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一品嫡医-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玲儿招手递给她一个鼓囊囊的荷包,说道:“这些我都知道了,你回去仔细听着便是,她眼瞧着就不成了,明华居的人只怕都会有外心,到时候你只管花银子收买到本妃麾下来,大可告诉她们有本妃在,只能让她们日子更好,断不会亏待了她们。”

    成了姚侧妃的人,就会为姚侧妃说话,那些隐隐约约的有关‘姚侧妃蓄意谋害王妃’的谣言便都不会再存在了罢。

    那丫头暗暗想着,应一声是,退了出去。

    香云送上一盏姜茶来,姚玲儿有些闻不惯那个味道,皱眉道:“我不喝这个,换冰碗子来。”

    香云小心劝道:“阮太医叮嘱过,您身子受损过,尤其是这几日不宜吃凉,要善加保养,才能梦熊有兆呢。”

    姚玲儿吃的药太多了,多的她都绝望了,她有些烦躁地将那碗姜汤推开,烦道:“补什么补,已经伤了的,纵使再补又有什么用!”

    片刻她又问:“香薰已经开脸有一阵子了,怎么还没有好消息?”

    香薰是侧妃亲自挑的丫头,容貌清秀,性格软弱,特意给济王侍寝,就盼着能一朝得个男孩。

    香云答道:“这子嗣是老天爷安排的,总归是急不来,要不要再请阮太医来,为薰姑娘开几个坐胎的方子。”

    “也好,”姚玲儿想了想,又道:“暂且不要让姚太医过来了,姑母身边那个丫头应当还在徐静和手里,虽然那丫头知道的并不详细,可徐静和是个极仔细的,未必不会从只字片语中看出端倪。”

    香云知道侧妃娘娘一向谨慎,忙应一声是,又为她捏着肩膀,问道:“娘娘,若那青杏当真没有说什么秘密,那英国公夫人怎么会留着她在府里,咱们的人一直盯着,说青杏自从进了英国公府,便没有出来过呢。”

    姚玲儿随手捡了青花瓷盘子里盛着的蜜渍海棠吃着,说道:“那个人生平最好管闲事,不是说是翠芹带过去的么,”说着面上露出些厌恶之色来,“我就最瞧不惯她那一副圣人菩萨般的做派,等我处理完手头的大事,总要给她些颜色瞧瞧!”

    ………………

    静和这会儿也在想青杏的事。

    原本她约着傅氏一道去探病就打算说青杏的事儿来着,结果被徐静宜的作为惊到,她回府时匆匆忙忙的,又苦于被静绮纠缠,一时间也就忘了跟傅氏说青杏卖身契的事。

    于是少不得寻个由头,再去一趟浆水胡同。

    自从姚氏被送到观音寺,不在浆水胡同祸害,傅氏没有人掣肘,整顿人手内务,严紧门户,才不过几天功夫便把浆水胡同这个三进的宅子打理的井井有条。

    静和不由赞叹傅氏料理中馈的能力。

    借着静和的手除了这么大一个麻烦,傅氏自然对静和十分感激,亲亲热热地将她迎到了正房的暖阁,屋里镇着冰,外头热腾腾的天儿,一进屋里便忍不住赞一声凉爽。

    傅氏见静和带来的那筐藕极是新鲜,不由笑道:“正好厨房里做了桂花糯米藕,我记得你是最爱吃的,端上来给你尝尝,”说着对着玉箫招了招手。

    玉箫笑盈盈地福了福,挑起垂帘退了出去。

    静和见她春风满面,心知她日子过得不错,于是才笑道:“那感情好,我就常常大嫂子这儿的好东西。”

    傅氏打发玉箫出去就是想让静和说出来意,见她没有半点着急的意思,便不好催问,只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闲话。

    等静和吃了半盘子桂花糯米藕,话也说了几大车,才将手中的茶碗端起来喝了口,说道:“大嫂子,说起来我还有桩事想让你帮忙。”

    “哦?”傅氏见她终于开了口,微微笑了笑,徐静和的目的,傅氏倒也猜得出一二,整个浆水胡同的事能瞒过她?翠芹之所以能带青杏出去,也不过是自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妹妹怎么客气起来了,咱们妯娌最和睦不过,有什么事只管说便是。”

    “那就多谢大嫂子了,”静和弯了弯唇角,说道:“四婶身边有个大丫鬟叫做青杏的,嫂子可还记得?”

    傅氏点了点头,说道:“自然记得,这个青杏和老爷跟前儿的翠姨娘都是婆婆的陪嫁丫鬟。”

    静和说道:“也是我多事,觉得这个青杏也到了婚配的年纪,可四婶婶想必是一时疏忽了,从来没提过这件事,恰好呢,我庄子上有个管事与青杏正相配,于是想来跟大嫂子说说,看看能不能玉成好事。”

    傅氏不由有些为难,她原本猜到静和是为了青杏的事儿来,但是没想到静和一张口就要青杏的身契,她虽然打理中馈,但是诸如青杏这等心腹的身契,都是姚氏亲手保管的,可是静和开一回口,她又不能驳回去,因此十分为难。

    静和却是非得到这份身契不可,虽然仗着英国公府的权势,她的确可以扣住青杏不放,但是大周律法对逃奴的处罚十分严苛,窝藏逃奴的主家也会遭到连坐,之前京城中就有一个富户因为窝藏逃奴被抄了家。

    大铜盆里供着的冰一点一点消融,落在铜盆壁上发出嗒嗒的轻响。

    傅氏说道:“这件事总还得经过婆婆那边的同意,改日我和相公去一趟观音寺,总之尽量为妹妹要过来这份身契便是了。”

    静和知道傅氏但凡点了头,这件事也就有了七八成的把握,至于傅氏是偷是抢,她就无需操心了,想到这里,她放下了茶盅,说道:“听说皇上召了大臣们商议,这次春闱的成绩也不会全然不作数,只把那些作弊的考生剔除,内阁重新拟定阅卷官,重新判卷,想必大哥哥定能得个名字。”

    傅氏眼睛一亮,因傅宣良任礼部尚书,虽然已经查明没有牵涉到科举舞弊案中,但是在那个位子上,难免受到些牵连,一时半会得低调做人,故而也没有提前来告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81回 提亲

    (全本小说网,。)

    徐励行和傅氏根本不怕考官们重新判卷子。

    在有作弊的考生的情况下相公都能有个功名,这回剃掉那些人,把握就更大了,只是中了进士后的外放,就更离不得英国公府帮忙了。

    这样一来,静和的事她就更得放在心上去办。

    英国公府虽然也用冰,但是会敞开窗扇通风,又顾忌着静和体寒,也不敢用太多冰,而傅氏这里似乎是怕浪费,用冰时只留下一扇窗户开着,坐的时候长了,便觉得寒浸浸的。

    静和又说了两句话便告了辞,傅氏亲自送她上了马车。

    没出三日,傅氏便让浆水胡同那边的管事将青杏的卖身契送了过来,并与英国公府的人一道去衙门里做了过户。

    静和将青杏那一纸身契收好,告诉白梅可以带青杏去庄子上了。

    锦心见她这样费事,不由说道:“夫人为了青杏废了这许多的心,如今您欠着大奶奶这样的人情,等科举的事定下来,大爷等着补缺赴任的时候,您就得还了。”

    静和拿了一卷书在手中看着,浑是不以为意,闲笑道:“我总得让旁人知道,为我做事,我便会负责到底,这样以后才会有人敢来投靠啊,”她挪动了下身子,伸了个懒腰道:“再者说了,等朝廷里补缺的时候,我少不得跟国公爷说说,盯着些,与其让他们祸祸着找个无能之辈去当一方父母,还不如让徐励行去呢,所谓‘无为’又不是做聋子瞎子。”

    锦心听她这话中隐藏着许多道理,不由受教许多,可嘴上却只顾打趣她:“夫人总是‘常有理’!连国公爷都说不过您呢,更何况奴婢!”

    说起让谨,静和就觉得心像是被揪了一下,为什么他还是没有信送回来?

    如是忽忽儿过了几日,静和刚料理完中馈,门上便来人报,钦安伯府的二夫人来了,静和忙叫锦心去请她进来,自己换了件淡蓝色绣折枝花的琵琶襟褙子迎了出来。

    顾氏见她梳着圆髻,不过简单插了两只虫草簪子,却显得格外清新雅致,不由笑道:“好个俊俏的打扮。”

    静和扶她去凉亭里坐,笑盈盈道:“这天儿越发的热了,实在不耐烦穿戴那么繁重。”

    锦心已端了盘切好的蜜瓜上来,静和笑着递了个银果叉给顾氏,笑道:“尝尝这个,是国公爷的旧部送了两篓,我还没来的及打发人给你送去,谁知你这样有口福,竟自己来了。”

    顾氏笑盈盈接了过去,取了一块甜瓜来吃,笑道:“果然甜的很,”说着又忍不住多吃了两块,才放下银果叉,端了香茶喝了一口茶水清口,方才又道:“不瞒你,我这回来还是有事要同你商量。”

    “哦?”静和不由好奇,问道:“早知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了,是为什么事?”

    “夫人这话是又打趣我了,”顾氏笑着拿纨扇扇着风,盈盈笑道:“听说平郡王府的二爷快要到了议亲的年纪,正在相看婚事。”

    上回她回绝了宣德侯夫人,怎么这回钦安伯二夫人又问起来了,不过她喜欢钦安伯府二夫人的品格,故而并不反感他的人选,于是便没有否认,“琰钰的年纪倒也不大,只因我那大姐那日玩笑说起来,琰琛眼瞧着就两个孩子了,琰钰也不当落后才是,因此便也传了出来。不过真说起来,现在开始好好相看着,也是好事,若真是有缘分,我也乐得牵个线搭个桥,也免得月下老人早早定下姻缘,却是两人迟迟不见,倒惹得那月老等急了。”

    一句话逗得顾氏笑了起来,静和这话说的可谓面面俱到,既点出平郡王府二公子年纪小不急着定亲事,又表示出愿意给顾氏面子,去牵这个红线。

    顾氏冰雪聪明的人儿,闻言便笑道:“我也是瞧着平郡王府的二公子人品家世样样都好,更难得平郡王妃是那等明白事理又慈爱的好性子。我说的也不是外人,正是我娘家的侄女,她爹如今在都察院任佥都御史,昨儿我那大嫂去襄阳侯府赴宴,说起这事来,我大嫂又怕平郡王府门槛儿高,会瞧不上我们这样的人家,可又委实不愿错过这样的好亲事,便向我打听,我想着你我熟稔,与其拐弯抹角的打探虚实,倒不如直截了当地拿话来问你。”

    襄阳候府,与宣德侯府一向有些不对付,想必是知道宣德侯夫人在自己这里吃了憋,看戏不怕台高,才垫这句话的罢。

    静和觉得顾氏不是做事没有章法的人,不会看不出襄阳侯夫人背后的意图。

    顾氏见静和瞧着自己,微微叹息一声,面上似乎浮上几分无奈之色,“不瞒你说,我这大侄女不论是人品还是长相都算是极出挑的,只是我大哥因事关长女婚事不愿将就,我大嫂又舍不得女儿,我这侄女又孝顺,一直承欢家母膝下。早两年上门提亲的人虽不少,我那哥哥却又觉得后生不够努力上进,因此耽搁下来,偏家母的身子这几年不如往年,特特叫了我回去说这件事。”

    父母之命不可违,又加上这门亲事听上去实在般配,所以钦安伯府二夫人才会上门来探口风罢。

    静和不想让气氛太复杂,于是玩笑着说道:“你这话倒也符合你这猴儿性子,怨不得你是属猴的呢,”又道:“我大姐的意思是不拘门楣,只要是诗书礼仪传家的姑娘,懂得礼仪规矩的就好,琰琛媳妇范氏便是出身名门,再找个出身高的,难道让两个儿媳在家里打擂台不成?”

    顾氏听到这话心便放了一半,既然这样,少不得让静和安排个场合,她带了侄女儿过来,让平郡王妃看看,若是满意最好,不满意也只是寻常的赴宴交际,自不会传出什么闲话。

    静和倒是答应地很爽快,道:“国公爷如今不在京城,范氏又有着身孕,我这里和平郡王府都不好大张旗鼓的设宴,不过听闻那位顺天府尹戴大人的夫人从老家来了,定然是要设宴请各府女眷去的,到时候我再请顺天府丞郑大人的夫人帮着安排一二便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82回 姐妹

    (全本小说网,。)

    顾氏觉得这样安排很好,襄阳侯夫人既然存了挑拨的意思,自然盯着她,若是她特意带着侄女过来,成不成的都会招来闲话,可若是去顺天府尹夫人处赴宴,就没有挑头了。

    话音刚落,白梅就来报说,“顺天府丞郑大人的夫人来了。”

    这可是‘说曹操曹操就到’了。静和原本就有心要引荐这两个认识,便留了顾氏。

    郑夫人进来,彼此见了礼,才又分主次坐下说话。

    白梅自然带着小丫鬟更换杯碟茶点。

    静和就把方才的话对郑夫人说了,郑夫人道:“夫人这话正说到点子上去了,不瞒两位夫人,我这回来也正是因为戴夫人要宴请宾客,请我过去帮忙,我怕做不好,才过来问问的。”

    前任顺天府尹袁泽仁的夫人精明干练是出了名儿的,举办宴请的时候郑夫人也不过跟着露个脸,可如今这位戴夫人貌似不是个能管事的人,她举办宴会,还真说不好是什么情形。

    别的事不敢说,就说宴请,静和还是有几分心得的,而顾氏见郑夫人答应的很爽快,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自然更是倾囊相授。

    三个人从名单请帖的拟定到杯碗盘碟的收账,细细捋了几遍。

    顾氏还怕郑夫人记不住,特意要了笔墨纸砚,细细记了一份交给郑夫人带回去。

    郑夫人对顾氏的印象很好,兼之顾氏又是英国公夫人看重的,于是就更和气了几分,笑道:“我虽与戴夫人不熟,但是顺天府后宅我是去过多次的,这回办宴请多半也是在花园子旁的水榭里,那花园边上有三间厢房,平时很少有人过去,到时候我事先安排一下,请平郡王妃和二夫人过去歇歇,说说话儿。”

    顾氏笑道:“这就麻烦夫人了。”

    静和笑着拉了她们的手,说道:“我说呀,咱们论论序齿,彼此做姐妹相称便是了,一口一个夫人太太的,别把自己绕晕进去就要阿弥托佛了!”

    一句话把顾氏两个都逗笑了,三个人都颇投契,再者官家的太太们彼此称个姐姐妹妹也很正常,顾氏先道:“我是己卯年腊月的生辰。”

    郑夫人道:“我痴长一岁,是属虎的。”

    静和比她们俩都小,索性笑道:“那我就要拜见两位姐姐啦。”

    她年纪虽小,品阶却比她们都高,顾氏忙扶起她,脸颊微红道:“既蒙郑姐姐和徐妹妹不弃,那便以姐妹相称了。”

    三人又是相视一笑。

    郑夫人还要去顺天府后宅找戴夫人商议宴请的事,早早辞了,静和留顾氏在府里用了晚饭。

    翌日送正哥儿去了学堂,静和便带着馨姐儿和镇哥儿去了平郡王府。

    平郡王妃格外喜欢镇哥儿,见了他来,恨不得把全府能吃的能玩的都拿来堆到镇哥儿跟前儿。

    静和拿了点心给馨姐儿吃,见这丫头神色自若,并没有因平郡王妃格外偏爱镇哥儿而放在心上,稍稍松了口气,做母亲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不仅得管着孩子们的衣食住行,还得顾及孩子们脆弱的小心灵,单等十几二十年后,这些家伙来回报她了,希望她没养出一帮白眼狼儿来。

    平郡王妃听到静和的来意,很是仔细在脑海中搜寻了会儿顾家大小姐的样子。

    范氏却对这个顾大小姐有些印象,在旁说道:“母亲忘了,那年咱们去钦安伯府吃酒,跟在钦安伯府老夫人身后的一个小姑娘,长得一张圆圆的小脸,挺清秀的,您当时还夸了一句,说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媳妇记得她说话斯斯文文的,是个坐得住的,旁的小姑娘都跑出去玩,她却一直陪着钦安伯府的老夫人。”

    平郡王妃夸有福气的孩子没有二十也有十八,但当时平郡王妃能这么说,可见是合眼缘的,难得范氏对这个顾大小姐印象很好。

    静和觉得这个顾大小姐不是个骄矜的人,这样和范氏就更能合得来吧,关键是门楣比范氏低一头。

    她悄悄朝平郡王妃看去,见平郡王妃也有几分动心的意思。

    看来她这个红线应该能牵成功了,静和转头透过半开的支摘窗望着窗外似锦的繁花,又思念起自己的夫君。

    等她从平郡王府打道回府的时候,正好看见朱琰钰从外头回来,正要去向平郡王妃请安。

    他定然是从京营回来,一身戎装,身段挺拔如玉树,高高梳起的发髻以发冠束住,五官俊朗,下颌的曲线如同斧凿,已经隐隐透出几分男子的英气和硬朗。

    他见到自己,便笑着上前行礼,道:“给舅母请安。”

    静和点了点头,因琰钰跟在楚啟身边长大,一项待楚啟如父如兄,也常常去英国公府蹭饭,比起哥哥琰琛,跟他们两口子更熟稔一些。

    静和便起了些坏心,开玩笑道:“琰钰,舅母给你说给媳妇儿可好?”

    朱琰钰嘿嘿笑道:“舅母,那姑娘漂不漂亮啊,您看上的是哪家的姑娘,快跟外甥先说说?”

    这家伙竟然是个大蛇顺杆爬的。

    静和忍不住噗嗤笑出来,真要是嫁个朱琰钰这样的,过日子倒也不怕无聊,这家伙总能扯出一大堆的话来说,她自然是不能随随便便提人家姑娘的名字,以免伤了人家姑娘的名声,只是道:“咱们琰钰又俊朗又聪明,好多人赶着来提亲呢,都快把英国公府的门槛踩坏了。”

    朱琰钰却觉得静和肯定是为自己说亲来的,他一向敬佩这个舅母,能入舅母的眼,母亲也会看重几分的,想到这很有可能是自己未来的媳妇儿,朱琰钰心里就如同猫抓一样,很想知道到底是谁,于是又笑道:“那是自然,只是等闲人也入不了舅母的眼,到底跟外甥说说,是哪家的姑娘这么有福气,要做我的媳妇儿,您的外甥媳妇?”

    “可不是,舅母还得好好挑挑呢,你的婚事可是万万马虎不得,少不得啊,再跟你舅舅商量,”静和原本一句话,没想到这孩子真放心上了,若是换了琰琛,她问上一句,那边只怕就羞红了脸说不出话了,偏琰钰还有一堆话等着来套自己的话,静和决定赶紧转移话题,“对了,你舅舅最近可有信儿给你?”(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483回 不易

    (全本小说网,。)

    “舅舅前几日还送了我一本兵书,当然还送了母妃两只高丽参呢,”朱琰钰到底是年纪轻,被静和套出了话。

    静和心里有些不安,面上却佯装无所谓的样子,笑道:“那你可得好好学着些才是,舅母看好你,等学好了兵法呀,也跟你舅舅较量较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也省得他总是自诩天下无敌,”说罢转身摆了摆手,“我还得去堂杨树胡同,回头打发酱菜铺子给你送小酱菜。”

    朱琰钰虽然话唠,但是也是知道轻重的,见静和要去杨树胡同,更不敢留,恭恭敬敬地行了礼告辞。

    静和这才一到杨树胡同,周氏自然又抱着镇哥儿直呼心肝肉儿。

    筠行在四川,徐二老爷夫妇两个提前变成空巢老人,平日里三天两头往静和那里跑,不过两天没见着镇哥儿,周氏倒好似大外孙被人夺走八辈子似的,抱在怀里亲个不住。

    徐二老爷又问:“正哥儿呢,怎么没来?”

    “正哥儿和检哥儿一起去学堂了,”静和说着与馨姐儿一道进了堂屋。

    碧桃又添了个男丁,才回来当值,看见姑奶奶回来,高高兴兴地端上各色干果鲜果。

    周氏则拿了马蹄糕给馨姐儿,笑吟吟道:“你素来爱吃这个的,我见采买的马蹄不错,就做了些。”

    周氏是个嘴硬心软的人,看着馨姐儿又乖巧又孝顺,又没了那个惹眼的敏姨娘挑唆,自然也就拿馨姐儿当亲孙女看了。

    说起来还真是要谢馨姐儿三天两头往周氏身边承欢膝下,免了静和好多功夫。

    静和努了努嘴,玩笑道:“娘如今只知疼外孙,倒不疼女儿了。”

    馨姐儿抿了嘴笑,碧桃笑着端了切好的糯米藕进来,“太太说了,现如今头茬的鲜藕已经下来了,您是最爱吃这糯米藕的,上午才亲自煮上,这会子正好香喷喷出锅,原打算呀,今儿下午给您送去呢,偏巧你这会子过来了,怪道老太太那里总说您有口福呢。”

    一屋子人笑语盈盈,没说两句周氏又夸赞起她的女婿来,“要说还是让谨有心,在东北打仗,还特意遣人送了两支高丽参回来,说是能滋阴补肾,扶正固本的。”

    “您什么时候收到的?”静和问。

    “两三天前吧,”周氏没有察觉静和的怪异,还是没口子的夸楚啟,“还给你爹送了些文房四宝,让你爹作画用,还叮嘱我和你爹不必舍不得用,只管补养身子,等他班师回来还有的是好东西呢。”

    两三天前,除了平郡王妃,自家亲爹亲娘这里也有礼物,偏偏把自己晾起来!

    静和气呼呼地想,枉他还是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元帅呢,竟这样小气,她不就是给薛湜送了一瓶伤药么,他就这样赌气不理睬自己。

    可虽然是埋怨楚啟,静和平心而论,楚啟带自己是真心真意的,爱之深责之切吧。

    易地而处,若是楚啟给太子妃送药,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