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幽暗天尊:绝命之躯-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尸丹凝成,秦宣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再次开始推演功法,以幽暗五行符为根本修炼幽暗魔体,和肉身直接修炼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何况还有将臣之法和巫族功法,秦宣需要梳理一番。
又是一个多月之后,秦宣身上浮现五色灵光,这五色灵光和五行之光颜色相同,只是显得更为深邃暗淡,随着五色灵光的出现,秦宣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周身浮现银白中带五彩的鳞甲,显露出他的银甲尸之身。
继而,秦宣双手掐动将臣法印,周身鳞甲浮现道道符纹,符纹旋转,快速的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以他为中心,方圆数百米内的灵气瞬间被他吸收一空,继而,秦宣的身体有如被吹大一般迅速放大,不过片刻之间,秦宣的身体就和身处的高山齐平,秦宣顿时睁开眼睛。
低头打量了一番自身,秦宣露出满意的点头,以五行暗符为根本的新的幽暗魔体功法,在融入将臣的将臣吞天功和巫族的法相天地精髓之后,被他推演了出来,效果非常的不错。
当然,早在之前,幽暗道种吸收将臣符箓和巫族功法重新演化的时候,这套功法其实已经有了完善,秦宣不过是将重点转化成五行暗符而已,一个修炼出来的是幽暗法力,一个修炼出来的是幽暗五行法力而已,名字类似,但区别却是大了去了。
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灵气的吸收转化上。
之前,秦宣只能吸收阴晦浑浊之气如死气、魔气、血气等壮大本源,可现在,在将臣吞天功的功效和巫族功法的转化下,所有吸收进体内的灵气可以迅速被幽暗五行符同化,炼入幽暗五行尸丹。
也就是说,此时秦宣再无需刻意寻找那些阴晦气息浓重的地方来修炼,天大地大,大可去得。
功法的初步改造功行圆满,体内幽暗五行尸丹中的五行暗符时刻以逆反五行的方向转动,牵动幽暗魔体功法自动运转,以至于被收敛的鳞甲时刻在吸收外界灵气,让秦宣修炼起来事半功倍。
收了法相天地,秦宣换了一身书生儒服,招出五具银翅夜叉,这已经是他身边所剩下的最后五具僵尸了,身为银甲尸的秦宣想要控制银翅夜叉有些勉强,但这是以前。
重整功法调整主次之后,秦宣的根本已经从幽暗本源变成了幽暗五行符,掐动法决之间,秦宣尸丹之中,作为根本的幽暗五行符各自咔嚓一声一分为二,继而,五枚小了一号的幽暗五行符出现在秦宣的手中。
相比于以法力凝练的幽暗五行符,这五枚五行符却是和尸丹中的根本符一般同为他原本肉身的仙灵根转化,秦宣手指点动之间,五枚幽暗五行符分别烙印在五具银翅夜叉的额头上,继而没入银翅夜叉的头部。
将幽暗五行符根植入银翅夜叉,秦宣立刻催动功法,五具银翅夜叉中的幽暗五行符顿时有了反应,银翅夜叉交替换位,以逆反五行排列环绕秦宣飞起,相互之间演示逆反生克之道,五具银翅夜叉被炼化之时的反噬生生被逆反之力消弭了干净。
数十息之后,五具银翅夜叉彻底被幽暗五行符炼化,秦宣顿时感应到自己像是多了五具分身一般。
意念动间,五具银翅夜叉飞身而起,相互之间搏杀不休,动作之矫健顺畅,完全不像是被御使的僵尸,更像是秦宣自己的手臂一般挥使自如。
秦宣对此并不意外,以幽暗五行符为根本祭炼,秦宣也是下了血本,不过因此将银翅夜叉炼成自己的分身,却是赚大了。
要知道,银翅夜叉可是相当于炼神还虚前期的修仙者战力,秦宣现在自己身为银甲尸,修为也不过才相当于炼气化神初期而已。
意念一动,五具夜叉没入手腕中的炼尸环,扫了一眼栖身近两个月的青山水涧,秦宣仍然是一副书生打扮,下山而去。
凡间此时并不安定,中土之地内有赵宋、西夏与金国征战不休,外有蒙古、西辽、吐蕃虎视眈眈,秦宣让王贲等人重立大秦也是为此,不过他自身并不想介入凡间王朝征战,刻意避开凡间城池,秦宣专门游走各处崇山峻岭之中。
这一日,秦宣来到一处绝险之地,此处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山间峻岭中更有古旧城墙支撑,正是当年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大秦函谷关旧地,自西汉起,函谷关边设立弘农郡,此后函谷关历经风云变幻,到此时早已经废弃。
秦宣站在函谷关之上,遥望弘农郡中百姓,见百姓们庸碌营生,不由得为之感叹,人族虽说是三界主角,可真正的统治者却是仙神佛们,凡俗百姓不过是蝼蚁而已。
秦宣曾在这附近托生转世,对弘农郡并不陌生,不过很快,秦宣就将目光重新放在旧秦函谷关所在的范围之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里早已经没有了天下第一雄关的风采,依稀可见的旧城墙和茂密的树木杂草,让这里更像是荒郊野岭。
遥想当年,大秦以函谷关拒六国雄兵百万,是何等的壮观,秦宣感慨一声,随即双眼中各自浮现灵光,开始探查这片废弃的山岭绝涧。
函谷关,不仅仅是大秦雄关,更是当年太清圣人老子西出函谷,化胡为佛的所在,也正是在这函谷关,老子将道德经传授给了关令尹喜,尹喜遂修持道法,成仙后号文始先生,位为巨无上真人。
秦宣之所以来到这函谷关,可不是随便瞎逛。
太清圣人老子自天皇之前收了玄都师为徒之后,直到封神之前都未再收徒弟,谁料封神之战几乎灭了道门最强大的截教,让西方教乘势而起,而在封神之战中获胜的阐教门徒却不堪重用。
老子无奈之下,将封神之战中自万仙阵擒拿的截教首徒多宝道人,以化胡为佛的手段化为释迦摩尼佛,立大乘佛教以分西方教气运。
秦宣历经万千轮回,足迹遍布六道中除了天道中的其他五道,曾在一次轮回之中偶然得知当年老子传授尹喜道德经的部分内幕,更猜测到这函谷关中可能蕴含着天大机缘,否则老子一直不收徒,可为何却要在函谷关传授道德经给尹喜,却未正式收为弟子
要知道,当时可正是老子化胡为佛的关键时刻,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西方教的两位圣人察觉,要说没有秘密,秦宣才是不信。
可惜在他得知部分内幕后,就再没有来过函谷关,此次自秦岭出关中,秦宣特意绕道此地,为的就是一探究竟。
双眼浮现的幽暗天眼,练到极致可上探九天下探九幽,属于幽暗功法中的秘术,在秦宣的催动之下,函谷关地下一目了然。
………………………………
第三十七章 尹喜故居
第三十七章 尹喜故居
秦宣幽暗天眼目光所及之处,多是沙石尘土,看起来并没有任何异常之处,但正因为没有异常,才是真的异常。
战国后期,六国曾数次合兵叩关攻秦,在函谷关下杀的流血漂橹,历年死伤超过数百万,就算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渗入地下的血气虐气等消散,可总有尸骨血石等痕迹可循,但现在秦宣所看到的却是一如平常土地般的地下,这让秦宣心中越发有了底。
老子化胡时,函谷关令乃是尹喜,而尹喜是当时的周朝名士,自幼究览古籍,精通历法,善观天文,习占星之术,能知前古而见未来,周敬王二十三年,眼见天下将乱,尹喜辞去大夫之职,入秦面见当时的秦厉共公请任函谷关令,以藏身下僚,寄迹微职,静心修道。
老子来时有紫气东来之象,尹喜知道是圣人驾临,于是派人洒扫道路,焚点香火,恭候圣人到来,老子行至函谷关,尹喜闻讯迎至家中,行弟子大礼,再三叩拜,敬请老子留下,老子虽未收他为徒,却亲著道德经留于尹喜,自此道德经得以传播开来。
以老子的身份,区区一个关令尹喜如何能让他停下脚步,更别说在尹喜家中居住了几日,还留下了自身的圣道经书道德经,这里面必有内幕。
秦宣轮回饿鬼道之时,曾遇到一个苟延残活的老鬼,这老鬼生前竟然是尹喜任关令时候的粮官,因渎职并冲撞尹喜而被打入饿鬼道不得脱身,秦宣见他之时老鬼魂魄就要散尽,当时秦宣灵魂被天师符箓所困,衍生的转世印记智慧不全就是个懵懂鬼。
老鬼见秦宣智慧不全,弥留之际不知道是不甘还是回光返照,倾诉了自己的遭遇,却不想被秦宣听了个正着。
据老鬼所说,那日紫气东来,关令尹喜将一骑牛老人引入家中,那几日函谷关中尽为紫气笼罩,随后尹喜调集函谷关库存资源秘密打造地宫,老鬼因此被查出贪腐被撤职,老鬼不服顶撞了尹喜,这才被打入了饿鬼道,活活耗尽魂魄精气。
秦宣所得到的内幕不多,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老子似乎将什么东西交给了尹喜,然后以道德经为报酬,能让一个圣人如此做,又赶在了老子西出函谷,化胡为佛的时候,秦宣曾有猜测,可能涉及后来的佛道之争。
不过在没有真正了解到情况之前,所有的猜测都是妄言。
秦宣的幽暗之眼只是初练,但在幽暗五行法力的支撑下,也非同小可,可逆五行探视,五行之内在他的目光之下莫不无所遁形,唯一的缺陷就是距离有限,以他现在银甲尸相当于炼气化神的修为,最多也只能下探五百米而已。
但秦宣是僵尸之身,遁地乃是天赋本能,站在秦函谷关原城池没有什么发现之后,秦宣乘着无人留意自己,立刻遁入地下,随着深入地下,秦宣的幽暗之眼搜索范围立刻深入了许多,但直到他深入地下千米,仍然没有什么特别的发现。
就在他想着自己是否想太多的时候,秦宣忽然鼻子嗅了嗅,以僵尸对污秽气息的敏感,秦宣发现,随着他深入地下,泥土中似乎有越来越浓重的腥臭味道,而且这腥臭味道,似乎是顺着一个方向而去的。
秦宣立刻变换了几个方位,在几个点作为参考之下,秦宣顿时看向应该是古函谷关中心位置所在的方向。
那边仍然没有什么,但随着秦宣朝着那个方向而去,却有越来越浓重的腥臭等污秽气息,秦宣甚至分辨出,这些气息乃是凡俗生灵的精血所化。
“难怪函谷关城墙所在的地方,没有多少当年六国叩关厮杀所留下的血气煞气,莫非是被什么给收了不成”秦宣心中猜测着,以更快的速度遁行于地下。
数十分钟之后,秦宣已经深入古函谷关中心地下万米,却仍然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物件,只是这里的血气等污秽气息却是厚重的不行,就像是整个函谷关周边战死的将士的精血等都被吸收到了这里。
秦宣有些摸不着头脑,他虽然见多识广,但从夺回肉身到现在也不过才修炼了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况且修炼的还不是如今三界正统的道、佛、神体系,而是以僵尸之身修炼圣前功法幽暗魔体。
不同的体系有不同的奥妙,不得其法之下,秦宣定了定心思,“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这里既然是老子令尹喜做的布置,怕还是需要道门弟子才能解出其中的奥妙,不过函谷关虽然在凡间名头响亮,在地仙界修仙人士看来却并非洞天福地,却是要等待机缘。”
秦宣思量片刻,嘿嘿一笑,也不探寻地下了,径直朝着地面遁去。
函谷关因为老子在此出关化胡为佛,更因为尹喜得道德经在此修仙成道,虽然不是洞天福地,在天下道门中却是很有名气,总会有道门弟子前来朝圣,如今虽然是佛门强势,但道门底蕴还在,秦宣就不信等不来有真修的道士。
想通之后,秦宣遁出地面,也不寻山问水,就在函谷关中闲逛。
自汉代置弘农郡,随后又有汉将军建汉函谷关以及三国曹魏建魏函谷关后,秦函谷关的军事价值及人口都被分化,又经过历代王朝变换征战,如今秦函谷关属于半废弃状态,百姓不多。
秦宣仍然是书生打扮,背着书篓行走在古街道上,怡然自得,半日后,秦宣正要找个地方住下,忽然看到前面有喧闹声,不由得有些好奇。
拐过一条小巷之后,秦宣看到数十西夏兵正围住一个老丈,那老丈鹤发童颜,虽然是凡俗之人,却也养生有道,只是此时被西夏兵推搡之下,显得狼狈。
“你这老儿,我等不过想进去看看传说中的尹喜故居,又不会拿你什件,你竟然如此不知好歹,要知道此地如今乃是我西夏疆土,你若不想死的话,快快让开。”一个将军模样的壮汉手执马鞭,怒斥道。
老丈拦在门口,丝毫不惧的回答道,“将军既然知道这里乃是文始真人故居,何以敢携带兵刃兵甲冲撞,就不怕冒犯了真人仙颜吗,要知道哪怕唐朝玄宗来时,也需戒斋沐浴之后才敢进入。”
秦宣听的不由心中一动,唐朝玄宗之时,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为献媚皇上,进言玄宗皇帝说天降灵符于函谷尹喜故室,玄宗即祭天后遣人去挖掘,果然掘得灵符,玄宗大喜,以为是老子对他的恩赐,遂将年号开元改为天宝。
这尹喜故居,应该是那时候玄宗派人重新建立的吧
既然是尹喜故居,那秦宣自然不会放过,正待出面为那老丈解忧赶走这些西夏兵丁,却见那西夏将军勃然大怒,手中长鞭想也不想的就抽向老丈。
秦宣本待出手,忽然感应到一丝仙家法力的波动,不由得安奈住了心神,果然,就在那老丈将要被长鞭抽中的时候,故居门前突然出现一个道人,这道人手指一点,那将军的长鞭顿时定格于半空。
“好胆,区区凡俗将兵,也敢冒犯真人居所,滚。”
道人衣袖一挥,那将军和手下西夏兵当即抛飞了出去,砸在地上哀嚎不已,那将军知道遇到真人了,爬起身惊恐奔逃。
老丈见状松了口气,立刻行礼,“小老儿多谢仙长解围之恩,不知道仙长仙乡何处,小老儿好祷告于真人得知。”
这道人正是云中子的弟子李默,闻言微微摇头,笑道,“贫道不过闲云野鹤,区区小事如何敢让真人得听,老丈是”
老丈也不强求,连忙道,“在下一家乃是玄宗之时派于此处的看护人,每日打扫真人故居,乃是一下人而已,不敢劳仙长记挂。”
“原来如此,小道路过函谷,有心瞻仰先圣故居,老丈可否行个方便,允许小道在此客居几日,也好了却小道心愿”李默问道。
秦宣并没有认出李默是谁,毕竟那日并未和李默照面,闻言不由得心中一动,立刻数步上前,道,“这位道长请了,小生听闻文始真人事迹,心生仰慕,可否让小生随同暂居此处数日,也不算枉来此地。”
那老丈本要答应李默,却突然被秦宣的出现打扰,不由得露出一丝迟疑之色。
尹喜故居历来都有道士、学子前来瞻仰,但并不留宿,此时李默和秦宣同时求宿,却是有些难办。
他已经看出李默是个得道真修,又刚解了自己西夏兵刁难,理应应允,可秦宣。
“哦足下是”
李默并没有认出秦宣真身来,秦宣以五行暗符为根本修炼之后,浑身气息收敛的更为干净,哪怕李默已经是天仙,也难以看出端倪。
“在下秦宣,不过是一个游历学子,让道长见笑了。”秦宣拱手笑道。
李默没认出他真身,他却看出李默修炼的是玉清道法,当真想什么来什么,如何能放过。
………………………………
第三十八章 太清玉符
第三十八章 太清玉符
尹喜故居前,李默上下打量了秦宣一眼,面带不渝之色。复制网址访问 :7777772e766f6474772e636f6d
“既然知道此地乃是文始真人故居,你一介书生瞻仰还可,如何能寄宿于此,贫道修持多年,自认不会亵渎了文始真人,你嘛,就算了吧。”
秦宣顿时眯了眯眼,笑问道,“原来道长是得道之人,那岂不闻闻道有先后,达者方为先,小生虽然不修道法,但听闻文始真人也是机缘巧合得传道德经方成仙道,小生心生向往,说不定能在此处得个机缘。”
李默听了嗤笑不已,“就你一介凡俗,也想寻真了道实在是不自量力,书生,你速速离去,免得冲撞真人故居。”
秦宣却是看向那老丈,施礼道,“老丈,可否让小生借住一宿”
李默顿时气的鼻子都歪了,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却不想秦宣压根就没太在意他的想法,直接问这里的主人了。
那老丈有些为难的看着秦宣,本来若只是借宿的话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可现在问题是李默已经开了口。
“罢了,既然有恶道相阻,那小生告辞就是。”秦宣眼见老丈为难,不由得摇了摇头,转身就走。
“小子,你说谁恶道呢。”李默顿时恼火,可秦宣已经不再理会他,自顾自的走了,就这么短暂接触,他已经大概摸了摸李默的底,修为是有,但处世经验嘛。
这样的道士,再适合当枪不过了,秦宣转了个街角,眼见没人立刻遁入地下,掉头直奔那尹喜故居。
李默被秦宣弄的心情有些烦躁,但在进了尹喜故居后就平静下来,这故居虽然是后来唐玄宗派人重建,但仍然隐隐有仙家气派,正堂供奉有文始真人神像,李默上了香,口中念念有词,“后进末学李默行径此地,特来瞻仰真人居所,惊扰勿怪。”
可就在他祷念的时候,那文始真人的神像突然咻的一下没入了地下,李默当即大惊,手指一点额头开了天眼,顿时发现文始真人的神像在地下遁走,却没发现隐藏在神像中的秦宣,当即想也不想就跟了下去。
作为云中子的关门弟子,区区五行遁法对李默来说并没有难度,等他遁入地下,那老丈才反应过来,惊的跌倒在地。
自唐玄宗的时候他一家成为之类的看护,就没出过任何的差错,不想这年轻道人刚进来上香,就惊走了真人神像,老丈眼珠子一瞪,晕死过去。
地下,秦宣带着神像遁走,直奔秦函谷关中心地下,虽然一直没有发现尹喜当年秘密建造的地方在何处,但土壤中的血气却隐隐给秦宣指引了方向,只是一时之间,秦宣不得其法无法破解而已。
当来到地下数千米的时候,秦宣藏身的神像就被李默追上,秦宣当即收敛了所有的气息,隐藏于泥塑神像之中,只是有意无意的正面对着那血气最浓郁的方向。
李默虽然拦住了神像,却有些惊疑不定,想了想,李默躬身行礼,“阐教云中子门下李默,见过文始真人,真人神像指引,可是有什么要对李默叙说。”
躲藏在神像中的秦宣听到李默的话,顿时大吃一惊,他如何也没有想到,眼前这年轻的道人,竟然正是当日出现在西岳大帝帝宫外的人,当日秦宣等人离开帝宫后,还看到李默驾云而去,不想今日竟然遇上了。
秦宣自然不会搭话,一说话岂不是露相了,但既然已经将李默领到了这里,秦宣什么都不做的话,自然也是不行,想了想,秦宣灵机一动,意念沟通怀中的传国玉玺,传国玉玺吞了蒋雄的帝印,存储有香火愿力转化的神祗法力。
在秦宣的调动下,泥塑神像的双眼顿时有神光浮现,李默一直在关注着神像,他甚至已经怀疑文始真人的神像是不是被什么妖邪给侵占了,可就在他忍不住要探查一番的时候,神像双眼陡然睁开,闪烁着神光。
李默顿时露出惊讶之色,没等他反应过来,神像再次动了,竟然像是引路一般,继续向地下进发,李默连忙跟了上去,他不知道的是,此时隐藏在神像中的秦宣也是惊讶无比。
以幽暗之眼翻来覆去探查这方地下没有任何收获的他,此时以神力加持双眼不过是想糊弄一下李默,却不想神力加持之下,秦宣骤然发现,原本什么也没有的地下,竟然出现了一座模糊的地宫,秦宣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这是歪打正着了。
神像直接来到那地宫之前,秦宣却不敢有动作,双眼直直的盯着那地宫,地宫非常的古朴,没有丝毫的灵性光泽,看起来和普通的被埋在地下的宫殿没有什么差别,可之前秦宣却没有发现这里,显然,这地宫,正是秦宣所要寻找的目标了。
李默就在身边,秦宣不敢妄动,甚至收敛了双眼的神祗法力,就这么定定的站在地宫之前。
李默初时有些惊讶,可当临近地宫后,发现神像中的神光消失,顿时惊咦了起来,能被云中子收为弟子,李默可不是愚笨的人,当即手指一点,指尖浮现玉清仙光,仙光照耀之下,那地宫果然显现了出来。
秦宣此时哪里还不明白,这地宫隐藏有禁制,对于他这样修炼旁门之法的人来说是如何也不会被发现,但对于道门中人来说,却是同出一源。
地宫浮现的瞬间,李默就被惊住了,诧异的扭头看了一眼神像,喃喃的说道,“莫非是真人在暗中指引,此地合该被我发现”
秦宣闻言好悬没笑岔了气,这李默的脑补速度还真不是一般的快。
但此时他不敢露出任何马脚,李默打出玉清仙光之时,他就已经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