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漫漫的和亲长路-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阅读,m。

 第七章:和亲在即?

    (全本小说网,。)

    等到太医来到了楚思凝的营帐之后。大家都着急忙慌地让太医替楚思凝把脉,看看情况的好坏。当太医把了把脉之后,突然有一种不安的神情显露在了他的脸上。

    “敢问凌大将军,咬伤公主的蛇可是头呈三角,身上的纹路呈现花斑状?”那个太医把好脉之后,问着凌明宣。

    “是的。太医,你可知这是何蛇?”凌明宣特别担心地反问着太医。

    “若是没猜错的话,应是那蝮蛇。”太医叹了口气,继续说到,“如今不少百姓以蝮蛇得以苟活,然而逃掉的蛇也是有不少的。那些蛇适应不了喧扰的长安城,只得爬到着深山老林直中才赖以生存。解这蛇毒的草药却是我大汉不常见的。”

    “蝮蛇。。。。”听到太医这么说后,楚思凝的娘被吓得往后退了一下。还好楚思凝的爹扶着她,要不然估计她下一刻就会晕过去吧。

    “不论是何等珍贵的草药,都必须给朕找到!若是医治不好思凝公主,我要你们整个太医院陪葬!”汉帝龙颜大怒地说到。

    “陛下,现如今就算是杀了整个太医院也是无济于事,倒不如早些去寻找那解药。”凌明宣还算是有些理智地说到。“太医,到底要到何处才能找到那草药?”

    “回将军,解这蝮蛇毒的草药我大汉早已绝种,只有乌孙国才有这种草药。那草药唤为金荣草。但要向完全解除思凝公主身上的蛇毒还需要一味药引子。”太医断断续续地说到。

    “别吞吞吐吐地,现在救公主要紧。”汉帝实在是看不下去那太医有话不敢直说的样子了,于是便下令说到。

    “回皇上,这药引子是三只蝮蛇的蛇胆。”太医作了作揖,回答着。

    “皇上,臣愿去乌孙借草药。”凌明宣突然双手抱拳,单膝跪在了地上,对着汉帝说到。

    “那好,这草药就拜托你了!”汉帝将凌明宣扶了起来后,拍了拍他的肩,说到。

    凌明宣似乎能感受的到陛下的担心。于是便日夜兼程地骑着马分奔去了乌孙。在凌明宣走之后的下一刻,棕便回来了。汉帝本还好奇这只鹰为何无缘无故地飞了过来,还泰然地扑腾近了营帐。

    棕飞到了桌子上,将嘴中三颗黑漆漆的带着血迹的东西吐到了盘子中。太医赶忙跑过来查看,兴奋地笑着。

    “蛇胆!这边是那蝮蛇胆!”太医激动地说到。

    “这只鹰好似在哪儿见过。”汉帝仔细端详着站在桌子上的棕,说到。

    “回陛下,这是小姐养的。据凌大将军说,这只鹰还是乌孙国罕见的鹰呢。”雁儿在一旁插嘴到。

    “乌孙国?”汉帝看了看棕,但是之后的视线却又停留在了一旁堆放着的书籍上。“《荀子》、《孙子兵法》怎么?公主速来就爱看这些书吗?”

    “回陛下,小姐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所以才看这些”雁儿正想继续说下去的时候,却被营帐外的一个声音给打断了。

    “禀陛下,乌孙大禄和左将军求见。”那个士兵双手抱拳,单膝跪在地上,说到。

    “他们来做什么?”汉帝皱着眉头,反问到。“随朕去朕的营帐。除了丞相府中人,太医和凌将军之外,任何人不得打扰公主休息。”

    “喏!”那个士兵朝下点了点头,说到。

    等到汉帝离开之后,楚思凝的爹和娘才能靠近她,好好地看看她。汉帝既已下旨封楚思凝为公主,其用意在于让楚思凝与乌孙国的新昆弥和亲,以此来维护两国关系的友好。

    既已是公主,便是汉帝的女儿了,在大庭广众及其汉帝的面前,楚思凝的爹娘又怎敢唤她为女儿呢?

    “孩子,我可怜的孩子,若不是我当初执意要生下你,说不定,你也不会落得如今的下场。都是娘的错,都是娘的错”楚思凝的娘握着楚思凝的手,哭着,说到。

    楚思凝好似是听到了自己亲娘的哭声似得,缓缓地睁开了眼。“娘,你怎么哭了?原谅思凝已经没有力气为您擦去眼泪了。”

    “太医!草药来了!”就在楚思凝话音刚落下后,凌明宣手拿着草药,说到。

    “太好了,真是上天也保佑着公主,不让她死啊。”太医一只手拿着蛇胆,一只手拿着金荣草,说到。

    只见太医将蛇胆洗净,把金荣草捣碎之后,便给楚思凝服药了。处于昏迷状态的楚思凝吃下了这解药之后,方才被蛇咬的伤口处也渐渐冒出了黑血。

    不久后,楚思凝缓缓地睁开了眼。她的爹娘陪同她说了好一会儿话,才恋恋不舍地让她歇息,自己离开了。

    “在思凝还尚有一丝意识之时,便已听到了凌大将军要去为我找解药的话语。”楚思凝虚弱地靠在床头,说到。“多谢凌将军相救。”

    “公主不必言重,明宣只是。。。。”刚想继续说下去的凌明宣却被营帐外一个侍女的声音打断了。

    另一边汉帝的营帐内,乌孙国的大禄和左将军手中拿着一封书信。并且将那封书信递给了汉帝。

    “在赶往大汉的路途上,恰巧遇见了凌明宣,凌大将军,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我便将随身携带着的金荣草给了将军。”大禄双手抱拳,鞠了一躬后,说到。

    “昆弥说了,一月之后,大汉便可派和亲公主前往我乌孙国和亲了。”左将军也是恭恭敬敬地说到。

    汉帝也是左右为难。一边是一直都维护着友好往来了乌孙国,另一边则是与和安长相十分相似的楚思凝。陷入两难境地的汉帝反复地思考着。

    “你们也看见了,朕的思凝中了蛇毒,少则要一月才方可将伤养好。朕实在是不好办啊。”汉帝想到刚刚楚思凝受伤的事情后,便开始说到。

    “乌孙国也有御医,况且乌孙国还有金荣草。若是将和亲公主嫁去我们乌孙国,想必伤会好得更快吧。”大禄可以算是见识过了无数借口的人,汉帝这小小的借口又怎会困到乌孙国的大禄呢?

    “如此,那十日之后朕便将和亲公主送去乌孙国。”汉帝沉默了片刻,双手握着拳,说到。

    另一边楚思凝的营帐外,一个侍女气喘吁吁地跑了进去。见到了凌明宣后,便急匆匆地行了一个礼。

    “什么事?公主的伤才刚好,你这样冒冒失失的,是存心让公主担心的吗?”雁儿用责怪的语气说到。

    “奴婢不是有意的,奴婢这样冒失还是因为方才路径陛下营帐的时候,听到陛下正和乌孙国的大禄还有一个是乌孙国的左将军谈论着公主。说是十日之后便将公主派去和亲啊!”那个侍女越说越急,越说越大声。

    听到此消息的楚思凝连忙撑起自己虚弱的身子。许是用力过猛,楚思凝咳嗽个不停。而另一旁的凌明宣却好似一尊石像,动也不动。

    “咳咳,你们都退下吧。咳咳。”楚思凝一边咳嗽着,一边说到。“凌将军留步。”

    凌明宣停住了原本想要踏出营帐的脚步,向后一转。“恭喜公主。”

    “呵,难道这就是你的回答吗?”楚思凝有些心灰意冷了,说到。“带我走。”

    “公主说笑了,您贵为和亲公主,十日之后便要远嫁乌孙国。若是明宣听从公主的话,带您走,那想必两国必不可少的便是交战。我又怎能让这狼烟再起呢?”说完,凌明宣便转身离开了营帐。

    楚思凝一个人愣愣地坐在床榻上,嘴角的一抹冷笑随之而起。“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楚思凝喃喃地在嘴中呢喃着这首上邪。她泪眼婆娑,轻启朱唇:“不,应该是我愿与君绝!”

    为国争荣,远嫁他国,这是楚思凝的任务,也是楚思凝的结局。她从未输过,也从未伤心过,但是这一次,她认真地爱的一个人,却以天下为己任,宁可要这江山的一时安宁,也不要美人一世的爱。ip0(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八章:得民心者,得天下

    (全本小说网,。)

    距离十日之后的和亲,已经过去了六日了。也就在今日,凌明宣被汉帝派往大月氏出击敌军。

    “小姐,一直待在着宫中也是挺无聊的,要不我们出去走走吧。”雁儿对着正在宫中发呆的楚思凝说到。

    “有什么好走的,不足三日之后我便可出去了,永远都回不来了。”楚思凝叹了口气,说到。“大禄和左将军还没走吗?”

    “是,大禄和左将军想跟小姐你说说有关乌孙国的礼仪。不过小姐您已经连续六日都借口推脱掉了,今日怕是推脱不掉了。”雁儿话音刚落,那个左将军便直接破门而入。

    “公主,你今日难道还身子不适吗?”左将军看着楚思凝面露红润,不像是有病之人,于是便说到。

    “不,今日我的病的确是好了,只不过,我已与父皇约定好了,今日要去施粥。若是左将军与大禄很闲的话,一起过来帮忙吧。”楚思凝笑了笑,说到。

    吩咐雁儿准备好东西之后,楚思凝,大禄还有左将军便同乘一辆马车出了宫,到了那些穷人的聚居地。这一路上,大禄和左将军又怎么会不好好把握这个好的机会呢?于是乎,一路上,楚思凝就听着了左将军和大禄滔滔不绝地讲述着乌孙礼仪了。许是没见过马车,一看到楚思凝下了马车后,那些人便都蜂拥而上。看见楚思凝身边的侍卫们各个都带着刀,那些穷人们都害怕极了,不停地后退。楚思凝阻止了身边的那些侍卫,自己反而却向前走了几步。

    “大家不要害怕。早就听闻你们吃不饱。于是我多次向父皇请求,他终于答应让我今日来施粥。大家都过来拿个碗盛点粥,然后再每人那个馒头。”楚思凝一边说着,一边吩咐着手下的人将事先准备好的两大桶粥和两大盆馒头拿了过来。

    那些穷人看见食物了,都纷纷听从楚思凝的,排着队,领着粥,领着馒头。左将军和大禄当然都闲不着了,他们两个男人盛粥,楚思凝分发馒头。

    看到大家都开开心心地吃着,楚思凝也开心地笑了。这时候,一个穿着破破烂烂的小男孩牵着一个浑身伤痕累累的小女孩前来讨粥吃了。

    “孩子,你们身上的伤,是怎么搞的?你们的爹娘呢?”楚思凝心疼地问着那个小男孩和小女孩。

    “唉公主你有所不知啊,这两个孩子都是哑巴,爹娘都被那专横的陶地主给活生生地打死了。”一旁的一个老翁说到。

    “陶地主?怎么?他一直都是这么专横跋扈的吗?”听到那个老翁的话语,又看了看那两个可怜的孩子,楚思凝便心疼地反问到。

    “这姓陶的,自古以来家中都有在朝廷上当官的,所有的百姓见到他们必定都要退避三舍,久而久之地便开始嚣张拨扈起来了。竟不知有多少人惨死在如今这个地主的手上啊。”那个老翁语重心长地说到。

    “雁儿,找人给这两个孩子上药,你陪我去一趟这个陶地主的府中。”楚思凝摸了摸那两个孩子的脸,说到。

    “喏。”雁儿稍微往下蹲了蹲,说到。

    “孩子,不怕,姐姐帮你们讨回公道。”楚思凝越看那两个孩子便越发地心疼,“不知老翁可否带我去这陶地主的家中?”

    那个老翁愣愣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楚思凝此次前去,若是不公布身份,必定会遭到那姓陶的一顿臭骂,但若是公布了,那他们就不必再担心自己会被打死了。

    “你们谁啊。”刚到了陶府,从门口的那两个家丁的态度和语气就可看出很嚣张。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有什么样的主子,必定会有什么样的仆人。

    “呦呦呦,这是打哪儿来的美人儿啊,怎么,想要投到你陶大爷的怀抱了?”那个陶地主恰巧从府中出来,看到楚思凝国色天香的脸后,便开始调戏起了她。

    “早就听闻陶地主幽默风趣,不知可否与小女子去一个地方?”楚思凝装出娇羞之态,说到。

    在一旁看着的大禄和左将军有些心惊了。心中不禁产生了诸多的疑惑。直到一路跟着他们到了公堂,他们才知道楚思凝的计划了。

    “你带我来公堂做什么?”那个陶地主疑惑地挑了挑眉,反问到。

    楚思凝没说话,笑了笑,拿起鼓槌开始击鼓鸣冤了。那陶地主见状,终于恍然大悟了,于是便做出了嚣张的神色。

    “升堂!”“威武!”朝堂之上,大家都笔直地站着,无一人跪下,弄得判官很尴尬。

    “大胆,见到本官你们还不跪下?”那个判官为了挽回点颜面,于是便说到。

    “敢让老子跪下,你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啊!”那个姓陶的地主开始嚣张跋扈起来了,说到。

    “若大人明官,秉公办案,小女子必定会跪,但您若是徇私舞弊,那小女子岂不是跪的不值?”楚思凝振振有词地说到。

    “罢了罢了,击鼓者何人?”那个判官清了清嗓子,自知自己说不过那二人,于是便问到。

    “正是民女。民女要状告陶地主欺凌穷苦人民,身上背负着不知多少人的命!”楚思凝半跪着,说到。

    那个判官看了看楚思凝,又看了看那个嚣张跋扈的陶地主。那地主本就专横,就连他这个父母官都管不了,现在有人要状告他,就算是再有胆的人,也不敢不徇私舞弊啊。

    “此时无凭无据,你还是退下吧,本官相信陶地主的为人。”那个判官果然不出楚思凝的所料,徇私舞弊了。

    楚思凝直起身子,冷冷一笑,不停地说着有关那个陶地主打死穷人的证据,但是那个判官却依旧是不停。

    “来人啊!此女子顶撞本官,不听本官的,关去牢中!”就在即将有人要抓着楚思凝走的时候,左将军和那个大禄出手了。

    “判官,你可别后悔。”大禄作了一下揖,说到。

    “何必关去牢中这么多事啊。倒不如交给我。”那个陶地主走到了楚思凝的身边,用手挑着她的下巴,说到。

    “你就不怕此事传到陛下的耳中吗?”楚思凝用凌厉的眼神瞪着他。

    “呵,陛下?我祖父乃是先皇最重要的大臣,父亲可是朝中的丞相,我的姑姑可是陛下的亲姐姐,陛下见到我们还要避让三分,我为何要怕他?”显然是吹牛吹过头了,那个姓陶的自己都有些心虚了。“你倒不如从了小爷我,保你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大胆!竟然敢公然调戏公主,该当何罪!”雁儿拿出了身上要的腰牌,对着那个姓陶的地主,说到。

    “公主?”那个姓陶的看着雁儿手中的腰牌,颤颤巍巍地跪了下来。

    “怎么?方才不还是振振有词的一个嚣张地主吗?怎么现在倒是给我跪下了?你不是说连父皇都不怕吗?”楚思凝冷冷地笑着,说到。“判官,本公主再给你一次机会,好好处置陶地主,若是办得好,说不低我会在父皇面前美言你几句,若是还像方才那样徇私舞弊,那就由不得你了。”

    “喏喏。”判官跪在地上,全身发着抖,说到。

    离开了公堂的楚思凝又回到了那些穷人的身边,对着他们说着鼓励的话语,并且让他们懂得保护自己,若是真遇到了什么疑难,或是受地主威胁了,就去找楚丞相。

    回宫的路上,楚思凝好好地反思过了。“放心吧,还有两日,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你们乌孙的礼仪的,一定会做一个让你们昆弥喜欢的和亲公主。”

    “小姐,你不是”雁儿欲言又止地说着。

    “我若不嫁,乌孙与我大汉定又会狼烟四起,为了我大汉的江山,我必须这么做。更何况,这是唯一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了。”楚思凝望着马车外,说到。

    “那还真是欣慰啊,剩下的这两日,我们会好好地教您的。”大禄欣慰地说到。

    就在马车即将要驶进宫内之时,那些穷人们都纷纷拦住了楚思凝的马车。

    “公主,今日若是没有您,我们怕是日后有的好受的了。多谢公主今日的相救。”“多谢公主相救!”

    “你们这是做什么!快起来!”楚思凝连忙下了马车,将他们扶了起来后。这时候,围观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思凝公主,您和和安公主一样,不嫌弃我们。只可惜和安公主命薄啊”那个老翁叹了口气,说到。“公主,您能不能不要嫁去乌孙国?我们不想让您像和安公主一样”

    “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楚思凝将老翁扶了起来,说到。“但是,我若是不去,两国必定会交战,到时受苦的还是两国无辜的百姓,况且乌孙国的昆弥已经指名道姓要我和亲,我不去,谁去呢?”

    那个时候的楚思凝很美。百姓们都感动得留下了泪水。竟不知,有多少的公主是像楚思凝这般,牺牲自我,只为保住这大汉的江山和两国百姓的安宁。

    楚思凝她得到了民心,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和祝福。ip0(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九章:自己的路,坚定的心

    (全本小说网,。)

    “思凝公主,您还真的不知长相与和安公主相似啊。”那个老翁偷偷地抹着泪水,说到。“自和安公主嫁去乌孙,换得了两国暂时的安宁,但这必定不是长久之策。公主远嫁乌孙之日,我们定当来此,欢送公主。”

    “多谢老翁了。”楚思凝笑了笑,说到。“已没时间再闲聊了,剩下不到两日的时间,我还要好好学习一下乌孙的礼仪才是。这几日虽不能出宫来给你们施粥,但我会吩咐我的侍女来的。”

    “多谢公主!”众人作了作揖,纷纷感动地说到。

    就这样,楚思凝告别了他们,再一次地入了宫。但是当她回到宫中寝室之时,却被汉帝传了过去。

    “参见陛下。”楚思凝行着大礼,对着坐在书房内的汉帝说到。

    “免礼吧。”汉帝揉了揉眉心,说到,“你当真想好了?若你不愿意的话,朕还可以跟乌孙昆弥说说情。”

    “陛下,您从封我为公主开始,便注定了这样的结局了。思凝并非陛下的亲骨肉,但是思凝却能想象得到,若是陛下与自己的亲骨肉分离,是多么的痛苦。纵然思凝也不舍爹娘,但若是思凝前去乌孙和亲,能换来两国的交好的话,必定也能为陛下分忧,为两国的百姓减轻战事所带来的苦恼。”楚思凝摇了摇头,答复着汉帝。

    “唉”汉帝叹了口气,苦笑着说到,“你还真是像极了朕的和安啊。若是和安还在,说不定也会说出如此的话语吧。”

    “陛下节哀,和安公主虽已辞世,但她却依旧陪伴着我们。”楚思凝弯了弯腿,说到。“还有两日,望陛下妥善处理。”

    “好!朕你一定会让你风光出嫁,朕一定会让大汉子民永远记住你的!”汉帝点了点头,说到。

    “请陛下准许思凝,这两日,回丞相府好好地与父母道别。”楚思凝说着说着,便留下了泪水。看着楚思凝的泪水,汉帝会质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做错了。

    不知过了多少个时辰,楚思凝终于出了宫,到了丞相府。望着那仿佛自己已经许久未踏入的大门,楚思凝再一次流下了滚烫的泪水。

    门口的仆人看到了自家的小姐来了,于是便欣喜地跑进府内通报了。楚思凝走上了那熟悉的台阶,一级一级地走到了大门口。

    不一会儿,楚思凝的爹娘就立马匆匆忙忙地赶了过来。可能是太急了的缘故,丞相夫妇上气不接下气,额头上还有些汗水顺着憔悴的脸颊流下。看着自己年迈的爹娘如此的憔悴,楚思凝是说不出的心疼。

    “不孝女思凝竟让爹娘如此憔悴,此乃大义不道也,还请爹娘责罚。”楚思凝跪在了自己爹娘的面前,流着泪水,呜咽着说到。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楚思凝的娘一边扶起自己的爱女,一边说到。“此次你回来爹娘也早已聊到了,两日后你便要与乌孙昆弥成亲。爹娘舍不得啊!”

    “娘!”楚思凝擦去了自己娘脸上的泪水,抱着她哭到。

    雁儿看着看着,竟也跟着哭了。这和和乐乐的一家本不必被拆散,本可以安安稳稳地过完他们的一生,但是,一瞬间,整个国家的安危都落到了楚思凝的肩上,这让她如何承受?也就只有今日,可以好好的发泄一下了。

    “雁儿愿追随小姐,赴汤蹈火,在所不惜。”雁儿突然跪了下来,抽泣着,说到。

    “你当真不后悔吗?也许一辈子都不会回来了。”楚思凝扶起了雁儿,说到。“你大可不必这么做。”

    “雁儿不后悔,再说了,雁儿要是去了,还可以代替老爷和夫人照顾小姐。”雁儿抹了抹泪水,说到。

    就在这不知不觉间,这一天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天空也由湛蓝变得橘黄,再由橘黄变得漆黑。在这紧张而有限的时间内,楚思凝又怎么敢怠慢呢?在楚思凝不懈的努力下,她终于通晓了乌孙国的礼仪规矩,包括一些有关乌孙新昆弥之事。

    原来,新昆弥一继位,便有一个乌孙国本土的贵族女子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