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嫡医-第1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她心里就更乱了,只觉得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等芭蕉回来复命,说薛湜已经离开,她便叫了芭蕉下去歇息,留下白梅值后半夜。
她想来思去,还是决定跟楚啟提一句,她觉得楚啟绝对不放心就这么走,他定然在京中有些耳目,即便不会那么耳聪目明,立时就知道薛湜偷偷潜入英国公府的事,但水过留痕,他迟早会听到风声,那还不如让她自己告诉他。
可是这些事又太过隐私,若是信落入旁人手里,就不好了。
她思索了会子,在纸上写道:“旧日送人之雪球猫,今夜偶在后园得见,因想到这个猫已经给了旁人,便将它赶走了,还请夫君寻几个善补猫的护卫护院。”
至于裕王的事,太过重要了,她连隐喻都不敢隐喻,只摘下随身携带的一块玉佩装入信封,又在书信上补了句,“念莪送了我块玉,不知是否该退回?特此请问夫君的意思。”
等写好了信,仔细拿信封封号,又在上下封口处盖了私人的钤印,才叫白梅亲手交给郑总管。
忙完这些,天际已现出鱼肚白,静和觉得全身的疲乏袭来,由白梅帮着脱了衣裳躺下便陷入梦乡。
似乎是因熬了大半夜,这一觉睡的香甜,直到辰时二刻才起身,馨姐儿来请安,正哥儿在门口站了站便由赵毅送去学堂了。
锦心一面服侍她更衣,又一面心疼她双眼下的黑眼圈,“夫人若是想抽查各处上夜的情况叫奴才去便是,怎地自己熬夜去?着了凉气可怎么好?”
静和忍不住抬手掩唇打了个呵欠,笑道:“瞧咱们锦心姑娘越发会关怀人了,我可真是羡慕赵管事的好福气。”
锦心原本还担心的愁眉苦脸,这会子却忍不住笑了出来。
静和带了馨姐儿用了早饭,去司贤厅料理中馈,得知郑总管已经将她的信送去辽东,心中才觉得稍稍安定。
出于她对楚啟的信任,她觉得楚啟一定能给她指出这所有事情的关键,纲举目张,一切也就能明晰起来。
………………
楚啟收到静和家书的时候,才刚到辽东境内,他看着兵士安营扎寨,又巡视了一下水源,方才回了大帐。
这是他多年与鞑靼交战的习惯,鞑靼一带有些地方草原广袤无际,有些地方则是沙漠,只有手里掌握水源并且确保安全他才能安心一些。
等这些基本的工作做完,他才回到中心的主帅大帐,打开行军舆图看了起来。
魏老五送上家书上前,楚啟接在手中摸了摸,又反过来看一眼泥封,眉宇间的神色骤然严肃起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6回 猫腻
(全本小说网,。)
这封信虽然不厚,但其中还有一块硬硬的东西,因为反复封了好几层,他也摸不出其中具体放了什么。
静和将这封信封的这么严实,就说明这封信的内容十分重要,她是不想叫别人看到吧,他不由担心起妻子来,难道家里出了什么事?
想到这里,他便将舆图放在一旁,将那封信细细打开,从中掏出另一个信封,打开又是一个信封,反复开了两三次,才拿出一张纸和一块玉佩。
他仔细看了两遍信,眉头皱成一个大大的川字。
玉,音同裕王的裕,静和是在暗示,裕王找上了她,还是通过隋念莪的路子,他反复读了几遍,见心中的语气尚且平静,以他对静和的了解,这说明京城的事情还在静和能控制的范围内。
想到这里,他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楚啟只想报效大周,为百姓做点事,不愧男儿立于世。他不愿参与到夺嫡大事,从皇上和隐太子当年夺位的时候就是如此。
如今遇到静和,夫妻心意相通,志趣相投,都只想独善其身,营造他们的‘无诤居’,可还是有些人想将他们掺和其中,他们虽然不想得罪人,但若旁人来犯,也不是那任人揉扁搓圆的。
拿定了这个主意,他不由吃惊,这哪里还是曾经那个不动如山的楚啟,以前的自己只会对裕王之类的拉拢默然视之,又怎么会当一回事还想办法去还击?
究其原因不过是因为自己现在有了静和,有了孩子,所以更害怕失去。
他唇角渐渐浮上一丝笑纹,妻子儿子到底是一个男人的牵绊,是静和补全了他的人生。
他抽了一张信纸,提笔写道:“此处一切安好,夫人勿忧。至于玉佩,等为夫回京再送还原主即可。”
楚啟将那信纸折了两折,装入信封之中,仔细封好盖上随身的小印。
随后又抽出一张小小的信纸,简单写了两句话,卷成卷儿塞入一个小竹筒中,两封信都交到魏老五手上,说道:“给夫人的家书交给随军的刀笔吏,随塘报五百里加急送回京城,这封信飞鸽传书回去给郑总管。”
他们此行出来有单独带府中的信鸽,这些信鸽训练有素,飞行又快又隐蔽。
魏老五应一声是,看了看手中的竹筒。
又见楚啟起先面色愤怒,如今又恢复胸有成竹的从容,还让他去问问执事官朝廷的邸报到了没有,他要看着,他越发觉得好奇,忍了又忍,问道:“大帅,可是有什么好消息?”
楚啟随手将夫人那封家书扔进火盆里,看着那纸张被火舌席卷,淡淡说道:“对济王殿下而言,的确是好消息。”
魏老五更是摸不着头脑了。
而此时的济王却无比清楚,他甚至带着几分复仇在望的痛快,在屋内来回踱步,问肖琅道:“此话当真?”
肖琅蛰伏这许久,就是为了暗中寻找东宫的致命把柄,他十分肯定地说道:“绝对属实,那人是下官在书院读书时的同窗,家中父辈是做生意的,资财十分丰厚,本人却是个榆木脑袋,屡试不第,到处寻找路子,还曾找到下官这里,可下官顾及他天资愚笨,婉言拒绝,谁知这回下官回乡祭祖,却见他换了个人似的,四处宣扬很快就要做官了,下官用了些手段,才知道他寻到了科举的路径,福州知州手下的经历刘成器,下官已经摸清楚这个刘成器虽然官职不高,却是沈阁老手下的人。于是下官晓以大义,他也决定投靠王爷,暂时按兵不动,只等王爷差遣。”
济王知道沈阁老分管着鸿胪寺,就涉及海运外贸这一块,他祖籍福建,福建便是他发迹之地,之所以能官运亨通,银子用的流水一般,也是因为掌握着海运这个金脉,济王更加确定此事的肯定性,当然在肖琅去查察此事的时候,利用到许多他的人,有些过程他也是知道的。
肖琅继续说道:“下官又仔细调查过,原来这个刘成器是沈阁老家的姻亲,说是姻亲,其实也算不上,沈阁老家的大公子有个十分得宠的相好,是安徽盐政权有荣的妻妹,听说他这个妻妹美貌无双,却年纪轻轻守了望门寡依附着姐姐姐夫生活,在权家的家庙中做了个带发修行的姑子,权有荣为了讨好沈大爷便把这个妻妹送给了沈大爷,谁知沈大爷却十分喜欢,虽然没有纳进门做姨娘,却时常去幽会。而刘成器则与这个女子分属表亲,故而搭上了沈府。因中间拐了几个弯故,其中做的又着实隐蔽,故而没有人知道其中的底细。”
多年朝廷的风雨历练让济王很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权有荣不简单,既然能贿赂一个京官,只怕还能再贿赂第二个,说不定从这个为突破口可以拉出一大片,而这些肖琅这个初入职场又被济王赏识的愣头青还没有发现,济王暂时没有去纠结这些,而是看向肖琅缓缓点了点头,示意肖琅继续说下去。
“据我这个同门说沈阁老就是通过自己在各州府的门生在科举中做手脚,据说那些孝敬银子都是以‘孝敬太子’为名送的,”肖琅说道:“为国轮才是大事,而太子殿下竟然掺和其中,这可是大大的过失,一旦事发,太子殿下便是大大的失德!”
济王皱了皱眉,说道:“你可知具体是怎么操作的,莫非沈阁老是透漏了试题出去?”
肖琅摇了摇头道:“这倒不是,沈阁老到底是老狐狸,只是与那些有关系的考生约定,在试卷的策论中首段和倒数第二段均有特定的典故,并且要习特定的馆阁体,这种字体下官也见过,与沈阁老的字体十分相似,阅卷的官员便是通过这些线索判断出哪些是自己人,从而评为上等卷,从府试到春闱都是这个套路。”
这心思虽十分机巧,但其中也包括太多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让沈阁老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看来沈阁老是花费了不少力气,已经把每个关节都打通,才营造了这么个复杂宏达的网络,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这其中虽然有太子的名头,但也绝少不了薛阊的操作。(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7回 病重
(全本小说网,。)
薛阊如今又任着吏部尚书,管着官员的选拔任用和考绩,沈阁老又在科举上动手脚,从选才到封官,他们简直是一条龙控制了每一个环节!
饶是济王本就有私心,争权夺利,排斥异己的,也忍不住愤慨,这些人实在是做的太过了。
他吩咐肖琅道:“好,此事还是你跟进,只是务必小心。”
肖琅连声应是,济王又道:“你夫人想必也同王妃说过话了,待会子你们夫妻便一道回家,”说罢又叫了一个丫鬟进来问道:“你去王妃那里问一问,就说肖大人在外院等着肖夫人。”
那丫鬟应一声是,出了书房,穿过一条石子路又过了一道月洞门,叫开了内外院之间的门,对门上的妈妈道:“王爷命我来王妃处传话。”那婆子便放她进了后宅。
那丫鬟轻车熟路地到了明华居,对守门的丫鬟又说了一遍,那丫鬟知道她是王爷书房里顶顶得力的,不敢留她在廊下等候,只说了句“姐姐随我来,”先挑了帘子进去,对暖阁通禀一声,“王爷跟前的泷儿姐姐来了。”
话音落,两个人已一前一后进了暖阁。
济王妃穿着件玫瑰紫中衣,外罩一件秋香色蜀锦褙子,额上勒着一条镶碧玺石的烫金卧兔儿,面色苍白,双眼下还泛着乌青,显然精神不大好,正盘膝坐在大炕上。
而肖夫人则坐在下首,正拿着帕子按着眼角,眸子微湿似被雨水冲洗过的天空,带着几分娇柔可怜,似乎哭过的样子。
泷儿上前行了礼,才道:“王爷打发奴婢来传话,问王妃娘娘可与肖夫人说完话儿了,肖大人在外头等着您呢。”
济王妃应一声,“知道了,你去回复王爷,就说肖夫人马上就出去。”
泷儿得了话,屈膝又请了个双安,方才退了出去。
肖夫人握住济王妃的手,柔声道:“堂姐,事已至此,你还是要看开些才好。”
济王妃的双唇有些苍白,没什么血色,她翻过手在肖夫人手背上拍了拍,说道:“咱们到底是自家姐妹,我当初也是气你轻信旁人,留在王府里跟我做个伴儿,我还能慢怠你,”说着悠悠叹了一口气,说道:“也罢,好在肖琅待你算是诚心,今后与他好好过日子便是,你若能听进去我方才说给你的那些话,也就不枉费我的一片心,我也就无愧于你家老太太托付我的一片苦心了。”
肖夫人点了点头,起身走了两步,又回头嘱咐济王妃,“堂姐可要好生将养着才好,王爷心里到底是惦念着你的。”
济王妃点了点头,摆了摆手叫她出去。
待肖夫人走后,书香才上前来扶着济王妃在大炕上躺下,又拿了几个大靠垫塞子她枕下,温声说道:“王爷特意叫了肖大人带肖夫人前来陪您说话,可见还是极在意您的,娘娘可要想开些好。”
济王妃只觉得一口气憋在胸口,不由张大了嘴大口大口呼着气,像一条就要渴死的鱼。
书香忙为她顺着胸口,又叫丫鬟端了茶水来喂着济王妃喝了两口。
济王妃适才平顺了呼吸,摇了摇头示意书香把水拿开,一开口口气中带着愤懑与悲凉,“我与王爷结发夫妻,这样的情分,我原以为他虽恋栈权位,却不想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连自己的亲女儿也不顾了,睎姐儿才几岁,他就这样随随便便许给了陕西都司指挥使王宪的二儿子,那孩子不过十岁是好是歹都不知道!”
书香闻言也不由鼻头发酸,王妃虽然冷酷自私了些,但对她的一双儿女和她们这些近身服侍的都是护着的,王爷千不该万不该,将王妃娘娘唯一的女儿轻易许了人,若要联姻,为何不用姚侧妃的女儿,不就是姚侧妃花言巧语,说些什么‘还是嫡出的郡主联姻,能显示王爷的诚心,再者说郡主还小,等到时候王爷成了大事,还愁到时候睎郡主吃亏吗?’的话,王爷才会被迷了心窍的。
王妃摆了摆手,说道:“罢了,如今她得了宫里的淑妃娘娘青眼,为王爷从各府的夫人那里得了不少情报,王爷是离不得她,才会对她言听计从,听说王爷前儿托了吏部的关系,要给她的大伯父谋河南布政使司的缺儿了。”
“那还不是姚侧妃花言巧语!”墨韵闻言便愤愤不平道:“娘娘您是大家闺秀的出身,从小被教养的贤良淑德,是正派的侯府嫡女,哪像她,不过是个破落失势的官宦家的女儿,什么手段都使得,身段低的下来,没有她不能做的。”
济王妃只觉得额头处传来嗡嗡的声音,一阵高过一阵,却是逼得她头疼欲裂。
书香见此只好扶着她先行躺下,又轻柔地为她揉着太阳穴,见王妃始终不见轻,只好又吩咐墨韵,“快去请太医。”
………………
小叶紫檀彭牙方桌上摆着精致喷香的糕点,香云指挥着小丫鬟拿了厚厚的牛皮囊将尚温热的奶茶倒入掐死五福捧寿纹的银碗里,才又亲手将那奶茶端入次间。
姚玲儿穿着件嫣红色琵琶襟儿的窄裉小袄,斜坐在临窗的黄花梨螺钿园背交脚椅上,扭着身子望向窗外,一双玉手交错叠放在耳畔。
那小袄颜色极好,据说是用胭脂红细细漂了数十遍才出这样好的颜色,又被人称作酡颜,寓意酒醉微醺的女子脸颊美态,娘娘入府多年,身形依旧如少女纤秾合度,窈窕有致,也不怪王爷会那般喜欢,割舍不下了。
她将那银碗递上,说道:“娘娘,奶茶热好了,您尝尝。”
姚玲儿接了过来,手执银匙搅了一下,目光落在碗中小小的漩涡上,她睫毛微掀,问道:“太医来过了?王妃娘娘如何了?”
香云便答道:“太医已来过了,左不过还是老样子,”说罢又上前半步,低声道:“阮太医请娘娘示下,那药可否还继续用,他这也是怕徐家人察觉……”(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8回 道姑
(全本小说网,。)
姚玲儿微微勾了下唇角,随手将那碗奶茶倒入窗台上一盆吊兰中,香云眼睫不由眨了眨。
“徐家又无通医术的人,怎会察觉?”姚玲儿说的风轻云淡:“要怪就怪她徐静宜度量太小,若是徐静和在,这件事必然是瞒不住的,又或者她身边那个隋妈妈,只可惜,我不过轻轻一挑拨,她忌惮着隋妈妈是隋家来的,生生将人发卖出去,哼……”她眸中多了几分冷寒,又道:“活该她徐静宜命不久矣。”
香云抬眸看向姚玲儿,眸中竟带着几分灼热,若是王妃不在了,以娘娘的手段多半会扶正的,那这王府后院可就是她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她问道:“娘娘打算什么时候给这最后一击?”
姚玲儿视线落在那盆即将死去的吊兰上,说道:“不急,我自有我的安排,现在王爷的事最要紧,她借病换了王爷不少同情,就连徐雅馨也越发不听话,我少不得得再想想法子。”
………………
静和才收到楚啟的回信,她细细看了几遍,嚼了嚼其中的意味,脸上才重新现出松快的神色来。
既然楚啟让她按兵不动,那她为什么要靠近裕王,她自然是大大方方,事无不可对人言的,裕王要是聪明一点,知道她们没有意向就乖乖收手,若是还想趁人之危要挟,那她就直接把裕王派来的说客绑了扔到济王府门口去。
反正楚啟是没有要投靠裕王的意思。
等想通了这些,静和再给楚啟写信,就只是絮絮叨叨说着正哥儿去学堂的事情,又说儿子非常独立懂事,和学堂里的小伙伴关系都很好,很快熟悉了环境,和检哥儿两个小兄弟关系好的可以穿一条开裆裤了。
又说给正哥儿选的那个小厮于虎多么好玩有意思,镇哥儿又长大了许多,馨姐儿也越发懂事了,又说她叫了顾氏在家中讨论票号钱庄的事,当然也少不了提范氏有身孕的事。
如此轻松的口气自然是为了让楚啟放心,另外也是希望他在枯燥的行军生活中念着家里,听说高句丽的歌姬妩媚婀娜,可不要被人勾引了才好。
没过几日,裕王的舅兄成国公特意去了一趟王府,屏退众人后对裕王说道:“昨日我离开王府回家去的路上,见到锦衣卫尾随,虽然穿着便装,但那绣春刀下官却认不错。皇上想必注意到王府,看来招揽英国公的事不得不作罢。”
裕王虽然贼心大,但是贼胆却小,闻言心里一个咯噔,生怕皇帝以为他有意夺嫡,忙弃了再招揽英国公的念头,现在他的首要之务还是看着太子和济王斗的好。
后续的时日,裕王府果然安静下来,甚至都没再派人去找过隋念莪,至于那一千两银子也只当是吃了哑巴亏。
裕王不是皇子中最受宠的,母家又不得力,偏偏还要维持贤王的架子,这一千两银子就成了打狗的肉包子也够让他消停一阵子的了。
念莪知道她这件事解决,便启程回四川去,周从礼夫妇也一道启程。
待送走了隋念莪,静和才叫人将郑总管请到了司贤厅的正厅说话。
“那几个暗中跟踪成国公的人真的是让谨派人假扮,用于虚张声势的?”静和挑眉问道。
“正是,国公爷曾说,兵法云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其实国公爷派了三拨人分别跟着裕王爷的心腹官员走了几个来回,不成想成国公先着了道。说起来也是裕王和成国公心中有鬼,才会着了道,”郑率恭恭敬敬地回答,语气中带着几分对楚啟的崇拜。
他的表情自然被静和收在眼底,她自然不会反对府中下人更敬畏主子一些,她含笑点了点头,又问:“国公爷还叫你做什么?”
郑率正襟危坐,说道:“国公爷还叫奴才散播一些有关一个道姑的事!”
………………
“竟然是为了个道姑?”济王府中姚玲儿粉面带着疑惑之色,问道。
肖琅能被济王招揽就是姚玲儿的功劳,济王见她温柔恭顺,想着她是自己的女人,又素来心思机敏,能替自己出些主意,于是这日在姚玲儿来书房送芸豆粥的时候,济王便把肖琅报上的那些关于沈家大公子的事告诉了姚玲儿,
姚玲儿柔软的指尖游走在济王的额头、颈椎和发际线上,替他疏通着头部的经络,为了讨济王欢心,内宅的女眷大多都要学些按摩功夫,姚玲儿心灵手巧又下了心思,自然练得极好的技术,济王经她揉按,舒适的云里雾里,也有几分意乱神迷。
姚玲儿贴在济王怀中,一手抚在济王胸前,身形极为妩媚婉约,说话轻柔似水,“臣妾听王爷叙述,加上自己的猜测,多少理顺了些,只是臣妾却仍有一事十分不解,假若那妙真道姑果真容貌倾城,得了沈家大爷的喜欢,为何权家不把人直接送给沈大爷?”
没有给出去,就是依旧有利用价值,或许是权有荣还想通过妙真加深与沈家的关系罢,济王对妙真并不感兴趣,只随口说道:“或许是怕夫人吃醋,毕竟那妙真是个寡妇,纳寡妇为妾,于门风有损,所以权有荣才为沈家大公子养着。”
或许是女人难免关注女人,姚玲儿却不像济王想的那么简单,她凝神思索半晌,说道:“可臣妾还是觉得蹊跷,正如王爷所说,妙真是孀居,沈家又肃重名声,所以沈大奶奶完全不必担心妙真会威胁到她的地位,而且臣妾曾赴宴时见过这位大奶奶,不像是那般厉害的人。这样绝色的美人到底会惹男人垂涎,又或许不是沈家大公子不愿要,而是权家不愿给。”
“你的意思是权有荣贪占了妙真?想据为己有?”济王眉梢一挑,二男共用一女,济王想想就觉得恶心,他目光中不由染上几分嫌恶,好像刚刚发现自己喝的茶里有一只苍蝇一般,又想起他曾听到的关于姚玲儿和隋子峰的那些传闻,面色就有些暗沉。(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49回 散播
(全本小说网,。)
姚玲儿敏锐地察觉到了济王神色的变化,她忙转开话题,动作优雅地从熏笼上温着的铜胎小提壶中倒出一碗浓香温热的奶茶,递给济王道:“王爷公务繁忙,只怕晚膳也进的不多,再喝浓茶仔细伤胃,倒不如尝尝这奶茶,也是极提神的。”
济王见她温柔玲珑如同一朵解意花,想起当初姚玲儿嫁进王府前王府的嬷嬷是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