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宫御寝-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惠妃只得亲自上去安抚:“好囡囡,母亲给囡囡更好的,好不好?”
惠妃将不满地扶疏抱在怀里,一边哄着一边擦扶疏脸上的眼泪,不时还亲亲她的小脸蛋。
而榻上的淇璋看到这一幕,不知怎么的,眼泪掉的更凶了,嘴巴里叽叽咕咕着:“母……母……”
奶娘心疼地替淇璋擦去眼泪,长叹一声,可怜郡主这么小就没有母妃亲自照顾了,看见别人家的母亲,心中也不是滋味。
陛下再好,也比不得亲娘的好。
她尚在学语,说话不清,但这母妃二字发的音却很准,准的让奶娘心揪。
冷雨之后的冬暖,天地一派祥和,阳光浓烈,从轩窗的缝隙中,带着一点孤独的意味,将温暖的椒风堂从珠链前分成两个世界,明亮的那一边,惠妃拍抚着自己的女儿,难言的悲戚下是对女儿久久的歉疚,而在重重帷幔之后,淇璋两只小胖手揪在一处,泪珠不受控制地流下来,奶娘擦着擦着,心疼地红了眼眶。
“好了好了,囡囡不哭,母妃抱着囡囡回宫。”
惠妃抱着扶疏公主走到门口,忽地停下,回头瞧了一眼珠帘之后,帷幔掩下的,那令人一样心疼的孩子,眉头忍不住地一蹙。
“恭送惠妃娘娘。”
惠妃不耐烦地一脚迈出去,外间的冰冷让她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
“陛下……”
她身子一僵,一手紧紧抓住扶疏的襁褓,颤颤地缓不过神来:“陛下此时……不是应该在……”
“稷山吗?”昭衍独身站在廊下,玄衣狐貂披风随着他的动作一摆,他面目平静,而这份平静仿佛难忍的灼灼怒气,他双手对着搓了搓,放在唇边哈了一口气,方温暖一点:“朕提前回来了,不得惠妃之意了。”
潇紫看形势不对,惨白着脸把扶疏公主接到怀里去,惠妃不顾地上冰凉,双膝跪下磕头请安,她声音颤抖,显然是做了亏心事。
“地上凉,你起来回话。”
“是……”
明明应该是一句关切之语,但从昭衍眼中流露而出的是隐忍与厌弃,他居高临下地望着她,仿佛在看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嫔妾有罪……”
惠妃垂下眼眸,可怜兮兮地说道。
昭衍并未理她的歉意,而是看了一眼窗户紧掩的椒风堂:“淇璋在哭,对不对?”
“是嫔妾之错!”惠妃往前走了两步,却被昭衍挥手打断:“别让扶疏看低你这个母妃,扶疏是朕的公主,是金枝玉叶无可厚非,但你是什么?”
惠妃一顿,冷汗瞬间溢出。
“你什么都不是,给恭和郡主请安的份位也够不上。”
他与她擦肩而过,一手扶开碎乱的发丝:“而且,真真可笑……朕竟不知,这内廷里,真正做主的人是你。”
“陛下……陛下……嫔妾有罪,请陛下宽恕嫔妾,”惠妃红了眼眶,单手想要抓住昭衍的衣襟,却是徒劳:“嫔妾越矩……”
他冷笑一声:“回去好好反省。”
昭衍进了椒风堂,把大门紧紧关住,奶娘连忙下跪:“老奴没有照顾好郡主……”
昭衍风似得跑到榻前,淇璋一团小小的缩在锦被里,看见他,眨了眨眼,张开手臂:“抱……”
昭衍满面歉疚,将她紧紧地抱在怀中:“璋儿,对不起。”
她静静地趴在他宽阔的肩膀上,小手拽住他的发丝,缠在圆圆的手掌之间。
昭衍抱了淇璋好久,而淇璋无论无核也不让奶娘插手,昭衍只得抱着她吃饭、换新衣、喝水、玩耍,一刻也不离。
等到淇璋终于想起自己的小摇篮时,昭衍才松了口气,将她放在里面,淇璋抚摸着方才扶疏玩过的地方,带着几分遗憾的意味,嘟起嘴巴显得很无奈。
昭衍双手叉腰,看着眼前莫名不顺眼的摇篮,对门口的喜田道:“晚上,等郡主睡熟了,将摇篮搬到扶疏的宫中去,再有今年的新棉衣,还有吃食,以后,扶疏的一切吃穿用度,都参照着郡主来,不许懈怠。”
“是,”喜田应下,又道:“其实,陛下,扶疏公主的吃穿用度本就是内廷中最最好的,最最挑剔的,不仅太后时常带在身边照拂,有了新吃食,都会命人稍一份到惠妃娘娘宫中,说起来……竟比大皇子还要得宠。”
昭衍一挑眉头:“朕还以为,郡主的吃穿用度是内廷最好的。”
喜田只想扇自己一巴掌,连忙补救:“当然当然,自从郡主驾临长安,这内廷就是郡主为尊了。”
“嗯,”昭衍满意地点点头,又将一边的小皮鼓放在淇璋的手里,淇璋仰起脸,朝着他“呵呵”一笑。
“另外,日后律铭的起居日常,你都要多加留意,朵甘妃不如汉人女子心细,没得委屈了朕的儿子。”
“是是!”
喜田答应了,重新直挺挺地守门。
到目前看来,郡主的到来,一夜之间唤醒了皇帝对自身骨肉亲情的重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屋中温暖,淇璋把小鼓折腾的响个没完,永定宫热闹的像过年,昭衍在桌前尝给淇璋喝的糖水,直到不烫嘴了,方坐在摇篮前,生疏又别扭地,一勺一勺喂给她。淇璋善解人意,几乎不在昭衍面前皱眉头,有时昭衍手笨,洒在她嘴边,淇璋自个儿擦了擦,该玩什么继续玩,完全不受打扰。或者盛的太多,让她一口含不住,害的全部吐出来,弄湿被褥,也就一手扯开扔到一旁去,不哭不闹。
奶娘笑盈盈地看着眼前貌似和谐的场景,还有恍惚如亲生父女的两个人,心中暖暖的,妥帖又安心。
“老奴带了这么多孩子,头一回见着像郡主一般乖巧的。”
昭衍笑了笑,温柔地说道:“她像她母亲,心性温和,不与人争夺。”
奶娘掩袖笑道:“陛下恕老奴多嘴,老奴看陛下与郡主,更有父女缘分。”
昭衍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朕瞧着淇璋,也像是朕的亲生女儿,日后,淇璋若愿意,朕就给她换个封扈,抬成恭和公主。”
“这可是大大的恩典了,宁王定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想到夙恒,昭衍微不可见地皱起眉头:“虽是随意的一句话,但淇璋若喜欢,朕可管不了宁王的意思,到时候,宁王他不同意也得同意。”
“那是当然,陛下且看看,宁王殿下没有不同意一说呢。”
………………………………
第一百一十二章 相思染
昭衍在椒风堂一直待到晚晌,太后宫中的三贤带着准备给郡主的车辇,一并停在永定宫前。
“陛下,太后宫中的三贤公公,此时正在宫外等候陛下与郡主。”
昭衍将淇璋从摇篮中抱起来,擦干净她嘴边的哈喇子,略带不满:“三贤这些年愈发坐大了,想来个先斩后奏是吧?”
喜田咽了口唾沫:“依奴才看,是太后的意思。”
昭衍白了他一眼:“去给郡主准备准备吧。”
“是是。”
太后的寿康宫中,时时燃着龙脑香,自先帝殡天,太后一心向佛,寿康宫时常香火气息浓些,大人好说,孩子很少能忍得,太后爱香,常言“随风本胜千酿酒;散醒还如一硕人,仍是香雾好。”
皇帝若是出巡,总会惦记给太后捎带一些各色的香膏、香珠与香粉。
此去稷山,也是心念着讨好自己的母亲,让母亲得意分散些注意力在郡主身上,故下了大功夫,险些将山中制香之人的家底统统搬空。
永定宫中的女官芳翘亲自将穿戴完毕的小郡主抱在怀里,软糯喷香的小淇璋,糯米丸子似的惹人怜爱,芳翘木着脸,悄悄地看了一眼,心中喜欢的不得了,却碍着平日严肃淡定的性情,极力压制,不敢露出半点情绪。
喜田不禁嗟叹道:“姑姑这是抱孩子的姿势吗?奴才怎么看都怪怪的……”
芳翘厉眸一转,剜了他一眼:“多管闲事。”
喜田笑呵呵地:“是是是,我多管闲事,来,请郡主下榻御辇。”
他一手拉开帘子,淇璋一脸疑惑地被放在御辇之中,挥着手臂要找昭衍。
昭衍彼时正在换衣,将披风仔细系住,又在手臂上搭了一件尚衣监新制的,给淇璋量身定做的貂毛小披风。
他走出宫门,看见帘内淇璋扁着嘴的样子,忍俊不禁,喜田急着说道:“小郡主不等陛下来,不愿意走呢。”
昭衍得意一笑:“那是自然。”
喜田撩开帘子,昭衍将手臂上的小披风系在淇璋身上,她刚刚会坐着,但仍旧不稳当,披上小披风,仿佛生生长了两三岁的样子,昭衍十分满意:“再过些时日,就要学走路了。”
“陛下说笑了,孩子们哪里有这么快呢。”
寿康宫很近,昭衍上了前面的御辇,淇璋委屈地张手想要抓住他,奈何距离太远,只得作罢。
天色未全暗,一点晚霞的红徜徉在天际,寿康宫中灯火通明,六个宫女依制候在门口,请安问礼。因得如今卫清恭和郡主是陛下极其疼爱的,故在“陛下万安”之后,都统一加了一句“郡主千岁”,知子莫如母,太后做事总是周全的。
昭衍亲自从御辇中将淇璋抱出来,上了台阶。
太后坐于主位之上,与身后的女官不知说着什么,保养得宜的白皙面容上,带着一抹似有若无的笑意。太后一席绛紫五凤霞帔,胸前戴着一百零八颗东珠串成的朝珠,双刀髻上插着白玉一笔寿字簪,并缀有喜鹊登梅簪,雍容华贵非常人可比。
听见声响,她微微倾身向前:“衍儿来了?”
芳翘接过淇璋,喜田掀帘子,昭衍撂袍单膝跪地,请安道:“儿臣给母后请安。”
芳翘抱着淇璋,稍行蹲礼:“恭和郡主恭请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点点头:“衍儿起来吧,你今日多劳累。”
“儿臣不累。”昭衍莞尔一笑。
太后注意力都在淇璋身上,朝芳翘挥了挥手:“来,将郡主抱到面前来,让哀家好好瞧瞧。”
“是。”
淇璋打小不认生,见谁都笑,昭衍很是放心。只见太后轻轻地拨开她的小披风,露出一张胖嘟嘟的白嫩小脸,还有一双水汪汪,笑意浓浓的大眼睛,太后“哟”了一声,眉眼温柔起来:“真是出乎意料,生的可爱至极了。”
“来,让哀家抱抱。”
芳翘小心地将淇璋放到太后的臂弯里,太后笑眯眯地,摇了摇臂弯:“怪倒人人都喜欢,这眉眼长得,真真儿的精细,哀家从前觉得扶疏不怕生,但跟咱们淇璋一比,那也远了去了。”
昭衍看后十分安心:“淇璋能得母后欢心,儿臣亦觉得十分惊喜。”
“哀家什么孩子不喜欢,就是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罢了。”
昭衍被太后一堵,无奈地笑了笑:“母后教训的是,儿臣下午已经吩咐下去,给扶疏的吃穿用度,再提一提,还有律铭……”
“男孩子家的,不用养得太精细。”
太后将淇璋重递给芳翘,芳翘往后退了两步,走到一处站好。
太后因不喜朵甘妃妖媚桀骜,故对大皇子律铭十分苛待,加之昭衍从前并不重视内廷的孩子,所谓的长辈亲情也没有及时地培养起来,每每提到律铭,昭衍总是歉疚更多些。
“是。”
太后垂眸,一手碾着手中的楠木珠:“哀家曾在多少年前,见过淇璋的母妃,现在的宁王妃。”
“母后?”
“这丫头在御前做御寝,生的清秀,越看越让人喜欢,只可惜那眉宇一看就是个有主意的,别说你这个皇帝无可奈何,就是天皇老子,也奈她不得,哀家阅人无数,说的没错吧?”
昭衍点点头:“确实如此。”
“若依你父亲的脾气,无论如何是不会放纵她嫁给别人的,可衍儿,你终是跟哀家一个软性子,但哀家又与你不同的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惦记。”
“母后……儿臣……”昭衍欲言又止。
“你别说了,哀家可以看你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却不能看你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故早早用了些手段,让你断了这份心思。”
太后说的平常,昭衍却痛苦地拳起了拳头:“心思却非人为可断,儿臣从不敢隐瞒母后,只是感情之事并非三言两语可说明,儿臣曾经觉得,徐徐图之,总有滴水石穿,感动她的一日,可最终发觉,朕是皇帝,所以就算用天下来换,也换不来她的一眼青睐。”
用天下换……
太后冷冷一笑后,脊背忍不住发凉,她转眸看向一边被昭衍宠到天上有地下无的恭和郡主,不知人事,幼稚可爱的小家伙正疑惑地望着充满冷意的她,一只小手死死抓着襁褓,隐藏心里的害怕。
太后死死地咬住嘴唇,忍不住地怒焰腾腾而起,她将手中的楠木珠“铛”地扔到桌子上。
昭衍立即跪在地上,只是他薄唇抿的死紧,眸中尽是不甘。
太后站起身,摇着头往他身前走了两步,一手指着他,用自己都不觉地尖锐声音喊道:“昭衍,我的儿!你是疯魔了吗?!哀家当年,为何在你摇摆不定之时,将恒儿宣进宫中,都是为了能让你尽早摆脱情困!结果你给哀家看到的是什么?!养她的女儿?她是什么人?她跟你毫无关系!”
“儿臣知道……”他仰起脸,带着一抹嘲讽:“淇璋之事,是儿臣一意孤行,与秦羽蹊无关,只是儿臣单纯地喜爱这孩子,想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罢了……而且……是世上人皆认为,宁王是她最好的归宿,但儿臣不信,现在想来,确实愚蠢的可笑……所以这只天秤,从未偏重在儿臣身上。”
“昭衍!你不懂……那么多双眼睛看着你覆水难收的宠爱,他们会怎么想,你爱怜淇璋,怎么不考虑考虑,盛宠之下难得完玉,她这么小,稍有不慎……你连挽回的机会都没有……到时候,卫清的宁王将会是第二个失子的老绍王!你说说,卫清还承受得住吗?”
他从来不敢想象的事情,从她人嘴里说出来,让他抑制不住地恐惧,他是自私,从未考虑过淇璋的感受,她若受伤了,秦羽蹊会如何,要求他,让淇璋回卫清?到时候,他还舍得放手吗?若不放手,岂不一切皆成恨……
“你回答不了,哀家替你回答,你担心,害怕淇璋有被要回卫清的一日,你还回去,那份苦楚,不比她的蚀骨相思,不还呢?此生此世,你与她,纠纠缠缠,爱恨若离,至死方休!”
这不是他想要的……
“昭衍!你说话,你告诉母后,你仅仅是因为为卫清局势动乱,才动了质子的念头,借此机会让淇璋安然无虞,还是……你私心,是想让宁王妃一同入长安……”
“儿臣私心……”
“算了!别说了!”
太后看他毫不犹豫的样子,心烦意乱:“哀家都知道了!随你去吧!”
太后一手扶额,擦去密密的汗,人也跟着颓唐下来:“哀家……本想斩断你的执念,让你此生不会被情所累,认认真真做这个皇帝,可你的心始终不在此,你想做的,你可要记住了,日后因因果果,天道循环,都是你今日种下的种子。”
昭衍抬眸,眼眸血红,他看着太后摆了摆手,被宫女搀扶着走进寝宫,自己却一句话都难以出口。
“嗯……嗯……昭……”
淇璋挥了挥小手,嘴里念叨着昭衍的名讳,她说的不清不楚,但皇帝名讳怎可轻易唤出,芳翘连忙要抱着她出去,昭衍利落地起了身子,沙哑着嗓音道:“我来抱她。”
芳翘担忧地看着昭衍,沉沉地叹了口气:“陛下,太后娘娘,也是关心您,关心郡主。”
“朕明白。”
他抱起淇璋,淇璋瞬间乖觉地靠在他的怀里,不吵不闹,安安静静。
“昭……”她小嘴巴一开,就是皇帝的名讳。
“小郡主!”芳翘立刻要喊停。
昭衍瞥了眼芳翘,无谓道:“任她叫,昭衍昭衍……朕的名字,可不就是用来叫的。”
芳翘咽了口唾沫:“可是……”
昭衍将她的小披风拉了拉,盖住半边脸:“淇璋就是比旁人的孩子多聪慧,朕擎等着她开口说话呢,若是能跟朕聊上两句,永定宫中,也便不会这么冷清了。”
“话虽如此……”芳翘担忧道:“若是让旁人知道了……”
“那朕就给淇璋独独写一道恩旨。”
芳翘立即举手投降。
………………………………
第一百一十三章 更添几声啼鴂(1)
西一长街的日影游弋在流彩斑斓的琉璃瓦上,重楼玉宇皆为春色,杏雨梨云,一派韶光淑气。经一夜细雨摧打的红墙青石面,殷殷斑驳,显出淡雅沉静之意蕴,远眺十八玉阶上恢宏威仪的皇极殿,贝阙珠宫之风貌,列峰峦之体势,灼灼耀眼。
阔辽的殿前,两座朱宫紫贝的偏殿之中,一席浅绿裙裾宫装,鬟髻累累的御前宫女,淡墨清风般地立在御道上,她身后脚步声声,一行从二十四衙门而至的内侍监,随着为首的司礼监提督,向正在皇极殿升殿的皇帝呈上代写的内阁批文。
芳翘委身行蹲礼:“奴婢给大人请安。”
提督垂着头走的匆忙,眼眸从她身上一掠而过,低应一声,脚下生风地往玉阶前走去,方走了两步,便顿住,回头一指芳翘:“等等,你来。”
“是。”芳翘稳稳起身,往前走了两步继续蹲礼。
“咱家腊月后去扬州出使司礼外差,扬州刺史大人向陛下进贡礼品,咱家记得你们同为一族人,待会你来司宝监认认东西,外族的宝物咱家不懂,别埋汰了。”
“是。”
今日近午时下朝,芳翘早早候在乾清宫中,煮茶添碳,燃熏香,皇帝未归,喜田怏怏地从门口迈进来,闷闷不乐的样子,他将手中的拂尘换了个地方搁置,走到芳翘面前长嘘短叹一阵,擎等着芳翘接他的话,可等了半天,芳翘一心自顾自地忙着泡茶,未理会他,喜田忍不住开口道:“姑姑不问今日为何陛下升殿如此之久?”
芳翘停下手中的活,半掩的眼眸下是缕缕的寒意:“陛下殿上议事,岂是你我可轻易议论的,你皮厚不怕提督大人的板子,我却跟你不一样。”
“像……啧啧啧,真是像极了!”
芳翘瞟了一眼兀自斟酌的喜田,没好气道:“像什么?!”
喜田神叨叨地幽幽道:“姑姑近些年愈发与当年的羽蹊姑姑相似了,那说话的语气,办事儿的那份利索劲儿……”
芳翘紧紧抿住唇瓣,蹙起眉头,折身往外走去:“像你奶奶个腿儿的,要发病滚出去发去!”
喜田看她真生气的样子,搔了搔头,陪着笑脸迎上去:“好姑姑快回来吧,奴才不会说话,您老早就知道的,听过就算,听过就忘行不行……来日发了月俸,奴才第一个拿来孝敬您,陛下马上回乾清宫,要是看见您怒气冲冲的样子,更添堵了!”
他们奴才近身伺候皇帝,皇帝的喜怒哀乐自是能尽早知道就尽早了解,省的办事不小心惹的雷霆震怒,故能得到第一手外廷消息很有必要。
芳翘折身回来:“仔细我下次割了你的舌头!”
喜田立即做阿弥陀佛状:“不敢不敢了!”
“说吧,怎么回事?”
喜田看了看外面,一派安静,遂小声道:“陛下今日在朝堂上,提起要给大皇子殿下封扈晋封的事,被太傅大人、司马大人一口否决……”
“为何回绝,冒着得罪陛下的风险,值得吗?又不是立太子,封个王,也好过日日叫皇子的好啊!”
“如今朵甘族在卫清三地屡屡进犯,大小狼烟不止,却仍一副讨好陛下的嘴脸,惹的朝堂之上,主战主和两阵营争吵不休,陛下若封了大皇子,这不是主动站在了朵甘族一方了吗?奈何太傅大人与司马大人都是主战派,与太后一样对朵甘妃充满敌意,所以今日朝堂上拉锯战似的折腾了一上午。”
“最后呢?”
“当然是陛下力排众议,立大皇子为南王,封地在卫清近岛国的南峪。”
芳翘深吸了一口气,稍稍放下心。封地遥远,却有避世的意味,若未来有一场无可避免的战乱,南峪之地至少可以保得南王的性命,所以这才是陛下在朝堂上力排众议,非行晋封不可的原因。
陛下向来仁爱,为政以德,不会轻易伤害卫清城中的朵甘百姓,也给遗留在玖昭皇宫的朵甘妃、南王殿下还有她一条活路。
朵日剌的算盘打得太错,时至春末,夏日将近,宁王妃都没有以探望郡主之由进长安,半年之久,她一直在等待,可等来的是朵甘族长在卫清的种种动作,搞得卫清上下乌烟瘴气,陛下迟迟不肯讨伐,除了为了城中百姓,是否也为了保护心之所爱?
芳翘长叹一口气,她并没有为陛下解忧,反而还一次次暗中帮助朵日剌送信至卫清。
而她连信的内容也不知,若朵日剌瞒着她对宁王妃不利,或者当了陛下身边的内奸,她这条小命应该也就走到头了。
“姑姑?”
“……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