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嫡医-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上前行了礼,说道:“府里的管事早过来报了信儿,说老爷夫人要过来,小的已经叫人把无诤居收拾出来了。”
静和微笑着颔首,与楚啟手牵着手进了无诤居。
有穿着统一的丫鬟进来上茶,上了豌豆黄、翠绿糕两样基本的小食,邱浩则递过来新拟的单子,说道:“有几样新品,老爷夫人可要尝尝,”边说边细细介绍起来。
楚啟不耐烦听他在这里聒噪,可见静和听得很认真,也只好耐着性子听着,又吩咐纪墨去东坡楼买酱肘子和牛蹄筋来。
好容易邱浩说完了,静和也点了几样点心,屋内只剩下夫妻二人。
楚啟说道:“这回东征,我给你准备了一样礼物……”
他还没说完,就见一个人风风火火地冲了进来,一进门就嚷道:“舅舅,舅母,听说你们来了,我来蹭点心吃!”
那人一身月白暗纹箭袖圆领袍,外罩一件团伙湖蓝色坎肩,腰上勒着一根玉带,衬得整个人风流俊朗,精神奕奕。
不是朱琰钰,又是哪个?
楚啟对于今天的二人世界频频被打扰很是不爽,他皱了皱眉,说道:“都快定亲的人了,还如此冒失!”
朱琰钰很是委屈地诉苦道:“舅舅真是,您没成亲那会儿光棍一条,成日拉着外甥陪您喝酒,如今有了舅母,就连外甥蹭顿饭都要嫌弃了。”
静和知道他也没有真生气,舅甥两个闹着玩惯了,平郡王妃都没有拘着这个小儿子的脾气。
她笑道:“快坐快坐,跟舅母说说,是不是益膳斋的人慢怠你了,我必然重重罚他!”
朱琰钰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说道:“没有没有,这里的伙计都很是客气,因为母妃叮嘱过不能在舅妈的铺子里添麻烦,只能跟别的客人一样排队买药膳点心。”
静和知道这一回事,笑道:“琰钰这么懂事,又怎么会给舅妈添麻烦,快坐罢,”又吩咐丫鬟再上一盏酥酪来。
朱琰钰觉得坐在对面的楚啟盯着自己的眼神不善,就像两把剑,快把他身上盯出两个洞来,于是忙道:“不了不了,外甥这就回去了。”
静和不疑有他,说道:“那也好,省得回去晚了大姐担心,你且等等,我去安排几样点心,你带回去给大姐,再挑几样孕妇可以吃的,给阿欣解解馋罢,”说着出了门。
朱琰钰才坐了回去,对楚啟道:“舅舅,你可见过那顾家姑娘?”
楚啟失笑,他就知道这小子跑过来目的不单纯,现在一想,他刚才藏在巷子口,定然是为了偷看人家顾家的马车,想要一睹顾家姑娘的芳容罢。
他笑道:“顾家姑娘是大家闺秀,我怎么会见过?”
朱琰钰有些失望地哦了一声,楚啟见他不肯死心的样子,怕他一定要去看一看人家姑娘的长相闹出笑话来,于是道:“这事你舅母同我说过,她是见过那顾家姑娘的,既然经过他的眼,那绝对差不了。”
朱琰钰则道:“话虽这样说,可男人看女人和女人看女人也是不一样的,我娘她们挑儿媳妇自然捡着那丰腴富态,寡言鲜语,就知道唯唯诺诺的人找,可我想找一个能与我说得来的,有胆气,有能力的姑娘共度一生。”(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00回 峰回
(全本小说网,。)
楚啟闻言不由笑了,说道:“你这是找媳妇呢,还是找管事?再者说了,娶妻娶贤,这贤可并不只是唯唯诺诺,还要懂得料理中馈,操持家务,相夫教子,我想你舅母也不会只给你找个听话的妇人在家里摆着的。”
朱琰钰闻言低声咕哝道:“也不光是说话办事,不是也得看重……看的顺眼么!”
楚啟刚喝了一口茶险些就喷了出来,这才是朱琰钰的真实目的罢,他哈哈笑道:“你放心,怎么也不会给你找个丑八怪的。”
朱琰钰被他这个长辈取笑,一张俊脸顿时涨得通红,站起身来恼道:“舅舅不帮忙,我自己总有办法去见见那顾家姑娘的庐山真面目!”
楚啟忙叫住了他。
正在这时,静和进来了,身后跟着的丫鬟手中拿着一个什锦提盒,她有些不解地看着这舅甥俩,笑道:“这是怎么了,有什么好笑的事么!”
朱琰钰知道找舅舅帮忙肯定是不行了,于是上前从那丫鬟手中接过提盒,又哄她出去,关上了门。
屋内这下子又剩下楚啟夫妇和他。
朱琰钰对静和道:“舅母,我……我想见见那顾家姑娘!”
静和睁大了眼睛,看了看楚啟,方才也忍不住轻笑起来,说道:“你呀!”
朱琰钰忙又连连作揖,说道:“舅母,这毕竟是要跟外甥过一辈子的人,外甥可不想始乱终弃,如此就得找一个合心意的人罢,舅母,您若是真为了那顾家姑娘好,也该让外甥见一面才是。”
静和竟然被他说动了,觉得这话有几分道理,她摇了摇头,道:“那顾家姑娘,生的很是不错,只是你们孤男寡女,私下见面多有不妥,这样罢,我改日与钦安伯府二夫人说说,让她送一副顾家小姐的画像来,就说是平郡王府只有两子,王爷又很是疼爱次子,对次子成亲的事很是看重,问起顾家姑娘的事来,平郡王妃记不得了,所以要一副顾家小姐的画像过去。”
这样就把这件事圆过去了,朱琰钰连连道谢。
静和笑了笑,其实她也想到了这一茬,做媒可不是那么好做的,若是两个年轻人不认可,佳侣变怨偶就不好了,只是让两个人见面不合礼数,于是她早就想出这个法子,“你也别着急谢我,你也得给我一副画像,我也好交给顾家夫人。”
也让顾家小姐相看相看,别相不中埋怨自己。
朱琰钰满口答应。
………………
静和回去便办了此事,没几日钦安伯府送来了顾家姑娘的画像,静和又让来人将朱琰钰的画像带回去,并把那画像包好,让锦心亲自送去平郡王府上给平郡王妃,并跟二公子说一声。
至于朱琰钰怎么去磨平郡王妃,她可就不管了。
没想到朱琰钰对顾家姑娘十分的满意,不仅收了性子,好好当差,而且对平郡王妃那叫一个言听计从,喜得平郡王妃没口子地夸赞静和这桩媒做的好,又连连派人往英国公府送了许多时鲜蔬菜,锦缎布匹之类的东西答谢。
同时顾家那头也对朱琰钰的人物十分满意,又托顾氏送了她好些年货。
静和头一回尝到了做媒的甜头。
如是就到了年下,家家户户准备年货,或是盘账或是年终的大祭,静和也在培养着馨姐儿看账册。
馨姐儿转了年就满十三周岁了,虽然他们这样的人家不着急嫁女儿,可也到了相看定亲的年纪了。
静和几次想找楚啟商量这事,都没有合适的时机。
馨姐儿毕竟身份太特殊了,非得是可靠的人家才行。
谁知她刚有这个念头,就有了两个不错的人选。
一个是陪伴周定芳夫妇回京,大姨母家的外甥庚哥儿,因为生在庚戌年,才取了这个小名儿,人却很是敦厚稳重,静和一看就十分喜欢。
馨姐儿作为东道主,见庚哥儿从未来过京都,少不得细细介绍一番。
静和也乐得见她与庚哥儿在一道读书识字。
至于另一个,是楚啟的旧部,山西行都司指挥使杨捷之子,世代习武,又是青春年少,身段十分耐看,整个人也带着几分英气,比京城中的勋贵之子更多了几分精神。
趁着过年,她相看了这两户人家。
等她刚做好这件事,就传出了先太子病逝的消息,这一日正是腊月二十。
他到底是没熬过这个冬天,静和算了算,上一世,皇太子比这一世要早走两年。
郑率来问她的意思,“咱们府上要不要去毓秀宫吊唁?”
今时不同往日,前太子也就是庐陵王毕竟身份尴尬,静和道:“暂且先不动,你叫赵毅去一趟平郡王府,问问相熟的几家怎么办,咱们再商量。”
郑率应着退下。
静和手中原本拿着几本数算的书,也无心再看,想着正好散散闷,亲自送到外书房去。
深秋时节,院中的树木都落光了枝叶,枝桠光秃秃的,显得一片肃杀萧索。
静和不知道当初她救了太子一回,是救了他,还是害了他?果然是那句老话儿说的‘良医医得了病,医不了命’,太子终归是走到人生的尽头。
到了傍晚,郑率来回话,“平郡王妃说明日去毓秀宫吊唁,钦安伯府、襄阳候府和郑大人府上也都是这样说。”
能去毓秀宫吊唁,必然是经过皇帝允许的,皇帝此时想必也会很难过罢。
皇帝对这个儿子还是疼爱的,下旨按照太子之礼安葬,已算是荣葬。
因为先太子大丧,先太子妃梁氏与其子离京的事也被延缓,无人再提。
直到这一日楚啟从衙门里出来,门口有人递上一封书信,说是一位老者交给楚啟的,说他是衢州的故人。
楚啟听到衢州二字,眼皮微微一跳,接了过来又回了衙门里,借着灯光一看,眉头紧紧锁了起来。
他犹豫片刻,终归是叫了魏老五进来,吩咐道:“备马!”
魏老五应一声‘好嘞,’又问:“国公爷是回府里吗?”
烛光昏暗,显得楚啟神色分外冷峻,他抬起头来道了声,“爷有事,出去一趟,你回国公府知会夫人一声,就说我今日有应酬,要晚些回去。”(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01回 路转
(全本小说网,。)
魏老五不疑有他,应着退了下去。
楚啟将那张字条焚毁,扔入炭盆中,看着那张字条一点一点化为灰烬。
忽明忽暗的烛光,罩在他的脸上,显得他的脸色有些晦暗不明,楚啟在室内来回踱着步子,半晌,他起身正要吹熄了屋内的灯烛,却又犹豫了下,留下那盏灯,敏捷地出了门。
他跨马出门,却是回英国公府的路。
静和先是听人传话说楚啟不回来用饭了,却又见他行色匆匆地回来,正在好奇,可她还张口,就见楚啟比了个噤声的手势,低声道:“我从后门回来的,你莫声张。”
静和便将出唇的话咽了回去,屏退了屋内服侍的,问他道:“怎么了?出了什么事?”
楚啟的目光专注而冷静地望着她,静和下意识地觉得,楚啟要对自己说的事,非常重要。
“今日我收到一张字条,”楚啟慢慢说道,语气并没有什么波动,显得十分平静,这种平静却似乎蕴藏着张力一般,“那人自称是衢州故人。”
衢州?!与韩明纪有关!静和瞬间联想到了韩明纪,这个人,是静和一直以来放心不下的暗雷,不知道时候爆炸,会将整个英国公府陷入巨大的灾难。
同时她又庆幸或许这一天永远不会来,毕竟那么多年过去了,韩明纪的事再也没有人提起,而他们夫妻做事又一直谨慎小心,不曾得罪什么人,或许这个秘密会埋藏一辈子也说不定。
“那字条上写着两句话,‘燕子巷第六家会面,有要事相告’,”楚啟继续说道。
静和皱眉,说道:“燕子巷从头数第六家好像是空宅啊。”
“不错,”楚啟说道:“是前礼部侍郎蔡旭的私宅,因蔡旭被牵扯进科举舞弊案被查抄家产,所以这里一直荒废着。”
“那人将地点约在那里,想必是清楚京城情形的,”静和说道:“到底会是谁,又有什么话要对你说呢?”
楚啟说道:“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暗中追查牵扯到韩兄的那件谋反案真相,但是这件事牵扯到几位大人物,实情又甚是复杂,一时没有端倪,正是因为这个缘由,你提起馨姐儿的婚事我一直主张不必着急。”
若是没有洗刷韩明纪的冤屈,而有一天这件事又爆出来,那馨姐儿可就是钦命要犯,嫁到谁家去都会连累人家全家。
楚啟说到这里,有些心疼地握了握静和的手,说道:“所以我原本也不想娶亲,这京城说大不大,但若找个成婚的也并非难事,可我就是不愿拖累人家,可是直到遇到你,我便什么都顾不得了,我方知那些怕连累人家,没时间成家的话都是虚话,只有遇到自己宿命中那个人,才会比任何时候都想要永远拥有对方。”
静和抬手抚了抚他的脸颊,用力地点了点头,说道:“我明白,我都明白,其实我也有事瞒着你,我并非刻意瞒着,而是不知从何说起。”
“是关于孟绍辉?”楚啟问。
静和点了点头,楚啟竟然如释重负地笑了笑,他道:“咱们夫妻一道,总能解决难关,如果这件事度过去,我就帮着你对付那孟绍辉。”
如果这件事度过去?静和反复咀嚼着这句话,说道:“难道……难道你觉得这件事是陷阱?”
楚啟缓缓摇了摇头,说道:“现在都是未知的,可是这几日我隐约觉察到锦衣卫的人在暗中盯着我,原本我以为是因为我班师回朝,战功赫赫,皇上怕我生出贰心,才派人暗中盯着,也便落落大方地让他们在暗处尾随,只是今日收到这字条,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
静和道:“若真是锦衣卫的人设套……”
“若真的只是锦衣卫,我倒也没什么可怕的,无凭无据,只凭我去跟那送信之人会面,还没有办法扣我一个私通逆犯的罪名,”楚啟道。
静和细细分析起来,“可是你却不能不去,因为若那送信之人,当真是当年之事的知情人,你自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落入锦衣卫手中。”
楚啟没有说话,算是默认了静和的话。
静和说道:“不若,我去与那人见面。”
“不可,”楚啟说道:“你不懂武功,若真有埋伏,你也无法逃出。再者,当年之事,你并不知情,也无法判断真假,若是被人算计落入彀中,就糟了。”
静和她眼眶有些胀胀地发疼,只是用力地攥住楚啟的手,半晌问道:“你是不是猜到对方的身份?”
楚啟微微摇头,说道:“不好说,只是隐隐有一点直觉。”
他抚了抚妻子的手臂,又低声道:“我走之后,你切记两件事。”
静和点了点头,认真听着。
“第一赶紧安排让纪墨护送馨姐儿去辽东,那里地势广袤人烟稀少,又与契丹搭界,如有不测他们可越过国界入契丹,纪墨精通契丹语,契丹内也有我们的内应,可照料她生活;第二,我书房的刀剑架子后有个暗格,那里有我这些年调查到当年衢州案所有材料,若真有不测,你就按照这些去查,一定要还我清白,好不好?”
第一送馨姐儿走算是釜底抽薪之计,只要没有馨姐儿没有人证,那就无法证明楚啟窝藏逆犯,而且对韩明纪也算有个交代;第二件,静和知道能托付的也就只有自己了,可是楚啟都没有查清的案子,她能查清吗?
静和紧紧攥着楚啟的手,丝毫不肯放松。
楚啟舒臂紧紧将她搂在怀里,说道:“和儿,现如今只有这个法子,你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你一定要先委曲求全,替为夫查清当年真相,不要一时意气,记住了吗?”
静和紧紧咬着牙,被他再三逼问,方才重重点了点头。
楚啟不舍地松开她,道:“时候差不多了,我得去了。”
静和为他换了件玄色劲装,正要送他出门,白梅跑了进来,举着手中一只短箭,说道:“方才有人用袖箭送了这封信进来。”(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502回 毒计
(全本小说网,。)
楚啟抬手接过那短箭,解下绑在箭上的书信,打开来看了一遍,又递给静和,静和接过来快速扫了一遍,上面简单写着几个字,‘在万安寺后废置佛室会面,切记甩开尾巴’。
送信之人定然知道锦衣卫盯着楚啟的事,静和说道:“看来,这个送信之人不简单,不过可以排除是锦衣卫的人。”
能用袖箭,而且射入内宅,这绝非武功一般的人能为之,楚啟叹道:“这也难说,或许是障眼法也说不定。”
静和点了点头,紧紧握着楚啟的手送他出门,她眼眶酸胀的很,却不得不勉强自己露出笑容来,说道:“让谨,你要知道,你我夫妻一体,我无论如何也会跟着你,陪着你。”
楚啟听见她这样一番缠绵剖白,心中酸楚更甚,和离两个字他再也说不出口,他紧紧地拥着妻子,细碎的吻在她鬓边,语气中满是哀痛,“我也想,想生生死死都带你在身边,但我不能这么自私,你还这样年轻,有大把的年华,怎么能陪着我跟着我,我娶你来是为了让你过上好日子,但是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我……我对不住你,也对不住岳父岳母……”
刹那间有一种感觉,去他的江山社稷,去她的千秋功名,他干脆横了心,带着他的妻儿就此远走天涯,以他的本事,皇帝真未必能抓住了他。
可静和也同样心疼他,了解他,她知道他的理想他的报复,他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个梦,有些事非是不能,却是不为。他不能反,天下纷争久矣,群雄逐鹿受苦的是百姓。
如今大周定下基业,经过太祖太宗两朝的治理,强敌不敢犯境,老百姓初尝生活的美好,如果这个时候楚啟反了,天下只会再次陷入崩坏。
另外,楚啟是那么重义的人,洪熙皇帝对楚啟有知遇之恩,又有举荐之德,这些年君臣同心戮力,抵御强驽,这样的知遇之恩,楚啟过不了心里的坎儿,做不到背叛洪熙帝。
“不……”静和捂住他的唇,“没有对不住,”她道:“让谨,我要你记得,我不许你舍生取义,不许你抛下我们娘仨,不管对方是不是真的有备而来,我答应你我一定先保全自己,等你回来等你与我白头偕老!”
有生之年,楚啟从没有像现在这个时候贪生过,他不舍得离开自己的妻子,舍不得这人世间的种种美好。这世间不只有冷血,还有温情。
他重重地说道:“好,我答应你,可是你也要答应我,无论什么时候先保全你自己!”
静和点了点头,楚啟快步离开他怕自己稍一迟疑,就再也不愿意离开,就会后悔自己充分考虑后做下的决定。
静和愣愣地坐在门槛上,看着楚啟的身影渐渐消失,她突然想哭,却又死死地忍住。
她忙乱地叫来锦心,叫她私下里开库房取了十张一千两的银票,十张一百两的银票,如今他们与大通票号有合作,只要有大通票号的地方,都可以汇兑银子,静和又怕边塞之地没有大通票号,又取了两大包金豆子包了起来。
等她收拾好这些,馨姐儿已经到了,静和来不及与她细细解释,只道:“你现在就速速与纪侍卫离开,具体的纪侍卫会在路上告诉你。”
馨姐儿显然一头雾水,只问道:“母亲,女儿什么时候回来?”
看见这个自己当作骨肉教养的女儿,静和眼泪不争气地落了下来,她忙抬起袖子擦干泪水,握着馨姐儿的手往后门走,边走边道:“等事情平息了,父亲母亲就去接你回来,再好好给你说一门亲事。”
馨姐儿还要再问什么,纪墨已从马车上跳了下来,说道:“夫人,小姐,事不宜迟,得赶快上路了。”
静和点了点头,又褪下身上的钗环塞进馨姐儿的袖袋内,说道:“出门在外,一切都要小心。”
馨姐儿一向懂事,虽然满心不解,却还是听话的上了马车,纪墨赶车很快消失在夜幕中。
静和收回视线,肃容道:“走,去外院书房。”
白梅应一声是,陪着她去了外院。
静和叫白梅墨梅守在门外,按照楚啟所说,将暗格打开,取出一只小箱子,又将那箱子中的所有书册包裹统一包到一个布包之中,回了苍梧居暖阁,将那包裹打开,拿了其中一封信,打开读了起来。
………………
而万安寺后那几间空置的柴房里,楚啟缓步走了进去,屋内的蒲团上跪着一个女人,那女人身影颇为熟悉,楚啟皱了皱眉,说道:“是你!”
那女人闻声转过身来,正是前太子妃梁氏。
她还在热孝中,一身素衣,更显得羸弱,鬓边簪了两三朵白绢宫花,衬得她面庞如玉一般洁白无瑕。
都说若想俏一身孝,这一身白衣打扮,不仅没有稍减她的美丽,反而更添了数分秀美。
一个护卫一样的人进了,在梁氏耳边低声回禀了句什么,梁氏方才摆手示意他退下,笑着赞道:“英国公果然厉害,竟然真的甩开了锦衣卫的跟踪。”
“那封信是你送的?”楚啟没有接话,而是问道。
梁氏淡淡笑道:“不错。”
“你怎么……”楚啟狐疑着,脑海中飞快转着各种细节,自己从未将此事对梁若兰以及梁国公府的人透漏过,梁若兰也不应该知道当年那件事。
“我怎么会知道你那庶出女儿楚兰馨是韩明纪的骨肉,”梁氏盈盈一笑,挑眉道:“你是指这个么?”
楚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