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现在退也来不及了,自己已经冲到前面,现在退,整个队伍就会崩掉。
只能咬牙冲了,再加上身边还有亲卫,有人帮衬,还有些胆气。
这名对官已经不错了,还算有敢战之心。
他大吼一声,“跟着我上!”
身先士卒,双手持着大环刀就扑上去了。
身边的亲卫一步不离,也是紧跟上去。
迎面扑来一贼,这贼手持一杆朴刀,刀面鲜红,刀口发黑,有些豁口卷刃。
这是砍人骨头,崩的。
咧着大嘴,露着大黄牙,黝黑的皮肤,络腮胡,怒目圆睁。
虎背熊腰,膀大腰圆。
这贼看到这朝鲜主官,看到他身上穿的棉甲,知道这家伙是个官,那这家伙的脑袋就是值钱货,这是老子的!
大叫一声,扑了上来。
朴刀斜劈过来,这主官抬刀就挡,“噌”刀刃相碰,擦出一丝火星。
两人相持,身后的亲卫想来支援,结果那老军和他的侄子直接截了过来。
这老军拿的还是那把雁翅刀,这刀就是普通的坚铁打的,没那么结实,砍了几个人,刀刃已经有些卷刃,镚口也不少。
刀面上全是血,本来有些发黑的刀身变得暗红。
他侄子拿的是一杆朴刀,刀的质量也是一般,也有些卷刃镚口。
这两人都是练的庄稼把式,没什么花哨的招式,但却简单实用,刀法大开大合,这帮朝鲜军亲卫虽然拿着环刀,近战比较方便,但刀太短,施展起来,实战太弱,根本扛不住朴刀厚重的劈砍。
而且刀柄不长,只够一手握之,一手之力难敌双手之力,两名亲卫还没等着挥舞几下环刀,就被砍中脖颈,惨叫着倒地。
朴刀这东西真是一件利器,打制很是简单,但很有用。
长度也够,对付骑兵也够了,只要用足够的人把骑兵的冲势止住,然后朴刀就能用上了,下可砍马腿,上可砍人。
步战的时候也很是灵活。
清末太平天国的军队很多都是持的朴刀,他们将清军打的节节败退。
这兵器打制简单,还实用,操作起来也顺手,很多土匪、溃军、反贼也都是使用朴刀的好手。
朝鲜军的长矛手要是抱团,聚在一起,组成枪阵,还可以将这支先锋军迅速击溃,但是之前冲阵,冲在前面的长矛手伤亡殆尽,后面来的长矛手吸取教训,都不敢冲的太前,现在人挤人,想挤在前面太不现实了,这个时候肉搏只能靠持着环刀的主官亲卫和刀盾手了。
看着前面的兄弟这么勇猛,其后的先锋军也是战意高涨,一个个大声嚎叫着,持着朴刀、镗钯、腰刀,奋勇上前拼杀着。
那大汉还在与那主官拼杀着,朴刀力猛,大环刀也是不软弱,这主官的力度还是有些拼不过这大汉,但是这主官身上穿着棉甲,这棉甲里面没有镶铁片,防护力削弱了,但是更加轻便,而且棉甲的防护力本就可以,力道上拼不过这大汉,但凭着这棉甲还能相抗一下。
这大汉身上没穿甲,身上穿着一件大红深衣,外面罩着一件靛青色的棉衣,红布裹腰,保暖还行,但是防护力就没了。
这大汉刚刚已经杀了三名朝鲜军,现在又跟这主官拼杀了一阵,这么一番身子运动下来,只是有些喘粗气,气力还是很充足,还能在拼杀一会。
而这名主官已经有些体力不支,现在急促喘着粗气,气喘吁吁,喘不上气,他已经被砍中两刀了,一刀砍中肩膀,一刀抹中左腹。
还好穿着棉甲,虽然被破了甲,但是没有破皮,虽然没见血,这力道却不弱,琵琶骨和腹部的脏器也是受到了损,也就更使不上劲了,但与不能说是不打了,休息一会,这是在战场上,谁收力了,谁就完了。
这主官也观察到自己的亲卫被挡住了,现在短时间内没人能来帮忙,只能自己来了。
持刀左挡右砍,努力的抵挡这大汉的刀势,越来越吃力,每一刀都像是要使出全力,但是胳膊越来越举不起来。
对面的大汉也看的出这家伙不行了,朴刀往前一砍,接着在与这主官的刀一碰的时候,迅速上举,然后身子一退,朴刀从左下向上一撩,直接将这主官的左胳膊带刀撩飞。
这主官高声惨叫着后退,跌倒,左手举着右胳膊,大声惨叫着,这大汉上前一步,朴刀微一高举,然后往下一插。
朴刀直插进这主官胸口,棉甲根本挡不住这大力。
这主官惨叫声戛然而止,睁大双眼,死死的瞪着这大汉,大汉上前,一脚踩在这主官肚子上,双手一拔,把朴刀拔出来。
接着刀向下斜劈,劈断这主官的脖颈。
之前那主管倒下时,头上的铁盔已经摔飞出去,刀尖插进发髻,一挑,挑在空中,落下,右手持刀,左手一接。
左手托着脖颈,创口流出的热血将左手染红,血还粘稠。
抬手,把人头举在眼前,自己看看,越看越欢喜,哈哈大笑。
这凶魔模样吓得周围的朝鲜军都有些心怵怵。
这汉子却不在乎,将这人头发髻打散,一甩手,人头一转,发髻转成绳子,系在自己的腰间。
左手全是鲜血,满不在乎的在自己的胸前摸摸,将血抹在棉衣上。
这天气太冷,现在血是热的,但是一会,会迅速降温,会把手掌的温度给带走,这样,手就僵了,握不住刀,使不上力。
他在摸血的时候,还在左顾右看,眼神凶恶嗜血的看着周围的朝鲜军,这些朝鲜军都是行走的赏银。
斩了主官,就行了。
这汉子大喝了一声:“弟兄们,朝鲜蛮子的主官的人头给我拿下了,弟兄们,杀啊!!”
这声音太大,周围的弟兄都在和朝鲜军肉搏,没人关注这边,听到声音,更是士气高涨,更加凶悍的跟前的官军厮杀起来。
而那主官倒下,周围的亲卫和朝鲜军就好像自己的主心骨没了,大家都有些止步不前,大家相互对视,不敢接着上前厮杀。
………………………………
第二百零九章 败了
这汉子大喝了一声:“弟兄们,朝鲜蛮子的主官的人头给我拿下了,弟兄们,杀啊!!”
这声音太大,周围的弟兄都在和朝鲜军肉搏,没人关注这边,听到声音,更是士气高涨,更加凶悍的跟前的官军厮杀起来。
而那主官倒下,周围的亲卫和朝鲜军就好像自己的主心骨没了,大家都有些止步不前,大家相互对视,不敢接着上前厮杀。
接着在后面的人大声喊了一声:“大人死了,快跑!”
这句朝鲜话就像是跑步时的号令枪一样,声音一出,接着,很神奇的大家都不动了,接着很多朝鲜军直接转头就跑。
败了。
冷兵器时代的作战,往往战况都很是残酷,身体分家是常有的事,抽肠破肚更是常态,而且这都是近距离接触,很是刺激人的神经,很多人是撑不住的,所以,军队对于自己的折损率很在意,如果伤亡过了一定的数额或是主官战死,军队可能会直接崩溃。
后世热武器作战,很多都是靠枪械,远距离杀伤敌人,不敢白刃战的军队还是大多数的。
现在,自己的主官被人摘取了人头,这时不跑啥时候跑。
直接队伍崩溃了。
但是军队崩溃在这个时代是个常有的事。
先锋军很是高兴,敌人溃败,现在正是追击砍人头的时候。
队伍后面的人一跑,整个队伍就崩了,除了前面还在和先锋军缠在一起的人,别的人都跑了,而这几个还缠在一起的朝鲜军也想跑,但根本脱不了身,然后被围上来的先锋军,乱刀砍倒。
街尾包抄过来的朝鲜军本来气势如虹,感觉自己赢定了,而这贼寇都是在拼死抵抗,砍倒3名贼寇,剩下的也是朝不保夕,马上就能拿下他们,结果这时,突然前方传来主官战死的消息,这真是晴天霹雳,大家突然都愣住了,举起的刀枪停在半空,怎么都落不下去。
大家都呆住了。
而被砍倒在地的先锋军,躺在地上,正等着刀枪落下,结果发现围着自己的朝鲜军好像中邪了一样,不动了,也是很惊奇。
这时候还说啥,赶紧跑啊,赶紧一个个的从地上也不往起爬,一转身子,四肢着地,快速往前爬去,先爬几步,从这半包围圈儿出来,然后赶紧站起,往前就跑,跑到自己弟兄们的队伍里面,身边周围都是自己人,心里就有了底。
而且,跑的时候,还听到前面有一汉子大声喊嚷,仔细一听,好家伙,原来是官军的主官的人头被摘走了。
这年头,官是军之胆。
主官人头被摘走了,军队主心骨儿就没了,难怪这群朝鲜军站在这儿木若呆鸡,看来都是被这消息给惊到了。
几个弟兄从这朝鲜军的包围堆里面,连滚带爬爬了出来,直接就被自己的弟兄抓住手,一把拽了起来,然后,一把朴刀塞到手里。
低头看着手里接到的朴刀,抬头一看,看到的就是一张满是血污的横脸,“兄弟,官军的主官横了,接下来就是痛打落水狗的时候了,跟着弟兄们,往先杀!”
而这个时候,那些呆住的朝鲜军有几个反过来,低头看了看,发现本来被自己围起来了,马上就要被,砍死的贼寇,跑出去跟他们的人汇合,又虎视眈眈的拿着刀枪看着自己,又想到自己的主官已经战死,直接心中已不愿再战,不用多说,几个人转头,就跑,结果这几个人一跑,有如洪水崩堤之势,周围的朝鲜军也跟着转头就跑,刚刚爬过来的几名先锋军正有些茫然,结果突然看到眼前的朝鲜军转头就跑。
然后,旁边儿脸上满是血污的同袍,大声吆喝了一声,“弟兄们,杀啊!”然后,这几人挥舞刀枪,直追而上。
几名跑在后面,前路人把被堵死,只能停顿的朝鲜军,看着追上的先锋军,实在是有点不知所措,直接转头跪下了,大声用朝鲜话求饶,结果大家看都没看他们一下,一撩朴刀,直接将这几名朝鲜军撂倒,接着杀。
正好周边街巷赶来的援军到了,弟兄们一看,这群朝鲜军一个个低头狂奔,手中刀枪很多人直接就丢在地上,减轻负担,方便逃跑。
而追在后面的弟兄们犹如疯魔,手持朴刀在后狂追,这还不明白吗?朝鲜军直接被自己的弟兄给击退了,现在正是痛打落水狗之时。
一个个,都是大声呼叫,挺着刀枪,堵上前去,然后前后夹击,一些朝鲜军,从各种小道跑掉了,但还有十几名朝鲜军被堵住了。
这些朝鲜军里很多人,为了跑得快一些,将手中的刀枪盾牌都已扔掉,很多人成了赤手空拳,再加上周围包围的人都不少,这么多人,一拥而上,实在不是对手。
不一会儿,被围住的这些朝鲜军,就被砍倒、刺倒在地。
…………
一户户人家那破烂的木门被一脚踹开。
几道人影冲进屋里,见到什么值钱的全部搬走,有用的东西全部抢光,不留下一点东西,然后追着屋子的主人问道,钱粮在哪里?主要是这两样,一定要抢走,剩下有用的,也是打包直接带走,院子里面如果牛羊家畜,也全部带走。
屋中的主人想要阻止这群进门的强盗,但是看看这些强盗手中明晃晃的刀枪,忍住上前的冲动,站在自己家小的身前,用自己身体挡着他们,心中渴求,这群强盗,抢完东西之后不会伤害自己,离开自己的家。
将家里的财产牲畜为抢完了以后,那些人他们也不放过,这些人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咧着大嘴露出狞笑。
用刀枪将他们赶出屋子,走出屋子,走上街巷,看到自己周围的邻居也一样的赶了出来,一股股细小的人流汇在一起,成为一条较粗的河,流向镇子中央的空场。
路上,不时有身穿靛青色或杂色棉袄的外邦人,手执刀枪弓箭铁炮,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他们其中有同样留着发髻,戴着棉帽,身高很高,身材粗壮的明人,有手持铁炮、剃刀,身穿铁甲具足的武士,也有手持弓箭、环刀的朝鲜人。
………………………………
第二百一十章 剃头?
路上,不时有身穿靛青色或杂色棉袄的外邦人,手执刀枪弓箭铁炮,虎视眈眈的盯着他们,他们其中有同样留着发髻,戴着棉帽,身高很高,身材粗壮的明人,有手持铁炮、剃刀,身穿铁甲具足的武士,也有手持弓箭、环刀的朝鲜人。
西归浦已经拿下了,这里面的所有的镇民和这里的商人都成了吴凤的财产。
之前参战的一百多朝鲜军,现在,还活着的被抓回来的,有60多人。
还有50多人的船夫船工,也是被一路抓回来的,这些人都是壮丁,那些朝鲜军虽然战力很差,但怎么说也是抓过刀枪。
里边还有十几个人是弓箭手,这种人,能用的上。
吴凤对这些人的打算就是收归己用,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就收为己用,要使些手段。
西归浦怎么说也是个镇子,自己这些人想控制这里,有点想当然了。
人有点少,这些溃军和壮丁能用得上。
想让这些人为自己所用,就要将他们的退路给退掉。
所用财物都可以带走,如果时间充足,条件允许,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人带上船,带离这里,到了自己的硬盘,不用时间太久,几月或者一年的时间,就能让他们融入自己,融入铁林军这个团体,为自己效死,但是现在,只有用强硬的手段才行。
现在要将他们的身份,跟普通的朝鲜人区别开来,让他们离开了这里,被朝鲜人抓到只会杀了他们,拿着人头去报官领赏,让他们知道,逃了出去无路可走才行。
这些士兵、船工都是这里的本地人,他们的家眷家人全部都蹲在镇子中间的空地上,有这些人在说,就算是有了他们的把柄,但这还是不够。
除了有家人控制他们,还有另外的一项本事来控制他们才行。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习惯,会在士兵的脸上刺字,而且很多的士兵都是犯人,发配到边郡,成为配军,再加上士兵地位低下,人人戏称“贼配军”。
这种手段其实相当的恶劣,对士兵的尊严有极大的损害,无法提高士气。
在吴凤的铁林军体系中,军士其实地位很高,并不会存在现在东亚信奉儒教的国家所特有的重文轻武的阶级弊端。
重文轻武和儒教在吴凤这里不可能实施,信奉儒教,最容易产生思想僵化,可能对统治者有用,但对整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是件恶事。
刺字不可取,那吴凤想到的就是另外一条,剃头。
现在这个时候,东亚的儒教国家明国、朝鲜,东南亚的儒教国家安南,都是以儒教为主导,有束头发的习惯,除非特有的那种癞头和和尚,很少有人会是光头。
儒教信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不能轻伤。
大家都对胡须头发十分看重。
但是这种情况也需要分阶段,饱受儒家思想教育,读过书的士大夫,对此看得十分重,他们当然不会剃头。
但,如果是民间的人吃不上饭,剃完头能吃上饭,当然就不存在任何问题。
历史上清军剃头,其实主要反抗的就是各地的乡绅、豪强,民间的贫苦老百姓,只要有一口饭吃,剃头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当然,清军发布剃发令的时候,之所以有很多人反抗,实在是因为清军血债累累,欺压百姓,作恶多端,危害太重,危害一方,大家以剃头令为契机,起来反抗。
江南地域,民众普遍文化程度要更高一点,儒家思想也更浓郁,家国思想也更强,因为剃发令,反抗愈烈。
而清军对此的反应,就是嘉定三日,扬州十屠等等血债。
而西南地域,因为民风彪悍,少数民族众多,清军在山地实在难以发挥优势,为迅速评定西南,便下令,西南百夷可以无需剃头。
但是在朝鲜这边的话,剃头这个还是可以被接受了,尤其朝鲜这边有个特殊的阶级,那就是贱民阶级,贱民就是奴隶、牲口,对他们来说,主人的命令就是一切。
剃头是小事,就算让他们把衣服脱光,跳进河里,很多人也会盲目的去做。
普通老百姓,日子过得清苦,有的时候跟贱民也没有区别,收成差的时候没有粮食交租子,只能卖儿卖女,卖了自己。
卖了自己,那自己不就成了贱民了吗?
现在这个时候,这些朝鲜人都窝在自己的手里,剃头,是为了让他们跟普通的朝鲜人分别起来,剃了头发,他们就成了蛮子、倭寇,被朝鲜军抓住,只有砍掉脑袋,拿去作为军工,这一条路可以走。
断他们后路,现在只能让他们暂时的听命于自己,自己就是要让他们来稳住西归浦,给自己留足够的时间,自己带上精锐的武士,骑上快马,赶去牧场,去夺马。
而且,剃头的时候会跟大家说好,这只是暂时的,等回到老巢基地,可以重新蓄发,重新束起头发,这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现在这个时候为了大家好,要剃他们的头发。
吴凤想如果这样说,可能反抗会弱一点。
而且,这种待遇,只有那些俘虏的溃军,还有那些船夫才能享受,普通的那些壮丁百姓,全部圈养起来,他们现在没有人身自由,充作牲畜,留着带走。
这些朝鲜军中,那十几名弓箭手是极为重要的资源,自己这边弓箭手还是不多,手下的武士之中擅长使用弓箭的还是太少。
弓箭手可是技术工种,需要数年的时间,不断的练习,优秀的弓箭手绝对是极为吃香的存在,无论怎么样,这些溃军之中的那十几名弓箭手,吴凤这边,都要把他们吃下,所以他们一定都要剃发,而且一定要带走。
吴凤所说的剃头,可不是后来清军入关所留的金钱鼠尾辫,而是光头,就是和尚头。
可是想法定了,现在有问题,该怎么剃呢?
剃头这玩意儿可得有专门的剃头匠。
现在这时候哪有什么剃头匠之说,剃头匠是在后来清军入关,实行剃发令,那个时候要将头发全部剃光,只留下一个铜钱大小的头发皮,头发编成小辫,像是老鼠尾巴。
那时候,才有了这一项职业。
………………………………
第二百一十一章 选锋军
现在这时候哪有什么剃头匠之说,剃头匠是在后来清军入关,实行剃发令,那个时候要将头发全部剃光,只留下一个铜钱大小的头发皮,头发编成小辫,像是老鼠尾巴。
那时候,才有了这一项职业。
现在,在东亚这个时候,也只是在倭国,或者是在北方那边的草原才会有,因为倭国那边的武士要留月带头,额上以及头顶的头发剃掉,这是要专门的匠人来做的。
北方草原民族,自古以来有剃头的习惯,所以部落里面,也会有会剃头的人存在,可是现在,在朝鲜这边,是没有剃头匠的,也只有寺院之中的,才会有一位或者两位的和尚会剃头这项手艺。
剃头这是个手艺活,需要热水,热毛巾,还有又快又短的小刀子,现在这时候上哪去找?
所以现在,叭叭说了半天,发现这个不好用。
但是这个决定已经定下了,吴凤已经决定,要逐渐的开始流行短发或光头,因为留着发髻实在是不方便,而且在炎热的地带作战,十分容易中暑,很容易捂出痱子和虱子,对卫生情况,疾病的传染,也都有不利的影响。
以及,头上的头发太多,一旦头部受伤,有头发的遮挡,很难对伤口进行及时的处理和包扎。
自己现在手下的人,包含很多的国家的人,倭国武士本来就有剃头的习惯,这事也方便说,主要就是明人和朝鲜人,他们可能会对此有很大的意见。
但是,吴凤打算主要是在军中实行这些策略,自己以身作则,应该还是好说的,吴凤的头发虽然留得又漂亮又飘逸,但是战斗起来还是十分的不方便。
而且,这个其实也并非是强制,但是自己的地盘儿必竟是在基隆,以后的主要的发展方向,东南亚这边也是重点,那边十分炎热,留短发或光头,更加的方便作战,留着发髻,实在是太过闷热、麻烦。
当然,如果以后要往北方占领地盘,冬天寒冷的时候留着头发,当然也是有好处的。
现在这个时候居然没法对俘虏剃发,那么最简单的就是拿刀子把他们发髻割下来,让他们散着头发。
这头发散下来之后,比后世搞摇滚的人的头发还能稍短一点,在吴凤看来,十分自然。
但是跟朝鲜人站在一起,显得却有点格格不入,一个个都很有可能觉得这个人是个疯子,这么多人,这就有点与众不同,大家就会情不自禁的隔离他们,而且手上有刀枪,那么朝鲜军就会认为,他们要么是北方的蛮子,要么就是南方渡海而来的倭寇,无论是哪一个,他们的人头都是值钱的玩意。
都会快速的砍掉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