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反攻记-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诧异的嘟囔着,慕嫣然不解的撇了撇嘴。

    “文府可有三房呢,每房拨一份人手来,可不就三份了?”

    看了慕嫣然一眼,贺启暄低声说着,话语中,有些意味不明的奚落。

    小平子带路,一行人顺着九曲回廊走了好久,又穿过了几道月亮门,才到了宣王府中心的院子,慕嫣然迈进门槛的时候还不忘抬头看一眼,匾额上,赫然三个大字:春晖堂。

    说差也不差,可说好吧……

    慕嫣然只觉得心里有些怪怪的,心里,却暗自叨念着过几日把王府里的事都理顺了,一定要把这院落的名字给改了。

    “主子,这便是正院主屋了……”

    跨进了院门,小平子指着眼前的主屋介绍着。

    白薇和佩云走快几步,掀开了门帘,贺启暄和慕嫣然便一前一后的进去了,扑面而来的一股淡淡茉莉香,说不出的沁人心脾,可慕嫣然心里那丝怪异的感觉,却愈发深重。

    春晖堂的正房有七间上房,正中的一间是待用的。一进屋,便看见了墙上悬着的一副字画,画中是一片深邃宁静的湖泊,溪水边。有孩童嬉闹,画尾还题了两句诗,正是诸葛亮《诫子》中的两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两旁依次是梢间和次间,慕嫣然朝左梢间走去,便看见里面归置的极是干净利索,空气中。依稀还浮动着几丝脂粉气,若是不知道的人来了,定然以为府中一直住着人。

    忙着让紫云等人归置带来的东西,先把内屋收拾出来,慕嫣然且顾不上那些让自己觉得有些格格不入的感觉来于何处。

    坐在靠窗的软榻上,接过紫云递来的茶水喝着,门外,响起了小平子的通传声:“主子。外院的林管事来给您请安见礼了。”

    瞟了贺启暄一眼,慕嫣然放下茶碗站起身,和他并排坐在了上首处。门帘掀开,一位四十约许的中年男子稳步踏了进来。

    “小的给殿下,王妃请安了,主子万安。”

    跪倒在地行了礼,林管事站起身,只快速的看了贺启暄和慕嫣然一眼便低下了头,低眉敛目的站在了一旁。

    林管事面相正直,一身黑色长袍干净整齐,头发用一根布带束在后脑,一眼望去。倒不像是常在外院跑腿指挥的管事,更像是斯文的账房先生。

    “林管事是吧?不知是来自文府几房啊?”

    端起茶碗抿着茶,贺启暄静静的打量着林管事问道。

    “回宣王殿下,小的来自文府三房,是老太太特意指来为殿下和王妃安排王府事宜的。”

    林管事轻声答道。

    老太太?想来,便是三房的三老太太。宛贵妃的母亲了。

    “如今王府什么情形,你便先说说看吧,其它的,日后本王和王妃再慢慢巡视吧。”

    想起刚进府时门口那乌压压一片人头,贺启暄扬声问道。

    拱手一拜,林管事历数着说道:“殿下和王妃自宫里带来的下人不算在内,如今王府内共有丫鬟二十四人,仆妇七十九人,男仆三十三人,小厮十二人,合计一百四十八人。这其中,文府大房送来四十八人,二房送来四十八人,三房送来五十二人。小的已按着各自的差事分配了去处,回头将花名册送来王妃处,若有不妥之处,主子随意蘀换便是。”

    如今这王府,正头主子只有三人,下人却零零总总的有一百五十多号人,顿时,慕嫣然只觉得一路的疲惫有些显现出来了,此刻只觉的头晕。

    又问了几句,贺启暄一挥手,让林管事退下了。

    撇了撇嘴,贺启暄有些好笑的说道:“咱们人都还没到呢,各府竟蘀咱们把要用的人都准备好了,可真是眼疾手快哪。”

    来的路上,两人原本合计着,先就宫里带出来的这些人先用着,一边再相看着买些下人回来,务必让这王府干干净净的,谁成想,人算不如天算哪……

    “算了,先不去管那么多,好好休息两日再说。”

    叹了口气,贺启暄扬声唤了紫云过来吩咐道:“内屋的东西,除了家具以外,其它的东西,全部置换了。”

    抿嘴一笑,慕嫣然抬眼去瞧,正对上贺启暄有些埋怨的眼光,顿时,慕嫣然有些心虚的低下了头。

    几个丫鬟手脚麻利的将里面的床褥全部都换了,又铺上了新的,一会儿的功夫,屋内的茉莉清香已尽数从打开的窗户内散去了。

    紫云和紫月伺候着慕嫣然和贺启暄梳洗,白薇便取出了昔日在瑞安宫时常燃着的安神香,洒在了墙角高几上的铜炉内燃了起来,不一会儿,床上并排躺着的两人,和两人中间圆滚滚的珠儿,便睡得香甜了。

    及至再醒来,太阳已经西斜了,外间声音清浅,却能听到偶尔有碗碟碰撞的瓷器响声,慕嫣然只觉得肚子里咕噜叫着,真有些饿了。

    转过头去看,珠儿还径自睡着,贺启暄却已经醒了,两人相视一笑,手脚轻轻的下了床,梳洗完去用了晚膳。

    在路上奔波了近一个月,栈也好,酒楼也罢,到底不是平日吃惯了的味道,此刻看着锦桌上摆着的菜式,两人顿时觉得胃口大开,埋头苦吃起来。

    等白薇捧着托盘,端着两碗三鲜高汤猫耳朵进来的时候,慕嫣然已经两眼放光的顿住筷箸等着了,那副活似饿了多少日的饥荒模样,惹得贺启暄低头闷笑不已。

    黑的冬菇木耳,红的胡萝卜片,鸀的香菜葱花,香浓的高汤,劲道的面,二人大口的吃着,只觉得心里的那一小丝缺憾,瞬时消失殆尽了。

    吃饱肚子,打了个饱嗝,里间,隐约听着珠儿醒了,贺启暄站起身,大踏着步子进去抱了珠儿出来,接过乳母捧来的碗喂着小家伙吃起来。

    饭后,一家三口在春晖堂的院子里散着步,如同往日在瑞安宫里一般模样。

    头顶的月亮已近乎满月,算着,已经快六月十五了,贺启暄有些懊恼的说道:“只顾着赶路了,竟把母妃的生辰都给忘了,哎……”

    宛贵妃的生辰是六月初八,已经过去好些日子了。

    抬眼看了一眼深邃的夜空,慕嫣然释然的劝道:“晌午从大门进来,走到正屋也用了好一会儿的功夫,我估摸着,这王府还挺大的,内院的空屋子多,到时候在找一间清净的布置成佛堂,摆上母妃的牌位,平日里去陪母妃说说话,总比记着母妃的生辰要好,殿下爀要挂怀了。”

    想想也是,贺启暄点着头,甚是满意的笑了笑。

    不知不觉的,二人便走到了春晖堂门外,看着头顶那个崭新的匾额,慕嫣然低声嘟囔道:“过几日休息好了,这内院定要好生整顿一番,头一个便要换了这牌匾。”

    深以为然,贺启暄仰头哈哈大笑的应道:“随你……”

    说着,贺启暄有些意气奋发的说道:“从前在宫里,咱们说什么都做不得数,如今到了这藩王府,你便是此间唯一的女主人,你说怎么改,就怎么改,直到你满意为止。”

    贺启暄说的诚挚,慕嫣然听的舒心,两人愉悦的面色,衬着皎洁的月色,说不出的和美。

    两人正欲抬脚朝前走,游廊处有光亮闪动,慕嫣然不自禁的便顿住了脚步,及至来人到了跟前,却是几个巡夜的婆子,都是陌生的面孔。

    行了礼,打头的那个婆子嘴快的介绍道:“殿下,王妃,老奴姓李,男人李全是前院的管事,府里的丫鬟婆子们都称老奴一声李大娘,殿下和王妃叫老奴李全家的便是。”

    点头应了,询问了每日巡夜的时辰,贺启暄便招了招手,示意她们继续往下一处去巡夜,却不料,那李大娘见两人方才驻足评论着门上的匾额,心下一动,瞟了一眼春晖堂的匾额,有些卖弄的说道:“殿下和王妃可是瞧着这字儿写的好?这可是府里的三小姐写的呢,三小姐的字啊,在这云都城的小姐里可是数一数二的呢……”

    三小姐?

    “不知李大娘是哪房的啊?”

    定眼看着李婆子,慕嫣然扬声问道。

    “不敢当王妃这么叫……”

    心里美滋滋的,面上却愈发恭敬,李婆子笑着道:“老奴是三房的。”

    见贺启暄和慕嫣然面上看不出什么,李婆子又继续说道:“屋里的布置,殿下和王妃可喜欢?都是三小姐亲自带人布置的呢……”

    听李婆子这般说着,慕嫣然眸色渐深。

 第四百三十四章 王府

    第二日一早起身,身边已没了贺启暄,拉开床幔,紫云听见声音迎过来回话道:“主子,殿下去练功房了,说一会儿回来陪您用早膳。”

    一脸果然如此的表情,慕嫣然点了点头,起身梳洗完,到右梢间去抱了珠儿过来。

    母女二人在临窗的软榻上笑闹着,不一会儿,贺启暄便满头大汗的进来了。

    软语叮嘱了珠儿坐好,慕嫣然过去净了帕子递给了贺启暄让他净脸,一边唤了紫云开始布早膳。

    “一会儿我写张名帖送到文府去,你也一并写一张吧,就说我们要过去给长辈见礼,看他们觉得哪日合适。”

    长途跋涉而来,想来他们也不会把见面的日子定在近几日,刚好可以衬着这个当空归置一下府里,慕嫣然点了点头应下,放下粥碗,喂着珠儿吃了起来。

    用罢早膳,贺启暄抱着珠儿,带着慕嫣然迈出正屋朝外走去,打算巡视一下王府的布局。

    三人步行着到了昨日下车的正门内,自左手边慢慢走去,借着初升的日头,散步一般的看了起来。

    这藩王府从前住着的是河东王,永成十二年,刚过花甲之年的河东王仙逝,因为藩王没有世袭制,所以地方上报备上去,永成帝便批复了折子。没多久,河东王的一应内眷,俱搬回从前的故去了,这藩王府便空置了下来。

    王府后院据说有一片山林,虽还未得见,可慕嫣然只听着,便觉得有些兴奋,似乎觉得眼前有一大片洁白的梨花徐徐绽放,清香扑鼻。

    不算那片山林,藩王府占地约五十亩,看着手里的藩王府地形图,慕嫣然颇有些咂舌。一边,心里却盘算着要如何归置。

    小心思被贺启暄猜到,慕嫣然有些羞窘,还未低下头。耳边,传来了贺启暄低沉魅惑的话语声:“这是咱们往后要住几十年的地方,自然要归置的舒心些,你想怎样便怎样。”

    说罢,贺启暄还狡黠的冲慕嫣然眨了眨眼。

    前院,将来便是贺启暄处理政务的地方,进了正门。四方的石板铺的笔直,一眼望去,倒也干净整齐,透着一份清爽。东西两侧是两排五间的房,角落的小门出去,是马厩和车房,另一侧,则是安置府内一众奴仆的几排窄院房。收拾的也极干净,可见文府派来的一众人都是用了心的。

    过了外仪门,正中是五间敞亮的议事厅。议事厅厚重的红木大门上,悬挂着的匾额上,古朴庄重的四个大字:明理昭昭。

    只看了一眼,慕嫣然便低下了头,耳边,传来了贺启暄的打趣声:“瞧着倒像是衙门似的,难不成河东王还要在此坐堂审案不成?”

    议事厅的两旁,配了耳房和茶水房,格局倒也协调,丝毫不显突兀。

    两人一边走一边指着前方的景致说着。走了大半个时辰,才刚把前院逛完。

    又走了一会儿,便是内院了。

    内院前面最正中的一处,便是春晖堂。

    春晖堂左手边的三间屋子,空荡荡的摆置了许多箱笼,正是从宫里带来的东西。此刻太阳初升。屋里显得格外敞亮,慕嫣然站在窗边眯着眼睛朝外瞅了瞅,转过头来看着贺启暄笑道:“这三间屋子打通给你做内房吧,如何?”

    四处逡巡着看了几眼,贺启暄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你说好便好。”

    春晖堂右侧是一间偏厅,从角落的小门传过去,有一条长长的游廊,游廊尽头,是一道垂花门。

    穿过了垂花门,是七间七架的正院,两旁有三重厢房,三重二房,前后三叠抱厦。

    这么一算,整个春晖堂,倒是有二十多间屋子,慕嫣然吸了口气道:“在都城的时候,也去过旁人府里做,除了襄王府,我竟觉得慕府已经极大了呢。如今看来,这藩王府竟比慕府还大上许多,可咱们一家三口,这院子岂不是要空落落的?”

    斜眼去看,却见贺启暄的眼中有些戏谑的颜色,慕嫣然顿时想起他曾经说过,要生好些孩子,然后孩子们还会有自己的孩子,到时候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祖孙几代,绕膝堂前。

    心里想着,耳边,传来了贺启暄一本正经的话语声:“不碍事,屋子多总是好事。将来不显挤才行。”

    不自禁的,慕嫣然便红了脸。

    春晖堂后有三间抱厦,之后东西两角各有一个角门,一边通往后院,一边连着一处长长的游廊,通向一座大花厅。

    东侧角门过去,有一间整齐的摆置着桌椅的屋子,想来从前是用作女眷议事厅的,慕嫣然踏进屋子笑道:“可见以后不能偷懒了,每日都要到这里来坐着,安排婆子媳妇们的差事了。”

    不以为然的斜了她一眼,贺启暄大大咧咧的说道:“你不是跟我说,慕府里那套法子极好吗?那将来你也学着岳母的样子理家便是,放权给下头人,你只每几日检查一次便可。再不济,让她们去正屋回话,哪有让你这当家主母迁就她们的道理?”

    大花厅后有一片水池,许是废弃了好些年了,水面上虽已被人清理过,可池里的水却是一片浑浊,依稀能看到边上的石壁上,都长出了一层绿苔。

    “这儿将来建成荷花池,夏天到了,造艘小船,给珠儿在池里泛荷采莲。”

    就知晓他是如此盘算的,慕嫣然走到他身边,看着贺启暄怀里兴奋的张望着四周的珠儿,捏了捏她的鼻子问道:“珠儿,这里没有秋千架呢。”

    眼睛在四处看的愈发仔细,最终锁定了一个好地方,珠儿伸着小手指道:“爹爹,珠儿要秋千架,搭在那儿……”

    却是连地方都选好了。

    贺启暄抬眼去看,却见那儿正靠着一片院墙,墙上还搭着成片的爬山虎,若是搭个架子,再把爬山虎都引过来,不仔细去看,竟和瑞安宫里那个靠墙搭着葡萄藤的秋千架一般模样。

    点了点头,贺启暄一脸自豪的叹道:“不愧是我女儿,目光如炬啊……”

    一句话,夸了两个人,也只有贺启暄这样厚脸皮的人才做得出来了。

    慕嫣然在心中暗自腹诽。

    再往后走,穿过了一个角门,入眼处,是一片葱郁的树林,树上已结出了果实,看着那一个个还未成熟的果子,慕嫣然却觉得,这是云都给她的礼物。

    一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梨林。

    待到明年三四月,这里,该是多美的一副情景啊。

    心中叹着,慕嫣然大步朝里走去,裙裾飞扬,衬着她绯红的脸颊,竟如同娇俏的少女一般,浑身洋溢出了一份洒脱的少女朝气。

    怀里的珠儿感受到了母亲的欢喜,挣扎着从贺启暄怀里下了地,跌跌撞撞的跟在慕嫣然身后朝前跑去,母女二人的欢笑声,在硕大的林内回旋开来,久久不停,站在地埂边的贺启暄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心里,却浮起了一丝从未有过的期待。

    往后,一家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吧?

    会的,一定会的。

    心里暗自念叨着,眼看着面前的二人已快看不见人了,贺启暄抬脚大步追了上去。

    林子的尽头,还种了十几排梅花,如今虽是光秃秃的模样,可到了冬季,定然也自有一番动人的风姿,慕嫣然一手牵着珠儿,一边转过头来看着贺启暄说道:“那河东王倒也是个雅人,这片山林,着实是花了心思的,虽十年未打理了,可看着还极整齐,咱们用心收拾一番,就是咱们的后花园了,夏日在树下饮茶下棋,冬日踏雪赏梅,哎呀,这日子可真是惬意的紧呢。”

    越说越憧憬,慕嫣然眼中泛出的光彩,竟比落在身上的阳光还灼人几分,贺启暄只觉得心里暖洋洋的,说不出的舒服。

    在林子里游荡了一会儿,三人掉转过头,朝来时的路走去。

    经过那片荷池,看着那座假山,再看看荷池旁的几间供人修葺的屋子,慕嫣然像是恍然反应过来一般,回过头去看贺启暄,却见他一脸玩味的说道:“嗯,确实是像。简陋版的芷兰阁……”

    心中有了主意,慕嫣然一边简单的构思着,一边从贺启暄手里拿过那份王府布局图仔细的看起来,浑然不觉已升至正空的太阳刺眼。

    “爹爹,秋千架,秋千架……”

    似是怕贺启暄和慕嫣然忘了,珠儿不依不饶的指着那儿唤着,贺启暄无奈的苦笑,一边点着头朗声应道:“爹爹保证,三日后,一定会让珠儿看见秋千架,好不好?”

    贺启暄一向言出必行,他说过的话,倒还从未食言过,一时间,珠儿愈发欢喜,小脸兴奋的红扑扑的,煞是喜人。

    回到春晖堂正屋,已过了平日里午膳的时辰,看着紫云等人布膳,慕嫣然方觉的饿了,麻利的抱着珠儿去净手了。

    刚在锦桌旁坐下,门帘外,响起了小贵子的回禀声:“主子,文府的回帖到了……”

    嗬,还真是够快的。

    慕嫣然心中暗想。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心

    送出去的是一式三份的拜帖,如今收到的回帖也是一式三份,选的日子,却都是六月二十八,仿佛事先商量好的一般,慕嫣然接过来仔细的看完,将帖子递给紫云收了起来。

    六月二十八,便是三日后,一行人刚刚休息好,却也不显得失礼,文府倒是细致入微。

    用了午膳,贺启暄倚在软榻上,慕嫣然便走到桌后,斟酌了片刻,提笔拟了三份礼品单子。

    拿去给贺启暄看,他略一思忖,接过慕嫣然手里的笔,勾勾画画的增减了几项,慕嫣然接过来看了看,点头应下,递给了紫云去摘抄了一遍,自去准备了。

    “林管事来回话,说这王府前十几年是什么样,如今还是什么样,没有变动过。文府的下人过来,也只是打扫了一遍,想着咱们肯定要动土,已经找好了工匠班子,问问什么时候有闲,他带着领头的师傅来给咱们见礼,也好决定打哪儿动的好。”

    放下手里的卷躺好,贺启暄转过头看着慕嫣然说道。

    转了转眼珠,慕嫣然走到锦桌旁喝了口水,回过身来走回软榻前说道:“自然是从人少的后院开始动,不过,最开始,先把这院子的匾额给我换了,怎么看怎么不顺眼。”

    见慕嫣然对那块匾额意见如此之大,贺启暄戏谑的问道:“文府不就是想着我已经封王了,即便母妃去了,依旧不能忘记文府的恩德,让咱们时时刻刻记着嘛,你何必这么大的怨气?”

    斜了贺启暄一眼,慕嫣然捡起身旁小几上的扇子轻轻的摇着,一边没好气的说道:“我是那么小心眼儿的人吗?母妃是文府的女儿。咱们记着文府的恩德,这本就是应该的。我气不过的,是那匾额竟然是个小姑娘题的,堂而皇之的挂在王府正院的门上,像话吗?”

    想想也是,贺启暄连声笑道:“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我倒是急着瞧瞧,文府三房这位三小姐。是多大的脸面。竟能给我王府题匾了。”

    怕自己的话惹得慕嫣然愈发不快,贺启暄话锋一转问道:“那你说说,咱改成什么?就挑你喜欢的名字改,如何?”

    自打昨日进了府,贺启暄便一直说大大小小都按着自己的心意改,面上不显。慕嫣然的心里却是极高兴的,只要一想到偌大的藩王府,走到哪儿都是自己曾经脑海中描绘过的模样。慕嫣然就觉得那是件极美的事。

    心里美滋滋的想着,慕嫣然手里的动作,便无意识的停了下来。一旁,贺启暄伸出手夺了过去,径自摇着扇了起来。

    凉风阵阵,只觉得一对眼皮像是铸了铅一般的沉重,慕嫣然困倦不堪的闭上了眼睛。口中,却喃喃的说道:“你说过,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院子,就叫一心堂。”

    “一心堂……”

    重复着慕嫣然的话,贺启暄念了几遍,却也觉得极好,唇边泛起了一抹会心的笑容。

    歇了午觉起身,贺启暄已经不在身边了,慕嫣然揉了揉眼睛起身梳洗完,正打算趁着珠儿还没醒看会儿,刚走到桌前,便看见桌面上铺着的洁白宣纸上,龙飞凤舞的三个大字:一心堂。

    脸上泛起了一抹得意的笑容,慕嫣然提起宣纸,唤来了紫云吩咐道:“去,把这个交给林管事,就说是这院子的匾额,旁的不说,先把这匾额做好换了。”

    点头应下,紫云接过宣纸转身朝外去了。

    方才睡前贺启暄问起时,慕嫣然说是因为院落的名字是文府三房三小姐所起,字也是她所题,自己不喜。其实,并非贺启暄多心。

    打从第一眼看见“春晖堂”三个字,慕嫣然的心里,率先想起的就是孟郊那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贺启暄心里做何感想,慕嫣然不得而知,可若这是文府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