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紫色战旗-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任务有两个,一是保护货站的安全,二是保护那两个日本人的安全。”
“小鬼子,保护他们,不行,我做梦都在杀鬼子,我们警卫连死了一百多弟兄啊。”
“所以,这事我和你们亲自谈,我不是让你们理解,是要你们执行。”
“那为什么”
“不为什么为了更好地打鬼子。”
“想不通。”
“你们叶叔的话都不听了,他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
“不是,让我干什么我都没意见,只要能打鬼子,可现在是要保护鬼子。”
“那他的想法现在没法讲的细致。”
“信不过我们”
“二虎,你记住,不是一味的向前冲才是英雄,办事要有策略。不理解也要执行,以后有的是机会杀鬼子,等你参加完训练就知道了,到时一切听老尚安排。”
自从送走兰黎明,王胜强带着孙志武和李英杰开始了恢复性训练。
对孙志武和李英杰来说,一下进入了炼狱,好在两个人身体素质好,咬牙还能坚持下来。
盛英娟每天做的工作就是看着三个人,但王胜强给她的印象可以用震撼来形容。
身体训练自不必说,几天过来,王胜强的行进间枪法可以用恐怖来形容:“胜强哥,你教教我打枪。”
“行,不过只能打手枪,长枪还不行。”
手枪射击王胜强划出一个单独的靶场,是固定靶,由于手枪射程只有50米,所以地方不大。
“胜强哥,你教教我拿枪。”
“我从头叫你,好好学。”
当王胜强握着盛英娟的手,都有了触电的感觉,两人挨得很近,异性的气息冲击着他们彼此的嗅觉,双方都有些不自然起来。
从那天开始,盛英娟每天最快乐的时间就是练枪的时间。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
一行四十多人在盛建文的同学严明的带领下来到了训练基地,当他们上坡来到平地的时候,训练场上王胜强正在做着最后200米的行进间步枪,手枪射击。
众人当时愣住了,眼睛随着他的战术动作移动中,直到结束。
盛英娟笑着看着大家:“累了,先休息休息,安排你们的房间,有嘛事明天再说。别看了,天天这样,明天轮到你们了。”
清晨五点,天还没有大亮,急促的哨子声响起。每个房间中都有睡眼朦胧的人跌跌撞撞的跑到训练场。
只见训练场上笔直地站着王胜强,一身帆布的作战服,下端插入裤子中被一条宽宽的牛皮扎紧。
头发被黑色的包布束紧,半高腰作战靴紧紧地贴在腿上,手上戴着黑色的皮手套。
看着面前勉强站成一排的众人,王胜强不由得苦笑,仰头吼道:“所有人,回屋,像我这样再出来,马上。”
透过窗户,盛英娟看着这一切,心中涌起了一种异样的感觉。猛然,她看见的是一个威武的战士,一尊雕塑,那是凝结的刚勇,力的聚集。
当所有的人再次来到训练场的时候,王胜强看着依然不整的队伍,高声说道:“所有人,按高矮站成两排,站直了,快。”这次,队伍整齐了许多。
“现在我宣布,从今天开始,训练第一阶段正式开始。每天基本训练内容如下,为期一个月。
1,20公斤负重长跑5公里。
2,引体向上100个。
3,俯卧撑100个。
4,杠铃上举100个。
5,30米的匍匐前进50趟。
6,站立静止端枪合计1小时。
7,跳跃灵活性训练1小时加格斗训练1小时。
8,现在只有手枪和突击步枪,交替射击1小时。以后是各类枪械。
9,晚饭后负重20公斤长跑5公里,中间穿插临时加入的格斗训练,第一阶段就这样。”
“这还第一阶段,能练下来还是人吗”
“这不行,还没练完,我先完了。”
“都住嘴,是孬种的站出来。昨天我做到的你们要是认为做不到,可以现在就滚,这里不是幼儿园大班。”
“女人也要这样吗”
“这里没有男人,女人,只有战士,未来的兵王,杀鬼子的无敌勇士。”
这一刻,屋里的人已经大部分已经都出来了,大家听完也被惊到了,以前只是看还不觉得什么现在一说出来还真的够吓人的。
此刻的心里,盛英娟还是第一次看见王胜强的怒吼,那一刻她对王胜强产生了一种无法言表的复杂感觉,是什么她也说不清。
”打鬼子要有打鬼子的本事,你们现在有人能做到昨天我那样吗是,我没和你们格斗,有人认为未必能赢他。
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不是武林高手,战场不是比武场,在那里,只有生和死,没有输和赢。
只有很好地活着,才能让敌人更好的死,这里有和鬼子打过仗的,你们应该能明白这个道理。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不是懦夫,我们这样是为了我们的乡亲,练好本领,让他们不再受日本鬼子的欺负,为了我们能堂堂正正的做人,不当亡国奴。如果大家不想退出的,现在就开始。”
………………………………
第三十二章 蓟县的安排
尚进勇选择的是邦均镇靠着主要对外公路的一块空地,建筑式样没有过多考虑,只是一套普通的四合院,外面是账房,门面,后面住人和生活区,有十几间房。
旁边是一个巨大的仓库和简易的堆场,仓库和堆场都不同的标示区域。
当地的包工头在大洋面前,答应半个月完工,孙二虎带着五个人每天监督着工程的进度。
尚进勇隔几天会来一趟,和孙二虎交换情况:“二虎,还没想通。”
“尚叔,不知你怎么想的,掌柜的是日本人,我给他看家护院。”
“暂时不能和你说,你不想想,我老婆是日本人,雇的掌柜是日本人,你叶叔会不知道,它让你干是有它的道理,你干好了就是了,现在关键是防止土匪,到时收货都用大洋,土匪肯定眼红。”
“这点您不用担心,每人一支驳壳枪,一支步枪,子弹有的是,我一支步枪配了2000发,我又拿了一挺歪把子机枪,对付土匪富裕。
英杰说,干活的都可靠,知根知底,出不了什么事。”
“这些日子我在谈县城里的房子,你在这自己把握好。”
聚合贸易行在一片鞭炮声中开业了,由于掌柜的是日本人,蓟县城里的大小有汉奸倾向的形形人物纷纷登场,一时间热闹非凡。
贸易行采取收货付大洋的方式,一时间供货的人群挤满货站门口,每个人的脸上挂满笑容。
账房先生是从县城里元记洋货店跳槽过来的,当时答应他的薪水是每个月100大洋,他又带过来几个业务熟练的伙计,所以,货站忙而不乱。
在蓟县城里祥记酒店的套间里,尚进勇听着近藤一郎的业务汇报。
“一郎,近期主要购买的物资我交代一下,你先以这些为主。
马匹,要100匹左右。
药材,各个酒厂的烧酒,山货,肉类,面粉,厚的土布,毛皮,这些都有人订货。
从城里我们定一些货在这里销售,煤油,蜡烛,花布,丝绸,香烟,鞋袜,食品等等。”
“是,我去安排。”
“没事了,你先回去吧。别忘了,晚上请蓟县有身份的人在聚仙楼吃饭,花钱大方一些,谢谢大家。”
“是。”
转头看着正在打扮的山下惠子:“你是愈来愈漂亮了,走,去谈那个房子的事,我看,还是建一个饭馆吧。”
“是。”
半个月很快过去了。
当叶奋韬和贾莹带着医生和护士的队伍来到蓟县的时候一阵寒暄后被尚进勇迎进了一家二层大饭店的后院:“看看怎么样这叫大四合套,后面还有一进房子,安排惠子的亲戚。”
“咱先不说花钱多少,谁能把这套院子和饭馆卖给你。”
“这你就不懂了,咱不有日本人这块牌子,现在冀东是非军事区,殷汝耕这个铁杆汉奸管着,这是那个伪县长给找的。
话说的就远了,这家本来是唐朝宰相赵普的族人也是个世代大户人家,本来伪县长连吓唬带哄,我不落忍,最后给他10万大洋了事。”
叶奋韬和众人落座以后,仔细的看了看山下惠子:“弟妹,上次没见到,这次总算是看到庐山真面目了。”
“还请您以后多多关照。”
“没说的,我和老尚是兄弟,只是没带什么礼物,到天津你们正式结婚的时候再补上。莹妹,你们先转转,我和老尚有话要说。”
屋内只剩下两人:“老尚,物资准备好了”
“都齐了,50匹马你先带走,肉,蛋,蔬菜,山货,鱼,白面,被褥,鞋袜,连肥皂,牙膏都有,我这还有50匹马,轮换着拉。
我以贸易为名,这没有的在天津,北平,唐山买,拉出去的只说是客户的订单。
只是有一条,二虎他们是外地人,最好换成本地的,好有掩护身份,实在没有也不怕,这事你想着点。再有,大本营也不能没人,我也担心。”
“那我明天就走,怎么多人太扎眼。”
叶奋韬和贾莹带着大批的物资和生活用品以及医生,护士来到训练基地,安顿停当,两个人饶有兴致的来到训练场看着训练。
盛英娟从手枪靶场跑过来:“二叔,老姑,跟我来,我来当向导,你们看看哪还得改进改进。”
训练场被划为两大部分,训练场和生活区。
训练场是一块长1000米,宽200米的场地,单独划出了射击场。
步枪的长度有300米,手枪的也有100米,都是固定靶。
右手是生活区,两排条石建造的房屋足有50间,中间有一个很大餐厅和伙房,十几个村里的妇人正在做饭。
“大家辛苦了。”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迎了上去:“我是英杰他姑。您好,托您的福,现在天天大鱼大肉的,加上山里的山货和山菜,白面馒头管够,这不是天天在过年吗”
“大妹子,他们练得辛苦,必须吃好点。”
“也是,天天我看着想,这还是人吗以后不就是天兵天将,有了他们,咱这里再也不会有人敢欺负咱了,也不用怕小鬼子了。”
“是这个理。您先忙着,我到处走走。”
贾莹把叶奋韬拉到一边:“二哥,你没发现,英娟的眼睛就没离开过胜强。”
“好事啊你有用武之地了。”
“我们双管齐下。”
“还是你来吧我事还不少呢。”
“你看你,这事都不关心,还是当长辈的。”
“我天天多少事,晚上还要陪你。得了,别生气,我给胜强暗示暗示。”
“这还差不多,晚上好好伺候你。”
叶奋韬来到训练场,但他看见燕三郎艰难地匍匐前进,不由得停下脚步:“三郎,你还行吗”
“二叔,我和师兄练这个不行,我是家传轻功,练这个您想想。”
“也是。”
“我师兄老家离着不远,在下仓。”
“你们不都是沧州的吗”
“哪啊燕子门都是蓟县的,现在下仓还有几个师兄弟,不过他们是种田的,不是我们这个营生。”
“你先别练了,叫上你师兄去一趟下仓,不,明天我们一起去。”
一天的训练结束了,吃过晚饭,叶奋韬把王胜强,盛英娟叫到屋里:“胜强,说说情况。”
“现在一共有54人,今天又来了医生和护士,非战斗人员一共12人,从这个月来看,有七个人再训练也达不到要求,准备降低强度。
另一个五公里外的训练基地马上要完工了,以后我想分两部分,那边是低强度和非战斗人员,主要是射击和格斗。”
“明天让三郎和他师兄退出,他们不适合,他们有他们别人做不到的本领。
基地管理有问题,时间,人员的安排,英娟要写出严格规定,现在成了扎堆,图新鲜,互相影响,明天马上执行,下次我来再不像个样子,我可要狠狠骂你。”
“二叔,其实就今天来的那些医生和护士,平常好之呢。都累得动不了了,还图新鲜。”
“英娟,你出去巡视巡视,让新来的别乱跑。”
“胜强,你看英娟怎么样”
“好,挺能干的。”
“有没有意思”
“当然,就是不好意思说。”
“我来,自小她听莹妹的,有你这句话就交给我了。”
叶奋韬回头看着贾莹:“还有,每个月让大家回天津玩玩,买买喜欢的东西,到时让你安排安排机会。莹妹,你任务很重啊。”
………………………………
第三十三章 天津三不管
转天一起来,燕三郎和师兄陪着叶奋韬,贾莹直奔上仓镇程家庄,那里是燕子李三的老家。
程家庄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只有百十户人家。
村子里来了一辆当时很少见的小卧车自然是一件新鲜事,当村里人看见车中走出的是燕三郎时,马上有人到李家报信,不大的功夫,村里出来几个人,热情的向燕三郎打着招呼。
“大伯,我给您介绍,这是盛师叔的结义兄弟叶奋韬二叔,这个您没印象了,您还记得京东老五贾大侠吗我叔叫五叔的,这是他闺女。”
“知道,没见过,庚子年她刚出生。”
“现在是二叔的老婆。”
“好,好。快请。”
“大哥请。”
李家大伯住在一个普通的庄户院,除了一间正房,两侧各有一间厢房。
宾主落座之后,燕三郎说道:“大伯,二叔这次来有事和您商量。”
“大哥,我以前不知道三郎他们是这里人,现在好了。都是自己人,实话实说,我要拉一只抗日的队伍,听说庄里的后生练过武,所以找来了,现在就是缺人。”
“二兄弟,拉抗日队伍是好事,不过现在庄里没几个有功夫的,要是让他们出出力倒还可以。”
“那这样,能干活的都到新开张的聚合货站,每天一块大洋的工钱,练过武的跟我走,我看看,如果行,以后也到聚合,不太远,就在邦均,也好照顾家里。”
“那敢情好,我问问有多少人。”
“不着急,回头让三郎带他们去。”
回基地前,叶奋韬叫过燕三郎和他师兄:“你们把人带走后交代好了,马上去秦皇岛和昌黎,花时间了解日本人走私的情况,越详细越好,一个月以后回来,多拿钱,分开走。”
“您放心,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能了解清楚。”
三不管位于天津老城旧址西南角,在城南一带。
清朝时候还是地势低洼的沼泽地带,那时老城墙所在地西南面有一块杂草丛生、遍布水坑的低洼地,只有逃荒要饭的人搭建的零零星星的小窝棚,随着穷人越来越多,这里也开始有了一个简陋的交易市场。
1900年,八国联军与义和团作战,老城一带成了一片焦土,连城墙也被侵略者给拆了。
有9个国家在天津海河两岸设立了租界地,原来天津城北的繁荣一落千丈,于是,江湖艺人随着小商小贩纷纷南迁,城南变得热闹起来,在东兴市场原址逐渐形成了一个露天游乐场所,与法国、日本的租界相挨着,包括中国在内,三个国家对这块地发生的案件都推诿不管,因而叫--三不管。
这里有卖大力丸和假药的,卖饭馆剩菜剩饭的,剃头打辫子的,拉洋片的,摆茶摊的,等等。
在所谓撂地谋生当中,首推四大生意,也就是相面、说书、变戏法、打把式卖艺,行话叫:“金、批、彩、挂”。
这里的买卖也吆喝着卖,卖驴打滚的吆喝得最好听:“哎我这是北京新来到的,江米黄米面的,多么高的驴打滚儿啊吃一块想两块,青丝玫瑰的澄沙馅地滚儿啊”,听见就想吃。
卖水爆肚的吆喝的最悬乎:“新鲜的爆肚啊前五分钟这牛还活着哪”,好么,够吓人的。
叶奋韬想来这里其实是想听马三立的相声,溜达的时候看看打把式,那里面有人是真功夫。
赶上训练休息的日子,训练基地里的大部分人回到天津,叶奋韬叫上侯胜奎,兰黎明,齐英梅,王胜强,盛英娟还有孙志武带着的几个人一起奔向南市。
那时的南市靠旭街即现在的和平路对脸有两家天津卫有名的店铺,一家叫老九章,是专门经营布料的。一家叫老美华,是专业经营鞋类的。
“英娟,你看胜强的穿戴要换换,领着他去老九章看看布料,再到老美华定做几双鞋,一会到连兴茶社找我们,你二叔就是冲着马三立的相声来的,一时半会离不了。你们甭着急,挑好点的。”
看着两人走进老九章,叶奋韬冲着贾莹竖起大拇指。
一行人走进南市口,从东兴市场一直往里走,一行人来到有两个大院落的空场,里面热闹非凡,一路走来再往里走开始热闹了,先是出现几个挂摊,经常有人坐那求卜问卦。
方桌上摆放着插着竹签的挂筒,算卦的先生白须冉冉,手中总是拿着个大棋子似的东西转来转去,口中念念有词,这没有什么可看的。
再左拐,就是一块较大的场地:“王麻子”、“李傻子”的砸石头,要看他们“白呼”半天后,大吼一声把很大的鹅卵石用手掌砸成两半,叶奋韬一看便知那石头是早用醋泡过的,这还挺逗的,他心中暗笑。
老远看见有“武林名师”的武术表演:“过去看看,好多是有真功夫的,你先看看别着急听相声。”贾莹不由分说地拉着叶奋韬走去。
看见的那个打把式的就在不远,走近一看,是姐俩。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在翻着跟头,一个看起来不到二十岁的姑娘在耍着绳枪。
“你看,玩软兵器的那得从小练,是不是有点功夫”
“是啊硬兵器有两年就像模像样,软的还真不好练,那个小家伙原地筋斗翻了得有几十个了,有点意思。怎么着,赏点吧。”
“那是,这地没钱的耍手艺,有钱的当大爷儿,你来吧当回大爷儿。”
“我不太习惯,你来吧。”
“好。”随着话音,贾莹扔出两块大洋落入场中,那姑娘停下身形,向贾莹抱拳拱手:“谢您的赏,歇会再伺候您一段。”
“赶上说书的了。”叶奋韬笑着对兰黎明说道。
“孩子,别翻了,瞧把孩子累的。”贾莹一边说着一边走过去,顺着那孩子的腰一操手,让孩子悬了空,又转了一圈再放到地上。
“老姑有功夫,那孩子自己停不下来,一般人还不会这手,弄不好就受伤。”
“谢谢大姨。”那孩子一站稳,像模像样向贾莹抱拳拱手。
“得了,我这还有一块大洋,别让你姐姐看见,赶紧揣兜里。”
“张梅,你把今天的例钱先交了。”随着话音,两个一身短打扮,黑裤白衣,头戴礼帽的走过来。
“我不是刚才交完了吗”
“你们谁看见了,你说没交就是没交,一块大洋。”
张梅默默的拿起地上的大洋,就要递过去。
“慢着,你这是欺负人。”
“大姨,你别管,在三不管还不都这样。”
“今天姑奶奶碰见了也想欺负人,不给。”
“臭娘们,想打横儿,我看你是浑身痒痒。”
“怎么着,还想练练。”
“揍你不用练。”说我,两人挥拳便上直奔贾莹。
兰黎明那几个人刚一要动,叶奋韬伸手拦住他:“你看,那俩混混没什么真功夫,莹妹自己来吧。”
一会的功夫,两个人抱着脑袋,扔下一句话:“等着,没完。”
“大姨,你们赶紧走吧他们是袁三爷的人,一会来一帮。”
“没事,我看你们姐俩和我们一起听相声,今天你们是摆不了摊了。”
“先生,我怕。”
“有我别怕。莹妹,大哥说的没错,还靠你保着,没你在身边,我还真害怕。走吧你过瘾了,该我了。”
………………………………
第三十四章 连兴茶社
不由分说,一行人拉上这姐俩信步走向连兴茶社。
在天津著名的东兴市场内,最兴旺的就是连兴茶社了。
此茶社专演相声,演员中首屈一指的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张寿臣先生,还有太平歌词演员吉坪三和他的女儿荷花女均在该茶社演出。
其他相声演员有常宝堃、赵佩茹、马三立、马四立、郭荣起、朱相臣、刘奎珍、史文汉、阎笑儒、尹寿山、于宝林、耿宝林,以及东兴市场内最早的相声女演员于佑福、筱琬华等,说、学、逗,唱各有千秋。
要说叶奋韬他们遇见的混混那要从当年清末的天津教案说起。
那时天津人烧了教堂,杀了19个洋人后,英法严正交涉,地方官无法查拿凶手,只得请出当地的青皮领袖,找了19个兄弟出来顶罪,为国家和皇帝献脑袋。
出法场那天全城送行,万人空巷,这十九人没有摆出悲壮的模样,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