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大宗师-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蠲匆部裳踊荷胰枚⒆チ艘骨肷僖浚
李赤心眼中毫无神采地盯着药方,见上面是墨笔正楷写着“引方:刘寄奴不计多寡,先以糯米汤鸡翎轻扫患处;黄柏、黄芩、当归、赤芍、黄连、牡丹皮、生地黄、木鳖子仁、黄地骨皮、桑白皮甘草每味各钱半;白芷、马蓼梢叶每一味生者一钱,使火烧过……”
他用完全不能聚焦的眼神,疑惑地看着老码头。
王长顺使刘二虎从少爷颤抖的手中取过方笺,刘二虎接着念道:“上用桐油二两煎黄色滤去渣,再煎,油少熟,入细白枝松香一片,慢慢煎,须频频用春柳枝搅匀;却入乳香、没药、虢丹各七钱,煎数沸出火,顷时以少绵铺于前,滤药渣,布上滤过……
须用瓦钵满盛清水八分,却滤药于钵水中,将去清水中如绷面状,绷三二百度,愈绷愈白,故名白药。
后以清水浸之,倾于冷地上,用物遮盖,勿令尘入,五七日一换水;凡刀斧一应金簇伤,量伤孔大小,取一块填于伤孔中,以白纸护之,随手不疼,一日一换,五日生肉;筋断加杜仲、续断各二钱同煎,收疮口加龙骨五分煎入药内;损伤,只敷于油纸上贴之即愈,却不须入接筋龙骨等剂……”
“大夫已然将验方奉上了!”王长顺无力的接了一语,“我看这个方子倒是与尚老神医的方子一阴一阳,正奇相佐!”
听到王长顺的话,李赤心猛然一醒,他高声道:“是啊!怎么忘记了尚神医的活命金疮散?”
刘二虎沉声道,“尚神医的金疮散已然用过,如不是与此间圣手李的药方相扶相济,吾等此时更是束手无策啦!”
李赤心顿感浑身无力,他这一个月来也是见惯了生死的,完全没想到自己会如此在乎一个尚未谋面的女子,虽说这个女子是自己这一世的妻子,“不是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吗?”
他脑子里完全是晕沉沉的,挥挥手让两个人出去,李赤心想一个人静静,好好想个明白。
“李过!你傻啦,志玲姐睡着了,你也不去陪她?”李来亨嗔怪的童声,打断了李赤心的胡思乱想。
他茫然地扫视四周,屋中一桌两椅。桌子上是一个胆瓶,一幅不知名的画作,画的两边衬着一幅皱皱巴巴的对联,要说还有的,就是桌上的瓷壶与茶盏了。
李赤心苦笑着,收回思绪,轻轻拍拍军袋,对怀里的懵懂少年说道,“来亨,如果妈妈走了,我是说万一志玲姐离开我们两个,整个世界就只有我们父子相依为命了……”
他耻笑自己这样冷心冷肺的人,竟然会哽咽无语,拍拍自己的脸,“没办法,谁让自己这辈子莫名其妙的多出了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孩他娘哪?自己那一世对待情感,可以说是风轻云淡,孤家寡人一个,何来这些莫须有的烦恼?”
面对自己怀中探出来的小脑袋,他毫不掩饰地揩去滚落下来的泪滴,兀自愣神想着自己的心事,“那一世可是无牵无挂,甚至于爹娘,都被自己的生意给挤到了一旁,最失意的时候自己会金钱开路,找上三五个春风得意的好友,寻几个欢场求活的失足小姐姐,过得那叫一个快意!”
“爹,你莫哭,我怕!”李赤心人生第一次没有理会自己的怂样,任凭泪水打湿了怀中的李来亨。
“儿子,咱家的志玲姐病了,而且病得很重!”李赤心不知道如何向一个雉龄孩童解释人生苦短,至于生离死别他们怎么能够明白?
“志玲姐会死吗?”在李来亨的心中,生死就如同躲猫猫一样的好玩,“今天这个叔叔藏了起来,明日中二奶奶帐中的那几个姐姐也躲着不见了……;今天一旦志玲姐死去,不过就如他们一般地躲上几天,与自己捉个迷藏、玩上一个好玩一些的游戏罢了。”
当他第一次看见亲爹李过流泪的样子,心中还是有些慌了,小男孩心中头号的英雄,杀神‘一只虎’流泪,“爹,你为什么会流眼泪,是不是志玲姐又不理你啦?”
小男孩的心里,只有志玲姐不理自己的时候是最为难过的,可是自己印象中的志玲姐一向总是好开心的,是最最好哄的妈妈。只要自己向她保证今后听话,不去给正在杀人的亲爹添麻烦、不去给他的头盔里丢蚂蚁、不去给大黑的马料中掺巴豆,志玲姐就重新会笑嘻嘻地与自己说话、玩耍,与自己躲猫猫……
想着想着,小男孩抬头问爸爸,“志玲姐不会学二奶奶帐中的姨姨们,躺在地上涂着一脸血污,吓唬自己吧?那些姨姨为什么现在都找不见了?”
儿子的话,让李赤心回答不了,他不想在这个生离死别的时候哄骗孩子,虽然这样的打击可能对小男孩的心里造成伤害,他心里在说服自己,“人要活着不能总是躲避,总是要面对的,自己只是不知道如何讲明白生与死。”
“李过,不许你唬我!”小男孩显然被李赤心脸上的泪痕吓到了,他板着小脸训斥亲爹道。
“志玲姐受伤了,很可能……是,应该是无药可医了”,李赤心想了半天,自己也只能解释这么多,那些生有何欢死亦何惧的话,他对一个孩童说不出口。
“李过,你这个老头很坏,我不理你!”小男孩倔强地扭转头,可是无论向那边转,都会有一颗硕大无朋的脑袋向下俯瞰自己,一时间,小男孩咯咯咯地笑了,似乎忘记了李过的“坏”。
“儿子,爹哪里坏了?”李赤心觉得还是晚一些,再让孩子明白死有多么沉重,他想“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不容易,能够逃避的还是暂且逃开的好”。
不过,李来亨随后的质问却让李赤心目瞪口呆,“是啊!自己竟然没有想到,他可是会救命啊!”
………………………………
第129章 上架感言
这是糖堆児的一段心里话,如果没有编辑大人的抬爱,万千网文中哪里还会有一段老爹带着儿子艰难闯世界的故事?
不得不佩服编辑的洞察秋毫!本书旬月百三十章,正要发展向一个新阶段,第二部即将展开之际,收到了上架的提示,这个感谢是必须要的!
如果没有读者们的抬爱,万千网文中哪里还会有《明末大宗师》这个故事?
不得不佩服读者朋友们的火眼金睛!第二部即将展开之际,如果大家不弃,糖堆児愿意写一段更出色的故事,让大家都在艰难闯世界的同时,有《明末大宗师》陪伴!
………………………………
第130章 成人夜话
早春的夜,突如其来的降临在了这座北直隶的小城之中,街头巷尾只余下寥寥几个匆匆赶路的行人,大多数的高阳人已经吃过了晚饭,收拾好了碗筷,女人们洒扫完了床榻,喊着自家的娃子们赶紧睡下;小声地催促自己的汉子赶紧洗脚,不然的话不许上床。
李赤心感觉自己方寸已乱,甚至连孙家那位年轻的公子,什么时候带走了那个古怪灵精的小丫头,自己都毫无察觉。
一个人苦闷不如父子两个分担,可是如何对儿子谈及母亲的死,是一件极其残忍的事情,如今要不要面对、如何面对,都不容拖沓了,需要自己当机立断。
他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与儿子说着话,一边紧张地琢磨如何开口,“儿子,爹哪里坏了?”
李赤心此时倒是觉得,还是再晚一些再说吧;晚一些,再让从来没有过幸福时光的孩子明白,死有多么地沉重,或许是最仁慈的。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不容易,既然只有接受一条路,你们能够选择暂时逃避的,还是暂且逃开的好,掩耳盗铃其实是聪明人最无奈的抉择”,他想着,拍打了一下自己发疼的脑袋。
“李过,你脑子里的‘浪’是干啥的,不是给你自己治过箭伤吗?”被敷衍的小男孩也是有自尊的,李来亨跳跃的思维里,忽然忆起了父亲曾经的坏,“为什么不用‘浪’去给志玲姐疗伤,志玲姐可总是将最多的肉汤、最好的帐篷,留给咱们两个;哪怕志玲姐每天晚上都要学小鸟一样在树梢上睡觉……”
李来亨这随口的质问,却让苦闷不堪的李赤心目瞪口呆,“是啊!自己竟然没有想到,‘浪潮’系统可是会疗伤啊!”
“啪!”又是一计脆生生的耳光,这个世界上能够罚酒三杯者有,可是为了惩罚自己的过失,连揍自己几个耳光的真不多见。
响亮的耳光惊得李来亨都为之牙酸,“亲爹对自己太狠啦!”
要不是今天亲眼所见,李来亨还总是怀疑,能够经常不顾志玲姐阻拦,狠狠惩戒自己的李过,肯定不是自己的亲爹!眼下着一巴掌让李来亨明白了,亲爹有多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信你看,李过为了揍疼他自己竟然使上了内力。
李赤心合着血,将一颗刚刚长出来的智齿,吞到了肚子里。他狠声地对‘浪潮’发令道:“救活志玲姐,不惜一切代价,哪怕你毁灭……”
不容李赤心的命令下达完毕,‘浪潮’忽然涌现出一团团的乱码,紧接着四K显示屏上,便出现了一串初号的宋体标题字符:“本系统只限大明朝一级通缉犯——剧寇——‘李赤心’,及其直系血亲中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李来亨)使用;如果宿主再次不尊重‘浪潮’,我将立马滚蛋,爷还不伺候啦!”
李赤心一脸诧异地盯着初号的标题字符,他完全不敢相信,一向将自己视为上帝的‘浪潮’,服务态度竟然会如此恶劣,“这小脾气可是不能惯!”。
“我要投诉!”李赤心虎吼了一声。
“这个‘浪’到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他简直怒不可遏,瞬间爆燃的怒火,烧得怀中的李来亨连忙脱掉了最后的一件肚兜。
“李过会不会爆炸吖?”眼见着亲爹的肚皮猛然鼓了起来,简直比自己在夏日荷塘里见到的蛤蟆肚皮,都要大上几分。
“虽然你是老板,可是我也有自己的尊严!”‘浪潮’虽然叫浪潮,可是身为‘浪潮’也是有尊严的。
“大明朝惯匪李赤心!如果你再逼我‘浪’,我‘浪潮’现在就递交辞职报告!”浪潮闪现出来的初号标题字符,一再加粗、加红,宛若一条腾空欲飞的眉毛。
李赤心显然没有料到‘浪潮’如此不会说话,简直就是谈判终结者。
三百年后,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网络写手,都明白谈判不过是一门相互妥协的艺术,彼此惺惺作态就是讨价还价的砝码,更不不涉及珍爱脸皮与关怀心理……
“你还能不能好好谈判啦?”李赤心很厌恶完全不具备谈判艺术的对手,很显然,对手不妥协,那么就只有自己妥协。
“你可以辞退我,也可以毁灭我,但是不可以侮辱一颗有良心、有追求的中央处理器!”‘浪潮’显然已经出离了愤怒,不过经过李赤心面红耳赤的散热,‘浪潮’还是恢复了正常运转,“还有!李来亨是吧,不要以为自己是二代,就可以瞧不起打工者,我全名叫‘浪潮’不是浪!”
父子两个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李赤心刚刚的悲风伤月、什么积蓄悲情,立刻被名叫‘浪潮’的一通数落给赶散了。
崇祯十一年,二月。
夜风已经不是很冷,不过夜风可以将各有归属的人们分得很清。
京师紫禁城,崇祯皇帝又是宵衣旰食地处理着庞杂的国事,年轻人的鬓边,已经开始染上了白霜。二月初一戌时三刻,朱由检掐着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慢慢挪动着略显沉重的脚步,来到冬暖阁的御榻之上和衣卧下;侍卫五常之首的常喜,轻轻地为皇爷保健着酸胀的腰肾,他的动作轻柔到位,显然是得到了此中高人的指点传授。
被拿捏得浑身舒泰的朱由检,像是梦游一般地问常喜道:“女飞贼拿到了没有?”
常喜苦着脸,低低的声音答道,“……又被女贼同伙,伤……人,逃掉了。不过御马监奉御常戎已经缀下去了,据悉确为闯贼一伙贼人所为……”
“命,督师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合力进剿,勿使匪人逃脱!”崇祯在常喜的服侍下昏昏欲睡。
伏牛山的星空中月朗星稀,山间一处不出名的小寨内,点点灯火将被李自成用作老营的韩家祠堂,照的是灯火通明。
伏牛山外已经可以看到间或一现的绿意,而此中的山间人家,却依旧感觉春寒料峭。
………………………………
第131章 虎贲有祸
刚刚议完事的闯营将领们,三三两两议论着走出韩家祠堂。
人们纷纷围坐在祠堂外篝的火旁,这时,李自成的心中才有些隐隐作痛,他意味深长地向一旁瞥了一眼;果然,在聚拢了不少偏将、副将的人群后面,看到了身处人群最外围,那个依偎在树身上,兀自酣睡的年轻战将。
今天的军事会议开了一个先例,那就是虎贲营的主将、副将同时不再场,而刘希尧作为偏将眼下还没有资格,参与到决定全军行止的机密大事中;也正是因为如此,自己却与诸位大将决定了人家虎贲营的生死。
李自成感觉,“这件事上,‘老八队’的这些大将们,做得仿佛有些不够厚道。”
侄儿临走时的话,此刻重重的敲在李自成心上,“无论二爹定了是战、是走,是前、是后,是东、是西,我李过的虎贲营,都甘愿做马前卒,为全军冲锋陷阵;甚至甘愿作为弃子引开围追堵截的大队官军,也在所不惜!”
刚刚,闯军已经得到线报,他们通往河南和湖广的所有道路,目前都被官军堵死了。虽然,闯营人马在不久前与官军互有胜负的一战中,凭借自家侄儿率领的虎贲营,大量杀伤了追兵贺人龙的人马,可眼前的状况,依旧架不住是双拳难敌四手的局面。
李自成同时想到了自己身后追上来的朝廷悍将曹变蛟,“这个‘小曹将军’在前几日受挫后,只是稍稍整顿了一下人马,重新补充了些兵马辎重,便亲率大军对自己紧追不舍;再加上吴三桂的关宁铁骑,他们不但没受上一战失利的影响,反而向自己步步紧逼而来……”
让李自成最为烦恼的是,“在自己的面前,更有无数的官军,在总督洪承畴、陕西巡抚孙传庭的亲自督率下,前出堵截自己。”
就在一个半时辰以前,保定府北直隶衙门中的线报,给李自成带来了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
李自成清醒地知道自己此时所处的险境,“这一切都摆明了,崇祯针对自己的围剿已然是不死不休。年轻的皇帝显然已经不顾清兵即将入寇的威胁,而且他竟然又调派了宿敌卢象升,前来与洪、孙二人合力来围剿自己。”
自成身边的总哨刘宗敏也是神色不愉,他最为明白,“如今自己麾下的‘老八队’已经不复当年。不说自己身边的将领们已经死的死降的降,能够拼死作战的老人也是不多了;即便是当初的‘十三家、七十二营’仍在,同样难以匹敌杨嗣昌定计下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李自成心中也知道,自己旗下的这些将领们,为什么会畏敌如虎,“张献忠、老回回、罗汝才、革里眼、左金王、改世王、射塌天、横天王、混十万、过天星、九条龙、顺天王等十三家中,最能战的‘老回回’战死,能战也能降的‘八大王’张献忠再次投降官军,足智多谋的‘曹操’罗汝才不知所踪……;在朝廷孤注一掷的围堵中,自己这一点残余的人马会不会分崩离析……”
刘宗敏也在李自成的脸上,看出了深深的恐惧,“现如今虽然躲进了伏牛山的深处,可是自己的‘老八队’仍然身陷重围之中;而且所谓的‘老八队’,也在‘大天王’高杰的叛逃后,成为了官军重点打击的目标。”
在今天的军事会议上,大家已经全然明白,‘老八队’想要全师而退,已是不可能了,激烈的争吵之后,大家还是想起了李补之的话“眼下只唯分兵,才会有一线生机;如果不能及时的壁虎断尾、壮士断腕这一线生机也会断绝!”
“可是议事的结果,却是……”,李自成懊恼地想着刚才的军事会议。这些召集来的大将们,不是顾左右而言他,就是意欲就抚,不言浪战!不过身为统帅的李自成心中明白,‘老八队’一旦就抚,闯军中的其他人尚有可能活命,他李自成与刘宗敏两个是绝无生机可言的。
不远处的篝火上,肥嫩的羔羊已经烤熟。闪烁不定的火光,将李自成脸上的肌肉,照得仿佛是在一抖一抖地跳动;十年并肩作战的经历,让李自成与刘宗敏不通过语言,就能明了对方的心思。
他们两个同时在想,“别的不说,就在崇祯八年,两个人在南直隶攻破凤阳,一同掘了大明皇家的祖坟、刘宗敏还命人焚毁了朱元璋曾经出过家的“皇觉寺”,李自成更是坑杀宦官六十余人,斩中都守将朱国相;仅是这几条中的一条,就不是能让他们两个与大明朝廷合舟共济。”
其实不少大将都明白,“他们已经与大明的朱氏朝廷,结下了血海深仇,这是你死我活的现世报,哪一方的血没有流尽,哪一方就不会放下屠刀。就抚(投降的自我安慰版用语)是根本不可能的选项;其实,这也是他们至今为什么咬牙死战的根由所在。”
李自成坐到篝火旁,他看着身旁大将们撕咬着烤熟的美食,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议事,自成自己则是皱紧了眉头想着心事,“往事不堪回首啊!”
那还是两年前的崇祯八年即公元1635的正月,“自己造反的领路人,朱明的头号剧寇高迎祥,与自己率部东围庐州。他率领着‘老八队’为先锋,遣自己的侄儿‘一只虎’李过,领着前锋营的人马为先导,东进庐州府;悍勇无敌的侄儿李过,一夜取含山、半日夺和州。至初六日,高迎祥率‘十三家、七十二营’赶来,连营数十里合攻滁州。”
在李自成的脸上,不易查觉的现出一丝对那时的神往。他清楚地记得,“就在那一年的初七日,高迎祥率着气势汹汹的‘十三家、七十二营’随后赶来,‘十三家、七十二营’的一众大佬们害怕‘老八队’夺得首功,于是高迎祥迫于压力,改任自己的‘老八队’为全军后援,可便宜行事……”
相信《明末大宗师》与您一道漫步冬日暖阳,欢迎━(*`∀´*)ノ亻!一切的一切!
(本章完)
………………………………
第132章 李过避祸(一)
由于大佬发了话,李自成自得松开咬在嘴里的肥肉,‘老八队’由先锋变后队,团体掉头向后,成为了给‘十三家、七十二营’殿后的队伍。作为一军之主的李自成风格高,可不等于他的部众同样高风亮节,于是争吵成为了‘老八队’中的主旋律。
群英聚会豪杰并起的年月,能够成事的雄主,大多能够听从不同的建议,采纳真知灼见为己用的,既然‘老八队’独木不成林,根本不存在力排众议勇当前锋的可能,那么李自成从部下便想出一个高明的对策。
据史料记载,因为‘十三家、七十二营’最终采纳了李自成提出的,“分兵定所向”之策,大多数抢功人士以革里眼、左金王击川、湖兵;横天王、混十万战陕兵;罗汝才、过天星扼河上;高迎祥、张献忠、九条龙与老回回等略东方;李自成往来策应。
后因陕兵势锐,横天王、混十万战贺人龙不下,于是又增射塌天、改世王领兵赴援。大明朝廷,更是调集了西北边兵及南兵七万余往河南会战,复命五省总督洪承畴出关统率,以山东巡抚朱大典协攻。
分兵之后的初八日,尽忠职守的‘剿贼总理’卢象升,率领总兵祖宽、游击罗岱等诸道兵驰援滁州,他们赶到阵前便与农民军大战于滁州城东五里桥。‘十三家、七十二营’的当家人们,此时才发现肥肉也要好牙口;‘十三家、七十二营’接战不利,被卢象升一人砍了七员大将的脑袋,“贼人连营俱溃,北退五十里,被斩一千二百余级,从朱龙关至关山,积尸埴沟委堑,滁水为不流。”
负责总攻的农民军失利后,残部北渡逼泗州、徐州,复转入河南。月末,部分起义军自南山还商、雒;就在二月十一日午间,不等这些草莽英雄稍事休息,卢象升便领兵旋踵而至,“……奏捷,斩六百七十六级,夺马骡四百余匹。”
然而孤独一枝的李自成‘老八队’,此时却利用明廷全力围堵高迎祥主力的时机,祭出闪电战这个法宝,穿州过府直逼朱元璋的老家,仅一日夜便攻陷凤阳。凤阳此时虽然不是大城,不过凤阳的影响力却是极重,因为这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里。
李自成的‘老八队’攻占凤阳以后,与带着残兵败将前来占便宜的高迎祥、张献忠一起毁皇陵楼殿,焚龙兴寺,杀宦官六十多人,斩明中都留守朱国相及官兵几千人;高迎祥更是心血来潮,树起“古元真龙皇帝”的大旗,合乐大饮,庆贺自己的胜利。
然而,阶层限制了大家的思维,就在破开凤阳的第三天,因争夺凤阳皇宫的俘虏、小太监和皇家仪仗乐器的时候,李自成自己也与‘八大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