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嫡医-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是极提神的。”
济王见她温柔玲珑如同一朵解意花,想起当初姚玲儿嫁进王府前王府的嬷嬷是验过身的,成婚当夜又有喜帕为证,那些莫须有的情愫他倒也不是不能大度放过。
姚玲儿见济王神色好转许多,才又回归了主题,“既然肖大人手中已经掌握了重要的人证物证,可证明沈阁老结党营私,滥用职权,到时候王爷借机发作一番,闹将起来,皇上为平民意,定然会处置沈阁老一系,那王爷还在担心什么呢?”姚玲儿点破道。
济王点了点头,语气沉重许多,“你不明白,只要太子即位,沈家与薛家就还有机会复起,就算为了这个沈阁老也会拼力将过错揽在身上,保下太子。这样费尽力气依旧不能扳倒太子,实在是鸡肋。”
姚玲儿思忖半晌说道:“若要让皇上对太子失望,还要再挖出点重要的东西才行。”
“可是太子经过赈灾米一事已经长了教训,这一回谨慎许多,这一个把柄还是好不容易找出来的,”济王叹道。
姚玲儿美目流转,缓缓又道:“王爷,臣妾隐隐有一种直觉,总觉得这个妙真身上有许多可查之处,王爷不妨从这里着手,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济王却有些不以为然,在他眼里十分瞧不起那靠女色上位的权有荣,到时候抓起来再拷问便是,至于那个妙真纵使知道点儿什么能有权有荣知道的多?
姚玲儿却坚持道:“臣妾只是觉得,权有荣宦海沉浮多年,只怕是个嘴硬的,一时间难以得到什么有用的东西,那妙真不过是个女流,兴许经不住吓,能吐出些什么来,也是好的。”
济王觉得这话也有几分道理,目前他能做的也就是静静等着那一日风波的到来,闲来无事,查查倒也无妨,说不定真的会像姚玲儿说的,有意外之喜。
济王点了点头,唤了一个青衣随从进来,冷着面孔吩咐一番,那仆从叩了个头,恭敬退了出去。
紧跟着,济王身边的婢女泷儿打外头进来,眼观鼻鼻观心地肃了肃,问道:“王爷,到晚膳的时候了,厨房说今日的竹笋不大好,香菇却很是不错,请王爷示下是不是把鲜笋火腿汤换成山珍雪蛤汤。”
济王一项不怎么管内宅之事,更何况是庖厨上的功夫,泷儿这么说也不过是为了提醒济王快到晚膳的时候了,问济王要把晚膳摆在哪里。
姚玲儿何等聪明的人,闻言便站了起身,肃了肃道:“王爷,王妃身子不适,您该多陪陪姐姐才是,臣妾告辞了。”
这段时间为了顾及王妃的病对她冷落不少,此刻语气就温柔了几分,“难为你想着,有你和王妃在本王身边,真是本王的福气。”
他提起济王妃,就是暗中警告姚玲儿,济王妃到底是他的正妃,他想要的是妻妾和睦。
姚玲儿抿唇微笑,偎依着坐在济王身边,说道:“王爷的意思臣妾明白,臣妾今日已去探望过姐姐的病情了。”
以她们的关系,去探病只会让济王妃身体更差罢,济王想起这些就觉得头痛,他揉了揉额头,说道:“你的意思尽到就可以,王妃最重要的是静养。”
姚玲儿眸色中便染上点点哀愁,济王见她如此柔弱姿态,心中顿时多了几分疼惜,可王妃那头身子不好,他也不得不照顾,因此只起身亲自送她几步,又揽住她肩膀用力握了下,“你回去好生歇着,想吃什么只管叫人吩咐厨灶上,等本王忙过这阵子再去陪你。”
姚玲儿便趁势在济王手心里捏了一下,继而缓缓推开济王,转身盈盈朝外走去,走到门口时驻足回望一眼,一双眸子脉脉含情,凝睇济王一眼,只让济王心里痒痒的,心里又多了一分挂念。
………………
静和也在问关于这个妙真的事。
她端坐在正堂铺了团福纹坐垫的太师椅上,问下首坐着的郑总管道:“在朱雀大街的胭脂坊散播妙真姑子的事?”
郑总管点了点头,目不斜视地回道:“国公爷在信中这样吩咐,还让奴才掌握分寸火候,只透漏少许消息出去,不要让人察觉出是有人故意散播出去的。国公爷还吩咐了,若是夫人问起,就如实禀告夫人知道,也省得夫人猜测,若是夫人不问,奴才便什么都不提,只管做好分内的事就可。”
楚啟救下馨姐儿的事都没有瞒着郑率,可见郑率是楚啟一等一的心腹,因锦衣卫严查他们这些拥兵的重臣,所以楚啟不能明着蓄养心腹,许多事由郑率去做,便显得顺理成章。
静和凝眉想了想,问:“朱雀大街那头的胭脂坊是不是裕王或是济王私底下的产业?”
郑率眸中就忍不住露出几分欣赏来,夫人仅仅靠着一句话就能隐约猜透国公爷的心思,怪不得国公爷会那般喜欢夫人,他不敢隐瞒,如实回禀道:“夫人英明,那家胭脂坊是京城里有名的烟花之地,虽与济王爷无关,却是济王爷探听消息的耳目。”
虽然朝廷命令官员不得嫖娼宿妓,但此风却是屡禁不止,多的是微服的官员或是官家的少爷去寻花问柳,为了在自己心仪的女子面前显示自己的能耐,有些该说不该说的话也就都说了出口,当然也有禁不住诱惑吐口的,总之是个探听情报的好去处。
想到这里,静和又不由好奇起来,不知道那位妙真姑子是什么来头。
让谨又为何要散播那些关于她的消息?而这些事又能对济王有什么用处,想了会子,她开口问道:“是不是跟太子有关,妙真姑子认得太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50回 推敲
(全本小说网,。)
郑率对静和就更加钦佩了,她推测的简直是严丝合缝,想到这里他不敢再有丝毫的隐瞒,老实回答道:“不瞒夫人,那妙真姑子并不认得太子,却与沈阁老家的大公子相交甚厚,只是这件事做的隐秘,知道的人很少,这位妙真姑子是安徽都转运盐使权有荣的小姨子,未曾出阁便守了寡,依附着权家生活,在权家的家庙中做了修行的尼姑,道号便唤作妙真。”
静和没有再出言去打断郑率,她觉得郑率肯定会把整件事情都原原本本说一遍,她又何必去打断郑率的思路呢,等到时候哪里不懂再问就是了。
“安徽是产盐大省,盐政上的缺儿全都是肥缺,不过因权家世代都是盐运上的人,倒也不乍眼,国公爷察觉出权有荣这人有异常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军中有位武略将军提起最风姿绰约的不是在杏花楼,而是在盐运使家,虽然后来那位小将军立时转了话风,但国公爷心细如发,便记在心上,谁知一查不要紧,竟然查出许多腌臜事,”郑率说着,觑着静和的脸色,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全盘托出。
静和自然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道:“郑总管但说无妨,也不过是就事论事,我自然不会责怪你失礼。”
郑率起身又行了个礼,见屋内服侍的只有锦心在,才又继续说道:“原来权有荣不仅把小姨子给了沈大爷,还给了安徽守备何洋,甚至还有其他几位京官,只要沈大爷不在安徽,权有荣便逼着妙真陪伴何洋,若有京中的官员去安徽,他还会逼着妙真接待其他的朝廷大员,名为家庙,实在为暗娼,因此权有荣才得以在如今的位子上屹立不倒,又将他的亲信安插在全国各大盐道。”
静和只觉得怒气上涌,手心却又凉的吓人,她紧紧握住椅子的把手,面孔白的没有血色,“这样的事,难道没有弹劾?”
“那些京官多半都得了权有荣的好处,国公爷仔细查下来,发现权有荣之所以敢如此猖狂,还因为身后站着一个人!”郑率说起这些都觉得腌臜,只是低着头。
“太子?!”静和淡淡念出两个字,却觉得如同在叫一条又丑又臭的鲶鱼一般,眉头微皱,明显就带着厌恶。
“不错,权有荣让妙真服侍这些官员同时也利用妙真去拉拢这些人入太子的阵营,实则,像这样的女子也不止妙真,权有荣在山东、河南、安徽都有私宅,专门收留一些中途落败的官家小姐,尤其喜欢那些通笔墨懂诗书的,这些人不同于那些妓女或贫贱村姑,自身便带着几分高傲清绝的气质,自然吸引那些官员驻足流连,好多官员去了当地不住馆驿,而是选择去权家的私宅,受这些女子的服侍。而且……”
静和不由抬手揉了揉额头,这些消息真是太匪夷所思了,她简直不知道待会子还会听到什么,不过她还是准备听下去,于是摆了摆手,示意郑率继续说下去。
“听说,”郑率见静和示意,继续说道:“权有荣特意打听出太子爷的喜好,知道太子爷癖好人妻,还特意选了几个姿色上乘的官员夫人献给太子爷享用。”
“那那些人的丈夫呢!”静和简直是忍无可忍,劈手便打在一旁的茶几上,问道。
“那些人多半是为了讨好太子谋取前程,听说还争相进献,所有美貌妇人得要经过权有荣的挑选,才会送到太子身边,”郑率终于说完,自己也长长出了一口气,国公爷也是,干嘛让自己跟夫人说这些下作的事,不过国公爷既然不打算瞒着夫人,那肯定是要说的。
静和的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这样的荒唐,如此的失德,由着济王揭发出来,太子若还能坐稳储君之位,那只能说明皇上不辨是非了。
她摆了摆手,吩咐郑率道:“做这件事的时候万万要小心,不妨派人扮作南边的盐枭,佯作酩酊大醉,透漏出只字片语的,济王爷自然会查出剩下的事。”
不可全说,也不可不说,夫人说的正是这个道理,权家既然是盐运使,又胡作非为抬高盐价,那就必然招致盐枭们的妒恨,有某个盐枭探听到一言半句,就显得更为自然,更重要的是盐枭干的是走私的勾当,背景更是查无可查,也可以解决他们的后患。
夫人聊聊两句便解决了郑率的大难题,他连声道谢。
静和实在胃里是不舒服,没有多说什么,由锦心扶着站起了身去了次间的偃息室,郑率自行退了出去办差。
锦心是全程听了这谈话的,也不由觉得那些话令人匪夷所思,她见静和凝眉立在屋角那紫檀木花架子前,双眼一瞬不瞬地盯着架子上摆着的梅瓶,不由柔声问道:“夫人,您没事吧。”
静和闭了闭眼睛,说道:“今日听到的事要烂在肚子里,否则便会惹来杀身之祸。”
锦心神色一肃,忙跪下道:“奴婢明白,即便是赵毅奴婢也不会告诉的。”
静和见锦心跪在自己面前表忠心的样子,不免就想起了那些为高官权势所摆弄的苦命女子,她以往只觉得锦心这样的命运已算多舛,却不知还有这样多的女人如此苦命,连自己的身体都左右不了。
她突然恨不得将那个权有荣碎尸万段,想到这里,她紧紧攥住了双手,狠狠咬着牙。
………………
这几日静和除了接送正哥儿上下学,便是去平郡王府坐坐,看看范氏的胎,暗中则推算着济王什么时候发作起来。
这日她正看着馨姐儿炮制药材,就见白梅送了信来,却是念莪送回来的,她们一行已经过了西安府,就快到四川境内了,念莪还说卢氏性子爽朗,两人相处的很好。
这一回舅舅去四川便打定了在四川长住的主意,虽然这头没有全搬过去,但带过去的家当也不少,路上难免走的慢些。(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51回 闹事
(全本小说网,。)
静和稍稍安心些,看着时辰快到正哥儿放学的时候,便换了件衣裳,带着馨姐儿一道去傅家家学接正哥儿下学。
马车停在学堂门口左侧的石狮子旁,傅家家学的学风很好,有不少官员都送了孩子过来读书启蒙,静和碰见几个,笑着简单寒暄过,就见正哥儿和检哥儿并排朝这边走过来,赵毅和几个小厮随从紧紧跟在后头。
因励行备考,已经考完,傅氏心焦的很,连着去庙里做了好几回功德,又在家里设了小佛堂,成日诵经念佛,算算今日差不多是放榜的日子,傅氏哪里还有心思来接儿子放学,静和便应承了接两个孩子一起下学,回英国公府用过晚饭后再派白梅和柴胡一道把检哥儿送回去。
她笑盈盈地叫两个孩子上车,又给他们拿了点心。
检哥儿很是有礼,抱着小拳头给静和作揖道:“多谢姑母。”
正哥儿如今有同伴,很是高兴,对静和说道:“母亲,检哥儿说他没吃过核桃仁做的包子,母亲,您吩咐厨灶上做一笼屉给检哥儿尝尝可好?”
“好,”看着两个孩子,静和只觉得所有的烦恼都可以暂且跑到脑后去了,她满脸笑容,说道:“不过那核桃馅儿的包子是甜食,得饭后吃,现在可吃不得。母亲来之前已经吩咐把那半只青海黄羊料理了,给你们小兄弟俩解解馋。”
徐家几房分了房,徐家四房的生活水准自然有所下滑,更何况徐四老爷花天酒地的毛病不改,徐四太太还要时不时贴补静绮一些,傅氏嫁妆虽多,但她有两个儿子,今后孩子更多,她总得预备着,因此徐家四房的伙食和英国公府自然是没法比。
虽然如此,检哥儿却从来没有看英国公府的东西或食物眼热,在英国公府吃东西,有好东西总是让正哥儿先吃,正哥儿也是彬彬有礼的君子品性,兄弟俩谦让有加,关系更加好。
这边正说的热闹,马车却突然停了下来。
检哥儿和正哥儿面面相觑,若非正哥儿是个端得住的,检哥儿又因为不是乘坐自家的马车不得不老实地坐在车厢里,只怕两个孩子早趴在车窗上看外头的事了。
静和看他们兄弟如此守礼,面露欣慰地点了点头,又隔着帘子唤了锦心过来问,“出了什么事?”
锦心回禀道:“前头那条路拥堵起来,马车行驶不动,赵毅已经去前头查看情况了,夫人且安心等一等。”
静和道了声知道了,给那两个孩子一人倒了一杯蜂蜜水,耐着性子等着。
检哥儿喝了一口,抬头问道:“姑姑,这是什么水真好喝?”
“是椴树蜜调制的蜂蜜水,”静和笑着说道:“这种椴树大多生在东北,故而椴树蜜也多产自那里,口味与寻常的蜜不同,带着一股淡淡的花香。”
检哥儿点了点头,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
馨姐儿就对他们讲起椴树蜜的养生功效来。
约摸半盏茶的功夫,赵毅回来了,禀报道:“夫人,前头有百十号春闱的考生在那里闹事呢。”
“这里离贡院街不近,怎么会跑到这里来?”静和不由问,“况且这些人为什么闹事?”
因去的时间短,赵毅打听的并不那么详细,只是回答道:“听说是有个学子临考前一日吃醉了酒,说出只要在策论的段首、段尾、倒数第二段写上特定的语句,再用特定的字体,判出来的卷子便是上等卷,于是也跟着学,结果今日放榜,果然中了进士。偏偏这个考生是个执拗的,在贡院门口失声痛哭,痛斥朝廷科举不公,接下来又有许多落榜的考生声援,现如今已经有许多秀才、进士也都加入其中,纷纷要去午门外,要求朝廷给个说法呢,只因五城兵马司的人派了兵来驱逐,有一个不小心戳死一个秀才,这些人便疯了似的,满京城乱窜。”
静和不由蹙眉,竟然闹出了人命,还是为有功名在身的秀才,五城兵马司的这些人可真是越发会办差了,她想起郑率提起的妙真的事,不知道是不是有人从后面推波助澜,借题发挥。
不过现在该头痛的应当是顺天府府尹罢,静和吩咐赵毅,“咱们换个路回府去,你再派个人去同顺天府的府丞郑大人去报个信儿,说说这条街的情况,若是郑大人忙着或不在衙门里,就直接回国公府去。”
赵毅连连应是,与那车夫合力,好容易才在人群中将马车掉了头,另外选了一条路回府。
想着外头的纷乱可能还未平息,静和便打发柴胡去浆水胡同报个信儿,留下检哥儿在国公府过夜,翌日去不去学堂则看情况。
检哥儿知道和正哥儿一起玩,也很高兴,正哥儿还热情地带检哥儿去看他养的金鱼。
等用过晚饭,浆水胡同那边回了信儿,说是外头纷乱,就留大少爷在这头,又送了换洗衣物和贴身的丫鬟过来,又说大爷已经回府了,徐家四房那头也已紧闭门户,不参与外头的事,让静和放心,还说傅氏已经打发人跟家学那头替两个孩子告了假儿,明日让两个孩子在这边温习功课就是。
静和便让服侍检哥儿的丫鬟跟着去了正哥儿的院子,叫了郑总管过来说话。
“这么说,事情比预想的还要大?”静和问。
郑率道:“国公爷原本以为闹事的也不过是在贡院前,到时候济王的人将人证物证传递到皇上面前,皇上只要下旨一查考卷,便知道所谓上等卷都有那些特征,就可做实沈阁老的罪名。只是没料到,济王爷竟然做的那么狠,不仅撺掇着京城附近的秀才和进士跟着闹腾起来,还故意惹出了人命。”
“想必其中也少不了裕王推波助澜,”静和说道,裕王被那些仕子们大为恭维,恭称贤王,济王在那些仕林学子中的声望和号召力远不及裕王。
郑率不由叹息一声,为了争夺储君之位,竟然可以将国家安稳于不顾,闹出这样的大事来,且不说东北还在打仗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52回 掩饰
(全本小说网,。)
他安慰静和道:“夫人不必焦心,奴才来时已经安排人紧闭门户,任凭外头怎么闹,都与咱们英国公府无关。”
静和突然就想起徐励行,也不知他考中没有,不过现在这个时候,他也没心思关注这个了罢,这一科考试的成绩是否作数都不知道了,若真做实科场舞弊,十有八九是要取消金科的。
京城里闹的这么大,太子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叫了沈阁老和薛阊等几个在东宫商议对策。
薛阊这个人这几年在官场上顺风顺水不是光凭着运气,他虑事周到,办事勤勉,正因他知道科举之内的‘隐秘’一直叫人盯着贡院那边,从学生开始闹事那个导火索一起,薛阊就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警惕起来。
贡院那边虽然有他的人,想上前阻止,可当天很奇怪,因为是放榜的日子,人山人海,有许多高手混在其中,阻止他的人。
薛阊立马清楚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他立马起身赶往东宫,并派遣了心腹去请岳父沈恒正。
也正因为他的警醒,给太子一系争取了许多时间。
原本太子打算先发制人,赶紧去把那个闹事的考生关起来处理掉,薛阊却把贡院那边潜伏了许多高手的事说了出来,等再商议派人去灭口时,外头盯梢的人已经来回禀说人已经被顺天府衙门扣住。
这样一来灭口就难办许多,他们还没有议定,那边就又传出五城兵马司捅死秀才的事。
自古文武不两立,更何况是刺死一个有功名的秀才。这下子只怕那些致仕在家修书的白胡子老翰林也会按捺不住了,愤愤上表,指责那些大头兵简直是辱没斯文,败类之极。
这下沈恒正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仔细一查果然大街上又多了许多秀才和举人,口口声声要讨个说法。
这下子迟钝如太子也知道背后必然有人推波助澜,好在沈恒正及时去了一趟翰林院,压制物议,暂时没有翻起什么水花来。
不过沈恒正再回东宫时,脚步也有些力不从心,似乎觉得自己的路就要走到尽头了,他深吸一口气,走到太子面前跪了下来。
太子忙伸手去扶他道,“太傅,您这是做什么呀?”
沈恒正面前露出一丝笑容,说道:“太子殿下,如今这事,只有压住物议,老臣早已派人知会了顺天府尹戴亮风,只是这戴亮风并不是咱们的人,做事只怕也不会那么上心,咱们必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一句话说完,太子已是脸色灰败,他脸上甚至露出了惶恐之色,连声问:“太傅,您这是什么意思?什么叫最坏的打算?”
沈恒正满头头发花白,两瓣薄唇轻轻颤抖着,屋内顿时陷入一片死寂,
“最坏的打算便是弃车保帅!”突然一声清丽的声音响起,众人转头望去,见太子一身明黄绣翟凤袍子,大步走了进来。
沈恒正和薛阊等勉强撑着向她拱了拱手算是行礼,太子妃目前也没有心思去细究这些了。
她冷冷看向太子,说道:“殿下眼下,事情已经闹大,臣妾来之前派了心腹内宦去乾清宫打探过,皇上也已知悉此事,为平民意,皇上必然会派员去查,那么多试卷都在礼部封着,这可都是明证,是不容辩驳的,为今之计,也只有请沈阁老出面认罪了。”
太子虽然无能软弱了些,心底却是善良的,闻言面色大变,连连后退几步,跌坐在身后铺了的明黄色龙凤纹坐褥的宝座上。
“不若……”太子想起沈阁老对他的辅佐,生出许多不忍来,“不若派人毁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