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大宗师-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杨嗣昌欲言又止,他当然不会说出这可是出自皇上的金口,可是不说的话,眼前这位莽进士会不会一条路走到黑,他从心底也不愿意大明的干成之臣受损。

    “阁老大人,大敌当前,难道还可以举棋不定”卢象升岂非等闲之辈,他从杨嗣昌语气的游移不定中,寻到了一丝不安。

    “等老先生见过皇上之后,我们再仔细商议。”杨嗣昌觉得还是让卢象升碰一下壁的好,那样的话,自己的解释也可以为卢九台接受。

    卢象升心生疑惑,进士及第的霸中霸,哪一位不是iqeq双爆的逼格,他在心中自问道:“难道皇上也会主和”

    但是他不敢直接问出来,于是就对杨嗣昌说:“依学生看来,今日只有死战退敌,以报皇上”

    杨嗣昌没有做声,他的心中很不高兴。他想到的与卢象升不同,身为首辅他知道国家的艰难,看一眼比飞机场还要空旷的国库,就知道这个仗没办法再打下去;他又觉得卢象升这个人秉性太强不识大局,很难马上同自己的意见取得一致,只好让他碰一碰钉子再说。

    卢象升同样看透了杨嗣昌主和的心思,便不再同他争辩,心里一个劲地在想,今上是圣德明主,等我见了皇上定要好好劝说一番。

    一路上两个人各怀心事,很快到了承天门西边的长安右门外,杨嗣昌、卢象升二人下了马,随着等候在此的小太监步入皇城。

    明代之时,内阁所在地就在午门之内最东边的一排房子里,为着保密非阁臣是不得入内的,所以杨嗣昌身为内阁首辅,也是不能将卢象升请到内阁去坐一坐、喝杯茶暖暖手歇歇脚的。

    到兵部衙门休息虽然方便,过了东千步廊和宗人府就是,但太监出来宣诏和象升进宫陛见又太远,所以杨嗣昌就陪他坐在朝房中闲谈,由于今天不是常朝的日子所以朝房中很是冷清,两个彼此怀着戒心的人虚与委蛇地试探着,一边等候着太监传旨觐见。

    大约等候了一炷香的时间,从朝房外面走进来一个太监,他朝卢象升施礼传他速到平台见驾。象升敢忙别了首辅杨嗣昌,随在太监的身后亦步亦趋地进宫陛见;这个太监领着他从皇极殿西边走过去,穿过右顺门,当他们走到平台前时,崇祯皇帝已经坐在盘龙宝座上等候着卢象升了。

    盘龙御座的背后有御马监的奉御常戎,他也是护卫御驾的贴身五常之一。“五常”中老二常禄、老四常喜因为护持皇帝重伤未愈,如今是老大常福和老三常寿执着伞、扇,御座两旁站立着东厂十虎及许多太监。

    两尊近人高的仙鹤状紫铜香炉中,袅袅地冒着淡淡地轻烟,满殿中飘荡着若有若无的异香,殿外肃立着两行锦衣仪卫,他们手里的仪仗在清晨初升的阳光下闪着金光。

    卢象升在丹墀上行了常朝礼,他手捧象牙朝笏,低着头跪在汉白玉铺的平台过道上,等候崇祯皇帝问话。听见大监传旨宣他进殿,卢象升连快起身来,他躬着腰从左侧台阶登上大殿,走进殿里,卢象升又重新跪下行礼,更不敢抬起头来。

    尽管在五年前,卢象升就已经担任了重要的军职,他替崇祯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劳,但崇祯还是第一次单独召见他。崇祯若有所思地望着俯伏在地的这条威风凛凛的大汉,他很是希望自己同杨嗣昌密议的国策,能够在被自己寄以厚望的总督卢象升身上得到支持。

    有半盏茶的工夫,崇祯只是盯着卢象升的背影没有说话,他上上下下仔细地把卢象升通身打量了一番。

    这位身材雄伟文进士出身的总督,不仅文采出众,而且还是个精通武艺、熟知韬略之人。今天看到卢象升的第一印象,崇祯的感觉非常好;卢象升今年刚满三十九岁,他的面皮白皙,可能是由于连日来的长途奔波,使他面带风尘之色。

    细看卢象升的面庞,发现他的下颏有点尖,这样就使得卢象升更显清瘦,看着他那一付疏疏朗朗的胡子,不知内情的人或许将他看成是一个神态内敛的书生,而不像是一个娴于骑射,能够身先士卒,冲锋陷阵的统帅。


………………………………

第236章 见菟而顾犬,为时晚矣(十一)

    崇祯看着卢象升棱角分明的脸。他有一双剑眉和高耸的颧骨,宽阔的前额隐隐有了一些皱纹,这却使他的神气更显得沉着而刚毅。

    认真地打量过面前的卢象升后,崇祯皇帝开口说道:“虏骑入犯,京师戒严。卿不辞辛苦,千里勤王,又为朕总督天下援兵,抵御东虏,忠勤可嘉。朕心甚为喜慰!”

    出自一国之君的口,两句看似简简单单慰勉的话却使兵部尚书卢象升深受感动,他觉得即使自己此时为皇图霸业粉身碎骨,也没法报答崇祯的知遇之恩。

    此际是忠臣是奸佞都必须要飙泪的,是以卢象升恳切地回答道,“臣本无带兵才能……”他回答说,“平日只是愚心任事,不避任何艰难,但自臣父下世以后,臣心悲痛万分,精神混乱,远非往日可比。况以不祥之身,统帅三军,不惟在将士前观瞻不足以服人,恐怕连金鼓交鸣也会不灵;顾愚臣常恐辜负圣恩,益增臣罪!”

    崇祯老怀大慰,心说:“这个卢象升并不似外表那么愚直,看来自己真有识人之明!”

    他语气和缓的告慰自己亲选的督师:“尽忠即是尽孝。大臣为国夺情,历朝常有;目前国步维艰,卿务必专心任事,不要过于悲伤,有负朕意。”

    说到这里,崇祯便祭出了自己百试不爽的大招,他微抬下颌,就有一名太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花银、蟒缎,将之赐予象升。

    待卢象升叩头谢恩毕,崇祯好心情地说道:“今东虏兵势甚强,外廷诸臣意见纷纷,莫衷一是,以卿看来,此际应如何应对?”

    一听崇祯提出来这个问题,而且语气中似有游移不决之意,虎目含泪的卢象升突然忘记了害怕,似乎在同时也君君臣臣的礼仪,他猛地抬起头来,双目炯炯地望着崇祯皇上,声如洪钟地奏报:“陛下命臣督师,臣意死战!”

    “太猛了!”、“真特么是一个猛男!”、“直男癌患者……”太监们虽然大都吃了一惊,不过他们的内心,对于这位貌似书生内存虎豹之心的卢督师,有着出于各种只觉的解读。他们偷偷地向崇祯的脸上瞟了一眼,以为他必会为此动怒。

    果然不出所料,太监们看到皇上一直青白的脸色刷地涨红了,犹如首都动物园猴山上的大圣,一直从耳根红到大腿根;直男卢象升此时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话似乎有些不妥,对待皇帝的态度有点鲁莽,他赶快补救自己的无心之失,低低垂下头去。

    但是性情刚愎暴躁的崇祯皇帝并没由此而动怒,要知道大圣也是有尊严的,已经被帝统封圣的朱由检,反而被卢象升的鲁莽玩得心慌气短面色潮红,这样简单明了一句回答,使得已经习惯了温柔婉转的崇祯瞠目结舌,他好久没有话说。

    过了好多个很久,他才像是一个上错了床的小媳妇,缓缓吐出一句话:“说要招抚,是外廷诸臣如此商议,不是朕之主张。此事关系重大,卿出去后可以同杨嗣昌、高起潜他们商量,倘不用抚,那么或战或守,何者为上?”

    “臣以为自古对敌,有战法,无守法!能战方能言守;如不能战、岂能言守,否则愈守愈会受制于敌。”卢象升得到了崇祯半遮半掩的鼓励,他决定直男到底勇**花。

    “战与守,须要兼顾。”崇祯继续昨日晚间的犹豫不决,他半推半就地回应直男的进攻。

    “依臣愚见战即是守!今日必须以战为主,守为辅,方能制敌而不制于敌……”卢象升决定还是隐讳一些好,否则初次就暴击见红,下次两个人如何见面。

    “卿言战为上策,但我兵力单薄,如何战法?”攻受异位,崇祯骨子里的摇摆幅度再次加大,他摇着晃着自己都开始眩晕。

    卢象升张开自己勾人心魄的大眼睛,紧盯着崇祯一字一句慷慨陈词:“臣以为目前所患者不是我兵力单薄,是朝廷尚无决心!关宁、宣、大、山西援军不下五万,三大营兵除守城外也有数万列阵于城郊……”

    偷眼见崇祯面红耳赤欲拒还羞的样子,卢象升开始偷下猛药,“只要朝廷决心言战,鼓励将士,即不用三大营兵,五万勤王兵也堪一战!况敌轻骑来犯,深人畿辅,必须就地取粮,恳陛下明降一道谕旨,‘严令畿辅州县,坚壁清野,使敌无从得食;守土之官,与城共存亡,弃城而逃者杀无赦’。洪承畴、孙传庭所统率之强兵劲旅,可抽调部分入援京师,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胸、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劝,愚臣以为,十万之众不难指日集成!”

    “粮饷困难吖……”随着一声叹息,崇祯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直男攻破,但是对方可以长驱直入,自己则不能……

    “京城与畿辅州县,官绅富户甚多,可以倡导捐输,以救国家燃眉之急。”卢象升终于抛出了最具分量的一枚重磅炸弹,直击屌丝崇祯内心最柔软处的——贪婪。

    崇祯苦笑一下,喘息了片刻,微不可查地道:“洪承畴、孙传庭二人正在剿贼,不宜抽调。”

    “即令洪承畴、孙传庭的人马不能抽调,臣虽驾钝,仍可调关宁吴三桂分兵勤王;臣愿率宣、大、山西诸军,与虏决战。”卢象升知道对于贺人龙、左光先、曹变蛟等人来说,吴三桂就是个友情出演的配角,于崇祯的剿闯大业并无多少增益。

    崇祯心思沉重,许久默默无语。他毫无表情地凝视着卢象升,那因为激动而不停上下颤动的乌纱帽翅。

    卢象升明白,他自己刚才的言语过于激烈,正所谓“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他因此一时也不敢抬头,可是又不甘心地说:“目前国危主忧,微臣敢不肝脑涂地,以报陛下?但兵饷须要接济。”


………………………………

第237章 见菟而顾犬,为时晚矣(十二)

    大明皇帝朱由检听完卢象升这般杜鹃啼血般的肺腑之言后,自身也是动容。他终于咬着自己最后一颗槽牙,像是剜去了他的心头肉一般地狠狠说道:“但得卿肯受任,替朕分忧,至于所领军马之兵饷一节,朕即刻命首辅杨嗣昌与户部阁臣设法接济,不使大军为粮秣饷银所困。”

    “谢万岁!”大功告成,卢象升心中没有轻松的喜,却只有深深的不安;他稳重地跪地、叩头、谢恩。

    崇祯示意卢象升勿要多礼,继续又问了些关于昌平军中,以及宣、大、山西防务兵马的诸般情形,随着君臣二人的对话,崇祯那颗萌动的心再一次因为犹豫而冷却下来。

    一方面,他觉得卢象升是直臣,其忠心可嘉,故而坚决主战也不无道理;而另一方面,他又怕一旦自己并没有十分信心的官军外战失败,这样面对强寇犯边,闯匪乎突于内,朝廷面临的危局将是更难支撑。

    崇祯皇帝沉吟半晌,他对自己选定的这位御寇督师说道:“卿往年剿办流贼,迭奏大功。但东虏非流贼可比,卿宜慎重。”

    卢象升进士出身,自然有着一颗七窍玲珑的心,但是他一向自律甚严;尽管他看出崇祯的游移不定,也不想对皇上隐瞒自己的观点,他进一步向皇上言道,“用兵作战,自宜慎重。但以愚臣看来,流贼中若李自成与李过一股,坚甲铁骑,部伍严整,其手下强兵悍将,不让安、史之乱贼,只是诸臣讳言,朝廷未及深知。今日如有人在皇上前夸张虏骑精锐,只不过为议和找地步耳。”

    “我军新集,远道疲累。敌势方锐,总以持重为上,不可浪战。”崇祯感觉自己被直男带偏了,他不甘心地规劝直男莫要草率行事。

    卢象升听到“不可浪战”四个字不觉心中一惊,火热的赤子之身,好像被一盆冷水从头顶浇到底。

    他正要不顾一切地继续向皇上披肝沥胆地痛切陈词,已经在刚才的一瞬间燃烧尽了所有战力的崇祯,用近似于生理冷淡的腔调对卢象升说:“卿鞍马劳顿,休息去吧。至于战守事宜,可与杨嗣昌、高起潜等仔细商议,看如何进行方好。”

    逐客令已下,卢象升就再不知好歹,此时也不敢再说什么,他只得叩头、辞出。

    在他刚走到右顺门,一脚门内一脚门外之际,一个太监快步追了出来,他传旨说皇上在左顺门赐卢象升酒馔,让他赶紧随着自己往东而去。

    皇上所赐酒饭,照例是有规制的。菜只四样,肚皮大小都不能认真吃;酒只一杯,还不能认真喝,只能把杯中的酒浇在地上,还得重新叩头谢恩,想要私自将皇帝所赐的酒馔携带出紫禁城,那么就只能用人头去换了。

    在万恶的封建社会,皇帝赐宴这样的事,一向被认做是皇帝的无上恩宠,更是朝廷重臣难得的荣光。卢象升为此感动到泪奔泪涌,他向北叩头,高声山呼万岁,同时在他近乎冰冻的心中,升起了一丝皇上又倾向对东虏作战的希望。

    小口吃着皇帝的饭,慢慢抿着崇祯赐的酒,卢象升心中翻来覆去地不踏实,究竟是怎么回事情,他真想回府以后踏踏实实地卜算一卦。就在他胡思乱想,正要谢恩辞出之际,外面抬腿走进一人,冲着卢象升一笑,歉意地到,“又要打扰大人,还望海涵。”

    卢象升心中开着小差,听闻有人说话随即一愣,见说话之人却是宫中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卢象升连忙起身与这位口碑一向甚好的内监叙礼。两个人稍作寒暄,王承恩便向他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原来卢象升走后,崇祯心中感到不安,他想着卢象升对自己的衷心,又想到朝堂之上群情汹汹,烦恼的一塌糊涂。他背着手踱出殿外想透一口气,抬眼望向高高升起的太阳,发现日生异象。

    忽见朗朗晴空之中“炽日抱洱,下有云气一股,其曲如弓,弓背朝上……”作为被上天垂青、‘王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的崇祯,心中骤然一惊,他强压住内心的惴惴不安,命王承恩赶紧去寻钦天监问询这是什么征兆而钦天监。

    钦天监是掌观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的机构。秦、汉至南朝,太常所属有太史令掌天时星历;隋之秘书省所属有太史曹,炀帝改曹为监;唐初,改太史监为太史局,嗣曾数度改称秘书阁、浑天监察院、浑仪监,属秘书省。

    开元十四年,复称太史局,属秘书省;乾元元年又改称司天台。五代与宋初时始称称司天监,元丰改制后改太史局。辽南面官有司天监,金称司天台,属秘书监。元有太史院,明时沿用司天监一名,后被改称为钦天监,仍属钦天监。

    此时的钦天监监正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他忽闻皇帝传唤,即命擅长星象占卜的副监正高守谦进宫奏对。

    崇祯对于钦天监副监正高守谦的奏对并不十分满意,挥退高守谦后他猛然想起自己平台召见的卢象升……

    正如天朝古代有名的统帅那样,卢象升除精兵法、战阵之外,也曾专研易经中的占候之学,若论其专精的品级,可谓是占星望气之大宗师是也。卢象升得了皇命不敢耽搁,他赶忙漱口净面,走到殿外抬头仰望了好一阵。

    心中惊骇而脸上丝毫不敢流露,此刻的异象他记得很清,那正是在汉朝人甘公、石申合著的《星经》、还有唐人邵谔所著的《望气经》上说过的天象;此主权臣当道,奸佞之人为祸朝堂蒙蔽主上的亡国之象。

    查知此等灾难性的征兆后,他不觉心下大惊;但是卢象升却不能言明自己得出的卦象,于是他对前来代替皇帝问询自己的王承恩道:“请公公代学生回奏陛下。古书中云,此乃克敌致胜之兆也。”


………………………………

第238章 见菟而顾犬,为时晚矣(十三)

    待到王承恩进殿之后,卢象升一直静静地坐着原位上不敢离去,他怕皇上会再有什么询问。确如卢象升所料,过去了一顿饭的时间,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承恩又走了出来,向卢象升传皇上的口谕:“上天虽有克敌之兆,但也要万分持重,军事究应如何料理,卢象升要速与杨嗣昌、高起潜详议而行,切切。”

    卢象升一路上神不守舍地从左顺门中出来,他的心中异常惊恐。遵照皇上的旨意,他找着首辅杨嗣昌,两个人同到内阁外的朝房,恰巧高起潜也在这里候他,三个人便谈起了关于下午如何遵旨会议的事。

    一则因为这个会议必须关防周密;二则高起潜驻兵东直门内;杨嗣昌的住家也在朝阳门大街附近。所以三个人决定午饭后在安定门议事,尽管在朝房不能多谈朝廷上的机密大事,但是卢象升也听出来高起潜果然同杨嗣昌在一唱一和,他也提出了高起潜的内心中,害怕同满洲兵作战。

    离开朝房,他勤王报国的一腔热血差不多冷了一多半;只余下惟一的希望,是在今日午后的会议上说服高、杨二人。他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出端门的时候,恋恋不舍地回头望去,果见紫禁城的西北角风雷暗动有如万马齐喑,他知此象乃主国危君辱之厄。

    等到卢象升回头再看时,紫禁城上空却是一切如常,他开始怀疑自己平生所学,不过他空叹,“自己空有降龙伏虎之力,而徒呼奈何。”

    卢象升心情沉重地返回自己的府邸,一路上他都在想,“尸位素餐之辈窃据朝廷权柄,却如此惧敌如虎,看两个人热衷议和,这仗却叫我如何打?也罢,万不得己,我只好不顾生死,独力奋战,以谢国人!”

    自大明门到西单这一带的大街上,他亲眼看见了不少难民,这都使得卢象升的心中更为烦躁不安,待他回到府邸,听到家人回禀,说是有不少客人前来拜候自己,想打听朝廷和、战大计;卢象升的胸中烦闷,就推说自己连日行军不曾有片刻安眠,故而身体不适,大小人等一概不见。

    “老爷!”顾显一面替卢象升脱下朝服,一面低声对他说道,“刚才翰林院杨老爷来过一趟,等不及就回去了。他叫小人告知老爷一声,他有重要话要同老爷面谈……”

    “呃,知道了!”听闻杨廷麟来寻自己,卢象升困意顿失。

    虽然论官职他与杨廷麟相差悬殊,根本不是能够在一起攀交的量级;但是他一向对杨廷麟怀着敬意,认为杨廷麟有见识、有胆量、有骨头、有真学问。

    “杨公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跟我谈呢?”卢象升在心中盘算,“莫不是有可以助我一臂之力的谋划?”

    兀自沉吟一阵,他吩咐老仆顾显说:“你去回禀杨老爷,就说我稍事休息就要去安定门同杨阁老、高监军议事。清他在府中等候,我回来时一定前去领教。”

    卢象升在北京的府邸中并没有他的亲眷,他的夫人和如夫人,都在五月间带着孩子们和大部分仆、婢回宜兴奔丧去了。因此,卢象升从朝中回来,便谢绝了宾客,一个人躲在书房里倒也清静。

    味同嚼蜡地随便吃一点什么,他本想躺下稍睡一会,但想到和、战之问题,心中顿时苦闷非常,根本没法入睡。假寐片刻,他就猛然坐起,呼唤老仆顾显来帮他穿戴齐备,准备带上亲随骑马前往安定门。

    他们刚走到自家的大门口处,猛地有一个人不顾门官的拦阻,从门房里抢步出来,向他施礼道:“老公祖,东照特来叩谒,望赐一谈!”

    在明代,知府、巡抚和总督皆可被尊称为老公祖。卢象升闻言定睛一看,心中又惊又喜,他跳下五明骥上前一把拉住客人的袍袖,高兴地说道:“太好啦,姚先生从何而来?真是令人意想不到!”

    来人连忙与卢象升把臂答道,“东照因事来京,适遇东虏入犯,本拟星夜返里,因闻老公祖来京勤王,故留京恭候叩谒。”

    “好,好。请到里边叙活”,卢象升拉在他快步进到门内。

    这位来访的姚东照表字墩初,年在六旬上下,他的身材魁梧,精力健旺,胸前垂着斑白的须髯;姚东照眉阔额广,双目似有紫棱,开阖见闪闪如电,卢象升知他是巨鹿县的一位穷秀才,为人慷慨好义,颇重气节,在乡里间颇有威望。

    崇祯二年秋天,清兵入犯京畿,直逼朝阳门外。卢象升当时正任大名府的知府,他霍然而起拔刀劈案大呼:“大丈夫岂能坐视胡马纵横!”遂募乡勇万人,星夜勤王。

    路过巨鹿时,姚东照也率领了一千多子弟参加进来,当时很受象升的嘉奖,从此他们两个就成了熟人。

    卢象升在大名做了几年知府,清名远播;不久便升任大名兵备道,管辖大名、广平和顺德三府,他几次想要东照做官,却都被他拒绝了。因而卢象升对姚墩初更加的敬重,后来卢象升离开大名,两个人已经有几年不通音讯,但是卢象升听说在一次清兵深入畿辅的时候,姚东照率领着乡里子弟与敌周旋,他有一个儿子当时战死在疆场,现在这姚老头突然来访,卢象升心中既觉诧异,又觉欣喜,所以纵然有要事在身,他也愿意同故人一唔。

    到在客厅中坐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