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明-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他竟然跟自己交流的时候说的是大明官话,这就有点儿意思了,再一看他的身高,所有人都一想,嗯,这不是个倭国人。

    而且听他的意思,这可能是个雇主。

    知道他不是个倭国人,八名老军对他的警惕心也就不那么高,而那三名忍者和那正在牛饮的酒鬼,也稍微的将肌肉放松了一点。很多人已经猜到了吴凤的生身份,在这大海之上,使用大明官话,身高也很是高壮。

    明人穿倭国服饰,身旁的护卫,皆是护卫武士,这人会是什么人呢?

    倭寇。

    靠海生活的国家和人,都知道这群倭寇,也都知道倭寇里面大部分人都是明人,领头的也大多是明人。

    而这个时候,反而是那正在喝酒的男人,停下了牛饮,他将脸转了过来,用炯炯有神甚是犀利的目光,看着吴凤,上下打量着他。

    这八名老军中,有一年龄最长的,应该就是领头的,往前走了几步,走下了台阶,向吴凤微微的一躬身,用大明话说道:“我们听得懂您说的话,这位老爷,不知您有何贵干。”

    “看着几位的兵甲,应该是琉球军伍中退伍的老兵,我这里求贤若渴,希望诸位,可以加入我部,为我而战。”

    “这我们抱歉,这位老爷,我们并不擅长海战,我们在路上打过多年的仗,好像有点跟您的平日的生意有点不符。”

    “诸位,我想你们应该已经知道了我是做哪个买卖的人,但是相信我,我的买卖不只是在海上,陆上也用得到诸位的本领,我有着自己的一片领地,但是这片领地上有的人不服我,我只是希望诸位,是那种敢战、敢当先的老军,而不是那种老兵油子,临战后退,那我想我们就没有什么要聊的。

    反而如果诸位对我撒了一点点的小慌,在战斗之时,如果有人敢偷奸耍滑,不好意思,军法无情,我会用最古老的方式,送他上路。

    诸位在此等待,希望有人雇佣,应该家里需要有人要养,就算是无人要养,也要养自己吧,靠给别人当护卫,能有什么前途呢?不妨跟着我走吧,我会给每人土地,而且家里人越多,给的就越多。

    诸位不妨思考一下我的话,也想请诸位如有稍微一点点的意向,介绍一下诸位之情况,毕竟我对诸位,并没有多少了解。各位的情况,我也并不知道。”

    听闻吴凤的话,八人不禁相互看了看,欲言又止,因为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领头的老军转脸看了看自己的同袍,又想了想家中需要赡养的家人,管他是为谁效力呢?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也无所谓,不妨先跟这个外来人说一下。

    “这位老爷,我们八人,是琉球军中的老卒,在军伍中服役已达十年,两月前刚刚退役,回到家中,却发现家中的田产,都被乡绅、村长学霸占,我们地位低,拿不回土地,又有家人要养。

    没有土地,有的,只是这手上的功夫,所以我们重新披上了甲胄,拿起兵器,希望靠着能给人充当护卫,挣口辛苦钱,养活家中老仅此而已。”
………………………………

第八十七章 战阵,稀缺军事技术啊

    诸位不妨思考一下我的话,也想请诸位如有稍微一点点的意向,介绍一下诸位之情况,毕竟我对诸位,并没有多少了解。各位的情况,我也并不知道。”

    听闻吴凤的话,八人不禁相互看了看,欲言又止,因为不知道该说点儿什么,领头的老军转脸看了看自己的同袍,又想了想家中需要赡养的家人,管他是为谁效力呢?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也无所谓,不妨先跟这个外来人说一下。

    “这位老爷,我们八人,是琉球军中的老卒,在军伍中服役已达十年,两月前刚刚退役,回到家中,却发现家中的田产,都被乡绅、村长学霸占,我们地位低,拿不回土地,又有家人要养。

    没有土地,有的,只是这手的功夫,所以我们重新披了甲胄,拿起兵器,希望靠着能给人充当护卫,挣口辛苦钱,养活家中老小,仅此而已。”

    嗯,为了养活家人,为了有口饭吃,就这么简单,其实吴凤一开始对他们所说的故事就没有多少的期待感,因为他很清楚这群人出来当雇佣军,最大的可能也就是养活家人,别的理由的可能性都没有这一个理由的强。

    “按照各位的说法,各位已经当了十年的兵,不知,擅长的技艺是什么呢?”

    “如您所看到的那样,我们八人之中,有三人是弓手,剩下的五人都是长枪手。

    我们弓手所配的弓箭都是我们琉球人自制的,经历几百年的弓箭,虽然军伍中也有倭国的和弓和明国的小梢弓,但是军中并没有大量的购进,军中的弓手拿着的都是这种弓箭。

    我在这三名老弟兄自小就是岛的猎户,再加在军伍中也是使用弓箭,所以他们的箭法您不用担心,而我们剩下的几名长枪手这一手长枪的功夫也是不赖,而且我们都佩着短刀,近身我们也有一击之力。”

    “我想请问诸位,你们会战阵吗?”

    战阵,这是古代打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术。

    古代冷兵器作战,一大堆人集合在一块,排成队列,相互厮杀。

    如果有组织的共同行进,将军队的实力组成一个拳头出击,而对方是只会站住,等着进攻的时候就一拥而,乌合之众一般。

    那如果人数相当或者是人数相差不大,赢的绝对就是那帮会战阵的部队。

    当然,前提是,会战阵的那群人不是一群脓包,要是那样,要赢就没办法了。

    中华自古以来就讲究战阵,列堂堂正正之阵,主要应对的是骑兵。

    在宋朝,因为燕云16州被石敬瑭出卖给了辽国,宋军因为缺乏军马,所以马军很少,这强力的马军更少。

    而想要在野外野战之中打败骑兵,靠的就是战阵,而在两宋之时也就是战阵发展的高峰,各种各样的阵型,五花八门,太多太多。

    自那时起,各种经过了大发展的战阵便被流传下来,现在正是明国,明国的各地的总兵、游击、将军、千总、千户、百户、千总、把总平时领军作战之时也讲究战阵,而明国周围的国家却不一定都掌握这项技术。

    倭国,只有几户势力强大、传承久远的大名的家族里才有传承着战阵,这还是自唐时,派遣唐使去大唐求学而来,而在其后,各地不断分裂的各家大名打来打去,这种军法倭人把武艺称为兵法,把我们所说的兵法称为军法,这是家族中的不传之秘。

    除非你能将这一家族灭掉,要不然你很难会学到这一家族家传的军法,而如果这个家族在家族即将被灭的时候放火烧掉了整个天守,那么那些珍贵的书籍就会被大火吞灭,家族深传的军法也就失传了。

    自唐之后,基本再无朝代会像唐朝那样,会允许各国那么多的人来学兵法,学马战,学步战,学各种作战,在明朝之时,基本各国都是派人来朝贡,然后得到大量的馈赠品,挣点儿钱而已,学习战阵的渠道很少,而且各个将门也会把这种战法作为家传之学,轻易不外传。

    明国周围的这些国家,很少会有国家能掌握战阵,作战之时,基本也就是将队伍列好,打仗之时,一般就是一拥而,拼人多,拼兵甲,就这么简单。

    明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在作战之时,也只是沿用着元朝传下来的战术,由弓骑兵在两翼射箭,掩护重骑兵、枪骑兵快速的向前出击,一窝蜂,乌泱乌泱的往前冲,就完了。

    别的战术、阵型,没听说过,也不知道。

    自元之后,当年成吉思汗手下那强大的蒙古铁骑留下的财富,被蒙古人继承着的确实很少。那些战术战法,各种骑兵兵种的运用方法,逐渐的失传。

    现在在广大的蒙古草原,那些部族作战,又回到了很多年前的老办法,一窝蜂往前冲,双方就是,非常简单的硬碰硬、一波流,就没了。

    战阵,其实吴凤知道也不多,但是,他却是经过后世军训过的人,他非常明白纪律性和阵型的重要性。

    只要知道了这几点,其实就算不知道那些所谓的三才阵啊,什么阵的,仗也能照样打。

    这阵法,可以花大价钱去明国向那些没落将门,将家族里边的兵法重金收购嘛,只要有了钱,不怕买不到那些古籍,而且,自己手下的那群武士里的很多武士是立花家族的家族武士,他们有很多家学十分深厚,他们也是学过军法的。

    现在自己要大扩军、大练兵,这些武士可以给自己很多的帮助。

    但是现在,吴凤问这八名老军是否会战阵,也只是,大概的了解一下琉球军到底是什么水平,这八名老军都是当兵过十年的老军,他们在军伍之中,经历了太长的时间,他们对琉球军已经可以说成是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如果他们是会战阵的,那么说明琉球军在跟明国交流的时候,学到了不小的东西。

    琉球君的战力,也会在吴凤心里的评价提高一点,但如果八名老军不会战阵,那么琉球军在吴凤眼中的评价就会更弱。

    不会战阵,仅凭一腔血勇,琉球军很难对自己有什么危险。

    列阵之时,以自己武士的精锐善战,对琉球军,简直不能太简单。

    自己打算掠夺琉球沿海,掠夺财富、丁口的计划,也就可以实施了。

    之前说的唠一唠,探探口风,了解了解情况,其实也就说的这一点。

    琉球的情况,吴凤所知的实在是太少,只能根据自己进了这琉球,入了这首里城的所看、所闻,来进行判断,而如果可以从这八名老军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那是最好。

    只是这八名老军是琉球人,如果要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劫掠琉球沿海的人口,他们会不会反抗?

    这是个问题。
………………………………

第八十八章 这八人不能活着

    自己打算掠夺琉球沿海,掠夺财富、丁口的计划,也就可以实施了。

    之前说的唠一唠,探探口风,了解了解情况,其实也就说的这一点。

    琉球的情况,吴凤所知的实在是太少,只能根据自己进了这琉球,入了这首里城的所看、所闻,来进行判断,而如果可以从这八名老军这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那是最好。

    只是这八名老军是琉球人,如果要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劫掠琉球沿海的人口,他们会不会反抗?

    这是个问题。

    吴凤想到这,便立刻问了出来。

    “诸位是在军伍中战斗多年的老君了,现在,我有一个听起来有些无理的问题。

    还请诸位,能给我解答一下。”

    “这位老爷有何疑问,不妨直言。”

    “我想招募诸位,是想让诸位成为我的手下,为我而战,那么那个时候,国家,民族,其实就变得不重要。

    我想知道,如果在我与琉球军出现了冲突,诸位可以为了我跟琉球军英勇作战吗?

    我想诸位应该都已经猜到了我的身份,那么我想请问诸位,如果我有打算劫掠琉球的想法,诸位肯不肯跟随我,为我带路,为我作战?

    我想听的是实话,请诸位可以告诉我实情。”

    听到吴凤的话,八名老军眼里出现了一点点不一样的神情,他们转脸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

    然后,领头的那名老军回过身来,跟吴凤说:“这位老爷,请问您刚刚只是提了个假设,还是真的有这个打算?”

    “不管是假设还是真的,我都希望知道诸位的决心,因为我们是在血里火里讨生活的,要确保身边的人对自己是忠心的,要不然战场之,可不敢将后背托付于他。”

    听到吴凤的话,那名老军点了点头,吴凤说的也在理,人家干的是无本买卖,是在刀尖混饭吃,的确要确保身边的人跟自己一条心,要不然只要有人背后捅刀子,那就是满盘皆输,什么都保不住。

    但是,这问题对于自己,答案却是明显的,“这位老爷,我们在琉球军中服役十年,而且我们还是琉球土生土长的人,我们对这里,对这个国家,对我们的民族,对我们的军队充满自豪,我们虽然为了养活家人,要出卖我们的手艺,靠着手艺混口饭吃,我们并不想跟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民族作对,如果您想雇佣我们,那么我们希望您可以向我们保证,不会劫掠琉球,不会杀琉球一个人。

    我们就会为您作战到死。”

    吴凤听完点点头,像是很欣慰,但是心里却说出了一句话,这八个傻子。

    吴凤心中已对此八人下了结语,这八人已经不能为自己所用。

    这帮人看似好像忠心耿耿,但是这忠心耿耿,又有什么用?

    琉球地处倭国西南,又离明国福建泉州甚进,这一两百年,万国津梁鼎鼎有名,怀璧其罪,自己不打他的主意,就没人会来打琉球的主意吗?

    自己是缺人,可惜呀,这帮人,对琉球充满了愚忠,自己不能用他们。

    自己现在要掠夺丁口,这琉球自己是劫定了,这帮人既然不能用,但他们嘴里的消息,却可以为自己所用。

    吴凤心里已经下了决心,这帮人一会儿在离开之时,定要全部绑走。

    其实说句实话,这八名老兵的技艺在吴凤心里并无有什么想法,一开始有了招募他们的心,也就是为了让他们在训练新兵之时,能够作为教头,将自己的经验告诉新兵,让新兵在战场之时,可以少些死伤。

    而他们的杀人的技艺,在吴凤眼中,并不难得,因为此8人只是非常普通的军伍中的老军。

    而军中老卒,在这世难道少吗?

    这十名老军,看他们穿着的兵甲,应该只是这琉球各地驻军之中的非常普通的士卒中的八人,而并不是琉球军中的禁军以及城卫军这样的精锐军中的一员,那么他们的技艺其实并没有高强到哪里去。

    这等老卒能为己所用,其实也无非就是充当个教头,在作战之时,充当一些低级小军官而已,吴凤并未对他们抱有太多的期望,所以在问完问题得到他们肯定的答案之后,吴凤心中就已经下定结论,这八个傻子,一个都不能留。

    吴凤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这八人除了他们知道的消息,其他的对他已是无用。

    吴凤对他们点了点头,说:“诸位的心思我已了然,多谢诸位,向我说出实情,我做的是无本生意,根本做不了什么保证,诸位要我做的保证,很难,我做不出来,所以,咱们后会有期吧。”

    吴凤向八位老军点了点头,便转向了第二拨人。

    吴凤行事果断,转身直走,径直往堂前正卧着的那名老者而去,还是四步前站定,吴凤身后的武士还是以半圆之形,立于吴凤身后,随时准备,如有人对吴凤有恶意,便立刻持刀而进,将对方斩杀。

    而年轻的这一男一女,男的将右手放在了背后所背的忍刀刀柄之。

    而那女子左手直接握住了腰后的短刀,两人皆是用警惕的眼神盯着吴凤。

    看着此二人,像是受惊的小猫崽子,在这装作凶状,吴凤嘲讽一笑,对他们这种举措十分不屑,而吴凤身后的武士,也是紧按刀柄,紧紧盯着此二人行动,只有此二人稍微有拔刀的意思,刀光一现,便立刻拔刀斩去,将此三人分尸,喂狗。

    吴凤还未说话,那名卧着,好似睡着的老者,睁开眼睛,幽幽的用日语说了一句,“都把手从刀柄拿开,不要在人家面前丢人现眼。”

    听到这老人的话,这两名年轻人,便立刻正襟危坐,将手老老实实的放好,不敢移动。

    吴凤笑眯眯的盯着老头看了看,幽幽的说了一句,“醒了?”

    那老头睁眼之后,直坐而起,回了一句,“醒了。”

    “我想三位刚刚应该也听到了我的话,我对三位也是同样的意思。

    但是我现在有一事特别好奇,还请这位老者,替我解疑解惑。”

    那老人睁开双眼,直视吴凤,回道:“这位先生,有何疑问?可以直说。”

    “如果我未眼拙,三位应是倭国忍者。

    只是,在下实在看不出,三位是哪座忍村的人?”
………………………………

第八十九章 前面谈得不错

    吴凤笑眯眯的盯着老头看了看,幽幽的说了一句,“醒了?”

    那老头睁眼之后,直坐而起,回了一句,“醒了。”

    “我想三位刚刚应该也听到了我的话,我对三位也是同样的意思。

    但是我现在有一事特别好奇,还请这位老者,替我解疑解惑。”

    那老人睁开双眼,直视吴凤,回道:“这位先生,有何疑问?可以直说。”

    “如果我未眼拙,三位应是倭国忍者。

    只是,在下实在看不出,三位是哪座忍村的人?”

    听到吴凤的话,本来刚把敌意压下去的两个年轻人又是猛然一惊。

    手又重新放在了刀柄之,而那老人咳嗽了一声,那两人,又立刻,将自己的敌意收了起来,毕恭毕敬的重新安静下来。

    “这位先生说笑,我等怎么可能会是忍者,我们具是海边长大的渔民,会点儿三脚猫功夫,出海是因为家乡战乱连年,出海找一安静之地,让两个孙子孙女给我养老送终罢了,现在之所以还在这里,只是为了赚点养老钱。”

    “老人家,这会儿,要是光你自己在这说,我说不定还真能信,但你看看刚刚这两个孙子孙女的表现,傻子都知道,我说中了。

    不过你放心,如果你不愿意说,我也就不强求了。

    但我刚刚的话你应该也听见了,我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忍者,在我看来,并非出生低贱,甚至,可以说是在军事战争之中作用甚大的人。

    我知道,在倭国,忍者并不能成为武士,也不能做官,成为一方大名。

    但是,在我这里却不同,我认人不问出处,一视同仁,如先生真愿意投奔于我,为我效力,我愿意对先生委以重任并给予重利重名。

    老人家已经离开了倭国的地界,到了琉球,出了海,倭国的势力就鞭长莫及,但是,我那里虽然称不一个非常好的去处,但希望先生不嫌弃,可以与我一起共创大业。

    如果在下没有猜错,先生现在恐怕能用之人不过一二,说不定也只剩下身边这两人而已,找一安稳之地养老对先生来说这是下下策,不知可有血海深仇未报,可有大业未完成。

    如今像先生所说,只是为了给别人做做护卫,挣点养老钱,然后找一安稳的地方落脚,只要有人给自己养老送终就好,先生真的甘心吗?”

    吴凤这番话,其实在这老人看来,并无多大动心之意,这老人应是忍村之中的管理层,人老,奸,马老滑,兔子老了鹰难拿。

    尤其是这老头岁数一大,对这话里的门门道道清楚的很,这话虽然听起来,不那么打动人,但是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

    而且,吴凤之所以说这样的话,其实他也知道这种句话对这种聪明人来说,够呛会有什么用,但是,他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对方现在已是落魄,对方已然不知在这伢市北角呆了多久。

    就算有人会来找他做护卫,但有没有人像自己这样能问他愿不愿意加入自己的势力呢?

    吴凤敢确定,没有。之后,也没有。

    这是哪?这就是这首里城的伢市北角,来这找的都是什么人?

    铁匠、木匠以及船工、护卫。

    找这样的人手,根本不会费神问对方是否愿意加入自己。

    而这老头确实也这样想,他带着自己的两名下属,来琉球已经来了快半个月了,结果发现确实如吴峰所想,基本没人会来这里求贤若渴,基本都是来这找武夫护卫的,自己是忍者,尤其自己这年岁还大了,腿脚的功夫已经不怎么样了,重要的是脑子,两名下属虽然功夫还在,但是忍者必定走的大多是暗地里或侧面的攻击,正面相对,绝对落败,这如果去当了护卫,人家也够呛会要啊。

    而吴凤所说的话,虽然看似没什么用,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有点用,说的没错,自己的人生还有很大的遗憾,村中的忍者大多死绝了,就剩下自己这几路逃出来的,加起来不到十个人还活着,自己这三人还算了解情况,剩下那几个跑出去的,现在在哪儿都不知道。

    自己的儿子、儿媳妇、孙子都死了,这仇不报吗?肯定得报啊。

    自己的这个忍村的仇,不用报吗?肯定也得报啊。

    但是确实要仔细的去商谈一下,不能如此简单的便应下,而且该了解的也需要了解一下,最起码也要知道对方,打算把自己怎么安排,这才是最重要的。

    “这位先生,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我等的出身,说的不错,我等的确是忍者,而先生又说出我等所想,真是神人也,在下三人,确实身有血海深仇。

    像阁下说的话,在下确实很是心动,还是需要跟阁下仔细商谈一番,互做了解,才可下定论。”

    “老人家说的不错。

    的确需要商讨一番,老人家不知住在后院儿哪个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