎说,在说话前他是听别人说过但是自己从来不相信这事。本意就是岔开给王泊母亲过寿送礼的话题,免得因为礼物的事,让好不容易搭上的关系破裂。说完话,喝完酒,睡一觉,连杜川都不知道到底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

第72章:耳光响亮

    ()  人世间的事情,奇怪之处就在这里。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杜川随便吹牛瞎编,而王泊认为确有其事,千年珠贝就等着他这等大富大贵的人去寻找。杜川说完就忘,王泊听完牢记心头,不时的设想念叨。

    更诡异的是,一些事情一些话,大家都知道是假的,可是就有人无厘头、无理由的相信。到底是源自生活环境的缺陷还是xing格之内的偏执,谁也不清楚。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世上也就不存在被骗这一回事。

    王泊不但相信杜川的鬼话是真实存在,还发誓要找到千年珠贝,采来千年珍珠给母亲当作寿礼,给母亲添福加寿养颜健体。可是,王公子自小就读子曰,张口之乎闭口者也,没出过海没有潜过水,他没有能力亲自去找千年珠贝,总不能让王公子在海边读几句“曾子曰,吾ri三省吾身……”,就会发生孝经奇迹,千年珠贝浮出海面,送上绝世珍珠成全王公子一片孝心。

    王公子什么都不会是真,可是他有权有势,更准确的说他爹有权有势,在他眼中,权力和势力可以达成一切yu望,不管这种yu望是真实还是荒诞。

    钦差大人在杭州逗留期间,王公子也不敢过分造次,等到夏元吉刚离开杭州,还没有出浙江地面,王公子就急不可耐的要实现他的愿望。他不愿意去找父亲,而是去找他们家的忠实盟友浙江按察使张铭权。

    王公子的计划是向张叔叔借几十个按察司兵卒,由杜川做向导,到台州找人潜入海底,寻找千年珠贝。当然王公子所说的“找人”就是强迫,就是摊派。借的兵卒就是他“找人”时候用到的力量。

    王公子说的很轻松,可是张铭权心里知道这事不容易。时令已经进入冬季,海水冰凉怎么能让人潜入海里,找什么子虚乌有的千年珠贝。别说的冬季,就算三伏天,潜入深海也会冻死人。张铭权不同意王公子去台州,不是体恤台州渔民,而是担心为了这些真假难辨的传言,造成渔民拦轿喊冤,让好不容易离开的夏元吉返回杭州,耽误货物出海大事就得不偿失。

    张铭权苦口婆心、脑汁用尽、嘴皮磨破都没有办法劝阻执拗的王公子,只好拿出长辈的做派的,强硬的否决王公子耍赖小孩的要求。

    张铭权义正言辞的拒绝,让王泊王公子的气不打一处来。心里嘀咕着,你个糟老头充什么大尾巴狼,感情您此刻就变成青天大老爷一般。你还不是整天往我家里跑,在我家的时间比在你家的时间都长。整天说我比你亲儿子还亲,有这样对待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