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倾国之乱-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好,只遇到一个家丁,那家丁也只是看了她们一眼,什么也没问。两个丫鬟一起抱着孩子,能有什么事呢?

    很顺利地到了花园后门,姬心瑶打开锁,来福和奶娘早已等在马车上。上了马车,她回头望了一下株林庄园,心里有些难过。这个地方,毕竟承载了她人生太多的过往。

    别了,不会再回来了。

    她们的目的地在郑国与陈国边境的一个山村里,穿过一座大山就能到达,路不远,但很难走。

    去年夏天,姬心瑶去宛丘绸缎庄见了黄荣,让黄荣为她准备了一切。回到株林之后,她越想越觉得郑发死因可疑,越想越觉得黄荣可怕。

    去宛丘,生活可能好一点,可她断然不敢去冒这个险。静影和来福很老实很忠心,但他俩肯定对付不了黄荣,只要黄荣起歹心,后果不堪设想。

    思前想后,姬心瑶让来福去属于她的六个农庄作了一番考察,终于确定了这个最偏僻的大山深处的农庄。

    好在七杀门弟子的目光只盯着她,对家生子也不好多问,而且,来福比较机灵,所以他有时离开株林庄园几天,也未引起别人注意。

    就这样,她让来福去绸缎庄要了银子,去农庄联系庄头,让庄头新建了一栋木屋。那庄头带着农奴将山道拓宽了一些,才将来福购置的家具和生活用品运了进去。

    昨日黄昏时到了山口。来福来来回回去山村多次,每次都是在山口不远的地方一户人家借宿。他小心翼翼地将马车赶了过去。

    这户人家只有老夫妻两人,有些冷漠,见来福又来了,也没什么多话。来福拿出了一大锭银子,他们也是淡淡的。晚饭就是几个干巴巴的蜀黍饼,估计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吃的。

    姬心瑶看着蜀黍饼摇了摇头,她看着就倒胃口,根本无法下咽。好在来福担心姬心瑶在路上饿了,悄悄地在马车上放了一些甜食。姬心瑶算是勉强凑合了一顿晚饭。

    天一亮,来福就催着动身。路上的事很难说,万一耽搁,天黑下来,那山路就太危险了。所以,他无论如何也要在黄昏时赶到小山村。

    盘山道顺着山势,迂回曲折,远远看去,犹如一条有生命的巨蟒。

    这条道是这个大山里的人世世代代通往外界的纽带,纵然有些地方已经拓宽,也只是勉强可以通过一辆马车。

    弯道险要处,来福不敢冒险,让姬心瑶等人全部下车,他赶着空车过去,她们走过来之后再重新上去。

    无数次上下车的耽搁,这一路走得非常慢,也非常辛苦。尤其是姬心瑶,产后虚弱,她已经有头昏脑涨的感觉。

    终于在黄昏时到达了山村。

    几缕炊烟,几声狗吠,更加衬托出山村的凄凉和寂静。

    姬心瑶在马车上向外看去,一座座低矮的小茅屋,茅屋四周的泥灰已被山风吹落了许多,斑驳陆离,好像蓬头垢面的老人。

    庄头很老实,见主人来了,带着农奴们跪在路边连头都不敢抬。姬心瑶看得心惊,竟然个个衣衫褴褛,大冷的天还有光着脚的。

    她赶紧吩咐他们都起来。那一瞬,她的鼻腔有点酸涩。看惯了香舍丽榭,看惯了锦衣玉食,没想到人世间还有人活得这般艰难。

    尽管她已经想到山村生活可能比城市要苦,但没想到是这样的天壤之别。

    庄头家的房屋是这个山村里最好的,却也不过是个低矮的木屋,但院落弄得很清雅,篱笆上还挂着已经枯萎了的藤蔓,想必春天时会开出什么星星点点的花来。

    为姬心瑶盖的木屋在整个山村显得很突兀,离庄头家不远。木屋的前后都用木栅栏围了起来,很安宁。

    暮色渐浓,山村一片混沌迷茫。

    姬心瑶靠在床头,吃着庄头送来的饭。加了肉糜的蜀黍糊,这可能是他们最好的食物吧?她努力忍着反胃吃了下去。

    恐怕以后只能吃这样的食物了。偏僻的山村,有银子也买不到东西。农奴们没见过世面,来福也不可能天天出去买东西。

    夜风轻拂,树影婆娑,寂静的山村躺在群山的怀抱里,安详地睡着。

    屋内有着淡淡的木头香味,丝丝缕缕地飘着。屋子里的陈设很简单,除了必要的几件家具外,再无其它。

    房间里还算暖和,庄头准备了木炭,烧了个简单的火盆。

    静影用长长的火钎拨弄着,压好几块木炭。见姬心瑶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就在一旁将两张椅子并在一起,斜靠着假寐。以前都是她和静月轮流着上夜,现在就只有她一人了,她更不敢掉以轻心。

    这里应该是安全的。农奴们就是借给他们十个胆,他们也不敢有丝毫的图谋不轨。姬心瑶的心渐渐地安静下来。

    突然,她起了一阵寒意,先是在腰腹部,渐渐地在全身弥漫开来,直至手脚都冰冷。

    生下孩子才五天,身上的毛孔都是张开的,这一路风寒恐怕要侵袭到骨头缝里了。姬心瑶的心里陡生恨意。

    屈巫,都是你逼的。上苍可怜我,用这个孩子来挽救我的生命,你却因这个孩子怀疑我,竟然可笑到查证孩子是否足月。爱你入骨?应该是寒冷入骨吧?

    曾经的情浓似海,现在都付之东流。

    屈巫,这辈子我都不要见你了。我会带着孩子在这静谧的角落,洗净岁月的尘埃。静静听雨,默默看风,平凡生活。

    再苦,我都不要见你。

    昏昏沉沉中,姬心瑶睡了过去,夜里她就发起了热。

    “夫人,您醒醒。”静影惊慌地喊道。

    天都大亮了,姬心瑶仍然在床上没有动静,静影疑惑地走过去,才发现姬心瑶浑身滚烫脸颊通红,意识陷入了模糊之中。

    静影喊了两声没有喊醒,赶紧喊来奶娘。奶娘还算有些见识,估计姬心瑶是一路上受了风寒,现在发热了。但无医无药的,她只得让来福去请庄头。

    庄头很快派人将山上的一个女巫医请了来。这巫医管着十里八方的山村疾病,只要有人生病,都是她向鬼神祝祷,然后再施以药物。

    女巫医装神弄鬼地在姬心瑶的床头跳着,说是撞了邪,然后,又是祷告又是许诺的,唬得庄头说给她一担蜀黍上供。她才说出了与奶娘基本一致的看法,产后身体虚弱,被风寒侵袭。

    之后,女巫医让来福随她一起去取草药,终于说了句人话,她说:“抓紧治,否则会落下月子病的。”

    来福拿回了一堆根根草草,静影赶紧放在陶罐里熬了起来。很快,一股刺鼻的味道就弥漫开来。

    这药怎这么难闻啊?静影疑惑地端着药汤,走到姬心瑶床前,她用勺子舀了点自己先尝了下,有一点苦味,还有一点辛辣味,还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味道。

    可是在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不喝这药,还能有什么办法呢?静影过了一会儿,见自己没有什么不适,胆子也大了些,舀了半勺汤药喂到了姬心瑶嘴里。

    也许是发热口渴,勺子一碰到姬心瑶的嘴唇,她就张开了嘴,半碗汤药不一会儿就喂了下去。

    也不知道是女巫医装神弄鬼起的作用,还是那难闻的草药起了作用,一个时辰之后,姬心瑶醒了过来。

    见静影、来福、奶娘都围着自己,她的眼睛眨了眨,问:“怎么了?你们都在这干嘛?”

    “夫人,您昨日受了风寒,有些发热,今天可不能再下床了。”奶娘说着。她虽然和姬心瑶没什么感情,但冲着那一大笔银子,她也是最不希望姬心瑶出事的人。

    姬心瑶点了点头。昨晚睡觉时她就感觉不对劲,熟读医书的她自然明白是怎么回事。

    “孩子呢?”姬心瑶问道。

    “小公子刚吃了奶睡了。夫人您放心好了。”奶娘赶紧说。看着静影和来福,她有了一种主事的感觉。

    姬心瑶看着站在床边的三个人,心中有些酸酸的。现在自己身边就这三人了,奶娘还是拿银子的雇佣关系。

    “你们以后和来福一样,叫我公主吧。”姬心瑶淡淡地说着。

    从此,在这个属于她的农庄里,她再也不是谁的夫人。

 六十六 泯师仇莫问恩怨 失落心无处相寻

    (全本小说网,HTTPS://。)

    一天、两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

    屈巫和七杀门的弟子们几乎将宛丘城翻了个底朝天,也没见到姬心瑶的人影。

    派往株林附近城市的弟子一个接一个地回来报告,没有一丝一毫的消息。

    毗邻各国的通关文牒都一一查实,没有姬心瑶出境的任何痕迹。

    如石沉大海,如杳如黄鹤,姬心瑶消失的无影无踪。

    刚生了孩子,产后虚弱,天气又冷,身体能受得了吗?怎就这么傻,傻到拿自己的身体来赌气。

    焦虑和心痛无时无刻不折磨着屈巫。

    怎么会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难道?他不敢想下去。

    失魂落魄的屈巫走进了夏御叔在宛丘的府邸。

    他知道姬心瑶决不会藏在这里,但他还是走了进来。任何一个与她有关联的地方,他都不能放过。

    没想到芸香一听姬心瑶失踪了,就哭天抹泪地喊着要去株林。现在去株林有什么用?芹香还在那傻傻地等她回来。她若是想回来,就不会走了。屈巫只得好言相劝。

    屈巫更加心烦意乱,也更加心生愧疚。想不到夏御叔的两个侍妾对姬心瑶竟是这般忠心,比自己强多了。

    屈巫黯然地离开宛丘,嘱咐灵六派人盯紧绸缎庄,传下讯息,在附近的宋国、郑国等几个国家,仔细搜寻大街小巷,尤其是有新生婴儿的人家,都要一一辨认。

    他神情沮丧地到了新郑。以他对姬心瑶的认知,她是不会回郑国的。只是,他已经无处可寻。

    他走进了厉王府,尽管他觉得自己没脸来见厉王爷,但这是他最后的希望。

    在堂屋坐下,丫鬟送上了茶,厉王爷捋着已经白了的胡须,笑眯眯地一连串发问:“心瑶呢?她怎么不和你一起来?嫁了如意郎君就把王叔忘得一干二净了?”

    屈巫神色一暗,身子僵硬起来,端着茶盏的手微微地抖了一下。厉王爷这情形,连姬心瑶近年来的状况都不清楚,绝无可能知道她的下落。最后的一点希望破灭了。

    “我、我是来报师仇的。”屈巫垂下了眼帘。

    厉王爷脸色变了变,随之坦然地说:“好,总得有个了断。”

    屈巫低头,半晌说:“是,总得有个了断。”

    “那,请吧!”厉王爷站起来,脱了外面的绵袍,拿起架在一旁的金刀,大踏步地向门外走去。

    这倔老头倒是个敢作敢当的人。屈巫轻叹一声,凝神看着那绵袍,走过去抓了起来,也大踏步地走了出去。

    厉王爷的胡须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杵着金刀站在院中,犹如一尊不可侵犯的天尊。

    屈巫面沉似水地走了过去,冷声说:“无论我师父是不是该死,总归是你杀了他。我既继承了师傅的衣钵,这杀师之仇就不得不报。”

    说罢,扬手将厉王爷的绵袍抛向空中,拔出昆吾剑,随即冲天而起,挥剑斩去,绵袍在空中断为两截,慢慢悠悠地坠落下来,几缕洁白的丝绵被风拉得很长,轻轻地漂浮着。

    屈巫一个鹞子翻身,稳稳地站到了厉王爷的面前,说:“两清了,可不可以?”

    厉王爷惊诧地看着屈巫,眼睛里闪动着莫名的光。他知道屈巫总归有一天会来报杀师之仇,他也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屈巫的对手,如果真动手,那件绵袍就是自己的下场。但他并不畏惧,也不推却,只是没想到屈巫会用这种方式来清算旧帐。

    终于,厉王爷说:“屈巫,你确定这样可以两清?”

    屈巫浅浅勾唇,正色说:“当然,后人毋须再纠结了。”

    厉王爷的胡须翘了翘,但愿不是因为心瑶的原因,而是确实放下了恩仇吧!当年过氏杀戮太重,纵然为情所困,也不该灭了桃子一家。杀他一为挚友复仇,二为子夷王位。怎么说也不为过。从此两清,甚好!

    一个丫鬟捧着件黑狐毛大氅过来,给厉王爷围上,又将地上断成两截的绵袍拿起,往后面的院落走去。

    “你们现在落脚何处?”厉王爷问,

    看来厉王爷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放下一切当富贵王爷了。屈巫稍稍踌躇了一下,低声说:“王叔,心瑶失踪了。”

    厉王爷一惊,他这才察觉屈巫有些不对头,面色晦暗,两眼失神,嘴唇有些干裂,甚至连身上的衣袍都有些皱皱巴巴的,一改他往日玉树临风的清雅之态。

    “失踪?何意?”厉王爷很是不解。

    屈巫叹了口气,说:“她生我气躲起来了。”

    厉王爷摇了摇头,瞪着眼睛说:“屈巫,不是我说你,那死丫头从小就任性,你也不能太惯着她。有什么大不了的事,竟还敢躲起来。”

    “是我有错。”屈巫羞赧地说。

    厉王爷不以为然地说:“你就是再有别的女人也是正常的,别理她,想通了自己就会跑回来了。”

    厉王爷很自然地将屈巫说的有错与女人联系起来。依他来看,屈巫为了姬心瑶什么都不顾了,纵然再有别的女人,也动摇不了他对姬心瑶的那份情。

    屈巫苦笑,哪里有别的女人。今生今世,唯有她。

    他看了眼厉王爷,说:“王叔,当年她嫁夏御叔时,子夷给她的嫁妆您都知道吗?”

    厉王爷疑惑地看着屈巫,怎么想起来问嫁妆了?她嫁夏御叔,那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联姻,自然不能让陈国小看了。她再嫁屈巫,早已物是人非,肯定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你是不是需要银子?”厉王爷说。他以为屈巫家产被抄,流亡在外,可能是手头拮据,他当然是可以慷慨解囊的。

    七杀门在奕园后山有无数的宝藏,至今他都未动分毫。屈巫摇了摇头,说:“宛丘有条街是她的嫁妆,她让人修整了一个院落,但不知为何却没去。我想会不会还有别的地方可让她藏身?”

    “那条街我知道,当年子夷颇费了一番心思。别的地方,我还真不知道。当时桃子刚死,子夷的情绪失控,有些事没好过问。”厉王爷感慨地说着。

    屈巫怔怔地站在那里,好像是在看着厉王爷,却又像在凝视着一个看不见的东西。深不见底的双眸里有着说不出的失落和悲伤。

    许久,他才说:“若是您有她消息,让府兵去水楼告知一下。那里是七杀门的暗庄。”

    厉王爷点了点没有说话。屈巫那神情竟让他心里有些发紧。死丫头,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世上有几个男人能像屈巫这样对你不离不弃?居然还躲起来,等到真有女人取代了你,你哭都来不及。

    看着屈巫向外走去的落寞背影,厉王爷长叹一声,传来府兵头目,一番嘱咐之后,厉王府的隐秘府兵全部散了出去。

    天又阴沉下来,眼见又一场风雪会降临。

    屈巫步履沉重地到了水楼,意外地见到了筑风和康长老。

    那日,筑风按照屈巫的吩咐去了姑苏暗庄,发出查足月的飞鸽传书之后,回到东湖山庄,才得知屈巫已经骑着日行千里的汗血宝马往株林去了。

    这么急?都不等回信了。筑风嘀咕了一声,也没有多想。到了第三天,飞鸽传书回信,一指宽的丝帛上只有两个字:“足月。”

    筑风一个童子身都没破的男人,根本不能理解足月与不足月有什么区别。紧接着一封“夫人和孩子失踪”的飞鸽传书,吓得筑风连夜向株林疾奔。老天,姬心瑶要是不见了,门主就不要活了。

    筑风到了株林,得知附近几国的弟子全部都出去找人了,只是依然一点消息也没有。屈巫自己去了郑国,他又赶忙奔到了新郑,在水楼等着屈巫。没想到康长老也从洛邑匆忙赶来见屈巫。

    “你们怎么都来了?”屈巫坐下来问,他接过栓子递过来的茶,喝了一口就放了下来。

    “门主,您要不要先吃点什么?”筑风将一盘点心放到了屈巫的面前。不过半个多月,屈巫明显憔悴了许多。

    屈巫摇了摇头。康长老踌躇了一下,上前说:“门主,天子想让您回下洛邑。”

    屈巫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几个人,深不见底的双眸渐渐地有了一丝怒气,越积越多,慢慢烧灼起来,径自变得血红。

    七杀门上万弟子,竟然找不到一个人?上天了还是入地了?

    天子与他有何关系?大周江山风雨飘摇与他有何关系?民不聊生与他有何关系?与他有关的只有那个女人,至今下落不明的女人。

    他的周身戾气翻滚,恨不能大开一场杀戒,一泄心头之恨。

    他深爱的女人,他却莫名其妙地给弄丢了,找不回来了。

    许久,屈巫闭上了眼睛,松开了捏紧的拳头,深深嵌入的指甲已将掌心刺得鲜血直淋。

    “门主!”筑风惊呼,他看到了屈巫的手掌在滴血。他们所有的人都在逼人的戾气中僵硬地站着,一动也不敢动。

    屈巫睁开了眼睛,眼中的血红已经褪去,周身的戾气也消失殆尽。只剩下心口的痛。

    雪花终于落了下来。

    屈巫走到窗前,猛地推开窗棂,伸手接着那晶莹的雪花,他要借助冰冷的雪让自己冷静下来。

    手心依然还在渗血,雪花落在上面,很快就被染得血红,很快又变成了一汪血水,顺着指缝滴滴答答地落了下去。

 六十七 断鸿声里得深藏 采药山中遭暗算

    (全本小说网,HTTPS://。)

    转眼,两年过去了。

    当清晨的一缕阳光落到窗户上,透过窗纱漏进屋里时,姬心瑶醒了过来。

    天终于晴了,连日阴雨让她浑身酸痛发冷。到底还是落下了月子病,隔三岔五地就有些不舒服。

    姬心瑶自己起了床。两年前满月之后她就没让静影再在屋里上夜,就这么一个贴心的丫鬟,她有点舍不得了。再说,她也渐渐地适应了自己动手。

    去山上采些草药,泡泡药浴,身上的寒症也会好一点。姬心瑶想着就换了身麻葛的短衣裙,松松地在脑后梳了个麻花辫。

    不施粉黛,清水芙蓉,俨然已是一个村姑的打扮。唯有脚上精致的麂皮靴才显示出她尊贵不凡的身份。

    两年来,她渐渐地弄清楚了山村里的一切。

    这里一切都是靠天收,一年一茬的庄稼都是刀耕火种,没有天灾也许能有个好收成,有了天灾只能是闹饥荒。好在大山资源丰富,山村里的人依靠狩猎,能获得不少的肉类。

    但他们获得的所有食物都要交给庄头,由庄头重新分配。其中的大部分是给主人的贡品。所以,他们依然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庄头向姬心瑶解释说以前都是交给了房庄主的,他有年去株林庄园交贡品,给姬心瑶请过安。但后来找不到人,就没交了。毛皮依然保存着,肉类都制成了肉干,蜀黍也都在粮仓里。

    只是,姬心瑶毫无印象。她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根本就没想过衣食从何而来。一切都有人替她安排好了,她何须操这些心。

    看着那些面黄肌瘦的农奴,姬心瑶动了恻隐之心,她让庄头将这几年积存下来的肉干和蜀黍全部分给了他们,她甚至免去了农奴们食物的重新分配,只要交一点够吃就行了。感动的几百个农奴在她屋前长跪不起。

    渐渐地,她能吃下蜀黍糊和蜀黍饼了,加上来福易容几次出去买了些食物和用品,静影又跟着芹香学了一些烹饪手艺,她竟然熬了过来。

    如今的她,真正如空谷幽兰般清冷,红尘喧嚣,爱恨情仇,一切的一切都远离了,与她无关了。

    “公主,奶娘说她想今天走了。”静影抱着小公子走了进来。

    “母亲。”口齿不清的小公子见到姬心瑶就往她身上扑了过来。

    “寒儿,昨晚乖不乖?”姬心瑶笑靥如花地抱起了儿子。

    “乖。”随着话音,滴答的口水已经糊了姬心瑶一脸,姬心瑶笑着用丝帕擦着,又擦了擦儿子下巴上的口水。

    “让她走吧。你把那拿给她,让她自己拿着去绸缎庄提银子吧。”姬心瑶朝桌子上看了一眼,上面放着她已经写好的竹书。

    奶娘千恩万谢地来向姬心瑶告别,竹书上的银子数量远远超过姬心瑶当年允诺她的数额,只是她有点担心,拿着这个万一人家不认账,不给她银子怎么办?

    姬心瑶看出了她的犹疑。笑着说:“来福送你去。谢谢你,这两年辛苦你了。”

    这两年她手中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了,正好让来福去取一些。想了想毋须再给来福易容了,两年了,谁还记得他呢。但契约还是要带上的,防止黄荣不认账。

    来福送奶娘走了。看着马车远去,姬心瑶的心里有了些淡淡的惆怅。

    一晃,在这穷乡僻壤两年了,外面的世界自己可能不认识了。外面的世界再精彩,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早已看淡了一切,早已心如止水。

    “你带着寒儿,我去山上挖点草药。”姬心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