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农女-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时候,那王家,也就不会再以身份为借口,来拒绝自己的提亲了。
大家都是农户,哪怕是田地的数量上差距有些大,但也不是身份上的问题不是。
肖墨一想,当年跟着圣上在大凉山里躲过还几个月,当真见识过不少的好地方来着。
“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咱到时候哪怕一时间种不出来东西,也饿不死。成,这几****就上山去着手这件事,我瞧着下月初,咱就得把这个静阳侯府给腾出来。”肖墨认为肖琦这法子想得相当的不错。
“爹,你真能全身而退?我就怕……”肖琦还是有些担忧。
“怕什么。你爹我是那种没脑子的人?这些年,我身边带着的那几个人,可全都是圣上身边的亲信。放心吧,你爹我现在放手,最放心的,那就是皇上他老人家了。”肖墨嘴上虽是这么说,但他依然有些担心。
皇帝放心了,皇后那里倒是有些麻烦。
这些年,皇后可不止一次让人私下里跟他接触,想要让他也帮着训练死士来着。
“爹,要不,你把这件事告诉苏家吧。我瞧着苏家不简单,也不受朝廷控制。上头那两人,对苏家可都是无何的。”肖琦提议道。
肖墨沉思半响,才无奈的摇头道:“倘若没了你娘那一层,说不定咱跟苏家的人,还能搭得上话。可惜,你娘太蠢,总是被那些个奸人牵着鼻子走。咱家,无形当中,早已经得罪了苏家无数次了。”
肖琦想想也是,遂将这件事抛到脑后,道:“没事,咱就没做过对不起上头二人的事情,今后咱就在山里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也惹到谁。”
肖琦的想法痛乐观的,也蛮有道理的。奈何,有些事情,总是想躲也躲不过去的。
尤其是,对于那些心大,心眼却非常小的某些妇人而言,你的不应承,那便是死罪。
可是不管怎么样,现在的肖家父子,全都不将这些烦恼挂在心上,毕竟离自己有些远。
只是,他们心下却是有一些担忧的,同时也没忘了防备。
总之,在莫小力他们回到村里的第十天,山下就传来了静阳候父子解甲归田的消息。
说的准确的,便是肖琦父子放弃了那逍遥富贵的日子,放弃了爵位跟产业,隐入深山当山农去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7章 震荡
(全本小说网,。)
不管肖家父子是何心思,莫小力一行人还是在后半夜回到了村里。
好在,有莫小力先行带人回去准备,当几辆车马回到半峰村的时候,才得以有条不紊的将人全都安置妥当。
之后,也没什么好说的,天都快亮了,大家伙当然就是休息咯。
天将亮,山下的各处镇城等地,全都有些动荡。先不说,那些守城的官兵,比起往常的数量多就算了,进出城的盘查比起往常可是严了不知多少倍。
这可不仅仅是边城才有的现象,而是整个继周都这样。
尤其的京城重地,别说是盘查了,如今可是连进出城都是不成的。整个京城都禁严了。
于府,老于面色阴寒的坐在正厅的主座上,冷眼看着下边那些个兄弟,以及两老对自己种种指责。
只除了那个曾经去过四怀县的小兄弟未出生外,其余于家的众人,现在不无在围攻老于。
“你个不孝子,我当初就说了,不让你娶苏家那个祸害,要不是那个破鞋,如今咱家又怎会被卷进这样的事情当中去。”老太太被二儿子扶着,站在厅中央,拄棍在地上敲得当当的响。
老于在听到祸害,以及破鞋两个词之后,那颈上额间的青筋,竟是不自然的跳了跳。
特别是那紧握的双拳,更是紧紧的握着,指节泛白,青筋忿涨。
站在老于身侧的小兄弟,见那些人仍在不知死活的数落指责,心间不由得叹息一声。心道:这一家子,还真如那小丫头说的那般,全然是糊涂虫,竟连形式也辨不明。
当初,要不是有苏家暗中保驾护航,只怕那赵家,也不会看上他们这种工匠之家。
谁不知道,继周自古以来,最好的工匠,都出自程家。程家的后世子孙,哪怕分枝很大很散,那门子手艺也都分开传承了下去,但这世间想要找到能匹及程家技艺,还真没有。
当初,老于就因为想趁着程家的后世子孙销声匿迹之际,想要将那名头抢到,才会一再的疏忽被赵家的那女人暗算的苏秋娘母女。
也正因为那样,苏家才会一再的对于家失去扶持之心,最后精神看着她们一家子,被那赵家关进了大牢,用某些肮脏的手段相要挟,苏家也都没在出手相助。
也是那以后,于家的那些个人,才更是相信赵家那些个贼子,而踩踏起苏家来。
好在,苏家不是那种贪恋权势的人家。人家在得知好不容易等到阖家欢聚的苏秋娘母女在遭受不幸之后,竟然全身而退,全族都淡出了朝堂。
于是乎,于家在那以后,便失去了某些利用价值,被赵家当成了废棋遗弃了。
如今,赵家已经是强弩之末,自然又想起于家这个好不容易才刚刚在朝中立稳脚跟的亲家来。
说是亲家,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完全无用的小妾的娘家。
可是,人家赵家这时候,早已经不管那人是不是在于家干了什么事情,受不受待见,反正只要能利用上就好。
于是,便有了今天这样的事情。那些个于家的人,如今都还相信赵家那一党子人,真是遭奸人陷害,需要帮忙的呢。
老于冷笑一声,看着那些个不知被灌了什么迷汤的人,有有股喷薄而出的嘲讽之感涌上了心头。
这就是他当年心心念念想要护住的亲人,这便是当年他为之奋斗,竟无暇顾及妻儿的家。
如今,一切的一切,都成了一种笑话。这样的家人,他护住有何用。整日惦念着送死,他一人之力哪能护住这上百口人。
再有,当年为了娶到心爱的女人,他给了那些承诺,竟然因为这些可笑的人,都成了空话,成了他的心病。
这一世,他过得真是太混了,竟然有种把鱼目当珍珠无力感。
想想苏家,他们如今当真对朝中之事毫无动撼之力?他们当真一是无成,沦落成为商人?
不,他们那样的,其实才是最好的选择。如今朝堂动荡,跟他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只是,他们在这件事上的推动,可不比他们这些坐在朝堂上的人少多少。
赵氏一族,其实早在很多年前,便已经落入了苏家,以及很多遭受迫害的那些退出朝堂的人的圈套之中。
之所以等到今日才会爆发出来,也是因为赵氏一族,他们做事过于谨慎罢了。
事到如今,老于都不敢相信,看似清贵忠诚的萧氏一族,其实才是赵氏一族最大的后盾。
好在,这些事出来之后,各项证据都非常的齐全。尤其是皇帝,他早已经做好了准备。
这不,那些个重要人物,竟然一人都没能逃脱,全族覆没。
也只有于家这些个蠢材,正日被人当成腔使的无脑这人,才会坚信,赵家的人,最后肯定能全身而退。
于家要是在这时候出手相帮,待得赵氏一族出来之后,就是最大的功臣,到时候于家的一众子弟,可不都是有好前程了嘛。
看着被父母护在中间的那个赵闲云,老于突然就大笑出声,看着那些个目光狠厉的于氏族中人,突然觉得自己现在做什么都迟了,再也无法弥补对苏秋娘母子造成的种种伤害。
于是,老于疲惫的抚了抚额,淡然道:“父亲,母亲,儿子本就没多大的本事,不过是一个手艺匠人,比那农人还不如。如今,我已经被圣上摘去官帽,贬为庶民,明日就离开京城过自己的日子去了。你们刚刚的要求,儿子真的办不到。至于儿子,两老就当我十六年前就已经死了吧。反正那时候,你们早已经放弃了我们一家子。”
老于说完这些话,就无知无觉的站起身。他要回到半峰村去,去赎罪。
这一辈子,对不起苏秋娘娘儿几个,下辈子再还回来。
至于于家的这些人,他早已经对他们无拖无欠,问心无愧。
要不是他以这个条件作为交换,只怕于家那些跟赵氏一族过往甚密的族人,早已经被打上同党的标记,押进大牢了。
可是,那些人不满足呢,仍旧不知死活的找死。他们急着去死,不听他的劝,他又何必浪费精力呢。
有那空档,他还不如早些回到半峰村,在闺女坟前,多忏悔几句来的实在。(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8章 安定
(全本小说网,。)
看着毫不留恋的转身离去的老于,于家的那些个糊涂蛋们终于有些回过神来了。
也就是说,他们于家现在,在朝堂上,还真没了能说得上话的人啦。
于家两老看向于小弟,妄想从他身上突破。
奈何于小弟耸耸肩,道:“千万别这样看着我,我早在上月初,还没从四怀县回来之时,就被皇上罢免了职位。原因嘛,是我那可爱的娇妻,跟赵家的某位小姐是手帕交。”
得,这一回,于家的众人傻眼了。这是怎么回事?
难不成,外头所说,赵家是大恶之人,通敌叛国之事,全是真的?
倘若真是那样,那他们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活到今天的?
于家的众人都不明白,那是因为他们够蠢,胆子也非常的小,皇帝菜会懒得理会他们。
就于家这样的,在朝堂上完全没有站稳过脚跟的氏族,皇帝肯定不会放在眼里,还不如卖给老于一家人情。
毕竟,老于还是给他带回来许多有用的讯息的。
于家乱了,在老于宣布了这件事情之后,就彻底的乱了。
那位妄想通过这件事,为赵家活动活动的赵闲云,当夜就离开了于家。
哪怕被当成了棋子,最后还被弃了,赵闲云也还是对赵家抱有孺慕之情的。
一旦少了赵家这个靠山,她又哪里能在京城站得住脚。
更何况,当初她那样嚣张,将于府里边不少人当夜得罪了。再加上,于家现在也没了利用价值,她又怎么会留恋。
赵闲云离去本不是什么大事,反正老于早想好了,到时候相个折子将赵闲云从父母身边剥离,赐给她一杯毒酒了事。
谁成想,赵闲云当夜买通了角门的婆子,不仅卷走了两老院子里不少值钱的东西,还将于敏带走了。
于敏在怎么混账,那也是于家的血脉,也是老于的亲生骨肉。
因此,老于为了找到于敏,不仅动用了整个于家的人手,还拖了一位相处不错的官员,让他在搜城的时候,帮忙留意一下。
“是说你这么大年岁了,怎么这么没脑子呢。你这样大肆搜寻,不是把敏儿的名声全给毁了嘛。再说咱家还有别的闺女呢。”老两口得知这件事后,就把老于叫过去大骂了一通。
只是老于无动于衷,只是平静的说到:“父亲,母亲,带走敏儿的,是她亲娘,跟她的名声有什么关系。早说了,她这些年被那贱人还有你们纵容成那个样子,名声早就毁了。加上你们这一阵,大张旗鼓的在为赵家奔波,京里的人家,只怕以后再也不会跟咱家来往。你们还是另做打算的好。”
老于说完这话之后,再也不管两老那就要气晕的模样,头也不回的走了。
所幸,赵闲云在京城确实没多少真心相处的朋友,也没有接应的人手,很快行踪就被发现了。
为了逃命,赵闲云不得不将于敏给推了出去。
老于见找到了闺女,竟是马不停蹄的上路,前去半峰村。
与此同时,四怀镇等一众变成小县镇,还真不怎么安宁。先不说,那些邻国的人前来骚扰,就是那些个隐藏在城内的人,俱都出来活动,以期能引起一些动乱,好让自己的势力趁虚而入。
四怀县,苏家两位舅爷,苏克敏兄弟,还有那位梦某人,先后跟徐青云路等人接触商谈之后,一起联手将那些钉子暗桩,又拔了一个遍。
当然,顺着那些个藤蔓,他们将那些隐藏在各地的根据地也都清了一个遍。
至于这些事所得到的相应酬劳嘉奖,自然都是徐青他们的。苏家,不过是在镇上辛辛苦苦的保住自己的财产罢了。
至于从黑衣人那里得来的,关于下毒拘谨苏秋娘母子的人,好巧不巧,真是当年邱老道的那个未婚妻。
于是,哪怕是被关进了大牢的那一家子人,也同样被下了同样的药。
至于那些黑衣人的来历,苏家的人,以及梦某人都没说出去。他们也不打算再继续追究。
毕竟,那古墓里边所有的通道跟结构图,那些个守墓人都完整的给提供了出来。
循着那些个线索,徐青他们还真端了一伙将近三万人的某势力团伙。
无需说明,那些人,就是某位皇后的人手。至于皇后培养那些人手干嘛,徐青他们不感兴趣。
将人移交给皇帝派来的人之后,徐青跟云路他们,这才将悬着的心放下了。
只希望,按个古墓的事情就此完结了吧。至于皇后有没有参与到那些个通敌的事情当中,只怕还得皇帝自己去查了。
总之。在莫小力他们将三百亩地都开垦了出来,还好好的整了一遍,又正式招了五十个长工之后,山下的事情,就真正平息了。
在新开出来的地头边上,莫小力跟程道闵找人建了一排的房舍,供给那些个长工居住。
这一次,莫家招了三十五个长工,剩下的十五个,是程家的。
那些长工,有一部分,是矿村的,还有一部分,是二舅爷派人送来的。
地开好了,还不能将甘蔗种植下去,莫小力就让人将那些有些干枯的甘蔗,带叶子一起埋在低头边上,等到了八月再种下去。
山下的事情平复了,本来是来走亲戚的苏家的人,也都相继离去。当然,苏家两老依然住在莫家。
原因嘛,当然是因为苏秋娘母子啦。苏秋娘母子,在吃了一个月的药之后,终于是有了混混沌沌的意识。
这期间,将阳侯府两位侯爷,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放弃了爵位,却在新矿村以北的地方,卖了;两轻土地,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垦当中。
至于那位高傲的侯爷夫人,如今不过只是一位地主家的夫人罢了。
至于肖琦,他最近总是耗在半峰村,跟王家蘑菇王小姑的事情。
哪怕那位地主夫人,不止一次的派人前来警告王家,最后都是被肖琦给丢出半峰村的。
后来,于氏身边的人,全都被肖琦父子给打发掉,就只剩下一位老嬷嬷,跟三位粗使丫鬟。
至于肖琦父子的身边,也没了什么奴仆,多是一些忠仆,没人也仅仅两三个罢了。
福宝一家子,被肖琦放了回去,销了奴籍,成了平民百姓。
对于这一切,莫小力还真是漠不关心,因为她正在跟村里的人,讨论着该怎么将通往重山镇的路给修了。(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09章 修路
(全本小说网,。)
提到修路,半峰村的村民,以及矿村的村民俱都感到非常的高兴与配合。
相比起去四怀县,从半峰村下山到重山镇要快上许多。以往就是路没修的时候,也都只需要一周天的时间罢了。
那还是因为下到山脚之后,必须穿过一片林子,害怕会遇到猛兽,才在山脚的洞里边度夜,才需要那么久的。
按照莫小力的规划,在上下山的悬崖上,安上铁索吊篮,到时候上下山就控制滑轮升降吊篮,正好省去的爬山崖的时间。
紧接着,在那些颇为平坦,或是有些突出的平台,能供给车马行走的地方,就修成大路,在路两边扎上结实耐用的护栏。
至于山下的林子,那就更加的好办了。林子里地势平缓,随便就能开拓出一条石板大路来,到时候车马在那里穿行,也不过需要不到两刻钟的时间。
大伙儿听着莫小力的计划,觉得再完美不过了。只是控制滑轮铁索的人,不好找。
再说了,搭载车马的吊篮又大又重的,还真不好升降。
莫小力倒是不觉得有些什么困难。装载车马的吊篮上,多安装几组滑轮,就能省力不少。再说了,反正路修通了,到时候下山才买东西的需求量也不会太大。
那些是常用的,或是稀缺的,其实在矿村的河滩小市集上都有卖。之所以修通路,只不过是为了让大家出行方便,然后能到外边看看世界罢了。
再说了,到时候真需要用到车马,村里的人肯定都会出手相帮,有什么好担心的。
据莫大拳所说,这一道山崖下去,总共得有六个地方需要安装吊篮的。
至于吊篮的材料,以及滑轮铁索的打造,倒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继周对于金属的控制,简直到了一种变态的地步。
回想莫小力才刚刚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整个半峰村可以使用的金属工具,那简直一个巴掌都能数的清的。
“小力,你说,那样多的铁索滑轮,以及吊篮的框架,护栏的铁棍,咱上哪儿要去?”潘村长苦巴着脸道。
潘村长的身边,是总管矿村,以及半峰村的里正达叔。他是去年的时候,朝廷直接任命的。
达叔看上去,也就四十多的模样,长得比较的粗壮魁梧,面相也相对凶一些。
只是这人吧,其实就是个书生,是这十里八乡难得的一个秀才老爷。
与刘家的刘子清不同,这位秀才老爷志不在科举,也不爱习兵打仗,就喜欢进山大点儿小东西什么的。
他以前住在四怀县以南的一处小山沟里边,家里为了供他读书,将好不容易攒了几辈子的田地都卖了。
说来,那个村子跟金氏的娘家是邻村来着,金氏当年被人说给过这个里正,但金氏嫌弃这人长得不够俊秀,家里还穷,就推了。
如今,人家不仅考秀才,再重山镇的一间小私塾当了十年的启蒙老师不说,还被朝廷亲自任命为里正,也不知道金氏知道后,可能后悔过。
这个里正吧,其实听有点儿意思的。他之所以会考上秀才,就是为了今后自家十亩田地不比交税而已。
至于他在镇上教书,也仅仅是为了能挣银子买田地,养家糊口。
如今这达叔,在新矿村可买了六十多亩的田地,并且建了一座非常漂亮的大宅院。
至于选择落户在新矿村的原因,那也是因为新矿村势头好,又靠近大凉山脉深处,打猎也近便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新矿村跟半峰村如今隶属朝廷直接管辖的地区,在治安上也非常的有保障。
如今听说莫小力想要修出这么一条道路来,达叔自然觉得没有更好的了。
当然,也如潘村长所说,那些个东西还真是难以找到。需要动用那样多的东西,只怕得动用不少的朝廷关系吧。
“我到时候去一趟府城,让古知府帮着往上边递折子试试。”达叔也只能想到这个办法而已。
其实,关于那些个金属事物什么的,莫小力早就已经想清楚,也将东西弄到手了。
如今之所以没有一开始就说出来,也是为了让大家伙觉着这条路来之不易,今后要多加爱护,少给莫小力惹麻烦罢了。
要知道,为了那些金属,莫小力舍弃了多少的好东西呀。
首先,那醒来的两人,还真将玻璃的锻造方子给写了出来,至于制糖的方子,他们还是紧紧的捂在脑海里边。
原因嘛,当然是怕莫小力他们过河拆桥,直接把他们给干掉罢了。
莫小力用玻璃的锻造方子,跟朝廷换来了那些吊篮滑轮铁索什么的,还是终身保修,提供以旧换新的。
至于水银镜的制作方法,莫小力就当做赠品,直接给了朝廷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由苏家,还有云家的人,通过古家的关系递上去,办成的。
因此,那些人家,也或多或少得了某些便利。比如,可以花成本价,从朝廷作坊里边定量拿一些制品。
反正,这继周的玻璃跟水银镜,都是花大价钱,从海外引进的。
再一点就是,莫小力的那些铁棍护栏,便是朝廷预先提供的。作为交换条件,以后莫小力他们榨出来的糖,须得让朝廷统一管理销售,就跟盐一样。
莫小力心想,这时候还总是妄想经济垄断,朝廷果然贪得无厌。只是有什么办法,人家手伸得长,那是因为人家护得住。
莫小力他们想要独吞这些个技术而谋取暴利,那还真是不可能的事情。
先别说护不护得住的事情,就那些没完没了的麻烦,莫小力想想就觉得头疼,还不如直接丢给朝廷去烦恼呢。
于是,莫小力将榨糖作坊,也交给了朝廷去筹办。至于榨糖技术,就非常抱歉的,那两人可不是她能掌控的。
她想的,不过是利用这个便利将路修好,出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