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王爷嫡妻要改嫁-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攸大为吃惊,谢景迟去辽西的事情,京中没有一个人知晓,裕王府上竟然没有传出半点儿风声。而姬无涯继续说道:“后来,辽西地动,我收到消息,日夜兼程赶回了京城,而阿迟因为想要继续留在辽西为赈灾做一些事,我就没有带她回京。谁料她为了躲避裕王,一个人赶往了南疆十南城。途中碰到了一个叫作褚盈之的禺氏人。”
“你是说,晚娘去了前线?”谢攸对此难以置信。
谢茗昀是知道谢景迟赶赴南疆的事情的,甚至这是谢茗昀一手为谢景迟安排的,只是这事一直没有告诉其他人,毕竟谢茗昀不知原来谢攸也知道谢景迟与姬无涯的感情。
姬无涯点了点头说道:“到了十南城,原本我已经见到她了,把她安排在衙门里,因为前线太危险了,所以我就没想着要带她到战场上。可是……可是我还是没有能保护她,她被月铭笙派人捉了去,当作人质,要挟我军退兵。”
谢攸的手按在桌子上,手背上迸出了青筋。姬无涯的声音越发悲伤:“我,没能救下她,她被月铭笙带走了,消失了两年半,我们怎么找都找不到。后来,终于捉到了月铭笙,可是得到的消息却是,人已经死了。”
谢攸霍地一下起身,快步走向了姬无涯,伸手抓住了姬无涯的衣裳,把他拉扯到自己面前,盯着姬无涯的眼睛说道:“是你放弃了她?”
“二者选其一,我只能如此。”姬无涯的眸光有些暗淡,回想起这些事,他总是难过的。
谢攸又道:“那么,为什么不让我们知道,为什么还要编造一个和离的谎言?”
姬无涯苦笑道:“我答应过她,会娶她,八抬大轿,明媒正娶,让她成为名正言顺的荣王妃。我救不了她,但是我不能再对她食言。所以,才有了这样一道和离的圣旨。等到父皇驾崩,新皇登基,还会有新的赐婚圣旨,我会娶她过门,她会是我的嫡妻,载入族谱,是天下皆知的荣王妃!”
谢攸抓着姬无涯衣领的手有些颤抖,半晌没有说出话来,许久后,他才松开手,把姬无涯推到了一边,冷笑道:“你害死了她,还有脸娶她?晚娘已与裕王和离,她的牌位,理应立在谢府。荣王殿下想要娶晚娘过门,还没问过谢府答不答应!”
说完,谢攸甩袖离去,再不想听姬无涯的分辨。姬无涯如果真的爱谢景迟,又如何会眼睁睁的看着她被捉走,看着她杳无音信。月铭笙是凶手,姬无涯又何尝不是一个帮凶?人已经死了,却在这里说什么承诺和爱,不觉得可笑吗?
姬无涯立在原地,脸上是自嘲的笑容,谢攸的想法,他又如何不明白?
只是,姬无涯一直在等,等皇上驾崩,等一个新皇登基。
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老天这次没让他等太久,一个月后,皇宫的钟声丧响了九九八十一响,是为天子驾崩,举国同丧。
姬无涯跪在皇帝的灵位前,身旁是雍王。雍王扶着姬无涯,低声道:“如今父皇已经去了,遗诏至今没有宣读,这该如何是好?”
姬无涯冷着一张脸说道:“与我们无关,只需要等着便是。”(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一十五章 请旨赐婚
(全本小说网,。)
雍王低声道:“这两年你们不在京中,太子已经收了不少亲信。战事结束时,十数名朝臣因为勾结外邦的事一并获了罪,如今朝中上下人心惶惶,父皇又突然驾崩,外面还没平,里面还乱着,前段时间清理的人里,也有不少三哥的党羽,六哥你回来,兵权还没有交出去,不如趁乱——”
姬无涯四下看了看,打断了雍王的话,随即说道:“先前不是说过了,扶持太子登基。别的就不要多想了,我们静静等着遗诏就可以了。”
雍王愣了愣,良久之后方才叹息了一声。
原本按照大家的预计,皇帝的遗诏想必是要由贤贵妃来宣读了,这样一来,很大的可能性,登基的就会是裕王。然而,次日朝会之上,让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素服走入大殿之上宣读遗诏的人,竟然是宸妃。宸妃出现在金銮殿上的时候,所有人的脸色都是微微一变,有不少人当即是转头看向了姬无涯,心想着莫非皇帝出人意料的把皇位传给了荣王?
仔细说起来,荣王的文韬武略,确实也是这一波兄弟之中的翘楚,传位给他倒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但是以贤贵妃得宠之势,怎么会由着皇帝把遗诏放在了宸妃那里,而自己却毫无反应呢?很多人都想不明白这些事情,宸妃则是一步一步缓缓地走上了高台,在龙椅下站好,一旁的太监捧着诏书,等待所有人都静下,向着宸妃行过礼之后,才将诏书递到了宸妃的手中。
宸妃的眼眸微微向着殿下一瞥,眼神之中的睥睨之色,倒是像国母一般,而不是一个侧妃。台下的人静得出奇,一点儿议论的声音都没有。宸妃就这样看了一会儿之后,方才开口说道:“先帝驾鹤西去,本宫深感痛心,原本应在后宫之中为先帝守灵,然而先帝有遗诏交托给本宫,本宫应当先到此处,为各位大人宣读遗诏。”
“一国之君,乃是国之本也,国不可一日无君,因而虽然本宫与诸位大人都是心痛不已,但终究是要迎来新皇登基。”宸妃说着说着,原本冷冷的声音,竟是带了一些哽咽。
台下的大臣,当即就有人俯首道:“娘娘节哀。”
随即大片大片的人跟着附和道:“娘娘节哀。”
在遗诏没有宣读之前,任何人都有即位的可能,而在台下的人眼里,遗诏在宸妃手中,几乎等同于宸妃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讨好的话并不嫌多,当即一浪接一浪地呼喊过。宸妃抬手在眼角擦拭了一下,似乎是在擦拭眼角的泪水,一旁的太监低声道:“娘娘,宣召吧。”
宸妃点了点头,展开了圣旨。
洋洋洒洒一大篇文章,大意是皇帝知道自己已经活不久了,为了以免夺嫡争储的事情发生,所以立下这样一份遗诏,以免等他死后,因为继位的事情,而出现兄弟之间兵戎相见,朝堂之上人心惶惶的事情。皇帝左思右想,觉得自己的二儿子,军工卓著,适合带兵打仗,但是治国方面却是略有欠缺,三儿子文治武功皆是上乘,但是性子太过狂妄,皇帝这个位置,需要一个稳得下心的人来。四儿子和五儿子两个人,都是平庸之辈,六儿子到也是个文韬武略的人才,性子也足够的隐忍,七儿子自由放浪惯了,想必也不愿意被一个皇位拘束着。
而太子,有治国之才,且是嫡出的长子,身份来说,名正言顺,才略来说,也是足够担此大任,前些日子又有监国的经验,来坐这个位子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皇帝在太子和荣王之间,纠结犹豫了许久,决定遵从古法,立长立嫡,传位给太子。
皇帝最后又是说道,太子的母亲已然去世,太后之位必然空缺。然而后宫需要一个主子,这个主子不应该是由刚刚册封的皇后来担任,而是要由太后来。皇帝又是在一众后妃之中纠结了许久,决定立宸妃为后,等到他大限到了,太子将过继给宸妃为子,而宸妃也将名正言顺的被尊为太后。
圣旨宣读完毕之后,所有的大臣都跪下感念圣恩。不乏有人在想,原来遗诏交给宸妃,是因为要保宸妃一条活路。不少人是知道后妃殉葬的事情的,按理来说,等到太子登基,无论是宸妃还是贤贵妃,都要以守陵的理由,被迁到皇陵之中,然后被秘密处死。
可是一旦宸妃被尊为太后,则就免了这一条死路,反而享尽荣华富贵。
有些年迈的人,已经慢慢的回想起来,当年皇帝娶妻,本应该娶得嫡妻就是眼前的这位宸妃娘娘,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娶了皇后,而宸妃则是变成了侧妃。皇帝这份遗诏,怕也是有着补偿宸妃的意味在里头。但是对于荣王来说,这事到底是好是坏,就说不准了。
如果母妃遵循旧法,一死了之,那么将来荣王,或许还能担当大任,可是如今宸妃被尊为太后深养后宫之中,荣王怕是难以再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实权会被剥夺干净,只当一个闲散王爷。而这一切对于一个有才华的人来说,简直是杀人诛心。
可是当大臣们把目光投向姬无涯的时候,却发现姬无涯的脸上带着些许笑意,所有人都捉摸不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一旁的太子,已经站起身来,走到了大殿之上,接过了圣旨。
随即,宸妃率先跪下,殿下的大臣们也纷纷高声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连呼了三声,而太子则是慌忙地矮下身子,把宸妃扶了起来,柔声道:“母后给儿臣行此大礼,岂不是要让儿臣折寿了。”
宸妃看着已经呼唤自己母后的太子,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反倒是台下的大臣们,在呼过万岁之后,又高声喊道:“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姬无涯笑容满面地看向了自己的母妃,与宸妃的目光接在一处,宸妃略微欣慰地笑了笑,姬无涯看懂了这个笑容,这才晓得,原来在宣读遗诏之前,宸妃也不知道里面的内容是什么。皇帝生前将圣宠给了皇后、给了贤贵妃,死后却将所有的荣华,都给了这个自己曾经亏欠过很多的女子。
就像皇帝会因为姬无涯编纂的故事,而心有戚戚焉地下旨让姬无渊与谢景迟和离一样,他到底是个性情中人,但是因为他是皇帝,所以他的爱,他的愧疚和悔恨,都只能埋藏起来,到临死的时候,才能任性一把。
登基大典和太后、皇后、后妃的册封仪式均是压后举行,皇帝停灵七日之后,葬入了皇陵。三个月后,正式举办了登基大典和册封仪式。姬无涯的官职升了一些,但是爵位却是已经到头了。仔细说起来,现在的皇帝和姬无涯,倒还是有同一个母亲的。
而姬无渊,则是落魄了许多,整日的窝在王府里,试图救下自己的母亲,却也没能如愿。到底是曾经和太子争过权夺过势的,如今太子登基,他又如何能好过了。林煜和姬无涯以及谢云,倒是因为一些或多或少的理由,帮着姬无渊求过情,虽然没有什么用处。
等到时局安定了许多之后,姬无涯进宫谒见皇上。
皇帝以为,这份遗诏,或多或少有着宸妃的功劳,且又因为认母的事情,因而对姬无涯也是格外的宽容,复而想到从前姬无涯的投诚,心道姬无涯是确实的履行了自己的承诺。
“朕记得,最初六弟与朕有一个交易,如今时局已定,朕可以为六弟兑现承诺了。”皇帝顿了顿,又说道,“只是父皇死前,已经先立了遗诏,促使册封母后为太后,不知六弟还有什么想要的?”
姬无涯道:“最初,臣弟说想向皇上讨一个赏,赏赐臣弟一个女人。如今臣弟这不是紧赶着入宫,来求皇上的旨意了。”
“哦?是什么样的女人?”皇帝有些奇了,原以为当时姬无涯为了一个女人向自己投诚,为的就是宸妃,不过如今一看,自己竟是会错了意,原来让姬无涯挂心的,竟然另有其人了。
姬无涯跪下,诚恳地说道:“臣弟求皇上赐婚臣与谢家千金,谢景迟。”
“谢景迟?”太子有些奇了,“她不是裕王的嫡妻吗,虽然那和离的圣旨下了,但你我都知道,谢景迟可是为裕王生过一个儿子的,并且,和离的圣旨下了已经四五个月了,听闻谢景迟如今还没有回到谢家。六弟你确定是谢景迟?”
“其中有些缘故,一时之间说不大清楚,只是谢景迟没有回家一事,倒是容易解释。”姬无涯拱手,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回禀说道,“她已经亡故两年了。”
“什么?”皇帝大为吃惊,“可是那和离的圣旨上,可是半点儿没提,且至今都没有人提起过谢景迟的死讯,如今你却说人已经死了?还要娶一个死人做妻子?”
姬无涯垂首,语气坚决地回答说:“正是。臣弟要娶谢景迟为妻,哪怕人已经亡故多时,但臣仍然要娶她为妻,哪怕到时过门的只是一块牌位,臣弟也要与她行了大礼!请皇兄成全!”
说完之后,姬无涯的头垂得更加低了,皇上左右走来走去,又看了看姬无涯,犹疑不决,仔细地回想了一下当初的一些零零总总的事情,只是无奈如今的事务繁忙,当初的一些事情,都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二百一十六章 婚
(全本小说网,。)
只是,赐婚这件事,就算他能回想起来从前的那些事情,于此事也毫无助益。
如今谢景迟明面上,仍然是先帝圣旨亲封的准安郡主,如果赐婚于姬无涯,这场婚礼定然是要惊动朝野的,而谢景迟已然身亡多时,从哪里找来另一个准安郡主去行大礼呢?况且,一个有着皇室血脉的亲王,如何能娶一个已经亡故的女子?
“六弟,朕不是不愿意帮你,而是祖宗礼法在前,你想要娶一个已经亡故的女子,朕就算答应,祖宗也无法答应。”皇帝悠悠然叹了一口气,将手中拿着的折子扔到了桌子上,转回龙椅上坐好,手扶着桌子,语重心长地说道,“人已作古,有些事情,大可不必坚持的。父皇驾崩不足四个月,举国大丧,虽然免了三年素缟,可我们这些做儿子的,又如何能在孝期操办大喜之事,且又是这样违背祖宗礼法的事。”
姬无涯抬起头,看向了上座的太子,目光灼灼地说道:“真是因为是在父皇孝期之内,这事才有可行之处。皇兄仔细想,如果广告天下,准安郡主已然亡故,按照郡主的丧礼奠仪,城中定然又是一片素缟。而臣弟要迎娶准安郡主,亦可有所托由,荣王府虽然是要举行大婚典礼,但却是场冥婚,红白交加,亦是可以算作为父皇送行的仪式。”
皇帝心知,谢景迟被封为准安郡主的事情,定然不可能是先帝的主意。原本他以为,是宸妃——也就是当今太后出的主意,但如今看来,想必全是出自姬无涯的手笔了。先帝赐的婚,由先帝下旨和离,以国运为借口,甚至还冠上了准安郡主的名号。等到先帝驾崩,诸事稳定之后,再向自己请旨赐婚,这样的算盘打得足够的响,怕是筹谋已久。
只是姬无涯完全没有料到,谢景迟会死在南疆。
“你想要大肆宣扬冥婚一事,是想让天下人看皇室的笑话吗!”皇帝眯了眯眼眸,盯着姬无涯,想要看看他是什么反应。
姬无涯目光坚定,语气坚决地开口说道:“臣弟不敢以过往功劳要挟皇兄,只希望皇兄看在母后的面子上,成全臣弟这一次,臣弟将永记在心,鸣谢圣恩!”
皇帝笑了笑说:“如今倒是将母后搬出来压朕了,如果母后知道这事,怕也是要和朕一起阻拦你。”
姬无涯咬了咬牙,皇帝这话说得不差,至今,姬无涯也不敢让太后知道他的想法,如果太后知道他想要请旨娶一个已经亡故的女子,定然会百般阻拦。毕竟是做母亲的,如何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的妻子还没过门就已入土了呢?
所以他需要赐婚的圣旨,圣旨一下,就算是太后,也无法让自己抗旨不尊。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的母亲,对此早已了然于心。甚至不回去阻挠这件事情的发生,必要时或许还会伸出援助之手,就像她当时让先帝改变主意,下了和离的圣旨一样。
“皇兄,臣弟如今,只有这样一个心愿。”姬无涯再度开口道,“望皇兄成全。”
皇帝叹了口气,随后淡然开口说道:“这事,倒也不是不可以。”
姬无涯心中明了,皇帝这是要谈条件了。姬无渊被折了羽翼,是该轮到自己了。况且自己随军出征,与军中将士朝夕相处将近三年,虽然不如庆王那样卓越,但是到底也算是一个军王,且又是太后的亲生儿子,在皇帝眼中,自然是眼中钉肉中刺,一日不拔出,便是一日不安心。
原本顾惜着太后的颜面,皇帝就算要对付姬无涯,也是要小心行事的,可是姬无涯有求于人,自然是落了下乘,皇帝倒是也省了些功夫。
姬无涯道:“皇兄的意思是?”
皇帝的手指在桌案上摩梭了片刻,随后盯着案上叠放着的一摞折子,接着施施然开口说道:“这样吧,如果朕当真遂了你的意,下了圣旨赐婚,让你娶了一个牌位回去,想必母后也不会轻饶了朕。太后若是与朕冷战起来,旁人又该如何看朕呢?登基之后,罔顾亲兄弟之间的情谊?打压太后的亲生儿子?这样的骂名,朕背不起。”
“皇兄大可放心,这事自然会有臣弟出面解释。”姬无涯道,“便说臣弟与准安郡主自幼便有婚约,嫁与三哥只是权宜之计,因而三年之期一到,便是领旨和离。如今虽然准安郡主已然亡故,但臣弟感念旧情,愿意履行婚约,娶准安郡主过门,以慰先皇在天之灵。”
皇帝点了点头,轻声说道:“便是如此,朕也须得保证,母后在这事上,不会太过介怀。”
姬无涯颔首回说:“只要可以娶阿迟过门,臣弟但凭皇兄安排。”
“嗯……”皇帝沉吟了片刻,而后抬眉看向了姬无涯,缓声开口道,“皇后有个妹妹,名唤做南宫茝的,相貌品行都不差,家室自然也是不用多说,如果可以在大婚那日一同纳入王府,想必母后便不会有所忧虑了。”
这便是要派人监视着自己了,姬无涯如是想着。然而他又如何能答应这样的条件?他的心里眼里,只有谢景迟一人,他并不愿意去娶别人,所以这样的条件,自然是无法答应的。姬无涯拱手抱拳道:“恕臣弟难以从命。”
皇帝脸色一冷,道:“方才是你亲口说的,但凭朕的吩咐。”
“臣弟情根深种,无法娶别的姑娘入门,如果真的强行娶了,那也是对姑娘的不负责任。”姬无涯缓声开口道,“臣弟愿意亲自向母后解释此事,且臣弟还有一个请求——待臣弟大婚过后,希望能辞去朝中事务。这几年,臣弟过得太过疲惫,想要游览山水放松心情,或许等到臣弟归来之时,心态便是大不相同了。”
皇帝有些惊讶地看了看,最终准许了。
姬无涯安心地退下,转到了后宫之中,原本想着该用如何的理由将这事搪塞过去,可等到见了太后,姬无涯方才发现,原来太后心中明镜一般的清楚,一眼就看穿了姬无涯的来意。姬无涯也不作掩盖了,直截了当的开了口,太后只是说到:“这事由哀家去向皇帝说吧,你在家中等着领旨便是了。”
下旨赐婚,安抚谢府,花费了太后不少功夫。姬无涯第一次觉得,自己幼年时错失的那些母亲的怪坏,似乎在这段时间里,被尽数补足了。
谢府原先是不愿的,甚至有些怒火,不知太后用了什么法子,平息了怒火,最终使得谢府接了圣旨。
大婚的日子定在九月初八,确定下来日子的时候,距离大婚日期已不足一个月。因为是冥婚,所以要准备的东西也少了许多,九月初七的时候,荣王府上下已经挂满了深蓝的绸子。冥婚不喜用红色,故而用深蓝色取代。
夜里,姬无涯自斟自饮了一宿,等到了迎亲的时辰,便是更衣上马,前去迎亲。
姬无涯第一次娶妻,也是他心中的最后一次。
迎亲的队伍从街道的这头一直到了街道的那头,队伍绕京城一周之后,方才到了谢府门前。姬无涯迎了花轿,抬轿子的是四个女子,借女子的阴气,颇有几分抬灵的意味。花轿里只放着一尊灵位,谢景迟的。姬无涯只想着,自己身后的花轿里,坐着自己钟爱的妻子,自己要娶她过门。
围观的群众很多,也都听闻了这一场冥婚,多得是可惜的,这样一个相貌堂堂文武双全的王爷,却要娶一个死人当妻子,让京中多少女子黯然神伤。
···
城门口,两匹骏马并驾飞驰而来,直接闯过了盘查的守卫。士兵们看着这两匹马直接闯入京城,当即派人前去追捕,又吩咐人去通知京兆尹衙门。今日是荣王的大婚之日,如果来者不善,在大婚时捣乱,给他们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两人架马前行,脸上头上都蒙着纱,只露出一双眼睛,可见一路上的风尘仆仆。
“快些,再快些!”其中一人催促道。
另一人再次扬鞭,回道:“这一路上你都跑死四匹马了,这匹马也已经快到极限了,如今已经到了京城了,我看这天色还早,骑马过去再怎么样也不会迟了,如果把马跑死了就不好了。”
话音刚落,先前那个女子的马便是前蹄一弯,连人带马前摔了过去。另一人急忙拉住了翻倒的女子,喝道:“你骑我的马去,我之后会赶过去的!”
那女子也不过多的啰嗦,当即便是架马离开了,而倒在路途上的马匹,正口吐白沫。很快便有士兵赶上围了过来,立在原地的女子拉下面纱,颇为轻松地笑了笑说:“告诉你们的头头,就说林牧染林大小姐回来了,让他赶紧过来迎接!”
···
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