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聊斋-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顾不上理会,再度闭眼,细细体味——虽然已经脱离天人合一的状态,但完成第一次完整周天后,天人之气,时刻都能感受得到,并且能够掌控驱使起来。

    这,就是周天前后的最大区别。

    蓦然,陈唐若有所觉,转身去看床头的天人剑匣。

    刚才一瞬间,他隐约发现,剑匣中,藏着东西。
………………………………

第四十章:变了

    体味那股天人之气时,陈唐蓦然发现,天人剑匣内,似乎藏着什么东西。

    这个发现,并非是肉眼可见,也不是听到的,而是一种玄妙的感觉。

    感觉如此真实,就如同是用眼睛看到的那般。

    关于天人剑匣,从最开始的误当枕头——高是高了点,不过都流行高枕,以表无忧——到破解《善养经》,剑匣随之改变,出现了练功图;再到那天晚上,剑匣霞光,轻松摄收凶煞邪祟……

    这一步步,都属于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

    而今,天人之气完成一周天后,又有新发现。

    陈唐心中大喜,赶紧凝神运气,再度去洞察。

    剑匣内,的确存有事物,但显露得极为隐晦,模模糊糊的,好像被什么给包裹住了,雾里看花,任凭不断地催动气息,都难以更进一步了解。

    坚持了一会,陈唐感到疲惫不已,赶紧放弃了勘察。他明白,并非是剑匣之物隐匿得深,而是自己的天人之气才刚确立,并没有成气候。

    那尾气息凝聚成的鱼儿,虽然灵性十足,但还很弱小,显得虚,不足以驰骋奔腾,也不足以完全解开剑匣内藏着的谜团。

    此剑匣从外表看平淡无奇,眼睛无法看透匣身,陈唐认为:只有天人之气才能感觉到内中有物。

    会是什么呢?

    是上次摄收进来的那头邪祟?

    而或,是一柄剑……

    陈唐忽然想到了什么,拿着剑匣到灯下看,就见到刻有运功图的那一端又发生了变化,运功图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线条勾勒简单的新图案。

    应该说,是一个字!

    两横两竖,形成一个大大的“井”字,如果忽略掉露出的边边角角,位于中心出,就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口”。

    表示,这是入口?还是出口?

    陈唐陷入沉思,不过很快,他明白过来,只要天人之气练到了一定火候,就能洞悉其中事物,破解谜团。

    他把剑匣放回床头上,运功图的消失,证明了此物与《善养经》完全配套。当完成了第一次的周天运转后,也就表示陈唐真正练出了天人之气,练功图等于一个关卡,被破关后,随即出现“井”字型的新图案,等待最后的解密。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

    陈唐在想:现在的自己,算不算得上是高手了?

    依据那句“外家练力,内家练劲,而真家练气”的说法,自己应该是越过两大阶段,直接练了气,按理说,已经是万中无一的高手了……

    可陈唐心中总觉得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高手,不是吹出来的,也不是练出来的,而是从真正的实战中打出来的。

    陈唐现在,苦无参照,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对手,以验证自己的水平如何。

    他所认识的人物,有詹阳春和赵三爷两个内家高手,可陈唐不能直接找他们挑战,如果落败,那是正常,但要是失手赢了,该如何解释?

    这样的事,惊世骇俗,决不能用“家传武功”的借口来糊弄过去了的。

    要不,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样,在夜间蒙上块黑巾,出去飞檐走壁,当蒙面侠?也可以戴块面具,成为面具侠……

    想着就觉得兴奋。

    但还是不妥,这般形象三更半夜跑出去,很容易会被人当做汪洋大盗的,要是被认作淫贼,当做人人喊打的采花大盗,那更跌份了……

    陈唐练气,折腾了半宿,现在困意涌上来,胡思乱想着,进入了梦乡。

    他做了个梦,白天在学院里,端端正正坐在课堂上读书听课,一副三好学生模样;可到了晚上,立刻角色变换,成为一身黑的神秘高手,出来行侠仗义,劫富济贫,颇有几分铁马骝风采……

    一觉醒来,精神饱满,神色奕奕,只是身上衣衫昨夜被汗给湿透了,异味甚大,他起床后,用水洗了身子,换上干净衣服,更觉得身心皆爽,举手投足间,竟有些飘逸出尘之意。

    “不矜哥,你好像变了?”

    早饭的时候,苏菱看着他说道。

    陈唐笑问:“哪里变了?”

    苏菱手托下巴想了一会,摇摇头:“这种感觉好奇怪,说不出来,就是觉得你有了变化。”

    陈唐哈哈一笑:“阿菱你不也变了嘛,变漂亮了。这是因为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有吃有喝,不变才怪。”

    听到他赞美,苏菱两颊飞霞,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头下去。

    吃过早饭,陈唐背上书箧前去学院上课。

    其后不久,渐渐恢复些人气的翰墨街上走来两名书生,一老一少。

    老的正是王甫,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只是背负考试的重压,以及家庭的负担,使得整个人枯瘦,脸色蜡黄,看上去,像是四五十岁的人;少者年及弱冠的样子,身上衣饰,明显比王甫好得多。

    年轻书生一脸不耐烦:“清阳叔,你说不矜搬到了城里住,你是不是听错了?”

    王甫纳闷地道:“昨天我去陈家庄问的时候,陈家族老是这么说的。”

    年轻书生哼一声,并不怎么相信地道:“以不矜的家境,他能到城里住?”

    王甫道:“他跟我说过,他卖了两幅字给赵三爷,得了三、四百钱呢。”

    “三、四百钱也禁不住花的,你在四海楼做事,岂不知这潘州府居不易,天天花钱如流水……”

    这年轻书生也姓王,名兴,字“朝明”。与王甫同村,算是本家。从辈分上,他得喊王甫一声叔。

    王兴是今年考上的秀才,虽然晚了一年,但他年纪占着大优势,自然更得看好。其家境在王家村那边数一数二,父亲是族长,属于典型的乡绅阶层,不愁吃喝。

    考上秀才后,王兴预备着入秋,就要报读潘州学院当增生。

    王家庄与陈家村比邻,乡里乡亲的,两个地方的秀才就那么几个人,互相自有来往,算是友朋。

    王兴与陈唐年龄相仿,暗地里便有了比较之心,他晚一年才考到秀才,颇不服气,想着自己有资本进读学院,却能后发赶上,肯定会比陈唐早好几年考上举人……不对,陈唐窝在陈家村中,家徒四壁,没钱支撑,只怕和王甫一般,举子试终生无望。

    昨天却听说陈唐早搬进了潘州府,暗暗吃惊,今天便和王甫一起进城来看个究竟,顺便到学院去问问入秋报道的手续事宜。

    “是这里了……”

    王甫认真地对着外院门边上挂着的门牌,心里踌躇,不知该不该上去敲门,生怕自己弄错了。

    咿呀一响,苏菱挎着口菜篮子走出来,见到两人,微微一怔:“原来是王大哥。”

    “苏菱!”

    认出她来,王甫再无怀疑:“你们真得住到城里来了?”

    苏菱回答:“是不矜哥买的房子。”

    “买,买的?”

    王甫更加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还以为两人搬到城里来,找便宜地方租住的,所以到翰墨街上,很是怀疑。却没想到不是租房,而是直接买下来了。

    这个地方,这间房屋,起码得几千钱吧。

    旁边王兴听得一愣一愣的,不知该怎么说话。

    王甫神色复杂,很不是滋味的感觉,好比两人本来一同约定扑街到老,一转身后,你却悄悄买了房……陈唐,你变了……

    那种落差感,很是让人悲凉,他吞了口口水:“不矜呢,在家不?”

    “不巧,不矜哥今天一早便去学院上课了。”

    “啊!”

    那边王兴不由自主地叫出声来,心中更不是滋味,酸的辣的咸的,一股脑翻腾上来,煮成一锅难以下咽的杂烩粥……
………………………………

第四十一章:刺杀

    陈唐搬进潘州府已有一段时日,不过他并没有去四海楼找过王甫。他总不能直接去跟人说:“我在翰墨街买了房子,到学院读书了……”

    那样的话,就显得是炫耀。

    不如等一个合适的机会,再与王甫分说,却不知道对方找上门来了。

    现在的陈唐,正在认真上课。

    最后一堂课。

    当初他一共选择了二十堂课,至今为止,就剩下这一课了,上完之后,他便会被收回腰牌身份等,不再是学院增生——除非继续交钱,勾选课程,继续深造。

    但已无必要。

    并非说课上的越多就越好的,如今陈唐的经义水平突飞猛进,已非吴下阿蒙。他得到了王夫子的欣赏,便做过两篇习作给他审核,王夫子看过后,给出的评语是:“今年举子试,大有希望。”

    其当然不会拍着胸口给陈唐打包票,说一定会考上这样的话。

    谁都不敢这么说。

    “大有希望”之词,已经足够了。

    在学院的课时虽然不多,但陈唐的效率高得吓人,陶昊积累五年的笔记,被他五天给消化掉,至于别的知识面,反正方方面面,囊括进来,多多益善。

    仿若鲸吞。

    如此高强度的填鸭式教育,换了一般人绝对受不了,只怕会疯掉。

    但陈唐乐在其中。

    既然无需再上课,何必还要浪费钱?况且目前的他,已经快没钱了。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很快到了下课的时候,当当当,悠扬的下课钟被敲响了。

    学院的课堂有多间,位于不同地方,不过上下课的时刻都基本相同。

    听到钟声响起,各个课堂内,生员们鱼贯而出,像是涓涓细流,然后汇聚到功名湖边上,再朝着学院大门处流去。

    整个学院校区,以狭长的功名湖为轴心,可分成两块区域。左边一大片,属于生员教育生活区;另一侧,则是文艺区,是仕女班的活动范围。

    互相之间有路径通行,但设有关卡门卫,寻常不得逾越。

    正所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每当下课时,总有不少男生员徘徊湖边不去,眺望对面的湖岸,做一番“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含情脉脉状,希望那边也有仕女千金出来,与自己深情对望,直接对上了眼……

    但这个几率,实在低微,基本只得个“想”字。

    陈唐知道今天出去,往后再想进来,就比较困难了。虽然没有多少留恋不舍,但驻足湖边,多看几眼风景,总不会亏。

    便在此际,湖岸对面突然传出阵阵惊叫声,都是女声,颇为尖锐,传荡开来。

    “咦,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啦!怎么啦?”

    这边的男生员们顿时不走了,纷纷围在湖边观望,有的还手搭凉棚状,好看得更加清楚些。

    今天的天气有些阴沉,云层很厚,遮盖住了阳光,显得荫凉。看这样子,恐怕暴雨将至。

    “啊啊啊!”

    “救命……”

    尖叫声此起彼伏,很快一大群红红绿绿的身影便在对面出现,正是仕女班的女学生们,此刻一个个惊慌失措,四散逃跑,有胆气小的,早“嘤咛”一声,晕倒在地;有些体力弱的,跑了几步,也不知是被裙角给绊倒?还是直接崴了脚,反正就一葫芦滚在地上,要多狼狈就多狼狈。

    一众男生员们见状,清一色目瞪口呆,何曾见过如此场面?恨不得立刻扑过去,来一场英雄救命的戏码,将那些受惊的千金小姐,大家闺秀们给搂抱入怀中,好好怜惜安慰一番。

    众人的注意力大都放在女学生身上,陈唐却立刻看见两条矫健的身影冲出,一个跑,一个追。

    跑在前头的那人一身仕女装,长发盘髻,仿佛是个女子;后面追赶的男子身形魁梧,左肋上却插着一柄匕首,血流不止。

    这闹得哪一出?

    “是阎副院长!”

    男生员中,有人很快认出来了。

    身上插着匕首的男子,正是阎之海,学院的副院长,潘州本地的书法名家,举人出身,曾经出仕当过官,后来进了潘州学院,担任职位之余,还兼职教导仕女班的书画课堂。

    不过在学院中,这位相貌堂堂的副院长名声却不好。皆因前年发生过一桩丑闻,阎之海用手段把仕女班一位富商之女给上了,最后还逼得少女投湖自尽,连尸首都没捞得起来。

    此事虽然阎家施展手腕,给生生压了下来,在学院中,也禁止非议,但诸如陶昊这等老生,却是知情的。

    第一天借阅读书笔记的时候,陈唐由于全心贯注翻阅笔记,并没有留意到阎之海从湖边经过。不过陶昊与他相熟之后,两人闲谈之际,论及学院各种人物时,陶昊跟陈唐说了此事。

    说的时候,陶昊一脸义愤填膺状。

    听了之后,陈唐同样愤慨,觉得十分不齿。可以说,阎之海的存在,让他对于学院的印象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

    现在见到阎之海左肋处受伤,几乎忍不住想高喊一声:“惜乎,击之不中!”

    就是可惜这把匕首没有命中要害,将其诛杀。

    阎之海大步流星,步伐明显与常人不同,一看便知是练武之人,而且武功还不弱,很可能已是内家之境。怪不得没有命中腹部要害,可能是遭遇刺杀时,及时闪避了下,躲过了致命一击。

    而刺客,那位跑在前头的“女子”,虽然穿着一身仕女装,但陈唐眼力非凡,辨认出来了,对方乃男扮女装,乔装的。

    一位年轻男子,换上女装,假装成仕女班的女学生,然后找着机会,手持匕首刺杀讲课的阎之海……

    如此事情,简直是说戏桥段,却活生生在学院中上演了。

    此事一出,不管结果如何,潘州学院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满城风雨。

    这位年轻刺客的武功明显不济,纵然得了先手,伤了阎之海,但根本不敢与之相搏,一击不杀,立刻冲出了课堂,往外疾跑。

    “卑鄙之徒,还想走!”

    阎之海怒喝一声,身形猛地扑起,如同一头矫健的苍鹰,啪的一下,一掌打中刺客的背部。

    那刺客被打得向前几滚,一直滚到了湖岸上,伏在水边,便一动不动了。
………………………………

第四十二章:血湖

    “怎地,被打成这样了,还想佯死来诈我?”

    阎之海站在那儿,并没有上前来,查看刺客的状况,而是阴测测地笑道。

    果不其然,倒在湖边的刺客忽然站起身来,右手中把持一柄明晃晃的匕首,指着阎之海,咬牙切齿地喝道:“阎伟老贼,我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千刀万剐,方泄我心头之恨!”

    这声音沉郁,果然是男人之身。

    阎之海脸色铁青,喝道:“你究竟是什么人?又是谁指使你来谋害阎某的?乖乖说出来的话,或许能饶你一命!”

    刺客却不回答,转身对着一汪湖水,悲恸地叫道:“婉儿,天哥没用,不能帮你报仇雪恨,我这就来陪你了!”

    说着,飞身往湖里一跳,人在空中,手上匕首直抹咽喉,血花当即飞溅而出。

    噗通一响,落入水中,血花与水花一色。汩汩汩地,这人便沉了下去。

    随即大片的殷红翻腾而起,竟成燎原之势,不断蔓延开来,几乎将半边湖面都给濡染得红通通的。看上去,分外妖异。

    功名湖,成为了血湖!

    湖岸上观望的一众生员见着,一个个惊骇不已,纷纷后退开来,怕那血水会冲刷上来,扑打到身上。

    一个人的血,哪怕流尽,也难以染红这么大块面积的湖水。

    此事超乎了众人的想象,让人觉得震撼不已。

    陈唐站在湖边,双脚纹丝不动,死死地盯着这片血湖,脑海里似乎抓到了什么,可一闪而过,又断了思绪。

    这时候,闻讯赶来的大队衙役和兵丁开拔进学院,在四周形成戒备,并让所有围观的生员们离开,返回学舍的,回家的,统统驱散。至于仕女班的女学生们,自也有人去安抚,送医。

    效率很高,不过半刻钟,现场除了官差和兵士之外,闲杂人等,基本都被清空了。

    “阎院长,你没事吧。”

    一名将领打扮的人物来到那边,赶紧问候道。

    阎之海冷声回答:“被刺了一刀,刀刃被抹了毒,不过已经被我压住了。”

    将领忙道:“快护送阎院长下去疗伤。”

    当即有两名官兵一左一右,扶着阎之海走了。

    阎家乃潘州望族,势力不小,又有一个阎之峰高居要位,担任潘州同知,正五品的官员,负责当地盐粮、捕盗、江防等要务,端是位高权重。

    阎之海是阎之峰的哥哥,本身也是有名望有地位的人物,上课期间遇刺,影响极其恶劣,闻讯而至的衙役和兵丁不敢怠慢,当即开始调查,又取了船只来,往刺客跳湖的位置进行打捞。

    此时,染红的湖水渐渐变得正常起来,慢慢恢复了原样。但见岸边柳荫成行,有风吹来,湖面翻卷波澜,自有一番景致模样,仿佛从未发生过血腥之事。

    所有冤屈,所有凄厉,尽付一掬清水。

    “没有找到!”

    “这里也没有……”

    负责打捞的人员大声嚷道,心中都是觉得惊奇。要知道功名湖虽然是活水,但水流并不快,也不算深,按道理,对方跳湖才短短一段时间,应该很好寻到尸身才对。

    要不是众目睽睽之下,都看到那刺客自抹了喉咙,鲜血又把大片的湖水给染红了,打捞的人甚至会怀疑对方是假死,借水遁走了。

    突然风大了起来,呼呼吹着,还掀起了些浪。站在船头上的人一个不备,有两个直接被掀到了湖里,幸好他们会水,连忙游回船边,叫船上的人搭手拉上去。

    “哎呀,好像有东西抓住了我的脚……”

    突然一个,惊慌地叫起来。奋力挣扎,船上的人急忙伸手把他拉到了船上,问道:“辛老五,真有东西抓你脚?”

    辛老五脸色有些苍白:“我是感觉到了。”

    一人指着他脚腕处的数根水草,笑骂道:“蠢货,是你勾到了水草。”

    辛老五见到,脸色通红,众人皆笑。

    大风刮起,随后噼里啪啦的,一阵黄豆般大小的雨点便砸了下来。

    天地一片白茫茫。

    风大雨大,湖水暴涨,无法打捞尸体了,众人赶紧撑船靠岸,避雨而去。

    四周戒备的衙役官兵们同样如此,跑散开来,或躲到凉亭中,或藏在柳树下,先避过这一阵雨再说。

    被衙役驱散,却说陈唐出了学院,漫步回家。

    一路上,他都在琢磨着刺杀之事。

    很显然,那刺客与前年受辱而死的少女婉儿有着某些关系,可能是亲人,也可能是爱人。此子忍辱负重,或者去学武了,或者去做什么准备了,一直忍耐到今天,才混进仕女班上,进行刺杀。

    只可惜功亏一篑,没有击杀成功,走投无路之下,直接投湖殉情。

    此事过程,曲折离奇,若被完全挖掘出来,细节还原,一定能被写成一部让人拍案惊奇、可歌可泣的故事。

    不过陈唐只猜测了个大概,具体细节,无从知晓,也无必要。

    毕竟他只是个秀才,并非负责缉捕办案的捕快捕头。

    又想到那一湖殷红的血水,真是叫人看得心慌莫名。都说有冤情的话,会天降异象,是以有六月飞霜之事——

    难道婉儿天哥两人含屈投湖,无比怨愤,所以就出现了满湖染红的灵异现象?

    反正在这个不太正常的世界,现在陈唐觉得,任何事情都有发生的可能。

    在血水蔓延的时候,站在湖边的他还施展了天人之气,希望能感应到什么。

    但这气才练出那么一点儿,只能随拳脚功夫发挥,拳风打出,覆盖一尺多点的距离范围,再远的话,就力有不逮了。

    因此要近身来,才有感觉;相隔得远,就没办法了。

    抬头观望天色,见大雨将至,便走快两步,刚入家门,雨点就砸落了下来。

    苏菱差不多做好饭了,见他回来,忙说起王甫曾来拜访的事。

    那时候家里只得苏菱一人,王甫叔侄不便逗留,交代些话后,便离开了。

    “参加乡里文会?”

    陈唐听罢,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苏菱不明白这文会是干什么的,大概是要请不矜哥去写文章,吟诗作词吧,便道:“不矜哥,我炒好最后一个菜,便能吃饭了。”

    “好。”

    陈唐便去洗手,等待吃饭。
………………………………

第四十三章:发作

    乡里文会,乃是传统,一年一度。就是城郊的几个乡镇村庄联合起来,专门为本地秀才生员举办的。设置有多个考核环节,数十名秀才前来角逐,最终获得魁首者,可得彩头一千钱;第二名的,五百钱;第三名的,三百钱。

    三名之下,又有七名优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