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刘彻心中喜不自胜。

    多少年了,终于有一个人敢拍着胸脯说自己知道长生药在哪里了。

    以前的方士,一要起赏赐来就争先恐后。一谈起长生药,就顾左右而言他。

    勉强被他逼着去寻,却又耍着各种花招。

    像眼前这人,开场白就是我知道在哪里有长生药。

    这……刘彻尚是第一次见到。

    “先生若为朕寻来长生药,朕必不吝封侯!”刘彻脱口而出。

    “回陛下,这长生药,若要寻找,其实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李成低头道。

    “请先生明言!”刘彻一脸的谦虚。

    “陛下可知。当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有七种草木诞于混沌之中,此七类,乃万木之祖。凡人服之,皆可羽化飞仙!”

    “竟有七种这么多?”刘彻顿时满心欢喜了,对于他来说。再没有什么比长生成仙更具吸引力的了。

    “是的!”李成点头道:“但是,盘古开天地之后的万载时光。此七种万木之祖中有三种遁入三界之外,如今便是仙人。也只知道余下四种所在!”

    “这四类之中,却又有三种为上界神明所有,其中,西王母,得了蟠桃树,太一神,藏了扶桑木,太上道德天尊得了混沌青莲!”

    刘彻不禁就有些失望了。

    有三种被上界神明独占了,他是没指望了。

    不过,刘彻想想也是。

    若他是神明,也肯定要把好东西自己藏起来,轻易不给他人看到。

    只是……

    “太上道德天尊?”刘彻想起了故事里的三清,因此问道:“此是哪位大仙,朕何以从未耳闻?”

    “陛下有所不知,太上道德天尊曾下凡为人,投身于春秋之时,是为老子,传下《道德经》三千言,然后西出函谷,重归天界,所以,有紫气东来之说!”

    这种新奇的解释,却把刘彻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老子竟是仙人?”刘彻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了。

    李成也知道,在这个事情上不能太过纠缠,否则言多必失。

    于是赶紧转移话题道:“陛下,如今世间只能寻到那最后一种长生药的踪迹了!”

    “先生快跟朕说,那剩下的在世间可寻到的长生药是?”刘彻一听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陛下,那味长生药名曰:人参果,此果长于海外仙山蓬莱,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才一熟,果实成熟之后,凡人只需闻一闻便可活三百年,若吃一口则能活一千年,倘若吃下一个,便可飞升为仙!”

    “闻一闻就能活三百年……”刘彻顿时心往神之。

    只是,那海外仙山,实在是……

    “难道先生知道蓬莱仙山的所在?”刘彻赶紧问道。

    “回陛下,在下知道是知道,但那蓬莱山,去中国三万里,其间有无数险阻,便是寻常仙人也难以靠近,且仙山每年都会换一个方位,让人难以捉摸……”

    “那……”刘彻不禁有些失望,这说来说去,没有长生药不是白说。

    “陛下稍安勿躁!”李成道:“虽然诞于混沌的七种万木之祖凡人已不能寻得,但是……此七种仙木,却有亚种存在,而这些亚种所结之果,虽不如那七种仙木之果,但,只要吃的多一点,长生也有望!”

    “哦……那,那些亚种何在?”刘彻连忙问道。

    “陛下……那些亚种,其实,只有人皇才可摘得……”李成笑着道:“错非如此,在下若可自己摘得,早就自己一个人去偷偷摘了吃了……”

    他这一句【老实话】却让刘彻心中会意的一笑。

    这才是真的嘛……

    以己度人,刘彻觉得,若自己能找到长生药,何必拿来换富贵?

    “先生是说,只有朕能摘得?”刘彻问道:“那么朕该如何去摘?”

    “简单,效仿黄帝,上泰山祭祀上苍,陛下将自己的功绩告知于上苍,上苍便会给予相应的仙果奖励,当初黄帝就是如此,吃了许多各种仙木亚种之果,最终乘龙飞升!”这一句忽悠,老实说,李成心里也没底,但是张恒却一意要他如此。

    “朕过去封禅泰山许多次,怎么上苍没有降下奖励?”刘彻不免说出了他的疑惑。

    “陛下,恕我直言,陛下的封禅礼错了,时间上更是大错特错!”李成一脸严肃的道:“只有每年春三月到夏四月之间,依照古礼祭祀,祷告上苍,才会有效,其余时间,是没有用的……”

    …0…0…0…

    等下凌晨的时候至少还有一更。

    可能第四更没办法出来了。

    明天中秋,大家中秋快乐!

    呵呵 …0…(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第两百四十五节 忽悠刘彻(4)【中秋快乐】

    “每年的春三月到夏四月之间……”刘彻却是忽然就踌躇起来了。

    长生药,他是迫不及待,恨不得马上就去取得的。

    但是,亲征匈奴,完成对匈奴的最后一击,却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夙愿。

    此时,刘彻想起了那句话。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在下边的李成见到天子上当,心中喜不自胜,连忙按照约定的口径道:“陛下,今年是庚寅年,恰是当年黄帝飞升之年,陛下若要求取长生药,今年就是最好的时机……”

    他这么一说,刘彻就彻底的心动了。

    权衡再三,匈奴人的事情,有霍光可以代劳,但这长生药,却得自己去取才行。

    刘彻觉得自己现在既然已经知道了长生药的获取途径,那么就要稍微矜持一下,否则,岂不是显得自己这个天子太过猴急了?

    于是,刘彻就问道:“先生曾因罪入狱?”

    李成对此倒一点也不避讳的将自己入狱的罪名和前后经过都说了出来。

    听完这些事情。

    刘彻看着李成,心中的好感那是不断攀升。

    在刘彻想来,连这种事情,李成现在都不放在心上,堂而皇之,毫不避讳的根自己说了。

    那恰好证明了李成确实是曾经得到过神仙点化的。

    错非如此,焉能这样豁达?

    “李先生是张子迟搭救出来的?”刘彻对这个问题倒是挺感兴趣的,他闹不明白,什么时候张恒就跟李成扯上关系了。

    “在下的侄子蒙子迟不弃。收为弟子,授以圣人之学。在下亦因此为子迟搭救……”李成道:“在下梦到神仙点化的那个晚上,也是睡在子迟公家中。才得此造化!”

    “只是……”李成看了看刘彻,似乎有些欲言又止的意思。

    “只是如何?”刘彻心情很好,顺着李成的话问道。

    “子迟不信鬼神,以为在下所说都是荒诞之事,多有驳斥……”李成叹着气道。

    听到此处,刘彻也笑了。

    刘彻可是知道,张恒曾经说过【天变不足畏】这样的话。

    要知道,就是孔夫子,也不敢这样说。

    对于老天。孔子也是很敬畏的,但张恒却敢那样说,刘彻觉得,那简直有些……不成体统!

    不过,对方是年轻人嘛……年轻人犯些错误是可以原谅的。

    就像刘彻不管张恒收留那个通缉要犯朱安世一般。

    刘彻就是这样,他若欣赏一个人,信重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会变得浑身都是优点。

    就像当年李广利初征大宛,吃了败仗一般。

    换了其他人。早就被剥夺了一切官职和爵位,甚至直接处死了。

    但是,刘彻却是又给了李广利一次机会,去大宛把场子找回来。

    但。一旦他开始对某人起了疑心,那么这个人就是圣人,也会满身漏洞了。

    张汤、主父偃、朱买臣这些人都是这样挂掉的。

    但刘彻却不知道。这只是张恒的一个小伎俩。

    算的上是既想当婊子,又要立牌坊的行为了。

    刘彻就又随便问了一些关于李成的事情。整个上午,刘彻都是笑呵呵的。甚至还留了李成一起吃饭。

    …0…0…0…

    就在李成一切顺利的时候,张恒却是急得跟猫爪了一样。

    李成进了未央宫,这张恒是知道的,而且也是亲眼看到的。

    但李成的行动是否顺利?是否忽悠住刘彻?

    张恒心中却是没底的。

    他拟定出来的计划,是专门针对刘彻心理制定的,因此,张恒倒不怀疑自己的计划会有失败的可能。

    张恒担心的是,李成太过紧张,露出了马脚,那就不好了。

    张恒一直等到下午,李成还没出来,他的那颗悬着的心才放回肚子里。

    到了现在,李成还没被赶出来或者说李成的人头还没挂出来,那么基本上是成功了。

    “我得回去给刘彻准备长生药了!”张恒想着,就连忙往家里赶。

    所谓长生药,不过是一个名目而已。

    张恒打算用空间,制造出一些【长生药】来。

    空间里出产的东西,无论营养还是口感都比外面种植好上许多倍,这一点,张恒如今已经确定了。

    而在去年秋九月的时候,张恒就从集市中得了一些赤箭【天麻】、党参的种子。

    现在,这两样已经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了。

    张恒打算从里面选出最大最好的一株,拿去忽悠刘彻,至于其他的嘛,给嫂嫂,赵柔娘跟桑蓉娘补身子吧!

    张恒觉得,这样就足够让刘彻信以为真了。

    反正,只要李成没说错,所谓的【长生药】是必须靠多吃才能达到长生之效果的。

    但具体要吃多少,却没有一个界定。

    而,张恒确信,自己空间里出产的东西,比外面的效果好。

    这样一来,刘彻吃下去有效果,就不会怀疑李成,他不怀疑李成,那么就什么事情也没有。

    恩,或许会有后遗症……那就是刘彻可能会比原本多活些时间。

    “老而不死是为贼!”不知为何,张恒忽然想起了孔子的这句话。

    好像事实也差不多……

    对于皇帝来说,他最大的罪恶就是活的太久。

    其实刘彻还好,虽然做了五十多年皇帝了,昏招也出过不少,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把儿子们逼死逼疯。

    张恒记得清楚,在后世的历史书上,唐明皇、满清的那个康熙都因为皇帝当得太久了。结果儿子们都发疯了……

    …0…0…0…

    蒙蒙大草原上,雪山上的冰雪开始融化了。潺潺的雪水从高山上流淌下来,原本一片荒凉的草原上。开始出现了点点的绿色。

    一支匈奴部落,正在朝东方迁徙。

    “听说大单于准备带咱们去抢汉人?”一个少年骑在马背上,追着他的父亲问着。

    这个少年不过十六岁的样子,身材跟大多数匈奴人一样,非常矮小,因为常年骑在马背上,不可避免就出现了罗圈腿。

    他的头上,梳着匈奴贵族才会梳的小辫子,一条条整整齐齐的飞扬在空中。

    他在耳朵上。吊上了两个比耳朵还大的铜耳环,鼻子上也穿上了一个拇指大的铜环。

    但他却一点也不觉得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反而以此为骄傲。

    在他看来,真正的匈奴人,就该是这样的。

    “伊里单我儿!”骑在一匹灰马上的中年匈奴人看着自己的儿子,叹了口气道:“这又不是什么好事情……”

    跟满脑子都是冲进汉地,抢掠财富,屠杀汉人,进行复仇的儿子相比。

    他无疑脑袋很清楚。

    他曾经跟随过左贤王与汉人交战。汉人有多厉害,他清清楚楚。

    毫不夸张的说一句,汉人的勇武,已经超乎了他的认知。

    他曾经亲眼看到过。一队不足五百人的汉骑冲击一个匈奴万骑阵列的场景。

    三千多匈奴骑兵,被不到五百人的汉骑,撵得跟狗一样在草原上逃窜。

    这样的场面。他见过不止一次。

    而匈奴人……

    即使是王庭的精锐,也不敢随意的跟汉军交战。

    当年。为了对付汉军赵破奴所部两万骑,整个匈奴倾巢出动。用尽各种能用的手段,才勉强吃下,可代价却是三万多匈奴人永远的倒在了北河。

    又如浚稽山一战,现在的右校王带着几千汉人在山里头就跟十几万匈奴军队纠缠了大半月,杀伤了超过那支汉军数量三倍以上的匈奴勇士,最终因为没有弓矢才落败下来。

    而他现在的这个部落首领位置,就是在那一战中拼死抢回了原本部落首领的尸体才得到的――匈奴人传统,在战场上抢回同袍尸体的,可以立即继承对方的部落,财富,牛马和女人。

    “哥哥,你就是太胆小了!”叫伊里单的少年却是满脑子的大匈奴主意,在他的意识中,匈奴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其他一切民族都必须给匈奴人做奴隶。

    “哥哥,你等着看吧……这一次出征,我一定会亲手斩下一个汉骑的头颅,亲手抓回一个汉地的女子,亲手抢到一匹汉人的丝绸!”

    他说着,脑海中浮现了那个令他热血沸腾的场面。

    “伊里单!”父亲听了大怒,他中年得子,就这么一个宝贝儿子,可不想他发生什么意外,因此脸色都变得沉重了:“两百年前,我们可不是匈奴人……我们是东胡人!”

    “你要记清楚,匈奴人从来就没把我们这些东胡遗部当回事情……他们不会忘记,我们曾是他们的敌人!”父亲满脸正色的道。

    东胡,曾经是这个草原上的霸主,就连匈奴都要向其臣服。

    但是,胜者为王,这是草原上的传统。

    在战场上,东胡一败涂地,东胡王跟月氏王一样被匈奴人砍下头颅做成了酒器,原本的东胡部落自然是被匈奴人吞并掉了。

    时间虽然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匈奴人没有忘记。每次跟汉军交战,他们这些前东胡人就是第一波冲击的炮灰。

    他清楚,匈奴人这是在借汉人的手,最大限度的削弱他们这些跟匈奴人并不同种的东胡人。

    “我是匈奴人!”伊里单却像被踩了尾巴一样。

    这是他的痛楚。

    他恨自己为什么不出生在匈奴的嫡系部落中,为什么要受到其他匈奴人的嘲笑和轻蔑。

    “伊里单,别冲动了……”父亲看着自己倔强的儿子,叹着气道:“匈奴人跟汉人之间的战争,其实跟我们没关系,我们只要保住自己的性命就可以了……”

    但儿子却怎么肯听。

    他就想着靠这次出征汉地,变成一个真正的匈奴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

第两百四十六节 卫律的算盘【中秋节求推荐票】

    这支匈奴部落翻过一道山岭之后,一片连绵不绝的帐篷就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中。

    这里就是匈奴左贤王如今的扎营地。

    为了即将到来的战争,匈奴人不可谓是计划不周全。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将集合点,设置在这里。

    这里远离汉人的哨所和耳目,汉军中即使最大胆的斥候也不敢深入到此侦察。

    一面匈奴旗帜,从远方而来。

    马背上的伊里单见了,立即就欢呼了起来:“父亲快看,那是丁零王的旗帜!”

    在伊里单心中,丁零王卫律就是他最尊崇的人,也是他的奋斗目标。

    他父亲苦涩的笑了笑,对于这个儿子,他已经是彻底的没了主意。

    但愿……

    但愿东胡的先王们保佑,不要让他的儿子被选进这次出征的军队中。

    但,事与愿违。

    当他们这个部落进入营帐中不久,甚至还没来得及安顿下来,一个左贤王任命的万骑长就过来挑选战士了。

    万骑长,是匈奴作战序列中的基本单元。

    一般来说,一个万骑长,辖下三千到五千不等的骑兵,当然,像王庭的万骑,就会超过这个数量。

    在六十多年前,一个匈奴万骑就可以在汉匈边境为所欲为,兴风作浪。

    但时过境迁。

    现在,匈奴人普遍认为,一个标准的万骑【三千人】才可以在正面对抗一个满编的汉军曲【八百人】。

    倘若撞上的是汉军的王牌精锐,像是羽林军。期门军,八校尉一类的中央直属部队。那就至少还得再加一个万骑。

    不是匈奴人不勇敢,在西边的西域。一个匈奴万骑就让一个西域大国臣服在地。

    实在是汉人太狡猾,太厉害!

    他们明明不是草原民族,但弓马却比草原上的匈奴勇士更出色。

    他们军械坚固、锋利,作战勇敢。

    更重要的是,在汉军的骑兵身后,永远有着保护他们侧翼的步兵和弓弩兵,那遮天蔽日的密集弓弩齐射,是所有匈奴骑兵的噩梦。

    任何被那些恐怖的箭雨笼罩的匈奴骑兵,几乎不可能有生还的希望。

    所以。匈奴需要炮灰来牵制和消耗汉军。

    “你!你!你!”来挑人的万骑自是知道自己的部下将来是会用来做什么的,所以,他见到能骑马的男子就用马鞭点名。

    很快,这个部落中大多数的男子都被他选中了。

    其中就包括了伊里单父子。

    伊里单被选中以后,兴奋莫名,终于可以参加对汉朝的抢掠了!

    但他的父亲却很不甘心,仗着自己是部落首领的身份,上去跟那个万骑长理论了起来:“匈奴传统,向来是五人出一兵。万骑怎么把我的部落中的男丁全部选了?这不合理!”

    “这是左大当户的命令!”对方趾高气扬,冷冰冰的道。

    “就算是大单于的命令也不行!”伊里单的父亲差点被对方给噎死,但这种事情,他必须抗争。

    身为一个部落的首领。他就必须照顾好自己这个部落的利益。

    而匈奴在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个部落的联盟体而已。

    匈奴单于与其说是国王,倒不如说是一个盟主。

    虽然这个盟主非常强势。其余部落不得不听从其的命令,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单于就能无视其他部落的利益。

    而其他任何一个部落,也不会傻到为了大单于的伟业。拼光自己部落的元气。

    各大小部落跟单于王庭,一直以来就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

    所以,伊里单的父亲才有胆子这么说。

    但那个万骑长却嗤笑了一声,鼻子上的铜环都有些摇晃:“那你就去大单于面前讲理吧,看看大单于会不会偏袒你们!”

    “哼,东胡人就是东胡人,卑贱的奴隶,能让你们出战已经是很给你们面子了!”

    伊里单的父亲顿时有些哑然了。

    没有错……我们是东胡人……虽然名义上已经是匈奴人了,但是,匈奴人却还将我们当成东胡人……

    匈奴人,这是想要我们东胡人的血流干!

    伊里单的父亲拳头紧紧的握了起来,他立刻就想到了这些事情,他的指甲都掐进了肉里面。

    “你再说一句试试!”他咆哮着抽出腰间的小刀,在自己的脸上划了一刀。

    这是匈奴人跟东胡人都共有的习俗,每当亲人去世,每当受到侮辱,就用刀划破脸皮,让血混合着泪水一起流下来,以此祭奠死去的亲人,牢记受到的屈辱。

    每一个成年的匈奴人的脸上都会或多或少有一些这样的刀疤。

    而这些刀疤,使得匈奴人的形象更加狰狞,在战场上能对敌人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哟荷!”万骑见此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怎么,你想记住本万骑,那就记住吧……”

    在他看来,这些人,不过是一些炮灰而已,运气不好的话,全部都要死在汉人的弓弩之下,这样做根本毫无意义。

    “吵什么吵!”这个时候,从一个帐篷中走出来一个穿着汉人服装的男子,用流利的匈奴话训斥:“都是匈奴人,当此之时,理当同仇敌忾,怎能内讧?”

    “丁零王!”那个万骑一见到这个男子,立刻就从马背上滚了下来,整个人匍匐到草皮上,不敢抬头:“愿在天的诸神永远庇护于您!您就是太阳,就是月亮,就是最亮的星星,您的脚步走到哪里,哪里的水草就丰盛无比!”

    听到万骑这样说,在场的全部匈奴人,立即全部从马上下来。匍匐在地跟着道:“伟大的丁零王,卑贱的我等向您问安!”

    卫律非常享受匈奴人对他的这种尊崇。

    这是他在汉地无论如何也享受不到的荣耀和待遇。

    正因为如此。他才会铁了心帮着匈奴人出谋划策,教授匈奴的王贵文化和军事知识。

    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已经不能形容卫律对匈奴的帮助了。

    “都起来罢!”卫律一扬马鞭,问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回禀丁零王,万骑官将贱人部落的男子全部抽调了,贱人不服!”伊里单的父亲贴着草皮,恭敬的道:“请伟大的丁零王为贱人做主!”

    “这是怎么回事?”卫律转过头去,看着那个万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