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嫡医-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静和蹙眉问:“郑大人这个位置,分到的官署不当如此窄小才对……”

    袁夫人叹了一口气道:“我家老爷很是赏识郑大人,当初分下来的也是三进的院落,可郑大人是个清官,见顺天府的推官祖祖辈辈住在一处,才分到这两进之地,便与那推官换了宅子。”

    要是换了她,她想必做不到,静和不由佩服起郑立棠来,他倒也当得起清廉的美誉,郑夫人又能在自己危机时仗义执言,可见这夫妻两人都是重义的性子。

    只是郑老太太怎么会是这般脾性?可见一样米养百样人,郑立棠估计是随爹罢。

    郑夫人住在东厢房,郑老夫人和女儿住在正房。

    若是这样就不好办了,论理静和应先去郑老太太那边打个罩面以示尊重,还是袁夫人在胡同口就打发人去郑家传话,等静和下了车,郑老夫人,郑夫人和郑家小姐都已在门口等候。

    静和上前掺起郑夫人,又忙叫郑老太太免礼。

    她有意去看了一眼,郑老太太五旬左右,生的枯瘦,面皮干黄,行动上看身子十分康健,眼睛里满是精明厉害。

    郑夫人则穿着件素面的对襟褙子,头上勒着湖色绣花的抹额,面色微微苍白。

    静和忙道:“外头天寒,诸位快请进屋就是,”说着扶着郑夫人往东厢房去,“我此行是来探病的,若你在风口上吹着风病情加重,那可就是南辕北辙了。”

    袁夫人走在后面拽了跟过来的郑老太太一把,道:“英国公夫人是来探病的,待会子同郑夫人说说话也就回去了,您老回屋里歇着罢。”

    袁夫人的地位也高于郑老太太,郑老太太见静和已走远了,身后跟着的丫鬟却抱了许多礼盒,便推了一把女儿道:“英国公夫人来,理应让这孩子去前头帮着照应照应,堂哥儿媳妇病着,怠慢了就不好了。”

    袁夫人则依旧笑着:“老太太不必忙,英国公夫人坐不了多大会子。”说罢不理睬那二人,提步去了东厢房。

    静和正为郑夫人诊脉,片刻说道:“你并没什么大事,只是心思重才郁而化疾,待会儿我开一副行气补益的汤药叫她们抓了给你送来,吃几日便好了。”

    郑夫人坐在大炕上有些不安,忙道:“怎么好劳动您过来,寒舍狭小,唯恐招待不周。”

    静和便在她手背上拍了拍,示意她不必介意,又问:“郑大人可知道你病了。”

    郑夫人便蹙了眉,别过头去不肯说话,她身边的丫鬟却为自家夫人抱不平,又见静和待自家夫人好,一心想着或许静和能为自家夫人做主,便行了个礼开口道:“夫人有所不知,我家大人已经一个多月没见人影了,先前奴婢好容易等大人在京城去禀告大人夫人病了,大人却只说‘病了就请大夫,找他管什么用,’我家大人爱民如子,等闲下属病了,他还要三两次去探病呢,可我家夫人病成这样,大人却连管也不管。”

    郑夫人听到这话,不由触动心伤,原本就苍白的面颊簌簌滚下泪来。

    袁夫人则有些尴尬,在她眼里,家丑不可外扬,里头怎么样争斗,外头也要看着一团和气,而且她比较能干,家里的事一把抓,都在她控制之内,她没有说话,只看着静和。

    静和心里就十分感慨,说起来上一世孟绍辉后期也是经常不回家的,她安慰郑夫人道:“许是郑大人外头公务繁忙,等忙过这阵子也就好了。”

    说着话,府里的乳母带着郑家的少爷小姐过来,静和给了两个荷包做见面礼,那男孩子有几分像郑老夫人,抿着唇,有些生疏的样子,行过礼便告了退。

    郑夫人有些悲怆地摇了摇头道:“多少年了一直这副样子,我时常想他或许不需娶亲。她们母子就这样过便是了,又何必娶我过来,如此尴尬。”

    静和闻言微诧,袁夫人解释道:“自从袁大人娶了亲,袁老太太便一直随袁大人在任上。”

    想必是这个婆婆一直压着郑夫人一头罢,她说道:“郑老太太许是怕触景生情,不愿住祖宅,不如在家乡另择一处,修缮一新,老人许也不愿离开乡土。”

    儿子当官过了好日子,当娘的想跟着享受也是可以理解的。

    “我娘家也是这样说,我拿了陪嫁的银子盖了一座三进的院子,倒比这里的宅子还好,她和小姑住着又宽敞,可她就是不愿意住,”郑夫人有些愤愤不平,说起来眼眸里蓄满了泪花,“非要来这里挤着,没事便往相公耳边说些不堪的话,总是说我如何刻薄她,如何与她顶嘴,生生挑拨了我们夫妻的情分。”

    袁夫人的面色就更尴尬了,静和与她对视一眼,也抿了抿唇。(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29回 会面

    (全本小说网,。)

    实际上她能体谅,她有心劝郑夫人‘退一步海阔天空’,但又想起上一世她对孟母可谓做小伏低,各种忍气吞声,但孟母还是各种不满意,总是鸡蛋里挑骨头,好在这一世,楚啟给她一个简单温馨的家庭,平郡王妃拿她当亲妹妹一样疼,上面没有公婆,连请安都不用,下头服侍的不听话了,还不等她皱眉头,楚啟就已经先发落一番。

    说起来,她也不是很会处理婆媳关系,想劝说也帮不上忙。

    袁夫人许是看出静和的为难之色,便对郑夫人道:“好了好了,快收收泪,英国公夫人好心来瞧你,瞧你说了这些话,不是叫夫人为难么。俗话说百事孝为先,郑老太太是郑大人嫡亲的娘,英国公夫人再想帮忙,还能为了你为难郑老太太不成。”

    郑夫人就有些不安起来,惴惴地对静和道:“夫人见谅,我……我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不知怎得,就说起这些来。”

    袁夫人少不得也帮着郑夫人打个圆场,“她平日里话少,只是见了夫人话多起来,想来也是看夫人亲和的缘故。”

    静和点头道:“不妨事,总闷在心里容易生病,说出来就好多了,夫人在一处本就是说说体几话的,你若无事,就去府上说话,我泡了好茶招待你。”

    郑夫人诚惶诚恐,袁夫人也露出些欣慰之色,静和落在眼里,便知袁夫人定然没少给郑夫人出主意,只是每家的情况都不大一样,郑大人没有袁大人拎的清又圆滑,想来也不能解决郑夫人的问题。

    略坐了会儿,静和便告了辞,郑夫人要起身相送,静和却让她留在了厢房门口,自与袁夫人一道去外院坐车。

    谁知刚到了家,便见锦心兴冲冲地过来禀报,“夫人,您猜,奴婢有什么好消息?”

    静和还想着郑夫人的事,闻言一愣,片刻便反应过来,道:“是不是念莪回京了?”

    锦心连连点头,说道:“隋大姑奶奶今儿上午才到,便遣人递了信儿过来,说是请您去菊悦楼说话,奴婢想着您去赴宴,最迟中午便回来了,便没打发人去报信,就在二门上等着您回来呢。”

    静和欢喜道:“我不知她回来了,还去了一趟郑夫人那里,”说着又吩咐车夫别急着卸车,重新上车,去菊悦楼。”

    只是念莪这丫头,为何去菊悦楼没有直接来英国公府呢,静和一想就明白了,念莪定然是知道隋家大奶奶上回惹出的事,怕外人非议,益膳斋又人满为患,才约在了菊悦楼。

    也不知这丫头等急了没有,静和想着吩咐车夫快些赶路。

    那车夫原是在军中养马的,对驭马驾车那是驾轻就熟,没过多会儿,已到了菊悦楼后门,酒楼的伙计帮着开了门让马车进去。

    锦心又拿了帷帽为静和戴好,才扶着她上了二楼。

    随念莪正拿着糕点哄着两个儿子,大的才三岁,小的两岁多,正是团团玉雪可爱的时候,静和笑着道:“我来迟了,让隋大小姐久候了。”

    随念莪闻言便站起身来,数年不见,两个好姐妹自然是有许多话要说,念莪又将两个孩子推到静和面前,说道:“这是老大和老二,最小的太小,我大嫂怎么都不答应,留在四川了。”

    静和来的匆忙,忘了准备见面礼,再给两个孩子荷包之外,又解下腰上的一对玉环给了两个孩子一人一只。

    “我出了趟门,急急赶过来,”他笑着听两个孩子叫姨母,又对随念莪道:“忘了把正哥儿和镇哥儿带过来了,改日你再见罢。”

    念莪便将见面礼给了锦心,静和说道:“这见面礼还是你这个当姨母的亲手给他们好了。”

    念莪白了她一眼,说道:“我不会再准备啊,真是。”

    静和被她抢白,只气恼地锤了她一下,“我这不是好心为你存养老本么!”

    说着两人哈哈大笑起来。

    念莪叫乳母带了孩子下去,姐妹两个坐在一处说话。

    “当初我之所以同意嫁去四川,一则是为着他待我好,十数年如一日,另一则,也是暗地里打听了,大哥这一代振兴家业,大嫂是唐门掌门的嫡次女,为人干练有担当,二嫂呢,娘家是做海运生意的,是当年二哥去东南做生意时认识的,如今和二哥常年居于福建,涵海年纪最小,大嫂又一直没有子嗣,多年来一直‘长嫂如母’,我嫁过去,彼此矛盾便会少很多,他们在江湖上有唐门的面子,做生意又有二哥做帮衬,涵海也不是胡为的人,”念莪悠悠说着,想起当初她们不过是豆蔻年华的少女,如今却都为人母,顿时一番感慨。

    想起被婆媳关系困扰的郑夫人,静和大为认同,碰上不投契的婆婆,日子是真心难熬。

    “你大嫂莫非是……”静和想起念莪说她大嫂多年无子嗣的事,忍不住猜测道。

    念莪轻轻叹了一声,说道:“我大嫂年少时试毒,损了身子,大哥与大嫂伉俪情深,不愿纳妾,原想在族里挑一个过继了承欢膝下,可又怕那过继之子贪图家业,才迟迟没有过继,如今我与相公连生下三子,族里的人也就没什么好说了,我想着,大嫂待我好,怎么也要从这三个里挑一个出来过继给大哥大嫂,也让大嫂体会一次被叫‘娘’的感觉。”

    个个儿都是亲生的儿子,即便是知道过继给疼爱自己的大嫂,为娘的又岂会舍得,不过有这一层关系,念莪在云家的地位只会更巩固,即便幸福如念莪,也要如此费力周全,她不由庆幸平郡王妃有儿有孙,楚啟又认定了她,一心一意相待。

    “说起来,我还真得要感谢你,”隋念莪说到此处又转过脸来看着静和,“英国公打了招呼,四川总兵刘之源大人对我云家格外照顾,为此我在大嫂面前也有面子。”

    “刘之源?”静和大为讶异,楚啟并没有跟自己说过呀,他定然是默默地为了她做了这些事,想到这里她心里涌起一阵甜蜜,又觉得有一丝酸涩。(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30回 委托

    (全本小说网,。)

    隋念莪继续说道:“刘夫人也非常和气,我还为她医好了头疾,两家走动多了,刘夫人便为我引见了许多当地的官吏,那些夫人们啊,知道我是京中百草堂出来的,又得了云家的医术,个顶个地把我视为座上客呢。”

    算是各取所需罢,静和听到这里才完全放下心来,既然四川当地的官太太愿意与念莪这样的商人妇结交,想必对舅母也会和善很多。

    想到这里,静和便把舅父舅母的事对念莪说了。

    “四川那边确实有不少外族之人,而且听刘夫人说,有些兵将是从西北兵换防过去的,带的家眷中或许就有鞑靼那边的人,”念莪想了想,说道:“若是你舅舅不嫌弃,可以等我们回川的时候做个伴儿,若是他想自立门户,我定会多加照应的。”

    静和也知道念莪的意思,舅舅毕竟是她的长辈,若是她底下的下人,念莪大可以安排在自己的嫁妆铺子里,但是若要她的舅舅给念莪打理铺子,那就有些尴尬了。

    她笑道:“外祖父当年四处游方,也在那边有些故友,可以相互照应,我问过舅舅的意思,他原本也打算自立门户的,到时候你我也可拿些银钱入个股罢了。”

    念莪见静和想得周到,爽快道:“这自然是应当的。”

    正说着话,有妇人端了饭菜上来,一一摆好,静和叫了念莪入席,见那妇人打算在一旁侍候的样子,便道:“你先去罢,这里有我的丫鬟就行了。”

    那妇人闻言又抬眸看了静和一眼,方才屈膝应一声是,恭敬地退了下去。

    隋念莪夹了一筷子红焖鳜鱼块在静和面前的小碟子里,笑道:“我怎么觉得方才那个仆妇总是偷偷打量你似的。”

    静和正叫了两个孩子进来一道吃饭,闻言便抬眼往门口瞧了一眼,又夹了一筷子鳜鱼在鼻端闻了闻,说道:“白梅在外头盯着,没有什么怪异之处啊。”

    隋念莪忍不住白了她一眼,说道:“我的嗅觉味觉本就胜于常人,这一二年大嫂又教了我识别了许多毒药,她们有几个胆子敢在我眼皮子底下动手脚?我是说她总是盯着你瞧罢了,”说着又玩笑起来,“也难怪,你说你生了两个孩子,又年长这许多,怎地却益发出落的漂亮了,肌肤越加白嫩不说,就连眼睛也越发熠熠生辉,就像宝石一般,这身姿也是愈发窈窕有致。”

    静和就知道她没正经的性子改不了,想起楚啟最近也总是夸她越来越好看了,脸上不由火辣辣的,如今诸事都不用她操心,养尊处优的,因她怕长胖吃得少,楚啟便教她练青城剑法,似乎也因为这样,她更飘逸几分了罢。

    而此时菊悦楼的楼梯上,方才上菜那个妇人正脚步匆匆下了楼,又去了一旁另一栋独栋的小楼,上楼走到一间雅致的房间门口敲了敲门。

    一个青衣童子开了门,她走了进去,冲窗口立着的俊美男子福了福。

    那男子转过身来,正是白家的主子白枫,他清俊的眉眼微微一扫,问道:“瞧清楚了。”

    那妇人应一声是,白枫指了指摆在一旁黄花梨卷草纹展腿画案上的文房四宝,道:“去画吧。”

    那妇人又福了福,无声走到画案后伏首作画,她画的极为仔细,鼻尖沁出细细的汗珠,却想起公子给出那不菲的赏钱,忙又加快了手中的动作……

    ………………

    中军都督府官署二进的退思堂里,十五枝雁足连灯照的室内恍如白昼,楚啟正坐在案后翻看着一张张巴掌大小的纸张。

    他英气的眉宇轻轻皱着,面上神情十分的严肃,片刻又将那一张张小纸放在灯烛上点燃,丢入脚下的火盆里。

    魏老五如今在衙门里做了亲兵,此时正在屋内端茶递水什么的,他说道:“国公爷,东宫的人如今视咱们为眼中钉肉中刺,不仅把京营中信重您的几位偏将都解了职,昨日还寻由头训斥了杨总兵一通。”

    楚啟头也不抬,继续看着手中的字条,说道:“皇上把京营交给太子,是念着父子之情以及文德皇后的遗德,想给太子一次机会,京营中自有锦衣卫盯着,太子若循规蹈矩也就罢了,如此铲除异己、赏罚不分,那便是叫皇上失望,这也就是皇上将京卫交给太子,却把禁军牢牢把在手中的原因。至于杨捷那里,西北镇抚一日离不了他,他的地位就不会有动摇。”

    魏老五又道:“可是听兵部的人说,太子殿下建议往边关镇抚将领处派遣内监为监军。”

    楚啟眉心就不由皱起,“内监往往没有经过战场风沙历练,却又代表天子地位斐然,若是碰上聪明的,只在一旁贪些资财也倒罢了,若是对用兵之事指手画脚就麻烦了。”

    魏老五见此不由瞥了一眼楚啟手中的纸条,不知道刘总兵的飞鸽传书里是不是也问起此事。

    楚啟看了跃跃欲问的魏老五一眼,说道:“你只管把心搁在肚子里,皇上是带过兵的人,不会任太子殿下胡为,”想了想又多嘱咐一句,“此话不要外传,若是叫东宫的人知道我说过这话,只怕他们更会变本加厉,到时候皇上也会为难。”

    魏老五听见楚啟这么说就吃了一粒定心丸,他虽不在军中,但还是忍不住操着心,他端了冷茶下去,正好见纪墨方才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纪墨行了个礼,道:“国公爷,您派遣属下去查的事有了些眉目,那管事在外包养的小妾家中地砖下发现了一千两金,铸成了金砖,应当是私局所铸,属下顺着线索查下去,那私铸局却着了火,所有账簿都没了。”

    是谁一步一步走在自己前头?又是谁在翻查他的旧事?

    楚啟无意识地双手食指交叉,拄在线条硬朗的下颌处。

    敌暗我明,现在也只好以静制动,他多年来领兵驭下早养成不动如山的性子,此时只道:“此事不必再追查了,我自有安排,”说罢又问了句,“可查清楚了,上回那封氏面圣时翻供的缘由。”(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31回 人情

    (全本小说网,。)

    “是锦衣卫控制了封氏的娘家人,想必以此威胁,”纪墨禀道。

    楚啟面上就腾起了怒气,这怒意里似乎又夹杂了几分醋意似的,去提封氏的乃是薛湜,锦衣卫之所以掺和这件事,想必是薛湜那些诛心之念了。薛湜此举虽不难料,但却极为有效,最可气的是这些事薛湜可以做,他楚啟却不能。

    薛湜做了,皇上会当薛湜是碍于倾慕之情的毛头小子,更会因握住这个把柄更加信任薛湜,而楚啟军功震主,若是为护着妻子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动手脚,那就是挑战皇帝的信任和度量,所以他思前想后,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就此致仕。

    他已得了消息,如果他估计不错,马上就要有一件大事发生,到时候皇帝迟早还会启用他的,空闲这段时间正好陪陪静和,所以才听之任之。眼下薛湜插手干预,他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生气。

    纪墨见方才还沉着冷静的国公爷骤然吹胡子瞪眼睛的,嘀咕着低声提醒道:“国公爷,已经酉时二刻,您是否回府,还是叫衙门里准备晚饭?”

    楚啟没成亲之前,在衙门里吃住是太常有的事,但自从有了夫人,国公爷几乎日日准时回家陪伴,有些公务也是带回家处置。

    楚啟经这一提醒,才意识到外头天黑了,他专注于情报,连桌上的灯是几时点的都没意识到,左右能进入他这间屋子的也只有魏老五一人,魏老五的家眷又被他牢牢控制住,他此时方站了起来道:“回府。”

    他在屋里坐的久了,回家便骑马而行,一路疾驰,等回到英国公府还不到戌时。

    静和正坐在灯下做针线,正哥儿坐在书案后写大字,镇哥儿则很有兴致地摆弄着筠行送来的桃木大刀和牛皮的盾牌,听见脚步声,抬起胳膊指着楚啟便向着静和啊啊叫了两声。

    静和抬头见楚啟回来,脸上便浮起柔柔的笑容,上前去迎他,楚啟摘了官帽给白梅,抬臂揽了她朝熏笼边走,唇角笑意粲然:“许久不见你动针线了,在做什么呢?”

    静和瞥见楚啟腰间挂着的那个半旧的夔字瑞兽纹荷包,不由有些脸红。

    因做针线伤眼,楚啟让她在看书和做针线里头选一样,她选了看书,越发偷懒起来,连镇哥儿和正哥儿的衣裳都是锦心芭蕉几个做的,她总不好意思说是因为听了郑夫人和念莪的事,对他心中有愧才想着给他做个荷包的罢,难不成他日日戴在身上的东西也要经旁人的手。

    楚啟眼力过人,已将那绣了一脚的龙虎纹看了个一清二楚,心知这八成是做给自己的,唇角便噙了笑容,待她愈发体贴溺爱。

    静和抬眸对上他柔情款款的眸子,不由伸出手去捋了捋他留了寸许长的胡须,自从有了镇哥儿,他说什么也要蓄须,这样……呃……其实也别有一番风味,吃江南小炒久了也想念西北大羊肉串儿不是。

    镇哥儿见爹娘一个都不理自己,气地将手中的盾牌扔在了地上,静和夫妻才从神交中回过神来。

    静和笑道:“镇哥儿八成是饿了,叫乳母来吧,”又吩咐丫鬟摆饭。

    楚啟抱了她放在椅子上,静和忍不住锤了他一把道:“当着孩子呢!”楚啟方才发现如今已有了两个拖油瓶,只好摆出一副威严的父亲形象,问了正哥儿几句窗课上的话,又对静和道:“是不是该给正哥儿好好儿地请个先生了,”这样静和就多出些时间陪自己了。

    静和道:“我同大堂嫂商量过了,大嫂问我的意思,我觉得一个人读书上课,时候大了,人怕是要养成个专独的性子,等稍大一些就和大堂兄家的检哥儿送去傅家的家学,再大一些了如果是个读书的料子,再去松山书院不迟。至于如今启蒙的事,我先代劳好了。”

    楚啟可不想静和分神,他道:“既然检哥儿能去傅家的家学,正哥儿自然也去的,多安排人跟着就行了。”他小时候就没那么娇气,对于儿子,他更是不想骄纵,只因他见过太多骄纵坏了的孩子。

    静和知道他这是为了儿子好,广济堂的韩大夫隔三差五就会来给两个孩子请脉,说过两个孩子都很好很健康,尤其是镇哥儿,这个月份就这么有力气,将来长大了只怕是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