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拐个郡王好种田-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没什么不安的,这是你应得的,你就受着吧,相信以后各种赏赐还会来啊,毕竟你们家的大米那么好,听说就连皇城里头的贵人们都想来买点儿尝尝呢。”县太爷道。

    杜大恒送走了县太爷之后,就带着大家开始收拾了起来,工具都是从杜秀玲家里头借的,而里头的家具什么的都是原主人留下的,那些家具一看就是没用过的,于是杜小雪就很不嫌弃地照单全收了。

    其实宅子里头的东西是应有尽有,只不过时间久了,粮食发霉了,扫除工具也都烂掉了而已。

    杜秀玲现在眼看就要生了,她不能亲自过来,就让店里头的两个小伙计过来帮忙打扫了。

    杜家上下,加上杜忠和赶车的李铁牛,就连杜小月都帮忙用小抹布再擦桌子。

    小家伙现在已经不用人带了,跟个小女汉子似的。

    杜忠回去给家里头送了信儿,就说杜大恒他们今天不回去了,第二天的时候,饭庄停业十天,只留了李大山一个人在家看家,其余的人全都来了镇上。

    果然是人多力量大,有了其他人的加入,这宅子很快就被收拾得焕然一新,就连墙头上的草也都被拔光了。

    只用了两天的时间,这宅子就被收拾得干干净净。

    接下来大家就开始分房间了,那三层的住宅每层都有七间屋子,格局跟前头的铺面有些类似,只不过里头的家具和构造却是不同的。

    三层楼是杜小环、杜小雪还有杜小月住,中间的那间屋子是客厅和餐厅,另外三间屋子则分给了大妞、二妞、翠环和二丫。

    二楼则是杜大恒两口子住,还有杜小刚和杜小强,大武和小武也住了一间。

    因为那几个小丫头还有大武跟小武的年纪都不算大,所以才让他们跟小姐和少爷们住在一起,没有让他们住下人房。

 第二百六十一章 改装

    杜小雪家在镇子上的铺子已经收拾妥当,大家已经打算搬过来住了,毕竟这青菜的买卖已经快要做不成了,毕竟马上那些青菜就要大批下来了,而且这镇子边儿上的那一百亩地也需要照顾,于是大家就决定住在镇子上。(全本小说网,https://。)

    不过现在还不能立刻就搬家,因为杜小雪还要把这里稍微改造一下。

    主人住宅的一楼就留着当会客厅和书房了,左边三间分别是会客厅和杜小刚、杜小强的书房,右边儿则是杜大恒的书房,另外两间屋子暂时空着,杜小雪打算找人按照自家的衣帽间来打造。

    至于杜忠夫妇、李铁蛋夫妇、李大山夫妇则住在了后面的下人房,只不过他们住的是单间儿,相当于每家每户也都是独门独院儿了。

    至于李金牛兄弟四人,杜大恒则安排他们分别住在了前门的门房、后门的门房,前院儿的铺子里头住了两个人看铺子。

    这一切都安排完了之后,杜大恒就找来了他镇子上的那个木匠朋友,让他帮忙打造衣帽间里头的壁橱,由于举架的高度要比他们家的高一些,于是杜小雪又重新画了图纸,交给了那名木匠。

    在两趟下人房的中间,还有一趟浴房,有些像现代的茅厕,都是一个个的小单间儿,里头都有装水用的大木桶还有水瓢,只不过在这里洗澡,根本就没有热水,全都是凉水。

    这镇子上的房子果然跟乡下的不一样,这里的屋子里头都没有大灶,而是那种铁做的炉子,不知道这人是动用了什么关系,居然能用上这么多的铁,那大铁炉子是直接通了整个房子的炕的,到时候只要烧炉子就行了。

    厨房则设在了跨院儿,东跨院儿是三间厨房,西跨院儿则是三间仓房,里头的粮食已经发霉了,杜小雪让人把东西都给收拾出去扔掉,而后就让人把这里给改成了浴房。

    这三间房也是很大的,其中一间的门上,杜小雪写了一个大大的“男”字,另一间则写着大大的“女”字。

    至于里头的设施,杜小雪则是让人给做了几个大木桶,留着自家人洗澡用,并且还特意给杜小月打造了一个小木桶,以后就让她也可以在这里洗澡。

    外头杜小雪还让人又加厚了一层外墙,这样保温的效果就会好许多,只要在中间那间屋子烧起大灶,那热度就会传到里头的浴房中,就跟蒸汽房似的。

    等这些工作都弄完,已经到了春耕的时候。

    由于现在防御工事已经开始修筑,所以杜小雪家的饭庄就彻底改了规矩,只给那些上工的工人们吃饭,至于本村村民和外头来的人,则不再做他们的生意,有钱都不赚,并且所提供的吃食也只有米粥和馒头,还有就是骨头酸菜汤,其他的菜品全部下架。

    由于只是给工人们提供吃食,这就让饭庄的压力小了不少,于是就只留下了李铁蛋和李大山这两家,杜忠一家则跟着杜大恒一起,第一批来到了镇子里头住。

    自从搬到镇子里头之后,杜小刚和杜小强上学就方便多了,他们不用再走那么远的泥泞小路,这让两兄弟就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而且放学之后,他们两个通常都会跟江郎一起回家,跟他一起念书到很晚才会回家。

    这镇子上哪儿都挺好,只不过吃菜却不是很方便,而且杜小强也有些想大白它们了。

    杜小雪见大家整天都是无所事事、没精打采的,她于是就说:“爹,咱们家的地也该种了,你们放心吧,到时候在旱田里头多种一些蔬菜就行了,而且我也打算把花园改成菜园子,这样就行了。”

    杜小雪说干就干,带着人把花园里头的假山给移除了,那些枯黄了的花草也都让她给埋进了地里当肥料,然后就等着天再暖和暖和,就可以种地了。

    杜小雪家这座宅子的位置处在最繁华的地段儿,跟梁家医馆还有八珍楼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形状,这下子三家就可以走的更近了。

    在刚得知杜小雪家要搬来镇子上住的时候,富贵大掌柜就送来了一桌上好的酒席来跟他们一起庆祝,这让杜大恒很是高兴。

    杜小雪跟家人商量了很久之后,这才决定要开一家精品服饰店,因为她自从抽到了一盒彩笔之后,就开始每天都用智能手机在网上差服装设计图,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给画在了纸上,到时候只要按照图纸来做,那东西肯定会很畅销的。

    她打算在古代掀起一股时尚的潮流来,尤其是这里女人们的衣服,繁琐的要命,动不动就要好多扣子和带子,她都觉得麻烦死了。

    虽然现在杜家的几个孩子们穿的睡衣和内衣都是杜小雪亲手设计的,非常的方便,但是外头的衣服却还是按照古人的方式来做的,因为大家不想让别人盯着看,若是大家都穿简易服饰的话,就不怕别人说什么了。

    杜小雪开始设计铺子的格局,一层楼她决定卖一些头饰和首饰,还有鞋子,二层则专卖男士的衣服,三层则是妇婴用品和服装专卖。

    当她把计划给说出来之后,一家人都是瞠目结舌的,虽然觉得她的想法很不错,但是若是真的实行起来的话,恐怕也没有那么简单,毕竟需要有足够多的巧手妇人。

    当杜小雪把她之前画的那一摞子服装设计图拿出来之后,大家更是目瞪口呆,王氏看着一张纸上头画着的一条素色的长裙,爱惜的舍不得撒手。

    “娘,就连您这种平时对穿着不是很讲究的妇人,都觉得我设计的这衣服很不错,你们想啊,若是那些大家闺秀们见了,她们会怎么样?”杜小雪笑道。

    “嗯,不错不错,爹相信你,只不过这铺子的事情,一定要等到春耕完了之后再弄,要不然没有那么多精力呀。”杜大恒道。

    杜小雪笑着说道:“好,我也是这么想的,毕竟我还要准备一下其他的事情,比如说招伙计之类的。”

 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家来人了

    杜小雪家都在讨论着新铺子的事情,杜小雪把自己的计划给说出来之后,大家顿时都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尤其是不敢相信,杜小雪的脑袋里头居然装了那么多的点子。全本小说网;HTTPS://。m;

    三天后,杜小雪家也开始要耕种了,水田用的种子自然还是杜小雪从神秘洞府里头弄出来的,而旱田她则决定全都用来种植西瓜,因为她前两天刚从神秘洞府中抓了一包西瓜种子,那种子足够种植一百亩地的。

    经过商量之后,杜大恒觉得全都种那个什么西瓜有点儿不靠谱,于是就让杜小雪种了三十亩地的西瓜,剩下的二十亩地则是种了普通庄户人家都经常种植的一些玉米、大豆还有大葱等蔬菜。

    现在只有李大山一家在老家经营着饭庄的生意,还有照看那几头牲口,其余的人不论男女,全都下地干活了,即便如此,杜大恒也还是雇了二十个短工来帮忙,毕竟水稻的插秧技术杜小雪还不想外泄,所以就只能交给自家人来做。

    杜家人全都下了水田去插秧,而雇来的那些人则在旱田种地,他们虽然不知道西瓜是个什么东西,但却也按照杜小雪的要求去种了。

    李铁牛负责看着他们,这些人见李铁牛穿着一双官靴,一个个也都不敢含糊,更不敢偷偷把种子给藏起来。

    就在这一天,李大山突然跑来了镇子上的水田里来找杜大恒。

    “老爷,今天家里头来了几个人,他们说自己是夫人的爹娘,您要不要回去看一看?”李大山道。

    王氏一听,居然是自家的爹娘来了,她已经好多年没跟家里头的人联系过了,突然听到爹娘来了的消息,这让王氏的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杜大恒夫妇赶忙跟李大山一起坐上了马车往村子里头赶,回去一看,可不是么,还真是自己的爹娘,不光是爹娘来了,就连自己的大哥大嫂还有二哥和二嫂,还带着他们家的几个孩子也都一起来了。

    只是让王氏感觉奇怪的是,自己的娘家亲戚怎么都这么狼狈呀?一个个都穿的像乞丐一样。

    王氏的母亲周氏一见女儿回来了,顿时就抱着王氏,母女两人抱头痛哭。

    “我的闺女哟,可想死娘啦,咱们娘儿俩能有七八年没见了吧?”周氏道。

    “可不是吗娘,都说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我还以为你们把我给忘了呢。”王氏一边儿擦着眼泪,一边儿说道。

    王老爷子说道:“哎,实不相瞒啊,我们的家乡糟了水灾,谁让咱们都是住在山区的呢?一场大雨就把山给冲塌了,我们家的房子也给冲走了,家里头的牲口什么的也都被淹死了,哎,我们这是一路逃难过来的呀。”

    杜大恒道:“岳父大人,你们都还没吃饭呢吧?魏氏,你赶紧去给大家做饭。”

    “好女婿呀,我们都饿了好几天了,就给我们弄点儿粥喝就行了。”王老爷子说道。

    “哎,好嘞,魏氏啊,你就煮一大锅粥来,菜就弄一些清炒青菜就行,记住别放油,免得他们的肚子受不了。”杜大恒道。

    大家都吃完了饭之后,王老爷子一家又都去洗了澡,还都换上了王氏给他们找来的衣服,头发也都梳好了,大家这才接着坐下来聊。

    王氏母女这一坐下来就唠起来没完,男人们觉得无聊,就去了另外一间屋子聊天儿。

    王氏的大哥王大虎道:“我说妹夫啊,没想到你现在过的这么富裕,本来我们还合计着,若是来找你们,你们家杜大叔若是自己都吃不饱,不肯收留我们,那咱们可咋办啊,现在我看我是多虑了。”

    二哥王小虎也说道:“妹夫啊,这次我们在老家糟了难,我们都是靠山吃山的,没想到爹娘和我们包的山也都塌了,现在咱家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了。”

    王家大嫂在另一个屋,对王氏道:“妹子啊,我们其实也不好意思向你张口,毕竟你是嫁出去的闺女了,只是实在是走投无路了,我们不得已才跑来投奔你,希望你能收留我们。”

    晚上给他们炖了一大锅的酸菜五花肉,还蒸了一大锅的白面馒头,王家这一家子可算是吃饱了饭,一个个都是狼吞虎咽的。

    王大虎家的那两个儿子大壮和二壮,王小虎家的两个闺女金锁和银锁也都吃了不老少。

    大壮今年十八、二壮今年十六,金锁今年十五岁,银锁则是十三岁,全都没有成亲也没有定亲,长得一个个也都是溜光水滑的,这让王氏见了很是欣慰。

    “没想到我这侄子和侄女现在都长得这么出息啦,真好啊。”王氏道。

    “妹子啊,你们家的那几个孩子也都不赖啊,哦对了,咋没见到我们那外甥呢?”王家二嫂问道。

    “哦,他们两个小子呀,在书院上学呢。”王氏笑道。

    他们这边儿刚吃完,杜小刚和杜小强就坐着马车回来了,是李铁牛送他们两个过来的。

    王氏给他们介绍完了亲戚之后,杜小刚和杜小强全都规规矩矩地给外公、外婆磕了头,然后又见过了舅父和舅母,还跟哥哥姐姐们也都见了礼,这才好奇地打量着自己外婆家的人。

    “哟,这两个孩子长得可真出息呀,还念书了,真羡慕你们啊,我们家的这两个崽子整天就往山上跑,一让他们拿笔就犯困,哎。”王家二嫂道。

    当天杜大恒一家就没有回到镇子上去,而是留在了旧宅子这边。

    把王家来的人都安排在了铺子的二楼住,杜大恒则带着一家人回到了会客厅。

    一家人一起研究,要如何安排王氏的娘家人。

    “孩儿他爹呀,我也没啥要求,只要给他们一条活路就成,不用特殊对待。”

    王氏还算是深明大义,并没有要求杜大恒给自家人什么。

    杜小雪道:“爹、娘,既然这次外婆家是集体大逃亡,而且他们之前又都是在山上的,想必能够照看好果树,我看干脆就留他们在旧宅这边儿好了,还有李大山一家人,魏氏会纺羊毛线,就让外婆一家帮忙照看那三十亩果林,偶尔帮着照顾一下牲口就行了,至于这饭庄,等朝廷那边儿的城墙修筑完了之后,就不开了。”

 第二百六十三章 安置

    王氏的家乡遭到了山洪的洗礼,导致有很多黎民百姓流离失所,尤其是王氏的父母,他们本来就把家给建在了半山腰上,所以这一次他们家可谓是损失惨重,不但房子没了、山地没了,就连牲口也没了,除了他们身上带着的那些首饰之外,一点儿值钱的东西都没带出来,能一家人一个没死,这就算不错了。/全本小说网/https://。/

    杜小雪一听说王家一家人全都是山里头出身的,都懂得照顾果树,于是就决定让他们留在旧宅里头看家,不过现在魏氏一家也都留在了这里,毕竟王氏一家对这边儿的生活还都没有完全适应。

    就连王氏也带着杜小月在旧宅子这里住了一些日子,毕竟她们娘儿俩已经有好些年没见面了,这一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家常。

    王家一家人也算是忠厚老实的,他并没有因为女儿家里头的日子过的富裕,就产生那种贪念,他们依旧本本分分的劳作着,甚至还提出要求,说是要去镇子那儿的田地里头去帮忙干活,但却被杜大恒给拒绝了。

    转眼间,一个月的时间已经过去了,王家一家人已经对杜小雪家旧宅的活计都能够掌握了,耕牛用完了之后,杜大恒就把它们又都给牵回了旧宅,让自己的大舅哥和二舅哥帮忙照看。

    通过这段时日对王家人的观察,杜小雪也特别放心自己的外公一家人,虽然此前她与这一家人并没有见过面,但在这段日子的短暂接触,她就已经认可了这些人的人品,从老到小,全都是可以信得过之人,于是杜小雪就决定将那大棚里头的石榴树给移植到山上去,让王家人帮忙照看。

    现在杜大平已经把琉璃大棚给打开了,里头的地也都种上了普通的农家蔬菜,因为现在这青菜已经不是很值钱了,并且合约也到期了。

    这段时间,杜大平已经靠着贩卖青菜挣来的分红,足足挣了有二百多两银子,这让姜氏一家人的生活水平也都提高了不少,现在家里头又添了一个儿子,这就让他们的家显得格外温馨。

    王氏的母亲周氏也是个喜欢小孩子的人,她尤其是喜欢小宝,因为小宝跟她在一块儿的时间最多,周氏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去杜大平家里头串门儿,没事儿就一起跟姜氏做一些针线活,顺便儿也帮着带一带小宝。

    小宝这个小家伙,一见到周氏就咧开小嘴儿笑,笑得还特别的甜,这让金锁和银锁这两个小丫头都有些吃醋了。

    她们两个在铺子那边儿忙完的时候,也会跟着周氏一起来杜大平的家里头陪着姜氏唠嗑,其实这也是王氏要求的。

    王氏对老三一家也是很上心的,她觉着自己一家人离开了,去了镇子里,怕姜氏整天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会寂寞,于是就让周氏抽空就来陪陪她,结果周氏还真把自己闺女的话给放在了心上,没事儿就来,那姜氏竟然一高兴就认了周氏当干娘。

    周氏本就是奔着自己女儿来的,原本杜大恒是打算把王老爷子和周氏一起都给接到镇里头住的,结果王老爷子却说什么都不肯跟着去。

    他觉得自己还是喜欢在山里头,就喜欢闻那泥土的味道还有就是听山间的鸟鸣。

    无奈之下,杜大恒夫妇就只能随了他们,毕竟自家的旧宅就跟王家以前的家很像,都是在山坡上建的,可能是老爷子会觉得旧宅更有家的感觉吧,于是也就随了他们二老的心意了。

    现在不但是杜小雪家的一百亩田地都种完了,就连张老财也安排了二十个人来山脚下日夜看守那块“宝地”,也就是他用一百亩地跟杜小雪家换的那块儿地。

    张老财现在可是把这三十亩地给当成了宝贝,他偷偷用之前在杜小雪家的地里头搜集到的稻穗来当种子,让人给种完了之后,就让二十个打手,每个人都带着一条恶狗,整日都围着那田地在巡逻,平时村民们想要靠近一点儿都不行,这在鄂伦村都已经快要引起民愤了。

    “这张老财可真是可恶,不就是几亩地吗,之前杜家掌握那地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去看呢,现在他居然动不动就让人放狗咬人,真是过分。”

    “就是啊,这实在是太过分了,简直就是欺负人么,那路又不是他们家开的,凭什么让我们绕过他家的田地走?”

    “不行,咱们鄂伦村向来都没有这个规矩,他张老财凭什么这么霸道?”

    “对,咱们应该去找村长评评理去,实在不行就把张老财的那些人给赶出村子去。”

    “要我说这也都怪那杜家老二一家,本来好好的,干嘛非要跟他换地呀,害得大家现在都不敢靠近那里,上次刘老三的腿就被狗给咬了。”

    大家都是义愤填膺,说什么的都有,大多数人都是对张老财的这种霸道的做法非常不满,只有一小部分的人,觉得都怪杜家自私,居然为了多几十亩地就把张老财这样的人给招到了村子里头来。

    这件事情就像是长了翅膀似的,很快就传到了杜大恒的耳朵里,这让杜大恒很是气愤,毕竟换地与否是自家的事情,别人凭什么指手画脚的?而且自己家过的富裕了,平时也没少帮着村里头做好事儿,就说村里头那条主路吧,还是杜大恒出钱修的呢。

    “爹,人嘴两张皮,他们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吧,反正咱们自家问心无愧就好了。”杜小雪笑着说道。

    杜小雪在前不久回旧宅的时候,沿途看见有好多村民都把家里头的旱田给改成了水田,而且还都种了稻子,这要是在往年他们都是种植高粱和玉米的,毕竟那东西产量要多一些,也能让他们都吃饱。

    可自从他们得知了杜小雪家的水稻可以一亩地长出一两千斤的时候,他们就趁着杜家收割完毕,到杜家的稻田地里头去拾稻穗,为的就是用这些稻穗来当种子。

    杜小雪看见他们今年有好多人都是用自家地里头的稻子当种子的。

 第二百六十四章 嫉妒

    杜小雪知道这些人的小心思,于是她也没有拆穿,她本来以为那些人来自家的地里头拾稻穗是为了自己吃的,可没想到这些人居然这么贪心,居然留着来年种。全本小说网,HTTPS://。.COm;

    杜小雪没有把这种子无法长出水稻的事情给说出来,因为就算是她说了,人家也不会相信,反而会说她是小肚鸡肠,害怕村民们都跟着发家致富。

    大不了等以后事情败露的时候,她就说,只有种子还不行,还要种在特殊的土地上,反正有好几种说法,她早就已经想好了。

    杜小雪这天闲来无事,打算回去看一看自己的外婆,顺便儿再回去看看那羊毛线纺的怎么样了,于是她就带着一些点心和布匹,与杜小环一起带着翠环和二丫回老宅去了。

    周氏见是自己的两个外孙女回来了,她还亲手给她们两个做了几道拿手的小菜。

    “小环、小雪,你们娘和妹妹咋没跟着你们一起回来看我呀?”周氏笑着问道。

    “外婆,我娘今天跟我爹一起去地里了,说是要看一看水稻的长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