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海明-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码头上停靠的战船还是那七艘,一艘都没往外跑。

    平时就是打击一下太过放肆,靠近沿海的海贼。

    要么就是在近海演练训练。

    人少会出去走走,现在这天冷了,就更不愿意动。

    看这风势,看这天气,用不了多久,这沿海的海面就会结冰,将船冻在海里,只等来年春暖花开,天热的时候将冰融化,船才能重新出海。

    现在这年月,天这么冷,海贼都不愿意出来溜达,前面暖和的时候他们出来做足了买卖,现在这个时候都缩在自己的窝里,抱着婆娘,吃着肉,喝着酒。

    谁没事干出来溜达呀?

    一群水兵,当兵也都几年了,这种情况都了解,知道这个时候不会有海贼那么不长眼,自己出来找事做,所以也都一个个的,要么是缩在船上,要么是缩在西归浦东边的军营里面。

    朝鲜这边的水陆军之间的关系还算和谐,这大营里边儿北边儿归驻防军,南边儿归水师。

    朝鲜怎么说都算是个陆上国家,不是岛国。

    陆上国家呢,肯定还是更注重陆军,所以呢,平时的军队装备还是以陆军为主。

    东亚这边,明国的习惯是坐北朝南,朝鲜常年学习明国,将这种坐北朝南的习惯也学了去,所以军营之**有两片营房,北边南边。

    北边儿为尊也就归驻防军,水师只好去南边儿。

    从海上往这边看,就发现这西归浦基本就没什么人,这码头上也只有两两三三几个人影儿。

    这是水兵正在码头上站岗,天儿太冷了,身上穿的衣服本来就不够厚,这风一下,就吹透了,结果更冷了。

    哆哆嗦嗦成一团,脚不停的在地上蹦哒着,想让这脚动一动,好像是身体活动活动没那么冷。

    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海面上,一片船影快速的过来了。

    这个时候风刮的大,而且天助我也,这风正是往北吹,将帆撑满,借着风势快速的往前行,加上这船上只装有压舱石,没有货物,重量肯定就轻,速度更是飞快。
………………………………

第一百九十九章 见敌

    而就在这个时候,远处海面上,一片船影快速的过来了。

    这个时候风刮的大,而且天助我也,这风正是往北吹,将帆撑满,借着风势快速的往前行,加上这船上只装有压舱石,没有货物,重量肯定就轻,速度更是飞快。

    这船影来的再快,眼睛也能提前看见。

    看到一支船队来了,这几名水兵还有些疑惑,现在这年月,不是商船来的日子啊。

    几个人聚在一起,相互问询,但是大家都拿不出个说法。

    这时,船影已经很近了。

    看得清楚,在船队之前迎面而来的是大福船。

    这是明人的船,怎么这季节,还有船来吗?

    一老军上前几步,风太大,吹得眼睛都有些睁不开,只能眯着眼。

    越看越感觉不对,这船来得太快,就算借着风势,舱里有货,压着船,船不对这么快。

    除非是这船没装货。

    没装货来朝鲜干嘛,买货?

    也有可能,但是这应该也是去釜山啊。

    他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

    就在这时,那船队里传来一声悠长的法螺号声。

    这老军立刻色变,直接将手中持这的长枪扔掉,转身就跑。

    就算很急,可是因为冻得太久,腿脚都僵硬了,步履阑珊,看到这老军这么惊慌,几人都围了起来,结果这老军用双手扒开他们,快速的跑到岸上的一座木架下。

    抓住面前的粗麻绳,用力的摇了起来,随着他的动作,这头连着的一口大钟开始鸣响起来。

    这钟声一起,整个镇子好想活了。

    无数的人从家里跑出来,捕快们也从狗肉汤馆中跑出来,镇子东边的大营更是人声大沸,怎么了?

    这老军摇了几下,就停了,看着那几个定定的看着自己的家伙,破口大骂:“你们几个傻了?贼人来了!”

    骂完就不管他们,转身就跑了。

    看着老大哥都跑了,在转脸看看越来越近的船队,也是跟着往镇子里跑。

    随着法螺号的声音,所有的战船都挂上了北斗七星旗,刚刚的号声就是进攻的号令。

    冲在前面的战船的甲板上站满了人,一个个的微蹲着身子,这么快的船速,就算是他们识水性,不这样也会站不稳,想吐。

    但就算是这样微蹲着身子,一个个现在都有点血脉喷张。手紧紧的握着刀把,对一会儿的杀人充满了兴奋感,他们一个个努力的睁大着眼睛,血丝慢慢的在眼孔中出现。

    那几艘船上的人大半都是那些逃军和亡命之徒,这些家伙有的是拿着自己的武器,有的是拿着吴凤这边配发给他们的兵器,有的人身上穿着甲,有的人身上无甲。

    那些浪人们身上本来就无甲,他们有的就是手持打刀太刀,有的装备不错的,会拿着一把薙刀、长枪。

    虽然没有甲胄发给他们,但是棉衣棉靴什么的都是配的很足的。

    这群倭国人穿惯了木屐和草鞋,突然穿这种能将脚全部包在其内的鞋,有点不习惯,但是这样更暖和,他们也挺高兴。

    这些浪人招募的全都是好勇斗狠,而且全是失去主家的野武士。

    失去了主家,失去了武士的身份,他们现在更加的渴望杀敌立功。

    他们有的人背后还背着他们自己原来自备的倭国重藤弓,吴凤这边并没有给他们配发弓箭等远程武器。

    那些逃军,其实武器装备还算不错,他们身上穿的衣服,内里大多是大红色的胖袄。

    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这种军服,学名叫“鸳鸯战袄”,又称“红胖袄”。

    但因为卫所制度糜烂,武备松弛,他们身上穿的胖袄,原来里面填充的棉花早已不见,这棉花早就被头上的百户千户掏出去卖给商人,换得银钱了。

    发下来的胖袄只剩下两层布料,中间的棉花一摸就没有,而这,还算是不错的。

    有的发下来的胖袄破破烂烂,像是破布袋子,短的直接到了腰。

    这种东西冬天怎么保暖?所以就只能当内衣穿了,还好,吴凤这边最起码的棉衣还是给的。

    这些逃军全在这大红袍之外,套上了棉袍。

    不过就算吴凤这边仓库之中备有足够的棉袍储备,也不可能备有数百件统一颜色、制式的棉袍,很多都是杂色的。有黑有蓝有灰,还有棉布本来的白色。

    衣袍的长度和袖子的长度也都不一样,有对襟式,斜襟式,各种各样,但是有一件棉袍就已经很不错,总比穿着单衣要在里面塞上干草保暖吧?

    棉袍给你了,棉靴棉鞋和帽子就得自己准备了。

    但是就这,已经不错了,再加上如果你没有趁手的兵器,还能给你杆朴刀呢。

    之前跟朝鲜的水师、海贼,倭国的海贼,民国的卫所军、乡兵厮杀过很久,取得的军械都存放在武备库之中,虽然杂七杂八,但是用来武装敢死队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盾牌这种东西嘛,好的,想想就算了。

    这年头做一面优良的盾牌,那可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就算是编面滕盾,也是个费工夫的事。

    装备给这些敢死军的,也只是装备了一些类似门板,当然是要小一点的木板,在后面钉上布带,充作盾牌。

    这种盾牌多是土匪山贼自制的。

    而地位卑微的朝鲜驻防军、水兵也都有装备,虽然十分简陋,但是要阻挡一轮弓箭还是有用的。

    优秀的木盾都在武备库中,只是拿出来了一部分装备给了新军士兵。

    敢死队拿的多是一些生铁片子和短斧。

    生铁片子磨得飞快,砍无甲的敌人也够了,更加上斧子这种利器,当真是砍中人,那血飙的就能把边上的敌人给吓一跳。

    这群卫所逃兵的战斗力其实还是有的。

    这年头,明国卫所制度糜烂,武备松弛,有多少逃军啊,要么是入了山或者进了湖,成了匪盗,要么就是潜到不知名的村子里面,给大户作为家用佃户,相当于农奴,苟且偷生,只等死。

    这种家伙有什么用?

    而吴凤招到的这些逃军,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身上一定带着兵器,这兵器虽然很多都是自制,但是一看还是很有杀伤力的。

    而且所有人的眼睛都是十分犀利。

    杀气这玩意儿吧,百分之**十都会有,毕竟这年头成了逃军,在野外想要混口饭吃,杀人是常有的事儿,杀人多了,杀气自然就有了,根本遮不住。

    而极少数人身上就算没杀气,那也是面露凶光,眼神犀利,这就是心中有那戾气,若是唯唯诺诺,在这种世道,活不了多久。

    这些人里有13人还手持弓箭。

    之前有说过,这年头,弓箭手可是个技术活。

    这些人手持的弓箭,制式分为两类,一种是制式小梢弓,弓短,射速快。

    一种就是大步弓。

    两种全是反曲弓,但是大步弓射程更远,威力更强一些。

    小梢弓是为马上马下共用,拼的是射速,对上无甲的敌人也可以,但对上着重甲的敌人,还是这大步弓更有效些。
………………………………

第两百章 开铳、水兵

    ,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小梢弓是为马上马下共用,拼的是射速,对上无甲的敌人也可以,但对上着重甲的敌人,还是这大步弓更有效些。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船上的人已经听到了远处不远处港口传来的钟声,这是敌人在示警。

    没有人说话,只是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加快了自己的动作。

    随着钟声的响起,镇子东面的军营之内,人声鼎沸,很多人拿着刀枪冲出营门,四处打量,寻找敌人踪迹。

    寻觅不到,便在主官的带领之下,往港口赶去。

    随着钟声,本来停在港口上的大小船只和那属于朝鲜水师的七艘战船,也跟着嘈乱起来,船上的人四处乱跑,现在操船离开已经来不及了,守着战船,敌人一旦射来火箭,这就是一个等死的棺材,所以水兵立刻下船上岸。

    这种情况不止是他们反应过来。

    码头上,船上的人都在跳船往岸上跑。

    在吴凤战船快靠岸的时候,在岸上已经有了数排军士,手持弓箭,长枪环刀盾牌,正在等着他们。

    远处的几排人影,远远的谁看不到,朝鲜军弓箭的犀利大家也是心知肚明,老老实实的缩在甲板下,甲板上只留几人。

    前面的船上的武士很少,铁炮也不多,也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反击,甲板上留下的人缩在一起,然后或蹲或坐着,身前持着盾牌,只等后面船上的同袍帮自己反击,压制对方。

    本来整个团队的阵型是一个楔子形。

    首当其冲,冲在前面,充当先锋的三艘福船上的人,武士很少,甲板上主要的战力就是那些卫所逃军和敢死队,听到前面响起钟声,看到前面岸上已经有了数排人影在等着自己。

    船速太快,用不了多久,就会靠近码头,靠近码头就会进入朝鲜军弓箭的射程。

    朝鲜弓弓体短,射速快,而且朝鲜军中的弓箭手所占的比重是很大的,现在岸上的那几排人之中不知有多少弓手,一旦他们射出箭雨,前面先锋船上的同袍可能会损失惨重。

    这还没拿下西归浦,还没等着上岸,就伤亡那么大,这亏不能吃。

    随即,根本就不用吴凤后面的旗舰挥动旗语,这船队两翼的战船就迅速向前推进。

    福船两侧下方的船桨都已经准备好,一声令下,船舱内的船工便立刻使劲划动船桨,加速前进。

    其后,甲板上武士列队,手持铁炮,铁炮之前早已装填完毕,只是在这铁炮铳口之处,塞上一截木塞,将木塞拔出,押上火绳,点燃火绳,直接端起,瞄准。

    两翼往前的战船左右各两艘,每艘战船甲板之上聚集的武士约有20多人不等,这个数量就已经很多了,在甲板之上排成2到3排,铁炮向前瞄准。

    平日里,吴凤对他们都是放开弹药火药供应,让他们训练枪法,所以根本就不需要试射,大概往前一看,又看了看现在的风势,知道自己现在是借着风势,那就更不用担心,直接瞄准起来。

    每艘船上,在这些武士旁边,都有一名武士手持打刀,口中叼着一节竹哨,其后根本就不需要多说,看着旁边的武士们是否已经准备就绪,一个准备就绪,然后便直接不管旁边的战船,直接吹响竹哨,哨声一响,“砰!砰……”数排铁炮齐射而出。

    而这边战船一开火,旁边的战船也不慢,跟着也是一声哨声,结果不用数息之间,四艘战船上的铁炮全部开铳完毕,开铳之后,便立刻站起,重新装填弹药,准备第二轮开火。

    而这铁炮齐射之后,在岸上的朝鲜军士就已经基本上伤亡殆尽。

    现在岸上的朝鲜军士只排了三排,每排不过十几人,那些船工也大多拿着什么锄头、镰刀、船桨躲在后面,远远的躲着,他们可不敢在前面作战,真正的肉搏,这群人就是个摆设,所以水兵们直接连打带踹,把他们赶到一旁,然后已将箭搭在弓上,随时准备开弓就射。

    这年头,朝鲜水师海战,第一件事儿就是放箭。

    毕竟又不是所有的板屋船上都有着朝鲜本国自己打造的短筒大炮。

    没有那种短筒大炮,那就只能用这弓箭,可是还没等着自己这边开弓放箭,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短暂的雷鸣声,然后风太大了,直接眯着眼睛往前看,还没等着看到远处射来的什么东西,就感觉自己像是被什么给撞了一下胸口,直接往后一退,然后就撞在了后面人身上,两人直接摔了个大马哈,躺在地上,还没等着要动弹说话,就感觉胸口一阵剧痛传来,然后立马就知道自己受伤了,刚要叫喊,张开嘴,却喊不出任何声响,张着嘴,只能从嘴里呼呼的喷出血泉。

    这三排的朝鲜军士一瞬间就被这铳弹给犁了个遍,铳弹直接将他们给打穿了,这一群水兵都是这些战船上的留守人,当官的都在镇子里面猫着,在镇子里面的酒楼里边喝酒吃肉,听曲儿呢。

    还有一大批的同袍都躲在大营里的屋子里面烤火呢,这么冷的天,谁tm愿意出来?

    七艘船里边能凑出这三排人来已经不错了。

    而且这朝鲜军最大的特点就是穷,披甲的人太少。

    陆军可能还稍微好一点,驻防军呢,虽然说很多身上也没什么甲,但是比较大的城市里边的驻防军身上,最起码还有纸甲可穿。

    而水师普通的军士根本身上就无甲,内里穿着一身朝鲜衣饰的白色布衣,外面穿着一件淡蓝色的的短袍,这短袍前后缝有两个方形的,巴掌大小的白布补子,这补子上用黑线绣着一个“水”字。

    脚上也都是穿着普通的厚袜、草鞋。

    头上束着头发,然后带着朝鲜制式的黑色硬毡檐帽,这檐帽在额前往下压着,因为这顶檐帽实在太浅,发髻根本无法往里压住,便直接向后压,压在后面儿的帽檐下,看起来十分怪异。

    这么冷的天儿,身上哪有什么棉衣可穿,身上穿的是什么?就是数件麻衣套在一起,中间裹上甘草,然后用绳子裹紧,这样保暖些。

    脚上穿上几层厚袜,也在袜子之间塞上干草,然后打上行缠,套上草鞋。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 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 新笔趣阁进入首页 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
………………………………

第二百零一章 惨嚎

    这么冷的天儿,身上哪有什么棉衣可穿,身上穿的是什么?就是数件麻衣套在一起,中间裹上甘草,然后用绳子裹紧,这样保暖些。

    脚上穿上几层厚袜,也在袜子之间塞上干草,然后打上行缠,套上草鞋。

    天儿实在太冷,冻头,但是没帽子,就拿条素色长布条,顺着额下,往头上一系,将耳朵包上,这样耳朵稍微能保暖下。

    天儿实在太冷了,这手上冻得通红,冻的是又红又肿,那高颧骨的脸蛋儿也是冻得通红。

    脸上和手上冻出了很多的冻疮,这冻疮又疼又痒,手根本就握不住刀枪。

    这么冷,又有什么办法?

    这个年头,普通老百姓冬天没有足够的柴火,只能挨冷受冻。

    现在还算不错,从了军,最起码军营管饭,这就可以了,如果不当兵,就这年月,种不了粮食,饿了肚子,就只能上山去扒树叶、树皮,去拔野菜,而且还可能一无所获,就只能缩在屋子里边,跟一家老小一起吃着存粮。

    这存粮能有多少啊?交完了租子根本就剩不了多少,家里面一家老小都吃不饱饭,加上自己身为男人本来就胃口大,吃的就多,自己这一张嘴,顶家这边好几个孩子和自己老婆了。

    这样存粮就呼呼的往下降,那日子不就过得更苦了嘛。

    所以呀,出来从军,再苦也得做。

    但是呢,这些水兵身上无甲,碰着铳弹就像是赤身**站着,毫无缓冲和抵挡之物,直接就给打穿了,前面这人打穿胸口,打得血肉横飞,口吐鲜血,向后飞去。

    而这铳弹本来很小,进入人体前面只是一个小口,但是在人体内受热变形,它就成了一个片面,直接就在后背带出了一个巴掌一样的大洞,而这块面又打在了后面人的胸口上,直接将那人的胸口打成稀烂。

    就这样一次铁炮打击,这三排军士直接躺了一地,尸横遍野。

    铳弹打过来,将这一片海岸覆盖住,将这些军士身上打血肉模糊,残肢断臂、血液脑浆,支离破碎,四处乱飞。

    而他们身边的沙滩也被这铳弹打的沙土四溅,现在这个季节,沙滩上的沙子其实都已冻得很硬,想要将刀插进沙子里,需要使很大的力才可以,因为沙子下面已经有些结冰了。

    可沙土这么坚硬,铳弹却能将它击出一个个孔洞。

    这轮打击之后,鲜血顺着这些人的躯体逐渐的汇聚起来,形成一条条小河,淌过这片沙滩,向海中流去。

    沙滩实在太硬,如果现在是炎热的夏季,血根本就不会汇成河,在躯体上刚流出来,就会渗入沙层,但是现在,这些血河淌淌而过,根本没有往下渗的迹象。

    沙滩上一片惨嚎。

    就算这一片区域被铳弹覆盖,但是距离还是很远,这种前膛滑膛枪,除非是绝对绝对的神枪手,而且还得碰上运气,不然也很难做到百发百中,所以肯定会有些人只被击中了肢体或者不致命的躯干,没有死,可是已经失去了行动力,身上的创口呼呼地往外冒着血泉,身体迅速湿热变凉,逐渐开始僵硬、变凉,嘴唇开始发颤。

    本来这惨嚎之声还有些中气十足,结果越来越凄惨,想不喊,可是太痛了,情不自禁,只能惨嚎。

    用这铁炮犁了一遍地,效果是绝对的,之前隐性的威胁已经不在。

    而这幕惨剧,也吓了周围远处躲着的一众船夫一大跳,他们哪里见过这么惨状的情形,一个个吓得浑身发抖,手中的锄头船桨都握不住了,有的人浑身冷汗直冒,后背越发冰凉,还有的人直接下身一抖,然后立刻就感觉裤裆一热,遂了。

    因为开铳的地方是在海上,距离西归浦还是远,雷鸣之声只能微微的在海岸上听到一点,而且海风一吹,这声音立刻就消失了。

    所以现在从镇子东面大营正往这码头赶来的朝鲜军并未听到,他们也并不知道来了之后,等着他们的是什么。

    看着面前这断肢血海,周围的船夫立刻扔掉手中的锄头船桨,转身,乌泱乌泱的,各种乱叫的,往镇子里面逃窜。

    现在这一幕一看就知道来的是硬茬,是一群魔鬼,什么都没做,面前的那三排官军就已经凉了,自己还待在那,那不是自己找死嘛。

    小老百姓都有自己的小智慧,保命最重要,赶紧就跑。

    这些船夫都是这里的本地人,有的只不过就是家住的偏里一点,在镇子后面,而有的就住在镇子外围,靠近码头这边,而且不少人都是这样,因为这样早晨上工的话很方便,出海回来的时候回家也方便。

    而且家中本来就是渔民,靠海也正常。

    这个时候就赶紧往家跑,而且这群人也聪明,知道分成数股,不聚堆,所以说呀,小老百姓有自己的小智慧,这个时候聚堆就是靶子,要赶紧跑。

    离得近的还好,直接往两边散去,往周围渔村里边儿奔就行了,而有的则就住在镇子后面,那就必须要穿过镇子,然后才能回家,那怎么办?快速的猫下身子,跑!

    直接有一股就撞上了正来支援的朝鲜军。

    这次来支援的人主要是驻防军。

    刚刚听岸边的钟声,敌人由海上来,自己身为驻防军,身背守土之责,如果自己稍退一步,按照军律,全家获罪。

    在营中并未外出玩耍的主官立刻派人骑上快马,通知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