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农家奋斗史-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一想起后来的金花镇虽然有钱,却被人们不无鄙夷地称作“文化荒漠”心里就有些难受。

    那时候的她常来金花镇调研,也认识不少金花镇出身的大老板,这些人身家过亿,却许多连大字都不识一个,只堪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有村子里那些老人、妇女们,没有别的娱乐方式,成天沉迷于牌局,而孩子们则天天抱着平板电脑不松手,他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生气,满满的都是麻木,就如一具具行尸走肉一般。

    主政永乐县的时候,她始终认为没有文化底蕴的支撑,这些村镇的崛起只能是昙花一现,最终走不了多远,所以她一直在推动村镇文化事业的发展。

    金花镇有钱,她一号召,就很大手笔地建了不少公众文化事业,几乎村村都有什么农家书屋和文化广场,每回带着客人下去视察,总能收获不少赞叹和肯定,这一点多多少少也对了她今后的晋升起了帮助。

    可是她心里却很清楚,这些所谓的农家书屋不过就是个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根本没有村民进去看书,平时那里就支几张牌桌,一群老人在里头“噼里啪啦”地打牌,别看地方不起眼,但据说一局输赢就在上万块钱左右。

    而那些文化广场本意是给那些大爷大妈跳广场舞,练大合唱的,可是金花镇的大爷大妈们沉迷牌局,对这些丝毫不感兴趣,兴致来了的时候,索性在广场上也支起牌桌。

    当然文化广场最热闹的时候就是红白喜事的时候,土豪老板们挥金如土地请了不少大小明星在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着实也颇为壮观。

    每当这种时候他们总能上媒体新闻,用麻袋发钱啦,金项链几公斤重啦,豪车几十辆啦,怎么简单粗暴怎么来,土豪这个名声在他们身上扣得死死的。

    那个时候她对这些土豪们的庸俗做派虽然颇为不屑,但是她无能为力,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每年gdp的数字又十分好看,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了。

    现在自己算是土生土长的金花镇大目村人,就算她再不情愿,这块土地和这块土地上的人和事都和她有着难以斩断的缘分,也许现在的她做不了什么,又或许她所做的事情太过微弱,根本不可能改变这里的将来,但她还是想要做些什么。

    人呢,还是需要有些梦想和责任的,哪怕穷尽一生无法实现,至少也努力过,奋斗过。

    她掏出自己的口琴,孩子们看着她的眼神立刻变得炙热起来,这可能是生产队里唯一的乐器了,是她在公社读高中的时候买的,那时候刘大力还在,他向来宠她,她闹着要口琴,他也就忍痛从补助里省了三块钱给她买了这支口琴。

    口琴方便携带,也容易上手,是这个年代时尚青年的标配,刘好好得了口琴之后爱若至宝,可是她天生乐感不强,又找不到曲谱,没吹几次就把它扔到一旁去了,惹得刘长生和程招娣心疼不已,没少暗地里骂她败家,可她有刘大力护着,就算是他们夫妇也拿她没奈何。

    而现在的刘好好对口琴也不精通,不过她从小就学钢琴,有了钢琴十级的基础和乐理知识,对口琴上手很快,虽然细听有不少瑕疵,但是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口琴里吹出来的曲子已经像仙乐一样美妙了。

    用口琴带着孩子们练了几遍《歌唱二小放牛郎》,终于到了放学的时间。

    自从她来给他们上课后,以往一下课就迫不及待往外跑的孩子们都不肯走了,还赖在教室里眼巴巴地看着她,那崇拜的眼神让她有些忘形,意犹未尽地用口琴吹了一首《送别》。

    她小时候曾经听过母亲吹过这首曲子,那时候的自己年纪虽小,但还是被缠绵的旋律感动得几乎流泪,所以在她的潜意识里,这是一首最适合用口琴来吹奏的曲子。

    “老师,这是什么歌?真好听!”教室里很安静,过了许久,孩子们才陆陆续续回过神来,有几个孩子竟然真的湿了眼眶,还有的孩子竟然像个小大人似地叹气。

    才多大的孩子啊,就懂得叹气了,她失笑了,不过世人对于美的感受应该都是共通的,无论性别年龄阶层,当年她也还是个小豆丁,听到这样的音乐,心里也会涌起一股莫名的感伤。

    “这首歌好听吧?”她神秘地笑了笑,“如果你们表现得好的话,期末考之后,我就告诉你们,说不定还会教你们唱哦。”

    “好啦,下课,回去记得要好好复习,今天教的内容,明天一上课老师就会考你们,还有《歌唱二小放牛郎》你们瞎玩的时候,也别忘了嚎上几嗓子。”她笑着把这帮孩子们赶出教室。

 第五十四章 愧疚

    (全本小说网,HTTPS://。)

    “向上,你去找你三姐,到校门口等我一下,待会儿我再和你们一块儿回家。”她拍了拍刘向上的肩膀,“我先去找一下校长有事。”

    唐明亮的家就安在学校后头,所以他每天都是最早来最晚走的一个,赵一德已经回家了,他还在挑水浇灌学校后头的那一块小菜地。

    “校长,我有事和您说。”刘好好背着布包,笑吟吟地站在菜地边。

    “哦。”唐明亮直起身,双手在衣服上蹭了蹭,漫不经心地说,“什么事?”

    “今天我去公社,王主任开会和我们说了学习小英雄米多多的事儿……”她把今天的开会情况简单地汇报了一通。

    唐明亮果然皱起了眉头,“怎么我们做老师的也要写?你高中毕业,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现在的学生们能来学校上课就不错了,生产队里适龄的孩子大几十个,来学校上课的堪堪只有一半,这些孩子不少回家还要帮忙干活,他们这些做老师的几乎都没给孩子们留什么家庭作业,上头却布置这什么学习心得,这不是明摆着难为人吗?

    他完全可以肯定,到了最后全校一定没有一个学生能交得上来,既然是刘好好上去开的会,那这件事就交给她好了。

    还有老师的心得,他和赵一德家里事情都多,谁耐烦写这种东西,当然也要交给无所事事的刘好好了。

    唐明亮开口时已经做好了准备,只待刘好好反驳,他就要拿话堵她,没想到她却一口应下。

    “没问题,我会把这件事办好的,不过孩子们的作文,还要麻烦您和赵老师通知一下各班的学生。”刘好好满口答应,倒是让唐明亮已经准备好的话卡在喉咙里,半天吐不出来,模样不知道有多难过。

    “还有什么事吗?”愣了半晌,唐明亮又俯身往地里浇了一勺粪水。

    “还有一件事,今天王主任找我谈转正的事情,我拒绝了,我向他推荐了赵老师,赵老师年纪比我大,资历比我老,没道理越过赵老师让我先转正。”刘好好平静地说。

    “什么?”唐明亮震惊了,手里的粪勺“哐当”一声落在地上,“你真这么说?”

    “是啊,我之前不是和您报告过了吗?赵老师没有转正,怎么也不该轮到我。”刘好好俯身捡起粪勺,交到唐明亮的手里。

    唐明亮眼神复杂,那时候他对刘好好的话不以为然,完全没想到她会真的这么说,转正之后一个月能够多八块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也算是正式吃公粮的人了。

    她究竟是傻,还是年轻不懂事,真把这样的好机会让给了别人。

    “那王主任怎么说?”唐明亮过了半天才回过神来,轻咳了几声问道。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应该还是答应了,我把表带回来了,明天您帮我交给赵老师吧。”刘好好从书包里掏出表格,见他手里还拿着粪勺,善解人意地说,“那我待会儿把表格放您桌上吧?”

    “你可以自己交给他……”唐明亮不会怀疑她说的话,因为他很清楚王主任一直不喜欢木讷而且微瘸的赵一德,这一次转正的机会是留给刘好好的,他和赵一德都心知肚明,他为赵一德抱不平,可是赵一德的脸上除了麻木之外,却看不到任何表情。

    不是他不会争,不想争,而是他很明白,他无论如何都争不过刘好好,她是高中毕业,婆家是京城里的大官,而他则勉勉强强读了个初中,还是个不讨人喜欢的瘸子,怎么可能把这个机会给他?

    谁能想到刘好好竟然主动把机会让给了他!

    唐明亮被刘好好的举动震住了,他从没有想过这个自己一直都觉得太自私,难以相处的女孩子,竟然是个这么善良的女孩子,他为自己之前对她的冷淡和不耐感到愧疚,所以想让她自己去赵一德家送表格,也让赵一德承她这个人情。

    “还是不要了,校长您直接给他要更名正言顺一些,赵老师内向,您就别和他说太多了,省得他心里有压力。”她光风霁月的笑容更加深了唐明亮的压力。

    “好,好孩子……”唐明亮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用苍白无力的语言表达对她的赞许,天天说要学雷锋,但他没有见过雷锋是什么样子的。

    扶老奶奶过马路,给战友送饭,送大嫂上火车,这些听起来很遥远,但是只要不嫌麻烦都能做到,可是将自己的前途拱手让人,却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您谢我做什么啊,这本来就是应该的。”她的眼神明亮而坦荡,将表格压在了唐明亮的办公桌上,“校长,我先回去了,小心别把表格弄丢了,和赵老师说一声,表格填好之后直接送到公社王主任那里去就好了。”

    “欸,好……”唐明亮看着她的背影,手足无措地答道。

    “大姐,我们在这里等了你好久。”刘向上噘着嘴,一脸不开心地看着她。

    “哟,嘴巴都可以挂油瓶了,谁惹你生气了?”刘好好忍俊不禁地看着小弟。

    “大姐,为什么你和小弟他们说不要再提林婉英的事情?”刘天天愤愤然地为刘向上抱不平。

    “这事儿我得向你们道歉,是我利用了你们……”刘好好一脸歉意地说。

    “什么利用不利用的,我不明白,但是我们是一家人,昨晚不是说好了吗?我们是心甘情愿想要帮你的。”刘天天和刘向上都虎着脸,看上去是真的动了气。

    “心甘情愿这个成语用得很不错!”她伸手拍了拍刘天天的肩膀。

    刘天天的脸上立刻泛起了得意的笑容,她比刘学习聪明,又比刘向上年纪大,要更懂事一些,刘好好教他们的东西,她是学得最快最好的。

    “大姐,林婉英和丁志成吓得脸都白了,要不是校长路过那里把我们给逮了,我们也能看上一出好戏呢。”见刘好好的神色缓和,刘向上也来劲了,“大姐,你这招真是神了,比我朝她床上扔蛇还解气!”

 第五十五章 奖励

    (全本小说网,HTTPS://。)

    “这就是人言可畏,流言蜚语有的时候比刀枪还要厉害,轻轻巧巧地就能逼死一个人。”她并没有太多喜色,反倒脸色凝重。

    “林婉英会死吗?”刘天天和刘向上到底还是孩子,立刻吓得瞪大了眼睛看着她。

    “她不会,但如果你们造谣中伤的是别人,也许就会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所以我不想让你们继续提这件事情,这样的手段毕竟不光彩,你们还太小,今后不管遇上什么样的情况,都不允许你们擅自造谣中伤别人,学做这样的事对你们没有好处。”她蹲下来,眼神凌厉,带着十足的压迫感。

    “为什么?”刘向上已经忙不迭地点头答应了,刘天天还是顶着压力问道,今天她见识了流言的厉害,觉得拿造谣这件事当成武器,是一件十分划算的事情。

    刘好好苦笑,自己的做法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难怪刘天天不服气了,如果不是自己初来乍到,实力太弱,怎么也不会用这样不入流的招数来阴人。

    “林婉英到处散播我和丁志成在一块儿的谣言,阿爹昨晚回来朝我发了火,你们那时候是什么感觉?”她不答反问。

    “生气!”

    “觉得特别冤枉!”

    “我想揍那些乱说的人!”

    “对,我昨晚也很生气,和你们的感觉一样。”她点点头,“林婉英不是喜欢胡说八道坏我名声吗?我就让她也尝尝被人冤枉的滋味,这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但是如果今天计划的任何一环出了问题,她还当场把你们几个小毛头抓住,逼问幕后指使者的话,我们就丢脸了,丢的不止是自己的脸,丢的是阿爹阿妈的脸,还有已过世的阿公的脸,你们想想林婉英那个厉害的阿妈,真要是让人知道了,咱们一家在生产队里都抬不起头来。”

    “可是我们没被逮到啊……”刘向上挠挠头,还是很不理解。

    “对啊,我们也就是随便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而已。”

    “那是因为我足够了解他们的性格,知道他们会怎么做,还有就要归功于老天爷了,你没被抓个正着,是运气好。”她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发,“不是每次的运气都能这么好的,造谣中伤这样的招数是阴谋诡计的小手段,为了救急,偶尔为之也就算了,绝对不能当成安身立命的根本,只有提升自己,优秀得让人无话可说,连伤害你的想法都不敢有,这才是最好的反击。”

    她这番文绉绉的话,听得两个孩子云里雾里的,尤其是刘向上,完全就是一脸懵。

    “简单地说,就是今天的事情不要再提了,今后也不准你们学着今天的做法,造谣中伤别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才是我们该做的事,明白了吗?”

    虽然他们还是似懂非懂,但刘好好在他们心里很有权威,见她这么郑重其事,他们也只得乖乖点头,再说了这种手段也不是他们想学就能学得到的,他们可算不来别人会做什么。

    “好了,我给你们带了海蛎饼回来,走,快回去尝尝!”

    “海蛎饼!”两个孩子欢呼一声,一听说有吃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立刻把林婉英的事情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刘好好将卖蛋剩下的钱交给程招娣,程招娣接过针线和钱,清点了整整三遍,不可思议地说,“今天的蛋怎么卖了这么多钱?”

    “这些东西是我用卖草药赚来的钱买的,所以卖蛋的钱就省了下来。”

    程招娣有些受宠若惊,“你这趟到公社里去,没在供销社里见到什么想买的东西?”

    “买了啊,就是这些。”刘好好指了指桌面,知道原主每次基本要拿走卖蛋的一半钱给自己买些乱七八糟的小玩意儿,再帮程招娣买些针线粗布,就不可能再剩钱回家了。

    而她想要的东西要么都有了,要么根本在公社买不到,所以还真不需要再买些什么。

    “大姐,你往常去公社可从来不会记着给我们带东西,只晓得给自己买买买,我上回想摸一下你的口琴,就差点被你揍了一顿。”刘天天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饼,一边笑道。

    “你这丫头倒是挺记仇的。”她忍俊不禁,“你好好学习,等你考上了高中,我也送你一把口琴。”

    “真的?”刘天天惊得差点被饼给噎住了。

    程招娣心疼地直抽气,“你可别太宠着她。”

    “这个不是宠,有奖励才有动力,学习要是能考上高中,我也一样要奖励她。”

    “二姐不喜欢口琴,她唱歌从来都不在调上,给她白搭了……”

    “那就送她一条红纱巾吧。”想起上午在供销社看到的红色纱巾,貌似那种纱巾在这个时代是十分时髦高档的东西。

    刘天天妒忌得都快晕了过去,“大姐,你上回不是说要去供销社给自己买条红纱巾吗?怎么没见你买回来啊?”

    “我现在突然又不喜欢了,宁愿多吃几块海蛎饼,也不要什么红纱巾。”她保证自己说的绝对是实话,对于红纱巾什么的她的确是接受无能啊。

    程招娣小心翼翼地把钱收好,笑盈盈地看着他们说话,“这海蛎又不是什么稀罕东西,下回让你阿舅送一筐过来。”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刘好好的外婆家就在不远的小渔村,几个舅舅都以打渔为生,海蛎这种东西在沿海的礁石上极多,但是生产队收的量却不大,男人们出海捕鱼,女人们就在海边讨个小海,撬撬海蛎打打牙祭,程招娣也算是吃着海蛎长大的,这些年她常常接济娘家,几个舅舅无以为报,也会送一些特色海产品。

    但若说能送来一筐的海蛎,那绝对是夸张了,这年头大家都只能混个温饱,无缘无故的,谁会送这么多东西过来。

    刘好好嗜吃海鲜,这段时间天天喝地瓜粥,都快要丧失味觉了,一想到一筐的海蛎就馋得不行,最后只能靠着理智咽了咽口水,努力压下了念头。

 第五十六章 欢喜

    (全本小说网,HTTPS://。)

    “阿妈,我还买了一些紫菜和海带,做汤味道好,”刘好好把东西交给程招娣,虽然一日三餐饭食都是刘学习在做,但是家里的大小财物还是由程招娣管着。

    “浪费这钱做什么?你要想吃啊,让你阿舅送些过来……”程招娣一边把东西放进柜子里,一面絮叨着。

    刘天天却不耐烦了,“阿妈,阿舅送过来的那点儿海带,还不够我们吃一顿的,哪有大姐买的这么多,每回就只送那么一点儿,放到汤里一点儿味道也没有,小气巴拉的……”

    刘天天比了比小拇指,对常打他们家秋风,却没得到什么回馈的舅舅们并没有什么好感,程招娣却难堪得涨红了脸。

    当年刘长生的家境好,这是远近几个生产队都知道的,哪怕他有残疾,还是有大把姑娘愿意嫁给她,最后刘大力为儿子相中了脾气温和,勤劳能干的程招娣。

    程招娣家境贫寒,他们生产队是整个公社最穷的,是个地道的小渔村,全是海边滩涂,甚至连能够种植粮食的地都没有,分到他们手里的口粮根本养不活一家人,还有不少人家偷偷卖儿卖女。

    谁都没有想到程招娣竟然好命得能够嫁到大目生产队的刘家来,别说是他们生产队了,其他几个生产队的姑娘妒忌得脸都青了。

    刘大力是个明事理的公爹,程招娣在婚后没少接济娘家,可他非但没说过一句难听的话,还常常留些东西让程招娣带回娘家去,幸好有了她的帮忙,几个兄弟才有机会娶上了媳妇。

    反正刘长生是独子,上头又没有婆婆,公爹没有意见,接济娘家本来也没什么,可她偏偏摊上了一个尖酸刻薄的大姑子,刘金凤婚后不如意,三天两头地回娘家要钱要物,知道程招娣接济娘家后,更是将她堵在门口劈头盖脸地痛骂。

    程招娣为人老实,脸皮也薄,哪里骂得过刘金凤,除了“呜呜”的哭也没有其他的办法。

    刘金凤骂完之后,自己的心理平衡了,但是程招娣的自尊心却被深深地伤害了,为了在丈夫和孩子面前显示她的娘家与婆家地位平等,并非像刘金凤说的那样成天来打秋风,她这么老实的一个人也学会了吹嘘自己的娘家。

    也许她并不是有意撒谎吹嘘,而是通过自我催眠来暗示自己和刘长生的婚姻并不是那么不平等。

    此刻被自己的亲生女儿刘天天毫不留情地道出了真相,她的心里说不出有多么难过。

    刘好好通过脑海里模模糊糊的记忆分析出了个大概,却也不知道这时候该说些什么,只得生硬地岔开话题,“向上,你过来看看,这是什么?”

    刘向上昂着脖子,一脸期待地看着她从背篓里拿出了一个藤球,“哇”地怪叫一声,“大姐大姐,这是给我的吗?”

    “当然是给你的,”她抿嘴笑着,“不过我还有个条件。”

    “什么条件?”刘向上踮着脚尖伸着手,却怎么也够不着,心里不知道有多痒痒。

    “这球可是我用咱们挖草药的钱买的,我去问了收购站,他们常年收购这些东西,咱们好好研究研究,去山上挖了卖给收购站,到时候就能常常吃到海蛎饼,还能有这些小玩具。”她将收购站的宣传单拍在桌面上。

    “我去我去,”刘向上高兴得又蹦又跳,“大姐,今后我天天带你去挖草药。”

    他虽然在家很受宠,可在物资贫乏的年代,孩子们能玩的东西实在不多,从出生到现在,还是第一次得到新玩具,把他高兴得都快疯了。

    “阿姐,你真偏心,我明明也跟着你上山挖草药,可你就只给阿弟一个人买东西……”刘天天委屈了。

    “就你委屈,”她笑了起来,拿出了两根红头绳,“这是给你的,还有两根头绳留给学习。”

    “哎呀!”刘天天又惊又喜,虽然不是红纱巾,可是这红头绳扎在头上红艳艳的,也特别好看。

    “大姐最好了……”刘天天当真能屈能伸,抱着她的胳膊撒着娇。

    想当初她初来乍到的时候,刘天天对她那叫一个不屑啊,简直就是横眉冷对,现在却亲热得和什么似的,她不由得失笑。

    其实这些东西,刘长生夫妇也不是买不起,可是他们节俭惯了,每一分钱都省着花,觉得什么藤球啊,红头绳啊,都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完全没有买的必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