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嫡医-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接了粥碗,拿瓷勺盛了一勺放在唇边吹凉递了过来。
似乎是因从前没做过这样的活,楚啟显得笨手笨脚的,勺子上沾满了饭粒,还往下滴着汤水,静和忍住笑,拿手帕护着尝了一勺。
楚啟倒似乎做上瘾了,又盛了一勺递给来。
静和为了自己的衣裙上少沾点米粒儿,不得不出手教他,“用勺子盛出来先要把勺子底在碗口抿一抿,这样底下才不会滴汤水。”
楚啟学习能力比较强,又很是虚心,越发喂的像样子,等看着静和吃了一整碗粥,楚啟才放了心,叫紫瑛又重新去盛了一碗端过来,才三两下吃光了。
他还有几件公务要去外书房处理,叫静和躺在床上休息。
静和哪里睡得着,不过有一搭没一搭地和紫瑛说着话儿,不多时困倦了,迷糊着睡着了,一翻身觉得身边多了一个人,借着透过帐子的月光瞧去,男人如山峦般的身子冲向自己侧卧着,右手还搭在她的小腹上。
静和心里涌上一股甜蜜,心中安定,自然一夜好眠。
翌日楚啟早起去上朝,因见她睡得好,便没有叫人叫醒她。
静和便睡到辰时才起来用早饭。
纪大娘来报说外头的车轿都已经准备好了,请静和上车进宫。
静和点点头,转头却见纪大娘神情中有几分躲闪,心中只道纪大娘离开儿女久了想念,日后给她放几日假回杭州团聚才是正经。
她对着镜子照了照衣装,按下思绪先上了马车进宫拜见贤妃不提。
上一回入宫是跟着静宜,这一回她的身份不同了,自然气质和姿态也有所不同。
英国公府的马车到了东华门外,郑率便去像守门的侍卫递上国公府的牌子,自然有人一重一重地报到翊坤宫去。
静和在城门口等候约一柱香的功夫,便见有内侍过来。
正是昨日去传话的郭昌,他上前先见了礼,才引着静和上了一顶软轿。
坐了一刻钟的轿子,外头便有人说到了,静和由紫瑛搀扶着下了轿,抬头便瞧见蓝底金字的翊坤宫匾额,她沉心静气,随着郭昌进了宫门。
妆容精致仪态端方的宫女便又一重一重地报进去,静和心道:贤妃果然比贵妃要讲究些,面上却不动声色。
不多时三折蓝布镶边夹帘打开,出来一个穿豆绿缕金提花缎面半臂的宫女,只见她规规矩矩地走上前来向自己一礼道:“奴才延兰见过英国公夫人。”
静和恭谨地抬手道:“延兰姑姑免礼。”
延兰借起身的功夫打量了静和一眼,见她举止端凝有度,容颜婉丽秀致,心里就暗暗点了头,亲自打了帘子请她进去。
静和道一声‘有劳’,方才迈进门。
她只用眼角的余光稍作打量,翊坤宫正殿比永寿宫大小类似,但是摆设却更加华贵讲究,靠着北墙安放着一张十二扇描金花开锦绣屏风,屏风前设一宝座,宝座前的博山炉里燃着沁人心脾的熏香。
正中的宝座上安坐着一位身穿朱红色滚黑边闪缎暗花的长褙子,密合色软绸裙子的贵妇人,这妇人约莫四十如许,额上勒着一根嵌珠抹额,发髻上的珠钗光彩夺目,令人不敢逼视。
宝座上左手旁的两张排椅上又坐着两个女子。
静和不及仔细打量,先上前叩拜行礼道:“臣妾楚门徐氏叩见贤妃娘娘,恭请娘娘凤体安泰。”
贤妃一开口却是笑意盈盈,显得十分随和,“楚夫人快快请起,”又道:“坐着说话儿罢。”
静和谢了恩,随着延兰的引导在一旁的排椅上落座,这才瞧清楚对面坐着的两个贵眷,其中一个正是梁若琳,另外一个则是个美貌少妇,这妇人身段窈窕,容貌也甜美,圆圆水润的一双大眼,挺翘的一管鼻子,菱唇涂着茜色的口脂,秀丽中难掩灵动。
还不等她猜度,贤妃娘娘已经指着一旁的美貌妇人介绍道:“这位是太子妃。”(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09回 袍服
(全本小说网,。)
静和便又起身行了个福礼,说道:“臣妇给太子妃娘娘请安。”
“英国公夫人请起,”太子妃的声音十分悦耳动听,开口也十分和气。
“这位是梁三姑娘楚夫人想必早熟识了,”贤妃娘娘笑道:“就是这丫头一直对我们夸奖楚夫人行医济世的事儿来,我和太子妃好奇,想着日后无事要多走动的,便请夫人过来熟识熟识。”
原来是梁若琳提起的,静和暗暗想着,却也不敢掉以轻心,只得体地弯着唇角微笑。
贵妃娘娘又笑道:“你们年纪相仿,往后常常在一处说话才是,”又看向梁若琳,“你也好学学英国公夫人的儒雅气度。”
“贤妃娘娘过奖了,”静和淡笑着说了一声,因不熟悉太子妃与贤妃的脾性,又早知这二人都是太子阵营的,生怕一不小心着了算计,故而除了必要的寒暄并不多言。
“听若琳说,那年京中瘟疫横行,楚夫人在城外搭设药棚,后来京中贵眷才纷纷效仿,解百姓燃眉之急,也控制住了京城的疫情,真是大大的功德,”太子妃娘娘又笑着对静和说了句,似乎是要拉近关系一般。
“如今一间,果然是位才貌双全,心地善良的女子,”贤妃娘娘也夸赞了一句,“怪不得英国公那样喜欢,若乔,我瞧连你都被比下去了呢!”
静和微笑垂下眼眸,梁若琳则走到贤妃身边说道:“娘娘这样说岂非是嫌弃咱们笨拙了。”
贤妃便被她这副形态逗笑了,戳着她的额头对太子妃说:“你倒是瞧瞧人家楚夫人,是如何的端庄稳重,再瞧瞧你,如此厚脸没皮的。”
看得出太子妃姐妹与贤妃关系的很是不错,也能开得起玩笑。
与梁若琳说笑了两句,贤妃似乎怕她尴尬似的,又挑了话头道:“嫁到楚家后,楚夫人一切可都习惯么?”
“一切都好,多谢贤妃娘娘挂怀,”静和笑着说道。
贤妃便点了点头,说道:“英国公敢作敢为,陛下时常夸奖他是国之栋梁呢,英国公夫人与英国公真是男才女貌。”
“娘娘赞誉了,您才真正是容色倾城,高贵不凡呢!”静和微微红了脸,像打太极一样,并不表现地十分热络,贤妃与太子妃对视一眼,却又不好开口,屋内众人都品茶吃点心。
半晌的宁静过后,贤妃又开口笑道:“我与夫人投缘,夫人若闲暇无事,可要多来走动,彼此间不要疏远了才是,另外,楚夫人若是有什么要帮忙,也只管开口,本宫定然鼎力相助。”
听贤妃这话,静和感觉眼下似乎她应该有什么事需要贤妃帮忙,且贤妃一定能帮得上忙似的,可到底有什么事呢?她有些想不明白,因此也只是微笑着道:“多谢娘娘厚爱。”
贤妃也不再多说,客套两句,便端了茶。
梁若琳自告奋勇地送静和出去,嘴里笑着说道:“姐姐,上回你送我的那个药妆方子,我用的甚好,我母亲瞧了,也觉得好,还说改日见了你,要向你寻一张乌发的呢。”
静和成亲时,梁国公夫人是全福人,故而静和对梁夫人有些好感,于是说道:“既然是梁夫人求的,自然该给,只是这药方最好是见过本人,按脉问诊,辩证一番才好给方药,不然我定然派人送到府上去。”
“果然还是姐姐想的周到,”梁若琳说道:“怪不得娘亲这样喜欢,总是没口子的夸赞你呢。”
“梁国公夫人太过赞誉了,”静和谦虚了一句。
梁若琳又道:“姐姐可听说一件奇事?”说着话大大的眼睛眨了眨,“前阵子皇上去太子姐夫宫里赏菊,却遇上刺客,那刺客好生厉害,好在陛下身边有一侍卫武功高强,救了圣驾,皇上如今很是器重那侍卫,听闻已荣升锦衣卫佥事了呢!对了,那侍卫叫做薛湜,听说姐姐与这位薛公子有些交情?”
“哪有的事,”静和心底略有些不悦,只淡淡答了一句。
梁若琳便止了话头,说道:“都是前阵子宫里宫外的传,我也觉得是谣言,如今见着姐姐了才问问罢了。”
静和微微笑着不语,转眼已经送到了门口的软轿前,转身与梁若琳道别,请她不必再送。
梁若琳见左右近前无人,又凑上来压低声音说道:“姐姐,妹妹有句话想要提醒姐姐,不知当讲与否。”
静和心头一跳,隐隐察觉到什么,她就知道贤妃这般大动干戈地把她宣到宫里来,必然不会让她糊里糊涂地出去,她也想要通过梁若琳听听贤妃要说什么,于是微笑道:“妹妹有话请直说,是否我哪里做的不得体?”
梁若琳才又道:“我瞧姐姐穿的依旧是县主的袍服,怎么没有穿国公夫人的诰命袍服?”
静和瞧了瞧自己身上的衣衫,回问道:“只因国公夫人的诰命迟迟未下,我怕进宫见驾失礼,不得已才穿了县主的袍服,怎么,莫非此事不妥?”
梁若琳张了张口,又拿帕子掩住了樱口,似乎将什么真相生生咽了回去,只是尴尬地笑了笑道:“没有,没有……只是见姐姐没穿跟我娘一样的袍服,有些好奇罢了,”又道:“贤妃娘娘和太子妃都甚看重姐姐,若姐姐有难解之事,若是她们二位知道了,定然会帮忙的。”
静和微笑颔首,告了辞上了软轿。
梁若琳提到她诰封的事,必然是意有所指,可到底指的是什么呢?莫非是她封诰命夫人的事情有什么不妥么?出了什么枝节,静和心里疑惑着,半晌冲外说了声,“停轿!”
抬轿子的小太监闻言便停了轿,其中一个为首的问道:“诚阳县主有什么吩咐?”
静和说道:“上回入宫时曾得贵妃娘娘褒奖提携,这回入宫,理应去向贵妃娘娘请安,还要劳动几位公公,送本夫人去一趟永寿宫。”
轿子外随行的紫瑛连忙送上打赏,那几个小内侍接在手里掂了掂分量,方才笑着道:“县主客气了,”随即抬着轿子往永寿宫的方向走。(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10回 诰命
(全本小说网,。)
静和掀开一角轿帘望着,的确是往永寿宫的方向,方才放下心来,暗暗在头脑中想着待会儿要与贵妃娘娘说的话,不多时轿子停下,紫瑛掀开轿帘来搀扶她。
静和下了轿,紫瑛才上前与那守门的太监说道:“有劳这位公公代为通禀,我家夫人乃是诚阳县主,想要求见贵妃娘娘。”
贵妃娘娘对诚阳县主青眼有加,那内侍既然是永寿宫的,自然知道这些,走上前来冲着静和行了一礼,道:“夫人来的不巧,贵妃娘娘方才去淑妃娘娘宫里说话了。”
话音刚落,远远听得橐橐脚步声,静和抬眼望去,却是贵妃的凤辇回宫了,她松了一口气,莲步让至道路一旁,等坐辇靠近方才行了一礼道:“诚阳县主楚徐氏叩见贵妃娘娘。”
贵妃停了坐辇,由桃笺搀扶着走下来,面上笑容温和道:“原来是诚阳,”又伸出手来请她一道进屋去,嘴上说着,“走,我这里正好得了几个花样子,你精通刺绣,正好来为我选一选。”
静和从善如流,随着她进了正殿暖阁落座。
桃笺端上茶来,静和接在手里,抬眼望向贵妃。
贵妃穿了一件烟霞色织锦袍子,大盘髻上不过插了几支点翠的簪子,更有几分慈母的温和柔善,却依旧透着几分难以轻视的高贵,她忙低下了头,说道:“半月不见,见贵妃娘娘大安,臣妾心中甚喜。”
贵妃笑道:“你这孩子有心了,如今成了亲,瞧着更稳当了些,不像那回到宫里见我,像个受了惊的小猫儿似的,根根毛发都竖楞着,两只手都紧张地握着,若不是本宫很确定与你并无恩怨,只怕要担心你是来寻仇呢!”说这话自己也笑了。
静和听她说话亲近,更是放松了几分,笑道:“让娘娘见笑了。”
贵妃含笑摇头,眸中露出几分慈祥之色,“你这丫头是个好的,留在宫外,对天下百姓大有好处,可进了宫趟进这浑水里,就难保本来颜色了,我又岂会为了一己私欲,而害了一个单纯善良的好姑娘呢?”
静和赧颜,才明白贵妃当初改变主意的良苦用心,她心头一暖,提起裙子跪倒在地道:“臣妾多谢娘娘体谅抬举。”
贵妃由桃笺搀扶着起身,亲自来搀扶她,静和忙站了起身,与桃笺一左一右搀扶她坐回炕上,才自行坐回椅子上。
“上回进宫来甚是匆忙,”静和说道:“若是娘娘不弃,臣妾愿为娘娘请平安脉。”
贵妃唇角一丝笑容便漾开了,缓缓说了一句,“好,”说着抬手搁在了炕沿上,桃笺上前在贵妃手腕上搭了一方帕子,贵妃摆摆手道:“既然是诚阳县主为本宫请脉,就不必拘泥这些虚礼了,”又道:“搬一把绣墩来。”
太医们在宫中为贵人诊脉,即便不用跪着,也是不能安坐的,可静和并不是太医,而是诚阳县主英国公夫人,桃笺领命,搬了一把铺了姜黄软垫的彭牙圆墩来。
静和道了谢斜签着身子落座,伸出手来搭在贵妃手腕上,半晌方说道:“娘娘只是有些气血虚损,因血不养心,故心阳亏虚而心神不宁,脾失健运,气血生化失源,兼之有些阴虚,才会有心烦难寐,行动疲劳的症状,只要好生调养,保养心神就可凤体无碍。”
贵妃微微颔首,对桃笺说道:“今后本宫的凤体就由诚阳县主调理,不必劳动太医院的太医了。”
静和惶恐不已,只道:“臣妾学艺不精,焉敢与太医院的太医们相比,娘娘这样,倒叫臣妾惶恐。”
“不妨,”贵妃微微笑着抬手搀扶她起身,对桃笺说道:“你去太医院传话罢,我们娘俩说说话,跟前也不必人伺候。”
静和也不好再坚持,只开了补养心脾的方子,并道:“娘娘日常可多服用龙眼肉,最是补养血气的。”
贵妃微微颔首,端起茶碗来闲闲品茶,她一双眼睛聪慧明澈,似乎看透了静和的心事,只是在等着静和先开口。
桃笺退下后,暖阁里就只有贵妃和静和两个人,屋子里宁谧起来,静和知道这是贵妃在给她创造机会,如果她想要问贵妃的意思,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她沉沉吸了一口气,抬头面上已换上浅浅的笑容,“臣妾今日来,还有一事想请教贵妃娘娘。”
贵妃的唇角弯起一丝笑容,望着静和的目光十分柔和,她并未回答,反倒是开口问道:“不知诚阳县主对咱们大周的诰封制度是否了解?”
第二次提到了诰封?看来问题的确是出在这里,静和双目炯炯望过来,等着贵妃点破谜团。
贵妃站起身来,缓缓说道:“咱们大周诰封是指一品到五品的女眷,一品二品官员的妻母均封一品夫人,三品封赠淑人,四品封赠恭人,五品封赠宜人,六品封赠安人,然一名官员最多只能封赠两位妻子,正妻及一位继妻,若官员有升迁,即便第一任夫人已然亡故,也要先行追封第一任夫人。”
所以她才迟迟没有进行封赠?
贵妃似有几分不忍,说道:“填房夫人不论多么显贵,即便是公主,在第一任夫人面前依旧要执妾侍之礼,英国公想必是不愿你委屈,才迟迟推迟诰封罢。”
静和突然明白过来,怪不得贤妃会话里有话,她必然有法子替她遮挡,让她不这么难堪,所以才会明目张胆地提出要求。
静和站起身来告退,贵妃站起身来,上前扶起她,牵着她的手往前走,用一种缓慢的但很是和气的语调说道:“这事本宫会在皇上面前为你转圜,但此事毕竟是礼数所定,究竟如何,也说不好。”
静和转头,望着神色间满是担忧和关爱的贵妃,一时间有些感慨,她行了一礼道:“多谢娘娘。”
从紫禁城出来,静和反复想着这件事,紫瑛见她神色凝重,关切地问:“夫人是不是累了,不如奴才服侍您歇一会儿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11回 追赠
(全本小说网,。)
静和心里压着事儿,哪里躺的下,多少吃了两口饭,锦心来报说:“隋家二老爷病了,隋大姑娘今儿不能过来了,刚刚打发人过来说了一声。”
静和点点头,她素来有午睡的习惯,便由紫瑛服侍着歇下。
锦心见她从宫里回来神色就怏怏然,如临大敌一般,忙把紫瑛拉到一旁问道:“紫瑛姐姐,夫人这是怎么了?许久没瞧见夫人这样的神情了,倒似乎有极烦心的事儿一般。”
紫瑛这才想起来,自从夫人嫁进英国公府来,总是开开心心地,很少再有心事,她想起进宫的时候,她虽然跟在夫人身边,但是夫人和贤妃、贵妃说话的时候,她又不能在身边听着,也是一筹莫展。
锦心见她这样子就叹了一口气道:“姐姐是这样,纪大娘也是这样,怎么府里都好像有了烦心事一般。”
“纪大娘也是这样么?”紫瑛问。
锦心便点了点头,道:“正是。”
紫瑛心里有了些底,拉着锦心一道去了前头后罩房里纪大娘住的那一间,这一间屋子明亮轩敞,纪大娘正坐在屋子里喝茶,看见是她两个来了,便客气道:“姑娘们怎么过啦了?快请坐快请坐。”
紫瑛两个谢了坐儿,纪大娘虽不算性子圆滑,八面玲珑,却是个直来直往的实诚人,紫瑛锦心两个队她都有几分好感,又加上她是国公爷母亲身边的人,在好感之外又多了几分尊重,姐妹两个在屋里的凳子上坐了。
纪大娘又让她们吃糕点,紫瑛见是些猪油炸的咸味点心,觉得没什么胃口,倒是接过暖热的蜂蜜杏枣茶喝了一口,笑着问:“纪大娘,这是不是还是夫人给的那茶?”
纪大娘听紫瑛提起静和来,面上便露出了笑容,说道:“可不是,这茶可真真儿好,我时时喝着,这胃也不疼了,想着等喝光了,还要找姑娘要一些去呢。”
“这方子的茶还有好些呢,改日我就打发小丫头们给大娘送过来,”紫瑛说着,面上的笑容渐渐收敛。
“那就多谢姑娘了,”纪大娘感觉到气氛不对,只扯开话题问:“不知你们过来找我老婆子有什么事?”
紫瑛便道:“夫人要给大姑娘开院子,因此要选几个稳妥的下人,到时候还要劳您老掌掌眼。”
纪大娘还是有几分自知之明的,说道:“我哪里会看人,只会做些粗活罢了,还是夫人见多识广,定然能挑到妥当的。”
“大娘就莫要过谦了,”紫瑛温和笑着:“夫人时时夸奖您老‘经验老道’,又最是慈祥的一位长者,叫咱们都务必敬着您呐!”
纪大娘就露出了笑容,紧接着精明的绿豆眼却浮上忧烦之色,她陪着英国公这么多年一路风雨走来,亲眼目睹英国公曾经受过的那些委屈,吃过的那么多的苦楚,直到国公爷娶了新夫人,夫人知书达理,又懂得关怀体贴,关键是在大事上有自己的主见,不是那任人摆布拎不清的,她的一颗心就有了着落,偏偏让他们遇上这样的事,纪大娘虽有心去替他们受这份罪,却也是无计可施!
紫瑛锦心两个从旁观察纪大娘的神色,就知道纪大娘是知情的,紫瑛开口道:“纪大娘,您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是不是关于国公爷和夫人?”
纪大娘不免一声叹息,锦心又道:“纪大娘,今儿夫人入宫去见了贤妃娘娘,回来也心事重重的,咱们虽是做奴才的,却也着实为夫人担忧啊。”
一项爽朗的纪大娘却犹豫了,紫瑛在一旁道:“大娘,若是此事事关机密不能让我们姐妹知道,我们自然不敢多问,若是无妨,还请您跟咱们说说,多个人也好多出把子力气呀。”
“此事迟早也是瞒不住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你们两位姑娘开口问我,我也就不遮掩了,”纪大娘沉沉叹了一口气,才说道:“你们自小在侯门服侍,定然知道但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员,妻母都是有诰封的。”
紫瑛点点头,纪大娘才继续说下去:
“咱们国公爷的第一任妻子赵夫人在时,国公爷才是个四品武官,因嫁进门来不到两年就去了,等到后来皇上打下了京都大封群臣,咱们国公爷被封伯爵时,还是当时身为雍王妃的文德皇后提醒了雍王爷,雍王爷又在皇上那里请旨,追赠楚老夫人为诰命夫人,同时也追赠了赵氏夫人为淑人。
如今国公爷娶了夫人,郎才女貌,金玉良缘,国公爷自然要为您请封诰命,可是那日去礼部问了问,原来国公爷如今由伯爵升为公爵,妻子的诰命自然也跟着升,即便先前那位赵夫人没为楚家留下一男半女,也只不过嫁过来一年多,也是要追封,之前因那位赵氏夫人过世太久,没人想起来。
如今国公爷要为夫人请封,礼部的人也自然想了起来,若要封诰夫人,必得开祠堂先追封那位赵夫人,要追封先前的赵夫人只怕要开了祠堂门先封赵氏,再封您的诰命,……我是瞧着国公爷长大的,国公爷以往简单朴素惯了,可自从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