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大明之再整河山-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ri王启元倒台入狱,陈年旧案被夏元吉提出来,王启元当然不会自证有罪。

    夏元吉也知道用着陈年旧案奈何不了王启元,厉声说道:“人在做天在看,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你王启元终究难逃王道律法。本钦差再问你,洪武三十年,前杭州知府潘继学如何亡故?”

    “府衙有记录在案,潘知府归乡省亲途中,路遇匪徒,遭jiān人所害,枉死他乡。”王启元漠然的回答,不过心里也是阵阵担心。

    “杀害潘知府的凶手可曾捕获?”

    “本官以严令张铭权缉捕凶手,以慰潘知府在天之灵,可惜张铭权无能懈怠,到现在也没有抓获杀害潘知府的凶手。张铭权主管一省刑名缉捕事宜,此时你应当去问张大人,而不是本官。”王启元睁开眼睛,怒视夏元吉愤然回应。

    “这事该不该问你本钦差自有缘由,无需你指点。本官劝你还是如实招供,以免错失坦白良机。”夏元吉也是冷冷的叱问。

    “本官不知!”王启元转过头,不看审理他的几位官员。

    “来人,带证人。”夏元吉向堂下命令,走出几个差役就去带证人,右侧的赵钟仪对着夏元吉微微点头,夏元吉嘴角上翘作为回应。

    不多时,两位衙役带上来一个妙龄女子,一身素白孝服,头上没有带任何珠花金钗,仅在鬓角斜插一朵白sè绢花。那孝服女子走到大堂低头跪地,等待官老爷问话。

    夏元吉温声问道:“下跪何人?”

    “民女潘娟儿见过青天大老爷。”那女子轻声细语回答,说完话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

    “你是何方人氏,谁家女子,年龄几许,家住哪里?一一如实说来。”

    “民女潘娟儿,应天府人氏,先父名讳潘继学,曾任杭州知府。民女今年一十八岁,家父回乡省亲途中,遇到歹人匪徒,被jiān人杀害,无依无靠后来遇到好心人收留,暂时住在西湖流花舫上当厨娘。”

    潘娟儿说完个人情况,王启元心里一阵阵的后悔。潘娟儿就是上个月他派人在西湖寻访的女子,猜想这一个妙龄女子无依无靠,必然流落风尘卖身花舫,所以他派人一一排查西湖花舫里的姑娘,没有想到这个人充作厨娘杂役,难怪他的人没有找到。恨呀,这个祸根竟然在他眼皮底下存在三年有余。

    “你说你父亲为jiān人所害,你可曾亲眼目睹?”

    “民女亲眼所见,终生难忘?”

    “如实说来?”

    “遵命。”潘娟儿还没有开口说那悲惨往事,已经是悲从心中来,泪似雨滴湿前襟,哭一声说一句,说一句哽咽几声,悲悲切切断断续续把一段凄惨往事说完。

    “大人,三年前九月初八,先父携带家眷回乡省亲,途径扬州,ri落时分道旁密林跳出几个蒙面匪徒,扬言打劫。先父为官清廉,回乡之时就没有带多少银两,那些匪徒见银两太少,恼羞成怒轻**母,父亲一怒之下,奋力反抗。可是人单势孤和家母双双惨死匪徒刀下,民女带着年仅十二的妹妹逃跑,也很快被匪徒追上,身后刀光闪烁,民女只感觉只感到疼痛传来,倒地死去。”

    “后来如何?”

    “民女醒来之时,才知道被一位脸上有刀疤的男子救出,他把民女安置在杭州城外一座民宅,还请来大夫给民女诊治背上的刀伤,民女只当他是侠肝义胆之人,发誓为奴为婢报答救命之恩。不料想,住了一月有余,那位刀疤男子交给民女一包东西,说是先父遗物,并让小女自谋生路,就匆匆离去。民女整理先父遗物,返现那位刀疤男子留下一封信,信中他说他就是杀害先父的匪徒之一,不过他受人唆使,并让在下隐忍等待,找机会为父伸冤报仇。”

    潘娟儿说到此处,已经悲啼连天,哭哭啼啼再说个人遭遇:“民女在杭州无依无靠,垢面流浪受人施舍活命。后来偶遇先父故交好友,让民女托身流花舫内,等待时机。”

    说到最后,潘娟儿已经涕不成声,女子轻声柔语述说往昔惨事,让听者莫不悲伤愤恨。“大人,先父死的冤枉呀!求大人做主,缉拿杀人凶手,找出幕后元凶。”

    “潘娟儿不要过分悲伤,死者已矣生者当自强,本官一定会给潘大人一个公道,大明律条森严,定不会让凶手逍遥法外。”夏元吉感同身受,红着眼睛安慰潘娟儿这苦命女子。

    “谢青天大老爷!爹爹呀,今天女儿要给给报仇雪恨!苍天终于开眼啦……。”潘娟儿实在无法抑制心中的悲伤,忘记公堂礼仪,嚎啕大哭,闻着莫不摇头叹息。

    众人多番劝慰,等到潘娟儿略微平静之后,夏元吉问道:“潘姑娘,本官问你,那位刀疤男子的信中,可曾提到是何人指使他杀害你的父亲?你父亲和幕后之人有何仇怨,竟然要把你们满门谋害?”
………………………………

第77章:清浊难同流

    ()  “大人,那位刀疤男子信中写的明明白白,指使他的人就是浙江布政使王启元这狗贼。先父在杭州做知府,秘查杨家、方家通倭一案多有隐情,当时也有杨家脱逃之人给先父提供证词,再加上先父获悉王启元违反朝廷海禁律令私商西洋,走私牟利。先父知道王启元在浙江一手遮天,他即便给朝廷写奏章,也未必能抵达京城。就以回乡省亲为名,到京城举报王启元,没有想到被这狗贼获悉,派人半路扮作打劫土匪,杀害我父母以及年幼的妹妹。大人呀,我父亲他死的冤呀!请大人做主!”

    潘娟儿说完,又是一阵嚎哭,夏元吉让潘娟儿忍住悲伤停住哭声,非常气愤的用力一甩震堂木,大声问王启元:“王启元,潘娟儿所说是否属实,赶快从实招来!”

    “何方女子,竟敢冒充潘大人女儿,污蔑朝廷命官,该当何罪?”王启元没有回答夏元吉的询问,反而质问潘娟儿,真可谓猪八戒倒打一耙。

    “王启元,在公堂之上,无需你来向证人问罪。你谋害朝廷官员,指使匪人谋害潘继学一家,还不从实招来!”赵钟仪实在看不下去,也是大声喊道。

    “这都是诬陷,本官不曾派人杀害潘继学夫妇,本官要给皇上写奏章,弹劾你们诬陷本官。”王启元也是高声嘶喊,没有方才的傲慢,反而有点拼死反抗的样子。

    “王启元,你作恶多端谋害忠良,还拒不招认。本官看你是不见棺材不掉泪,来人,带证人上堂!”赵钟仪情绪激动,手指指着王启元开口就骂。

    堂下差役又从签押房带来一个男子,这个男子低头走进公堂,双膝跪地,大声说:“草民海六尾见过各位大人。”

    “海六尾,你抬起头来。”夏元吉一声吩咐,跪在堂下的海六尾抬起头,一张黝黑的脸庞,左脸上一条手指长的斜口刀疤,像一条黑红sè蚯蚓趴在脸上,看着让人一阵害怕。他身体健壮,双臂有力,配上那一张刀疤脸,不用化妆就像一个杀人越货的匪徒。

    夏元吉继续问道:“海六尾,本官问你,你可认识你身边那位女子?”

    海六尾转头仔细看了看跪在他身旁的潘娟儿,回答道:“回禀大人,草民认识。”

    “她是何人?”

    “她是三年前杭州知府潘继学潘大人的女儿。”

    “海六尾,你可要仔细辨认,公堂之上法不容情,认错人可是要治罪!”

    “草民知道,草民绝对不会认错,若有认错请大人治罪。”

    “本官再问你,你可认识最右侧的那个人?”

    “草民认识。”海六尾连头都没有转,非常肯定的回答。

    “他是何人?”

    “他是浙江布政使王启元王大人。”

    “你和他什么关系?”

    “多年前草民是王大人贴身护卫,三年前王大人让草民兄弟四人扮作土匪,半路截杀潘继学潘大人。我们兄弟四人把事情办妥以后,不料王大人借口给我等兄弟庆功,摆下毒酒要杀人灭口,小的早有戒备之心,喝得毒酒很少装死逃过一劫,其他三个兄弟都被他用毒酒杀害。请大人明察。”

    “诬陷,这是诬陷,你这泼皮无赖,本官和你有何冤仇,你今ri要诬陷本官。”一边的王启元在海六尾说话的时候,已经按捺不住,声嘶力竭的咆哮嘶喊,如果不是身边有衙役按住,就会扑过来厮打海六尾。

    “既然王启元让你等杀害潘知府,你为何会收留他的女儿,并且收留他一月有余?”

    “回禀大人,当ri王启元让我们去谋害潘大人的时候,承诺我们,事成之后每人赏银三千两再加良田五百亩,也是草民贪图钱财,才答应下来。我们杀害潘大人之后,我和两外一个兄弟追杀他的两个女儿,我下手略轻,只是在划伤潘娟儿肩头,潘娟儿惊恐之下晕倒在地。事成之后,我以搜查东西为由,让其他三人先行离开。就带着昏迷的潘娟儿和潘大人遗物回到杭州,把潘娟儿藏匿在城外老宅,就是怕王大人事后不认账,没有想到王大人蛇蝎心肠,竟然在酒里下毒,要杀人灭口。”

    “假的,他说的是假的,是污蔑本官。”王启元在一旁不停的喊叫。

    “既然王大人要杀人灭口,你是怎么逃过一劫?”钦差副使陈暄不解的问。

    “回禀大人,当ri庆功宴上,草民就很担心,所以喝酒时喝得少糟蹋的多,后来倒地装死。被人运出杭州城,抛在荒郊野外,上天佑护,小的遇到流花舫舫主,救草民一命。草民身体养好以后,就远逃外地。近ri等到恩人书信,劝我回杭州指证王启元罪行,草民才回到杭州。以上草民所言,句句属实,若有半分虚假,请大人治罪。”

    三位主审官员不时发问,海六尾把三年前谋害潘继学一事原原本本的说一遍,所有供词都被记录在案。

    三年前潘继学受害,就是王启元排除异己,清扫走私障碍。在浙江整个官场,形成商人走私官员保护的潜规则,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偶尔出现几个在道德层面清廉奉公的官员,也难以立足。要么被诱惑胁迫成一类人,要么被迫使离开甚至谋害。在这两者之间,就只能如同赵钟仪那样,做一个木偶泥菩萨,装作不闻不问,在惊恐之中偷生活命。

    官场之中,清浊难同流,保持清廉的人往往更容易被排挤谋害,为非作歹的人,却华盖豪车好不悠哉!

    王启元百般狡辩,可是也无济于事,连续几ri审问,王启元昔ri罪行都被一一确认。夏元吉整理案卷上报朝廷,等待皇上圣断。

    这几ri杭州城内流言传说,各种版本各种虚构想象应有尽有,百姓谈论起来义愤填膺,恨不得生吃这些贪官的肉。对于这些人的家里,也开始查抄。

    王启元、王承元、张铭权以及方家,所有家人都被缉拿,家产被查封。谢祥、杜川为监督官,杭州知府衙门的吏员一一清点财产。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何况王启元、张铭权在浙江为官多年,手握权柄又有商路牟利,家中财产多的让人惊讶。

    杜川看着人来人往,进进出出,算盘珠子噼噼啪啪响的不停,吏员笔下记录一笔又一笔的财富。房契地契、珍珠宝石、古董字画、金砖银锭多不胜数。

    杜川一边痛恨官员的贪婪无耻,一边又哀叹人生无常。看你昨ri儿鲜衣怒马,不料想今天就镣铐加身。无论是官是商,还不是皇家圈养的肥羊!

    谢祥从身后拍了拍杜川的肩膀,把杜川从沉思中惊醒。谢祥给杜川说:“兄弟,想什么呢,那么出神,喊你几声都没有听到。”

    杜川脸勉强挤出笑容,往ri清秀俊雅的脸上透出几分难看的苍白,淡淡的说:“没有想什么,看着这几家人遭罪,心里有点异样,曾经兄弟也是梦想着金榜题名为官一方,看来这当官也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

    “你们这些读书人,就是多愁善感,看着别人的坟头流眼泪。这人活着,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不要强求。咱们呀,还是把差事办好。”谢祥一脸冷漠的说道。

    “知道了,谢谢大哥提醒。”杜川给谢祥拱手道谢。

    “别愣着啦,通知弟兄们准备一下,夏大人有令,俞雷将军奉命带兵北上入京,夏大人让我们兄弟把这几ri抄查的现银,解压回京,交付户部藩库。杭州没有咱兄弟们什么事情喽,还是回到京城喝酒赌钱来的爽快。”谢祥的话语里,不自觉的露出一份失落,锦衣卫没有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让谢祥多少有点失望。

    “小弟明白,这就安排兄弟们准备,收拾好就能出发。”

    “杜兄弟,给你手下那个小白脸宋小鱼提个醒,把王家那个如月丫头藏好,别在杭州让那些官老爷看到,否则就有麻烦。唉,还是小白脸好呀……”谢祥一句提醒,脸上露出几许诡笑,也只有锦衣卫的弟兄们偶尔可以看到他这样有生气的样子。

    “多谢大哥提醒!”

    谢祥、杜川等锦衣卫,随着俞雷大军,押解查缴的现银回到京城,给户部交付完毕,就接到皇上朱允炆的圣旨,到御书房觐见陛下。

    谢祥、杜川把杭州的事情给朱允炆完完整整的叙述一遍,让朱允炆也听得是心惊胆战,杭州之事,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官场混乱,对于削藩大计影响一定不小。所幸,派出仪銮卫护卫夏元吉,让张铭权以为是锦衣卫在查案,最后反水举报,夏元吉一举掌控浙江海上丝路。

    说完之后,已经是华灯初上,外面沙沙的下着小雪,谢祥、杜川辞别朱允炆出宫。而朱允炆接下来几天还要和卓敬等人商议,做出对浙江官员调整、那些违反海禁令富商的惩处。

    在朱允炆的计划里,让夏元吉接任浙江布政使,陈暄任都指挥使,赵钟仪升任提刑按察使,杭州知府另选他人。王启元依律判决,家人流放;张铭权举报有功,抄没家产,罢职为民,只在其原籍留田五十亩安享晚年。

    对于浙江的商贾,朱允炆可不愿意伤筋动骨,毕竟那里是以后朝廷的财富来源。方家罪不可赦,抄没家产,家人流放;其他商贾查清走私获利情况,按照双倍税率罚银。

    这样办理,一是可接解决北方战争的资金需求,还不会让浙江商场大伤元气,只要以后夏元吉稍作努力,通商海外的事情还是可以继续进行。

    浙江筹银,虽然略有风险,不过最后堪称完美。朱允炆给出自己一个臭美的评价。
………………………………

第78章:梦回百年

    ()  谢祥、杜川走后,朱允炆把浙江以后的安排在脑海里梳理一遍,也离开书房。

    屋外,又是一场大雪,雪花沙沙的往下落,密密麻麻。白雪遮住宫殿上的明黄琉璃瓦,白雪给树梢挂上美丽的装饰,给道路铺上一层厚厚的地毯。

    大明禁宫,各处宫殿透出灯光静悄悄的照在夜空,没有任何声响,只有朱允炆一行人踩雪的咯吱声。没有让人撑伞,让雪花飘落在他的身上,落在他的头上,就如同数百年后儿时那样。

    冒着大雪走回乾清宫,朱允炆感到浑身冰冷,走进烧着炭炉的屋子,才感觉到温暖,只有经历过寒冷,才知道珍惜温暖。青萍和思琪服侍朱允炆扫去身上头上的积雪,呈上晚膳伺候朱允炆吃完,备好热水等待朱允炆沐浴。

    浴室朱允炆让人特意改建,用厚木板隔成一个四方小屋,顶棚也用木板密封,做成一个密闭的空间,以减小散热速度,杂役太监通过竹管从浴室外给浴盆加热水,屋内放置改良后的铜炉,炭火烧的通红,屋内的温度和夏天差不多,就算赤身**也不用担心受冷,朱允炆彻底告别洗澡受罪的ri子。

    青萍跟着朱允炆进入浴室,服侍朱允炆脱去外衣,虽然已经多次服侍,不过看到裸身的朱允炆,还是会因为害羞浑身不自在,小萝莉红着脸退出浴室。朱允炆穿着鼻窦裤躺在浴盆里,温暖的山泉热水包围着朱允炆的身体,他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感觉舒服。这种舒服感更多来自心理上的舒缓,近ri以来,北方盛庸捷报不断,第一次真正在战场上通过战斗击败燕王朱棣的不败神话,使得朱允炆改变命运的信心大增,朝廷内议和声音彻底消失。

    浙江夏元吉送来的银子入库,浙江财富通道掌握在即,各省兵马陆续抵达京师,金陵的防卫力量大增,不用担心偶然一天朱棣弄一出‘斩首行动’的把戏。神机营的组建训练步入正途,火铳改进和铸造也在加紧进行,来年的战争更有胜利的把握。

    朱允炆为保卫‘种/马大业’,殚jing竭虑的设计安排各项军国大事,以后知后觉的先见之明选人得当,各项事务顺利推进。终于在年关将近的时候,看到胜利的希望,送别死亡的威胁。他的心情大好,经常嘴角上翘不时偷笑,偶尔和青萍、思琪调笑几句,逗得两个小萝莉娇笑不已花枝乱颤,朱允炆看着也觉得赏心悦目。

    今天听完当事人亲口述说浙江的事情,朱允炆的心不时跌宕起伏,愤怒、开心、紧张、喜悦不停变换。此刻躺在舒适的澡盆里,闭着眼睛享受这种迷人的安静,前世多少年的拼命挣扎,假情假意的吹捧,风里雨里的奔波,白酒红酒的狂喝,无休无止的争吵,无边无际的压力,何曾静下心来,感觉夜晚安静的美丽。

    来到大明朝,整ri忧心忡忡,为改变必死的命运,也没有欣赏过夜空的迷人。今天死亡的忧虑减少,胜利的曙光增大,朱允炆的心安静下来,平和下来,用心欣赏夜的静逸。

    朱允炆头枕在浴盆边缘,闭着眼睛,放飞心灵,他仿佛穿透浴室的墙壁看到素装银裹的紫禁城,透过云层看到满天闪耀的星星,加速季节变换看到雪融冰消冬去chun来,穿越数百年时间看到白裙飘飘。

    暖风吹,大地绿,柳枝随风舞,杨花四处游,油菜穿金甲,田野飘麦香。一袭白裙,齐腰长发,如jing灵般走在chun天的田野。仿佛很近,只要伸出手臂就可以揽她入怀,从她乌黑的眼眸看见他,可以执她之手到唇边轻吻;可是又仿佛很远,奋力的奔跑依然抓不住她飘逸的长发,睁大双眼还看不清她的容颜。

    执子之手与子同老,那是少年轻狂的誓言;相思如江水滔滔到天边,那是借酒浇愁时候的颓废;午夜梦醒辗转难眠到天明,那是而立之后的思念。

    如今你在何方,穿上谁的嫁衣,投进谁的怀抱,依靠谁的肩头。你呀,梦魂牵绕的jing灵,穿越百年的时空,慰藉他孤苦的心灵。

    不要离去,让他知道这不是一个空虚不实的梦;不要离去,让他再看你如花的笑容;不要离去,让他静静的停留在你的身边。

    风在吹,树在摇,花在摆,花丛树间找不到刻骨难忘的身影。在哪里,在哪里,他不想把你遗忘在梦里。

    时空梦幻大反转,竟然换了人间,纱衣尽褪翘臀摇摆,这是渴望的梦中思念吗?曾经掩埋扼杀的爱恋化作身体疯狂的耸动,是梦回百年的相会,还大明禁宫内癫狂。

    朱允炆的思绪混乱,分不清是在梦里还是不在梦里,嘴里发出粗重的喘息,身体用力的耸动,大河决堤飚飞千里,就在那一刹那,星空之门飞速关闭,思绪归位,朱允炆弄明白一个孤独的灵魂依然困在大明的禁宫内。

    刚才,刚才是什么?是对她的思念,还是yu望压抑后的梦/遗。若是梦/遗,为何又如此的真实,如此的刺激。

    朱允炆用极短的时间清醒过来,喘着粗气无力的放松腰身,睁开眼睛,看到一个让人惊讶的场景。在他的浴池内,青萍身穿纱衣,蹲在他的两腿之间,发梢沾水,满脸通红。双手相叠捂住小嘴,两腮鼓胀,犹如含着一口水,不知道该是咽下去还是吐出来。特别是感觉朱允炆睁开眼睛看着她,更觉得无所适从。

    朱允炆曾经迷恋过武老师、苍老师,刚才的反应此刻的情景,自然而然想到不纯洁的画面,也明白为何会发生奇怪的梦/遗。朱允炆脸上露出怪异的笑容,小萝莉青萍一紧张,鼓胀的两腮一收,双手下意识的摸到喉咙,朱允炆邪恶的笑声终于没有忍住,青萍的一张小脸变成臊红,嘴角粘稠的液体拉出细长细长的细线,最后掉落在澡盆里。

    朱允炆伸出手,心疼的轻拍青萍的后脑勺。小萝莉紧张的低下头,全身都在发抖,也不清楚到底是害羞还是紧张,或者是害怕。

    “怎么是你?”朱允炆柔声的问。

    小萝莉青萍头垂的更低,发梢侵泡在水里,一丝一丝的随着水面浮动。双手紧张的抱在胸前,手指紧紧的拉住身上的纱衣。可是,怎么拉被热水浸湿的纱衣遮掩不住她完美的身体,遮不住身上红sè的兜兜,更遮不住兜兜上手绣的荷花。

    “为何如此?”朱允炆再次温柔的问话。

    没有回答,青萍的身体微微的往后挪,想要挪的更远一点,就会更安全。

    朱允炆坐直身体,挥舞双臂,搅动浴池内的热水,用热水把脸使劲的上下搓动。然后呵呵的朗笑,再柔声的问:“不用害怕,和朕说话,朕赦你无罪。”

    青萍还是没有说话,不过微微的点了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