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宫娇宠:四爷,求上位-第3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荣保这几日被人接连奉承,春风得意,却也没骄傲。

    他们富察氏能从太祖起就一直深受庇护、累世高官,除了本身的才能,更是因为谦逊谨慎。

    如今得了皇恩,李荣保就想着怎么也得为皇上做些什么。

    于是想了想,便请奏将雍亲王府升格为宫殿,并请求皇上亲定嘉名。

    四爷看了李荣保的上奏,面色怡然。

    心道不愧是富察家的人,就是会做事。

    雍亲王府是他

    于是做亲王时的府第,在走进紫禁城成为帝王之前,他在这里渡过了大半生。

    广结朝廷要员,拥有了自己的智囊团,并加入了争夺皇位的斗争;

    了解天下大势,明确了奋斗目标,以求登基后一展宏图;

    也曾把他自己打扮成“天下第一闲人”,不问功名荣辱,潜心学问,并把赏心悦目的文字辑录起来,编成《悦心集》一书。

    这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他的雍亲王府中进行的。

    甚至第一眼见到然然,也是在府中。

    雍亲王府对他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想到他政治理想的贯彻达成和性格上的改变……

    四爷提笔,在宣纸上写了个苍穹浩瀚、却又极尽饱满温柔的“和”字。

    这故居,便定名为“雍和宫”吧。

    ……

    对于本是来宫中看一下弟弟,却突然转变为要常驻宫中的女娃娃,弘旦是欣喜的,可深想之下又有些脸黑。

    皇阿玛果然在他身边安插了人。

    为了他的安全也好,监督他的行为也罢,可一想到他做的那些丑事全部都暴露无遗的展现在他面前,他便有些郁愤。

    在得知消息的那一刻,他几乎在瞬间便能想象到他老子那张腹黑等着看笑话的脸了。

    皇阿玛一定是故意的!

    看来最近大清朝真是太安定太平了,他才有闲心看他这个儿子的笑话。

    弘旦黑着脸,不想让他老子得逞,却又不甘心就这么放弃机会,不再去看那个女娃娃。

    他老子阴晴不定,决定一天变一个样儿的都有,万一明天他心情不爽,将旨意收回去了怎么办?

    弘旦捏着书,一脸苦大仇深的纠结着。

    朱太傅瞧着下面的小皇子,觉得可能自己的问题真是难为着他了,便道:“此问,纵使是翰林院的大儒,也少有能清晰的说明的,皇子不必太过烦忧。凡事,只要按着规矩走,遵循客观规律,即使难以判断,不能逢凶化吉,也能改善目前的状况……”

    弘旦听着太傅的话,脑中纠结的神经仿佛突然被打通了一般!

    笑了笑,当即道:“太傅说的是,学生受教了。”

    朱太傅还是第一次见这位严肃的小皇子露出笑容,当即便捋着胡子道:“哈哈哈,弘旦阿哥谦逊好学,将来必能有所成啊……”

 第2157章 她哥吃错药了吗?!

    至于能成什么事儿,不必刻意说明,听者自能明白。(全本小说网,https://。)

    弘旦在朱太傅的点拨下,再次早放后,便命小英子提着一篮子各式各样的精致点心,去隔壁院儿看“妹妹”。

    曦儿突然见哥哥来看她,甚是稀奇。

    在亲哥客套的表示“来看看你的学业”时,当即便睁着萌萌哒的大眼儿戳穿了他哥:“得了吧哥,我都学了两年了,也没见你来看我,我第一天学的时候你就没来!今儿是刮了什么风了,能让你突然来?”

    曦儿如今八岁,男女之事上还未畅通,可比他们都大些的张若霭却已然懂了。

    弘旦阿哥此番前来,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而那人是谁,尽管他故意不去看,也十分显然了。

    富察家的姑娘,确实不错。

    只是没想到会得到弘旦皇子如此青睐。

    弘旦的脸已经被妹妹说黑了,原本晴晴郎朗的来,此时略微有些沉。

    还好在场的都是孩子,没人知道他的心思。

    弘旦一副冷漠的样子,脸冻得跟冰块儿似的,偏偏还说着关心人的话,“突然想来看看你。”

    说罢,他便示意小英子将点心提过去放在桌子上,而后便道:“你们一起吃吧。”

    拢共五层的点心盒子,全部打开,样式繁多,馋的让人移不开眼。

    曦儿瞬间就忘了自己刚才还觉得哪儿奇怪来着,身边侍奉的宫女伺候她净了手以后,便带着大伙开吃!

    弘旦:“……”

    脸又阴了些。

    他没记错的话,他刚才着重说了“你们”二字对吧?

    她难道不该给他介绍介绍新来的伴读是谁吗?

    这吃货竟然全抛到了脑后!!

    弘旦郁结,却也只能忍着。

    再次轻咳一声开口:“曦儿,你要懂得分享……”

    他话还没扯到小姑娘身上便被妹妹打断:“吃着呢,吃着呢!”

    弘旦:“……”

    深呼吸,强制微笑,索性直接点明:“你也该慢点吃,注意些女子的姿容才是。学学你旁边的姐姐,人家的仪态多稳重优雅。”不给你哥介绍介绍是谁吗!?

    曦儿歪头看了她哥一眼:“唔……哥你今天话好多哦~!”

    弘旦:“……”

    脸色森森。

    气死他算了!!

    真想把桌子上的点心都带走,不给她吃!

    平时白疼她了!!

    被皇阿哥突然点名,富察静瑶捏着点心,怔愣的抬头,清澈见底的眼睛水盈盈的看着他,乖巧的像只突然被惊动的小白兔。

    她很内向,腼腆的红了脸,微低着头,声音细嫩如花露般,“阿哥谬赞了,臣女不如阿哥说得好……公主活泼动人,很可爱。”

    弘旦瞧她快要将脑袋埋在土里的样子,唇角微勾,看着她满脸的粉红,竟温柔的道了句:“你也很可爱。”

    富察静瑶的脸更红了。

    曦儿猛地转头看她哥!

    见鬼了!她哥居然夸人!?还这么温柔!?是今天吃错药了吗??

    弘旦却笑意更深,怕错过这个机会就没有了,便直接问道:“你叫什么?”

    小姑娘的声音甜嫩嫩的:“富察静瑶。”

 第2158章 只和她一个人走

    ?弘旦听着,便觉得这算是世间最好听的名字了,莞尔一笑,负手道温润道:“神闲气静,瑶林琼树……是取自这两个意思吗?”

    静者,纯净、平和、闲雅;瑶者,美好、美玉、瑶华。/全本小说网/https://。/

    二者合起来,便是纯净的美玉的意思,这名字取得甚好,极符合她。

    弘旦微低着头看她,对这只小白兔倒是挺满意的。

    只是小白兔还情窦未开,听着他说话只知脸红,羞怯的很。

    谈吐倒很大方,声音如黄鹂鸟般,甚是清甜:“名字是臣女阿玛给起的,臣女不知是何意思。”

    富察静瑶心中既害羞又诧异。

    这位皇阿哥怎么一直盯着她说话呀,是她今日做了什么出格的事儿了吗?

    富察静瑶仔细想了想,觉得没有呀。

    再一想,又有些窘迫。

    难道是这位皇阿哥平常见他的公主妹妹吃得很多就觉得女孩儿都吃的很多,她吃得少了便引起了注意吗?

    富察静瑶的小脑袋瓜百思不得其解,只能乖巧的回话,暗暗祈祷皇阿哥可别再问她问题了,周围的人可都看着她呢。

    她最不喜欢被人关注的感觉了。

    她只喜欢坐在书房或者庭院内安静的看书。

    弘旦见小丫头被他问得有些不自在了,便就此打住了。

    来日方长,他纵使觉得她有点儿意思,也不可操之过急。

    万一把人吓跑了可怎么办?

    弘旦微微一笑,不再问她什么,转而看向自己的妹妹,温柔道:“曦儿,别吃这么多点心,马上要用晚膳了,正餐才对身体好。”

    曦儿挥挥小肥爪,甜甜道:“知道啦哥!”

    “嗯。”

    弘旦转身走了,走之前不经意的看了眼小姑娘,却见小姑娘已经看向她弟弟了,不禁暗自摇头。

    果然还是个没开窍的小丫头啊。

    ……

    这事儿自然也原封不动的传入了四爷的耳中。

    当晚四爷便跟小媳妇儿咬耳朵说起儿子的八卦。

    顾悠然听得炯炯有神,顿觉儿子比他爹聪明了不止百倍。

    想当初因为四爷那个别扭的性格,她可是扑了好久才吃到的肉呢!

    还好儿子虽然傲娇,却知道主动出击。

    四爷却不知道媳妇儿对自己的吐槽,还觉得儿子的做法十分丢份儿,没自己年轻时体面。

    但这等嘚瑟也只敢表现在神情上,藏在心里,话可是不能说出来的……

    不然又该掉坑了。

    四爷琢磨着,如今他登基已经有四年了,那些最为内忧外患的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至于民生上的事情,不是短促几年内就能解决的,且他这几年虽然勤加锻炼,可公务一多,就挤掉了这些时间,他的身子确实没几年前好了……

    若是没遇到然然,他可能会在这个位置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决计不会放下这些的。

    可如今,他深感人生何其短暂,他能走到今日这一步,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已然很不错了,以后的路,他想自私一点,只和然然一个人走……

 第2159章 史册偏向于皇上

    ?四爷下定决心后,便全力加速政治改革,争取给弘旦留下一个太平盛世。/全本小说网/https://。/

    至于繁荣……几年之内是看不见什么成效的,他只能给他打好底子,后面的一切就全靠他自己了。

    雍正四年八月,皇上宣布让两位皇子正式入朝听政。

    朝中有部分酸腐老臣觉得皇子还太小,按照祖宗规矩,这是不被允许的。

    而另一部分效忠皇上的臣子和十三爷这边的人皆表示,皇子们天资聪颖,纵使年岁不到,可过人之处早已超过年长者许多。

    他们又举出当年圣祖爷八岁便登基的事儿,如今皇子不过是上朝听政罢了,于朝廷、于社稷都是好事儿,不必拘泥于那些刻板的法规。

    四爷神色淡定,心中却很满意。

    虽然他有时候总找这两个臭小子身上的毛病,可他的儿子自然是最好的。

    他敢说,就这些大臣们的儿女,没一个人能赶得上他们皇家对皇子们的教育。

    看他们众兄弟皆都卧虎藏龙就是了。

    早些听政,于他,于江山都是好事儿,至于那些迂腐的法制,不必刻板遵循。

    事实上,他决定好了的事情,不管别人反对还是赞成,都是一定要做的。

    把事儿放到朝上来说,也不过是通知下他们,让他们心里有个准备。

    第二天,弘昀和弘旦便开始上朝了。

    前一天还有腹诽的大臣们看到两位小皇子都如此气度非凡,且对皇上的提问也都算是对答如流,淡定得体,半个字儿都说不出来了。

    如此,因为四爷的私心,弘昀和弘旦便成了大清开国以来最早临朝的皇子们。

    史官一一记录史册,客观评价虽说了雍正皇帝不顾大臣建议之话,可总体的主管判定上,确实偏向于皇上的。

    皇子们都上朝了,四爷对政治和经济更加抓紧。

    在雍正三年的时候,李卫以被他提拔为浙江巡抚,因处理政务不错,如今到了雍正四年,年羹尧已被打击致死,隆科多的官运也摇摇欲坠,唯独李卫扶摇直上。

    现在李卫兼任两浙盐政使,整理盐政,查处私盐贩卖。

    这事儿他在之前便做过,但只是小范围的实施,四爷见他处理得不错,便给了他要职,让他在两江范围内全面实施,抓紧缉查私盐,提高国家经济收入。

    但显然,地方大了,便不好管,四爷想抓紧时间,可心急确实吃不了热豆腐,连李卫这样邪乎的人,遇到了浙江一带的大盐枭也是抓耳挠腮。

    大清朝划分十几个盐区,浙江盐区是其中之一,浙盐在浙、苏、皖、赣四省行销。但由于朝廷体制僵化,在浙盐区靠近两淮盐区的地方,不能买就近便宜的两淮之盐,只能吃价高的浙盐,因此导致越区贩私盛行,官盐运销不畅。

    那些盐枭们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愈加放肆。

    李卫上来,跟其他官员的怀柔疏通政策不一样,他直接硬怼!

    强横得让那些盐枭瞠目结舌之余,更加挑衅,似乎料定朝廷就是拿他们没办法一般。

 第2160章 镇宅之宝

    ?李卫每每跟四爷汇报这样的事情,四爷都是眉头紧锁。(全本小说网,https://。)

    顾悠然是知道这段历史的,这个时候的大盐枭跟现在的大毒枭没什么区别,因为钱多,很多人都愿意为他们卖命,更因为家底厚实,一代代传下来,已形成一个严密的网络,不好打击。

    最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有钱,装备方面远比朝廷的官兵要好。

    不知历史上的雍正皇帝是处于何种原因才让大字不识的李卫去处理这件事情的,但在她看来,整个朝廷,怕也只有李卫能行。

    历史上的李卫虽不是武将,却极其骁勇,胆大凛冽,行事简单粗暴,性格略有些无耻偏土匪,很适合对付这些脸皮厚又自持背景深厚的盐枭们。

    事实也是如此,李卫加强了缉私队伍的力量,重点打击具有强大组织的大盐枭,单个击破。

    沈氏是著名的盐枭,其部下数百名,拥有大船数艘,经常击败官兵,走私气焰非常嚣张。

    李卫便任用韩景琦,与沈氏斗法,终于将其擒拿。

    雍正四年九月,面对私盐泛滥的情况,李卫写长折提出,在浙江私贩出没的“适中孔道”——海宁县长安镇设官兵巡缉查私,并令常镇道及京口将军,军标副将等官员督饬将吏水陆巡查,严防两淮私盐从镇江府入侵浙盐行销区,以此保障浙盐的销路。

    与此同时,坚决打击盐枭的肆虐活动。

    除此之外,李卫还及时有效地向朝廷上疏,认为要治理浙江私盐猖獗的问题,需要以海宁长安镇为中心,向外扩散,部署一定兵力,加强巡查。同时奏请朝廷,令副将、城守参将等军官在江南苏、松、常、镇四府周围安排水lubing力,随时缉捕私盐贩卖者。

    四爷一一批准。

    李卫撸着袖子加油干,大盐枭如此难题,竟也让他在三个月内全部解决!

    四爷大喜,从八月份起到如今十月底,整整三个月的时间,李卫的确是个宝贝!

    如此才干之人,四爷变想快速将他升迁,奈何他的升任速度已然很快了,再提拔众臣定会颇有微词,况且他还想将他当个镇宅之宝放在两浙多镇压一段时间,于是便转为了赏赐。

    这赏赐可比当年年羹尧和隆科多的赏赐多多了。

    年羹尧已死,隆科多如今因为之前儿子看顾小公主不利的事情连累受罚,官威已不如从前,可瞧见李卫这么个没文化没背景的人步步高升实在是不爽。

    可李卫做人虽然粗糙,可当官儿却步步小心,谨慎的很,除了他平常看不顺眼故意得罪的那些人,他自己为官清廉,让人抓不着任何错儿来,又因为此人的嘴比菜市场的长舌妇还讨人厌,隆科多也不愿意费劲巴拉的整不死他还沾了一身的腥儿,于是便将矛头对准了同样升迁迅速的田文镜。

    田文镜虽跟李卫一般为官清廉,两袖清风,找不出个错儿来,可他比李卫嘴笨啊!给他安排个错儿来,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第2161章 银子难捞

    ?自打年羹尧被四爷严厉的惩治了以后,朝上官风一片太平,贪腐少了,连dànhé都少了,生怕皇上疑心重,还没查出对方什么错儿来,先把自己查个底儿掉。(全本小说网,https://。)

    左不过四爷想惩治的人都在心里记着呢,不用他们出来挑唆,那一个个该死的也跑不了,便没计较他们没能履行大臣之责。

    如今朝堂上安静了不少,他心里也舒坦,能更好的推行他想要实现的政策。

    可今日的朝堂却不大太平,田文镜与李绂互参。

    李绂自广西巡抚任上被召回授为直隶总督,回京的时候经过河南首府开封,田文镜出城相迎。

    李绂责备田文镜肆意蹂躏读书人的尊严,田文镜将此事密奏给四爷,并说李绂与被dànhé的黄振国为同榜进士,他这是为黄振国挟私报复。

    李绂入宫见皇上,说黄振国、汪諴、邵言纶这些人都是被田文镜冤枉的,知县张球为官行为非常恶劣,对此田文镜反而不去dànhé。

    四爷先听了田文镜的奏疏,对此没有过问。

    但在听了李绂的话之后先将张球以盗案而论罪,田文镜也因此而遭dànhé。

    不久之后,御史谢济世dànhé田文镜结党营私有负圣恩、并且贪虐不法,一共有十大罪状,并且言语涉及到被田文镜dànhé的黄振国、邵言纶、汪諴,还有包庇张球罪状的事,与之前李绂说的不谋而合。

    四爷看着折子,心情很微妙。

    田文镜算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品什么样儿,他心里自然清楚,当然也保不齐当官当久了变质的,毕竟离得远,又长时间没见面,只有奏折上的交流,他也判断不出个好坏来。

    可他看人一向准,在加上田文镜在任上没少办实事儿,他每天时间都用在哪儿了,功绩上就可以看出来。

    故此,即使又这么多人联合dànhé田文镜,四爷还是有意倾向于田文镜的,并认为很有可能是谢济世与李绂结党,密谋的此事。

    但用意何为,他就不知道了。

    很快,四爷便下诏严厉斥责谢济世等,剥夺了谢济世的官职,发配到军中,黄振国、汪諴被处死,邵言纶被发配边境。

    dànhé案件结束之后,田文镜上疏请求将河南的丁银均入地粮,绅衿富户与平民百姓一律平等,都缴纳赋税,并且想从雍正五年开始实行,各部商议之后听取了该建议。

    四爷准奏。

    愈发肯定了田文镜的人品,只觉得先前这场突如其来的dànhé就是一场闹剧。

    隆科多对此咬牙切齿。

    这是他费了不少银子,千辛万苦才造成的结局,就是为了让皇上最好一气之下斩了田文镜,然后再意识到他的用处。

    可却没成想,皇上竟这么如此干脆的便处理了此事。

    隆科多郁猝,只觉得这阴晴不定的皇上是越来越不好琢磨了,他如此精明、筹谋如此周密都没有算计到位。

    本想着趁皇上奋力改革之际,搅弄朝政风云,可这官场是越发的不好混,银子也是愈发的难捞了啊……

 第2162章 早该死了

    ?虽然这次没算准皇上,可隆科多到底还是个精明的人,深觉这次没能将皇上眼前的其他红人拉下来,皇上也必定会起疑,他实在不宜再做行动。(全本小说网,https://。)

    于是隆科多宁愿不再被皇上关注,悄没声的又猫起来了。

    然而……

    他心里是这么想的,却难保没有猪一样的队友。

    尤其四爷心底明白着呢,血滴子也不是白白建立的。

    很快,蔡珽的事儿就被捅出来了。

    蔡珽这个左都御史原本就是四爷为了年羹尧设立的,如今年羹尧已死,他的作用也就只有本职作用了。

    若他好好的在自己的位置上呆着,因他本身也还算有才敢,虽然身上也摊着些乌七八糟的事儿,但都不算是大事儿,四爷因有更重要的事儿需要处置,便不打算理会他。

    可官员们最怕深受皇恩却恃宠而骄的,尤其职位一多,拍马屁的人也就越多,有时候明知不能贪,可东西摆在眼前,却无法无视,控制不住自己……

    蔡珽自年羹尧死后,终于放下了心中一块儿大石头,精神一松,也放浪形骸了起来,与众多贪腐官员同流合污,结党营私。

    虽然他做得很隐秘,又身在言官一职,哪怕是有大臣知道,想要dànhé他,也要事先掂量掂量,故此,他快活的贪了一年。

    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雍正四年十一月,皇上以蔡珽领事多,先后解其左都御史,都统事。

    时隔一月,又解其吏部尚书一职。

    等到雍正五年年初,蔡珽因徇庇直隶昌尹营参将杨云栋贪污军饷一事,部议革职,皇上命降授奉天府尹。

    此时的蔡珽,在皇上眼里已变为一粗率轻薄,言过于实之人,况量浅舞巧,满腔私欲之人。

    再加上此前,当岳钟琪代替年羹尧任川陕总督时,蔡珽却入对,言“钟琪叵测”,一石激起千层浪,逼得岳钟琪不胜惶惑,要辞去川陕总督而委以侍从闲散之官。

    后来四爷得知此事后,立即严旨追查,并且安慰岳钟琪“此明系蔡珽程如丝等鬼魅之所为”,并且说:“从前朕用岳钟琪为陕西总督时,蔡珽在朕前奏称岳钟琪不可深信”,然而“岳钟琪到京,则在朕前甚称蔡珽”,“岳钟琪实大有功于蔡珽,而蔡珽亦不应以谗言报之也”……

    四爷的态度如此明朗,表现出了对蔡珽的极大不满,朝臣们也具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