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反攻记-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月初十,吹吹打打的,文雅蕊上了喜轿,一路朝华阳郑府去了。

    文府的流水席,从早摆到晚,宾络绎不绝,倒似比过年时还热闹了几分,而四夫人,自花轿抬出文府的那一霎那,眼泪就没断过。

    华阳郑府,文雅蕊随着喜娘的提点,一步步跟着牵着大红彩带的夫婿给郑老太爷和郑老夫人磕了头,便被带进了新房。

    身边有一股陌生的气息,让文雅蕊有些莫名的抵触,还未等她往一边移,两人的衣摆,便被系在了一起。

    盖头下的文雅蕊,又是娇羞,又是紧张,只觉得一双手冰凉无比。

    耳边充斥着喧闹的声音,喜娘大嗓门的喊着“老爷给新夫人掀盖头了”,屋内,顿时安静了下来,文雅蕊觉得,自己的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头顶一轻,眼前豁然开朗,文雅蕊未敢去看身边那人,耳边,已传来了郑府亲眷们赞不绝口的夸奖声,一个个都赞着文雅蕊是“天仙一般的人儿”,抑或“郑大人好福气”之类的话。

    被人夸漂亮,是哪个女孩儿都极开心的事,文雅蕊只觉得脸颊边火烧火燎的,让她愈发局促。

    屋内开始赶人,小孩子的喧闹声渐渐远去,屋里,只剩下了一对新人,和喜娘,以及等着伺候的丫鬟。

    “老爷,夫人,喝交杯酒了。”

    喜娘捧着托盘过来,托盘上,是一对小酒杯。

    方才一直未敢去打量夫婿,此刻喝交杯酒,终是有机会去看了,眼角注意到他抬手端起了酒杯,文雅蕊抬起头,也端起了自己面前的那个小白玉杯。

    缓缓伸出胳膊,与对方的胳膊相环绕,文雅蕊只看了对面那人一眼,顿时,心中一滞。

    男子三十多岁,长相自有一份正直刚毅,不得不说,他是一个让人一看便极有好感的人,可男子的左边脸颊处,却有一个疤痕从脸颊滑至脖颈,如今,疤痕已是淡粉的痂肉,比脸上其它地方的看着要颜色稍浅一些,可一眼望去,却平添了几分狰狞,让人不寒而栗。

    文雅蕊只快速的看了一眼,便仰头喝完了杯中的酒,复又低下了头。

    “你们伺候好新夫人……”

    要去前院招待宾,男子站起身,大踏步朝外去了,顿时,文雅蕊觉得有些受冷待了,一双手,紧紧的攥着大红衣裙的下摆,而涂满了蔻丹的指甲,更是狠狠的扎在了手心里。

    那是自己的夫君,自己后半生要仰仗的人,他可以冷待自己,而自己,却是绝对不能冷脸示人的。

    如是想着,文雅蕊深吸了口气,抬眼看着面前的环烟和环屏轻声吩咐道:“服侍我更衣沐浴吧。”

    点头应下,环烟和环屏各自去准备了,屋里,顿时空落落的只剩下了文雅蕊一人。

    四处打量着,见屋内的家具摆设,比文府自己的闺房里好了几倍不止,文雅蕊才渐渐的有些舒坦了,转过身,看着摆满了花生桂圆核桃红枣的大红锦被,文雅蕊的眼中,却泛起了一抹厌恶,这张床,是先前那位夫人睡过的吧?

    如是想着,文雅蕊的心里,不由自主的浮起了一抹排斥。

    “吱呀”一声,门开了,门外,走进来了两个丫鬟。

    “大老爷吩咐,请新夫人去后院佛堂,给先夫人磕头敬茶。”

    其中一位粉衣丫鬟低眉敛目的素声说道。

    “大老爷吩咐……给先夫人磕头敬茶……”

    文雅蕊的脑海里,不停的回旋着这两句话,眼前,却像是一片黑暗,让她直欲昏厥过去。

 第四百八十八章 悔极

    一心堂内屋里,供奉了“痘娘娘”,慕嫣然每日起来,都要先拜上一拜,比从前几次去寺庙庵堂里,诚心了不知道多少倍。

    许是“痘娘娘”感知到了慕嫣然的诚心,又许是大夫的药有了效果,珠儿的病,终于有了好转的迹象,身上的那些小红点,也已干瘪下去,没有朝外扩散的迹象,直到大夫说已经无碍了,慕嫣然才长舒了好几口气,连日来提着的心,终于回落了一点。

    “有乳母和丫鬟在身边盯着,这些日子,你便好生歇息歇息,别孩子好了,你反而累垮了。”

    看着慕嫣然瘦削的尖尖的下巴,贺启暄有些心疼的低声嘱咐道。

    点了点头,慕嫣然环着贺启暄的腰,轻靠在他身上低声说道:“珠儿没事,我这心里才能安心。”

    慕嫣然犹记得,自己出痘的那年,柳氏也是衣不解带的在她身边伴着,自己好了,柳氏却浑似脱了一层皮,昔日的衣服穿在身上,像是大了几分一般,空荡荡的。

    如今自己当了娘,才算是体会到了柳氏那时的心情。

    早膳时,依旧是平日里的那几样饭菜,慕嫣然却像是几日没吃过东西一般,风卷残云的吃了好些,让贺启暄看着又是心疼又是无奈,转身出去时,却拦住了慕嫣然叮嘱道:“你再去睡个回笼觉吧,不用送我了。”

    精神放松下来,果然是觉得有些累了,慕嫣然看着贺启暄朝外走去,自己则走回内屋,偎着珠儿睡了起来。

    这一觉,是几日来慕嫣然睡得最踏实的一次,梦中,没有漆黑的夜,也没有声嘶力竭哭的伤心的珠儿。只觉得耳边全是清爽的风声,鼻尖,还萦绕着淡淡的花香。

    再醒来,夕阳西下。屋子里,罩上了一层落日的余晖,而对面斜靠着的贺启暄,神色淡然,一切静谧的犹如一幅画卷,让慕嫣然说不出的安心。

    “醒了?”

    翻页的当空,看见慕嫣然正静静的看着自己。贺启暄淡笑着问着,一边放下了手中的卷,起身倒了碗温茶,走过来坐在床榻边,扶起了慕嫣然,喂着她喝了几口。

    转过头去看,身边空空如也,慕嫣然的心。顿时揪了起来,“珠儿呢?”

    “让紫云带着去外面晒太阳了,许是快进来了。”

    轻声说完。贺启暄从床榻里侧取出了两个软枕塞进了慕嫣然身后,一边扬声唤了白薇,让她去吩咐小厨房,晚膳早些呈上来。

    “你这一个回笼觉,睡得太阳都落山了……”

    打趣的说着,贺启暄轻抚着慕嫣然的脸柔声说道:“你这样,自己不心疼,可知道我心里有多疼吗?咱们日后还会有多多的孩儿,孩子出痘,本就是极平常的事。如果每个孩子出痘都累的你这般憔悴,我……”

    知晓贺启暄是担心自己,慕嫣然伸手覆住他的嘴,淡笑着答道:“只有当过娘,才知晓该如何待孩子,珠儿身上知晓了。以后,我不就知道了?”

    想想也是,贺启暄点了点头,不再唠叨她。

    过了一会儿,像是想起了什么,贺启暄低头复又说道:“文府送来了帖子,明日是文雅蕊三朝回门的日子,云都的风俗,新嫁娘三朝回门,所有的亲戚都要登门祝福,她出嫁那日,咱们就没去,明儿便过去坐一会儿吧,等她们敬了茶,咱们便回来。”

    午宴前去,用罢了便回来,来回也就两个时辰,也耽误不了什么事,想到此,慕嫣然点了点头应下了。

    一抬眼,却见贺启暄的唇边,有一抹意味不明的笑,慕嫣然挑眉问道:“怎么了?”

    “明儿去文府,我打算带着尹浩武过去。”

    贺启暄低头笑道。

    尹浩武是贺启暄身边的千总,贺启暄带他过去,也并无不可,可再过一个月尹浩武就要迎娶文雅竹了,明日到文府,务必会和文雅竹遇上,到时……

    抿嘴笑着,慕嫣然顿时知晓了贺启暄的心思,脸上,不由自主的也泛起了一抹好笑。

    第二日早起,慕嫣然刚睁开眼,便听见右梢间里,传来了珠儿咯咯的欢笑声,情不自禁的,慕嫣然的嘴角便弯了起来。

    “珠儿怎么了?”

    紫云听见内屋有动静,便掀开帘子走了进来,慕嫣然抬眼看着她问道。

    “殿下从练功房回来,小郡主便醒了,这会儿,爷俩玩的正好呢。主子,您放心,小郡主已经大好了,刚才您没醒,小郡主就嚷着肚子饿,乳母已喂了一碗鸡汤馄饨了。”

    大清早的,没有什么,能比这更让慕嫣然开心的了。

    当即,慕嫣然便掀开身上的锦被,起身梳洗穿戴了起来。

    交代了乳母和紫云照看好珠儿,巳时二刻,慕嫣然带着紫月和佩云,去了文府。

    文府三房的人,恭敬的侯在巷子里,而文雅蕊和夫婿郑云隆,还在回来的路上,想来,是赶着午时的吉时往回走的。

    到了乐安堂坐下,三老太太面色柔和的问道:“小郡主身子可好些了?”

    点头应着,慕嫣然看着众人答道:“已经好多了,只不过还没全好,所以今儿便没带她来。”

    说了会儿话,外面大门口传来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想来,是郑府的车马到了。

    男人们都在外院,自然会有人带着郑云隆认文府的亲戚,一盏茶的功夫,门外有急促的脚步声响起,紧接着,有小丫鬟在屋外通禀,说三小姐和三姑爷前来给老太太磕头。

    屋帘掀起,郑云隆打头,文雅蕊落后一步,二人一前一后的进了乐安堂主屋。

    目光从郑云隆脸上一扫而光,再看文雅蕊时,慕嫣然的心里,便有些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撇开相貌不说,郑云隆留给慕嫣然的第一印象,是这人心智极坚,必定不是个好相与的人,而看他的步伐,想来也是有点功夫在身上的,反观身后的文雅蕊,虽面色娇羞,可眼中的那丝落寞,却是精致的妆容,也掩饰不住的。

    一对新人给三老太太磕了头,又给众人敬了茶,郑云隆便大踏着步子朝外院去了,而文雅蕊,则被三老太太拉着坐在了身边。

    文雅蕊及笄那日做出的事,若是贺启暄和慕嫣然执意追究起来,文府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如今,竟还能有个四品的姑爷,三老太太无疑是满意的。

    “姑爷待你可好?你公婆可好相与?”

    许是没把慕嫣然当外人,三老太太当着众人的面慈声问道。

    羞赧的点了点头,文雅蕊蚊呐的答道:“祖母,他……待我极好,第二日给公婆敬茶时,婆母还送了我一对玛瑙镯子,一对赤金镯子。”

    这么厚的礼,想来郑府老夫人对文雅蕊是极满意的,如是想着,三老太太欣慰的点了点头。

    说了几句话,便有管事嬷嬷来说宴席都摆好,请宣王妃和三老太太等人入席,慕嫣然便站起身,出门朝宴厅去了。

    贺启暄还未到,众人自是不能开席,又因是家宴,便只按男女分了宴桌,却没有用屏风隔开。

    众人刚落座,外间通传,说贺启暄到了。

    贺启暄的身边,赫然便是尹浩武。

    贺启暄从前来文府,身边也常跟着小贵子,抑或是军营里的侍卫,尹浩武许是也来过的,众人便未惊奇,而女眷席上,却因为尹浩武的出现,而热闹了几分,当即,便有人交头接耳的低声说起了话,眼光,却是在尹浩武和文雅竹身上来回飘移,不一会儿,文雅竹的脸,便比新嫁娘文雅蕊的脸色,都红润了几分。

    当日尹浩武到王府给慕嫣然磕头,文雅蕊和文雅竹,都是在屏风后偷看过的,文雅蕊嫁进郑府,看到了郑云隆的长相,除了心底有一丝惬意,也有些淡淡的欣慰。

    可此刻,看到贺启暄和尹浩武,文雅蕊的眼中,那丝落寞,却愈发明显。

    悔吗?

    心里暗自问着,文雅蕊只觉得浑身冰冷,从前的事,一幕幕的从眼前闪现。

    似是此刻才意识到自己错的有多离谱一般,文雅蕊的心里,有些顿悟过后的清醒。

    二房的八小姐文雅亭,也是嫡女,二人历来亲厚,文雅蕊扪心自问,仍旧觉得她比之自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可如今,文雅亭的亲事,却比自己好上许多。

    便是文雅竹那个庶女的亲事,似乎也比自己好呢。

    如是想着,再想起新婚夜,自己被勒令去佛堂给先夫人磕头敬茶的情景,文雅蕊只觉得浑身的血色都冲到了头顶一般,让她说不出的悔悟。

    先夫人吴氏,温柔娴淑,进退有礼,待上恭敬,待下随和,据说在郑府举足轻重,而郑老太爷和老太太,也喜欢极了这个儿媳妇,更莫说,她还为郑府留下了一儿一女。

    自己的将来,怕是没那么好过吧?

    席间觥筹交错,不时的,还有大人们的训导和姐妹们的祝福,可环绕在文雅蕊耳中的,却只有一句话:如今,你悔吗?

    贺启暄俊朗的面容,尹浩武炯炯有神的眼眸,交叠着在文雅蕊眼前出现,再看到身旁文雅竹幸福而羞涩的脸孔,文雅蕊却觉得,如同跌入了冰窟窿一般,浑身由内而外的泛冷。

 第四百八十九章 事变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珠儿的小脸,也越来越红润,眼看着小家伙的笑声一如既往的清脆开怀,慕嫣然的心,总算是回落到了原处。

    王府后院的梨花开了,一眼望去,一片素白,说不出的清冷,漫步其间,却自有一份怡然自得的悠闲,慕嫣然爱极了这样的日子。

    三四月,不是迎春花开的和煦,便是桃花梨花绽放的烂漫,各府邀请慕嫣然去赏花的帖子纷至沓来,慕嫣然却一一婉拒了,只三月底的时候,带着珠儿去总督府,和杜氏闲坐了一日。

    贺启暄这几日回王府的时辰越来越晚,脸色,也比从前凝重了几分,慕嫣然知晓必定是有什么事,可贺启暄不说,她便也未问,一边,却打发了紫云去找小贵子,问问是怎么回事。

    “主子,贵公公说,南边沛城那儿,最近不太太平,水患未至,可水寇却频频骚扰百姓,沛城官府派了人去,却死伤极为严重,所以,殿下这些日子,都把心思花在了怎么抓住那些水寇的事儿上了。”

    早膳过后,慕嫣然正斜靠在软榻上翻看府里日常开销的账册,紫云从外院回来轻声通禀道。

    “水寇……”

    喃喃的念叨着,慕嫣然思忖了一会儿,方嘱咐着紫云道:“殿下这几日得空的时候,都是和夏侯先生在一起商议,既是未和我说,想来是不想我担心。你便和小贵子打听着点,说不准,殿下过几日要带兵去沛城呢,若真是那样,咱们也好提前准备。”

    边关那两年的生活,虽有些艰苦,可贺启暄每每提及,眼中的神采,却是其他任何时候都无可比拟的,如今闲散了两年。贺启暄定然骨头都痒了,听到有水寇丛生。怕是不等别人开口,就要身前士卒的率兵前往了。

    点头应下,紫云疾步朝外去了。

    贺启暄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些许,慕嫣然以为。水寇的事情,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却不成想,只是有了应对的法子而已。

    用罢晚膳。一家三口如往日一般,在院落里散起了步。

    珠儿跳跃的身形,伴随着身后舞动的影子。让寂静的院落,顿时多了几分欢乐。

    而贺启暄,仰头看看有些缺口的圆月,再回头看看慕嫣然和珠儿,神色间。愈发多了几分笃定。

    哄睡了珠儿,慕嫣然回到内屋时,贺启暄仍旧侧身躺在床头看兵,慕嫣然从他身边经过,猝不及防的夺过了。有些嗔怨的说道:“都说了多少次了,晚上不许在灯下。仔细眼睛。”

    这话,是从前贺启暄数落过慕嫣然的,如今从慕嫣然口中说出,却多了几分亲昵。

    仰身坐起,慕嫣然已更换了寝衣,去屏风后沐浴了,贺启暄叹了口气,坐在床榻边发起了呆。

    “什么时候走啊?”

    不知什么时候,慕嫣然已出来了,身上飘着一股淡淡的香味,一边擦拭着湿漉漉的头发,一边从铜镜中看着贺启暄低声问着。

    神情一怔,贺启暄站起身,走到她身后接过毛巾,一边为她擦着头发,一边低声说道:“三日后,我带兵前往沛城,这一去,怕是要一个月才能回来。”

    点头应着,慕嫣然轻叹了一口气说道:“只要你安全便是,不管你什么时候回来,我都和孩子在王府候着,让你一进门便能看到我们。”

    话语中,无一丝怨怼。

    本以为要费尽口舌才能让慕嫣然安心,如今,她这般反应,贺启暄却一句话都说不出口了,只看着她的眼睛郑重的点了点头。

    一夜无梦。

    沛城地处海岸边,空气比较潮湿,如今虽已到了春暖花开的三四月,可空气中,定然有一丝寒气,慕嫣然便不得不多准备些衣物,以及一应伤药。

    三月二十五,贺启暄带兵朝沛城而去,慕嫣然和珠儿只送他到了王府门口,看着他打马离去,便转身进门了,仿若他很快就会回来一般,这样的举动,却愈发让贺启暄安心。

    贺启暄不在王府,慕嫣然的日子,顿时有些无趣了。

    文雅竹四月初八便要出嫁了,自是不好再来王府,慕嫣然便让任嬷嬷去文府二房接来文雅娴小住几日,有她开心果一般的伴在左右,日子过的倒也安然。

    “宣王表哥也真是的,几个水寇而已,派个小将军去不就成了?还非得自己去,这不是杀鸡用牛刀嘛……”

    一心堂正屋里,文雅蕊嘟囔着说道。

    抿嘴笑着,慕嫣然一边喂着珠儿吃八宝粥,一边打趣的说道:“殿下本就是生在战场上的,他的心,都在那儿,若是让他安安稳稳的做个富贵的闲散王爷,怕是他最苦闷的。如今,便当是他出去玩儿了,活动活动筋骨,回来便身心舒坦了。”

    笑的眉眼弯弯,文雅娴轻声说道:“也唯有王妃表嫂这般想,宣王表哥才会这般惬意,若是换做旁的女儿家,怕是早就一哭二闹的阻着了。”

    文雅娴的话,顿时招来了慕嫣然的一记白眼,而文雅娴,却笑的愈发开怀,让一旁舔嘴吃着粥的珠儿也跟着笑的喜滋滋的,愈发可爱。

    文雅竹出嫁,慕嫣然让“花容月色”打了一套头面,备着给文雅竹添妆,文雅娴看到的时候,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哎,可惜三姐姐不在眼前,否则,她若是看到了,定然气的鼻子都歪了。”

    这样睚眦必报的小女儿态,让慕嫣然顿时笑出了声。

    尹浩武在云都买了一所一进的小宅子,算作是成亲后住的宅子,贺启暄此番去沛城之前,便交代了慕嫣然替尹浩武张罗,是故,一早就吩咐了苏管家,让他从王府挑了十几个伶俐的下人送去了那所宅子里,再加上文雅竹带过去的陪房,想来也是足够的了。

    尹浩武家中无长辈,文雅竹又是庶女,文府也没那么多讲究,是故,成亲当日,在文府迎了亲,直接送入洞房后,文府便摆开了宴席,而尹浩武婚房的小宅子里,只去了一些军营里的同僚,一众年轻人在一起,倒也热闹十足。

    三朝回门,文雅竹带着尹浩武回文府给长辈们磕头敬了茶,两人又来了王府,特意给慕嫣然磕头。

    看着文雅竹面容娇艳,与从前相比少了几分清冷,多了几分绮丽,慕嫣然的心里,也着实替她高兴。

    贺启暄到沛城已经有小半个月了,却一直未捎来回信,慕嫣然的心里,渐渐的不似从前那般淡然了,每日嘱咐了小平子去军营里打听,却未得到一丝确凿的消息。

    而珠儿,每日到了贺启暄回府的时辰,便会痴缠着慕嫣然,要去院门口候着,让慕嫣然愈发揪心。

    这一日歇了午觉起身,紫云掀开帘子进来回禀道:“主子,总督府杜夫人来了。”

    从前,慕嫣然几次邀杜氏来王府坐坐,杜氏都说自己戴着孝,而王府又是刚修缮好的,怕有什么冲撞,知晓她也是一片好意,慕嫣然便未坚持,今日,却着实有些出乎意料。

    吩咐了紫云出去迎杜氏进来,慕嫣然起身对着铜镜整理了妆容,刚到正屋坐定,帘子掀起,杜氏面色有些慌张的进来了。

    杜氏的表情,不自禁的就让慕嫣然紧张了起来。

    待到她行了礼起身,慕嫣然开门见山的问道:“舅母此来,可是为了殿下前去沛城之事?”

    点了点头,杜氏有些情急的答道:“自宣王殿下去了沛城,老爷便一直关注着那边的动向,如今,听说水寇是驱赶走了一部分,可是,沛城沿海的堤坝,却是又有塌陷的迹象。”

    “堤坝塌陷?”

    不知晓这和贺启暄有什么关系,慕嫣然一脸不解的看向杜氏,却见她咬着嘴唇,似是不知晓该如何说才好。

    “沛城临海,沛城的百姓,也都是靠海吃海,以捕鱼为生,前些年,朝廷拨下了一批银子,修筑了堤坝,这样,即便到了天气恶劣的日子,也不会有大的影响。如今已到了春耕的日子,老爷已到四平、华阳各处查探各处堤坝,以免到了六七月的雨季,发生什么意外事故。老爷回来说,沛城沿海的海堤,似乎有些年久失修的迹象。还未等老爷查清,便出现了水寇丛生的消息,殿下便带兵去了沛城……”

    仔细的说着,杜氏抬眼看着慕嫣然,眼中有些忐忑的关切,“海堤失修,若是这几日天气有变,到了涨潮的时日,海堤便会被冲垮,到时候莫说是靠海的百姓,便是殿下和军营里的那些将士,怕是也会有危险。”

    “从前,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