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在西汉的悠闲生活-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这个小王想想,却也只能无奈的摇头叹息。

    他知道,壶遂鞮的身世,壶遂鞮是先代单于且鞮侯的第三子,是先单于跟宁胡阏氏所生。

    在匈奴,宁胡阏氏只是一个妃子的身份,而正妃是颛渠阏氏。

    而且鞮侯单于在世之时,就很喜欢宁胡阏氏,因此疏远了颛渠阏氏,且鞮侯单于一死,颛渠阏氏就成了太后,对宁胡阏氏的儿子壶遂鞮自然是要有多厌恶,就有多厌恶。

    据说,在单于庭,颛渠阏氏专门养了两个巫师,每天就是诅咒壶遂鞮不得好死……

    而壶遂鞮则经常自比自己是汉朝的赵王——据说,当年汉朝开国之初,也有一个阏氏专门对汉朝先帝留下的儿子动手,其中一个赵王更是被那个阏氏下毒毒死……

    有了这么一个阏氏当政,壶遂鞮没马上就带着手下投奔汉朝,已经算是很忠诚了。

    当然,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则是现在的匈奴大单于狐鹿姑曾经在祭天的大典上向祖先的先灵许诺,假如他将来去世之后,就传位给自己的弟弟。也就是现在的左大都尉壶遂鞮。

    否则……

    “这些汉人的斥候,简直就是一群讨厌的苍蝇……”壶遂鞮扬起马鞭。指着远处命令道:“尼玛,你带人去把这些苍蝇消灭掉。然后再回来见我!”

    “遵命!”小王躬身接过壶遂鞮的鸣镝。

    “小心点……”壶遂鞮叫住要上马带人去驱赶远处活动的汉军斥候的尼玛,关心的道:“记住,别逞强,留着命回来见我,汉人的斥候可都是神射手!”

    “左大都尉放心,尼玛会活着回来见您的,尼玛将来还要辅佐左大都尉登上单于宝座,振兴大匈奴呢!”尼玛回头咧嘴一笑,鼻子上的鼻环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

    望着尼玛率领着数百名骑兵远去的背影。壶遂鞮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些不安。

    这个不安的情绪,在一个时辰之后被证实了。

    一个时辰之后,太阳还在半空之中。

    被派出去驱赶汉人斥候的骑兵回来了,壶遂鞮高兴的迎出去,但他没有看到那个骑在马上,向他复命并亲吻他的裤脚的年轻小王。

    他见到的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尸体身上四根羽箭深深的射进了尼玛的胸膛,其中一根穿透了他的心脏,几乎整根羽箭都没入了尼玛年轻的身体中。

    尼玛的眼睛睁得大大。仿佛不敢置信。

    “是大黄弩!”一个匈奴军官跪在地上,双手抱着尼玛已经冰冷的尸体,禀报道:“那些该死的汉人斥候设下了埋伏,尼玛小王没有防备。在追击一个汉军斥候的时候,遭遇到了大黄弩的射杀!”

    壶遂鞮的眼睛忽然间有些湿润。

    一个时辰之前,这个忠心耿耿的小王还在跟他说。将来要辅佐他登上单于大位,可是一个时辰之后。他却再也不能说话了。

    “大黄弩!”壶遂鞮叹了一口气,这种汉军才有装备。才可以制造的超级杀人兵器,壶遂鞮早有耳闻。

    毫不夸张的说一句,绝大部分匈奴贵族的死因,都是被这种恐怖的超远程兵器在远距离射杀的。

    壶遂鞮心情沉重的走到尼玛的尸体边,用手帮尼玛圆睁的双眼合上。

    整个匈奴军队,在这瞬间都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

    气氛变得无比压抑。

    还没正式跟汉军碰上,己方就受到了如此打击,士气大损。

    匈奴,比汉人更加迷信鬼神。

    无论行军打仗,他们总喜欢在事前让巫师占卜一番,只有占卜结果有利,匈奴军队才肯启程。

    而且,在这过程中,假如匈奴军队碰上了什么不好的征兆,整个军心都随时可能动摇,甚至曾经有过在征战的时候,忽然就溃散的匈奴军队,原因仅仅是他们碰到了他们认为不吉的事情。

    当年漠北决战,当时匈奴本来占据了一定的优势,但是一场忽如其来的沙暴,改变了整个战局,这更加让匈奴人深信,老天能决定他们的一切。

    从此之后,整个匈奴上下,都深信了吉凶之事。

    像是当年汉军远征大宛,本来匈奴是准备断掉汉朝远征军的归路,在路上截杀那支汉军主力的。

    但是,就是因为在商议的时候,一场风暴吹掉了匈奴单于庭的帐篷,于是,所有的匈奴将军都拒绝出战,就连单于也变得畏惧了。

    那个事情最后不了了之,汉军也因此大摇大摆的从大宛胜利归朝,期间连一个匈奴骑兵都没有上去骚扰……

    壶遂鞮知道,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

    必须想办法,提振军心士气,否则,自己的这支军队,恐怕还没走到汉朝的边境,就要溃散了。

    “永恒的太阳,永远保佑大匈奴!”壶遂鞮振臂高呼道:“尼玛小王的血不会白流,我发誓,一定会攻下汉人的城市,用汉人的血来祭奠尼玛小王!”

    说着,他就拿出一把小刀,在自己的脸上割了一条深深的血痕,滚烫的鲜血瞬间顺着他的脸颊流了下来。

    被壶遂鞮如此血性的举动一激,本来有些垂头丧气的匈奴人,都纷纷高呼起来:“万岁,大匈奴万岁,左大都尉万岁!”

    壶遂鞮这才稍稍放心了些。

    幸亏,这支军队大部分的士兵来源,都是他的直属部落,他拥有足够的威信,否则,现在他恐怕就是在脸上再割几十刀也没用……

    只是……

    壶遂鞮的心也开始动摇了起来。

    还没交战,就损失了一位亲信心腹。

    这次攻击汉人的城市,真的会跟丁零王说的一般,轻松无比吗?

    壶遂鞮心里对丁零王原本无比坚实的信心,此时也开始动摇了。

    比起丁零王,毫无疑问,上天的诸神对壶遂鞮更有影响力!(未完待续。)
………………………………

第两百七十三节 春风又绿沂水岸(1)

    从未央宫中出来,霍光只觉得背上凉梭梭的。

    在回家的路上,他一直翻来覆去的在想太子刘据跟他说过的话。

    霍光认为,太子不会只是仅仅因为关心,才跟自己随口一问。

    倘若是这个原因的话,太子根本不需要特地把他叫到未央宫宣室殿那样庄严的场合。

    宣室殿是什么地方?

    是汉室历代天子处理军国大事,召开廷议,举行各种庆典的场所。

    在这样的场合下,太子说的每一句话,在霍光眼中都变得无比郑重。

    “这个亲……”霍光掀开马车的车帘,看着道路两旁翠绿的柳树枝条,几只刚从北方回归的燕子,震动着翅膀掠过街边的屋檐,霍光叹了一声:“看样子是不能结了!”

    …0…0…0…0…

    张恒坐在窗台前,看着木窗外面忙碌的佃户和漫山遍野的绿色。

    不知不觉,来到这个时代,已经快一整年了。

    张恒至今还记得,当他躺在床上,在迷迷糊糊之时听到的声音,那时候他还以为这一切都是梦,都是虚幻的。

    而如今,他却早已经适应了这个时代,甚至就连行为举止说话,都越来越像一个西汉人了。

    “爱恨就在一瞬间……”张恒哼起了他在后世最喜欢的一首歌的调子,现在,能够让他跟两千多年后的后世联系在一起,恐怕也就是那些曾深爱的歌曲。

    在这瞬间,张恒变得有些多愁善感。

    “小叔叔在唱什么?”赵柔娘的倩影从窗前出现。她托着小巴,好奇的问道。

    “没什么。就是胡乱唱的……”张恒笑了一声:“就是一些靡靡之音,不说也罢……”

    确实如此。以这个时代标准来看,张恒在后世的喜欢的一切流行歌曲,估计都逃不过一个靡靡之音的评判。

    张恒看着赵柔娘那张巧笑嫣然的俏脸,心中忽然来了兴致,朝她挥挥手道:“柔娘进来,小叔叔教你写字……好久都没有教柔娘写字了!”

    赵柔娘脸上露出些许羞涩的神色,两个小酒窝浮现出来。

    “小叔叔……”赵柔娘一跺脚,嗔怒着说。

    她当然知道,所谓的教写字。最后会变成什么,小叔叔总是坏坏的,想尽办法想要轻薄自己……

    心中顿时就又羞又喜,满满的都是说不出来的味道。

    然后,她乖乖的红着脸,跑进了张恒的书房。

    张恒哈哈大笑,调戏这个小萝莉,是他空余时间的最大爱好。

    可惜,今天的时间并不多。

    等一下。张恒还要去巡视一下张家里的农田,并且去去年新得的那些官田里看一看,同时慰问一下正准备开始耕作的佃户们。

    就是奴隶主也要在春耕之时让奴隶们吃饱吃好不是?

    所以,张恒还特地让高老七去买了些肉回来。准备带过去让佃户们分分――尽管肉不多,但那些佃户拿回去,却也能让家人尝一尝肉味。

    张恒抱着赵柔娘香喷喷的娇躯。开始跟最初一样,手把手的教着赵柔娘写字。

    而赵柔娘似乎也享受这个过程。乖乖的坐在小叔叔身上,闻着小叔叔身上厚重的男人气息。小脸红彤彤的。

    “小叔叔……”赵柔娘闪亮着自己那双漂亮的眼睛,轻声道:“蓉娘姐姐说,说……让柔娘明年……侍奉小叔叔……”

    话说到最后,赵柔娘的声音几乎已经如蚊呐一般,细不可闻。

    她只觉得,这句话一说完,整个人都仿佛虚脱了一般,胸膛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

    这个事情,张恒早就得到过桑蓉娘无数次或明或暗的暗示了。

    事实上,对于张恒跟赵柔娘以及嫂嫂之间的暧昧,桑蓉娘心知肚明。

    那个聪明贤惠的小妻子,当然不会给张恒设置阻碍了。

    “那柔娘喜不喜欢小叔叔呢?”张恒咬着赵柔娘晶莹的耳垂,轻声问着。

    赵柔娘被小叔叔这么一咬,只觉得脸上霎时就烫的厉害。

    “喜欢……”过了许久,赵柔娘才低低的呢喃道。

    不同于桑蓉娘,桑蓉娘情动之时,好似一株空谷幽兰,浅浅低吟之声,通常会令张恒无法压抑自己的情感,变得冲动无比。

    也不同于嫂嫂,嫂嫂在动情的时候,就像一朵牡丹,妖娆多姿,令张恒眼花缭乱,不知自己身在何方

    赵柔娘在情动之时,就像一株含羞草,只要轻轻一碰,她就会变得敏感无比。

    “柔娘长大了,小叔叔看样子是时候把柔娘娶进门来了……”张恒在她脸上亲了一口,抬着赵柔娘精致无比的下巴,看着她那双好似一泓秋水的漂亮眼睛,道:“柔娘再给小叔叔一点时间,相信小叔叔,用不了多久,小叔叔就会风风光光的把柔娘娶进门……”

    “还有嫂嫂……”张恒在心中补上这一句。

    是的,这一天,要不太久了。

    就在昨天,执金吾任安率领北军一部精锐已经出了长安,朝北方边境机动,这是自吴楚之乱后,北军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征。

    而随着北军一起出征的,还有张恒【发明】的火药。

    而在这之前,火药作为一种武器,已经被大量制造并且发放给了许多参战部队。

    只要在这次战争中,火药能发挥一定作用,那么论功行赏,张恒觉得,自己最起码应该可以混一个关内侯的爵位。

    若是刘彻大方一点,列侯也不是不可能。

    相比列侯,其实张恒更喜欢关内侯。

    这是因为,列侯是有封国,而关内侯则无封国,只有食邑。

    一个有封国的侯,别人见面,必须尊称某某君侯。

    而关内侯,则大体上相当于列侯的简化版,除了没有封国之外,其他一切政治权利和地位都不比列侯低。

    对于张恒来说,至少在目前,封他一个列侯,他是不会乐意的。

    首先一点,就是汉室立国至今,除了天之骄子,战无不胜的冠军侯之外,还从来没有那个人能在二十岁前就封侯,树大招风,张恒没有霍去病的能力,怎么敢当列侯?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理论上来说,封了列侯就要就国。

    所谓就国,就是离开长安,去自己的封地呆着,没有天子诏令,不得随意离开封国。

    像是当年太宗皇帝就是用列侯就国这个借口,把周勃陈平赶回了乡下去种田,还美其名曰:丞相,朕之所重也,当为天下表率!

    有了这个先例,张恒不得不担心,有一天会被人用这个理由赶去某个鸟不拉屎的地方,从此远离长安,远离权力中心。

    这是张恒所无法接受的事情!

    …0…0…0…

    今天有点卡文,悲催啊,不过我花了一天时间, 总算基本上把后面大概 二十万字左右的内容的提纲想好了。

    以后,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勾心斗角的东西了。

    大部分都会是种田还有出鬼点子一类的事情。

    只是我觉得,我不太会写怎么种田 …0… 恩,我等下去研究一下教主的书,学习一下 …0…(未完待续。)
………………………………

第两百七十四节 春风又绿沂水岸(2)

    距离春播只剩下不到二十天了。

    整个张家里都开始全面动员起来,备战春耕。

    张恒家养的牲口,在这一段时间受到了全村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有时候一大清早,就会有佃户捧着一大堆鲜嫩的青草前去喂养。

    看着一头头膘肥体壮,精神熠熠的牲口,佃户们笑得嘴都合不拢了。

    今年,在邻村的乡民,不得不全家老少一齐上阵,肩拉手提,在田地里靠人力来翻耕土地的时候,自家就可以轻轻松松的驱赶着牲口,翻耕土地。

    张恒走在田间地头,看着到处都在忙碌着修缮沟渠,整墒田地的佃户,满意的点点头。

    “老七,南陵县城里的夜壶,你要抓紧时间去拉来,倒在田里……”张恒对高老七吩咐道。

    经过冬小麦的种植,张家里的百姓,现在已经差不多接受了耕地之前先倒点人畜粪便这个事情,所以,这一次张恒不需要跟人解释了。

    “俺已经让人去拉了……”高老七答道。

    在一年之前,高老七也没想到自己能有安静老实的听别人指使的时候。

    而现在,他却越来越享受现在这样的生活了。

    每天都能跟人和和气气说话,出去做事,有妻子温柔的帮着整理衣着,回到家里就能喝到热腾腾的汤饮,更有一双女人温柔的手在肩膀上轻轻按摩。

    “恩!”张恒满意的点点头:“走,老七,我们去新庄子那边看看。对了,把昨天我叫你买的肉也带上。等下了到了那边,你就把肉给他们平分了……”

    “诺!”高老七点点头。

    于是。张恒就跟高老七带上十来斤肉,乘着马车,朝河对岸的那片前官田而去。

    其实……张恒是颇有些不好意思的。

    那些佃户,本来在去年就已经算是正式跟他建立了雇佣关系,也口头上达成了协议。

    根据目下地主跟佃户之间的潜规则,作为东家,张恒是有义务关心和照顾他们的衣食起居的。

    但是,去年整个冬天,张恒都被各种琐事给缠住了。一直没有好好跟这些佃户谈谈,也就十月旧历新年的时候,张恒让高老七给这些人家送去了一点肉跟米。

    张恒一直都为此很过意不去。

    但是,他没有想到,当他出现在地头的时候,几乎所有的佃户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计,热情的围了上来。

    “东家……东家来了……”几个佃户一见到张恒,立刻就扔下手里的农具,把手在身上的衣服上擦了擦。然后才憨厚的给张恒行礼。

    而其余听到声响的佃户,也从各个田间地头涌了过来。

    甚至还有一个年级看上比较大的老农一见到张恒,就跪了下来:“东家,活命大恩。老汉没齿难忘啊……”

    张恒被眼前的事情搞得有些神经错乱了。

    他记得,自己好像来这边的次数不多吧……而且也没怎么关心过这边的佃户,基本上让这边处于一种放羊的状态。

    怎么这些人会如此热情。甚至热情得有些过分了……

    张恒有点想不通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张恒看向高老七,发现高老七的神色稍稍有些尴尬。

    他顿时就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张恒记得,当初他接手这些土地和佃户的时候,好像曾让高老七有空也过这边看看。

    这么一来,张恒就知道,可能是高老七打着他的旗号,帮着他在这边做了些工作吧。

    “老丈快快请起……晚辈当不起如此大礼!”想通了以后,张恒立刻就换上一副平易近人的笑脸,将那位老农扶起来,同时还给其他人行了个见面礼。

    “东家大恩大德,一定要受老汉这一拜……”老农却是很倔强,硬是要给张恒行大礼,张恒却怎么敢受,硬生生的将这个老农扶起来,对他道:“其实晚辈也没做什么,就是做些分内的事情,老丈无需挂怀……”

    这番话却是感动的那个老农还有许多佃农眼角都有些湿润了。

    他们活了这么大半辈子,就没见过那个东家跟现在这位这样和气、仁义的。

    “东家果然跟传说中一般,是真正的圣人子弟,仁义啊……”许多佃农心中想着,最近因为前段时间的会议的缘故,整个南陵县的田租或多或少的都降下来不少,而广大下层贫民,则大部分都将这个事情的功绩栽倒了张恒一个人脑袋上。

    就为这,不知道有多少人在背地里对张恒愤愤不平……

    张恒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作秀机会了,他拉着佃户们的手嘘寒问暖起来,一个个的仔细询问他们的生活困难。

    “马上就要春耕了,诸位叔伯父老,若有难处,不妨现在就跟晚辈说……”张恒做完秀,开始忙起正事来了。

    这边的十五顷地,可都是比张家里的大部分田地要好的良田,且因为是官田,所以都有良好和完善的灌溉系统,只要运作得好,激发起佃农们的生产积极性,今年秋收之时,张恒就该准备多建几个粮仓了。

    “别的问题,倒是没有……就是……”那个之前对张恒感激都要跪下来行大礼的老汉对张恒道:“就是,东家啊,俺们这边的田地好是好,但过去一直都是靠人耕,东家您看是不是……”

    这些佃户,当然也不是愚笨的木头人。

    现在,大家都知道东家家里买了牲口,虽然东家也曾经说过,春耕的时候,牲口也会调两头到这边来帮忙。

    只是……这个世界上,会哭的孩子才有奶吃。

    而牲口的数量是有限的,万一到时候张家里的佃户们霸着那些牲口,不肯调过来,那么他们就岂不是还要跟往年一样,靠人力耕地?

    张恒一听这个问题,就笑了起来:“诸位大可放心,等过些时日,晚辈还会再买两头耕牛的……”

    何止是需要再买两头耕牛?

    张恒估计,到时候他还得考虑请人来帮忙耕地了。

    汉匈战争一触即发,一旦前方交火,那么汉朝的战争机器就会运转起来,各种徭役和差役都会随之而来。

    这肯定会对今年的春耕造成一定的影响。

    只是,这个事情张恒没有办法控制。

    …0…0…

    今天不知道为什么好困,一直打瞌睡,真悲催(未完待续。)
………………………………

第两百七十五节 春风又绿沂水岸(3)

    “东家……”待一切安定下来之后,高老七才凑到张恒身边过来禀报:“去年东家命俺为管事,总理家中大小琐事,俺感激东家信任之恩,因此……”

    高老七说这番话,既是邀功,同时也是心中略有不安。

    他当然会感觉不安,不经过主人的同意,就随意做事,这是大忌。

    只是当初做哪些事情的时候,高老七脑袋一热,就没想那么多直接就做,做完之后才忘记了好像没跟东家招呼……

    张恒呵呵一笑,挥了挥手道:“这些事情老七你做的都很对,我是支持的!以后继续这样!”

    人才难得,特别是高老七这样能安心下来帮他打点家中事务的人才更加难得。

    周武王说:予有乱臣十人。

    张恒当然没那个心跟周武王比,因此,能得一个高老七这样的管家,他已心满意足。

    张恒这样的表态,却是让高老七更加死心塌地的忠诚了。

    作为一个曾经的游侠儿,高老七见过了太多贵宦人家内部的黑暗肮脏与腐朽。

    毫不客气的说,今天这样的事情,若是发生在长安列侯家族中,作为管家的她,即使是主人当面不怪罪,但却绝没有好果子吃。

    张恒安下高老七的心,才问道:“那位老丈是怎么回事?”

    高老七憨厚的摸了摸头,嘿然笑答:“主上,其实俺也没做什么,就是去年冬天。给这些人家送去了些家里的陈米和腊肉,正好。碰上那位老丈跟他的两个孙子都染上了风寒,俺就自作主张。从家里拿了些钱,给他们买了两剂汤药……”

    “哦……”张恒点点头,难怪那个老人见到他如此激动了。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