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活在民国-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以,粟梅梅在听到对方态度强硬的言辞拒绝后,她也不气垒,依然开口苦求着。

    “这位大哥,我们绝对不是这样的人,你看看,我们基本都是女人跟孩子,唯一当事的这个孩子也不到二十,我们肯定不会做忘恩负义的事情的,您就当行行好,哪怕看着这三个孩子的份上,您收留我们一晚吧。”说完粟梅梅又猛地想起什么,接着急吼吼的开口保证:“大哥,我们自己有吃的,我们不占你们的便宜,求求你。”

    也许是被粟梅梅的哭求打动,也许是看在骡车上柱子他们三个孩子可怜,这汉子过了好半响,他皱了皱眉叹息了一声。

    “唉!你再求我也不成啊!我们村自从那回被你们河南人打劫了之后,村长保长就发话了,说是谁也不能收留外人,违者就要重罚的,我也是没办法。”

    说到这,汉子看着车上的三个孩子,接着他心有不忍的突的冒出一句话,“你们别回大道上,下了土坡沿着村口的那条小道往前走,约莫五里地外有个破庙,破庙前有颗老大老粗的桃树,你们去那避一避吧。”

    说完这话,这汉子不再说什么,人闪身回了里头,哐当的一声把门给关上了。

    门外钱戴看了看末末,再看了看粟梅梅,他没说什么,径直的坐回了骡车上,驾着车往刚才这汉子所说的破庙赶去。

    果然的刚才那人说的没错,按照他说的那样,钱戴赶着车走了约莫五里地后,这儿果真有一座废弃了的破庙。

    这庙就在山脚下的凹谷中,外头还有一颗大桃树,看样子估摸有好几百年了,树干很大,要几个人合抱才行,因为树干巨大,正正好的就挡住了后头的破庙,如果他们不是得人指点,哪怕是白日里路过这边,也不一定能发现后面的这间小破庙。

    钱戴与末末下车,把桃树旁边小道上的积雪、枯枝败叶等给清理开来,花了足足半个小时的功夫,这才勉强的弄出了一条道路来。

    驾着车走了进去,看着瓦片墙壁尚且还算完好的小庙,钱戴他们也算松了口气,终于不用大雪天的睡在野地里了。。。

    破庙也不知道荒了多长的时间了,虽然看着还算完好,可里头却落满了灰尘且空无一物,便是连个祭拜的菩萨雕像都没有。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三百八十二 上海城外遇盘查

    为了能好好的休息一下,想着照这样的大雪下一晚上,次日他们想来也是无法赶路的,所以必须要把这里好好收拾一下。

    粟梅梅带着三个孩子搞卫生,末末负责清理屋里头的蛇虫鼠蚁,钱戴则是去了外头,准备清理下屋顶的积雪,这破庙不知年月,如今大雪一压,他也怕屋顶不结实给压塌了。

    一翻忙碌下来,时间都过去了两三个小时了,等他们终于升起了火堆时,时间都差不多到晚上九点来钟。

    钱戴忙埋锅造饭,锅里的雪水烧开后,钱戴端着一海碗的面糊糊往里头下面疙瘩,最后还开了两罐,借口说是从倭鬼子那抢来的军粮肉罐头后,一顿晚饭便得了。

    粟梅梅捧着一碗肉面疙瘩,看着外头那越来越厚的积雪愣神。

    这一阵风雪过后,这雪白的积雪下,也不知要掩埋掉多少黑暗。

    像是灾区里那些惨死在逃荒路上的尸首,像是那些贪婪无比,层层拨盘灾民们的肮脏黑暗,像是灾民们苦苦等待不到希望。。

    这些都将会被积雪掩埋、覆盖

    感受着手里的热,粟梅梅看着眼前并靠坐在一起的钱戴与末末,她再次打心底的感激这两个孩子。

    如果没有他们,自己早就已经跟那些悲苦的灾民们一样,最终落得个连坟头都没有了的下场吧?

    43年的新春,钱戴一行六人是在这个小小的破庙渡过的。

    年三十的时候,六人用罐头与白面加南瓜包了一顿饺子,就算是渡过了新年,直到年初四的时候大雪停了,路面显露出来了,一行人才再度踏上了往东的路途。

    这一路走的并不顺利,到处都有鬼子兵与皇协军,末末他们一行到了最后,只能是昼伏夜出小心赶路,花去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才磕磕碰碰的进入上海地界。

    到了上海想要进城,倒是比在别的城镇好很多,因为钱戴很熟悉地形,哪里都能摸进去。

    但带着粟梅梅四个,他与末末就不能简单的这么混进去了。

    在上海的郊外,他们六人花钱寻了处人家,烧了几锅热水,大家都把自己身上好好的捯饬了一下,都换上了好衣裳,即便是粟米粟谷没有,钱戴与末末都借故跑出去了一趟,实际上是末末从空间拿出了存货出来。

    得到了好衣服,一行六人都打扮的洋气时尚,即便是小柱子,都换上了钱戴小时候穿过的小西装。

    装扮妥当,便宜处理掉了剩下的这头大骡子,收捡好随身需要携带的行礼,末末偷摸的收起了木板车,以及车上头剩下的粮食后,一行人再度上路。

    穿着毛呢大衣的钱戴,一手拎着皮箱,一手拉着同样穿着毛呢大衣的末末走在前,穿着皮草大衣的粟梅梅一手拉着柱子,一手拉着粟米,后头跟着个粟谷,六人渐渐的走近盘查区域。

    “站住!你,把你的良民证拿出来。”

    等终于轮到钱戴与末末时,前头看门的黑衣警察嚣张的开口,指着钱戴喊话到。

    钱戴他们虽然没有良民证,但是当初离开上海的时候,他们的上海户口以及福顺里的房契,这些都是由末末随身带着的。

    进城会遇到的为难跟盘查,钱戴早就在心底推演过很多遍,所以他临危不惧的松开拉着末末的手,左手放下皮箱,右手就准备去掏大衣内侧的口袋。

    岂料对面刚刚喊话的黑皮狗急了,紧张的掏出腰间的手枪,对准钱戴,嘴里急吼吼的喊道:“不许动,你想干什么?”

    他这一喊一动后,不仅让他身边的黑皮狗们,也忙举起了手中的警棍指着钱戴他们,而这些黑皮狗身后的黄皮倭鬼子们,也一个个的紧张的端起了手里的枪,瞄准了钱戴末末一行人。

    钱戴他们身周的平民见状,纷纷跟躲瘟疫一般的散开,瞬间的,本来还密集拥堵的出入口,这会子在钱戴他们身边空出了一大片的范围。

    事情演变到现在,钱戴依然还是临危不惧,他也不伸手去掏胸口了,勾唇不屑的举起双手,眼睛瞄向那发话黑皮狗身后的那个倭鬼子军官,钱戴操着一口流利的倭语,对着那倭鬼子军官喊话。

    “在下是良民,本就是上海当地的居民,战前去了远方亲友家探亲一直未归,眼下亲友家遭受了流民的洗劫,不得已这才带着亲人回到上海。”

    黑皮狗身后的倭鬼子军官一听,这对面的男人居然说得一口流利的倭语,且字正腔圆,听着钱戴的解释,这倭鬼子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飞速思考。

    面前开口说话的人,虽然是支那人,但在支那的这片土地上,能说得一口流利倭语的,那必定是跟他们大倭本帝国有关联的,或者是说曾去他们倭国留过学的?

    总之在这个军官看来,既然能说出如此流利的倭语,那这人就是亲倭的良民!

    如此一想,这个倭鬼子军官态度立刻变好了,挥手示意身边的手下放下枪,这倭鬼子不客气的扒拉开站在他身前的黑皮狗,几步上前看着钱戴,态度和气的开口。

    “阁下怎么证明你是上海人?”

    钱戴笑笑,抬手把大衣内侧口袋中的户口,以及房契都拿了出来,伸手把它递给对面的倭鬼子军官,对方接过去打开看了两眼后,笑着把东西还给了钱戴。

    同时这倭鬼子仿佛好奇心很旺盛一般的询问钱戴,“搁下是上海人,为何能说得一口我们大倭国的语言?”

    自己与末末之所以被派到上海来执行地下工作,那正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背景合适呀!

    当初二师父带着他们离开重庆是秘密进行的,即便是倭鬼子再怎么查探,他们也只能把自己一家人的轨迹查到重庆截止。

    而他们一家,明面上除了行医治病以外,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诟病的地方,不过倒是自家二师父以前留学倭国这一点,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掩护。

    他们一点也不怕对方查,而且就算查,那边也有沈邡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三百八十三 我等的人就要回了

    钱戴勾唇笑了笑,也不遮掩,直接说道:“家师曾经留学倭本,在倭本东北大学医学部就读,归国后机缘巧合到了上海安家,在下的倭语以及医术都是跟师傅所学。”

    对方听到钱戴这么一说,他又继续追问道:“那你的师傅叫什么名字?”

    “家师李世杰。”

    “好的。”

    倭鬼子点点头,心中暗自把李世杰这个名字记在心底,当场倒是大方的放钱戴一行六人进入,并且还特别大方的告知钱戴,让他具体去哪里办理良民证。

    眼下在沦陷的上海,你光有上海户口还不行,必须得有倭鬼子颁发的良民证才行,不然你走在路上,万一遇到倭鬼子的盘查,你要是没有这个良民证,那不好意思,倭鬼子的宪兵部欢迎你去做客。

    至于像粟梅梅这样前来投亲的,自然良民证是少不了的,当然,他们还需要额外办理一个暂居证。

    这些证明要想办下来,像是钱戴这样胆大且又被倭鬼子认可了的,那自然是没什么问题。

    可要是没有关系,胆子又小的人,那想要办理这些个证明,花费就高了。

    当然可能也有人说,大不了我就不办呗。

    其实不办也可以,但是一旦被发现,被倭鬼子抓住,那么进了宪兵部,你人还能不能出得来,那就不得而知了!即便是运气好,没有落到倭鬼子手里,可在上海的日子,也只能跟老鼠一样躲躲藏藏的不得安生。

    走过一层接着一层的关卡,钱戴他们终于回到了久违的上海。

    看着久别重逢后的上海,末末望着眼前喧嚣的街道,她深深的吸了口气,感受着大上海独有的味道。

    终于回来了,我的大上海!

    钱戴伸手招了三辆黄包车,末末带着粟米在前,粟梅梅带着柱子在中,钱戴与粟谷在后,三辆黄包车载着他们六人就往福顺里而去。

    粟梅梅虽然到过上海,但是每次都是跟着丈夫来做生意的,停留的时间并不长,又因为事隔多年,所以对于眼下的大上海,粟梅梅是不熟悉的。

    再加上她在上海并无落脚之地,又带着三个孩子,自然的,钱戴与末末本着送佛送到西的心态,便打算带着她先回福顺里。

    到了那里,钱戴也可以去问问看,福顺里有没有房子出租,到时候让粟梅梅四人住那,他们二人也放心,毕竟福顺里的人都还不错。

    至于他们的家,钱戴与末末都是一点都没有让粟梅梅几人入住的意思,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家只有自己人能住,这粟梅梅他们再熟悉,那也不是自己人呀!

    早在他们出发来上海前,沈邡为了解决所有的后顾之忧,他是亲自找李世杰谈过话的,只是末末与钱戴不知道罢了。

    身为党员的李世杰,自然是万分乐意配合沈邡的工作,上级能信任他,告知自家的两个孩子是要去上海工作了,他就已经很心满意足了。

    那么对于沈邡提出的要求,他自然也是没有不应承的。

    不仅应承,李世杰还特别积极的配合,在跟沈邡商议过后,李世杰还休书一封,请求沈邡寄给上海的好友陈昌德。

    当初他们离开上海后,上海福顺里的房子,自己是拜托昌德兄出租了出去的,房租好友一直都有转给自己,只不过后来金陵大乱,他一家西进去到了重庆,又因为重庆是国民政府所在,好友身处的上海却是沦陷区,为了不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李世杰便一直都没有跟陈昌德联系。

    如今自己身在根据地,倒也不好直接跟上海的好友联系,便只能是请求沈邡帮忙。

    沈邡自然知道李世杰是好意,想给两个小的尽所能的提供些帮助,对此他自然是不反对的,更不要说李世杰同志也没有瞒着自己,他书信所写的内容,也都大方的展示给自己看了,内容一点问题都没有。

    沈邡动用职权的便利,这封信几经辗转,从郑州发往了上海。

    不是沈邡想占同志们的便宜,实在是如今他们的队伍也很穷、很艰苦,根本没有多余的金钱,去支援那些奋斗在第一线的地下工作者。

    这些地下工作人员,不仅要冒着生命危险从事地下工作,即便是他们所需的经费,也都是各自想办法解决的,不仅如此,在这么艰苦危险的条件下,这些好同志,还在源源不断的给根据地送来这边所需的物资与情报。

    钱戴与李世杰两个小同志离开的时候,他也没能拿出一分钱给他们做经费,一切都得靠他们自己去想办法,眼下李世杰同志能叫好友先把屋子空出来,能给两个小同志提供便捷,提供最有力的的掩护,他自然是批准的。

    沈邡很是重视的把这封信递了出去,本以为在末末他们到达上海的时候,这信也差不离的该到了,可谁能想到,末末与钱戴会在河南遇到了麻烦,直至今日才到达上海呢?

    这边陈昌德一收到好友的突然来信,他激动高兴坏了,特别庆幸好友一家平安无事,对于好友信中所说,末末这小囡跟好友徒弟要回上海的事情,陈昌德异常的期盼。

    接到信的当日,他就亲自去了福顺里通知了租客搬家,等对方搬家以后,陈昌德还亲自买了涂料,带着自家两个儿子,把末末的家里里外外的修补粉刷了一遍,还添置了一些新用具,整个房子都焕然一新,只等待着它的主人归来。

    今年已经21的陈兆松,直到如今连个女朋友都没谈,家里廖玉梅她们这些女眷,都为了这个事情愁死了,生怕自家的这个长子嫡孙有什么毛病。

    人家家的孩子十七八岁就能成亲,到了陈兆松这个年纪,说不得她们就能报孙子重孙子了,可自家这位就是不交女朋友,不愿意相亲,便是陈必宗这个老爷子出面也不成。

    如今已经在上海警察署担任高级警探的陈兆松,被家中的一干女眷给逼的日日不着家,要不是突然接到自家老弟的电话,密报说是自家父亲得知末末要回上海,要去亲自打点收拾李家的消息,陈兆松还不乐意回家呢!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三百八十四 好久不见福顺里

    陈兆松看着面前焕然一新的李宅,他会心的露出了一丝微笑。

    真好,那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小末末还活着,真好!

    真好,那个虎彪彪的小家伙就要回来了,真好!

    让陈兆松自己都没有预料到的是,自己满心欢喜的等待着末末的回归,可却一等,再等,再再等,一直都等到过年了,出了元宵节了,等到天气都开始变暖了,他等的人也依然没有到来。

    因工作所迫,本来日日都要跑一趟福顺里的陈兆松,就在末末回来的前一日,因为手上有个案子急需处理,不得已的被绊住了脚。

    三辆黄包车匀速的穿过上海的大街小巷,最终把末末带回了久违了的家。

    就在福顺里巷子口的小街,就在往日里马有龙的猪肉摊前,一行人下了黄包车,末末也不等在后头结账的钱戴,自己率先迈开步子往前走。

    巷子口的那家杂货铺还在,老板依然还是那个老板,杂货铺边上的小人书摊还在,可老板已经换了人了,如今守在那的是个小年轻,白发苍苍的何爷爷已然不在。

    本来窝在角落,正盯着这些小家伙们选书的,曾经那个何家小崽子何小山,无意识的眼角一扫,便扫到了正欲往里头走的末末。

    何小山看着眼前的年轻女子,他下意识的愣住了。

    这人?这人?这人他怎么觉得很眼熟?她是谁来着?就这姑娘身上的一身气势,照道理他应该很熟悉才是呀?

    让他好好想想,就他们这福顺里,能有这么个气势的小姑娘,那人只有谁来着?

    何小山想了想,突然猛的一拍大腿,他急切的站起身来,冲着已经走过了书摊,正要走过杂货铺的末末喊道:“末末,末末姐姐?末末姐姐是你吗?”

    何小山一边喊,人一边就迈腿跨过满地的图书,人急急的追着末末而来,心里头却无比肯定的告诉自己。

    没错,绝对没错!这个人绝对就是打遍福顺里无敌手,超级高冷霸道姐,李家的李思末是也!

    是那个自家爷爷离世前还念叨过的末末姐,那个看书从来也不给钱的末末姐!

    末末听到喊声,她下意识的停下脚步,回头一看,便看到了那个自己瞧着有些眼熟的家伙,末末眯了眯眼睛,看着跑过来的何小山,“你是?何爷爷家的小崽子?”

    跑到末末跟前的何小山,听到末末这么一问,他不仅不恼,反而还高兴激动的拍着自个的胸口回道:“嗯嗯,对啊,末末姐,我是何家的何小山呀!你以前天天到我爷爷书摊上免费蹭书看的!”

    末末心底给对方翻了个白眼,嫌弃这家伙真小白,这样的事情,能是这么大大咧咧的说出来的吗?什么叫做蹭书看?她那是在帮何爷爷做免费宣传好吧!

    末末才要开口,结果杂货铺柜台后头坐着的老板秦快,以及老板娘窦美娥,听到铺子外头何小山的声音,忙就站起身来查看,这不搞明白情况的夫妻二人,也忙从铺子里冲了出来。

    窦美娥一上来,两手就拉把着末末的双肩,笑的跟个老母鸡似的,咯咯咯的欢喜寒暄着。

    “哎呀,是末末小囡呀!你都长这么大啦!我们末末这个小姑娘可真漂亮!相人家了没?”

    窦美娥一边跟末末寒暄,一边还回头朝着自己身后两步远,同样也看着末末呵呵笑着的丈夫嘴里夸赞,一副想要丈夫也认同的自己所说的态度。

    杂货铺的老板秦快,自来就是个妻管严,自家老婆怎么说,他就没有说不好的,一直咧着个嘴,露出他的大板牙,看着老婆还有末末乐呵呵的笑着。

    因为窦美娥这大声的一惊一乍,整个福顺里都热闹了起来。

    这个点,福顺里的住户们大多数都窝在巷子里,打牌的打牌,下象棋的下象棋,闲话家常的闲话家常,自然窦美娥那高亢的声音,把大家都吸引了过来。

    便是廖爷爷与王老太,在听到巷子里邻居们的声音后,老两口也跟着走了过来。

    王老太钻进问候的人群中,看到末末,看到末末身后站着的钱戴,老太太激动的红了眼眶。

    这再见故人,真是恍如隔世呀!

    李家一家都去了金陵城,这个事情她们一家是知道的,当初金陵沦陷,整个金陵城内的人几乎都死伤殆尽,他们一直也没有李家几口人的消息。

    当时不止女婿伤心难过,即便是她与老伴儿,也是跟着好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

    末末这小囡多乖巧啊,还总是自己种了蔬菜瓜果的给她这两个老骨头吃,吃着小囡种的这才瓜果蔬菜,她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好几岁!

    得知他们可能罹难的消息,王老太她是真伤心难过了,毕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处出来的!

    李世杰那小伙是多好的人啊,末末跟钱戴两个小的是多乖巧的孩子啊,怎么就那么的命苦呢!

    前些日子倒好,女婿突然就到了福顺里,限定了时间让李家的住户搬家,不仅如此,女婿还兴致勃勃的带着自家两个外孙,里里外外的帮着李家收拾起来。

    直到这时候,王老太才从女婿口中得知,原来李家几口人都平安无事,而且要不了多久,末末那小囡跟钱戴那小伙子,他们就要回来了!

    当时王老太跟廖老头心里那个高兴啊,总觉得这个世事也不是那么无常,好人还是长命的!

    都做好了一切欢迎准备的王老太没有预料到的是,自己跟自家大外孙一样,左等右等的,就是怎么都等不到明明已经该到了的人。

    眼看着日子一日日的过去,王老太都着急上火了,今日才总算等到了两个孩子。

    一照面,王老太就激动的上前来,一把抱住末末,伸手轻轻拍打着末末的后背,王老太激动又释然的温声道:“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走回家去,奶奶给你做你最爱吃的红烧肉。”感慨了一会,王老太说着话,人就紧紧的拉着末末的手,把末末往廖家带。

    廖老头见状也不说话,乐呵呵的看着自家老太婆拉着末末走后,他慈爱的看向钱戴,笑着招呼道:“戴小子走,跟爷爷回家。”

    全本欢迎您! t1706231537

 三百八十五 末末长成大姑娘

    钱戴忙上前一步,恭敬的点点头应声:“哎,廖爷爷,我就来。”

    应完声,钱戴回头招呼着粟梅梅一道跟上,自己则上前几步,一手拎着皮箱,一手扶着廖老头,一边笑着点头对身边的邻居熟人们致谢,一边走过这既熟悉又陌生的长长巷子。

    到了廖家,钱戴末末一行六人受到了廖家人的热情招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