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路雄才-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说这还是一种猜测与推论的话,看了那两个笔记本之后,你会毫不怀疑了。

    说是笔记本,实际是两个帐本。面记着两本帐,一本是经济帐,一本是风流帐。

    钟成首先看那大一点的那本。面清清楚楚地记载着他的“收入”明细。

    其一页写到:

    8月12日:

    张又斌送两千元。

    李送四千元。

    8月13日。

    王总送3万元

    8月20日:

    常圆园送5000元

    退还张又斌2000元

    冯章平在旁边说:“这个张又斌我知道,是四的语老师,他曾经找过胡校长,但后来没调成。胡校长还是讲规矩的,把收的钱退了!”

    钟成说:“别看每一笔数量不多,但加起来数量还是可观!”

    冯章平说:“我用计算机算了一道,总额有一百多万!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想不到胡校长会是这样的人!”

    钟成不表态,接着看第二本。

    笔记本的扉页还有题词:

    二八佳人体如酥,

    腰间仗剑斩愚夫,

    虽然不见人头落,

    暗里教君骨髓枯!

    看到这里,钟成笑道:“真是明知故犯啊!当然也可能是他的自嘲吧!”

    笔记本里面则记着他和女人发生关系的时间与地点。

    例如:成艳,x年7月3日,宿舍

    最后一页写着:

    张娜,6月7日,办公室

    胡小莲,6月16日,家

    看了之后,钟成觉得触目惊心。一个道貌岸然的老校长,竟然是一个既贪婪又风流的败类!

    冯章平说:“钟局长,您看这件事应如何处理?”

    这件事的确不好处理!如果通知了亲属,亲属肯定会崩溃!这是他们无法面对的事!

    如果报告给纪委,后果跟更严重。死去了的人将会受到审判,他的亲属在世人面前将抬不起头来!更要命的是,这件事将会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教师的形象与教育局的形象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自己也将受到民众的责难和级的批评。

    钟成对冯章平说:“老冯,你很有政治头脑啊!我觉得对这件事的最好办法是不处理!当没有发生过这件事!”

    冯章平为难地说:“可是,这好像不符合组织原则啊!再说,这笔钱怎么办?”

    钟成说:“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了维护大局,我们只能灵活处理了!钱,我们把它做为学校的奖学金吧!对外说是某个不愿透露姓名人士的捐款。

    一之行回来后,钟成感觉到格外轻松。一的问题告一段落,新一年的民师转正工作又开始了。

    钟成在农村学教过,知道民办教师的辛酸疾苦。

    民办教师的苦,一是工资低,二是地位低,在身份公办教师又低了一等。

    吸引他们干下去的一个主要动力是转正。

    但是每年的指标有限。每个乡镇一年才两三个,僧多粥少,为了这两个指标每年都争得头破血流的。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到教育局找关系的多,告状的也多。

    钟成决定在启动这项工作前,到各地去搞一下调研。他和几个副局长分成几个小组,各带几名干部,分头下乡。

    钟成首先来到的是罗庄镇。跟着他的是人事科的孙全友和秘科的颜芬。任以来,他虽然回过这自己曾经工作过的地方。罗庄镇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

    钟成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来,是因为他已经准备好了足够的礼物了。有一个台湾老板要在江捐资500万建一所农村学校,钟成决定搞一点特权,把这个机会留给罗庄镇。

    另外,这次民转公,他也想给罗庄多分一两个指标。

    这都是在他职权范围里的事,有私心,但是并不违背大的原则。

    张光年现在已经是教育组组长了,接到通知,立即前往路口迎接。教育组的全体干部、几个学的校长都来了。

    一行人到教育组的接待室里坐定后,钟成朝颜芬使了个眼色,林彤说:“告诉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次张局长来,给罗庄教育送来了一份厚礼。台湾林氏集团要捐资五百万建一所农村学,在钟局长的争取下,这个机会给了我们罗庄。”

    张广年带头鼓起掌来,接待室里的气氛顿时热烈起来。

    张广年激动地说:“钟局长,你真是我们罗庄教育的大恩人啊!将来一定要载进我们罗庄镇的史册啊!”

    孙全友纠正道:“岂止是要载入罗庄镇的史册,要栽入江北的史册!”

    钟成很满意这种被人拥戴、被人吹捧的氛围,这也是当官的乐趣之一。

    他相信自己带回的这份厚礼一定会为他在罗庄赢得高度的评价。这有一种衣锦还乡的感觉。可惜的是不能像汉高祖刘邦回老家那样,为家乡父老免税三年。并唱《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风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那才是大丈夫所为啊!

    他谦虚地说:“把这个项目放在我们罗庄,不是我个人的决定,是局党组全盘考虑后做的安排。我们罗庄的教育,论人才,可以说是人才济济,但是硬件建设一直跟不去,制约了罗庄教育的发展。局党组基于这一点,才把这个机会给了罗庄镇。我要说的是,大家不要只感谢我,要感谢局党组。我希望大家把握这次难得的机遇,把罗庄的教育推一个新的台阶!”

    这番话是不得不讲的。不然让这些人在外面一乱传,自会留下话柄。大家心领神会,改口说:“是是是!我们衷心感谢局党组对我们罗庄镇的关心!”

    在他们心目,所谓的局党组,是钟成。接下来,钟成和他们谈起了罗庄镇民办教师的状况。

    张光年说:“我们镇现在还有民办教师135人,其在编在册的民办教师84人,如果按每年两人的速度转正,得40多年才能转完啊!”

    他接着说:“民办教师的状况堪忧啊!我们镇而言,队伍大,人员参差不齐,按照教育局‘下一批,转一批’的政策,我们面临着一个大的问题!”

    钟成问:“什么问题?”

    “目前的转正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从理论讲,的确可以选拔优秀的老师到教学岗位来。但是实际情况是,老民办教师资历老,贡献大,但是他们普遍水平低,靠考试是不能转正的。年轻教师知识水平高一些,凭考试转正对他们有利,但对老教师又不公平。”

    “不是说,教龄长的可以加分吗?老教师还是有优势的啊!”钟成问。

    “是的,最多的可以加到三十分。听起来好像是很大的一个数字。可是这些老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年轻教师的差距,哪里只有三十分呢?年轻教师多做一个题目,相当于他们教了十年。他们很多都是既要忙教学,又要到田里种地,没时间学习,也学不进去了!可悲啊!”

    钟成感慨道:“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也是国独有的一种现象。民办教师为农村教育付出了太多,但国家又无力解决他们的问题。这个问题不好解决,但是又不得不解决。解决不好,我们会挨骂的啊!”

    他说的是真话,也是真心地同情这些民办老师。但是他感觉到无能为力。

    本来自
………………………………

第131章 为民请命

    晚饭后本来打算回县城,但光年执意相留,只好在这里过一夜。 孙全友被劝了牌桌。李倩在旁边看。

    钟成不打牌,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回家走走。钟局长说:“钟局长,我陪你去吧!”

    钟成说:“不用了!你在家招呼好他们几个!我回家话话家常!“

    钟局长对李倩说:“小李,你陪钟局长走走吧!我们乡下黄昏的景色很美的!”

    这句话正李倩的下怀,欢天喜地地跟着钟成出来了。钟成知道回家有一条近路,和李倩走下大路,踏了一条田间小路。

    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田间的小路撒落了一地的碎金。路行人寥寥,两人并肩前行,犹如一对恋人。

    钟成见前后无人,搂住她的腰,在她的耳垂亲了一下。

    这一亲撩动了李倩的情愫,她一扭身,钻到了钟成的坏里。两人在路热吻起来。

    她被他弄得浑身发软,身体直往下坠。钟成看了看旁边的田野,正好蔬菜大棚在旁边。此时暮色渐浓,路行人已断,他拉着李倩,往大棚奔去。

    正要往里钻,却听得里面有男女说话的声音。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他轻轻地在塑料布戳了一个洞;影影绰绰地看得见一对男女在干好事。

    他们背对着钟成,所以钟成看不见他们的脸。钟成把李倩拉过来看好戏,李倩只看了一眼,羞得钻进了他的怀里。

    钟成正打算和李倩离开,再找一个好地方也来亲热一番,不料里面的人又开始说话了。两人好事办完,聊起天来了!

    女人说:“天天让你快活,这次民转公考试你一定要帮我的忙!”

    男人说:“没问题,如果找关系找不通,我帮你除掉张四海。次考试他是第三,你是第四,录取了两个之后,他是你这次考试的最大障碍,他一除掉,你是第一了,这样你靠得住了!”

    女人说:“你别说得吓我了,弄出人命案不划算的!”

    男人道:“你当我傻啊!考试前我想办法让他考不成行了。”

    女人说:“有什么办法?”

    男人:“这是我们男人的事,你别管了!无毒不丈夫,到时候要出人命也在所不惜!”

    钟成听得冒出了一声冷汗,怕他们出来撞见,不敢再听下去,拉着李倩要走。李倩浑身发软,走不动,钟成索性将她背起来,又走回到了小道。

    他放下李倩,心情沉重地对李倩说:“算了,我们往回走吧!太可怕了!堂堂的人民教师,为了转正,竟然不惜铤而走险啊!”

    李倩心里感到好懊恼,为什么每次要和钟成成好事的时候都有人捣乱呢?真是好事多磨啊!

    不过女人毕竟是女人,女人的同情心是跟强的。她挽着钟成的胳膊,一边往前走,一边说:“我觉得这个女人好可怜!虽然我觉得她的做法不可取,但是这也折射出了民办教师的悲惨处境。我觉得她也是处于无奈,法无可恕,情有可原!”

    钟成想批评她这是典型的妇人之仁,但也觉得她说的话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政府能尽快地解决民办教师的问题,他们又何至于想这样的坏主意!

    李倩又说:“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

    钟成说:“查!只要问一问去年是谁在考试是第四名可以知道这个女人是谁了!”

    李倩说:“查出来又能怎样呢?你又没证据!把她处分了,她岂不是更加可悲了!她将来又怎样在社会立足?”

    钟成问:“那你说怎么办呢?如果放任不管,很可能要出人命!到时候我也要负责任的!”

    李倩说:“我不管你怎么办!反正我希望你能放过那个女人,成全那个女人,你那么聪明,还想不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你帮帮她吧!”

    这个女孩的心好软啊!钟成不忍心拒绝她,说:“看在我的倩倩的面子,我放她一条生路吧!”

    李倩高兴地说:“钟成,你真好!”。说着,在钟成脸亲了一下。

    钟成说:“快到大路了,小心别人看见!”李倩赶紧放开了钟成的胳膊。

    回到教育组,钟成开始和张光年闲话了一下家常,然后不经意地问起去年民转公考试的情况。

    他说:“听说每年的考试竞争都很激烈啊!从去年的考试情况看,今年谁的希望大一些?”

    钟局长说:“去年的第三名是张四海,很有实力!第四名罗春芳、第五名谢贤明显要强一些。其他的人又和她们差着一大截。罗春芳、谢贤两人差不多,今年鹿死谁手还很难说!”

    钟成心道,原来如此!他问:“罗春芳这个老师怎样?”

    钟局长说:“教是一把好手,可惜命不好!去年男人出了车祸,至今还在床躺着!不容易啊!看今年转不转运,如果转了正,情况可能要好一些!”

    钟成已经答应李倩要帮她了,又听张光年介绍了她的情况,坚定了信心。他对钟局长说:“民办老师不容易啊!我们罗庄的情况更为严重。来这里之前,局党组已经研究过了,决定对罗庄这样的民办教师多一点的乡镇多分两个指标。这是局党组对罗庄民办教师的关怀,希望你把这个消息尽快地告诉老师们!”

    调研结束后,钟成主持召开了一个专题会议,研究民办教师问题。

    最后拿出了一个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方案,一是算断一批,也是给那些并不一定要坚持教的民办老师一笔遣散费,二是退养一批,让那些老了的又转正无望的民办教师每月能拿到一些基本生活费。三是坚决禁止招收新的民办教师,只许出,不许进。四是转正了的老师必须到师范学校进修两年,以提高教学水平。

    按钟成的话说:是要在几年内将民办教师这个令人辛酸的职业在江北市消失。

    方案送到政府报批时,被打了回来。

    江北市市长洛天磊把钟成叫去,将他大骂了一通:“你真是不当家不知道财米贵?算断,退养,算没算过要多少钱?你知不知道财政现在有多少钱?你制定的是什么狗屁方案?拿国家的钱去送人情,让老师们都去感谢你,让老子为你去买单!你想得倒美!买得起这个单也罢了,关键是老子买不起!买不起那些老师会骂老子,骂老子不重视教育,不尊重教师,你这不是在害老子吗?”

    洛市长对钟成一向有成见,今天很恼火,开口闭口都是老子的。钟成不想和他计较这些,但还是辩解到:“洛市长,民办教师对教育是做了贡献的,对他们为教育做出的牺牲我们必须要做点补偿。否则,会引起公愤的!”

    洛市长见这个毛头局长居然敢和他顶嘴,勃然大怒,他一拍桌子:“你算什么东西?再敢顶撞领导,老子撤你的职!”

    钟成的倔脾气也来了,他说:“你枪毙我也要说!同时,我也要提醒你,说话请注意一下领导的形象!”

    办公室主任从来没见过谁敢这样和洛市长硬顶的,不觉有点佩服钟成了。其实他也受不了洛市长的军阀作风,但是为了不让事情升级,连忙将钟成劝走了。

    劝走了钟成后,他又来劝洛市长:“市长,您请息怒!他年轻,不懂事,你也不要和他计较。回头我让他给您写检查,向您道歉!”

    洛市长余怒未熄,又骂起办公室主任来了:“你他妈的少来烦我,该干嘛干嘛去!”他坐在办公室里盘算着,如何整一整这个钟成。他的作风是,战斗失利之后,一定要再次组织进攻。

    钟成是盛全发的爱将,短时间内免掉他着个局长不大可能,必须找到他的毛病后再说。

    目前只能在工作给他制造点麻烦,让他的日子不好过。让他知道自己的厉害。不然,他这个市长的威信荡然无存了。今后谁还会听他的。

    第二天,他叫来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和财政局长,商量今年的经费拨放问题。

    当前最大的财政缺口是江北广场的建设款和转正教师的工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曾经建议采取让教师集资的办法,全市九千多名教师,每人集资五百,将是一笔可观的数字。当时洛市长没同意。但现在他的观点发生了变化。

    他对两个部下叹气道:“我反复想了想,让老师集资这个办法还是很不错的,老师长期靠财政养活,现在,财政出了危机,他们也应该支持一下财政了!”

    财政局长昨天知道了钟成和洛市长顶嘴的事,洛市长一开口,他知道了洛市长的用意。他迎合道:“是啊!早应该这样做了!再说,我们也不是白要,三年之后还是要给一点利息的!这也是逼着老师们存一点钱嘛!可以说是一件于公于私都有利的好事啊!”

    洛市长说:“这件事这样定下来吧!至于转正教师的工资问题,我也想了一个好办法。让每个转正的老师交一万元转正费,那么目前的财政危机不可以度过了吗?”

    本来自
………………………………

第132章 小道消息

    早晨九点;江北教育局里一片可怕的静默。

    走廊里虽然偶尔有人走动,但都尽量做到轻手轻脚,尤其是局长办公室所在的楼层,工作人员更是大气也不敢出。

    为什么呢?因为老板今天不高兴。

    不知什么时候起,人们开始称自己单位的一把手为老板了。既然认他为老板,必须看他的脸色行事。正所谓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

    刚才,钟成大发了雷霆,拍了桌子,骂了娘。这是他到教育局来后的头一遭。一个不轻易发脾气的人,一旦发了脾气,会格外有震撼力。

    市政府不顾教育局的反对,强行地通过了关于要求全市教师集资修建江北广场以及新转正民办教师缴纳一万员转正费的决议。

    政府那边的口气十分强硬:“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不仅如此,措施也十分霸道:集资费直接由财政局在拨放教师工资的时候扣除!民办教师如果不缴纳转正费用,人事局不给办理相关手续。指标过期作废。

    钟成知道,这是洛市长的一石二鸟之计,既解决了他自己的财政危机,又为钟成制造了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这个政令一旦公布执行,一定会在老师引发一场地震。老师们不明底细,一定会大骂教育局,大骂钟成。

    钟成之所以要大发雷霆,一方面是真的生气,真的义愤填膺,另一方面也向教育局的同志表明,自己对这项政策是十分不满的。

    当一项不利于自己部门的政策要宣布与执行时,处在夹缝的部门领导如果不善做处理,会两头受气。

    钟成猜测教育局的职员和老师们知道这项政策时会对他有这样几种想法:

    一:局长钟成为了讨好级,有意牺牲老师们的利益来向级献殷勤,为将来自己加官晋级铺路!

    二:局长钟成无视教师利益,没有为教师据理力争,没有注重维护教师利益,是一个对教师没有感情的家伙。

    三:局长钟成软弱无能,不能保护教师的权益。

    这三种想法将会同时存在。而无论是哪一种对他来说都是不利的。轻则使他失去教师的信任,重则使他蒙受骂名。

    为了先在教育局机关消除一下这种影响,他故意发了这通脾气。

    脾气发过之后,他开始冷静下来思考对策。

    如何既把这项政策执行下去,又不让老师将怨气出在自己身,这是问题的关键。

    他想,在执行这项政策前,必须先向老师们吹吹风,让老师们有个心理准备。到时候真执行的时候,他们的反应不会过激了。

    钟成果断地成立了五个小组,由几位副局长牵头,以检查校园危房为名,到各个学校去进行吹风。

    钟成说:“这次行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尽快地消化这项政策。也是为了在执行政策前搞一下投石问路。吹风的要点大家一定要弄清楚:首先告诉大家这是政府行为,不是教育局的决定。然后,将政府要集资的数目先抬高一倍,再然后说教育局正在和政府谈判,要求减少款项。”

    大家都心领神会。都佩服钟成这步棋走得好!好处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是告诉大家教育局只是一个执行者,这样教育局的责任撇清了。要怪怪政府去吧!。

    二是告诉大家教育局的领导正为此和政府谈判,表明教育局是能够为民请命的。

    三是先把数目说高,到后来执行时却减下来了一半。老师们会在心理有一种轻松感,会有一种犯人减刑了的喜悦。老师们还会因此感谢教育局。这样有利于政策的推行。

    钟成特别强调,吹风要讲究方式方法,不要在正式的会议讲。最好是以一种小道消息的形式进行流传。

    一个副局长对这个安排不大理解,他说:“钟局长,我觉得在会议讲效果要好一些,为什么要通过传播小道消息的形式呢?”

    钟成笑而不答。

    滕副局长说:“王局长,平时那么精明,今天怎么犯糊涂了。我们给大家讲的信息,与面的精神出入很大,再加我们是在把责任往级身推,这是违反组织纪律的,这样的话怎么能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的宣讲?面知道了是要追究我们的责任的!”

    王副局长恍然大悟,拍了拍脑袋,说:“不好意思!瞧我这脑袋,真够笨的!”

    滕副局长补充道:“你可别小看小道消息啊!有时候,它正规的会议精神传播的速度要更快,传播的面要更广。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国人是最喜爱打听小道消息同时又最喜欢传播小道消息的。”

    大家分头下去吹风去了。

    钟成叫李倩把这一批转正教师的名单拿过来给他看。不一会,李倩拿着一份件进来了。

    她走到钟成跟前,回头看了看门外,估计半分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