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大宗师-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升今夜如能赶到京城,卿可告知他明早前来平台,朕要单独召见与他。”

    杨嗣昌自然知道,平台召对一向是崇祯给予大臣的殊荣。他自己就曾屡次之紫禁城内的建极殿中与皇上商议国家大事;在建极殿的右后门处,有一处相对宽阔的平台,那里也被崇祯皇帝用作召见重臣的地方,所以平台召对被喻指皇帝对臣工的重视。

    “遵旨。”听到皇上要之平台召见卢象升,首辅杨嗣昌立即应是,他自己对卢象升的才能也很是欣赏,所以才推荐卢象升接任自己的兵部尚书一职。

    此刻,宫中已经在打三更。暗夜中没有星斗,紫禁城中更是一片寂静,杨嗣昌猛然发觉君臣奏对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他看到皇帝的脸上满是倦意,于是连忙不失时宜地向皇帝告退,他规劝皇上早点休息,国事日艰更要以身体为重。

    言罢,他俯身向崇祯叩头,倒退着从文华殿中出来;看一眼黑沉沉的夜空,听着城外不时传来的炮声,“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啊!”,他脚步沉重地向文渊阁自己的值房行去。

    崇祯确实倦了,杨嗣昌出门不久,他便乘辇往皇后所住的坤宁宫而去。

    路上崇祯一直在想:“要是卢象升不赞同杨嗣昌的意见……;那样的话,对东虏抚既不行,战又不能取胜,该要如何善后是好?”

    坐在辇中,崇祯微微摇摇头,朝中深不可测的暗夜,他深深叹了口气。

    (本章完)


………………………………

第218章 虎踞龙盘(五)

    就之崇祯与紫禁城中叹息的同时,保定府高阳县的县衙之中,知县雷觉民仰望漫天的星斗同样长叹一声,大明边军什么德行、京师三大营又是什么德行,没有人比他这个曾经的从七品兵部制书令史更明白,

    明朝兵部设有,尚书一人,正二品;侍郎二人,正三品。置司马、职方、驾部、库部四清吏司,后改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清吏司,同时派员会同管、大通关诸事宜。凡将出征,告庙,授斧钺;军不从令,大将专决,还日,具上其罪。凡发兵,降敕书于尚书,尚书下文符。放十人,发十马,军器出十,皆不待敕。卫士番直,发一人以上,必覆奏。诸蕃首领至,则备威仪郊导。凡俘馘,酬以绢,入钞之俘,归于司农。

    兵部主事四人、职方主事二人、驾部主事二人、库部主事二人,正六品。后改兵部曰司戎,职方曰司城,驾部曰司舆,库部曰司库。兵部尚书又曰夏官,驾部曰司驾。兵部有令史三十人,书令史六十人,制书令史十三人,甲库令史十二人,亭长八人,掌固十二人;职方令史四人,书令史九人,掌固四人;驾部令史十人,书令史二十四人,掌固四人;库部令史七人,书令史十五人,掌固四人……

    想当初他雷觉民也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不甘在兵部老此一生所以走通了高起潜的门路,外放高阳为一县父母;如今兵部行文,调天下兵马赴京勤王,雷觉民之心中大呼,“这大明舆图中的兵马,又有几支堪用!”

    京师的虹吸效应即使三百年后,都是无药可医的顽症;如今高阳几乎就是一座空城,自己还不至于为了朱家朝廷的五斗米,将一腔血泼洒在异地他乡。

    “走,现在就走!”雷觉民打定主意,他倒不是觉得清兵入寇之后,大明的京师就会失陷。

    如今的问题是,大明朝将一切稍有战斗力的军队都调去拱卫京师,“那么蓟州、保定、巨鹿哪?更不要说高阳这样的小地方了,可是高阳别看小,却是一处兵家必争的要地……”

    崇祯十一年二月十九日,就之高阳知县雷觉民挂印而去的同一天,孙承宗的老部下,副将茅元仪来到高阳求见孙承宗;二月二十日,白莲圣教掌教王知明,通过蔡磊就是那个法名三龙的武僧,来到高阳求见红氏……

    他们带来了同样的消息,大明新任兵部尚书卢象升已于数日前抵京,他组织宣、大及京师三大营多部联合防守京师,鞑子稍遇小挫便以一部绊住卢象升,使其不能离开京师半步,而大部则是分兵两路直击中原。

    由于王、刘二人,一直之随孙府话事人孙之沆,暂时署理雷觉民挂印而去后给高阳留下的烂摊子,东跨院中只留下虎子值守,二人也曾有过一面之缘,蔡磊因不便久留,就将一个更为不好的消息告诉了虎子。

    在蔡磊受托前来报信的路上,曾经遇到了鞑子外出打探消息侦骑,他乘机活捉了其中一个落单的鞑子,得知鞑子大队进犯保定府的确切消息后,立即赶回师门报信。然后才又返回高阳,通知红氏等人赶紧离开这块兵家必争之地。

    虎子送走蔡磊之后,他赶紧转去内院向将爷禀报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可是等他来到院门处,猛然见到内院的大门紧闭,上面挂着一把头号的铁将军时,心中不免大急。

    潼关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他位于陕西省渭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关设于东汉末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关城建在黄土塬上,隋代南移数里,唐武则天时北迁塬下。

    唐置潼津县,明设潼关卫。因为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李来亨在亲爹的怒目而视中,一边吃着炸鸡一边为志玲姐点了第二份玉米浓汤;直到看着妻子红氏一手玉米浓汤一手啤酒、儿子李来亨一手炸鸡一手汉堡同时开动之际,他又从垃圾篓中收集了几根儿子吐出来的鸡骨头,扔给脚下的陈中景。

    方才坐下的李赤心,自己则是一手捏着一罐买二送一得来的啤酒,一手拿着一本从邻居家借来的初中历史地图集;他喝一口啤酒,看一眼手里的地图。工科直男也有着一颗回报与感恩的心,自己一家麻烦孙老头这些日子,人家不仅招待甚是周到,为红氏延医用药更是不计代价;不久自己还要回到高阳,能够救人一命可是胜造七级浮屠,何况人家老孙还对自己不错。

    李赤心刚才抽空查询了一下度娘,翻了半天也只看到一条模棱两可的记载,“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获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清高宗时追谥忠定。”

    没有具体时间不好办事,于是他想查一下这次清兵入寇的时间,原来正是崇祯十一年的正月,等他再查找度娘上的记载,却发现上面写着老孙一家是在这一年的十一月玉碎的,显然从时间上看有些对不上……

    手头没有资料,他只好从这本借来的初中历史地图集中找答案,直到从书后的注释里找到三月这个时间点后,李赤心才放下了心,“从时间上看应该来得及,只是不知道更为细节的时间,这一点上有些不好办,自己还是提前几天将老孙挟持为人质,然后胁迫他们一家远离高阳就算大功告成,至于高阳中血浪滔天又与自己何干,高阳人不是还要碰瓷自己吗……”

    (本章完)


………………………………

第219章 虎踞龙盘(六)

    他李赤心不是救世主,也不是神仙皇帝;李赤心只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救人这样的事,首先还是要考虑到他自己以及家人的安危。

    关于孙承宗的这一件事情基本搞定,下面就是曾经与自己一起战斗的那只虎贲营了。临别之前他闯军嘱咐过刘希尧,并安排小将马世耀为刘希尧的助手,至于他二爹李自成,将所有的家眷与降卒等近万人的包袱推给虎贲营这件事,李赤心此刻尚不知晓。其实,即使他知道也没有毛用,他不可能改变得了这个既成事实。

    这时的李赤心,心情是舒缓而安定的,他在查看着潼关及其周边的地势地形图。李赤心早已经知道虎贲营的命运,他二爹会趁着虎贲营与官军拼命的时机,带领着嫡系的老八队北出潼关,回到阔别已久的老家陕北;那么,摆在李自成眼前的潼关就成为了这一局棋的关键。

    他看着地图上的潼关,关中平原东部的这座雄关,踞秦、晋、豫三省之要冲,形势险要非常。关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关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当年他作为疯狂的登山爱好者,曾经试图登上华山,可是正逢节假日,山下彩旗飘飘,山上人头攒动,即使泊车都需要三个小时以上,故而只得依依不舍地与西岳告别。

    他知道,在潼关的周围,可以说是山连山岭连岭,谷深崖绝,山高路狭,沟壑纵横,唯一中通的是一条狭窄小道,即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也不过是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当然还有两条铁路线,一条走河北、河南入陕西,另一条走河北、山西入陕西。

    自己总不能调来盾构机,效仿宝成成昆线挖穿秦岭吧。在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的诗句,即使在今人的眼中,这里也是一条几乎不可逾越的鸿沟。

    这些天来,细路险要的潼关城中大军云集,用贺人龙对大天王高杰的话讲,就是“这里戒备得连一个屁都放不出去。”

    潼关没有北门,只有东门、西门、南门和上南门这四座门。三天前,自从洪承畴的人马开到了潼关之后,这里的每座城门上,都派有一位千总亲率兵士把守,严查出入;明代驻守京师的京营兵分为三大营,只有如三大营这样的嫡系才设千总、把总等领兵官。虽然千总的职位不高,通常被人称营千总,但也是堂堂正正的六品武官,把总则为实授的七品武官。

    现在潼关城外,所有战略要地,如通往洛川和金盆坡等处,都驻满了洪、孙二人麾下的马步军队,不仅关中的所有住户都被军队占满,就是潼关的四郊也已经帐幕罗列、战马成群。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鼓角互起马嘶不断,即使有细作在此查探,也不知道这里到底有多少官军。

    洪承畴下了一道严令,命令所有从南往北的行人,都得经过层层的盘诘和留难,从北往南的旅客更是一概不许通行。

    挂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衔,陕西、三边总督兼摄河南等五省军事的洪承畴,是之今天黄昏前来到潼关的。

    他到来的时候,除了驻守在此的潼关兵备道丁启睿,其他人一概不知道洪承畴的到来;他既不用仪仗执事、锣鼓开道,也不坐八抬大轿。洪承畴身穿从二品的文官便服,骑着一匹甘草黄战马上,杂在一大群骑马的幕僚中间,在数百亲信将校和卫士的前护后拥中,突然来到关中。

    因为大明的风雨飘摇,他的政令更是如同漏勺一般,对有心人没有秘密可言;就之此前的两天,潼关一带哄传总督洪承畴已经离开了西安,此刻正在北上勤王的途中。所以他的到来,连地方官绅事前也不知道,当然也不曾出迎。

    只有潼关兵备道丁启睿临时得到洪承畴将行辕设在潼关的通知,并且要丁启睿不要对外声张,只需把他的道台衙门,包括大堂和签押房腾出来以备总督急用。

    丁启睿一声令下,整个潼关城马上戒严,家家关门闭户,白日里也不准闲杂人等在街上行走。四门上都已经加派守卫,严防有意外发生;丁启睿还派出马步哨官,让他们带领兵丁沿街巡逻。

    丁启睿道台衙门的大门外边,比平时增加了不少卫士,他们分立两厢,各个箭上弦、刀出鞘,明盔亮甲威严肃穆。丁启睿自己在得知洪承畴抵达的消息后,赶快换上自己四品文官的冠服,带上少数的亲随,骑马奔出潼关西门外迎候。

    出了关门,丁启睿一行才走了不过四、五里路,前面遇到了驻扎在通洛川和金盆坡等处的几位总兵官,他们率领着各自的重要将领不下一百余人,之数百亲兵和将校的护卫中在此等候丁启睿的到了。

    人们相见之后稍事寒暄,就一同奔至十里长亭,大家在这里下马等候,过了不到半个时辰,洪承畴一行到了。丁启睿率领着赶来的全体文武官员,文左武右,依照品级大小,分列之官道两旁跪迎。

    洪承畴下马还礼,他微笑向人们点首示意,对大家说了几句慰勉的活,随即继续赶路,趁着苍茫的暮色,进到了潼关城内。

    洪承畴是明末的一个奇迹,他是万历年间的进士,登第时年岁很轻,却从此步步青云直上,可以说在仕途上一帆风顺,几年前就已经做了陕西、三边总督,还挂着兵部尚书衔,实际上,他今春刚到五旬天命之年。

    多年的戎马征战,使得洪承畴这位中年大叔,那本来丰满而白皙的面颊中,过早地染上了风霜之色,唯有一双异常犀利的眸子,显示出这位不仅是才高八斗的文士,更是一位杀伐果决的领兵统帅。

    感谢多金老妈以及多位喜爱本书的读者厚爱打赏!

    (本章完)


………………………………

第220章 虎踞龙盘(七)

    之所以说三边洪承畴,是大明朝文官之中的一股清流,不仅是因为他的大多功绩,都是文官的身份,统率官军队对敌作战时取得的。更是因为,洪承畴在多年的戎马生涯中,一直秉承着大明文士崇尚服饰整洁的儒雅气度,换句话说就是洪承畴是一位有着生活与思想洁癖的人。

    宦海生涯让洪承畴饱经世故,他几乎磨去了所有棱角,而心中的果决却是深藏不露。他遇事不骄不躁,可谓是深谋远虑的智将。正因为他的这些长处,所以麾下的骄兵悍将都愿意为他效力,就连皇帝跟前的大明首辅杨嗣昌,都对他青眼有加,猜忌成性的崇祯皇帝也对他十分倚重。

    在洪承畴离开西安之前,他连着接到了两份皇帝的手诏以及三次兵部檄文;均是要他督率巡抚孙传庭,以及在陕剿匪的诸将火速将李匪叔侄一举歼灭,然后星夜勤王。

    虽然在给皇上的奏本中,他也按照自己的想法,几何倍数地夸大了闯贼的人数,同时告知朝廷,自己统帅的人马缺乏粮饷和马匹,以及其他的种种困难,好像对与李闯一战的胜利并无多大的把握。

    不过,实际上他明白李自成、李过叔侄的麾下,所剩的人马已经不多;而且长期以来二李更是处于疲于奔命,孤立无援的状态里。反之,他自己所辖的官军,却已经处处都居于优势,他上的奏本不过是为自己多留一些余地罢了。

    在洪承畴的内心,也希望这次在潼关一战中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从此解除朝廷的西顾之忧,实现他数年来未竟之志。

    在临离开西安的前夕,洪承畴与自己的几位亲信幕僚卜了一课,扶鸾戡位的结果,让他很是满意。他如今不仅是希望自己获得大胜,而且还希望把李自成、李过,以及他们叔侄手下的大将刘宗敏等在阵前俘获,如果可以献俘阙下,会让龙心大悦,也可以提振京师百姓的士气。

    进到潼关城中,他径直来到道台衙门中,一行人坐在签押房中稍事休息。洪承畴分别传见了几位领军的总兵和副将,简单地询问了前方将要面对的军情。随着洪承畴的吩咐,参将以上的将军被留在他的行辕,游击将军及其他的将领们立即回防驻地,督促士卒务必严防死守。

    用过晚饭不久,陕西巡抚孙传庭,率领着大群的将领,从几十里以外的防地赶来了。洪承畴同孙传庭有师生之谊,他对传庭的才干颇为器重;尽管孙传庭这个人锋芒毕露为人更是骄狂,有时甚至与他也争长论短;但是洪承畴总是从大处着眼,对师生之间一些不愉快的事一笑置之。

    他让人把孙传庭让进自己的签押房,又屏退左右,师徒二人说了几句寒暄和慰勉的话,洪承畴便拈须笑着,对孙传庭说道:“白谷兄,自从逆贼高迎祥死后,陕西流贼共分为四大股……”

    孙传庭大口喝干了自己杯中的茶,又毫不客气地为自己斟满,这才听到洪承畴继续说道,“贼人四队之蝎子块拓养坤一股,于去年秋天已被剿灭;大天王和过天星两股,今春也为兄台分别击溃,大大王随即投诚,过天星更是逃往河南、湖广一带不知所踪。如今唯剩下闯贼李自成、李过叔侄这一股尚未剿除,然贼人为形势所迫亦智穷力竭,苟延时日而已。”

    说到此处,他鹰隼一样的锐利的眼光盯紧孙百谷的眼,一只一句地讲到,“倘明日一战能将闯贼与‘一只虎’叔侄李过生擒,我兄乃建不世之功也。”

    孙传庭微微欠身,脸上看不出丝毫波动,他侧脸对洪承畴说道:“闯贼目下前后左右尽被官军堵住,我已下令所有兵将得知,决不使大小李贼从此役中逃脱。明日如不能将其生擒,亦定必将其阵斩,以竟陕西剿贼之全功,吾师定可上慰哀衷,下安百姓。这都是仰赖恩师之庙算如神调度有方,又加亲临前敌,鼓舞士气。门生碌碌无能,何功之有!”

    洪承畴当然看得见孙传庭志得意满,娇骄之气露于辞色,不过他并不计较,只是说了句“我兄太过谦了”,便哈哈笑了起来。

    两个人在笑过之后,洪承畴放低声音:“白谷兄,学生在路上接到你的密札,知道你要在潼关以南的通洛川到金盆坡一带,设三伏以侍流贼。依你麾下的哨探,看来闯贼明日上午即可窜来潼关附近,所有埋伏都已就绪了么?”

    孙传庭晚于洪承畴到来,就是在安排明日一战的诸事,他亲自跑了一趟潼关以南的通洛川到金盆坡一带预设的战场,直到认为每一个细节都有应对的措施,他方才满意地离开,见洪承畴问自己明日里的安排,他自持地一笑,“三道埋伏都已就绪。原来兵力尚嫌不足,幸蒙恩师俯允,准将孙显祖和祖大弼两总兵麾下的所有人马调赴前敌,暂受门生节制,兵力不可谓不雄厚,看来逆贼李闯、李过叔侄,纵然凶悍狡诈异常,亦难有一人漏网。”

    “只要能生擒逆贼,为朝廷解西顾之忧,即学生标营人马明日亦将听我兄指挥。”洪承畴一板一眼地对孙传庭说道,他自己的标营可谓是兵强马壮,要论战力即使是宣、大、关宁之悍卒,也比不过各位统兵将领的私兵标营。

    “谢恩师大人!”孙传庭再次欠身,真诚地向洪承畴致谢。

    “依我兄看来,闯贼会不会得知此地有重兵把守,且以逸待劳待他入瓮,贼人一贯狡猾如狐今夜如若掉头回窜伏牛山,或是乘着夜色从别处借机逃出生天?”

    孙传庭自傲地一笑,他侧转身向着洪承畴低低地说道,“恩师所虑极是!不过门生已有安排,正可以诱他前来,任大小李贼多智,也必令其自投罗网。”

    “哦,我兄可是已有妙计?”老谋深算的洪承畴,此时好奇心也为孙传庭的话勾了起来。

    (本章完)


………………………………

第221章 虎踞龙盘(八)

    孙传庭凑近到督师洪承畴的耳边,他小声地说着自己的安排,“匪人‘曹操’于上月底聚集了近十万乌合之众来到潼关之外,原是要来接应大、小李贼北出河南回窜陕北;却因他来得太早,在门生雷霆一击之下当即溃散,‘曹操’逃至湖广向熊总理求抚。”

    洪承畴已经知道孙传庭一战击溃‘曹操’的战事,听着孙传庭的话他此刻倒已经是静下心了,只是在盘算本次孙百谷到底采用了什么高深的计谋,“看来是成算极大,否则孙传庭倒不是一个不知进退之人……”

    洪承畴轻叩桌案,外面的家人听了赶紧进屋为他们添茶,然后放轻脚步重新退出门外。见到洪承畴的家人退出,孙传庭才又细讲自己的计策。

    他对洪承畴言道,“我已截断了关内关外的消息,料想此事李贼叔侄尚不知道,故敢于不顾一切直奔潼关而来。门生已派精细之人假扮曹贼入关报信的奸细,使此人携带密书去见闯贼,只云曹贼亲统大军来到灵宝以西接应,定于明日进攻潼关,嘱李贼叔侄速速趁机闯潼关杀奔陕北。”

    见洪承畴边听边细细琢磨自己的这个计策,直到看着洪承畴面带微笑地向自己点头,他明白这正是洪承畴的精细之处,看来自己的计策没有什么大的破绽,于是轻松地笑道,“以门生想来,李贼叔侄见此密书,定然喜出望外,岂肯舍近求远,中途折向别处?”

    孙传庭说完,他见洪承畴一直没有说话,只是拈须沉思,他怕洪承畴不很放心,随即说道:“还望恩师大人放心。纵令此计为李贼识破,率死党中途折回,别寻生路,亦断难逃出官军的围堵;去河南、湖广、蓝田、渭南的所有关隘,学生均已派重兵堵死,背后有曹变蛟与贺人龙等人在紧追不放,逆贼至此,实已鸟入笼中插翅难逃!”

    等到孙传庭停下话头,洪承畴才缓缓地笑了起来,他悠悠地说到:“兄台如此布置,实属万无一失,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