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女反攻记-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点头应着,肇哥儿伸出手指,轻轻的摸了摸小婴孩的小手,又张开跟自己的手了,一张小嘴愈发张的能吞下一个鸡蛋了。
进屋和薛氏说了几句话慕嫣然便转身出来,跟着慕老太太一行人回了柏松堂。
稍晚些时候慕容谨回来,一脸灿烂的欢喜,给慕老太太和柳氏请了安,便飞也似的跑回了临风轩。
晚膳时分,慕容谨从翠竹苑书房出来打开手里的素笺纸看了又看,脚下的步伐也加快了几分。
“慕明博,博哥儿······秀儿,父亲定是希望咱们的孩子做个博学之人。”
将手里的信纸展开放在平躺着的薛氏面前看了一眼,慕容谨喜滋滋的说道。
点头应着,薛氏柔声说道:“有相公这样的父亲做榜样,咱们的儿子,必定是好样儿的。”
娇妻的话,让慕容谨心生暖意,爱怜的摸了摸她的脸,慕容谨郑重的应道:“秀儿,你放心,我会像大哥二哥和三哥一样,迟早给你挣个诰命回来。
抿嘴笑着,薛氏轻轻动了动头,靠在了慕容谨的身边,一边软软的说道:“只要咱们一家都平平安安的,相公高兴就好,至于那诰命,秀儿不在意,相公别让自己太辛苦了。”
“这是什么话?”
不赞同的说着,慕容谨起身躺倒,环住薛氏的腰身,眉眼坚定的说道:“趁着年轻,才更要吃苦上进,等到老了,才有清福可享。要不然,岂不是平白辜负了这大好的青春年华?”
旋即,慕容谨放缓了语气,“秀儿,这一生,我再怎么努力,都是不上大哥二哥和三哥的,但是你放心,三个嫂子有的,你也会有,必定不会她们差太多。”
知晓慕容谨这不是空话,薛氏越发觉得满心的幸福感,温顺的点了点头,薛氏轻声应道:“好,那咱们好好的过日子,定然不三个哥哥嫂子差。”
天色渐暗,慕嫣然便准备回宫了,到明徽园跟柳氏打招呼时,却见何氏坐在下首处,一脸夹杂着喜意的为难,似是先前和柳氏商议着什么。
见慕嫣然进来,何氏住了口,柳氏则笑着说道:“今儿白夫人来了,坐了会儿,点名要见榕哥儿,一边又夸着她孙女是如何如何的好,这不,你大嫂为难了。”
白夫人的意思显而易见,婆媳二人相视一笑,俱是自豪。
听了柳氏的话,慕嫣然的面上,却浮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大嫂,我看你还是为难怎么回绝白夫人的好。”
闻言,柳氏和何氏的脸上,顿现惊诧。
“等大哥回来,大嫂自然就知道为什么了。”
慕嫣然一脸神秘的笑道。
跟柳氏打了招呼,慕嫣然起身欲走,方走了一步,被情急的何氏拦住了去路,“好妹妹,你赶紧跟我说说吧,要不然,我这心里跟猫爪子挠了似的。虽说榕哥儿现在才十五,亲事还不着急,可你这么说可见是早就得了消息的。你瞒着嫂子,嫂子就不怨你了,可你这样话说半截儿,不是更让我着急上火嘛……”
说罢何氏还一脸求助的回头去看柳氏。
柳氏摇了摇头示意自己不知,一边也笑着看向慕嫣然道:“你快说吧,让娘也跟着你大嫂着急。”
转过身来走回椅边坐下,慕嫣然反问着何氏道:“都城里,十五岁左右的公子哥儿,除了咱家的榕哥儿,大嫂还能想出有聪慧过人又家中门风严谨的吗?”
低头思忖着何氏犹豫着说出了几个人名,一旁,柳氏却颇不以为然的说道:“这几个固然是好的,可起榕哥儿,却都有不如。要我看,榕哥儿是都城里这个年龄的孩子们中最优秀的······”
闻言,何氏面上尽是笑意,“母亲的心里自己的孙儿,自然是最好的。”
“那大嫂觉得,还未及笄的女孩儿中谁最尊贵最懂事?”
慕嫣然继续诱导着反问。
“最尊贵?那自然是皇家的公主,大公主如今不是十三岁了嘛……”
说着话,何氏的声音嘎然而止,转瞬,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慕嫣然。
慕嫣然点了点头,抿嘴但笑不语。
“二妹妹,你可别拿这事哄骗嫂子。”
何氏又惊又喜的嗔道。
白夫人的孙女,何氏是见过的,最是柔婉不过的一个少女,可要是起贺语玫这公主自然差了不止一星半点。
“自打嫂子嫁进慕府,嫣儿何曾有一句诳过嫂子的?”
娇声笑着,慕嫣然看着同样一脸惊喜的柳氏,方轻声说道:“这事,素儿姐姐出宫前便跟我暗示过的,景熙爷是属意榕哥儿的可想着榕哥儿如今还小,玫儿也还没及笄,所以便没提。不过大嫂若是不信,大可以等到大哥回来去问,景熙爷可是明示过大哥的。”
咂舌的叹着,何氏一脸的欢喜,仿若这门亲事已经议定了似的。
“玫儿公主,性格大方率性,来过几次慕府,我却觉得她性格再好不过,丝毫不见皇家女儿的骄纵。小的时候,她也最爱跟着榕哥儿玩,若真是这样,那可就是榕哥儿的福气了······”
何氏自言自语一般的说道。
“这下,嫂子可放心了?”
站起身,慕嫣然笑呵呵的说道。
再回到宫里,天色已经全黑了,慕嫣然将泰和帝送回乾安殿暖阁,又将珠儿和蕾儿送回芷兰阁,方带着肇哥儿回了瑞安宫。
第二日,便是秦老太太的寿辰正日子。
因着前一天已经去暖过寿,慕嫣然便再未亲去,让内务府送去了宫里备好的寿礼。
九月十二,是慕嫣然的生辰。
虽慕嫣然只是摄政王妃,可当日加封诰命时,泰和帝的圣旨中便言明,后/宫诸事都由慕嫣然打理,所以,泰和帝成年之前,慕嫣然便是名正言顺的后/宫之主。
是故,打从过了九月,各地送来的贺礼便纷至沓来,尽数都打着贺王妃千秋的名
九月初十,一封奏报从驿馆快马加鞭的送来,却是大秦的使臣到了。
奏报是直接交到慕嫣然手里的,虽有些于理不合,可慕嫣然想着,若这使臣是贺婉茹差遣而来的,那到也没什么不合礼仪的。
是故,慕嫣然吩咐了内务府准备仪式,将使者迎到了瑞安宫。
可待到看清来人,慕嫣然顿时万分惊诧。
为首的那少年郎,虽衣着简便,可浑身透着的袭人贵气却是掩盖不住的。
尽管多年未见,慕嫣然仍旧认出了他,“文宇?”
来人便是贺婉茹的长子,如今大秦的太子司徒文宇。
“文宇见过姨母,姨母万安。”
司徒文宇彬彬有礼的拜道。
“快过来……”
站起身冲司徒文宇招了招手,慕嫣然一脸的惊喜。
最后一次见贺婉茹和司徒文宇,是淑敬皇后刚薨逝那一年,彼时,司徒文宇才两岁,小小的人儿,面目间有司徒南的沉稳和贺婉茹的狡黠,说不出的可爱。
如今,八-年未见,昔日满是稚气的脸上已多了几分聪慧的灵动,让人只看着就心生亲切。
“驿馆来报,只说是大秦使者团,却未说是大秦储君否则,又怎会让你屈尊降贵的住在驿馆里?你这孩子,真是胡闹······”
慕嫣然一边打发了白薇去将泰和帝等四个孩子唤来,一边拉着司徒文宇过来坐在身边,关切的问道:“你父王和母后,都好吧?”
点了点头,司徒文宇笑道:“姨母放心吧。父王和母后都身体极好父王对母后也是百依百顺,每到了百官沐休那日,父王便会带着母后出城郊游,便连文宇和弟弟妹妹们都不带呢。”
似是知晓慕嫣然会问这些,司徒文宇回话时,一脸的俏皮笑容。
贺婉茹嫁到秦国十余载,如今已经为秦王诞下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恰好凑成了两个好字。
每每得到贺婉茹的信,知晓妯如今过的极好,慕嫣然便打心里替她感到高兴。
说话的功夫珠儿和蕾儿已经到了,肇哥儿倒是去瑞安宫宫门外,眼巴巴的等着哥哥到了,小哥俩亲热的牵着手最后进来。
各自见了礼,见珠儿一脸好的盯着司徒文宇看,慕嫣然促狭的笑道:“珠儿,文宇只你大四个月,你们还是两岁的时候见过,那时候,你跟在他身后文宇哥哥长文宇哥哥短的唤着小跟屁虫一般,他走哪儿你跟到哪儿,如今,可还有印象?”
十岁的女孩儿,已经知晓害羞了,听了慕嫣然的话珠儿羞赧的点了点头,一边,却还偷眼去瞧司徒文宇,似乎想和记忆中的那个小男孩儿契合起来。
一抬眼,正对上司徒文宇满含着笑意的眼睛,珠儿只觉得心里扑通扑通乱跳,有些急促的低垂下了头。
见珠儿的脸颊和脖颈边罩上了一层粉意,司徒文宇生怕她羞得恼了,不敢再看她,回过头冲慕嫣然说道:“三月里,新帝登基的时候,便是使者团来的,其时那时候父王和母后本来就是想让儿臣来的,可是恰逢皇祖母身子不适,所以便耽搁了。如今姨母生辰,所以文宇便央了父王和母后的同意,带着使者团来了,不让他们散播是我带团是我的意思,要不然,各项礼仪都要周全,文宇反而不能这么亲热的和姨母说话了。姨母莫怪。”
跟着贺启暄这么多年,慕嫣然也早就变成了个不愿意被规矩拘着的人,此刻见司徒文宇这般说,慕嫣然哪里有怨怪的,满心的欢喜。
“大梁无人识得你,既如此,那我们也就不到处宣扬去了。这些日子,你想去哪儿,我让我娘家三哥陪着你,可好?”
慕嫣然关切的问道。
点了点头,司徒文宇不自禁的抬头去看珠儿,再回过头来,正对上慕嫣然的笑脸,司徒文宇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晚膳摆在瑞安宫,算是为司徒文宇接风。
用罢膳食,一行人起身去了御花园,闻着风中飘拂过的淡淡花香,再看着身后不远处,司徒文宇诙谐的给几个孩子讲着秦国的风俗民情,不时的惹得珠儿和蕾儿浅笑不已,慕嫣然的面上,不由而然的泛出了淡淡的笑意。
贺婉茹和慕嫣然情同姐妹,这么多年了,书信来往从未中断,而珠儿和司徒文宇,也会通信,小孩子之间的纯真情谊,慕嫣然倒也通情达理的由着她。
珠儿的七岁生辰时,贺婉茹兴师动众的让人从秦国送了贺礼到郓州,其中,还包括司徒文宇的太子玉佩,信中,贺婉茹态度严肃的说要聘珠儿为大秦太子妃,以玉佩为定礼。
如今,司徒文宇亲来为慕嫣然恭贺生辰,这其中的涵义,慕嫣然哪里有不清楚的。
刚生下珠儿时,贺启暄和慕嫣然开玩笑总说,将来珠儿的郡马,一定要她喜欢才行,就像贺启暄和慕嫣然一般,要了解对方的心意,才会让珠儿出嫁。
所以,即便是贺婉茹送来了定礼,以秦国太子妃相聘,慕嫣然也丝毫没有心动。
对她而言,女儿的终身幸福,远太子妃一类的虚名要重要的多。
可从司徒文宇一出现,看到珠儿欣喜的眼眸和娇羞的面庞,慕嫣然心中便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情意,果然是最纯真最难让人难以忘怀的。
轻轻的叹了口气,慕嫣然抬眼看着天边艳丽的晚霞,唇角边,泛起了一抹欣慰的笑容。
“天色还早,你们想玩便一起玩一会儿吧,只一条,不能离湖边太近。肇哥儿,跟娘回去……”
回头吩咐了宫人好生伺候着,慕嫣然冲司徒文宇和珠儿几人说完,牵着一步三回头的肇哥儿,转身朝瑞安宫而去。
身旁,白薇有些关切的说道:“主子,若是有人瞧见,怕是不好。”
抬眼看了白薇一眼,慕嫣然满眼的笑意,“才十岁的孩子,有什么不好的?再说了,瑜哥儿和蕾儿都在一起呢。我和婉儿关系亲厚,我们的孩子,自然也要多亲近亲近才是。”
说罢,慕嫣然回头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些许回忆的怔忡,似是看到了自己和贺婉茹。
!
第八百三十六章 密见
司徒文宇在大梁逗留了一旬,便带着使者团回秦国去了。
自始至终,都无人发现秦国储君来过大梁都城一遭,除了驿馆接待的官员感叹了一番来人过于年轻,秦国未免有不尊重之嫌,其余倒是没有人心存疑惑。
司徒文宇此次前来,另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秦国暗中增派了五万兵力给贺启暄对阵北疆,而那五万兵力,是秦王布置在秦国边境处的军防,尽数都是精兵,于贺启暄而言,无异于如虎添翼。
这样一来,北疆落败是迟早的事,而贺启暄能早日回来,也指日可待。
想到此,慕嫣然的心里便多了几分期待的欢喜。
送司徒文宇走的那日,珠儿的情绪,颇有些低落。
慕嫣然看在眼里,心底却多了几分了然,哄慰女儿的话语,便愈发温柔,“秦国和大梁世代通好,你婉儿姨母都派人来瞧过咱们许多次了,咱们还没去瞧过她呢。等到你爹爹回来,有他看顾着你弟弟,娘带你们去秦国看婉儿姨母。”
“娘,是真的吗?”
瞬时止住了伤感,珠儿的眼眸中,尽是期冀的星亮。
点了点头,慕嫣然仲出手指,娇嗔的指着珠儿打趣道:“都八年未见你婉儿姨母了,娘以为你早都忘记她了呢,如今看来,珠儿心里还是极惦记着你婉儿姨母的嘛……”
慕嫣然的话音落毕,珠儿姣好的面孔顿时罩上了一层粉晕,平添了几分娇媚。
慕嫣然看着,心中却涌起了几分“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自豪,。
第二日一早起身,到乾安殿陪泰和帝用了早膳,又送他去上了早朝,慕嫣然才转身回瑞安宫。
深秋的早晨,太阳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慕嫣然步履缓慢的走着·不时的侧头看看脚边苗圃里姹紫嫣红的花朵。
回到瑞安宫没一会儿,小平子手里捧着一封信走了进来,“主子,从通州尹府送来的。”
以为是文雅竹送来的信·慕嫣然顺手接了过来。
信封上空无一字,打开看了几眼,慕嫣然的面色陡然凝重了起来。
信是尹浩武写来的,说在通州附近,发现了焕王的行迹。
顿时,慕嫣然便知,这封信·尹浩武其实是写给贺启暄的,可贺启暄带兵去了边境对抗北疆,尹浩武不知如何处置,才来告诉了自己。『雅*文*言*情*首*发』
焕王……
对焕王的处置,朝臣们意见统一,谋反之臣按例当斩。
是故,即便事情过去已经半年之久,可各州县的通缉文书·却仍旧张贴在城门处,而悬赏的银子也越来越多。
如今,尹浩武送信过来·却并未说明焕王的藏身之处,可见焕王的藏身之处还未被发现,这只是个提醒。
尽管如此,慕嫣然仍旧十分欣慰,一边,却打起了十二万分的小心。
让小平子去请了秦洵等几位辅政大臣过来,慕嫣然未说明消息来源于何处,只说在都城附近发现了焕王的踪迹。
还未踏出瑞安宫,几位大人便做出了决策,一边派人加强了都城周遭的防卫·一边,另派了五百精兵保卫泰和帝和慕嫣然等人,。
便连慕嫣然带着孩子们出宫回幕府,也都加强了防卫。
都城城门口,对焕王的通缉愈发严密,而每日进出城门的人也都严格盘查,一时间·便连百姓们也觉察出了几分不对。
日落时分,是城门口最为拥挤的时候。
戌时二刻,城门就要落匙了,进城和出城的百姓都生怕被拦住,蜂拥着朝城门口挤去。
人群中,不时的就会传出谩骂的声音,而城门守卫的士兵,则会没了好脸色,挥舞着手里的长枪厉声呵斥,愈发显得拥挤嘈杂不堪。
及至到守卫说结束盘查,不得再有进出时,人群的推搡拥挤便到了顶峰,拥挤中,自然会有几个身形灵巧的人浑水摸鱼的混进或是挤出城门。
及至大门缓缓合起,成功的人暗自窃喜,失败的人则垂头丧气的转身去寻落脚的地方,没一会儿,城门处,便恢复了夜色来临前的静谧
城门内的一个茶摊上,一个络腮胡状似镖师的男子喝了两碗茶。
抹了把嘴,男子从袖袋里掏出五文钱丢给摊主,眼神在四处探了一遍,起身朝外走去。
熟络的在都城内四处游走,及至夜色深邃,男子已进入了一条深深的巷道。
抬眼看了一眼匾额,灯笼下,“卓府”二字熠熠生辉。
叩响大门,没一会儿,里面有人应声打开了门。
看着门外完全陌生的络腮胡男子,那守门的人没好气的问道:“找谁啊?我家老爷这个时辰都不见客的,若是有亲戚在府里当差,便去侧门,这大门岂是你能来的?”
听了这话,络腮胡男子却全然不生气,。
从袖袋里掏两银子塞到那人手里,络腮胡男子沉声说道:“我是从远处而来,帮我家主人带了封信给卓大人,还望小哥能帮传递一回。”
二两银子的油水,已经相当丰厚了。
当即,那守门的男子便眉开眼笑的应下,转而伸出了手,“那我便帮你跑一趟,我家老爷心情好,说不定会见你,你就在这儿等着,莫走远了。不管见不见,我都必定回来告诉你一声。”
“如此,便劳烦小哥了。”
络腮胡男子道了谢,从怀里取出一个封了口的信封,递给了那守门的男子。
“吱呀”一声,门再度关上,巷道里,再次回复了方才的安静。
一盏茶的功夫,大门打开,守门的男子恭敬的拱手一请,“这位先生请跟着小的来吧,我家老爷在书房候着呢。”
似是早就预料到了会是这般情形,络腮胡男子颔首一笑,跟着守门的男子进了门,一路进了卓府的外书房。
轻轻叩着门,里面传来了男子清朗的声音·“进来。”
推开门,络腮胡男子迈了进去。
书桌后,面色安然的端坐着的,正是卓远之。
甫一照面·卓远之便认出了络腮胡男子,挥了挥手,示意小厮上了茶出去关上门,卓远之过来拱手一拜,“远之见过焕王。”
络腮胡男子,竟是谋逆事败后逃走的焕王,。
摆了摆手,焕王走过去大大咧咧的坐在扶手椅中·捧起身旁案桌上的茶碗,抿了一口茶道:“如今,我已落魄如丧家犬,又何来的焕王一说?倘若你现在去顺天府报案,抓到了我,可是能得五千两黄金的。”
说罢,焕王放下茶碗,抬眼戏谑的看着卓远之·眼中隐有探寻。
“远之与王爷相交十几载,王爷觉得,远之会是那样的人吗?”
反问了一句·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卓远之提起茶壶往焕王的茶碗里蓄满了水,不解的问道:“如今都城里形势紧张,王爷来此不知有何目的?”
见焕王不说话,卓远之径自说道:“焕王妃和小世子,俱在城外的罗氏庄园里,王爷若是想救他们,怕是十分不易,此事,当仔细筹措才是。”
瞥了卓远之一眼·焕王沉吟着问道:“都城中可收到过确切消息,摄政王何时班师回朝?”
卓远之摇了摇头,“六月底,摄政王才带兵出征,如今,堪堪三个月而已·想来是没那么快的。”
手指叩击着案桌边沿,焕王的眼中,尽是算计。
斟酌了许久,焕王继续问道:“每到了百官沐休那日,摄政王妃都会带着小皇帝等人回慕府,可对?”
端着茶碗的手一顿,卓远之面色不明的抬眼看着焕王,见他正色盯着自己,卓远之缓缓的点了点头道:“正是。恩师是皇上的启蒙老师,而皇上又极是好学,便连沐休那日,也会前往慕府向恩师讨教,所以,每旬沐休,皇上都会跟着摄政王妃回慕府,从无例外。”
眸色愈发幽暗,焕王收回手指,看着卓远之道:“多谢你的坦诚。如今,我虽已落魄,可也不是一无是处。你能这般待我,已实属不易,你放心,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说罢,焕王站起身欲朝外走。
“王爷……”
疾声唤住了焕王,卓远之起身上前几步,看着他低声问道:“不知王爷有何打算,可否告知一二?若是有用得上远之的地方,远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似是十分欣慰,焕王仲手拍了拍卓远之的肩膀,“破釜沉舟而已,我不会牵连你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已,我得不到的,也绝不会让他人得到……”
说罢,焕王径自打开书房门,大踏着步子离开了。
身后,卓远之愣在原地,低垂着头思忖着焕王话里的意思。
过了许久,听到有脚步声由远及近,卓远之抬眼去看,便见妻子端着托盘,浅笑着迈了进来。
“客人走了?”
走到卓远之身边坐下,长平郡主将托盘里的汤盅端起来放在卓远之面前,话语温柔的说道:“承儿方才吵闹着要等你回来给他念书呢,等了好久你不回来,已经睡了。这是我让厨房给你炖的汤,还热乎着呢,快喝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