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紫色战旗-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乘飞机逃离了,中华军很快占领了赤塔外围所有的阵地。

    3月30日,城内苏军又组织了第二次大规模突围,曾一度将中华军阵地打开一个缺口,但不久又被第二道防线的中华军的反突击所击败。

    至此,苏军再无力进行有效的突围攻击,包围圈内的苏军士兵劫数已定。

    同一天,后贝加尔军区副司令员基尔波诺斯中将、副政治委员布尔米坚斯科军级政委和第二参谋长图皮科夫少将在突围战斗中壮烈牺牲。

    为了接应被围困的苏军突围,驻守西伯利亚彼得罗夫斯克的苏联第53集团军先后出动了几个步兵师和**装甲旅的兵力,从西面包围圈外向内进攻,力图挽救后贝加尔军区全军被歼的命运,又遇到了中华军阻击部队的坚固防守和不间断的空袭,始终未能成功,使被围苏军失去了最后一线希望。

    包围圈里的苏军越来越混乱,又被切断了后勤供应,在既无燃料又无弹药的情况下,只得整营整营地端起刺刀向中华军的坦克大炮和机枪发起密集冲锋,扩音机把二战时斯大林激励人心的讲话传遍整个战场,许多士兵阵亡时耳边仍索绕着他的声音。

    这种绝望的自杀式冲锋最后成了一场中华军对苏军的大屠杀,成千上万的苏军士兵倒在中华军的坦克和枪炮下。

    在遭受了重大伤亡而徒劳无功之后,苏军庞大的重兵集群令人难以置信地迅速崩溃了。

    到4月6日,战役结束,近二十万五千将士除阵亡者外,有六万七千多人成了战俘。

    中华军还俘获了坦克84辆,火炮718门,车辆1500辆和大批苏制武器和弹药。

    战俘则交给新俄罗斯解放军人员被押往后方处理,赤塔歼灭战给苏联人心里留下的阴影在一段时间内被无限扩大。
………………………………

第三百八十六章 苏联英雄

    中华军和苏联的战争爆发前有17个苏联战斗机团装备了总共317架米格-9,此外还有64架米格-9战斗机装备了黑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但是真正形成了战斗力的只有部署在莫斯科军区属于第六战斗机军的第20混成师,尤其是其中的第401,402战斗机团。

    部署在这一地区的米格-9在战争开始时没有损失,装备有233架米格-9的苏联空军第20混成师是苏联空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面对着中华军的苏联西伯利亚空军部队,这时只剩下不到一百架飞机了,这时他们终于得到了第一批增援部队,其中包括来自莫斯科防空军第六战斗机军的部队,这个军是苏联空军的精锐部队之一。

    1947年7月1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将该军所属的第401战斗机团派往前线,这个装备着米格-9的战斗机团由清一色的苏联试飞员组成,团长是苏联最著名的试飞员之一的萨普伦上校。

    萨普伦上校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于1907年8月2日出生在美国,并在加拿大度过了他的童年。

    1924年,他全家回到了苏联,在这里他参了军并开始接受严格的试飞员训练,他前后试飞过一百种以上的飞机,他以他的杰出才能为苏联航空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中日战争爆发后,萨普伦上校于1939年7月作为志愿者来到中国和日军作战,在那里他击落了八架日本飞机,1940年3月他回到了苏联继续从事试飞事业,1940年5月他荣获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

    在中华军和苏联战争爆发后,在他的要求下苏空军成立了六个主要由试飞员组成的战斗机团,他本人被任命为其中的第401战斗机团团长。

    谁都知道优秀的试飞员对一个国家的航空事业有多重要,把试飞员派上战场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而且虽然试飞员驾驶飞机的水平很高,但未必接受过空战的训练。现在苏联不得不把他们派上前线,可见苏联空军的损失有多么严重。

    离开莫斯科科前,萨普伦上校去和他的好朋友苏联著名的飞机设计师雅科夫列夫告别,他说他将去前线惦量一下中华军空军王牌们的本领。其实,他认为的王牌只不过绝大部分人驾驶技术一般,只是飞机的速度比他快一倍罢了。

    顺便说一下,萨普伦上校的弟弟亚历山大-萨普伦中尉也是一个试飞员,他也将被派往前线,在1948年底苏联最高统帅部下令召回所有试飞员前,他共击落了2架中华军a-10飞机。

    随着萨普伦上校和裴奥特斯坦凡诺夫斯基上校分别成为第401和第402特别战斗机团的团长,这两个飞行团每个团装备有刚刚走下生产线的87架米格-9战斗机,并于6月30日抵达前线。

    第401,402团抵达后,大大加强了苏联空军实力并立刻便参加了密集的空战,他们攻击敌军地面部队,执行侦察任务并与中华军的战斗机在中低空展开了殊死搏斗。

    仅在7月2日和3日两天,便击落了3架中华军飞机,但在这两天,两个团就被击落了54架米格-9战斗机。

    在同一天,苏第161战斗机团的尼古拉-萨辛中尉取得了一项奇特的战绩,在执行完一次战斗值勤后,他的米格-9正准备返回机场上加油装弹,这时一队中华军轰炸机飞到了机场上空,萨辛中尉冲向他的飞机起飞拦截,在升空后他才发现他的飞机虽然已经加满了油但尚未装弹

    于是,他就对准了位于轰炸机编队最右侧的一架轰炸机撞去,那架被撞中的轰炸机向左翻转,撞上了编队长机,后者又向左翻转差点撞上了左侧的另一架轰炸机,于是三架飞机一起坠落,萨辛和十六、七个中华军机组人员的降落伞在空中缓缓下降。

    但事情并不曾到此为止,因为在空中萨辛和中华军飞行员互相用手枪射击在落地后,一群苏联集体农庄的农民解除了中华军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武装,并把他们捆成一串。

    苏联王牌们战斗的异常艰难,飞机的速度实在相差太大了,纵然有高超的技术也是于事无补。

    不得已,只有盼着天气不好。他们都是全天候飞行员,中华军的飞行员里这样的不多。

    在白天,他们以3-6架飞机组成的小编队,从低空对中华军装甲矛头进行轰炸。中华军战斗机部队被远远抛在后面,这使得苏联空军的精英们能不受阻碍的完成他们的任务。

    为了加强对中华军装甲部队的打击,他们在这里开始换装并集中了大量的pe型和il型攻击机。

    7月10日,苏军第402团的4架il-4攻击了在公路上的中华军第15装甲旅的装甲车队,15辆中华军装甲车辆,其中包括一辆坦克和一辆满载油料的油罐车被摧毁,为此第15装甲旅向中华军空军发出报怨--我们严重缺乏战斗机保护。

    虽然是小规模的攻击,但对中华军产生了微妙的心理影响。

    “砸碎这几只讨厌的瓦罐,杀死里面的苍蝇。”中华军第三飞机集群指挥官詹姆斯-沃德中将愤愤地说。

    很快,一支由二十架f-10战斗机,十架a-10攻击机组成的编队组成了,他们的任务代号是砸碎。

    当时,萨普伦上校率领一个3机编队去攻击勒拿河西岸的一个桥头堡。接近勒拿河时他们上方出现了一小队战斗机,起初他们以为是根据计划来掩护他们的友机。

    但那队战斗机迅速俯冲下来,这时萨普伦看清了,是一队f-10,很快他的僚机一毁一伤,而此时一架f-10也死死咬住了他。

    对方显然是一个技术高超的老手,飞机控制得非常平稳,萨普伦上校左摇右摆怎么也甩不掉对方。

    f-10为了防止冲过头,老练地放下了襟翼,接着曳光弹像金蛇一样在他的g-9左右闪动起来。

    萨普伦上校猛地将飞机降到超低空,f-10也紧追了下来。这时萨普伦上校只有使出最后一招--突然大角度转弯。

    一会,转弯角就已经不能再大了,萨普伦上校只觉得五脏六腑都被巨大的离心力压到了另一边。这时他暗想:“中国人肯定追不上了,没有飞机作的了这样的急转弯的。”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让他简直难以置信--f-10竟然跟了上来,并且又开始射击

    “我真不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这时萨普伦上校肯定意识到他面对的绝是一个甩不掉的危险。

    f-10更近了,萨普伦上校毫无办法,只能再次作急转弯,双方在只有10-15米的距离追逐着。

    萨普伦上校觉得快要崩溃之际,他的耳机中突然收到苏军波段中传来的其他飞行员绝望的喊声,接着其他苏军飞行员一片大乱。

    由于飞机无法忍受这样的强度,直接空中解体。

    坠毁的是一名非常著名的飞行员,还是一名苏联英雄。

    一架a-10随后将降落伞打的粉碎。
………………………………

第三百八十七章 要改变方针

    中华军和苏联的战争爆发前,海参威只作了对海和对空防御准备。该城的陆上防御配系从1942年2月起开始建立,由三个防御地区组成,即由前进防御地区、主要防御地区、后方防御地区所组成,但在中华军前出到该城的接近地时即3月30日,工事构筑仍未全部完成。

    海参威的原有守备部队约有43000多人,野战炮和海岸炮约150门,海上防御则由海岸炮兵和在旅顺的舰艇承担。

    中华军第5装甲旅于1947年3月15通过黑龙江突入远东地区占领双城子后,企图于3月30、31日或4月初从行进间攻占海参崴及附近地区。但守备部队在舰炮和航空兵的支援下粉碎了中华军的企图。

    在最初的几次战斗中,城市的保卫者们表现了无比英勇顽强的精神。

    在杜万科伊地区的几次战斗中,海军陆战队队员克拉斯诺谢利斯基中士,奥金佐夫上士,帕尔申中士和齐布利科少尉在营级政治指导员菲利琴科夫少校的率领下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在付出150人牺牲的掩护下,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阻止了中华军坦克的进攻。

    4月4日,保卫海参崴的陆,海,空军统一编入防区。

    4月9日,堪察加防卫部队和库页岛所有部队也编入这一防区。

    太平洋舰队司令奥克佳-布里斯基海军中将任防区司令,苏联第16集团军切列米索夫中将为分管陆上防御的副司令。

    现在整个防区约有16万人,570门火炮,防空配系中有160门高射炮和300挺高射机枪。

    海参崴及附近的三个机场上还驻有90100架残存的飞机。

    太平洋舰队的基本兵力已于4月初转移到堪察加半岛沿岸各港口。但有1艘战列舰、3艘巡洋舰及其它一些小型舰艇仍定期巡视这一带海域。

    为了便于指挥,防区划分为四个防御地境,每个防御地境设一个师级指挥长。

    有15000多名居民自愿参加民兵,其中的大部分由市防御委员会主席鲍里索夫派去加强部队。

    委员会并在陆,海,空军全体苏联官兵中广泛宣传苏联英勇保卫者的光荣传统,反复说明坚守城市和海军基地的重要意义。

    中华军参谋部从行进间攻占海参崴的企图失败后,对该城发动了三次猛烈进攻。

    第一次发生在4月1121日。集中两个装甲旅,沿海边公路向东南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并从侧面的谷地实施辅助突击。经过激烈战斗,只在个别地段上突入前进防御地带不到十公里。

    由于远东第2方面军马克西姆-阿列克谢耶维奇-普尔卡耶夫大将已经撤到堪察加半岛并被撤职,4月19日起海参威防区直接隶属苏联最高统帅部大本营。

    此次进攻中华军人员和技术装备损失巨大,于4月21日转入有计划的围攻,并向此处调来生力军和更多牵引重炮。

    苏军利用短暂的平静时机进一步加强城市防御。守备部队增加了从堪察加经海路调来的步兵第388师和9个补充营。

    5月5日,中华军发起第二次进攻,投入三个装甲旅,275门155牵引火炮,650辆坦克,两个轰炸机大队162架飞机。

    其中两个旅的兵力越过山地向南湾实施主要突击。一个旅的兵力沿铁路线实施辅助突击。

    人员相近,技术装备的数量上几乎超过苏军三倍。尽管苏军英勇抵抗,中华军仍然顽强的楔入苏军防区。

    5月10日,面临中华军突破南湾的危险局面。苏军统帅部采取了紧急措施,加强防区部队。

    5月15日,一支舰艇队,包括2艘巡洋舰、3艘驱逐舰从堪察加给海参威运来了**步兵第79旅,决定登陆后次日该旅实施反冲击,阻止了中华军的进攻。

    5月1820日,步兵第345师和1个坦克营乘运输船和战斗舰艇赶来。

    5月25日,步兵第386师也赶到。

    防区部队,在战斗舰艇和航空兵的火力支援下,实施反突击,击退了主要方向上的中华军,消除了中华军突破的威胁。

    驻扎在堪察加机场上的航空兵群,从5月7日一21日共出动1130架次。防区部队在舰队的舰艇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实施一系列反突击,并在个别地段上把中华军击退14公里。

    其潜艇和鱼雷艇也在沿岸附近积极活动,把苏军给养、弹药、武器装备和补充人员仍源源不断地从高加索各港运到海参威。

    仅1947年5月这一个月,水面舰艇和潜艇就向海参崴运去53500多名补充人员,15000多吨物资,并后送25000多名伤病员。

    到1947年6月初,防区内已有165000人,600门火炮和追击炮。但只剩下38辆坦克和53架完好的飞机。

    从有组织的战争初次发生起,对有准备的防御工事发动的正面攻击通常就是失败的,这个事实在军事史书中醒目地写着,所有将领都可以看到。

    更为切题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堑壕战以后战争的这一阶段对此进行了几乎丝毫不差的模仿。

    第一次世界大战已经为正面进攻盖棺定论,表明它是不能成功的,除非付出大量伤亡的代价,以致于所谓的胜利者一词变得带有嘲讽意味,因为在前线上两军对垒时与死神的约会中,没有任何赢家。

    但是,人们并没有汲取这一教训。正是那些目睹过或者研究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堑壕战的人们,在以后战争中又一次下令这样干。

    结果是相同的--人员损失惨重,战术或战略上的效益却很小。

    从战斗中所领教到的一点是,高明的将帅们与下令争夺山岭的将帅们那样行事。

    高明的统帅不重蹈前人的覆辙。他们不把部队投入敌人严阵以待的战斗。恰恰相反,高明的统帅们出其不意,专攻敌人力量虚弱和组织薄弱的地方。

    “建文,明白吗我们没有虚荣心,也没有时间限制。”兰黎明看着盛建文。

    盛建文狠狠地点了一下头。
………………………………

第三百八十八章 还是需要空军

    海参崴是远东地区主要的工业中心,以机械制造、造船、石油加工、木材加工、建材等部门为主,食品等轻工业也很发达,有库页岛来的输油管道,原油经加工供当地使用。

    这里被改了一个对中国极具侮辱性的名字符拉迪沃斯托克,意即统治东方。

    x字母形状图案的安德烈旗现为苏联海军舰尾旗。

    安德烈十字把旗子的四角连成一体,象征着以前的俄国把四个海洋舰队一白海舰队、亚速海舰队、里海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联合起来了

    勘察加半岛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军事上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它西临的鄂霍次克海,位于萨哈林岛与堪察加半岛之间,经宗谷海峡能通日本海,经千岛群岛的各海峡可连接太平洋。

    由于它四面都被苏联领土环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潜艇藏身之地。

    半岛东临的白令海是位于太平洋北端的边海,它连接了亚洲和北美洲。

    白令海是北方海上航路的终点,苏联北极地区和远东、美国、加拿大各港口间的海上线路都经过这里,它还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通道。

    白令海域对苏联来说极为重要,平时它是连接苏联四大海军舰队的最短航行路线,战时它将成为苏联北海舰队与太平洋舰队进行战略支援或配合的必经海区。

    苏军在中国旅大地区还驻有相当规模的海,陆,空军。

    堪察加半岛在苏联远东战区的军事部署中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半岛的东海岸建有大型机场。

    堪察加半岛的首府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岛上的天然的良港,它受日本海暖流的影响可全年通航,因此它已建成大型的现代化的海、空军基地。

    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四分之一的舰艇都部署这里,其中有各类常规潜舰30多艘。

    深夜两点,勘察加防区格涅奇科少将就被巨大的飞机惊醒了,那是听起来一支庞大的机群。

    “该死。空军那些人换装备能不能不在夜里,明天怎么工作”

    “亲爱的,也许是运送食品的飞机,你听声音,是很大的飞机。”

    “如果是这样到可以原谅他们,我们的战士用不着总是饿肚子了。”

    海参威,大连,旅顺码头,库页岛,堪察加首府,伯力,共青城。远东这些主要城市即将发生同样的事。

    尖利的呼啸声音过后,是一片铺天盖地的爆炸声。砖块、泥土、瓦片、乃至人体残肢在空中纷飞,哭声、喊声、求救声不绝于耳,在旁观者的眼中,整个世界只剩下了两种颜色:到处正在溅落的灰黑色以及其中夹杂着的夺目的鲜红。

    这是苏军想不到的地毯式轰炸的战术方式,即每间隔离50米投下1枚炸弹,对目标区进行大面积盲目轰炸,像耕地一样把目标区的整个土地翻个身,希望能一个不剩地将敌人全部消灭。

    这是因为地毯式轰炸作为一种战术进攻方式却有着独特的功效。

    首先,可以大面积地杀伤对方。

    其次,持续不断的爆炸声对涣散敌人的军心,威慑敌军,更是一帖灵丹妙药。

    再次,大量的炸弹扔到敌方的阵地上去可不是一般的工事能够承受的。

    正因为如此,只要有能力打这张牌,战争的任何以一方都会不惜一试的。

    港口通讯的天线塔是最好的标志目标,重型轰炸机很容易地爬到了所需的高度,接着作了一个转弯,收油门,向目标俯冲。

    当光学瞄准具对准四根天线塔中最近的一根时,驾驶b-17轰炸机的刘盛林中尉命令投下第一个炸弹。

    随后,轰炸机群象一阵突然刮起的暴风掠过港口的上空。

    有的飞行员控制不住飞机,机身下沉掠过火焰,出来的时候飞机里充满了血肉烧焦的恶臭气味,挡风玻璃上一片血雾。

    炸弹象暴雨般地落在海军基地的每个地方,由于要保护港口基础设施,中华军轰炸机没有携带燃烧弹。

    中华军轰炸机的机枪手看到了飞扬燃烧的安德烈旗,这是对他们来说看到的最好景观。

    美丽的旅顺港也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空中、地面、江河硝烟滚滚,弹雨如梭,海滩、堤道、港口陈尸遍地,血流成河。

    到处都是飞机的轰鸣声,子弹的狂啸声和炸弹的爆炸声,苏联海军在燃烧,在流血,在呻吟

    由于旅顺港苏军第一次遭到这样猛烈的轰炸,地面上的人群乱成一团。指挥官大叫着,命令士兵利用各种轻重武器对空还击。

    混战中,一架中华军轰炸机被击中,拖着浓烟栽进海里,顿时,码头上发出一片欢呼。士兵们似乎到此时才反应过来:生与死的交锋又一次摆在了眼前。

    中华军空军杀气腾腾,如入无人之境,肆无忌惮地对毫无保护的苏军舰船进行密集的轰炸。

    紧靠码头的几艘大型运输船几乎同时起火,并开始慢慢下沉,船上还在执勤的士兵无望的纷纷跳入飘满死尸的水中。

    一些小船企图驶离岸边,但a-10攻击机对它们也丝毫不放,25机关炮将一艘艘小船击碎,港口陷入了一片混乱。

    为了躲避轰炸,已经开到海上的执勤舰船采取忽左忽右的做之字形航行,高速驶过弹雨如注,恶浪滔天的海面,舰上的火炮一刻不停的开火,猛烈回击。

    大型船只是主要的轰炸对象,轰炸机从高空直插下去,船上的烟囱是很好的校准器。

    瞄准,在瞄准,然后迅速打开弹仓,炸弹几乎全部落在了甲板上,在一声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船只很快便沉入了水中。

    大连机场就相对平静了,a-10攻击机有条不紊的扫射着跑道上的飞机,碰到的军营建筑就是一枚50公斤的炸弹,总体看损失不大。

    f-10战斗机很悠闲的在机场上空盘旋,看起来倒像是机场的的守护者。

    头一批攻击机刚刚离去,第二批接踵而至,不过数量变得少了,只是原来的一半左右。

    目的很明确--占领机场后很快可以使用。
………………………………

第三百八十九章 无忧后方

    也难怪盛建武攻击的这样艰苦,看看海参崴的防御就知道攻克它会有多难。

    作为曾经俄国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基地。海参崴几乎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海岸堡垒之一,其1899年左右开始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