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聊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人满口答道,指了指摆放在伙房角落的一口米缸。

    这米缸刚才陈唐看过,空空如也,饿得死老鼠。但他现在再去看,揭开盖子,不禁一愣神:

    大半缸米正盛放在里头,一粒粒,饱满乳白,乃是上等好米。

    又见道人往那宽大的脏兮兮的袖子里一掏——

    “咯咯咯!”

    叫唤声不断,就掏出一只活生生的锦毛大公鸡来,好家伙,看着它毛色发亮,鸡嘴尖尖,目光敏锐,竟是野生的。

    这是什么操作?

    陈唐瞧得眼神有些发直,过了一会,不禁心里腹诽道:有如此道术,何不直接弄个现成白斩鸡出来?还要我来烧水杀鸡……

    当下却窃喜,这借住道观的日子,似乎很幸福啊。


………………………………

第一百二十二章:妖气

    陈唐便在道观住了下来,吃住问题,一并解决——虽然要做伙夫,但这算不得什么。

    礼曰:君子远庖厨。

    可作为现代青年,陈唐完全没有这方面的避讳和顾虑,杀鸡剐鱼,样样拿手。

    浮图道人术法了得,有隔空取物之妙,绝非魔术,亦非障眼法,而是实实在在的神通手段。

    这让陈唐想起,当日那浮生道人曾列出选择,其中有一项唤作《五鬼搬运术》的,功能有些类似。

    不过他深知,浮图道人施展出来的,不会是此术,而是更加高明的道法。

    陈唐想学道法。

    学得一门《隐身符》,让他尝到了甜头。哪怕只是小术,能多掌握一门,也是好事。

    不过直接开口求教,道人肯定不会答应。彼此之间,完全没有那份人情交际在。

    所以得多加了解,等待机会。

    道人整天无所事事,一天下来,起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蹲在耳房内,看两只促织争斗。

    这真得有意思?

    陈唐暗觉稀奇,忍不住凑过来,仔细观察起来。

    果不其然,发现了端倪。

    那两只促织,与寻常所见的颇有不同。不但个头大了一圈,而且身体特征,皆有异常。看板牙,显露出来的时候,有锋芒闪现;而强劲的后腿上,一排溜的锯齿,坚若钢铁,极为锋利。

    “道长,你这虫?”

    陈唐忍不住问道。

    道人瞥他一眼,懒洋洋道:“此乃道虫,豢养而成,能活数年。”

    要知道寻常促织,蜕皮成熟后,也就蹦跶几个月,便一命呜呼了。

    陈唐眨了眨眼睛:“道长养此虫,用来做甚?”

    “玩呗。”

    道人回答得干脆:“有人喜欢养狗,有人喜欢养猫,还有人养老鼠的,本道养个虫,不行?”

    陈唐听得,鼓起了眼睛。发现自己的思路出现了问题,总以为人家弄点什么,必有用意,必有深意,但其实,并非如此。

    所谓“声色犬马”,不管什么人,总得有些消遣娱乐的。

    道人修士,也可以找点乐子呀。

    想通这一层,他不禁哑然失笑。

    道人又道:“你别小看此虫,能赢大钱。”

    听到“钱”字,陈唐双眼一亮:“怎么个赢法?”

    道人摇摇头:“所以说书生误国,只会天天躲在房间内读书写字,不懂关心门外的事。”

    说着,伸手一掀,将那盆反扣过来,压在地上。

    这意思是不给看,下了逐客令。

    陈唐便一拱手,走了出去。在院子内想了想,终是离开了道观,趁着今日天气不错,到外面走一走。

    京城太大,想要游历一圈下来,估计得花费好几天工夫,当下他囊中羞涩,只得两、三百钱压袋子,玩不起。

    住在道观的近十天里,由于食住问题得到了解决,倒压力不大,可一旦到了外面,除了走路外,样样都得要钱,那就不同了。

    这段时日,读书写字、打坐养气,都是惯性功夫,不曾落下。与此同时,还在想着有无生财之道,赚点钱来花。

    但想来想去,发觉虽然考了举人功名,可到了京城里头,天下脚下,却屁都不是。

    没有熟人,不懂门路,甚至本钱都缺乏,能做什么正当买卖?

    至于当初发家致富的卖字行当,别说陈唐现在没有蕴含文气的作品,即使有,一时间也不知道卖给谁去。

    如今听到道人说促织可赢大钱,他就动了心思,去外面打听一下,究竟是个什么勾当。

    很快,慕名来到一条名叫“天青街”的街道上,陈唐就打探到了需要的信息。

    本就不是什么秘密,因为在京城内,这促织斗戏,实在太流行了。而且,已经持续火爆了十数年,早形成了一门传统。

    斗戏赌注的规则相当简单,就是双方各拿出自己的虫,放到盆里厮杀,胜负一目了然。而围观者可分别下注,压中了就赢,反之则输。

    很简单的一个游戏。

    而围绕这只小小的促织,却能衍生出一个庞大的产业来。许多农户人家,到了夏秋之季,便全家老小出动,扑到田头山坡间觅虫,见有好的,当即捉来,拿到市场上卖,屡屡能卖高价。

    更有不少人为了斗虫,倾家荡产,甚至卖儿卖女。

    就像那篇名叫《促织》的文章,一模一样。

    玩物可丧志,更会败家,不外如是。

    听到这些,陈唐顿时索然无趣。他可不像浮图那般,有那么多闲工夫游戏人间,玩弄风尘。而籍此来赚钱,也没什么意思。

    一方面,陈唐对此毫无研究,不知好虫劣虫怎么区分;另一方面,难道叫他像小孩般去草丛里觅虫?

    那真是斯文扫地了。

    沿着这天青街走,他准备到另一片街区逛一逛,再回道观。

    街道颇为狭窄,两边摆满摊子,都是卖促织的,有的装在笼子内,有的装在瓦盆里,大大小小,什么样的都有。有不少客人来此买虫,评头论足,时不时说一句“巨身修尾”;再来句“青项金翅”,应该是在点评虫儿品相;有看中的,便拿上一根草儿去撩拨虫儿,做试探状,看其是否生猛;又有讨价还价的……显得十分热闹。

    人多拥挤,陈唐走得不快。

    突然间,他若有所觉,脚步不禁缓慢了下来,心里暗道:“怎么可能?莫非是感应错了?”

    顿一顿,站在那儿,闭上眼睛,似在冥思,又仿佛在倾听……

    很快,陈唐睁眼,眼眸有异光掠过,扭动脖子,四下寻找搜索。

    然而看一遍下来,并未发现异样情况。

    但是,他很确定,那股气息就在自己附近。

    想了想,陈唐慢慢走着,一边走,一边寻觅。

    半刻钟后,他站在一个摊子前。

    守摊子的,是个年约十二三岁的少年,蹲在那儿,眼巴巴地望着来往的行人。

    在他身前,摆一口破木桶,桶内放着十数只促织,数量虽多,但一只只都没甚精气神。

    木桶旁边,又搁着个竹笼子,笼子内装有两只青蛙,个头不小;还有一只蛤蟆,极其肥硕。

    两只青蛙躲在笼子角落,间或张嘴,呱的叫一声。唯独这蛤蟆十分傲然,老神在在地蹲在笼子中央处。

    陈唐定定地看着这些虫儿。

    就在刚才,他感应到了一缕异常的气息。

    是妖气!


………………………………

汇报下成绩,不求票!

    首先,本来今天该五更的,只完成了四更,所以不敢求票了!

    为什么没完成呢?

    主要是超巨台风山竹的到来,作者君被拉着去超市抢购生活物资去了,耽误了功夫。

    好吧,其实还是手残,能力不足。

    这个得承认。

    言归正传,说到成绩。

    本书昨天中午十二点上架,一个小时订阅破千,十二小时订阅三千,二十四小时数据是三千五百多……

    一天精品。

    这个成绩,其实不算爆,对于三万多收藏而言,收订比是在正常的范围内。

    但这年头,这行情,能够正常,已经很不容易了,在此感谢每一位愿意订阅本书的读者们,一分一毫,皆是衣食父母。感谢每一位投票支持本书的书友们。

    非常感谢!

    接下来几天,不知台风影响多大,但作者君可以保证不会断更,一天两更应该有的,如果三更,纯属意外!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汇报下成绩,不求票!)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一百二十三章:妖虫

    (狂风暴雨,求订阅压压惊!)

    这妖气很淡,若有若无。

    陈唐站在小摊子前,见那少年身形瘦小,身上衣衫多处补丁,显得窘迫。

    “公子,可要促织?”

    少年问道。

    “看看。”

    陈唐回了句,目光灼灼地观察着木桶里的促织,看了看,又望向笼子里的青蛙与蛤蟆。

    一丝气息,难以捉摸,一时间无法确定究竟是从哪只虫儿身上散发出来的。

    开始感应到妖气时,陈唐颇为吃惊,心想这京城之内,天子脚下,妖魔也敢大摇大摆地走在街上?

    不过现在看来,肯定不是妖魔,而可能是只不成气候的,不知什么缘故混杂了些微气息的虫儿。

    即使如此,亦非凡品,合适的话,陈唐倒想买下来,研究研究。

    诸多虫儿当中,那只蛤蟆最具嫌疑,个头肥硕,大只,还显现些拟人化的神态来,蹲在笼子中心处,霸气侧漏,吓得两只青蛙躲到了角落。

    所以陈唐的目光很快就落在蛤蟆身上,说道:“小哥儿,这蛤蟆能捉出来瞧一瞧?”

    “好勒。”

    有生意,少年当即手脚麻利地开笼抓蛤蟆,用一根草绳绑住,递了过来。

    陈唐接过,拎到眼前看着。

    “这只蛤蟆多少钱?”

    突然有人说道,走了过来。

    是个花甲老者,满脸红光,一只左手,正在不断地把玩两只核桃般大的铁胆,很是溜索。

    在他身上,陈唐感应到了一股沛然的血气。

    武者,内家。

    一路北上,陈唐养气不辍,颇有进步,在感应气息方面,越发变得敏锐起来。

    文气、妖气、阴气、血气……

    在一定范围内,皆可进入感官世界,不过要进入到天人合一的状态,才能看得更为清晰分明。

    又有人要买蛤蟆,少年眼珠子一转,道:“请老丈出价。”

    其经常到天青街来做买卖,虽然生意不好,但也学得些售卖的市侩手段。

    陈唐扫了老者一眼,淡然道:“这蛤蟆,是我先看的。”

    眼下之意,做买卖,得讲究个先来后到。对方硬插过来,显得无礼。

    老者哼一声,态度倨傲,不把陈唐这个外乡人放在眼里:“你还没有买下,价格又没有谈拢,卖不卖,人家小哥儿说了算。”

    少年点点头:“公子,老丈言之有理。”

    陈唐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老者直接开口道:“我出一百钱。”

    这个价格,相当可以了。

    少年听到,脸露喜色:这些虫儿,都是他上山下田,在草丛间捕捉到的,主卖促织,不过这一批虫儿的成色低下,少人问津;至于青蛙蛤蟆,主要卖肉,给人吃的,一只卖个十来钱,已经很好了。

    如今一听,能卖百钱,他大喜,当即要答应下来。

    “我出两百钱。”

    陈唐淡然道。

    少年脑子嗡的一下,脸皮涨红起来,心里一个声音在大声喊道:发财了,我要发财了……

    老者狠狠瞪了陈唐一眼,喝道:“三百钱,小哥儿,卖不卖?不卖咱便走了。”

    陈唐一摊手,把蛤蟆递回去给少年,笑道:“小哥儿,你卖给他吧。”

    少年连声道:“好!好!”

    当即与老者交易起来。

    老者交了钱,拿了蛤蟆,神色愤愤然。三百钱对他而言,算不得什么。可被陈唐抬了一个价,让他多花了两百钱,心里就不舒服了。

    这只蛤蟆虽然并非寻常,可用来下药,但价值也就在两三百钱之间。

    本来那乡下少年不识货,早一步来,估计花个几十钱就能买下了。

    “哼!”

    老者自持风度,也不多说,提着蛤蟆,拂袖而去。

    陈唐并未离开,蹲下身子,端详着破木桶里的诸多促织。

    少年不理他,小心翼翼地把沉甸甸的钱袋藏好,喜不自胜。得了这么大笔钱,他无心做生意了,就要收拾东西,早些回家——嗯,可以买上一大块肉带回去吃,让爹娘享用了。

    “小哥儿,你这些促织怎么卖的?”

    陈唐问道。

    少年看他一眼,笑道:“多谢公子刚才出价,让我卖得高价。这些虫儿,你随便挑个去,不收钱了。”

    陈唐道:“那可不行,这样吧,我出十钱,买一只回去玩玩。”

    “得嘞。”

    少年立刻答应下来。

    这些虫儿,品相粗劣,十钱能买两三只了。人家买了去,主要用来陪斗,练手。所以他刚才说让陈唐随便挑一只,不收钱。不过既然陈唐主动给钱,其当然没有拒收之理。

    对少年而言,平时十钱,得来也不容易,可帮补家用。

    陈唐又瞧了一阵,似乎在考虑挑哪一只。

    少年见状,笑道:“公子新玩虫吧,我帮你选个,喏,那只不错。”

    他好心提醒,指着木桶里个头最大的一只说道。

    陈唐笑笑,忽而手一抄,抄起一只:“就买这个了。”

    少年看去,见此虫短小,黑赤色,一对梅花翅,趴伏在陈唐掌心上,一动不动,蠢若木鸡,暗道:这公子,果然不识货,选了个最差的虫……

    但他也不多说,拿出一只拳头大的手工小草笼,让陈唐把促织装进去。

    陈唐给了钱,不再去逛别的街区,直接返回道观。

    道观无人,道人不知去哪儿了。

    回到房间,陈唐放下书箧——背负此物出门,主要是为了装纳剑匣。他已经养成习惯,除非迫不得已,否则匣子不离身。

    然而剑匣长大,天天带在身上,终是不便,不知有甚法子,能将其缩小,而或神不知鬼不觉地藏纳到某处隐秘之地,不被人发现。

    如斯手段,大概只有道术才能解决了。

    陈唐去寻个瓦罐子来,把那促织放了进去。

    这虫依然趴伏在那,木然少动。

    但在牠身上,一缕妖气,淡然不散。

    妖虫!

    当其时,陈唐从少年手里接过蛤蟆,很快就洞悉蛤蟆身上并无妖气。之所以要抬个价,主要是看不惯老者的态度。而通过察言观色,陈唐能够判断出蛤蟆不止一百钱。

    退一步说,即使老者不加价了,让陈唐买下来,也不会亏什么。还能籍此将真正的妖虫买下。

    老者虽然是位内家武者,可绝无可能觉察到妖气的存在。

    果不其然,老者吞不下气,把价喊到了三百,陈唐自然不会再抬上去,便随他买走。

    转过头来,只用十钱,就买到真正的妖虫,简直不要太爽。

    而今,妖虫买回来了,应该怎么弄?


………………………………

第一百二十四章:养虫

    促织善吃。

    陈唐便到院子里采摘了些植物的叶子果实之类,扔到罐子里。

    然而那虫不理不睬,似乎看不上这些东西。

    “难道身怀妖气,口味吃食不同了?”

    想了想,陈唐就去弄些饭粒肉沫等。

    可此虫仍是不动,懒洋洋地趴伏在那,连上去嗅闻一口的兴趣都欠奉。

    这一下,陈唐犯起疑难了。

    他买这促织回来,主要是想研究下,看其与妖魔是否存在着某些联系。

    不管怎么说,都蕴含着妖气。即使不是妖魔,也该是妖魔后裔——就不知道隔了多少代,以至于血脉稀薄至斯。

    反正算是个异种。

    但是,如果不懂养的话,只怕便会活活饿死了去。

    难不成这家伙有骨气,被捕捉后,立志绝食?

    陈唐想到了这个可能性。

    有些鸟兽,包括昆虫,性子刚烈,不愿被豢养,宁愿绝食而死。

    陈唐就把促织从罐子内倒出来,放到地上,看牠逃不逃。

    果不其然,这小家伙摇头晃脑的,一对细长触角甩了甩,有些动静。

    唰!

    牠后足发力,猛地蹦起,不是往门外逃,而是蹦到了陈唐的身上。

    陈唐一怔,随即轻而易举地又把牠给拿到手上,其趴在掌心内,一动不动,十分驯服的样子。

    “这是要与我亲近的意思吗?”

    陈唐面露古怪之色,很快想到了什么,当即催动天人之气,送一缕气息进入促织体内,看有什么反应。

    “唧唧吱!”

    气息所至,这虫忽然振翅,发出一声亢奋的鸣叫,声音清越,饱含满足之意。

    陈唐顿时明白了。

    这家伙,要天人之气,以此为食。

    其实也不奇怪,以天人之气的特性,正是邪祟与妖魔所趋之若鹜的“唐僧肉”,除非不察觉,一旦感应到了,便会粘上来,纠缠不休。

    很早以前,意识到这个问题后,陈唐便下意识地进行了隐藏,不轻易显露人前,以免招惹到不必要的麻烦。

    那宋司命,不惜耗费十年阴气,都要把陈唐抓到及第学府去,明显便是奔着天人之气来的。

    此气虽然与文气近似,隐藏得深,等闲人难以分辩得出来,但想要欺瞒宋司命这等存在,却是有些困难。

    促织个小,需求的气息不多,些微一缕,牠便得到了满足,欢鸣不已。两根细长触角,冲着陈唐,仿佛在点头致意。

    倒有些灵性。

    陈唐并不介意用一点点气息来饲养牠,关键在于,养着,用来做甚?

    至今为止,都不知道这小虫儿能干什么。

    如果是猫狗之类,体型较大,又颇为懂性的,养起来,可看家护院,做得不少事。

    但这小小一虫,一巴掌便拍为肉酱——就算身怀妖气,养成起来后身躯会变得强悍,可总归到底,还是只虫儿罢了。

    根据百科,此物属于害虫,值不值得养,是个问题。

    陈唐忽又想到道人豢养的两只道虫,不知有什么名堂讲究。

    嗯,等他回来,可去请教一番。

    ……

    京城繁华,车水马龙,一片片的屋宇连绵,节次鳞比。

    偌大都城,自有规划,地区划分,泾渭分明。

    位于最核心处,便是皇城了,皇宫所在,帝王居所。

    皇城之外,一座座建筑星罗棋布,庄严肃穆,乃是朝廷各个机构的办公场所,六部、五寺、二监、二院……

    如果说皇城为月,这些机构便是众星。众星捧月,围绕拱卫着,联结成片。

    贡院,便在其中。

    天子取生,设国子监为最高学府,又立贡院为考场,作为天子试的考试场所。

    陈唐曾有过到国子监读书的念头,不过要进行一番严苛的入学考试,考过了,才能获取资格。他这趟北上入京,主要是来考天子试的,就取消了读书的意向,直接到贡院报名参考。

    这些时日,前来贡院报名的举子络绎不绝。

    报考时间,有阶段限制,一旦错过,就得等待三年后再来了。

    是以外地的举子,基本上都会提前数月,赶赴京城。

    陈唐四月从潘州出发,算不得早,江南的举子,过完年,过完元宵,就已经出发了。

    在路上,由于陈唐并不着急赶路,一路逶迤,导致到了七月,才进入京城。

    天子试的报名时间在九月截止,而从五月开始,几乎每一天,都有举子来报名。

    七、八月份,是报名人数最多的。

    今天贡院,一如往常般忙碌。

    一间庭院内,数名贡院执事正在登记档案,记录文书。

    脚步声起,一名身穿枣红双禽官服,佩银鱼袋的官员走了进来,其身材高大,面目方正,神态一丝不苟,显得古板,严肃得近乎刻意的样子。

    “古大人好!”

    “见过古大人。”

    几名官员,连忙起身施礼。

    那古大人微微颔首,朝着一名执事问:“刘执事,本月的报考花名册,可否做好了。”

    刘执事忙道:“回禀大人,已经抄录完毕。”

    当即从书案上取出一本册子,恭敬递过来。

    古大人接过,拿到后面的专用公房中,关上门,坐下来,打开,慢慢看起来。

    这花名册,每一页上,都详细记载着前来报考天子试的举子姓名,贯籍等信息,还手绘一图,是相应举子的画像。

    每一位举子的情况,都登记得相当完善。

    功名体系,乃国之根本,从最低等的童子试开始,到举子试,再到天子试,越往上来,关卡考核便越严,主要是严防造假,作弊等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