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浮尸院-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坤点了点头,“有道理,若是这样的话,那些入境的日本人也有可能是奔着古堡去的。”
“传闻毕竟是传闻,如何决断还要你来决定。”
“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找到这个地方?”
“那我可没这个能耐。”宁兔子摇了摇头,“不过,我倒是可以介绍几个人给你认识,他们都是南京人氏,门道比我熟悉。”
“你说说看。”
钟洛北也表示好奇,宁兔子脑袋一歪,说道:“我认识的人大多是五行八作里的人,跟老钟你不是一路的,这些人你估计是不认识的。”
“那我就跟好奇了。”钟洛北笑道。
林坤低下头蹙眉思索,“老宁的人头我还是知道一些的,手下肯定不乏能人异士,我倒是很想见识见识。”
“这些人都在南京?”果胖子问道,“你哪来那么多人脉啊?”
“只可惜,这些人我也未必请的动!”宁兔子抬起头对准林坤,“你有钱又能买到装备,也能请到人,我只能搭桥铺路,事情能不能成还得看你自己。”
林坤他笑笑,“多个人多份力!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南京要想对付日本人,这样的人才我最缺。我确实缺人手,是真心请你帮忙!”
“那行,我试试吧。”
“这些人都在哪?”
“你别念念叨叨的――”宁兔子嫌恶地瞥他一眼,扬起眉,“明儿我带你去登门拜访!”
林坤瞧着他,眉一沉,只好作罢,道:“好吧,也不急这几天。”
当晚,林坤去询问阿丫有关宁兔子所说的事情。他回到房间,阿丫坐在床边,耷拉着头,松垂两臂,一副失魂落魄模样。见林坤进门,木然抬起头,神情忧伤。
“怎么了?”林坤到跟前问。
“我听到你们说的事情了。”
“啊?那你――”
“虽然我其实并不是很清楚那些事情,不过我爹他――确实是做蜜蜡的手艺人,我也知道日本鬼子一直在村子里抓人。”阿丫怵然道。
………………………………
第379章 倚老卖老
林坤从阿丫那里基本上了解了当年日大肆搜捕民间手艺人为他们制作“虎尾金蚕”的经过,推测蛊爷手里的那本古籍多半是姒崇光当年被捕入狱之后在古堡之中所得,虽说其中经过难以详细得知,但以人们对姒崇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传说,他要从日军手中得脱,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次日,宁兔子带着林坤前去拜会这南京城中的江湖高手,搬山卸岭的人马用不着他来引荐,此去拜谒的多是些七十二行中的“高人”,但是否货真价实,依旧存疑。
“周先生!”宁兔子进门作揖道。
林坤转头一看,一个高个男人走来,他身后跟一个瘦巴巴平头阔脸男人,模样非常精干。
这个周先生朝他们点了点头。此人人中、天庭、司空都黯淡无光。不过,真正开口的人却并不是他,而是身后的那个瘦子。
“见过宁老板。”
“周先生,这位是”宁兔子问道。
“请来的风水大师,来给小店打个眼。”周先生笑道。
“唉,周先生你要看风水,早说嘛,我这个小兄弟就是个高手啊。”
“小朋友,你也懂风水,很好学嘛,难得难得!”他身边那个瘦子很惊讶笑道。
“是吗?”周先生看了看林坤,随即伸手介绍,“这位是欧阳大师。”
“我在新街口开店二十多年,可以说是阅宅无数。小朋友,你要是想学,我可以教你,我每年都招学生。”
“我嘛——就是懂点皮毛,无聊玩玩打发时间的,平常还要上学。”
“没关系,小朋友好学总是好的!”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林坤,“我在新街口开店二十多年,你有不懂的可以问我!”
林坤接过一瞧,强忍着,心说,“欧阳纳纳?这名字若不是骗子,我不姓林!”
“这观宅之道非常多,千百年来形成了各门各派,各种套路多如牛毛。我在新街口开店二十多年,总结了很多经验。”他边说边从包里拿出罗盘,一脸得意,“我这罗盘,请栖霞寺大师开过光,我和那里的几位大师都是好友,佛道一家嘛!”
“凡事讲个‘缘’字!本来今天有急事,家里面……”欧阳纳纳边说边走到楼梯口,查看罗盘。
林坤拧起眉冲宁兔子做个苦脸,差点笑出来。
“老宁,我跟你打赌,他手里的这个罗盘,最多三百块!”
“为什么?”
“电木方盘,黄铜面板,最多三百块,这是吃饭的家伙,竟舍不得买个好的!”
欧阳纳纳手持罗盘,沿楼转一圈,“还行,清凉山的风水本来就好。我在新街口开店二十多年,这一带很多人家请我看过。这是块宝地啊!”
战国时,卧薪尝胆的越国灭掉吴国后,又被楚国所灭。楚威王接掌越地,在清凉山上筑城。未几,发觉此处王气太盛。为了镇住王气,在山附近埋下重金,并将地名更为“金陵”。“金陵”一名即由此来,这儿确实是块宝地。
屋子两室两厅,四壁周正,没有缺角。屋里摆设也平常,没有古怪东西。欧阳纳纳转一圈回到客厅,立在中央,摆正罗盘查看,“摆置罗盘的地方,称为原点,二十四山方位以原点为基准点进行确定,原点要是定错,坐山必然定错,排出的宫位图、飞星盘、坐山盘等等等等,一错皆错!”
“故弄玄虚。”林坤不屑道。
“卧室是人休息的地方,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时间在睡觉。周先生是主人,所以你的睡床就是原点。”
林坤瞧着欧阳纳纳摇摇头,也从包里取出袖珍罗盘。这个袖珍罗盘虽然小巧,却是由整块虎骨木经过十九道工序纯手工制成,通体橘红,十分精致,罗盘出包,像是红光一闪。
欧阳纳纳侧过头,盯着一愣,连周先生也盯着瞧。
“周先生,若是允许,请让我去你卧室看看。”
“行,来来来。”
刚一进门,罗盘里指针乱晃,飘忽不定,周先生虽然不懂风水,也瞧着发愣,眼巴巴看向林坤,“怎么回事?”
“到窗口看看!”
“怎么指针晃得更厉害了?”
“怎么会这样?”周先生大惑不解,脸色明显慌乱,像感受到一种无形的恐惧。
林坤深深皱起眉,“乾位绝对有问题!”
林坤对着墙壁上一幅书法条幅细细打量,“周先生喜好书法?”
“哦,那倒不是,我是个手艺人,这是我从古玩市场买的。”
“这四个字是大篆,遒劲有力,神采形质兼备,深得书法三味,天知地杆,雕刻莲枝虬纹,古朴雅致,确实是一件好东西啊。”
“不过。”林坤顿了顿,“这东西是个邪物。”
“啊!?”周先生浑身霎时像遭电击,一个激灵,“邪物?!”
“怎么说?”宁兔子问道。
“我也不知道这卷轴是怎么来的,但是显然这东西并不是什么挂在书房里的赏玩之物,而是个狠毒的邪物,它上面的字迹看上去行云流水,但写的却是符箓,挂在巽位,阴阳二气为金木相冲,最近家财有失?”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天机不可泄露。”
“妈的,竟真有这种邪门事,我被暗算了?”
“那倒不是,这卷轴是件古物,可惜不是什么书法艺术品,当年被写出来估计就是用来害人的,这种伎俩在皇宫里很多,因此皇宫之中一般是不挂什么书法的,而是陈列起来收藏。”
“原来是这样。”周先生一脸不爽,眉头紧皱,恨恨地叹口气。
“这个房间好!”就在这个时候,门一开,欧阳纳纳端着罗盘进来,“今年的当运星就落在这,已有六白武曲星,又得运星八白土扶助,所以你儿子今年顺风顺水,也许还能给你带个漂亮媳妇回来!”
“美中不足的是,稍微有点二黑煞气,在门口挂串六枚铜钱,就非常完美了!过会到我店里拿,里面的法器都是请栖霞寺大师开过光的!”
但是,周先生已经对他的话没什么兴趣,听着眉起皱,“大师,这没什么问题,我们去其他房间吧。”
林坤见这情形,连忙讲:“我只是刚刚了解点皮毛,欧阳前辈讲得很好!不过,欧阳前辈,你有没有注意到指针在晃动不停?”
欧阳纳纳听到这话,低头一看,随后他又抬起头,轻蔑瞅我一眼,“小朋友,指针乱晃只有两种情况。一是遇到了五黄二黑阴煞之地,这里显然不是。二是磁场干扰。这种情况最常见。现在的楼都是钢筋水泥做的。指针就是吸铁石嘛,钢筋在墙里虽然看不见,但存在磁场干扰!”
他说着朝周先生看一眼,周先生无奈地点点头,懒得理他。
“而且,屋里的电器,楼外的信号发射塔,也产生磁场,这些都是干扰,无处不在!就是楼上楼下的人看个电视开个空调,都会干扰到指针!”
“别的房间都正常,就是这里异常,罗盘又没坏,只能说明这里有局部的磁场叠加,干扰严重,这完全正常,太正常!”
“对啊!”林坤故意奉承道。
“不,还有第三种情况!”他嫌恶地咂下嘴,眉一扬,“小朋友,我在新街口开店二十多年,什么情况没见过,你才懂点皮毛,不要乱下结论。我们这行易学难精,想学到真功夫很难!”
“我靠,你还倚老卖老来劲了是吧,全靠你一张嘴?”林坤心里不悦,“我原本打算心平气和地了结此时,咱们好歹也是同行,钟叔交代,同行只见,不能拆台,这可是逼我的。”
“唉!”周先生重重叹口气,一脸不耐烦。
宁兔子察言观色,笑道,“欧阳先生,你知道他师父是谁吗?”
欧阳纳纳一笑,“我说嘛,现在有几个年轻人懂这个,果然有师父,这南京地面上有名有姓的我基本都认识,是谁?”
宁兔子一笑,“钟洛北你认识吗?”
周先生听完也是一愣。
“钟洛北?”
“嗯!”宁兔子故意重重地点了点头。
“钟洛北钟”欧阳纳纳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看了林坤一眼,脸霎时发白发虚,眼皮跟着耷垂,“他真是你师父?”
“正是!”
周先生一喜,“名师出高徒,后生可畏啊。”
“原来是鼎鼎大名的钟洛北的高徒,失敬失敬。”
“我懂得也不多,其实没学到多少。欧阳前辈,我还要向你多请教。”
“看不出这位小兄弟是名师高徒。”他又干巴巴说几句,收起罗盘准备出门。周先生也不挽留,出去送他。不一会,楼梯间传来“噔”、“噔”急促脚步声。门一开,周先生一脸笑呵呵。
他搓着两只手,脸上阳光灿烂,两眼笑眯眯,“宁老板,这位小朋友叫什么?”
“叫我林坤就好。”林坤笑着说。
周先生看着林坤,突然一愣,像突然想到什么,又迅速露出笑容,“今天非常感谢,想不到你比这个欧阳纳纳还厉害。宁老板突然造访,不知道有何贵干?”
………………………………
第380章 五行八作
欧阳纳纳被林坤弄得灰头土脸,败兴而归。但是这个周先生却也不是寻常之辈,宁兔子的突然造访使得他顿生疑心。
“江湖上谁不知道宁老板是响当当的人物,我周某人是小庙,您亲自登门不知所为何来,不妨直言相告。”周先生警惕道。
“周先生,我宁兔子自问在江湖上还有点薄面,咱俩也算是有点交情,何必如此呢?”宁兔子打起了太极,“许久未见坐下来喝杯茶都不可以?”
周先生眉头一展,碍于情面,只好作罢,“礼数不周,请!”
周先生的门面属于前店后院,就是开门营业的地方在屋子前院,自己则住在后院。刚刚在他的宅子里转悠了一遍,林坤一直摸不准这个周先生究竟是从事什么行当的。
林坤本想跟宁兔子打听打听,谁知问他还不如不问,笑而不语,令人琢磨不透。林坤随即转头看看四周。
周先生目光敏锐,见林坤似有好奇之意,索性满足了他,说道:“家宅久未收拾,不如到前院一叙。”
林坤正愁没机会,立即笑逐颜开。刚一进去,一眼便瞥见琳琅满目的“销器”,弓箭、刀枪、机关暗器一应俱全,这些东西在市面上已经罕见,但也不是没有,只是已换了性质,成为了民间手工艺品,孩子眼里是玩具,游客眼里是纪念品。
林坤转了一圈,似乎想到了周先生的行当,“七十二行里都是高手,周先生做的这些东西还真是别开生面啊。”
林坤拿起一个木头匣子,匣身木原色,上面刻着一个“万”字符号,看起来年代久远古旧,包浆明显,单看那木料成色,便知是紫檀,必定是有些来历的古物,而且形状非比寻常
林坤把目光落在那匣子上多时,看得准了,心中有了数,料想不会走眼,他在江湖绿林中的门道也算是熟络,通晓江湖上的山经暗语,说:“未曾请教周先生大名,晚辈冒昧,对这件东西有所耳闻,不知周先生可是万寿山里的来头?”
“厉害。”宁兔子既然与周先生是熟识,自然知道他的来历,但究竟林坤是如何凭借这一个小小的盒子做出的判断,他其实也是一窍不通,但仍然不懂装懂,对周先生说:“我这个小兄弟还是有点本事的,周先生你看――”
“林坤小朋友确实是位才俊,万寿山这个名字,周某人已经十几年没有听过了。”周先生叹了一口气。
“其实我在这方面真是外行,今天能得幸在此遇见万寿山的老元良,已经是我的造化了。”林坤客气道。
“檀香,快来见过客人。”周先生朝着店内招呼了一声。
“唉,来了!”前铺传来一个清亮的女声。
“爹,您叫我。”
“我来介绍一下,这是我女儿,檀香。”周先生比了一下身边这位姑娘,约莫二十出头年纪,“内堂早夭,这铺中只有我们一老一少两个人。”
“见过两位客官。”檀香笑道。
周先生从柜台上取出两颗官帽核桃,开始盘,交代了檀香两句,就顾自己躺在竹椅上昏昏沉沉地半睡半醒,“你们有什么事情就问她吧。”
檀香长得眉清目秀十分水灵,扎了两条辫子垂在胸前,从上到下透着干净利落,她见周先生不怎么情愿和林坤他们交流,立刻忙着招呼,“两位客官,不如楼上坐坐?我去为两位倒茶。”
“女承父业在江湖中不是什么新鲜事,看来周先生已经把事情交代檀香打理了,我们问她也是一样的。”宁兔子说道。
林坤左右看了看,店内摆设虽然古旧,但各处打扫的一尘不染,有个老旧的木头柜台,也不知用了多少年头了,磨得油光甑亮,货架上的各色货物,一律码放得整整齐齐。
檀香端了茶上楼,对林坤说道,“见你与我差不多年纪,也是五行八作的手艺人?”
林坤谢过,笑道,“我知道在七十二行里的手艺人中,万寿山算是一块金字招牌,不过,我一向手比较笨,入不得行。”
“这便奇怪了,我爹很少不愿见人,除非是同行上门取经,见他一脸不开心,我还以为你们是来问他讨教手艺的同行。”檀香笑道。
檀香见林坤有意藏着掖着,不主动告知身份,便不动声色地说:“白鸟闻喜报,绿树摆窗前,君问何处是,洛阳在河前。”
林坤心想这檀香是有心用暗语切口跟他说出本意,心忖道:“好在,我对这山经唇典熟悉不过,江湖中行走往来切记忌直接问,以免被对方视为外行。”
宁兔子还以为林坤会应付不过来,赶紧对他使了个眼色。
林坤点头会意,上前似有意似无意地对檀香说:“东南半隅有名山,千载遗风今犹然。浩荡宇内澄清碧,三过家门终未还。”
檀香闻言猛地睁开眼睛,上上下下打量了林坤一番,似乎不相信眼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是禹陵后裔,还以为听错了,当下动起“山经”来问道:“浩荡遗风今何在?忍向天边为日看,肝胆十载终雪耻,年年犹祭此名山。”
林坤想也不想,便脱口回答:“江南故国五千载,万里洪泽万里山,等闲识得波涛怒,神王依旧望北边。”
檀香神色更是诧异,又问:“神王依旧望北边?所为何来?”
林坤道:“有事请教。”
檀香微微点首,但可能还是有些不太放心,继续追问:“请字沉重,愧不敢当,先生何人,还望示下。”
林坤确信檀香已经听明白自己的身份,没必要把话说白了,只推说道:“皆是山中人。”
自古以来,多有些犯禁的勾当,所以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行内的暗语,也就是现在所谓的“行话”,可是隔行如隔山,为了便于广泛沟通,五行八作中产生了一套通用的大切口,叫作“山经”。
檀香客气地点了点头,起身道,“两位稍候,我去问问我爹。”
随后便听到两个脚步声上楼。
“林坤小朋友真的是会稽山人氏?”周先生话中犹然存疑。
“正是。”林坤做了一个揖,“实不相瞒,在下此行叨扰乃是为了一桩牵扯颇大的事情而来,只因老宁推荐周先生大名,特来请教。”
“你们――”周先生皱了皱眉,“究竟想知道什么?”
“爹,倒不如请两位贵客到密室去吧,你们也好详谈。”
“对对对,两位请移步。”
这种店铺在明面上和暗地里,做的完全是两种生意,林坤随周先生和檀香进了里屋,他这铺子是二层木楼,从二楼的另一个楼梯下去就是密室。
密室就如同一个手工做坊,里边光沙轮子就有四五个,墙边摆着的尽是“袖箭、飞镖、甩手钉、飞虎爪”一类的暗器,各种器械五花八门,见过的没见过的什么都有,有些东西林坤连名字都叫不上来,更不知如何使用。
“真是开了眼界了。”林坤叹为观止。
“我周某人只是个做销器的工匠,不知林坤小朋友和宁老板大驾光临想要问什么事情”
销器的意思可以同于暗器,但是不光是暗器,这类东西从古代就为明令禁止的,因此民间的手艺人都不敢明目张胆地开个铺子销售,转入地下,暗中交易,其中这些匠人中当属“万寿山”的手艺和口碑最好。
寒暄中周先生说起自己的身世,他本是江苏徐州人氏,万寿山的名号最先也是从那里打响的,徐州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自然对于各种“销器”来说,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周先生家中代代都是万寿山的匠人,善于制作各种绝巧的器械。七七事变之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周家逃难,其祖父隐姓埋名,不想最终还是遇上了千古劫难,死在了这南京城中。
“五行八作,都是些手艺人,虽然身处江湖,但其实所知并不多。”周先生说道。
五行八作是民间泛指各行各业的传统俗称,源起南宋,泛指各行各业。如果往实处说;五行是车、船、店、脚、牙;八作是金、银、铜、铁、锡、瓦、木、石的工匠作坊。据《清波杂录》所载,我国唐代社会的主要行业为“三十六行”,即:肉肆、宫粉、成衣、玉石、珠宝、丝绸、纸、海味、鲜鱼、文房用具、茶、竹木、酒米、铁器、顾绣、针线、汤店、药肆、扎作、陶土、仵作、巫、驿传、棺木、皮革、故旧、酱料、柴、网罟、花纱、杂耍、彩奥、鼓乐、花果等。
徐珂在《清稗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由此可见,“七十二行”是一个虚指数,今天人们常说的七十二行或三百六十行,并非具体数字。事实上,社会行业的分工已远不止七十二行。
………………………………
第381章 寒蝉效应
据周先生所言,他们家在万寿山中属于专工“木”系的匠人,尤其擅长制作弓弩,当然若是打造考究一点却并非罕见的铁制销器也十分在行,毕竟这类行当各自枝蔓延连,相互交织,属于庞大的族系。
周先生本名周宝忠,出生于文化大哥命早期。其父周先觉,是随祖父从江苏徐州逃难出来,后定居南京,自此在未曾离开。那是的万寿山手艺人,多半都有青帮背景,已托于帮会大佬才有生存的空间,周先觉在青帮中也算是排字号的人物,可惜英年早逝,周宝忠能活下来全靠其母相依为命地扶持。
“周先生,想来您是知道一些有关鬼子攻占南京时候的一些事情的。”林坤问道。
周宝忠点了点头,“日本人与我周家乃是血海深仇,这一点我周某人永世不忘,我祖父惨遭杀害,尸骨未见,想到这些我都”
“周先生,您若是想要报仇,眼下就有这么一个机会。”林坤说道。
“你是说日本人。”周宝忠的语气既不是惊讶也不是愤怒,显得十分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