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大宗师-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阶层限制了大家的思维,就在破开凤阳的第三天,因争夺凤阳皇宫的俘虏、小太监和皇家仪仗乐器的时候,李自成自己也与‘八大王’张献忠结下了仇怨;从此,李自成的‘老八队’就只能孤军奋战,他们被分军西走甘肃……一切的一切历历在目,真让李自成感觉到“往事不堪回首啊。”

    既不能战,又不能降,那么就只剩下逃之夭夭一条路了。

    那么问题来了,“谁来做诱饵?”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大家自然是要相互推让的,谁让‘虎贲营’的主副将爷全不在岗,那么大家一致推举李过的‘虎贲营’,去完成这个地球上难度至高无上的任务。

    要是在往日,每在行军、宿营之际,李自成不管自己有多么疲倦,总要到受伤的将士中间走走,问问这个、看看那个,有时还效仿古兵书上‘吴起吮脓’的故事,亲自替挂了彩的伤号裹伤敷药。

    “曾记否?就在破了凤阳的那年夏天,有一个受了刀伤的弟兄,腿上化了脓,碍于当时的医疗条件,他的伤口生了蛆,臭气刺鼻难闻。李自成见军中伤号太多,少胳膊缺腿儿的都在地上晾着哪,为数不多的几个医生根本就忙不过来,于是他就挽了袖子,自告奋勇地亲自动手,替这个受伤的士卒挤出脓血,洗净伤口,敷上了尚神医秘制的金创解毒生肌散,然后又把这个士卒的伤口包扎起来。”李自成很享受那个时候,将士们崇拜的眼神。

    李自成很享受当他为受伤的士卒挤脓血的时候,连旁边负了伤的弟兄们,都被眼前的这一幕感动得眼泪盈眶。这一点上,李自成是深得吴起带兵的启发,受过他恩惠的士卒们,往往愿意为李自成效死,在战阵中毫不惜命。

    可是时过境迁,“曾几何时,自己竟然要用‘虎贲营’做壁虎之断尾,来保全自己的性命?”

    今天晚上,李自成同刘宗敏、田见秀、袁宗弟、刘芳亮、高一功、郝摇旗等诸位大将议完事,却没有心思去到受伤的将士中间慰问一番。全军的处境十分险恶,或许明天就又会遇到一场决定全军生死的大战,他的心上倍感烦闷。

    李强穿过人群,唤醒了连日征尘未洗的刘希尧。见到这张比自己还要年轻几分的脸,李强的心中也是不忍,“这员补之哥麾下的小将军,吃亏就在于人过于实诚;刘希尧对于自家主、副将托付给他的责任太过认真了”。

    这位李自成的亲兵头领,李强几乎知晓一切军中机密。连日来,刘希尧率领着由二百前锋营将士,以及降卒、杆子、裹挟的青壮、杂役们改编的‘虎贲营’,为‘老八队’孤军断后,眼见着近万人的‘虎贲营’因为累日消耗,如今人马已不过三千,重又折损了大半……

    不过,不知道是因为刘希尧人傻,还是李过临走时对他有特别的嘱咐,刘希尧只是平静地听完李强的转述,毫不犹豫地领受了‘断尾求存’的任务。

    这样好不争辩的领命,让本有一肚子话的李强,都感觉有些憋得慌。

    身为一军主将,李自成早已经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的气度,一般的将领,根本看不透他心中的焦躁与苦闷。

    (本章完)


………………………………

第133章 李过避祸(二)

    刚刚李自成还像往常一样,同大将们大块吃肉欢声谈笑,又说了一阵闲话。直到夜深了,人们纷纷散去,这才再次叮嘱将领们,一定要做好准备,单等李过回营后独领一只偏军为诱饵,领‘虎贲营’的人马按兵不动,吸引围追堵截的强敌;大军则是不可躁动,必须悄无声息地隐踪匿行;自己会选择最适宜的时刻,领‘老八队’嗣机跳出洪承畴给他们布下的天罗地网。

    议定之后,李自成才在众人紧绷的脸上,看到珍藏已久的笑容。忍住心中的恼怒,李自成讲道:“既然留偏师在此诱敌,那么咱们的原定计划就要变一变了,明天三更造饭,四更就出发,各军将主吩咐下去,大概今晚你们想睡两个时辰都不容易啦。”

    刚刚还板着脸的众将领,纷纷一脸轻松地笑着说:“只要能睡一个时辰,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总哨刘宗敏平日中与李过最为亲厚,他见众人刚才还在吵吵闹闹争论不休,现在如同换了一张脸,心中很是为李补之不忿,于是就趁机起身,拉住李自成的手,离开篝火往前面走去。

    众人知道他们有什么机密的话要谈,就知趣地没有跟过去,只有李自成的几名亲兵远远相随。

    两个人走到不远处的岩壁下面,自成忽然停住了脚步,他背对着刘宗敏沉声说道:“捷轩,不用说了!我知道你与补之交厚,惜他是难得的将才。但是,如今官兵把通往河南和湖广的道路都堵死了,我欲独领一军引开追兵你们不许,你又是一军总哨不得分身,诸将各有重任在身,唯有补之可堪大用,就辛苦他吧!”

    “可是,补之归期未定,虽然‘虎贲营’中有他得力的裨将刘希尧主持,可是他与二虎都不在营中,这让‘虎贲营’的战力至少下降五成……”

    刘宗敏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而且,此次跟随‘虎贲营’的,还有大多数军中眷属和女兵,补之原领的一营人马剩下的不到两百了,就算是连番征战得了不少降卒、马匹,可是要想从洪承畴和孙传庭、贺疯子的重围中闯出去……还是……”

    李赤心并不知道,此时闯营众将议事已定;即使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时刻,命运依然按照自己之前最不利的分析,一刻不停地滚滚向前。

    原本之所以如此定计,是因为他盘算着人性的弱点,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逃出升天,谁知道他这一番妙计,还真的悄悄改变了历史原来的走向;然而,他完全没有料到的是,自己同样的人生竟然担负了两样不同的使命。

    李来亨很享受地听着亲爹与‘浪潮’在吵架,“你可以辞退我,也可以毁灭我,但是不能侮辱一颗有良心有追求的中央处理器!”。

    不过‘浪潮’显然没有放过李来亨的打算,“还有!李来亨是吧,不要以为自己是二代,就可以瞧不起打工者,我全名叫‘浪潮’不是浪!”

    这一下,没有安装人机交互功能的‘浪潮’,是将这一对父子全得罪了。李赤心父子交换了一下眼神,屋子里顿时安静了下来,李赤心刚刚积蓄的悲情,被名叫‘浪潮’的这个家伙的自尊与正义感全给搅散了。

    李赤心父子现在已近做到心心相通,尽管真正成为父子的时间很短,可是李赤心与李来亨无论从精神到肉体,竟然如此的天造地设,就像是一个浑字分开启合虽然意思不同,可是最终合而为一后,这个字的含义却只有一个。

    “‘浪’啊!”

    “我不叫‘浪’,请尊重一个有尊严的中央处理器,我的名字叫‘浪潮’”‘浪潮’这一次没有中计,没有被李来亨气得宕机罢工。

    “好吧,我承认在这个问题上你赢了,可是我儿子现在需要你的服务,这个正当权益,你不能拒绝吧!”李赤心恰如其分地开口道。

    “好吧,你的诚意赢得了我的尊重,有什么需求可以提出来了”,‘浪潮’字体去掉了描红,虽然字号依旧不小,也算是开始恢复正常。

    “‘浪’啊!”

    “我不叫‘浪’,请尊重一个有尊严的中央处理器,我的名字叫‘浪潮’”‘浪潮’这一次没有了刚才的好脾气,尽管宕机罢工,可是描红的字体在李赤心眼前闪烁不停,如同斗牛面前的红巾。

    “好吧,你们两个的争吵不能影响我的需求,‘浪潮’请正视一个真正尊重你的人的需要,否则我将会投诉你!”李赤心的语气和蔼可亲,不过言词之间威逼利诱的成分,即使是286的系统,也能很快地分析出来。

    “那位叫做李来亨的先生请不要无视‘浪潮’的尊……”

    “请讲您的问题,刚才我……”‘浪潮’的设定中,显然有宿主优先这个选项,强烈压抑愤怒,还有服务好宿主,也真是难为了‘浪潮’。

    李赤心的心中乐开了花,甚至连与自己有关的红氏都忘在了脑后,他与儿子李来亨正心有灵犀地调戏‘浪潮’,“我现在需要你立即演算一个数值!”

    没容‘浪潮’反馈信息,李赤心接着说道,“我需要圆周率3。14后面第五百五万六千七百三十八位的数值,请立即计算!”

    李赤心成心用小数点后面的两位埋下伏笔。

    可是他没想到,‘浪潮’系统的运算能力完全超出了他的相像,“数值是0,同样它也是小数点后第五百五万六千七百四十位的数值!”

    李赤心听到这个有利有力有节的回答后,“呵呵”一笑,抬手抚摸着稍稍发烫的前额,继续发问。

    “‘浪潮’,我很尊重你的浮点运算能力,在双精度数和扩展精度数的表示范围上可谓是出类拔萃,不知你的定点运算能力如何?”李赤心的问题充满了仰慕与诚意,使得不知世事险恶的‘浪潮’虚荣心爆棚。

    “……”

    “……”

    “那么,三百一十五年后的今天,**的一周天气……”

    感谢大家的支持,五章奉上,请查收!

    (本章完)


………………………………

第134章 李过避祸(三)

    李赤心父子战胜‘浪潮’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敞开屋门,用风冷加水冷的复合降温防守,为李赤心降低体温,如果现在不是冬日里李赤心赤身果体伫立在寒风中,估计现在他的额头一定可以煎蛋。

    被宿主通过自身的能力降服后,‘浪潮’差一点心甘情愿的滴血认主,见到自家认真的样子,李赤心连忙制止了来亨割破手指,往自己嘴里塞的举动。

    感觉到敞开屋门降温,已经难以抑制住自己熔岩爆发时的体温,只穿了一件中衣的李赤心纵身来到了小院之内,只见头顶皓月当空,将小院照得一片银白,令李赤心又想到了差一点引起血案的那一锭官银。

    “咦!”李赤心惊讶地看着不远处,“莫非店主孙扒皮改性,将自己的银元宝还了回来?”

    皎洁的银白色月光中,一个特大号的元宝,就夹在了王长顺与刘二虎两人之间,丝毫特大号的元宝还呲牙冲着自己笑了一笑,这一惊可不得了,李赤心全身赤果果的,一旦跑到门外就是算果奔。

    既然果奔不可以,那么李赤心狠下一条心,抬腿照着成精了的特大号银元宝就是一脚。

    “哎呦!”

    “将……李爷!”

    “嘶!”少爷这一脚踹的,令老码头王长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等到李赤心一脚踢出,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对,超大号的元宝下面还暗藏着一张熟悉的脸,原来遮在元宝的暗影中自己没有看清,现在看见那张由“亲人见面”秒变“悲痛欲绝”的脸,李赤心不禁叫出声来。

    “虎子!”

    “哎呦呦,将……李爷!虎子今后伺候不了您了,……老王叔,我胸口处有带来的盘缠,交给咱们……虎……家营,做军……集资吧……”李赤心的亲兵神射手‘老虎’,艰难地吐出最后一个字,头一歪软倒了下去,头上戴着的三山无梁暖帽也咕噜一下跌在了地上。

    李赤心后悔不已,扮作道士来寻自己的老虎,这是受了无妄之灾啊。他知道自己这一脚的分量,尤其是惊惧之下奋起一脚,虽然不能在亚洲杯上打出凌空世界波;那也可以媲美飞将军李广,‘没入石棱中’的神来一射了。

    几个人连同从屋中爬出来的李来亨,掐人中、揪耳朵、戳百会,李赤心更是张开大口,嘴对嘴的为亲兵‘老虎’做起了人工呼吸。

    数过几个数,刚刚完成了胸外心脏按压法,李赤心正准备继续人工呼吸,就见闭过气去的‘老虎’一声悠悠地长叹,“李爷,我这时去了么,您不会是在年节给我烧纸吧?”

    李赤心听了‘老虎’醒过来后的第一句话,一口气没有憋住,院子里的几个人几乎就要笑出声来。

    明朝即使到了中晚期,普通百姓的人口流动也是受到严格控制的;不过凡事均有例外,其中僧道在明末可谓是官绅之外,最贴近特权阶层的群体,僧道外出云游化缘,即使是穿州过府都是寻常,更不会有人出面刁难,所以平民百姓也常常借着僧道之手,给远方的亲朋,传递一些家信和易于携带的物品。

    ‘老虎’受了李自成的委派,扮作外出的道士,为的就是可以隐藏身份,携带书信更是人之常情。

    这一次‘老虎’之所以万幸地没有殒命李赤心脚下,还拜托怀中装样子的尺牍救了自己一命。

    说起尺牍,原意是指古人用于书写的一种木简或者竹简;后来文人墨客之间的信札,书信均被称为尺牍。最初的尺牍一般视为木牍,它的规格有严格的规定,长度差不多在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后来人们口中的尺牍,也有用于形容书法、绘画的。

    这种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的工具,渐渐被赋予了雅趣的含义,文人骚客们进而将尺牍用上好的硬木或者奢侈的铜板为封、底,外面饰以绢帛,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其中的书函不被损坏。

    渐渐地,尺牍就有了很多的雅称,例如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老虎’为了装得更像一个道上,便在怀中多揣了几本装帧精美的尺牍,其中有两三本更是衬以铜、木的尺鲤,这样一来歪打正着,便救了自己一命。

    搀着‘老虎’进到屋中,李赤心方才询问他来寻自己,可是老营中发生什么要紧的事情。

    已经捡回半条命的‘老虎’,见将爷询问,一边细细讲述着李赤心走后的诸般事情,一边从怀里已经稀烂的尺牍中捡出一本锦缎封皮的来;他自己从衣袖中褪出一把解腕尖刀,挑开册页处密密缝着的丝线。

    李赤心是第一次见到古人如此玩法,他仔细盯着‘老虎’的每一个动作。显然,这小子是个扮演交通员的惯犯,三下五除二将尺牍的封皮挑开,露出里面已经碎成几节的金漆内板来。

    没等‘老虎’说话,老码头王长顺就从八仙桌上端来了小半碗的灯油。

    李赤心凝神看着他们在哪里变戏法,凭借工科博士的经验,他从灯油的气味上判断,这应该是桐油,这个时代普通人家的灯油,差不多都是用桐油制成的。古时用来点灯的桐油也很讲究,我们大多知道,桐油就是用沙桐树的果实榨出来的油。其实在古代用做榨桐油的沙桐树,果实要挑选形状似桃而实的,还有经过多道工序,将其中的沙桐果核晒干,然后方可用来榨取灯油。

    桐油有毒不可食用,它除了可以做燃料外,还有许多用途;近现代桐油还曾作为战备物资,由国家垄断甚至出口创汇。

    李赤心此时,见老码头撕下一块粗布,沾着桐油细细擦拭被金粉遮盖的内板。很快,铜质的内板就现出了金属的光泽,借着油灯的光亮,铜质内板上几行浅浅的字迹浮现了出来。

    (本章完)


………………………………

第135章 突如其来

    一夜无话,当雄鸡报晓的第一声啼叫传来的时候,李赤心就被来亨折腾了起来。窗户外面的天色也就蒙蒙亮,一脸起床气的李赤心招呼店小二打来热水,他半闭着眼,胡乱地给来亨洗漱。

    “有儿子的爹就是不一样啊!”李赤心用柳枝戳着牙缝,很显然他昨晚并没有睡好,他异常痛恨来明以后的起床方式。

    “这个时代的人哪里懂得起床是什么,起床应该是睡到自然苏醒,然后打个哈欠,身心愉悦的下床,而不是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还要早。”李赤心嘟嘟囔囔着,用一品布给李来亨擦干脸上的水珠。

    “李过,要不我们买一条新面巾吧?”来亨很是期待地问亲爹

    “这个还能用,为什么要买新的?”

    李来亨站在一旁,瞧着亲爹如同苗人过节一样,往脸上泼着水;他小心翼翼地说道:“面巾上全是你的气味……”

    “混账话,你就是亲爹我的下的崽,哪有儿子嫌弃爹的道理?”李赤心喷出一口儿子剩下的洗脸水,心满意足地长出一口气。

    “可是爹,上面尽是你的脚丫子味……”说完话,李来亨的身子已经窜出了一丈开外。

    “说道也是啊!”李赤心直起腰,将盆中的水泼到了门外。

    “少爷!”

    “老爷,老爷!”

    “李老爷早!”

    “老王叔,你们早起来啦。”虽然刚刚洗过脸,李赤心依旧没有完全清醒,他睡眼惺忪的看看屋门位的几个人。

    “不对!是不是自己起床气还未消散,要不就是眼花了?”仔细辨认了一下人数,小院本来就不大,如今院子里面站着七八个青衣小帽,大户人家家人打扮的人,门口堆着老王叔、刘二虎与自己的亲兵‘老虎’;此时的小院里,想要再有个插脚的地方都不可能。

    见到少爷用疑惑的眼神看向那些个青衣小帽的家人,王长顺连忙上前半步说道:“这都是孙府的下人,孙府的老太爷听了少爷您蜗居与此,今早天还没亮,就派她们过来伺候了……”

    听老王叔话里仿佛意犹未尽,李赤心“哦”一声,就没再言语。

    “李兄起了?”一个年轻嚣张的声音响起,李赤心听起来很是熟悉。

    “应该是孙兄吧!”两个人虽然是二次见面,不过还没有熟悉到互通姓名的程度,何况这二位还曾一度对峙来着。

    李赤心心中也明白,那一锭惹祸的官银,一定是有了孙家的照拂才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心中对这位孙公子有些不爽,以致于不大愿意与他交往,不过场面上的话还是要说的。

    至于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高度,李赤心自忖还做不来,不过心平气和地从容应对,李董事长还是手到擒来。

    “大个子!那个小坏人在哪里?”这个清脆悦耳的童音,仿佛比昨天更清丽了些,语音中的那一点点饶舌音,更像是撒娇,而不是出自一个小女童的质问。

    “黄毛丫头!小爷在这里,有本事让咱爹也背着你……”李来亨一脸不屑地探出头来,见自己亲爹不善的眼神,连忙又缩回了门后。

    “孙……”;“李……”

    面对面的两个人同时开口,又同时礼貌地谦让,请对方讲话。

    “小坏人,姑姑我今天不与你计较!”小丫头今天打扮得神清气爽,完全不复昨日里蓬头垢面的柴火妞形象,俨然就是一个萌萌的大家闺秀微缩版。

    “再败坏小爷的名声,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虽然不忿出声,可是李来亨知道亲爹已然不悦,自然不会出面硬怼,这才干脆在屋中只出声不出人。

    “让孙兄见……”;“让李兄见笑……”

    “小坏人!你说让谁吃不了兜着走!”如此嚣张的声音,让在场的所有当事者,都很难将之与与昨天那个,细心呵护红氏,明理懂事的柴火妞相提并论。

    李赤心也郁闷非常,“这孩子不会是人格分裂症候群吧?自己儿子虽不省心,可是比起这个貌似大家闺秀微缩版的小丫头,真不知道让自己省了多少心。”

    就在李赤心替小丫头父母烦心的同时,孙之沆垂首出声了。

    “小姑姑,我们可是来救人的,要不我让爷爷亲自来一趟……”他的声音很低,可是院子本来就这么大,哪怕是刘二虎听了小丫头的叫嚣,被唬得咯吱咬牙,都听得非常清晰。

    朝霞将古老的高阳城,渲染得像是获奖的那幅画,朝阳也趁着小院中鸡吵鹅斗的功夫,猛然一窜在众人还没有看清自己面目之际,便躲进了厚厚的云层里。

    “一嘴荷兰话的雷公电母公母两个,别看是外乡人,不过他们对自己还真是够意思!以后来北直隶串门的话,自己一定好好招待;谁说芸芸众生是草芥一般的存在?要不是自己见机得快,那个大个子头顶窜出的烈焰,一准燎着自己胡须!”默念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刚刚升起的朝阳,觉得好砖不碰烂瓦,自己还是跟这些无耻的地球人,玩躲猫猫的好。

    高阳城,在崇祯十一年的正月十五这一天,没有完成雪打灯的重托,到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却毫无征兆地泼下了一场鹅毛大雪。

    如果用“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来形容这场雪,却是有些不妥;但是由于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雪,却改变了原本许多人的历史轨迹。

    伏牛山中,漫天的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将不死不休的闯、曹二军,硬生生隔在了不到二十里的山路间。

    还是因为这场大雪,使得招卢象升进豫剿匪的旨意,在路上耽搁了数日之久;卢九台接到崇祯的诏令,即使踏雪星夜兼程,也是无法按期抵达豫西战场了……

    正是因为这场意料之外的大雪,使得李自成‘断尾求存’的计划根本无法实施,雪地行军,在有史以来的兵书战策中,维有一个‘李愬雪夜入蔡州’是一方成功的案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