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大宗师-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能够让李赤心看到官军如此使用火器的话,他一定会鼓掌大笑,“闯军有救了!”在现代人的眼中,铳炮出来都不是为了防守而诞生的,尤其是各式火铳,它们才是屠杀和进攻的利器。
现代人很多会哀叹天灾人祸导致明朝的覆亡,其实完全按照军事理论分析,拿着超出一代甚至划时代热兵器的大明军队,没有任何理由败给十三副铠甲起兵的野猪皮。这样的战例根本不用翻箱倒柜,国人耳熟能详的鸦片战争和后来的火烧圆明园,都是冷兵器对抗近现代火器的真实战例。
说道大明的火器,此时与清军和反政府武装的代差,甚至还要大于八国联军之于八旗清军,按照普鲁士军事理论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去分析,完全不可能发生十三副铠甲颠覆帝国的冷笑话。
十三副铠甲颠覆大明的笑话很冷,可那是歪果仁不懂天朝贵胄们的尿性,太祖他老人家对于武器的使用就有过一句鞭辟入里的分析,在这里不复赘言。总之,武器是死的人是活的,如黑叔叔一般的神操作,能够让黑鹰坠落,还不如说是得到天外飞仙般的军事理论的指导。
幸亏刘宗敏是久历疆场的大将,在危险的局面中,在纷乱的千军万马和刀光剑影里,他并没有在这种突然的袭击下惊慌失措,却像是山岳一样屹立不动。在他面前三十丈以外的河滩上,正在发生着一次生死抉择的考验。
不远处的河滩里已经发生了混战,刘宗敏自己的将士们,在官军的打击下纷纷倒下,而且炮子与利箭不断地在他的身边和头顶飞过,密得如飞蝗一般。就在这片刻之间,刘宗敏一句瞧出了面前敌人的弱点,此时他就像是李赤心附体一般,忽然放了心。
他很想开怀大笑。不过刘宗敏的笑点与李赤心不同,李赤心会笑官军用死了进攻的利器,而刘宗敏觉得,如果官兵让开他的前队,拦往闯王李自成的中军厮杀,同时从四面包围自己统领的前队,那么根本就不用再谈什么危险不危险的了……
………………………………
第278章 羌管悠悠霜满地(三)
前军主将刘宗敏,此时很想开怀大笑。这让他想起了曾与自己的好兄弟李过讨论的斩首战术;如果换做是他来指挥这场突袭的话,自己会让开闯军的前队,直接拦住闯王李自成的中军,来一个擒贼先擒王,同时还会让部分兵力,从三面包围牵制自己统领的前队,等到解决了闯王所在的中军,那么这支官军回过头来,与三面包围自己的人马,那样的话,闯军之余分崩离析全军覆没一条路,根本就不用再谈什么危险不危险了。
想到这里,突然他胯下的枣骝马胸前中了一枝三棱透甲锥,雄骏的战马狂跳数尺,然后轰然倒地。
当战马庞大的躯体倒下之时,刘宗敏闲庭信步般地甩镫离鞍,他手下的裨将立刻牵过一匹同样高大雄壮的黄膘马,没见刘宗敏如何动作,便已经翻身上马,仍然立在原地傲视面前的战场。
有一支为数不少的官军,似乎发现了刘宗敏是闯军人马的主将,便一声不吭,凶猛地向他这里扑来。领军的将官企图将刘宗敏捉住,为首敌将的战马,风驰电掣般地冲到离他只剩下二十步远近的距离。
簇拥在刘宗敏左右的亲兵、亲将都已非常紧张,以为他定会大喝一声,拔出双刀砍杀过去;可是人们见他并不十分在意,只轻蔑地用眼角朝着扑来的敌将膘了一眼。
当这员敌将扑到离自己十步左右时,他偏头朝自己的裨将党守素瞟上一眼,把下巴向着前面微微一摆,轻声说了一句:“把这些苍蝇赶走,别让他们来打扰我”
党守素像一只扑向兔子的苍鹰,胯下的战马如同箭离弓弦,突然率领自己的一群弟兄迎上敌将,奔雷一般的刀光打了个闪,紧接着党守素胯下的马匹向右腾跃开去,像是很厌弃敌将脖颈中喷涌出来的污血,党守素手下的弟兄们,在转眼间把敌人杀得狼狈而逃,马蹄下留下众多死伤的官军。
猛将党守素杀得兴起,他正要领军往对岸的敌阵杀去,耳轮中就听到刘宗敏呵斥声:“他娘的,放出去就不知道着家,赶紧给老子滚回来”
党守素像是便停了电的,只好勒转马头,悻悻地回转了来。
刘宗敏身旁的亲兵连着有两个被羽箭射中,他身披的斗篷上也被擦肩而过的利箭穿破了一个洞。再过片刻,他换乘的黄骠战马也中了一箭,同样的黑羽三棱透甲锥,深深插入黄骠马的胸前,战马不甘地跳起来,随地打了个旋,“咕咚”一声颓然倒下。
刘宗敏的神情没变,他从从容容地换了一匹高大的菊花青骟马,依然驻马立在原地,刘宗敏身边的标营亲兵担心主将会被冷箭射中,因为从战马尸体上取下来的两枝三棱透甲锥,泛着血色的寒光,透甲锥上镌刻的几个字刺痛了刘宗敏手下亲将的眼睛,因为近年来,义军不少大将都是被同样的冷箭射杀,但是他们至今没有找到黑羽箭的主人。
不过即使这样,也没有人敢出声劝刘宗敏后退一步。他似乎没有感到左右亲兵,都瞪圆了双眼找寻这两只箭的主人,一边还在为他的安全担心。
刘宗敏只留意到他的标营人马,此刻正急不可耐地想杀入敌阵,于是他沉声说道:“都别急,给老子沉住气,再等一等。”
他继续立马河岸的高处,沉稳的身形阴沉的脸,像是激流中的滟滪。刘宗敏竭力要看清官军的主将是准,又在什么地方,他好用反其道行之,好用斩首战术擒贼先擒王的办法,直取敌人主将。
但是在一片混沌的、滚滚流动的烟尘中,再好的视力也很难看清官军的帅旗所在,面前敌军的气势又是如此之凶猛,纷乱的战局瞬息万变,胜败只在转瞬之间,已经容不得他更多的思考。
眼见郝摇旗和刘芳亮两个,像是两只利箭又一次跃马冲上对岸。刘宗敏的心中一惊,紧接着就是狂喜;可是转瞬之间他的希望便化作了泡影,只郝摇旗、刘方亮两员大将被铜墙铁壁一般的敌阵给逼退了回来,这时又是一枝黑色的羽箭擦着刘方亮的脖颈飞了过去,这使他的心头猛然一凉。
就在这刹那间,敌阵里黑羽再现,幸亏郝摇旗的战马正在跳过一道缓坡,三棱透甲锥叮的一震,竟将郝摇旗身后的护心镜射裂,郝摇旗的虎躯也被这一箭射中,身子在马上一阵摇晃。
刘宗敏此时再也无暇寻找敌军的主将,也来不及在万马千军里查找黑羽箭的主人,他猛然把身上披着的斗篷脱掉,随手向后一甩。列阵于河岸的两军,随即听见虎啸龙吟一般的大吼,宛若天际传来的晴天霹雳。
总哨刘宗敏胯下的菊花青战马,随着这声霹雳腾空而起,势如闪电般地越过七十多步宽的河滩,鬃毛乱乍陡然跃上对岸,直接向着官军最密集的地方狂奔而去,在他的身后,紧随着党守素等十几员偏裨将佐,几百名骑兵像是一只摧枯拉朽的大扫把,在人数占绝对优势的官军中所向披靡。
这支人马在严阵以待的官军中忽左忽右,行踪飘忽不定,从官军的重围忽而杀出,忽而又杀进敌人的核心,在刘宗敏的带领下,这支彪悍异常的骑兵,寻寻觅觅地追踪敌将主将的踪迹。
挡住去路的官兵多数都是步兵,他们虽然也拼死阻挡刘宗敏的去路,并且几次想把他这一支人马包围吃掉,但碍于这五六百名骑兵高于平均线的战力,在它的冲击下像洪水冲垮土墙一样,纷纷在这股洪流中垮塌倒下,没有被杀死的官军心有不甘地让出了一条血路。
刘宗敏的菊花青,显然暗藏虐杀的属性,它常常将自己的铁蹄,从那些已经断气的和没有断气的、伤口流淌着鲜血仍然在地上匍匐逃命的人身上,践踏腾跃而过,龙吟一般的嘶鸣简直如同猛虎下山时的咆哮。
………………………………
第279章 羌管悠悠霜满地(四)
刘宗敏的菊花青战马,很显然暗藏了虐杀属性,它常常将自己的铁蹄,从那些已经断气的和没有断气的、伤口流淌着鲜血,却仍然在地上匍匐逃命的人身上,践踏腾跃而过,龙吟一般的嘶鸣简直如同猛虎下山时的咆哮。
当刘宗敏冲人敌阵的同时,郝摇旗、刘芳亮和袁宗第三人自然不能有片刻犹豫,老大当先冲过去砍人,做小弟要是敢畏缩在后,不要说万恶的崇尚节义的封建社会,就是九七年七月以前的港岛,这样的小弟都会在不久后剁成人肉叉烧包。
郝摇旗、刘芳亮和袁宗第三人本来就具有虎将属性,在大哥身先士卒的感召下,他们率领各自的将士。嗷嗷叫喊着狂野地冲过对岸,深入到还处于默契相持阶段的敌阵,同还没有醒过味来的官兵展开了一场混战;这时,最让近现代穿越人士亮瞎D眼的火器,例如官兵的火炮和弩铳等大杀器反倒都失掉了作用。
反正今日一战的战例,在传到李赤心耳中的时候,他身边的亲信见自家将爷忽而做仰天大笑状,忽而捶胸痛惜,怒骂“蠢蛋!”
铳炮手和弓弩手们很自然地退往一边,他们有的拔出刀、剑。抵抗冲上前来的闯军,有人估计是瞧着自己的武力值卓然不群,还迎面硬怼闯军的冲杀。
郝摇旗就属于自带霉运属性的大将,他迎面就同一股敢于顽抗的铳炮、弓弩手们大战在一起,这些本来用作弃子的高科技兵种,倒没有被大官人们抛弃的自觉,在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者指挥下围成并不规则的三个圆形小阵,他们将铳炮堆放在闯军进攻的来路上作为障碍,自己则是猬缩在障碍后面,用手中的长刀坚盾对抗郝摇旗的冲杀。
郝摇旗见不能将貌似肥羊的冲炮手吃掉,一时大怒。历来农民军与官军的神机营对垒,都是冒着死掉一批炮灰,然后全歼那些自己同样被当成炮灰、而没有还手之力的冲炮手;狂怒爆表的郝摇旗杀得性起,不再同刘芳亮等互相照应,他避开了这股顽抗的炮灰,率领着他自己的标兵追着一支认怂的敌人不放,眨眼之间你追我赶地离开了正面战场。
刘芳亮和袁宗第起初还并肩作战,两支人马相互呼应。刘芳亮手中的长枪得到过高人的真传,一手杨家枪法使得出神入化,锋利的枪尖如同跃动的精灵,轻巧地刺破一个个各不相同却又大同小异的喉咙;枪上的红缨不知饱沾了多少人的鲜血,不知有多少人被他的枪锋洞穿了胸膛,与他对阵的敌将,在还没有来得及招架前就被他一枪扎下马去。
但是,淝水之战那样以少胜多的战例全数被载入到了史册,在五千年的战争史上,也不过是薄薄的几页,眼下官兵仗着人数众多,没用多长时间,就把他同袁宗第的两千多人马分割成首尾不能呼应的几股,进而圣斗士一样勇敢的刘方亮紧紧地包围起来。
随在刘芳亮身后的,还有他的两三百多名亲兵营将士,这些人随着刘方亮南征北战,几乎都是悍不畏死的战士,他们将数倍与己的官军杀退了一批又一批,转瞬间第三批敌人就蜂拥上来,使得刘方亮汗透重裳却依旧不能够突破包围。
这些官兵都是同李自成的人马数次交锋的老对头,对于闯军大将的熟悉程度更是源于朝廷标出的极高赏格,他们看见这位面皮白净,堪称俊美且武力值爆棚的年青将领,又加上军官按图索骥的指点,经过对此人胯下雪臼战马和掌中兵器的辨认;现在就是不看他身后掌旗官擎着的大旗,也那个认出他就是那个价值前两白银的刘方亮。
人们见自己有幸围住了一个银娃娃,一旦擒杀此人,自己今后便等同与有矿的老板,官军阵营立时战力倍增,越来越多想捡便宜柴火的官军,一下子把小鲜肉刘方亮包围得水泄不通,为了给自己助威,他们还从四面八方发出呐喊:“活捉刘芳亮!捉到银娃娃!”
但是,有矿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人马尽管围得很紧,叫喊得起劲,见到一员又一员的将官毙命于刘方亮的摧花辣手之下,自然是只敢远观而不敢亵玩焉。这样一来,刘方亮这里就成为了整个战场最吸睛的亮点,内中人闷头苦战,外面的观众摇旗呐喊鼓声雷动,让袁宗弟的部队,活得了不小的机动权,他虎吼一声,率领两千生力军追逐着另一股战败的敌兵呼啸而去。
正在寻找官军主将准备玩斩首的总哨刘宗敏,忽听战场之中欢声雷动,竟如同在集市上人们围观打把势卖艺之人,人们时而高声喝彩,继而有人发出哀其不幸的长叹。远远地,刘宗敏看到了被多过自己四、五倍的敌人围困在一座土丘下边的刘芳亮。
此刻,刘方亮马打盘旋刺死了第五名敌将,白马长枪已经被敌人的鲜血染成了血葫芦,唯有刘方亮和他胯下战马的牙齿是白色的。刘宗敏暗骂了一声便打马冲去解围。
但是当他冲到离刘芳亮一箭之地时,才猛然发现为什么这面没有多少官军阻拦自己的冲锋,在他的眼前一道几丈深的山沟突兀地横在自己的马前,而一队早就埋伏在沟对岸林莽中间的官兵,此时见机发出一阵喊杀声,进而人马一跃而起,点燃了铳炮的引信。
立时炮声震憾了潼关塬上的黄土地,霎时间硝烟弥漫,弹丸横飞,加上瓢泼的乱箭,使刘宗敏的标营人马,在片刻之间就有不少负伤落马,逼得刘宗敏哇哇地怪叫,却又不得不后退连连。
身为大将必须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他略一察看当前的地形,便果断地决定绕道过去。就当刘宗敏正要挥军,从深沟的右边迂回过去之时,远处有点杀了一员敌将的刘芳亮,忽然撇开正面的敌人,领人马杀开包围,一路向他这边杀了过来。
………………………………
第280章 羌管悠悠霜满地(五)
以貌取人会坏大事,这也是站在执法者立场上的官军,为什么会屡次让弱小的反对派力量一再逃脱围剿的原因。貌似小鲜肉的刘芳亮可不是一股韩流,若论他领兵打仗的资历,是远超人送绰号‘一只虎’李过的。
刘氏兄弟中的老大,也就是刘方亮他亲哥,那可是明末十三家中的重量级人物,他刘方亮的武学渊源更胜于李家这种博采众家之长的野路子。大明朝廷的武举考场中,都要考试杨家枪这种传承有序的武艺,放在这一世里,人家玩的枪法那就是武术家协会的理事级传承,弄不好会进入到五环赛场的;而李家叔侄中,即使如李过他爹与老丈人王知明那样冠绝武林的把式,在人家眼中也不过是大师眼中的小徐徐一般无二。
刘方亮还是有真本领的,战场才是考验军事人才的最好考场,多年领军捅人的经验,可不是萌系的大明将领,在师尊家中用几部密不外传的兵书所企及的。刘方亮把自己的人马布成一个圆阵,他则是游走于圆阵的周遭,见到不服来战的官军将校就玩单挑,看到大股来犯的敌人,就缩进阵中抵抗官兵的围攻。
他在战阵中一面厮杀,一面寻找突围的时机。与自己并肩作战的郝摇旗、袁宗弟先后脱离了战场,他冥思苦想之后,也唯有性如烈火且为人仗义的总哨刘爷,可以解自己的燃眉之急,当他盼星星盼月亮地看见刘宗敏,在一箭外的沟岸上,被官军的铳炮、弓弩所阻,他就留上了心。
扎死一员敌将之后,他没有回归本队,却将手中长枪一挥,对手下的将士们吼了声“随我来!”
白马银枪的赵子龙,已经被敌人的血肉模糊成了杀人不眨眼的关二爷,红马红枪红人像下山吃了生肉的猛虎,风一样扑向那一侧领队的敌将。
后世研究历史的专家学者,翻开明朝官员的档案资料,无不为大明朝亡于满清扼腕叹息,无论大明朝廷的文武官员,履历都是极为华丽耀眼的,文官之中不乏诺奖得主级的大犇,也有科学进步奖这类的牛人;武官几乎都是西点级正规院校选拔的尖子生(大明武官文进出身虽然不多,但是几乎都出自于武进士或者武举人),按说这些人世受国恩,完全不可能容忍异族……
然而理论与实践是要辩证看滴,老人家就曾经用不够看的小米加步枪,逼得飞机大炮原子弹武装起来的寰球警察摧眉折腰;反正西点军校小牛们,就是没有战胜西苑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本书承担不起N年义务教育的重任,所以究竟是大明近亲繁殖还是阶层固化导致帝国覆亡的命题无暇讨论,因此还是让我们回到刘方亮眼前的危急中来。
科班出身敌将举着大砍刀催马相迎,大刀划过美丽的弧线直奔刘方亮,然而后发先至的贼寇头领手中长枪的枪缨一闪,这员敌将手中的大刀便飞出几尺远,人们还没有看清两个人交手的过程,敌将就咕咚一声栽下马去。
外围阻挡刘方亮的官兵人惊马骇纷纷后退,不自觉中就为这队人马闪开了一个缺口。那些站在沟岸之上,还在为自己的新战法而洋洋得意的铳炮手、弓弩手,一看刘芳亮从背后破围杀来,丢下手中的杀人利器一哄逃散。
刘宗敏汇合了刘芳亮的人马之后,两个人一先一后重新杀进官军大阵的核心,随后还救出另外两三股陷入敌人包围的人马,不久又同袁宗弟的人马遇到了一起,唯一让刘宗敏遗憾的,就是没有找到官军的主将,也没有再发现黑羽箭主人的踪影。
刘宗敏、袁宗弟、刘方亮三大巨头合兵一处,战场上的局面立时有所改观。大纛旗迎风招展,小一号刘字、袁字大旗行风就舒,三支队伍人如猛虎马似蛟龙,在这片战场上与数倍与己的官军展开了对攻。
郝摇旗这位悲催的同学此时也转了回来,潼关土塬上只有进退两条路,他在惊喜之余,只好回转同总哨刘宗敏他们会合了。
刘方亮很是好奇郝摇旗的归来,要知道这位可不是按照常理出牌的主,安排他向东的时候他偏偏往西,同意他打狗的请求后,一定要注意他的本意是去麻鸡。两个人随在刘宗敏、袁宗弟的身后嘀咕开了,很快,在面目俊美的刘方亮面前,郝摇旗就说出了自己前面厮杀的经过。
郝摇旗这员战将武力值是不容置疑的,他如愿以偿地杀死了两员逃跑的敌将。但是,当他看见前面出现了一款鲜肉,有一员明显武力值偏低的敌将骑,却骑着一匹极好的战马;这一下就勾起了郝摇旗的兴趣,他想将战马夺到手里,却不料敌将不与他纠缠,只是一个劲地向远处跑,郝摇旗当然死追不放,结果不出意料,他中了埋伏。
一阵密集的乱箭和炮火,使他的人马成批地倒了下去,刚才还骄横异常的人们登时陷于混乱。正在这时,偏偏又有一股敌人从他背后掩杀过来,而刚才被他追赶的嫩肉也反转来向他猛扑。在鲜肉不嫩而后来者更为老辣的情况下,他再一次不出意料地大败亏输,并且郝摇旗自己还被一枝突如其来的黑羽箭射中,虽然是受了一处轻伤,但是他手下的将士却只剩了区区的三百多人。
匆匆整顿了一下现在的四路人马。经过刚才这场猝不及防的战斗,刘宗敏、刘芳亮和袁宗弟三个人手下的将士,也差不多死伤了四、五百人之多;另外有很多人负了重伤或轻伤已经很难在马上厮杀了。
刘宗敏拧紧了眉头,他身后的彩号已经占了半数,原来就挂过彩的,如今又挂了更重的彩。有不少人身上负伤几处,却还在同官军拼死搏杀。对于人员的大量伤亡来说,战马的大量消耗更对他们这支打头的人马十分不利。
(本章完)
………………………………
第281章 羌管悠悠霜满地(六)
尽管刘宗敏知晓自己麾下人马的战斗力有多么傲人。可现实是,即使他们能够以一敌十且在作战中勇猛非常,可到底是人数过少,总是不能把优势的官兵击溃,反而常常有被包围的危险。刘宗敏对此时的情形看得很清楚,依照自己的判断,当前敌人在这里大约投入了至少有一万二千人以上,而且从自己人马的折损程度上看,这些与自己作战的敌人全部是大明精锐的部队。
在这样敌众我寡力量悬殊的局面下,刘宗敏感觉非常烧脑,不过身为全军主将,他还是秉承着沉着、清醒、严肃、活泼的宗旨,丝毫没有动摇他对于胜利的自信。刘宗敏在想,只要自己的人马,能够继续在战场上保持机动能力,保持住猛冲猛打的气势,一旦敌人的锐气受到挫折,等自成的中军赶到后,只须派遣几百骑兵,出让这些养精蓄锐的生力军出其不意地向官兵力量薄弱的地方猛冲一下,整个战场上的形势就会改变。
正是由于看准了这一点,他稍稍将部队的部署调整了一下,全军分成相互呼应的两大股,采用避实击虚的战术,专们用骑兵向敌人的步兵冲杀,在高速机动的骑兵打击下,尽快解决官军的步兵。
面对大部都是步兵的官军,刘宗敏的战术可谓是找准了对方的七寸,正是因为大明朝廷的将官,将喝兵血吃空饷当成了家常便饭,不仅士卒手中的兵器,火铳,火炮都是粗制滥造的莆田货,就是原本给骑兵骑乘的马匹,都被各级将校换成了蜂窝掐丝的雪花纹银,揣进了自己的口袋。
刘宗敏如今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