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聊斋-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随着时局动乱,兵甲、九扇门,两大势力可以说是大出风头,很是威风。这掌柜以为陈唐是拿着令牌来打秋风的,虽然不满,但也不敢轻易得罪。
陈唐呵呵一笑,伸手拿回牌子,将包袱递过去:“我要当的,是这些东西,直接换钱,你算一算,有多少。”
当铺水深,诸多问题,他懒得与对方扯皮,于是先抛出牌子吓一吓人,免得搞出幺蛾子来,徒添麻烦。
掌柜接过包袱,打开一看,双眸顿时一亮,掠过贪婪之色。不过很快,他就想到身份上的问题,这一单买卖,得收着点,不敢乱来。倒不是真得怕了九扇门的一位校尉,聚源坊背后也是有人的。问题在于,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动手脚,与对方结下梁子。闹将起来,都不好看。
这些金银器物虽然价值不菲,但远称不上是稀世珍宝。
“校尉老爷,近期行情你应该也有所知晓,物价飞涨,什么买卖都不好做,所以这价钱……”
中年人沉吟着说道。
陈唐冷笑一声:“该你赚的,我不会强拿,但也不能收太狠了。否则的话,别怪我翻脸。”
“好的好的。”
掌柜连声应道,开始算起来。等了一阵,他算好了数目,递出来:“你看,这个数,可否?”
陈唐扫一眼,总体是低于心理价位,但也没低多少。诚如对方所言,行情走低,便道:“行,你换钱出来,不要小钱。”
“晓得。”
掌柜眉开眼笑,这可是一笔不小的买卖了,经他的手,便能抽成一些。
足足算了一刻多钟,才把所有的钱财数目算好,交给陈唐。
陈唐接过,拿了一部分出来,其余的,都打成包袱,沉甸甸的。
苏菱没见过这么多钱,脸色都是呆滞的。虽然不愿意露出端倪,但她毕竟年纪小,哪有那么深的城府?
“阿菱,你拿着。”
陈唐将包袱递过去,苏菱立刻紧紧抱住。
“走了。”
陈唐一摆手,率先离开,苏菱亦步亦趋,就差贴身跟随了。
后面当铺,掌柜的目光渐渐阴沉下来,过了一会,他叹息一声,喃喃道:“有本事,在九扇门当差,真好赚钱呀。随便捞一笔,便是数万资财。啧啧,可惜了,是个校尉,若是门客之流……哎,想那门客,也捞不到这么多……”
到了外面街上,陈唐看着神色紧张的苏菱,笑道:“阿菱,你这副表情,岂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苏菱一愣:“什么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陈唐便把这故事简要说了。
苏菱听毕,噗嗤一笑:“这人真笨。”
陈唐笑道:“所以说呢,你不要把包袱抱得那么紧,人家一看,便知有问题了。”
苏菱脸色一红:“我没拿过这么多钱,不矜哥,还是你来拿吧。”
“也罢。”
陈唐伸手拎过来,他已背负剑匣,不过多个包袱,也算不得什么。
“那我们现在去哪?”
苏菱问道。
陈唐一笑:“有了钱,当然要去花钱了。”
………………………………
第两百九十四章:出事
花钱其实是个学问,要买的东西不少,得分主次。考虑到携带问题,即使胭脂马能背负千斤,但体积过大的话,也不好驮负。
所以,陈唐先去车马行买了架宽大的马车,然后套到胭脂马身上。
架着马车去购物,就好办得多了。
一袋袋米粮面食,还买了数十斤的酒,以及油盐之类,又买了不少布匹材料等,装了满满一车子,足够过冬了。
至于苏菱想买的家禽和小狗,陈唐建议她可以回大塘乡找人买。毕竟那边,家家户户都养着些。
苏菱道:“我问过了,价格要比外面贵一到两成。”
陈唐道:“无妨,乡里的家禽家畜好养活,再说了,现在不差钱。”
说不差钱,换到的钱如流水般花销,却也不禁花。主要当下物价飞涨,样样东西都贵了一大截。沉甸甸的一包钱财,已经不见大半。
“我们不在城里过夜吧?”
苏菱观望天色,问了句。
“现在就出城回去。”
陈唐回答,目光一扫,见到个人,不禁轻咦一声。
苏菱问:“怎么啦?”
“见到个熟人。”
陈唐看去,就看到身形略胖的范元带着两名随从匆匆地从街道上走过。
范轩范元两兄弟……
那是在入京赶考时遇着的故人了,他们的确是秦州士子,只没想到会在藁城见到。范氏乃大族,在此地应该很有名望才对。就不知动乱之下,对于秦家的冲击影响有多大。
“那要不要去打个招呼?”
“不用了,其实也不是很熟,我们出城吧。”
陈唐现在带着无忌面孔,范元自是认不出来。况且彼此之间,还真算不上深交。
吆喝一声,驾驭马车出城。
满载而归,有了这车物资,可以到明年开春再出来了。陈唐要利用这段时间,好好跟燕还丹探讨武学上的奥义,增进修为。说实话,虽然每天都在做功课,但缺乏全副身心的投入。毕竟一路来,都是熙熙攘攘,事端频发,不够寂寞,缺乏一种能完全静心的环境条件。
自从创出“破釜”后,陈唐大有启发。他觉得,运气好的话,在大塘乡的闭关,也许能再创出一式新的武功来。
马车辚辚,速度甚快,下午时分,脱了官道,拐上小径,开始变得崎岖不平起来。
不是第一次走这条路,自然了解路况。计算行程,再走得一个时辰左右,马车便难以通过了。正是因为不通路径的缘故,很难将大批物资运送进乡里。村民们每次进城,都是两人结伴而行,他们把东西打包好,步行背回来的。
两个包袱,能装多少东西?与现在陈唐这一马车,完全没有可比性。
不过眼下,东西多了,运输也成为问题。
“聿!”
胭脂马嘶鸣一声,停了下来。前面是个山坳,那边的都是羊肠小道,四个轮子的马车走不上去了。
陈唐与苏菱下了车,把车辕从胭脂马身上卸掉,开始把一包包事物往马上装。
绳索之类,早有准备,也亏得胭脂马天生神力,哪怕诸多事物堆积得像一座小山似的,牠仍站得稳稳妥妥。还有一部分不好装载的,比如酒水等,则要人抱着走了。
陈唐先把空下来的马车给处理好,不留下手尾,这才与苏菱踏上山路。
望着像一座移动小山的胭脂马,陈唐不禁喟叹一句:“想致富,先通路……”
不过大塘乡的蔽塞源于历史原因,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里面的人,可不愿意真得修一条路出来。
一路摇摇晃晃的,很是麻烦地走着,好不容易回到江河边上,早已入夜,一轮冷月挂天上,洒下清光。
呼呼!
陈唐放下大包小包,重重吐出口气,那边苏菱虽然拿的东西不多,但也累得够呛。
稍作休息,苏菱从河滩隐秘处划出竹筏,然后把东西从马背上卸落,放到竹筏上。
“阿菱,你划船进去即可,我骑马走。”
“好。”
苏菱已经知道胭脂马的神奇之处,便不多话,竹竿子一撑,竹筏漂去了。
等她走远了,陈唐这才翻身上马,踏浪追上去。
骑马踏浪,快哉此风,那般感觉实在逍遥,能让人上瘾。陈唐莫名有一种修仙出尘之意,想那传说中的神仙腾云驾雾,不知是何等滋味。
入夜的大塘乡,家家户户皆已入睡。
燕还丹选择搭建的木屋,地方临水,弄成了一个简易码头,不管竹筏和马匹,都能直达此处。
岸上,一人站在那儿,正是燕还丹。
回到这里,事情就好办得多了。王甫宁弈等人全部来帮忙,见到这么多东西,一个个欣喜不已。不过诸人懂得规矩,东西大都放到陈唐所在的木屋,由苏菱分配。
“燕伯伯,你的酒。”
陈唐将两大坛酒交给燕还丹,笑道:“那虎骨酒要浸泡多久才有得喝?”
燕还丹一撇嘴道:“功效发酵,起码数月,这还是用独门手段催发之下。”
陈唐也不意外,想了想,回屋翻出那一口空置许久的玄阴葫芦,拿来送给燕还丹:“燕伯伯,我觉得这葫芦与你很是搭配,给你装酒喝。”
燕还丹拿过,看了眼:“不错,玄阴葫芦,正好装酒。”
有了钱与物资,苏菱便拿着它们去与村民购买和交换狗崽家禽等,还善意地赠送一些东西给贫寒之家。
然而不料,却出了麻烦。此事很快在村中传开,引起哗然。有村民表示愤慨之意,说陈唐他们冒然外出,进入藁城,容易显露行藏,万一被官府发现,又或者招惹到别的事端。那么,就会给村庄带来大祸。
几位村中老人还专门找上门来,找燕还丹说话,怪他没有管好人,犯了规矩。
燕还丹没有多说什么,只说为了表示歉意,要送五百斤肉食给村里,几个老者才满意地离去。隆冬季节,狩猎难度大增,村里的人可没有燕还丹这般手段。
被这一闹,苏菱倍感委屈,想不明白自己好心帮人,怎地他们还怪罪己等?
陈唐安慰道:“人心惯于趋利避害,本就如此。”
苏菱道:“可我们已经明明很小心,也没有让人发现。”
陈唐笑道:“但他们不这样想的。”顿一顿,叹口气:“自闭于世,以为是桃源胜地。久而久之,便成井底之蛙。太平年间,倒好隐藏,可真碰到了时世动荡,迟早都会出问题的,覆巢之下无完卵。”
苏菱崛起小嘴,还是不明白。
陈唐摸了摸她头发:“你长大点,多经历些事,慢慢就会明白的。”
就此,他便在这大塘乡住了下来,日子清净而平淡。读书、写字、练武。最重要的,是要寻获那一份意境,为燕还丹做诗词。只是屡屡不得,总觉得缺了点什么,落不下笔去。
他明白此事不好强求,干脆放开怀抱,不再执意。
时日清净,云淡风轻,自得其味。渐渐地,陈唐似乎都要忘却外界的动乱纷争了。
但这一日,安宁的村庄却掀起了波澜,有事发生了。原来今天,本是两名村人出外帮村里补充物资的时候,但他们到了外面,在半路上就出了事。
那片山川,不知何时被一伙强人占据,成为了贼窝。两个村民遭遇剪径,一个被抓上了山,另一个见机得快,飞快地逃了回来,但手臂上也被箭矢射中,受了伤。
河峡之外的山地,被山贼盘踞,建起了寨子,这一下,村里头就显得岌岌可危,惊惶不安了。
(这两天在做后面的纲要,耽误了,不过基本已完事,准备开启马力……)
………………………………
第两百九十五章:进村
“燕大侄子,刚才阿根说得明白。盘踞在外面山头的那伙强人足有上百人,他们堵在那儿,这一下,我们的人可都出不去了。”
木屋内,名叫“山伯”的村中老人开口说道。
燕还丹坐在那里,神色平静,淡然道:“山伯,有话直说。”
山伯便道:“村中的意思,便是要请你出手。大家都知道你武功过人,定能诛杀山贼。”
燕还丹淡然一笑:“前些时日,尔等来问罪,说我带来的人出去购买物资,会给村里招惹麻烦。但现在,麻烦是怎么来的?”
数名老者面面相觑,脸色讪讪然。
燕还丹道:“这些山贼,可不会是谁故意招来的吧。”
那东伯叹口气:“燕大侄子,你应该体谅村中的情绪,大伙们不是想着过安稳日子吗?”
燕还丹道:“所以你们也要照顾我的情绪,归来之际,我便说过要退隐山林,不愿再过问江湖中事了。”
山伯急了:“山贼可不是江湖的事,他们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的。还有那阿光被掳了去,生死未卜,耽误久了,就是一条人命。”
燕还丹瞥他一眼:“恕我直言,各位应该担忧另一件事才对。”
诸人一怔,问道:“什么事?”
“山贼肯定会拷问阿光,若是承受不住,阿光把村里的情况都说了出去。你说那些山贼,会不会直接攻进来?”
燕还丹徐徐说道。
闻言,众人皆色变。
落草为寇,定然有着原因。最主要的一条,身为贼寇,最感兴趣的自是粮食和钱财,以及妇人。这些人和事物,大塘乡都有。虽然称不上富庶,但比起外面别的村庄,无疑要好得多。毕竟那些村庄都被官府剥削过几层的了,穷得很。
另外,由于大塘乡的自身问题,连报官都不行。
山伯吞了口口水:“阿光不会那么做吧,他婆娘小孩,可都在村里。”
燕还丹晒然一笑:“那可说不定,为了活命,谁能守口如瓶?”
逃命回来,肩膀负伤的阿根登时嚷道:“这样的话,燕大哥你更不能袖手旁观了。若是山贼攻打进村里,你这也不能豁免。”
燕还丹双目一垂:“我可以等山贼打到我这里时,再出手不迟。”
这话把诸人噎得无言以对,之前他们对于燕还丹的归来,以及带着人回来,便有些不满。心里总觉得燕还丹已离去多年,等于是外面的人了。
这种情绪在陈唐与宁弈的到来时,达到了一个高峰。他们想着,今天又有两人来,那明天呢,后天呢?若是来者源源不断,那大塘乡便会鸡犬不宁。
虽然此地,在严格意义上并不属于谁。连官府认可的地契房契都没有的,不具备名分意义。但他们世代居住于此,便把这儿的地方视作私产了。久而久之,连祖上定下的容纳流民的规矩都抛之脑后,不再理会。
燕还丹有自知之明,选择在距离村落颇远的山麓下搭建房子,平时狩猎丰收,也会给村里送肉食。慢慢地,大伙儿也就接纳下来了。
不过前一阵子陈唐与苏菱外出,大肆采购物资的行为,又使得村里的情绪变得敏感,很是反对。觉得陈唐等人太过于张扬,会给村里招惹祸害。
这种保守的心理倒不是说错的,只是观念上不同,便跑来找燕还丹兴师问罪。
然而,一旦村庄面临危机,众人马上想到燕还丹的本领,要来请他出马了。
自从离开阴司,燕还丹经历颇丰,所见所闻,内心有着纠结与疑难。郁积下来,渐成心魔。问题就出在对于人心的体会之上,难以分得清楚是非错对。他本来的性子属于那种嫉恶如仇的,可人情反复之下,却无法拎得分明了。
这般感觉,很是矛盾。
山伯一咬牙:“燕大侄子,你出手,究竟要什么条件?可与我们说,大家斟酌斟酌,只要可行,便都同意。”
数以百计的山贼,可不是儿戏。村中虽然也有着上百青壮,可大都老实结巴,也缺乏武器装备,真打起来,战力存疑。胜负不说,只要出现大面积的伤亡,对于整个大塘乡都会是致命的打击。
燕还丹摇摇头:“我说了,已经退隐……”顿一顿,语气一转:“我那位侄子,倒也略通武艺,你们若是能请他出手,或许能应付得来。”
“他?”
众人不禁露出质疑之色,陈唐太过于年轻,文质彬彬的,一眼看上去,就知道是位读书人。让读书人去对付山贼,这不是开玩笑吗?
东伯忿然起身:“燕大侄子,你不愿帮忙就直说,何须找别的借口?阿山,我们走,去村中开会商议,早些做好抵御,别被山贼摸进村里来了。”
说着,与诸人拂袖而去。
他们走后,燕还丹目光闪烁,有讥讽之意。
外面竹林处,陈唐正在砍伐竹子,然后削成竹片,要用来制造成一架小一些的竹筏。
住到村中,陈唐对于上山狩猎没有多少兴趣,却想乘舟朔流而上。听燕还丹说,这条河流的源头,有一座幽深水潭,那边风景相当不错,陈唐要去看看。
苏菱在旁边帮忙,问道:“村中长者跑来找燕伯伯,是想请他出手对付山贼,不矜哥,你说燕伯伯会不会答应?”
“不会。”
陈唐答应得干脆。
“啊,为什么?”
苏菱很是疑惑不解,在她看来,燕还丹可是一个极其侠义心肠的好人。从宁州来秦州的途中,路上遇见不平,都会出手相助。那眼下村庄出了事,怎么就不予理会了?
陈唐道:“因为他说过,要退隐江湖了。”
苏菱:“退隐是退隐,但当受到威胁,总不能真得束手待毙。”
陈唐呵呵一笑:“那就等到有威胁了再说呗。”
苏菱一怔,脑子觉得有点迷糊,似乎明白了,又觉得晕乎,想了想:“不矜哥,你的意思是让我们明哲保身?”
陈唐摇头道:“不是,我说的是需要一个时机。燕伯伯心中存疑,便要找个机会洞悉人心,想要看得清楚些。”
苏菱还是纳闷,不过她没有继续多问。
第二天,陈唐与苏菱依然到这边忙活,做竹筏。中午时分,王甫气喘吁吁地赶了过来,口中叫道:“不矜,快回去,听村里的人说,山贼派人进来了,要与村老们商议事情。”
陈唐眉头一皱,问:“山贼没有攻打进来?”
王甫摇摇头:“应该没有,只是派了两个人来,还有昨天被掳抓上山的阿光也带回来了。”
与山贼商议?谈判?
陈唐嘴角弯出一抹冷笑,有讥讽之意。
………………………………
第两百九十六章:规矩
大塘乡中有个场子,农忙时用来晒谷的。今天,则成了聚集的场地。黑压压一片,家家户户都来人了,近百人聚在此地。
他们面对的,是三个人。
准确地说,是两个才对。因为其中一个,乃是村民阿光。阿光显然挨了殴打,披头散发的,脸上身上都有血污。还被绳索五花大绑着,跪在地上,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的样子。
见状,一众村民不禁义愤填膺,嘴里嚷嚷,严正声明,大声谴责,要对方放人。
不过这么多人,都只是嘴上功夫,没有一人敢上前去。
两名山贼,一个长得虎背熊腰,极其威武,腰间插一柄大斧头。斧刃熠熠闪亮,摄人心魂。他双手抱胸,粗壮的胳膊孔武有力,一脸蔑视地面对数以百计的村民,毫不在乎。
还有一个,穿着打扮不伦不类,像是山贼,又像是个账房。面目五官长得颇丑,典型的歪瓜裂枣,两撇鼠须,一双小眼睛,骨碌碌转,主要往人群里的女人身上瞄去。
突然间,他眼睛一亮,瞄中一个俏丽的少女,再也挪不开去了。
“肃静!”
作为主持的山伯很有威严地叫了一声,压住大伙们的愤慨与议论。然后干咳一声,朗声道:“两位好汉,今日来我村中,究竟所为何事?”
说着,先是偷偷往人群中瞥去,没有看到燕还丹的身影,只见到陈唐带着苏菱过来了,心里好不失望。然后又狠狠瞪了一眼那边跪着的阿光,怪怨他带路,使得大塘乡被暴露了。
那丑山贼嘿嘿一笑:“各位乡亲父老,这一位,乃是我黑风寨的三当家古三通,天生神力,能举千斤巨石,便是一头牛,挨了他一拳,都得毙命。”
“哗!”
众皆哗然,脸有惧色。这位三当家的卖相本就了得,像一座铁塔般,很能吓人。现在听得有如此本事,众人心里,就莫名害怕。
丑山贼很满意众人的反应,伸手拍拍胸口:“至于我,乃黑风寨的师爷兼账房先生,坐第五把交椅的陈九溪是也。”
顿一顿,继续道:“我们此来,是要与贵村定下规矩。从现在开始,以黑风寨为中心,方圆数百里,都归我们寨子管了。”
“凭什么?”
人群中青年阿根不满地道。
“就凭我本事!”
三当家古三通喝道,一手伸出,老鹰抓小鸡般把跪着的阿光抓住,然后单手举起。
“哇哇,救命!”
阿光被吓得魂飞魄散,手脚挥动,像一条离了水的鱼儿,在徒劳地挣扎着。
众人见状,皆倒吸口气。阿光的身子可不算孱弱,小两百斤的分量,但在对方手里,简直如同小鸡儿。
那边阿光的婆娘见到,吓得尖叫出声,双眼翻白,很干脆就晕倒过去。
东伯与山伯急声道:“好汉手下留情,且把人放下,有话好好说。”
“哼!”
古三通冷哼一声,手臂垂下,噗通一响,把阿光扔到地上。
陈九溪皮笑肉不笑地道:“现在,可以说规矩了吧。”
大塘乡几位村老对视了一眼,其实他们最为担心害怕的,是黑风寨的山贼直接来攻打村庄,短兵交接,难免损伤,那损失就大了。若果抵御不住,整个村庄都保不住,将会毁之一旦。
在这种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思想支配之下,现在听说不用打,可以谈,几位老者都觉得松了口气。
山伯稍稍挺直了腰,努力表现出郑重的神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