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嫡医-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隋家显然没想到如今贵为英国公夫人、诚阳县主的静和会亲自上门,一下子忙的手忙脚乱,隋大太太、隋二太太以及封氏都停下手中的活计在门口迎候着。
静和由紫瑛扶着下车,上前搀扶隋大太太和隋二太太起身,说道:“众位太太快别多礼,倒是我叨扰了。”
“县主说哪里话,”隋大太太一面亲亲热热地陪着她进了隋家正院,一面说道:“真没想到县主能大驾光临,不曾准备,只怕怠慢了您。”
“您多虑了,我与念莪是好姐妹,她出嫁我怎么也要过来送一程的,”静和见沿途经过之处都是张灯结彩的,门窗灯笼上也都贴着大红喜字,足见隋家对隋念莪的婚事十分看重。
她微笑着对隋大太太和隋二太太说道:“想必您二位还有许多事情,我自己去寻念莪说说话便是。”
隋大太太却没有松手,只是笑道:“都弄的差不多了,况且又都有下头人呢,”她笑容里恭维讨好之意更浓,她是个玲珑七窍的心肝,自然知道静和是为了隋念莪来的,又亲自送她去念莪的屋子。
静和推辞不过她这过了头的热情,只好由着她。
才进了院门,就见穿着大红镶边绸缎对襟褙子的隋念莪迎了出来,迎着众人进了屋子。(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19回 接她回家
(全本小说网,。)
隋大太太命丫鬟上茶,陪着静和坐了一会儿,再三叮嘱隋念莪好生招待静和,才被下人叫去忙了。
隋二太太也很是客气地叮嘱静和有什么需要的,只管吩咐人去寻她,又说‘不耽误她们姐妹聊天说话’,由贴身妈妈搀扶着去了。
静和不由唏嘘,看到隋念莪憋着坏笑,不由在她腰上拧了一把,“你这人真是,早知道不来瞧你了。”
隋念莪嘻嘻笑了起来,她觑着静和的面色,恬静娇俏,足见楚啟对她是真心疼爱,她放了些心,又见静和身居这等高位还能前来,心里又感动莫名,只是她不喜欢煽情流泪,因此只笑着说些闲话。
不多时又有念莪的好友前来添妆说话,见了静和少不得要恭恭敬敬地称一声‘诚阳县主’或是‘英国公夫人’,其中有两个小姑娘不住拿眼睛打量着静和,这让隋念莪很是尴尬。
等送走了那些人,隋念莪便苦着脸笑道:“也不知这些人是真心来给我添妆,还是赶过来瞻仰你的,早知道你要来,我下了帖子发出去,然后我坐在门口收过路银子,只怕一日下去我这嫁妆也挣出来了。”
“财迷!”静和捏了她脸颊一把,说道:“来的人多是好兆头,将来必定人丁兴旺的。”
说着话,隋大奶奶封氏过来说道:“眼瞧到了晌午,婆婆已经着厨房准备了饭菜,夫人留在这里用一顿便饭罢。”
静和想起隋大太太那恭维的样子就觉得不自在,可她还想多和念莪在一起呆会儿说会儿话,少不得答应在隋家用午饭。
隋念莪自然看出她的意思,笑着对封氏道:“有劳嫂嫂跟厨房说一声,叫把饭送过来,我陪着县主在屋子里吃就是。”
“这样岂不是太怠慢了……”封氏有些惶恐不安地说道,她说着这话看向静和。
静和努力摆出一副端庄的样子,微笑着道:“这也是我的意思,就是这样才好,隋大奶奶不必客气。”
封氏听她说是‘她自己的意思’,也有了回隋大太太的说辞,便道:“那我去请母亲示下,夫人暂且稍等。”
这说辞叫静和挑眉,转头问隋念莪,“我都发了话还要请隋大太太首肯?突然觉得我这个英国公夫人也当得没啥意思。”
隋念莪正在试戴她送来的首饰,白了她一眼道:“废什么话,你快过来帮我看看这个华胜怎么戴,我明儿戴着出嫁!”
静和少不得过去伺候隋大姑娘插簪,笑着闹着就把这茬揭过了。
不多时封氏又回来了,说道:“母亲说既然是县主的意思,便由着县主好了。”
静和松了一口气,与念莪一道吃过午饭,放下饭碗,又有许多来给隋念莪添箱说话的,静和可不想再被人盯来盯去的,说了句,“奇怪了,以往怎么不记得你人缘这么好?”便躲去了隋念莪的卧房,寻了本医书躺在隋大姑娘的床上看。
过了两盏茶的功夫,隋念莪才回来,见静和斜躺在床上,屋里的点心被咬的一块一块的,嘴角直抽抽,说道:“冷落您了哈。”
静和很是大度地摆手:“不妨,我在家里也是看医书罢了,况且这里好吃好喝地招待着呢,”说罢揉着脖颈看了看外头的天色,说道:“我也该预备着回去了。”
念莪虽想挽留她多呆一会儿,却也知道静和不能久呆,便亲自送她出去,才走到院子门处,银杏小跑着进来禀报:“姑娘,夫人,英国公爷来……来接英国公夫人了。”
楚啟?!他怎么会来?
“这会子英国公人呢?”隋念莪问。
“由大老爷和二老爷陪着在前头花厅里用茶呢,”银杏回答,“大太太一会儿就来,先打发奴才来跑腿。”
“既然这样那我就先回去了,”静和一想到楚啟被隋大老爷隋二老爷恭维着,就觉得不太舒服,如是说道。
隋念莪眼中就闪过一丝促狭,静和面上微红,又推她一下道:“你也会有这一天的,今儿你不帮我,回头我帮着外人欺负你那文质彬彬的小相公!”
隋念莪掐了她一把,要送她去了隋大太太那里说项,才出院门就见隋大太太急匆匆地赶过来,很是热情地挽留静和和英国公在府里用晚饭。
静和只好又推辞,可隋大太太是何等样人物,哪有她推辞掉的可能,少不得又在隋家用了一顿晚饭,如此一来,倒折腾的隋家人仰马翻。
这顿饭约莫吃了半个时辰,楚啟夫妇才告了辞。
静和由楚啟扶着上了自家的华盖璎珞马车,掀开车帘与隋大太太告别,不经意间扫到了站在隋大老爷身边的隋子峰,他微垂着头,面上似乎有些羞惭自卑之色。
静和转眸瞧向楚啟,他高坐马上,冲那些人抱拳致意,那样挺拔如松的身姿,运筹帷幄似的笑容,任是哪个男子在他面前也会自惭形愧罢。
他到底还是亲自来接她,毫不掩饰对外宣扬着他对她的宠爱,静和唇角偷偷浮起几丝笑容,对于那个不识货的隋子峰来说,应该是不小的冲击罢。
她想到自己与隋子峰曾经的乌龙姻缘,才明白当时她说来给念莪添妆,念莪为何会质疑,可楚啟的样子,完全没有把那些没根据的陈年往事放在心上,想到这里,她又露出微笑。
翌日是隋念莪出嫁的好日子,隋念莪打发了银杏过来嘱咐她不必过去了,想蹭喜酒容易,她回头再请就是,就别过去凑热闹了。
静和少不得数落数落这个泼丫头,又让纪大娘亲自带了份厚礼过去。
她正准备照常去司贤厅料理中馈,郑率在外求见,静和便在院子里停了停,叫白梅请他进来。
郑率先行了礼,才说道:“夫人,国公爷今晨临走时安排小的,请您移驾去个地方,国公爷下了朝就去找您。”
静和好奇不已,却也按着楚啟的意思,上了马车,走了约莫两柱香的功夫,马车便停了下来,静和下了车,见马车停在一家银楼的后院里。(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20回 投桃报李
(全本小说网,。)
静和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得随着郑率上了楼,进了一间屋子。
这间屋子似乎供贵重客人挑选金银首饰用的包厢,临窗的地方摆设了一张填漆方桌,两把官帽椅,两旁的多宝阁里摆着各色古玩奇珍。
静和往那些架子上打眼一瞧,摆着的也并非十分稀罕之物,这家银楼的也并非名声很响,真是想不通楚啟到底卖的什么药?
郑率躬身请她到窗边落座,说道:“夫人请在此等候,奴才告退。”
静和点点头。
有丫鬟送上点心茶水后躬身退下,屋内只剩下锦心、白梅、墨梅几个跟来的丫鬟。
窗外有锣鼓喜乐之声传来,还有小孩子叫着抢喜钱的声音,静和笑问:“这是谁家在办喜事……”话音未落,她忽然眼前一亮,站起身来推开窗子朝外看去,果然!
这是隋家对面的银楼!
透过这扇窗户就可观看隋家的喜事,她虽然不能亲自去,从窗户看看也是好的,想到楚啟的用心,静和心里暖洋洋的。
她朝远处看去,吹奏管乐的声音渐近,可以看到高坐马上的新郎云涵海,这位云公子生的个好人物,高高大大的,瞧着敦厚却又透着些聪明劲儿,聪明招人喜欢,精明就让人厌恶了,好在这位云公子只是聪明。
俗话说相由心生,这云家小子瞧着便是个不错的。
迎亲的队伍各个精神十足的样子,可见十分看重这门亲事,隋念莪的嫁妆也足有一百二十抬,真真儿是十里红妆了。
静和为隋念莪高兴,也放了些心,关上了窗户。
楚啟为她着想,静和自然是投桃报李,她吩咐郑率去宫门外守着,到时候知会英国公一声,然后在这家银楼选了几样时新花样的首饰,又去旁边的绸缎庄选了几匹好料子,带着这些东西去平郡王府串门。
平郡王妃正和长媳范氏还有两个婆子坐着斗叶子牌,看见她过来,面上就露出笑容来,招呼她到自己的身旁坐。
“我们正好斗牌,常妈妈不通这个,被强拉过来凑数,你来了正好,”平郡王妃笑着说,又问:“你可会来这个?”
静和笑道:“说到叶子牌,我只学过些皮毛,怕是待会子只有输的份儿。”
平郡王妃便笑:“那感情儿好,待会子留在这里吃饭,我打发人去同让瑾说,让他拿银子来赎人。”
静和闻言面上一红,范氏便转眸打量了一眼比自己还小两岁的舅母,笑着对平郡王妃说:“母亲别打趣舅母了,舅母面皮薄,当心待会子舅舅来了不答应。”
平郡王妃闻言哈哈朗声笑起来,抬手拉着静和在她身边的椅子上坐下,因摸着她的手凉,关切地道:“这天一日冷似一日,你出门要穿的厚实一些才是,”又转头吩咐常妈妈:“去取我那件银鼠皮的斗篷来,英国公夫人走的时候好穿着些。”
静和连忙说道:“姐姐不必忙的,我自出娘胎便畏寒,一进冬便手脚冰凉。”
“这倒巧了,让谨生来便畏暑,大冬天穿个汗襟子满屋里跑都没事,”平郡王妃想起曾听人说过手脚凉的女子不易受孕,又道:“你自己就是大夫,可知道这手脚凉可能医治?”
医书上讲,女体属阴,男体属阳,女子若手足冷多是因阴阳不交所致,只要成了亲,阴阳相融,渐渐地也就好了,但是这话不太好说出口,静和正琢磨着说辞,外头有丫鬟报进来说,“梁三姑娘来了。”
“你们两个倒好似约好了似的,正好人齐了,”平郡王妃说道,也就把方才的话题抛下了。
范氏也跟着应和,吩咐人重新设座,又让丫鬟去给静和、梁三姑娘沏茶水、备点心。
平郡王妃听见了便补了句,“有那老君眉味儿不错,给她们沏了尝尝。”
“那敢情好,王妃娘娘又先偏了我了,”梁若琳笑靥如花,坐到平郡王妃的右侧,叶子牌讲究顺着抓牌逆着吃,坐在平郡王妃的右侧,也就相当能左右平郡王妃吃牌,静和原本想坐在那儿,也好哄着平郡王妃赢牌,捧着平郡王妃些。
梁若琳这样坐,肯定也是跟自己一样的想法,静和抬眼觑着范氏神色,范氏倒似见惯了似的,看来梁若琳跟平郡王妃感情不错。
她不动声色地在平郡王妃左侧坐好。
常妈妈便上来掷骰子,这一局轮到静和做庄家,出了两圈牌之后,静和瞧着自己的牌面差不多要胡了,又拿眼数了数众人打出来的牌,猜测平郡王妃可能少一张筒牌,便拿了一张二筒准备轮到自己时打出去,却听梁若琳婉转如莺啼的声音说道:“二筒。”
平郡王妃便哈哈笑道,“倒是我胡了!”
梁若琳便佯作后悔的样子要把那牌拿回去,平郡王妃哪里同意,众人说说笑笑,梁若琳将手中的牌一推,范氏重新洗牌。
静和笑着对范氏道:“上一局原是我做庄,理应我来洗牌,倒是有劳世子妃了。”
范氏对这个温婉的舅母印象倒不错,笑着说‘舅母客气了’。
梁若琳见她们说的好,便笑着插话问:“诶?怎么没见小世子?我还给他带了小玩意儿呢。”
她问的是范氏的儿子,现在才一岁大,正是好玩的时候,静和楚啟成亲第二日来认亲的时候还见过那孩子。
范氏才进门一年就给品郡王府添了个男丁,世子妃的位子坐的更稳了,提起儿子范氏便笑道:“他聒噪的很,由乳娘带着在后头玩呢。”
平郡王妃闻言便瞧了静和一眼,见她面色从容地从盘子里拿了一块豆沙馅儿的鹅油点心来吃。
那点心十分油腻,一般有孕的妇人连味儿都闻不得,可见她还没有好消息。
平郡王妃有些失望,可转念一想静和过门才几个月,这事也急不得,她怕静和听到梁若琳谈论孩子触及静和的痛点,便打断了梁若琳的话道:“你这丫头,还未出阁呢,却竟打听些孩子的事,将来出了门子,只怕你不想听还不成呢。”(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21回 争论
(全本小说网,。)
梁若琳撒娇般地扑进平郡王妃怀里连声道不依,平郡王妃笑着拍着她的肩膀道:“你娘也该给你定门亲事,找个人好好儿地管教管教你!”
梁若琳打着哈哈道:“我才不呢,我嫁了人,谁来陪王妃娘娘说俏皮话儿?”
一句话惹得众人都笑了。
世子妃便笑道:“我倒有个两全其美的法子,梁三姑娘不如就嫁在京城,离着梁国公夫人和母亲都还是近的。”
梁若琳没有回话,只顾着与平郡王妃说笑,世子妃便有些尴尬,静和便找了话儿来说道:“世子妃平日里用的什么补品,气色这样好。”
范氏感激地一笑,接了话头与她交谈:“我也没什么讲究,只是爱吃燕窝罢了,我府上有个厨娘,最善炮制燕窝,若舅母不嫌弃,待会子我让她做一些给舅母尝尝。”
静和笑道:“那感情好,我以往吃燕窝只是吃燕窝粥,吃的腻烦的不得了。”
平郡王妃见她们说的好,便对范氏道:“你们既聊得好,不妨带了你舅母往你房里说话去。”
范氏笑着道了好,请静和一道去了自己的屋子,又叫乳娘把瀚哥儿抱了过来。
静和是从隋家赶过来的,并没有备下见面礼,便解下随身的玉佩塞进瀚哥儿的衣裳里。
范氏虽没看仔细,却也知那玉佩是她贴身的东西,定然价值不菲,只笑着道:“叫舅母破费了,”又对儿子道:“瀚哥儿快谢谢舅奶奶。”
静和微汗,平郡王妃年长楚啟十岁,又鳏居多年,以至于他外甥的儿子都会爬了,他还没儿子影呢,故而平郡王妃这个做姐姐着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平郡王妃虽然着急,却没有明白催问过她什么,平日里说话只是透着关切,想到这里,静和突然明白了平郡王妃的苦心,都说新妇往产过子女的妇人屋子里坐坐会利于受孕,平郡王妃让世子妃领她过来,也是盼着他梦熊有兆罢。
其实静和一直没有消息是因她暗中服用了避孕的药物,当然这也是同楚啟商量过的,因为他们的婚事办的仓促,怕惹外头闲话,说什么奉子成婚,想要遮掩丑事的话,才想着推迟两个月再备孕,眼下她已经停了药开始调养身子了,这话说来话长,索性就不同平郡王妃细说了。
她与范氏说了会儿话,尝了那燕窝,便听丫鬟进来禀告:“回世子妃,诚阳县主,英国公爷来了。”
范氏便站了起来,笑着道:“舅舅定是来接舅母的,”说着便与静和一道回了前院。
楚啟正含笑与平郡王妃和梁若琳说话,看上去很是融洽亲热。
范氏便笑道:“梁三姑娘与母亲和舅舅都是相熟的,说起来梁三姑娘自小还是舅舅瞧着长大的呢。”
静和想不到楚啟和梁若琳还有这层关系,淡笑不语。
楚啟见人进来便抬起头来,看见是静和,就站了起来上前迎着她回椅子上坐下,问她道:“姐姐可管你饭了么?”
一句话说的平郡王妃笑起来,“没的心疼媳妇倒来编派姐姐的。”
静和微微红了脸,抿嘴笑着不语。
梁若琳便起身告辞,平郡王妃道:“不若留下一道用了饭再去?”
梁若琳则笑道:“眼瞧还得半个时辰才该用午饭的,我还约了承平候府的七姐姐赏秋海棠作诗的,她最是小气的,我若爽约回头定要被她念叨了。”
“这世上还有比你更小气的,”平郡王妃笑着在她额头轻点了下,嘱咐范氏代她送梁三姑娘出去,梁若琳披上披风走到门口,还不忘回头冲静和笑道:“三姐姐可别忘了请我去府里玩!”
静和点了头,想要跟过去送一送,却被楚啟拉住了手,笑道:“她是小辈儿,你用不着送她。”
梁若琳调皮地冲他耸了耸鼻子,由范氏陪着去了。
屋内没了外人,楚啟便随意起来,捡了个橘子在手里剥着。
平郡王妃喝了口茶,随口问他道:“你今儿下了朝便直接过来了?怎地没去衙门?”
因母亲早逝,楚啟与长姐关系很好,兼之平郡王妃对朝局也别有一番见解,姐弟俩倒经常在一道说话。
楚啟微微摇头苦笑,说道:“自从宣府大捷之后,皇上便有意裁撤军队,这样一来许多兵士便没有了谋生的活计,今日早朝庆国公等几位军将便上书请奏皇上,请皇上下旨将募兵制改为府兵制,这样便可长期保有军队,由国库出钱养着那些军队,便可为那些战后立功的兵士谋一条出路。
宋阁老一项是参赞军务,并未亲自到前线领兵打过仗,故而一口否决了这道奏章,百官便争执起来,直到散朝也没有谈拢,听说庆国公几个现如今正要找我,让我也在联名书上署名。”
“所以你才躲到我这里来寻清净?”平郡王妃笑道。
“姐夫这里清净嘛,”楚啟面上露出笑容来,眼神里颇有些艳羡的意味,“有时候倒真羡慕姐夫。”
“各家有各家难念的经,你若真在他那个位儿上,只怕一天都过不了,”平郡王妃说着,看了一眼坐在一旁不多话不八卦的徐静和,心里颇为满意,说道:“皇上也有皇上的难处,我管着这个小小的郡王府已经觉得沉重,更何况皇上管的是偌大一个国家。”
静和深以为然,那些军士征战沙场、保家卫国的自然是英雄,皇上当然也想把每个人都安排一个职位养着,可一则国家没有那么多的官职,二则连年征战,好多家庭里被抓壮丁抓的只剩下老妪稚子,这还不算修河道、修宫殿等处征调的劳役,以至于百姓根本就无法好好从事农桑。
地里的收成少,赋税便收不上来,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依照以往的募兵制规矩让将士回家耕种,休养生息。
“正是这个道理,”楚啟面上也露出些为难,静和能理解那份为难,他是个战将,募兵改府兵,对他手下的士兵自然好处多多,可楚啟不光是个武将,还是个有谋国之才的人,他看得透其中的利弊,自然夹在其中两面为难。(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22回 旧部
(全本小说网,。)
楚啟长长地吐了一口浊气,将手中的橘子掰开两半,又撕下一瓣递给了静和,才换上笑脸道:“咱们今儿就在姐姐这里蹭饭了,姐姐府上的酒酿团子最好吃,你今儿也尝尝。”
平郡王妃见他们夫妻感情好的连看对方的眼神里都仿佛藏着蜜似的,这个弟弟常年在外征战,半生孤苦,如今能找到个合心意的伴侣真是一件好事,她心中大为安慰,便笑着说了两句,出去安排晚饭,留下他们夫妻在暖阁里说话。
平郡王妃前脚一走,楚啟后脚就抱着妻子亲了一口,问她道:“能远远看着,是不是也好一点?”
静和知道他是问远观隋念莪出嫁的事,他朝堂上这样多的烦心事,还能记得为自己安排,这份心意着实难得,静和点了点头,依偎在他怀里道:“多谢你。”
楚啟就轻叹一声道:“团团,我只怕你觉得我配不上你,我年长你十余岁,又是鳏夫一个……”
静和忙掩住他的嘴道:“不许你这样说你自己,如今你是我徐静和的男人,那便是世上最好的男人,旁人不许说你半个字不好,你也不许!况且……没觉得你哪里老了的。”
楚啟听她夸赞自己,眼中都是星星。
英国公两口子在平郡王府躲了大半日,申初时分平郡王爷回府后,在花厅开了两桌席面,平郡王、世子及二公子、楚啟在外头桌上,女眷们单另一桌,夫妻两个用过晚饭才打道回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