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闪巳思业慕诺紫碌娜巳馓鹤幽亍�

    李氏这边的军士们往前行进的,速度并不快,也就是正常的行进脚步。

    整个队伍并没有向前快步或者以略微小跑的形式往前行进,因为前面的人说句实话太多了,就算是很多人在往外翻滚,还有很多人相互纠缠,扭打在一起,更有一排一排的尸体叠在一起,这种情况下,稍微小跑和快步,极其容易出意外,不知道走着走着就会被哪只手给绊了一下,就会摔倒,而有人一旦摔倒,紧密的盾牌阵型就会被破坏,露出缺口,对方的箭镞射了进来,就会出现伤亡。

    身边的弟兄都是同袍,平日里大家一块儿训练,一起作战,共同剿匪挣银子,大家伙都是在同一个饭锅里吃食,现在因为自己的失误,让同胞受伤或者送命。

    自己不仅难辞其咎,身边的弟兄们也会埋怨自己,而且军中法度如山,如果因为自己的问题,出现伤亡,军官不会放过自己。

    自己的顶头上司会一刀宰了自己,拿自己的人头以正军纪。

    所以为了身边同袍的性命,更主要的是为了自己的项上人头,还是放缓脚步,稳扎稳打,慢慢推进为好,这样行进虽然速度不快,但是每一脚跺下去都能稳稳的踩着实物,虽然不知道踩的是甲板,还是人。

    但是最起码不会出现什么意外,求稳最好,而且在所有的盾牌之后的军士每往前一步,身后的甲士就会举起长兵、长刀往下一戳,这其实就是在补刀。

    这一点是为了防止有人在地上躺着装死,然后等着自己过来以后,突然从人群中站起来攻击自己,或者就躺在地面上,忍着痛,然后用刀子割伤自己的脚踝。

    所以抬脚往下使劲的一踩,然后刀尖儿、长兵直接往下就一戳。

    现在人群前面躺着一排一排的人,这些人中,一大部分人的身子都已经僵硬了,血也慢慢停止了流动,开始变得凝固。

    尸体、兵器在这面前的甲板上到处都是,现在还停在自己面前的活人已经不多了,也就没那么多顾忌,大脚抬起,统一的往下一落,直接踩在人身上,一步一步往前行进。

    向两边翻滚的人在边缘处汇合,滚着滚着,身子撞到了一团软软的东西上,就知道撞到人了,而且这团肉肉的东西在动,说明是活人,大概想想自己滚了多久,滚了多远,就知道到边儿了,这个时候手里还带着刀,先不急着起来,先转脸看看是不是自己,是自己人,相视一眼,相互点个头,如是敌人,手里的刀正好派上用场。

    现在是在作战,自己现在向两边滚,却还是滚到了人群里,周围敌友不明,如果贸然站起,那就是周围人的靶子,极其容易挨刀子。

    这个道理,刚刚的那几个笨蛋用他们的惨叫声提醒了大家。

    大部队往前,海鲨团的人边放箭,边逐渐后退,其中,几人往前快走几步,扶起来就要过来的同船弟兄,就立刻转身后撤。

    眼看人家就要上来了,这个时候明明知道敌不过,还往前走,这不是找死吗?

    还是往后退,保留实力再说,而且他们就算身穿铁甲,自己也不是没有办法。

    只不过那项利器在后面,现在不在这里,先避其锋芒。

    前面遇到了一堆甲兵,这个消息已经往后传了。

    正在前面战事胶着的时候,后面战船上的水手拿着一样东西,快速的往前跑着,这样东西到了,对方的盾牌铁甲就能破了。

    敌退我进,海鲨团众一步步后退,这边就在一步步的往前进。

    人群在不停的往前进,脚下的那些人也在变成一滩滩的肉酱,两旁的辅兵已经快速的冲到那些滚到两旁的人面前,对他们进行甄别,海鲨团的人格杀勿论,自己一边的人赶紧往后拖,拖到后面去检查救助。

    虽然海鲨团众往后退,但其实并未往后撤离,而是一直在跟对方保持着一定距离,双方对峙着。

    自己一方有盾牌,箭镞根本不怵,李氏的军士排成军阵,盾牌在前,一步一步向敌方逼近,前面那一叠叠的人已经踩了快一半,就在这个时候,对面的海鲨团众突然停止了后退,原来藤牌到了。

    双方在不断的后退前进之中,弓箭依然还在对射,并未有一时的松懈,而且这种不断的对射,使得行进之中十分危险,自己往后退一步,稍微看了看左右的情况,说不定就会有一箭射中自己,尤其是海鲨团这边身上无甲,太吃亏了。

    现在藤牌到了,几十名手持藤牌、腰刀的海鲨团水手快速在人群前摆成一排盾阵,这盾牌上下交错,下面一排,上面一排,相互交错正好将这圆盾相排的时候形成的上方空隙给挡住了。

    这藤牌是典型的明国南方的藤牌制式,牌面很大,直径近一米,人持藤牌蹲下,可将身子全部遮住。

    藤牌用藤条编成,边缘外伸,而牌面却开始内凹,直到到了藤牌中心,却又重新向外伸,有点儿类似圆草帽,只是这草帽大了很多,藤牌上过桐油,十分轻便,防护性很强,可防刀枪。

    这两排藤牌一摆好,立刻将后面的人防了个严严实实,射来的箭镞根本不能威胁到他们。

    而这同样也限制了他们海鲨团的人射箭,毕竟现在盾牌已经合上,如果自己要射箭,就要让前方的藤牌往右或往左一移,露出个间隙,给自己让出位置,才能方便自己发箭。

    而这个时候,一旦被对方抓住机会,一轮箭射过来,极易造成很大的伤亡,而一旦伤到了盾牌手,那么手中盾牌一落下,这盾阵就会出现破绽,对整个的阵型都会造成威胁。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梭枪、钝器

    这两排藤牌一摆好,立刻将后面的人防了个严严实实,射来的箭镞根本不能威胁到他们。

    而这同样也限制了他们海鲨团的人射箭,毕竟现在盾牌已经合上,如果自己要射箭,就要让前方的藤牌往右或往左一移,露出个间隙,给自己让出位置,才能方便自己发箭。

    而这个时候,一旦被对方抓住机会,一轮箭射过来,极易造成很大的伤亡,而一旦伤到了盾牌手,那么手中盾牌一落下,这盾阵就会出现破绽,对整个的阵型都会造成威胁。

    李氏这边的弓手射了一轮箭,发现箭镞只是插到了对面的藤牌上,并不能穿过藤牌,射中对方,也就停止了发箭,并入到队伍之中,缓步向前。

    部队逐渐向对方靠近,面前这一排排的人已经踩过大半,只剩下约三排的人还在那里,而鞋上也已经沾满了鲜血和碎肉、碎骨。

    这甲板上留下一摊摊的肉泥和一些碎衣、兵器。

    离对方也只已经将近30步,这个距离,冲得快一点就能一鼓作气,直接冲劲撞破对方的盾牌,撞进对方的人群。

    大家都感觉到马上要接战,自己很快就能冲进对方人群之中,挥动刀斧,斩下敌人首级,挣得军功。

    李氏的家丁,在外作战,皆按照明朝军制,以军功换赏银。

    逐渐靠近的时候,前面的盾牌手并未有何异动,但是稍微靠后一点的盾牌手都在自己的背后和腰上掏出一样物事。

    将镜头拉近,是梭枪和骨朵。

    很多盾牌手,除了手中的一面盾牌和一把长刀,身上还配着一样事物,那就是梭枪,明朝军制,这盾牌跟梭枪是标配,北方、南方的明军,无论卫所军还是营兵以及各地的中营护军,皆如此配置。

    李氏家丁都是北方人,李氏乃北方将门,梭枪的制式自然是北方常用的梭枪样式,背负盾牌的军士背后大多背着一个皮囊,这皮囊单看有60厘米,而这皮囊内并排插有三根梭枪,这梭枪枪杆是由普通硬木所制,前粗后细,前面梭枪头很短,只有十厘米,这梭枪各家大体相似,但是仔细看来,制式还是各不相同,李氏这边麾下的军士梭枪头是是三菱锥状,看起来很细,这种枪头是破甲利器,刺入人体,停止作用也很强。

    这梭枪全长约有一米,枪头就是非常普通的坚铁打制,整个的造价并不高,这是因为梭枪其实是消耗品,一战过后,打扫战场所回收的梭枪,基本上枪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或者折断,枪杆不能用,而这枪头也都会多少发生些弯曲,就需要有铁匠重新修缮或回炉重造。

    既然明知道此物是消耗品,又怎么会打造的那么精良,但是这三菱枪头,杀伤力还是很强的。

    李氏身处辽东,平日里作战的多数是辽东的各族蛮人,他们身上虽然都极少穿甲,多穿皮毛衣服,但是生长在那白山黑水之中,从那么恶劣的环境成长起来的人,身上的体格肌肉绝对是很结实的。

    在这个年代,明国辽东就是苦寒之地,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后世的那样,十分的富饶,就在这个年代,在关外,只有辽南和辽西才会有汉人大量的农田存在,而辽东则大多都是蛮族的地盘,他们都是渔猎、游猎民族,而不是农耕民族,平日里多是靠着打猎去挣得一份口粮,并不是从土里刨食,所以那黝黑的土地并不能给他们创造多少粮食,辽东的冬天雪又来的早,又那么冷,没有足够的粮食,就要优胜劣汰,能活下来的,并且能打到猎物的,都是十分优秀的好猎手,而且残酷的生存环境锻炼了他们的身体,使他们长得不管高矮,都很壮!

    很壮就代表这些家伙的身体素质很好,平日里蛋白质的摄入量比关内的汉人多很多。

    身体素质好,想宰了他们,就要动点心思,原来的李氏的家丁装备的梭枪的枪头跟其他明军的一样,是柳叶状。

    柳叶状的枪头有个问题就是破甲力不强,扁平的叶状,在对付无甲的敌人时还好,碰上坚甲和坚硬的骨头,很容易折断。

    刺入人体,要是肌肉太结实,容易卡住。

    三菱锥状的枪头可以破开坚甲,杀伤力、穿透力也强,用这种梭枪,在与蛮子作战之后,军士们对它很满意,之后制式就全改成这个了。

    但是,就是因为老是跟蛮子打仗,除了这梭枪,李氏还从这些蛮子身上学到了另一项事物,不,其实不能算是学到,应该是又将那事物重新拿起来了。

    关外的蛮子生产力低下,工艺也十分的差,刀枪兵器打造的都十分粗糙,铁料是有,也没那些技艺精湛的工匠给打造刀枪。

    关内的精良兵器、甲胄在关外卖出的价钱,那可都是天价,可惜这边防自有条例,不准允许铁、盐、军械流出,就算是有一些文人大阀、商人大家有走私的团队,而一次走私又能输出多少呢?

    运的最多的也就是盐铁,毕竟他们走私出去的军械,太容易被人查到。

    铁料到了,就得自己去打造,打造技艺又不够精湛,那么就打造一些钝器,比如狼牙棒、长斧、铁骨朵、短锤这一类技艺要求不是那么精湛的兵器,尤其是骨朵、短锤之类,这锤头和骨朵就是用净铁都可以,或者用那些杂铁都可以,因为这些东西,只要有个模具,然后将铁融化了,注入到模具之中,在其变得坚硬之后,砸开模具,将让锤头和骨朵拿出来,安上个木棍就成了。

    而且这钝器,重量不小,砸到人身上,杀伤力很强,只要落在人头上,颅骨必碎,颅骨一碎,脑出血,必死无疑。

    身上被这种钝器所击,基本上,一下就能使人丧失战斗力。

    在古时候,两人如果对决,面前摆着两样兵器,一把刀,一把骨朵。

    真正有经验的,懂这里面门道儿的人,指定拿骨朵。

    而没有经验的,没杀过人的,肯定第一时间去拿刀。

    这刀跟这骨朵真的是相差太大了。

    这刀剑砍在人身上,有很多人身中数刀依然死不了,甚至这肚子被扎透了,肠子流了出来,有的人心狠,能把这肠子围着肚子转几圈当腰带使,然后接着拿刀往前冲都行。

    可是要是让他肚子上中一骨朵,指定直接就趴着了。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开盾!杀!

    在古时候,两人如果对决,面前摆着两样兵器,一把刀,一把骨朵。

    真正有经验的,懂这里面门道儿的人,指定拿骨朵。

    而没有经验的,没杀过人的,肯定第一时间去拿刀。

    这刀跟这骨朵真的是相差太大了。

    这刀剑砍在人身上,有很多人身中数刀依然死不了,甚至这肚子被扎透了,肠子流了出来,有的人心狠,能把这肠子围着肚子转几圈当腰带使,然后接着拿刀往前冲都行。

    可是要是让他肚子上中一骨朵,指定直接就趴着了。

    这钝器发展的高速时期就是宋朝那个时代,那个时候,宋军跟北方异族连年征战,所面对的周围的这些国家,都有非常强力的骑兵,辽国的铁林军,西夏的铁鹞子,以及更为大家后世所熟知的金国的铁浮屠、拐子马。

    这些骑兵全是铁甲重骑,也就是甲骑具装,人马皆穿重甲,冲击力极强,这甲都是冷锻甲,这种冷锻甲的防护力太强了,刀剑根本就砍不进,而且箭镞破不了防,枪只能扎进去一点点,或者是直接扎的方向不对,顺着甲片擦着火星就划开了,这种情况下,只能靠钝器了。

    长锤、斧子、铁鞭、铁锏这种钝器打在人身上,就算是身穿着重甲,表面上看没事,但是冲击力直接能将皮肤下的肌肉给击烂,造成内伤。

    而内伤比外伤更为致命。

    宋国周围的这些异族国家对上宋军有的时候也很无奈,因为宋国的甲比他们国家的甲胄还重,宋军的步人甲那简直就可以说是傲视东亚,这是宋人为了对抗异族的甲骑具装,特意打造出来的。

    宋军砍不破对方的甲,这群异族骑兵也砍不动宋军的步人甲,所以双方都逐渐的开始大规模的装备钝器。

    宋军多用大锤、大斧、长铁锏、铁鞭,而异族骑兵,契丹人、党项人、女真人多用短锤、骨朵。

    后来的蒙古骑兵,无论装备如何,都是人手一把短锤、骨朵。

    在宋之后,元朝灭亡,明朝建立,随着时间不断的推进,以及火器的发明,这甲胄变得轻薄,刀枪破甲也就变得容易,而且各国披甲率也很低。

    在正规军伍之中,钝器运用的也就少了。

    辽东李氏的家丁,武器装备皆随明军一样,他们自然很少配备钝器。

    但是他们对战蛮子的时候,却吃着点亏。

    蛮子的骨朵、短锤倒还能应付,但是对方有一招,往往在对战之时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那就是飞锤。

    什么意思?就是直接将这短锤、骨朵当标枪使,这玩意儿杀伤力可不比梭枪弱,而且打造起来比那梭枪还简单,杀伤力还强,打在人身上吐血就倒,打在脑袋上,脑袋都有可能被打碎了。

    而且这飞锤是统称,其实能扔的东西有的是,短斧、骨朵、短锤,标枪也经常用。

    这飞锤过来,要是能及时的反应过来,一侧身子让过去倒还好,或者是反应过来及时举起盾牌,用盾牌挡住这一飞锤,但是这飞锤,锤沉力猛,不管是短锤还是骨朵砸在盾牌上,估计你这盾牌之后的臂骨断定了,能不能治好真是够呛,但是这种情况还不是最差的,你又是没反应过来,只要是击中你,就算身上披着坚甲,但只要是正中要害,必死无疑而如果是击中四肢体和不重要的器官,能活,恐怕也废了。

    这飞锤真的是有点儿防都防不住,就像刚刚说的,就算是速度快躲过去,左右和身后都没人吗?后面的弟兄的乡党,他的家人能放过你吗?

    所以每次跟蛮子对战,这种亏吃得太多,李氏的家丁镇压蛮族,同样也将这蛮子的这一手飞锤学了来。

    所以现在这行进的大部队之中,盾牌手除了排在最前的,保持整个部队前面防御的盾牌手没有别的动作,而稍微靠后一些的盾牌手,直接从背后的背囊取出梭枪,或将腰间腰带上别着的短斧、骨朵拿了出来,准备一会儿就给这群兔崽子来个猛的。

    计划打算的是挺好,部队也在不断的往前进,家伙事也都拿了出来,刀枪手里握的紧紧的,随时准备再靠近一点,就打开盾阵,大家一冲而出,直接冲锋。

    甲士也已经做好了浴血作战的准备。

    对面的贼人突然停下,组成盾阵,估计也是仗着自己有藤牌,他们的甲胄不多,一会儿得好好教教他们做人。

    可惜呀,这边想的挺好,对面的海沙团中也在准备着。

    前面的一排藤牌手也是一样不动,后面的弟兄们都在排列阵型。

    时间还是太短,拿下的那几艘李氏的战船上的甲胄拿出来,只来得及披上皮甲的身甲,这披膊都来不及穿,带上铁盔就直接跑了出来。

    铁甲穿起来太麻烦,需要人帮忙,没那功夫,留下几人在那慢悠悠的穿铁甲,剩下的人赶紧提上家伙事儿出去帮忙。

    ……

    双方相近。

    距离已经到了15步。

    这个距离可以冲锋了。

    一名头目在盾牌之后大喝了一声:“开盾!杀!”

    喝令一下,前面的盾阵立刻向两边分开。

    这空隙一露,数十名甲士手持长兵,打头阵。

    他们走得不快,身穿皮甲和镶铁皮甲的军士跟在他们身后除了盾阵,然后从两边绕过他们。

    绕过他们之后,一帮人猛然加速,冲锋。

    “杀!”军士们高声叫喊,然后感觉热血冲头,一个个迈开步子,挥舞兵器,向面前的盾阵撞去。

    现在要冲的快些,借着冲力撞在贼人的盾牌上,自己这一身肉,再加上冲力,贼人的盾阵在牢固,也能撞出个口子。

    冲在最前的人战死的可能性太大,但是这帮家丁平日里钱粮给的足,各种打赏不断,李氏用银子、酒、女人把他们喂得饱饱的,家里还分有田产,受伤了有人医治,残废了有钱粮补贴,战死了也有抚恤,家中老幼有人照料。

    这些换来了这些的家丁的舍命相随,平日作战悍不畏死。

    现在要冲阵,没人后退,一个个奋勇当先,先战个痛快。

    一个个手里都沾过血,现在要和敌人撞上,都兴奋的很,一个个大声呼叫,脸上表情狰狞,疯狂可憎!

    他们冲得极快,现在离盾阵只有数步远,再有一息就要撞上了!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撤盾,一排铳口

    现在要冲阵,没人后退,一个个奋勇当先,先战个痛快。

    一个个手里都沾过血,现在要和敌人撞上,都兴奋的很,一个个大声呼叫,脸上表情狰狞,疯狂可憎!

    他们冲得极快,现在离盾阵只有数步远,再有一息就要撞上了!

    ‘快了!要撞上了!’看着面前那盾阵,现在靠得很近,眼神好的,那藤牌怎么编的,这藤条的走势都看得清清楚楚!

    就在大家准备在近一点,就将身子侧一点,准备用肩膀为撞锤撞在藤牌上。

    但是,眼前的盾阵变了。

    两排藤牌,上面的一排动了。

    这排藤牌突然向后一撤,然后藤牌手持盾,右脚向后一撤,顺势蹲下。

    这盾阵一变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这盾阵一变露出的东西。

    露出一群人,这在大家的意料之中,这群人穿甲持兵也在意料之中,关键是这群人之前的那排人。

    这排人皆是身着布衣,并不着甲,腰间绑有一带,这布带极宽,是白麻布缝制,在前腰上缝着9个小口袋,这口袋里面装着一根短竹管,这管子裁的大小相同,内里装着火药,一管药量正好是一次射击所需的量,这管口用竹塞塞紧,避免火药防潮。

    这布带在腰后系紧。

    腰部左侧还有个皮袋子。

    这袋子不大,呈方形,比手巴掌大些,袋口用粗皮绳系紧,绳子延长,系在布带上。

    这皮袋里装着12枚铅弹,每枚中15到16两。

    右腰布带上系着一个牛角,牛角尾部用蜡封死,角部开口与内腔相通,有木塞封口。

    牛角内置火药。

    这牛角内装的火药是用来装在火铳火门处的。

    介绍完这些装备,大家应该也就猜到了,他们是火枪手。

    这排人皆是左手在前,手持一杆叉架,尾部架在地上,头部乃是双股叉,正好将右手持着的沉重的斑鸠铳架在上面,以固定枪身,方便瞄准。

    这叉架没那么高,所以瞄准的时候需要微弓着身子。

    火绳早已在刚刚就点燃,铳弹、火药也已装填完毕。

    现在盾牌撤露出来的就是这一排人和这一排枪口,现在冲得最近的李氏军士距离他们不过数步之远,而这斑鸠铳有效距离达400码(360米),150米仍可击穿轻甲和木板。

    16两重的铅子,打中人,恐怕这半拉身子都得没了。

    一共15门斑鸠铳,这斑鸠铳仿制的就是西班牙的重型火绳枪,这是滑膛枪。

    滑膛枪的特点大家应该也都知道,那就是准头不好。

    但是现在距离只有几步,也就是不到十米,这个距离再加上枪已架好,从容瞄准,根本就不可能放空枪。

    现在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