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海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掌柜将吴凤一行领到后堂,后堂也是一样挺大的院落,还算精致,后堂的风格是朝鲜的,但是朝鲜的风格其实内里也是跟倭国很像,都是铺着榻榻米,就地坐下,吴凤也开始心算,大概需要的银钱价格。
一会儿这掌柜的回来了,报了个价,他说道:“这位客官,我们算一下,这笔买卖钱额是560两,但因为客官您要的数额很大,只需530两便可。”
吴凤又问他:“你家下一船铁料运来大概要多久?”
“客官,这下一船铁料大概能在十天之后到达,不过现在您已经把我们的库存都买掉了,下船来的铁料应该也只有现在这些铁料的一半。”
“只有一半,这么少。
那你可否安排下艘船,多运些铁料过来。”
“这位客官,按现在时间来算,那船铁料已经在路上了,现在能否通知到他们我们也不敢保证,也只能等他们到了再通知那边,这又得数十天的时间。”
“那便算了,你这铁料,现在在库中是吧?”
“是,这些铁料都在我们商社在码头那边的租用的库房里面存放着呢。”
“那好,我两天后离港,两天后装船,那个时候我出钱,你出货,咱们钱货两清,当面点清可以吧。”
“当然可以。”
“那好,后天中午,我在码头那等你,你提前安排好脚夫,到时让他们迅速装货上船,不要耽误我的时间。”
“好的客官,您放心。”
“嗯,我可要留下定金?”
“按规矩来说需要留下定金,但客官你要的数额很大,而且交货时间就在这几天,所以定金今天就算了,到时候只要您备好银两,我们当面交清便可以了。”
“嗯,那既然如此,我也就不打搅了,告辞。”吴凤站起身来,微一拱手,带着手下武士出了这院落,从前门走出这店社,接着在街道上溜达。
出门后,吴凤往后看了一眼,这家店社门口上的匾额写的是“金云商社”。
………………………………
第二十七章 火器店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海明最新章节!
出门后,吴凤往后看了一眼,这家店社门口上的匾额写的是“金云商社”。
这家店有点意思,吴凤又抬头往二楼的窗户看了一眼。
摇摇头,走吧。
这铁料最好还是再买一些,自己要练兵,装备他们的武器、盔甲都要用大量的铁料,而且民生的发展这铁料也能用得上。
不用多,再按现在的数额再买一份就可,毕竟船上还要留好位置用来装人,这段时间自己在这首里城逛的时候也要探听一下这琉球岛上村落大概的具体分布,总不能到时候顺着海岸线找村落吧,那也是太麻烦了,而且还容易出事。
如果能有所准备,倒也是件好事,成功的几率也更大一些。
这金云商社的二楼窗户不知什么时候开了一条缝,有一只眼睛紧紧地盯着吴凤的背影。
其人摆摆手,身后的人躬身而去。
走在这商巷之中,又找了两家朝鲜海商的店社,这两家店社内存的铁料并不是很多,所以也就把这两家的铁料皆是一扫而空,共计净铁五千斤,坚铁三千斤,多炼好铁一千斤。
这和自己之前买的铁料的数目相差并不是很大,倒也并没在意。
就是看这街巷两旁的店社,时不时还能看到明国闽人海商开设的店社。
明国福建广东素来产铁,铁料十分丰富,而且那里工匠众多,所以铁料、坚甲、利兵皆是外贸首选。
其不止用于外贸,朝堂之上很多装备北方边军以及各地精锐驻军的兵甲皆是寻的福建、广州的工坊打制。
因广州、福建两地与红夷人通商交流频繁,所以此两地工匠众多,其打制的火铳十分先进,在明军开始大力装备火铳之时,内阁便直接下令,命广州福建当地府衙募集工匠打制火铳,再直接运到北方,而北方的工匠多擅长打制坚甲、利兵、重兵。
这闽人海商的铁料虽然不比朝鲜海商卖的的差,但是这些人基本上都来自福建,这年头能在这海贼猖獗的时候安然来到琉球经商,必然是跟海鲨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自己如若去他们那里购买铁料,很容易被对方摸清跟脚。
自己还是少出现在海鲨团的眼线眼中为好。
但自己消失了,对海鲨团也不是什么好事,他们最希望的是自己到明国北方或者倭国。
想到这里,便把吴凤之前想躲着他们的想法给推翻了,自己不想跟这帮闽人所交涉,便是担心自己的行踪泄露,但如果他们泄露了自己的行踪,自己在跟这些人交涉的时候微微透露出自己的目的地,然后这群人再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海鲨团,那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这件事情还需要从长计议,现在自己身在这不知深浅的地界。
稍有不慎便会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去,身边的豺狼太多,他们都在等着自己露怯,然后一起扑上来咬死自己。
虽然自己想让这帮闽人把自己的行踪透露给海鲨团,让他们知道自己要去倭国,让他们放松警惕,但这计策是否好用?是否有用?是否能用?还要仔细斟酌斟酌。
而且现在铁料已买齐,便不必现在与他们交涉。
此事便不必着急,待自己回旅社,仔细思索一下各中关系,再做定夺。
还是先去买些别的物资,如民生方面所需的。
吴凤接着在这街巷之中闲逛起来,如感觉旁边这一商社里边的物资自己需要,便进去与店家商谈下,然后都定为两天之后统一装船。
首里虽是贸易港,但其中集中的多为海商,海商之间交易的多是极有利润可挣的商货,而民生之类的商货,如桐油、牛皮、布匹,则在这首里城并没有多少商户售卖。
所以这民生方面的商货吴凤并未买到多少。
所需的民生商货,如牛皮、红铅之类的都需要去明国的城镇去专门购买。
转了一圈之后,吴凤认识到了这一点。
与闽人交流的这个想法更是提上心头。
自己需要发展基地,要建立工坊,造兵甲,需要大量的红铜、白铅这方面的东西以及民生方面的布匹、牛皮和桐油,尤其是造船来说,桐油是非常关键的一样利器。
在逛的途中,吴凤发现了一家红夷人开的武器店。
这座店铺明显就是租用的建好的店铺,但里边的装饰则改成了欧式风格。
在门口处,门口上梁处有一横铁条,横铁条上面挂着一个小木板,而小木板上刻着两支火枪交叉在一起的图案,然后大略的往店里瞄瞄,便知道这家店铺主营的便是火器。
吴凤现在手里的火器够用,但还是希望再补充补充,最好能买到弗朗机炮那就更好了。
便带着人进了这家店社。
进店之后发现这家店的规格并不大,很小,只有两排木柜展台,展台之上平铺着火枪和配套子弹模具以及各式配件。
吴凤看了看,左右两侧展台上放了四杆长火铳,两杆短火铳。
而在靠里的展台上左右各放着一套欧式的盔甲。
店铺最里面便是一座柜台,柜台后面的墙上挂着两把西洋剑交叉在一起。
在这西洋剑的下方还列有一排欧式的长戟,各种各样的戟头都有。
吴凤看着这些倒也稀奇,不过他第一时间看的就是火铳。
现在西班牙大方阵已经在欧洲大行其道,西班牙人的重型火绳枪也在欧洲各地发展起来,现在距离三十年战争的开始还有60多年的时间,而火绳枪也并未得到很大的改进,所以现在欧陆之上,各国陆军装备的火绳枪基本上皆是重型火绳枪。
而在这展台上的4杆长火铳皆是这种穆什克特重型火绳枪。
16世纪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绳枪代表了当时欧洲火绳枪的先进水平。
该枪口径23mm、质量10~11kg,全弹质量50g,最大射程250m,有效射程 100m,采用机械式瞄准具,每分钟可发射2发。
虽然枪很笨重,大多时候只能用叉形座来支撑发射,但射出的铅制弹丸威力极大,能在100m内击穿骑士所穿的重型胸甲(当时大多数武器在80m 以外几乎不能造成任何伤害)。
西班牙人就是用这种武器征服了庞大而落后的印加帝国。
而现在海上流行的斑鸠脚铳便是这种武器的仿制改进版。
但这种火枪亦有缺点。
与其他滑膛枪一样,精度十分不堪,20-30米内勉强可以瞄一瞄,30米外全无准头,但威力强劲,射程达到400码(360米),150米仍可击穿轻甲和木板。
但这种火枪只要形成规模,以排枪的方式打击敌军,就算是这子弹飞得四处都是,总有一颗可以打中对方,只要打中了,非死即伤。
吴凤拿起一杆端起来,用手掂掂分量,确实不轻。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二十八章 问个价
吴凤拿起一杆端起来,用手掂掂分量,确实不轻。
这个口径其实来说已经挺大的了,其实现在吴凤最想买到的是斑鸠脚铳,但是这斑鸠脚铳,此时只有壕镜和广东的工匠可以打制,连福建都没有工匠可以打制,广东那里自己不熟,就算是派人去买也只能后做打算,现在看到这西班牙重型火绳枪,倒不如先拿这个来顶下用处,毕竟这玩意儿只要形成规模,也是一项利器。
这时一名红夷人走了过来,他是店长。
他自我介绍了一下,他是葡萄牙人,叫瓦斯科穆里尼奥,他让吴凤可以直接称呼他为瓦斯科。
他看到吴凤的穿着,便用日语介绍自己。
瓦斯科,35岁,但欧洲人向来早熟,而他又自小开始出海,所以容貌比平凡人要老将近十岁,再加上有一脸的黄麻色的大胡子,更显得他年龄已过50多。
他有着一头长发,但是额前发际线往后推了很多,看来他有谢顶的征兆啊。
非常典型的地中海人的相貌。
高鼻深目,鼻根高,鼻梁长且凸曲鼻尖向下,就是人们常说的“鹰钩鼻”,眼窝深,皮肤因为出海而已经晒成了黄油色,不复之前的白皙了,眼睛是单眼皮儿,不大也不有点儿成一个“一”字。
他是做生意的,出门做生意,笑是最基本的一个礼貌,所以他在跟吴风说话的时候总是笑嘻嘻的,但是他这一笑就露出来了这个年代大部分人都有的那种牙口,那就是一口大黄牙,而且仔细看看,好多颗牙已经变黑了。
他很胖,这也说明吃的不错,但是他身高却不高,有1米6左右。
这就显得更矮了。
挺着大肚子,总是不自觉的用左手摸着自己的肚子,好像这样更显得他很富有一样。
他上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欧式的衬衣,很是紧身,外套是褐色的宽袖长大衣,衣领和袖子打着细褶,下身着至脚尖的黑色窄裤,脚上穿着一双低帮的夹头褐色靴子。
他这身打扮是非常典型的16世纪前期的欧洲男人的穿着,虽然现在已经是16世纪中期之后,欧洲那边的服饰已经有所变化,但是他毕竟是呆在东方,流行的风潮也影响不到这里。
吴凤看完了这火绳枪,便向他询问:“这种穆什克特重型火绳枪多少钱一杆,连同它所需的配件。”
听到这个倭国人可以明确的说出这种火绳枪的名字,瓦斯科也有点意外,对方居然知道这枪的名字,那么是不是也知道它的造价呢?
还是说这是听人说过这名字呢,如果是听人说过但不了解它的造价,自己可以把价格报得高一点,宰他一刀,但如果听人说过价格,那么一旦自己报价高了,很容易吓走客户,所以还是谨慎为好。
就在这时,他看着吴凤很熟练的打开火药池,看一下里面的构造,便知道这名倭国人很熟悉这种火枪,那么它的价格估计也有所了解,那自己报价还是报个稳妥一点为好。
但是这么长时间自己在这东方贩卖火器,这价格一直不低,突然要报个实在价,心里难免有所不愿意,这得少挣多少钱。
思来想去,还是报了个他认为的低价。
这重型火绳枪及所需的这些模具配件定价45两。
吴凤用看傻瓜的眼光看了他一眼。
鸟铳的造价按茅元仪列的铁价确切万历晚期至天启朝,可以精确计算如下:
福建方毛铁熟铁,每十斤炼成三斤。料价银九分用匠五工,食银二钱五分约用炭价一钱六分通算银五钱。则一斤之“多炼好铁”至少耗银一钱六分六厘六毫。炼钢,每斤,计银二钱的,可以做甲叶计银三两的,可做好刀。
鸟铳是四十斤炼到八斤损耗率惊人,则每斤铁价格肯定在一钱六分六厘六毫以上,总价以15倍计算为三两银。工钱,光钻膛,三十日记,一两五钱。其他工匠钱、零件钱、木料钱、炭火钱,不清楚,但估计一两银子恐怕是要的。也就是说成本价五两五钱是跑不了的。
这是万历年间的价格,现在明朝正在大规模装备火绳枪,其中一杆的造价再贵再贵,也不会超过八两,而这重型火绳枪贩卖至此,加上配件、运费居然要45两,这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吴凤不知壕镜那边的斑鸠脚铳一杆需多少银两,在心中算一下,估计再贵拼死也不会超过20两,而这已是天价。
面前的这红夷人竟敢如此欺瞒于吾,真是找死啊这是。
“废话无需多说,你这价格当真是坐地起价,给个实数,我若感觉可以,便多订一些,如果不可以,咱们就谈别的,此事揭过。”
当然吴凤心中已然决定,冲这价格,这火绳枪不打算买了,最多就问一下他这儿有没有火炮,有的话再问一下价格,如没有便直接就走。
听到这位倭国人这样说,瓦斯科也知道,他大概是知道这重型火绳枪的造价,但是价格到底给他降到多少呢,这要想想。
这火绳枪基本上都是欧洲那边大工坊大规模打制,也有小的作坊打制,价格参差不齐,到了这边换算一下该是多少,也是不好定。
便只好低声问道:“这位先生,你应该是懂这方面的,还请您报个价,如果我感觉可以,那就按这个价格给您这火铳。”
“我的钱不多,是玩命拼来的,这种重型火绳枪,我一杆连其所有的配件,最多一杆能给你10两白银。”
其实吴凤心里的价位是13两,毕竟这种东西一看就是从欧洲那边运过来的,那需要加上运费,这价格应该也不会低。
这也存在杀价的空间,现在一说10两也是为了给对方还价的余地。
“这位先生,您这真是说笑,10两,那我这本儿得赔成什么样儿?
这样吧,我就算是挥泪大甩卖,25两怎么样?这价格真的是找不出来第二家了。”
………………………………
第二十九章 价码
恋上你看书网 630bookla ,最快更新海明最新章节!
“这位先生,您这真是说笑,10两,那我这本儿得赔成什么样儿?
这样吧,我就算是挥泪大甩卖,25两怎么样?这价格真的是找不出来第二家了。”
吴凤看着他,这降的还是不够多。
“这样吧,瓦斯科我再往上加一点,但是我要跟你说,你应该在这东方也呆了几年了,你应该知道东方银子的价值,你也应该知道你这些东西的价值到底是多少,我就说出我心里的价位,13两,你要是再加一分,我们就不要再谈了,再谈无益。”
13两这个价对瓦斯科来说正好是卡着成本,可以接受,但这就是不赚钱了。
“这位先生,怎么说这些火枪也都是从欧洲运过来的,你这一杆压到13两,不给我赚头啊。”
“瓦斯科,你从欧洲过来是为了东方的财富吧,这些只是你顺道带着的,想做点小生意。
东方的丝绸、香料、瓷器在欧洲那可是价值千金的玩意儿,比这个火枪的利润高多了,你现在手里的火枪数额应该不小吧,按你刚刚开的那个价格,买你火枪的人应该并不是很多吧,那你的囤货应该也不小。
你现在想不想把它们赶紧全部销售掉,空出你的船,空出你的仓库,来多存一点东方的丝绸和瓷器呢?
那玩意儿,那才叫真正的一本万利,你说呢?”
吴凤说的话正说到了点子上。
瓦斯科就是一个挺大的军火商,来东方的主要的目的就是把东方的瓷器丝绸以及香料运到欧洲,然后再顺路卖军火,只要能活着通过风浪,活着回到欧洲那基本上就发了。
但是他来的时候带的东西就是火枪,原本以为这玩意可以打开销路,但是东方的人也没那么傻,在检验过这火铳的杀伤力和距离的时候,发现它的准头很差,根本就比不上弓箭。
东方这边很多的国家都是传统的弓箭强国,所以最多也就是好奇买一点,像是朝鲜根本就不理他们。
朝鲜就是只喜爱使用弓箭,而倭国已经研制出了他们自己的铁炮,而且铁炮重量轻,更适合东亚人的体格。
南洋各国也买了一些,但是这火枪他开的价格太高了,人家也不可能买那么多,也只是多则几十杆,少则一两杆回去研究仿造而已。
他存了一大批货在手里,这样船队就不能回欧洲,这能派一两艘回去,途中还容易翻船和遇到海贼,不知道等不等回道欧洲。
剩下的枪和火炮以及盔甲都囤积在仓库里,这些东西一天不卖出去,一天就占着位置,浪费了他的租金,还找不到买家。
如果把这些东西全部销售回去,他的船基本上就会全部空出来,人手也可以空出很多,可以大肆的收购瓷器、丝绸、香料,然后回到欧洲去,用赚的钱,甚至可以买个爵位,成为一个贵族。
那不比现在这种日子好过吗?
但是13两的价格,这个价钱实在是太低了,还是要再跟他说一下,要再加一点。
“先生,我承认您说的话说到了点子上,但是您给的价格实在是低得过分,这样吧,18两可以吧。您总得让我赚一点吧。”
“瓦斯科,我要买的可不是一杆两杆,你买一杆枪,多赚一分银子,那数额就不低了,我只多出到13两5钱。
这个价格说定了,你的枪我就多要一些,减少你的库存,如果你这有弗朗机炮,我也要买几门,怎么样?”
“哦,那您能买多少杆呢?”
“你这里库存有多少?”
“我这里存着600杆火绳枪。”
吴凤思考了一下自己手里的本金,这次出来共带着一万五千两白银,这是这么多年打劫商船攒下的底子的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这次带的银子并不多,我这次来主要是要买铁料和一些民生的商货,看到你这儿有火铳,顺道买一些。
这样,我要三百杆,等我下次来,再购进一些。”
这就已经是4050两白银了。
这个价格真的是已经很贵了,但是其实也要看下对比。
在倭国一挺铁炮的价格是一枚金小判为基本价的。
这主要是因为倭国的铁炮被商人垄断了,。
很多大名只能从藩外进口铁炮,买到的铁炮的价格便成百倍的往上翻。
但其实铁炮的本金是特别低的,只是倭国的商人把铁炮的价格炒的很高。
其中要装备铁炮最方便的就是九州岛的大名,他们的铁炮作坊基本上就是领内自己的铁炮作坊。
所以价格是非常低的,只需要付出铁料便可。
而吴凤的铁炮,并不是在倭国购买的,而是通过跟舅舅的关系,送上铁料以及以粮食作为人工费换到的。
要不然以倭国境内的那么高昂的铁炮价格,吴凤根本就装备不了很多的铁炮武士。
讲真的,军火这种东西的价格一直都是起起伏伏的,按地域来看,比如靠近广东福建的海贼想要得到斑鸠铳,其实价格并不是很高,因为那里工匠很多,离得还近。
而如果是北洋的海贼,想要买到斑鸠铳,那价格基本就要往上翻很多。
如果你是五峰船主的人,你跟吴国的大名、商人关系很好,那么买到的铁炮的价格基本上就是成本价往上加一点。
现在没有什么市场调节这一说,武器的价格完全就是看需求,按供应、需求这两方面来看。
现在13两5钱一杆原装的欧洲西班牙重型火绳枪连同配件,吴凤还可以接受。
吴凤打算把这些重型火绳枪买回去装备给那支由船夫组成的汉人军队,他们现在都是在练枪法,那么长枪再配上这种重型火绳枪,人不多就可以组成一个小型的西班牙方阵了,这也增强了他们远程方面的攻击能力。
听到吴凤一口气就要了三百杆火枪,而且这还主要是因为这次带的银子不多,而且他还要购买火炮,这也是一笔进项。
瓦斯科为了以后可以多赚一点,对13两5钱的这个价格,咬咬牙,也就同意了。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
第三十章 酒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