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凰妻倾世-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左洲军如此,孤笼镇驻军就更不必说。

    因为九姑娘预备的药,他们少了多少死伤。

    虽然也减员一千多,可是比起过去的战事来,这真是少了很多。

    而这减员的一千多里,除了死去的,还有三百多个伤残,能好的,以后还是宁家军。

    好不了的,宁芝早就将孤笼镇后头一片荒芜的土地预备好了,会种地的就种地吧。

    不会的,也给银子回乡。

    而多数愿意留下的,粮食除了自己吃都给军中,但是军中每年按照比例给银子。

    无意中,这也是一项进项。比百姓手里买粮食划算多了。

    虽然看似是亏了伤残,可是宁芝承诺,等最后都给一笔银子,叫他们养老以及……送终。

    同意的很多。直至以后很多年,很多很多年,孤笼镇这里,从一个镇子,变成了一个城。而这城中的大半人,都是曾经塔族人与大晋人打仗时候退下来的老弱病残。

    百年之后,这里甚至改名叫做:屯兵城。后来,又被大晋当时的皇帝改成了:峥嵘城。

    忆往昔峥嵘岁月,孤笼镇这个地方,终将成为大晋历史上叫人唏嘘的辉煌一笔。

    当然,这是后话了。

    而当下里的孤笼镇里,正杀猪宰羊,庆祝活命。

    是的,九姑娘亲口说的,是庆祝大家还活着。

    瘸了腿的小兵满脸都是笑意的帮着大厨做饭。虽然他废了不能再上战场了,可是九姑娘说了,这世上没有废人。

    不能上战场了,可是还可以替兄弟们种粮食!养猪羊!叫兄弟们不愁吃喝,才好心无旁骛的打塔族人啊!

    他深以为然,不光是他,所有愿意留下来的伤残兵都深以为然。

    因为以前,从未有过伤残兵被主动留下的先例。

    他们感到了被需要。而被需要的人,怎么可能是废人呢?

 第186章 户部

    一战胜利,朝中自然第一时间就要知道。

    这一回,便是素来对这些事逃避的建文帝都欢喜。

    如果……

    如果儿子争气,能夺回江山,他自然是欢喜的。

    只是他不会提,也不会鼓励,一向当做没有这件事。掩耳盗铃罢了。

    可这回他明显高兴,别的不说,对裴珩的赏赐是人还没回来,就已经送到了府中。

    不过,太子进宫后,在圣安殿与陛下见面,要的是另外的东西。

    “父皇,珩儿此次立功,也是我大晋这些年来第一次大好事。”他其实想说扬眉吐气的,可终究不敢说。

    “父皇可要好好赏赐一番。”太子道。

    建文帝此时也准确明白了太子的意思,便直接问了:“你说朕该怎么赏赐?”

    只要是合理,他是不介意的。

    “儿臣看,将户部给珩儿管吧。”户部尚书年迈,本也该退了。

    户部中,宁氏,韩氏都有人手。

    叫裴珩接了最是何时不过。

    以后战事还要起,将户部叫裴珩自己掌握,总归是比放在别处好。

    建文帝沉默了一下,户部主管天下钱粮,多重要不言而喻。

    本心里,他是不愿意的。

    他倒也不愿意防着小儿子,只是他年纪大了,只想安稳活到老死。不愿意折腾。

    可眼下,他又觉得这样其实也好。

    说白了,他想就算是小儿子野心大,总归也是自己疼爱大的孩子,不至于来与他为难。

    “朕倒是能,只是朝中臣子能同意?”建文帝道。

    “此时要是不同意,那就怕是心思歪了。”毕竟,没有谁敢明着用外臣的身份觊觎皇位吧?

    “既然如此,这圣旨朕下了就是了。事情如何,你们看着办吧。”建文帝光棍。

    意思也很明白,圣旨我可以下,出来乱子,你们哥儿俩自己搞定。

    太子一点都不意外,这么些年不都这样么。父皇做事他们收尾。

    “是,不过还是等珩儿回来再下旨好,免得夜长梦多。”太子道。

    这一点上,陛下没意见,点头同意了。

    “珩儿几日能回?”建文帝想儿子了。

    俗话说的好:猫老吃子,人老惜子。

    建文帝纵然叫自己的七八个孩子都死于盛京城,可是对裴珩,是实实在在疼爱的。几个月不见,由不得他不想。

    但是太子听了,心里只是苦笑。

    对于这个糊涂了一辈子却好运气了一辈子的父皇,他只剩下无语。

    就算是打了胜仗哪里就能马上回朝?

    总要将那边安顿好,何况,裴珩不是只打仗,他接管的是地方军,又算是边疆前线。

    这一场结束了,也要随时预备下一场。哪里能轻易说走就走呢?

    何况,这一战后,军中死伤也好,消耗也罢,都是要统计处理的。裴珩哪里能都不管?

    可这些,想来父皇不懂。他也不想解释。

    “腊月里怎么也回来了,今年肯定能陪着父皇过年。”这个年过了,父皇就八十三了……

    “腊月里?先叫他回来吧,那边有事叫其他人管着。”建文帝不满。

    “父皇,珩儿不会肯的。他亲力亲为,也更好叫军中服气。”太子耐心。

    建文帝哼了一声,说了一句他是皇子,也到底没在说话了。

    朝中欢喜的时候,裴霖也只能跟着欢喜,也是么,他要大婚了。

    一个要大婚的人,不欢喜怎么可以呢?

    只是内心里的憋闷,真是说不出口。

    最高兴的莫过于宁则礼。军中事种种,宁蕴写信与他说了。

    等过段时间,宁芝宁蕴都回来。

    宁则礼也是人老惜子的代表了。宁芝和宁蕴打小在他身边长大,这许久不见,真是想的很呢。

    何况两个孩子都是出息有本事的。

    各方势力都各有计较。

    韩家,亲自陪伴妾室贺氏吃了晚膳,韩佩齐回了自己的院子就换了一身衣裳出去了。

    皇孙府上,韩佩齐坐定:“不知殿下有什么应对?需要佩齐做什么?”

    “青山急吼吼来就是为这个?我以为你来喝茶呢。”裴霖失笑。

    他们两个如今明面上是好友了。

    倒是不涉及什么朝中事,只是一起吃喝玩乐。

    韩佩齐是聪明人,知道暗地里来往总是会暴露的,所以不如直接放明面上。

    反正韩家有二殿下的侧妃在。他只是与皇孙交好。韩家也不为皇孙说话。

    何况,他一个人,也代表不了韩家就是了。

    “如今二殿下这般名利双收,倒是殿下您艰难了。”韩佩齐叹气。

    “哪能如何?眼下真是什么也做不得。”裴霖摇头:“命好就是命好啊。”

    除非叫裴珩死,不然如今能如何?

    他轻易见不得陛下,不能随意进宫。

    太子那……看似温和疼爱罢了。

    他也不是傻子,早就看出太子的心里还是最看重裴珩的。

    “太子殿下到底还是心软的。”韩佩齐说了一句。

    “只是这份心软,到底还是不给我啊。”中间缺了的时间就是缺了,并不能用血缘弥补。

    要是小时候是裴珩在外,他在临京长大,如今情形就大不一样了。

    过去设想的一切,侄子的好处等等,似乎都不能叫太子殿下动心。

    不过,太子殿下不东西也无妨。朝中有人动心就是了。

    一旦太子殿下登基,侄子还是比弟弟有优势的。

    但是前提是,他得有一定的实力。不然什么优势都是没有优势。

    甚至会因为优势而成了人家的眼中钉,肉中刺。叫人家除之而后快。

    “青山也不必着急。急不在一时。”裴霖笑了笑:“不管怎么说,等接了二叔回京,我也该大婚了。以后再说吧。”

    需要好好谋划啊。

    韩佩齐来,自然就是个态度。态度到了也就够了。

    见他如此不急,自然他自己也急不得。

    两个人各有心思,又格外和睦的坐着喝茶,果真不说这件事了。

    本就会算计的裴霖自从来了临京之后,将不动神色修炼的越发好了。比起裴珩时不时要炸毛发火来,裴霖简直太有皇室子弟的风范了。

    他这样与裴珩对比,换一个朝代可能占尽优势。

    可惜……现在的陛下是建文帝。现在……不是别的朝代。

 第187章 孤笼镇

    宁芝先回了孤笼镇。

    毕竟她的人都已经退回去休整了,她不能不管。

    这一次,孤笼镇也算是很损失了。死伤一千二百多,这对于一支大的军队来说不算什么,可是对于孤笼镇这本身就只有一万人的队伍来说,着实不算少。

    宁芝亲自去看望了那些受伤不愿意离开,愿意留在孤笼镇的伤兵们。

    他们有的还起不来,有的已经能帮着别人做事了。

    宁芝看着他们,心里万千感慨。

    众人看她亲自来了,也是震惊又感动不知道说什么好。

    毕竟,古往今来,没有人会在意不再能上战场的小兵们会如何。

    好的也就是给银子送回家,不好的,就自己离开。

    素来如此。

    所以宁芝一旦出现,就是叫人震惊的,叫人感动的很了。

    “怎么都这样看我?我来看你们,不是应该的?既然留在这里,以后咱们见面的时候多了。”宁芝好笑:“这孤笼镇是个好地方。我一开始,只看它是个便利的地方,如今瞧着,竟是个好地方呢。”

    地广人稀,耕地多,人少。

    这样的地方,留给他们种地,最是合适不过了。

    “姑娘……我们真的可以不回去?我家里没人了……”一个三十余岁的汉子问。

    他伤了右臂,这一辈子抬不起来了。

    上战场是不成了,农活也做不了太累的。

    “我好哄你们不成?我需要你们。上战场你们是勇士,下来也一样不可或缺。我想好了,如今你们几百个不走的,就留下来种药材。我负责收。你们种的多种的好,以后他们用的也好。以后受伤的人就少了不是?”宁芝笑道。

    这里很好,有些田地,很适合种药材。

    所以第一批人,都可以种一些,当然普通的田地也是要的。

    “我知道你们里头有的人不能下地了,所以种些药材,棉花,慢慢种,慢慢收。下不了地的就帮着做些不下地的活计。我可不是盘剥你们,除了药材,你们都卖了给我,我不亏你们银子。当然了,你们也得卖的比外头便宜不是?你们日子过的不好了,我可是会管的。”宁芝道。

    那人一滞,只是哎哎的应着,眼眶就红了。

    不管最初是为什么当了兵,但是不管为什么,他们都为大晋征战。

    为了身后护着的人努力,才牺牲了健康,成了残疾人。

    如今,他们就怕没有依靠,后半辈子无所依托。

    愿意留下的,要么就是没了家人,要么就是家里太多兄弟姐妹,回去也是个没活路。

    要么,就是家里已经有了子嗣的,子嗣也不小了,回去也是负担的。

    总之,打仗的小兵没有有钱的,都是穷苦的出身。

    如今,姑娘给了活路,还有以后呢。

    再是卖的比外头便宜,也是赚了的。少了中间的麻烦,他们愿意给兄弟们提供药材之类的东西。

    至于种地,除非是真的太严重的伤势了,不然他一条左臂也一样下地。只是慢一点嘛。

    大家当兵之前,哪个不会种地呢?

    何况,之前还听说了,姑娘叫人从别处买来一群的小羊小牛,这也是要他们养着的。

    一般的百姓们,不也就图个安稳度日?

    他们固然是残疾了,可是姑娘给的日子有盼头啊。

    “这左洲也好,渭北渭南也好,这些年征战下来,不知有多少的寡妇们。你们以后要是愿意,也只管说出来。到时候,只要你们是两厢情愿的,都能有媳妇。”宁芝又道。

    好在,大晋人不讲究这个。

    前朝时候的一位皇妃还是三嫁进宫的呢。照旧受宠了一辈子。

    “多谢姑娘……”那人不好意思的道。

    宁芝又说了些安慰他们的话,这才出去了。

    这是个艰难的年代,可在艰难,乐观的人依旧是乐观。

    正因为太艰难的,人们懂得活着的不容易。一旦有了希望,他们甚至不在意自己残缺的身体了。

    希望啊……真是最美好的。

    出了这里,宁芝轻声道:“说来可笑,我一个公门女子,竟也想着这些。可是我此时真的觉得自己有了担子。这些人,我得叫他们安稳度日。”

    飞刃笑出声:“姑娘虽然是个姑娘,可是这左洲军里,已经看姑娘很是要紧了。何况是咱们宁家军?那是已经看做姑娘是个脊梁了!”

    脊梁骨啊,不可或缺的。

    这一战,二殿下收获了左洲军心。可姑娘何尝不是收获了孤笼镇这里的军心呢?

    人少又如何?只要军心向着姑娘,就是最好的。

    飞刃的话不假,后来的后来,整个孤笼镇出来的将军全都是宁芝的左膀右臂。

    到底是最先跟着宁芝的一批人,忠心无二啊。

    “不管那么多,这几日都好好叫厨子们准备着,他们辛苦了,好好吃几日好的。”宁芝道。

    飞刃笑着应了,心说这事大家积极着呢,谁不想吃好的?

    宁芝又叫宁蕴亲自主持了战死的将士们的遗体安排。

    有的要回家乡去,就火花了派人送回去。有的没了家或者是没法追究家的,就就近埋在了孤笼镇外一个叫做黄花岗的地方。自有残兵们守着上香祭拜。

    宁芝在这里整顿军务的时候,裴珩也一样在整顿。

    相比于宁芝这里的人少,左洲军死伤更多,需要抚慰的人也多。

    而他无法将残兵都留下,只能分了银子,送回家乡去了。

    不过病重瘫痪的,军中负责养起来。倒也是叫将士们感激不尽了。

    这一忙,就是一个月多。

    等小两口从忙碌中回神的时候,左洲已经开始下第一场雪了。

    彼时,是农历十月二十七。眼瞅着就是十一月。

    宁芝早就换上了宁则礼叫人送来的冬衣,她近来都看军中的军务,虽然不亲自处置,但是也都要看看的。

    早在半月前,就已经将军中需要的冬衣和各种东西发下去了。

    好在人少,也都能清算的很清楚。

    等见着了上官纪,她恍然觉得好像很久没见这个人了一般。

    “上官大人是来接我?”宁芝前日接了裴珩的信,说是派人来接。

 第188章 收买人心

    “正是,姑娘也着实辛苦了,瞧着清瘦了些?”上官纪笑问。

    “快别说我了,你也一样的。”宁芝好笑。这半年来,大家都是一样,累的。

    都是处处接触的东西,要担心,要操心,要学。哪里不累?

    上官纪也笑了:“也是,殿下也一样瘦了。这战后的事情繁琐,的确是叫人费心的。”

    他想着,之前殿下还叫人留意孤笼镇,怕宁九姑娘和宁蕴几个弄不清楚。

    后来就说不必管了。果然,宁九姑娘做的很好呢。

    “那你得住一夜了,我今日还有点琐事呢,明日启程吧。”宁芝道。

    “好,那属下就住一夜,反正也下雪了,夜里不好走的。姑娘尽管忙就是了。”来之前,上官纪都想到要是九姑娘没有忙完的话,那就过几日走也可以的。

    明日,就已经是很快了。

    宁芝点头,叫人请他去歇着,也加快叫人来,将手头的事处理了。

    毕竟这一走,先去左洲,接着就要回临京城,再过来是年后了。

    宁蕴被她叫来道:“你要回去了?也该回去了。”

    “你也得回去。这里的事先交给陈奉和李将军就好了。”宁芝道。

    “我也想回去,但是这里丢开这么久么?”宁蕴皱眉。

    “不管怎么样,你总要回去陪你太爷爷过年吧?哪怕年后马上回来呢?去年就丢了他老人家一个,今年我实在不忍心了。”宁芝皱眉。

    “那要不你先回去吧。我等腊月回去?然后过了年,二月过来你看好不好?”宁蕴问。

    宁芝想了想还是摇头了,他也太累了,叫他轻松几个月吧。

    “听话吧,准备一下回去。年后什么时候过来再说。”宁芝道。

    见她坚持,宁蕴只好妥协了,毕竟陈奉还在呢。

    眼下也没有战事,孤笼镇是太平的。

    宁芝又把陈奉等几个将军叫来,与他们说了这事。

    傍晚,宁芝回住处的时候,迎面遇见个眼熟的小兵,就招手。

    小兵一愣,忙跑过来:“姑娘……”

    “看着你就眼熟,与你说过话是不是?”宁芝道。

    “嘿嘿,上回姑娘问我们军中缺啥……”小兵摸头。

    “原来是你?你们几个……都还好么?”宁芝小心问。

    “嗯!我们几个幸运!就轻伤,都好了!我们还拿到了赏银!”小兵激动的不行:“都是姑娘叫人准备的药好!”

    “那就好,看你也是有福气的。”宁芝笑道:“叫什么?”

    “我叫孙有才,不过这是随便起的,我爹想叫我成才,姑娘您给一个吧?”小兵眼亮亮的道。

    “这么信我啊?好吧,那我给你改一个,就叫孙耀祖好了。光宗耀祖,以后衣锦还乡。”宁芝道。

    小兵兴奋的不得了,大冬天脸都红了:“谢谢姑娘!”

    “好了好了,叫你可是有事呢。”宁芝笑着道。

    “姑娘您说!”小兵高兴着,什么都乐意。

    “明日我要去左洲了,接着就要回临京城一趟,这一走最少也得三四个月。事情都已经安排给你们陈将军和李将军了,不过我还是不放心你们。我不在,你们可要好好的。”

    小兵愣着点头,然后觉得姑娘可真是好人。

    “有什么事情就去找你们的将军,要是事情太大了,他就会派人去找我和你们宁将军的。记住了?”宁芝问。

    小兵点头表示记住了。

    宁芝摆手:“去吧。”

    小兵就哎了一声走了,然后又像是想起什么似得,回头对着宁芝大大的鞠躬了一下,这才跑远了。

    宁芝好笑的摇摇头,叫连翘牵着走了。

    事情安排好,她也不是必须要跟小兵交代什么,只是说一句也好。

    小兵回去会传开,慢慢的军中也就知道她暂时不在了。

    她是有心思,也想与这些人真的成为一体的。希望他们也愿意吧。

    一夜好眠,宁芝如今已经习惯了这里的气候了。

    准确说,是这段时间忙的顾不上不习惯。

    夜里回来就躺下,太累了不用纠结就睡着了。

    是比临京冷,可是盖多点也就不冷了。最初不习惯被好几层被子压着,如今倒是觉得,压着也挺好的。睡得踏实。

    次日一早起,又是满地白雪。

    这大约是夜里下的,倒是不多。

    用过了早膳,宁芝换好了衣裳就与宁蕴一起要走了。陈奉等几个将军来送行,宁芝谢过他们。

    由着上官纪扶着她上了马车。

    上马车的时候上官纪想,这位姑娘似乎长高了一些?

    宁蕴骑马,马车里只有宁芝个几个侍女。

    一路往左洲去,到了左洲城里,快要下车,她才想起来:“上官大人,韩姑娘和贺二姑娘呢?”

    “回姑娘,她们还在秋风园,过些时候与咱们一道回京去呢。”上官纪道。

    宁芝嗯了一声,心想真够执着的。

    这一个月裴珩肯定忙成狗,还能见面?见不了也等着?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啊!

    她是不及了。

    殊不知,宁芝是在前线军营呆过的,回京之后肯定是要受褒奖的。

    韩佩鸳和贺秋云没在前线军营,可战时,左洲也是危险之地啊。

    她们也勉强算是有功了。

    到了这时候了,提前回去就跟逃走一样。所以哪里愿意呢?

    这跟裴珩一起回去,多少是个意思。

    怎么也是有功了吧?

    “真是执着。”连翘小声抱怨。

    宁芝笑了笑,往半夏身上靠:“执着还不好么?好品质呀。”

    连翘吐舌头,不回答了。

    宁芝又笑了:“现在没什么事了,回京之后啊,又要你猜我算的。这回还加了一个皇孙殿下,啧啧。一出好戏呀。”

    “反正他们也不敢欺负姑娘您。”连翘道。

    宁芝嗯了一下:“欺负也挺好的,你家姑娘我不能在战场上乱来。但是这临京城里要是有人作死了,那你家姑娘我的手可不软。”

    几个丫头全笑了,都想起了当初挨打的梁楚晗了。

    这一想,白芷就道:“不知道八姑娘如何了?这大婚了也一年多了,没个好消息呢?”

    宁芝哼了一声:“只怕是八姐看出什么,也不愿意吧?”

 第189章 归心似箭

    众人齐齐点头,毕竟八姑娘出嫁的时候,可是自己愿意吃了避子汤的。

    哎,这梁大人,到底是个不省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