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法国大文豪-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打探一下,作者到底是谁。”
………………………………
第一百六十章 一个伟大的提议
情人节到了,作者白天也到了该相亲和催婚的年纪了。
所以,我决定好好码字,不问世事。
伦敦终日的阴雨延绵的天气终于要结束了,逐渐放晴的天空让加里安心情愉悦。在报社当编辑上班比较轻松,不需要像工人一样,加班加点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巴兰池为自己准备好了饭菜,像一对新婚夫妇一样闲聊起家常。
平时不上班的时候,加里安便去隔壁找马克思喝茶聊天,之前调侃着送你去见马克思这句话终于变成了现实,只不过是活着跟他聊天。
作为莱茵省人,似乎已经适应了英国的下午茶,在闲聊的时刻,会提起之前的生活。
在革命友人格恩斯还没有为他提供生活资金之前,马克思住在迪恩街28号,一片萧条,脏乱的街区。当时一幢三层楼房,马克思一家七口住在顶层的两个房间,在那里度过了五个多辛苦的年头。由于气候寒冷、食品匮乏,马克思有3个孩子先后在这里夭折。
加里安回想起之前在泰晤士报看到的内容,形象的描述了那时候马克思的惨状。
“马克思住在伦敦一个最糟糕、因而也是房租最便宜的地区。他有两个简陋房间,临街的那间是客厅,后面那间是卧室。在这一整套住房里没有一件家具是干干净净的和牢固的。”
许多诸如马克思一样的无产阶级革命者至死都无人知晓姓名。
他们所奋斗的事业却永世长存。
他慢慢喝了一口茶,缓缓说道,“幸好一切都已经过去了,虽然之前1848年我们发起了一次欧洲的革命,然而还是因为准备不足而失败了。但是根据这些年不断高涨的工人运动的呼声,很快将会掀起新的欧洲大规模工人运动浪潮。”
加里安靠着椅背,思忖了片刻。马克思看到他发愣失神的状态,问道,“怎么了?托洛茨基阁下?”
“啊没什么,我在想一个问题,一个困扰我多时的问题。”
“嗯?”
马克思翘起腿,双手放在膝盖上,问道,“是什么问题,说来听听?”
加里安回过神,把茶杯放在桌上,说道,“可是当1848年的革命运动失败之后,欧洲资本主义正在飞速发展,现在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而且资本主义各国的联系越来越具有国际性质。”
马克思微笑着看着他,心中略感吃惊,他感觉到这个年轻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与他的部分思想高度的重合,也就越发的欣赏起来。
加里安继续说下去,“与此同时,全世界劳动人民遭受的压迫也在日益的加剧,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加强,就像之前的里昂市工人运动一样。反压迫反剥削的斗争实践使会让各国无产阶级认识到,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敌人,以往分散的斗争常常使他们遭到同样的失败,无产阶级必须在国际范围内联合起来,用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去对抗资产阶级的国际联合。逐渐建立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正襟危坐,听着加里安说到这里,感慨的说道,“我以为托洛茨基阁下是资产阶级共和派,没想到”
加里安摇摇头,说道,“很多人跟我一样,抱着人民齐崛起,世界大革命的信念,踏上了这条驱逐之路,来到伦敦。都是为了寻找真理而来。比如被驱逐的布朗基,还有我。在资产阶级共和派中,我是他们的盟友,但是在无产者面前,我是他们亲切的同志。不仅仅出于同情,更是”
“所以?”
“所以我认为,诸如德意志,大不列颠,法兰西,荷兰等共!产!主义组织分别派驻代表,然后将无产阶级应该联合起来,形成一个跨越了国际的组织,一个国际工人联合会,更好的推动世界革命的潮流”
加里安看着面前的马克思,对方注视自己的眼神,就像看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托洛茨基阁下,你这个提议之前我也考虑过很久了,但是内部的声音一直没有达成统一,所以一直耽搁了很久。”
其实对于未来的国际运动,加里安始终抱着“知不可为而为之”悲观念头。
“将来社!会主义国家有朝一日变了颜色,站在了资产阶级的阵营,成为帝国主义,在世界上称王称霸,剥削人家,侵略人家,世界人民与共1产主义国际应该给他戴上一顶帝国主义的帽子,揭露它,反对它,并且同人民一起打到它。”
摇了摇头,把写着不合时宜的观点都抛诸脑后,继续说道,“不需要达到完全的统一,你们只要树立一个靶子,所有人自然而然的会聚集在一起。”
加里安平静的指出当前的第一目标,“比如首先反对保留私有制的蒲鲁东主义者”
加里安的话还没有说完,马克思的家门被敲响,暂时中断了两人的聊天。
马克思示意失陪一下,站起身走到门口打开门,却看见托洛茨基的情人正站在门口,神情焦虑。
“怎么了?赫本夫人?这么紧张?”
马克思赶紧为她让开一条道,问道,“要不进来坐坐,喝一杯茶?”
“不了,不了。”
巴兰池摇摇头,她对朝着自己走过来的加里安说道,“不好了。”
“怎么回事?亲爱的。”
加里安心中一沉,以为是巴黎政府察觉到了自己的踪迹。这是他做过的最坏打算,不要任何行李立刻离开伦敦。
加里安非常隐晦的出声问道,“难道是他们来了?”
然而接下来巴兰池夫人所说的话,却让他感到非常意外。
巴兰池牵过他的手,说道,“不是不是,是泰晤士报的主编登门拜访,说特地来找你。”
“找我?”
加里安感到非常惊讶,他一向与泰晤士报没有任何交集,为什么会突然跑来找自己。
“听他说是关于你写的一篇的问题,想要找你聊聊。”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挖墙脚
之前的工人运动中一直存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分不清到底谁才是主要矛盾,谁才是次要矛盾。小资产阶级和中产阶级都是无产者拉拢的对象,然而不少派别却将他们推到了敌对阵营。包括后世自称无产阶级的人也一直对小资和中产抱着冷嘲热讽的态度,而不是拉拢他们,分化他们和改造他们,壮大声势,所以欧洲不少闹革命的团体喊着团结民众,结果将自己处于孤立的境地。
最典型的教案就是巴黎公社,主张保存私有制的蒲鲁东主义者和依靠冒险机会主义的布朗基主义者组成的革命领导集团,蒲鲁东主义者居然希望依靠资本家的银行贷款来筹集军费,甚至低声下气的去请求和保护银行资本家,现在看来,这帮人简直就是革命之耻。
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缺一不可,加里安所能做到的,也是尽量的帮助工人运动纠正可能会出现的错误。
反正和马克思喝下午茶的机会还很多,加里安暂时不急。
从马克思的家中离开,加里安返回家中,他看见泰晤士报的主编罗素正坐在客厅里,一手握着公文包,微笑的打量着从门外走进来的自己。
来者不善。
加里安心中涌起不安的念头,稍稍皱起眉头,一个老主编跑过来挖掘编辑原本不是什么新鲜手段,太阳报整个报社编辑团队被挖墙脚带走的事例也有,永远不要低估资本家的无耻性。
加里安示意让巴兰池夫人去冲一杯茶,他在罗素主编面前坐下,上下打量着面前的男人。
与桑顿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觉,面前的男人更多给他一种英国保守派男士的优雅,裁剪合适的三件套配上了领带,一直保持着英伦男人的绅士风度。
参考一下创立泰晤士报的沃尔特家族原本就是一个政治保守立场的家族,泰晤士报还能够在保持独立的观点,实属不易。
“你好,托洛茨基阁下,我是泰晤士报的主编,罗素。”
罗素尽量保持友善的微笑,试图缓和对方心理上的警戒。
巴兰池为双方端上两杯茶,罗素还不声不响的献上一个赞美。
“夫人您真的很美。”
然而巴兰池夫人轻轻点头,之前出入惯了巴黎的舞会,听腻了男人的奉承,对于罗素的赞美只是做出一个承蒙赞誉的微笑。
罗素将目光转移到加里安身上,他说道,“很抱歉冒昧的上门打搅。”
“直入话题吧,罗素先生。”
加里安摆摆手,他可不喜欢拐弯抹角的谈话。
“今天你来找我,是因为那一篇血字的研究吗?你应该知道作为竞争对手的报社,找他们编辑上门交谈是大忌。”
“真因为如此,所以我才更需要上门找你。”
罗素慢慢的抛出手中的筹码,他对加里安说道,“那篇血字的研究我已经看完了,写的非常棒,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篇文章并没有在读者中引起巨大的反响,对吗?因为每日电讯报并不想下功夫为这篇和新栏目进行宣传,所以这篇也就反响平平,但是我们不一样,如果你愿意来泰晤士报连载的话,我们可以以更高的稿费,并且花费更大的力气为你的做宣传,而不会像现在这样默默无闻,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血字的研究连载完之后,他们将不会再刊登侦探类型的了吧?毕竟无法吸引新的人气。”
加里安很冷静的看着面前的罗素,作为一名目光敏锐的优秀商人,他们总是知道什么时候能抓住人的致命死穴,然后再抛出橄榄枝,让人无法拒绝。
在稿费面前,加利安也没有资格指责罗素挖墙脚的不道德行为。
“所以罗素主编也非常的看好这类题材?”
罗素大方的说道,“不错,反正在每日电讯报也不受重视,不如到我们的报社来刊登。”
加里安没有正面的回答对方的问题,而是将话题绕到了另外一边,揭露对方的险恶用意,“如果我拒绝的话,罗素主编是不是会将今天谈话透露出去,这样一来,我就永远都成为每日电讯报主编眼中可能存在的潜伏叛徒了?”
“当然,如果我答应的话,在畅销之后,罗素主编说不定也同样会把这边的情况透露出去,那么我的命运就不得不与泰晤士报连接在一起了。所以从踏入家门的那一刻起,罗素主编就已经想好了两手方案,对吗?”
罗素一愣,慢慢的眯起眼睛打量着面前的男人,这个调查不到背景资料的新编辑,完全不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反而像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商人。
被对方反咬一口,他开始坐立不安,急忙解释说道,“托洛茨基阁下我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种意思。我只是觉得如果您能跳槽到我们的报纸上刊登连载的话,会更加适合。
“别急着辩解,罗素主编,这些都是我的猜测,别紧张。”
加里安气定神闲的捧起了茶杯,双方都将加里安看做是筹码,却没想到他反而将两份报纸看做是打响名气的方式。
去年可是在杜伊勒里宫跟拿破仑三世谈笑风生的男人,会搞不定你一个泰晤士报的主编?
太年轻太简单了。
“我当然非常愿意来泰晤士报连载,但是不能以我自己的名字,而是以另外一个名字,因为我们想跟巴黎的过去断绝关系,并不想让人知道下落。”
“以谁的名义写?”
罗素没想到来这一手,泰晤士报并没有规定不能以另外一个人的名义写书。
“我的夫人也是一位作家,所以作者的信息和必须以我的夫人,赫本的名义进行创作。对了,我的夫人需要一个新的笔名。”
巴兰池惊讶的望向加里安,然而他却握住对方的手,给她一个眼神示意,让她不要开口,一切听从自己的安排。
加里安花了这么大劲的掩盖信息,目的就是想通过每日电讯报和泰晤士报之间的竞争,保证自己不会被编辑部的老编辑们排挤下去,再一步步的打响大不列颠的名气。
“这是一个双赢的模式,我和我的‘夫人’,将会分别为两家报社写稿。”
罗素越来越感觉面前的这对夫妇背景不简单,绝对不是什么二三流的角色。收敛起之前随便的态度,再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问道,“好的,我可以答应你,但是我想知道是什么新的笔名?”
加里安思考了片刻,认真地说道,“我夫人的新笔名,叫阿加莎。”
………………………………
第一百六十二章 抬杠和较量
还有一更在码字,尽量争取今晚搞定
带着复杂的心情,罗素主编暂时离开了加里安的家,站在大街上,他看着身后的建筑,最终还是叹了一口气,心中隐约有种反过来被他耍了的感觉。
比起之前遇到的作者,这人是最难缠的一个。原本负责压价的商人却反过来被他给将了一军的感觉。
但是目光敏锐的罗素意识到这类型的是一个不错商机,完全可以依靠他来带动泰晤士报的销量。不过这个合作的文人不是等闲之辈,之前他一直没有查出对方背后的秘密,恐怕还要继续的深挖下去。
习惯思考的时候掏出一支香烟点燃,他夹着烟头,喃喃自语的说道,“从巴黎受到政治的迫害逃离出来的文人,到底是谁?”
等到送走了客人之后,巴兰池看着前面沉默的加里安,犹豫的问道,“亲爱的,这样做真的没关系吗?可是我完全没有写书的经验”
虽然看过几本书,但是巴兰池在巴黎一直扮演着金丝雀的角色,跟文人交流过,却没有亲手写过。
加里安转过头,脸上的神色变得缓和,非常平静的说道,“别紧张,不需要你来写,我自己完成就行了。只不过是挂上你的名字,这样一来就算罗素想要拿做文章,也找不到突破点。不过泰晤士报的罗素主编算是历史上的第一个战地记者了,因为在克里米亚战争爆发的时候,他就曾经随军报道战况。这种有着丰富人生经历的家伙的确很难缠。但是别担心,没有过不去的坎,我会搞定的。”
巴兰池一双手放在胸前,让她的心稍微平和了下来。只要加里安说出这句话,她就相信面前的男人一定会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其实加里安的书桌里还锁着另外一份手稿,是关于东方列车谋杀案的稿件,原本他只是将这份稿子当做备用,不过现在是时候该将它发表出来了。
“对了,亲爱的。”
加里安走到书桌面前,打开抽屉取出了稿子,递给了巴兰池夫人,他一本正经的说道,“我想让你重新抄一遍这份稿子,因为如果要把整个谎言编好,那么从现在起,你就是写侦探的阿加莎夫人,所以必须连寄过去的稿子笔记要跟你一致,知道吗?”
“我的天,让我抄那么多字?”
巴兰池惊讶的拿着厚厚的一沓稿件,虽然她也想对当文人这件事跃跃欲试,但是一想到要写这么多字,就感到头疼。
“我尽量吧”
“你不能说尽量,亲爱的。”
加里安扶着她的肩膀,语气严肃的说道,“这件事关系到接下来我们在巴黎的一举一动,所以你必须尽力去扮演好身为侦探家的角色,拜托了。”
虽然有些为难,但是巴兰池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要求。
过了一个星期之后,血字的研究到了最终章,一切都如桑顿主编预想的一样,这篇反响平平,并没有一炮走红,在其他编辑议论纷纷的情况下,桑顿主编也开始打退堂鼓了,思考着是不是应该放弃这个题材。
为此,他还特地的召开了一场临时会议,而且特地的避开了加里安。
其他人陆陆续续的走进办公室,幸灾乐祸的等待着主编宣布好消息。
不过会议才刚刚开始,桑顿主编的发言就被人打断了。
最后一个走进门的编辑手中拿着一份泰晤士报,他走到主编面前,指着上面的内容,神情严肃的说道,“大事不好了,桑顿主编,你看看这个,泰晤士报宣布要刊登侦探的连载。这是准备跟我们较量吗?”
“什么?”
桑顿主编原本已经决定放弃了继续刊登这一类型的,听到这个消息,连忙从编辑的手中抢过了报纸,的确,泰晤士报上发布了一份宣告,即将刊登一篇侦探的连载,而这片居然还受到主编大力的推荐,文章在还没有发布之前就有这种待遇,让桑顿有种不好的预感。
简直就像跟他们抬杠。
随即他赶紧看了一下作者的名字。
“阿加莎?这个名字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
其他人也茫然无措,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桑顿主编看了一眼广告宣传的文章刊登日期,正是今天。他连忙让人去买一份今天的泰晤士报,想看看竞争对手到底写了什么文章。
心中不安的预感越来越强烈,拿到报纸之后,连忙翻开到最新的连载版块,然后突然面如死灰。
对方的确刊登了一篇侦探,泰晤士报看起来是做足了准备跟每日电讯报抬杠的准备。
“东方列车谋杀案。”
眼睛盯着这个名字,桑顿主编还在自我安慰说道,“没关系,之前的那篇血字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轰动,恐怕这篇文章也同样不会,侦探题材的受众面还是太窄了。”
他握紧了拳头,虽然心中愤懑不已,但还是耐着性子读完文章。
这篇连载分为五期进行,一个星期就刊登完毕。
这是刚刚刊登的第一期,不过文笔风格却与“托洛茨基”的血字的研究完全不同,所以首先排除了是自己的责编在对手报纸上开专栏的可能性,这样就只有一个合理的解释了,对方认为侦探题材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所以才绝对这么做。
“主编,我们怎么办?”
在场的编辑都等着让桑顿主编抓主意,临时的变故让他们不知所措。
桑顿主编总不能让竞争对手处处先人一招。原本他们准备去取消侦探题材作品的连载,现在看来必须要跟泰晤士报继续较量下去了!
思忖了许久之后,桑顿主编缓缓说道,“暂时先等等,不要着急,之前原定的取消暂时往后推延,我们要跟泰晤士报打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还有,等托洛茨基回来之后,让他来一趟我的办公室,我们要为他的侦探制定一下宣传计划了。”
………………………………
第一百六十三章 象征自由的男人
补完昨晚的更新,这一章的标题很哲学,祝大家除夕快乐
事实证明再优秀的稿件也需要广告宣传,原本桑顿主编认为东方列车谋杀案会跟血字研究一样以惨淡的关注度的收场,然而让他大为惊讶的是这篇从开篇开始,就一直受到了读者极高的关注度,不仅仅是刊登之前的广告,还有密集的连载刊登在吊足读者口味的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对迫不及待的阅读需要。
泰晤士报的主编罗素甚至还特地的发文宣称,东方列车谋杀案一文发表后的第四天,泰晤士报的销量出现了小幅度的涨幅,并且收获了打量读者的来信。这又无形之中为“阿加萨”这个名字做了一次宣传。
罗素主编也同样是宣传的高手,他声称阿加莎是一位才华与美貌并存的女作者。
于是读者们纷纷开始好奇这位猜测,她到底是何方神圣,无形之间,让巴兰池夫人在伦敦圈子有了一小批拥簇和粉丝。
连加里安都不禁酸溜溜的说道,“早知道假装女作者这么火,我也应该用女性的笔名。”
在泰晤士报连环组合宣传之下,最让桑顿主编尴尬的事情出现了,作为侦探的开山鼻祖,血字的研究没有火起来,反而让被认为是跟风的作品东方列车谋杀案成为了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
虽然也有“柯南道尔”的书友表示他们的作者才是开山鼻祖,然而因为寡不敌众,完全没有形成战斗力。
随着剧情的推进,所有人津津乐道猜测的话题有两个,谋杀案的凶手,和到底是谁。
这样一来,每日电讯报就坐不住了,如果让泰晤士报的阿加莎名号率先打响,那么每日电讯报的柯南道尔这块推理开山鼻祖的招牌就废了,自己的心血也付诸东流。
这不单单是两个作者之间的较量,更是泰晤士报和每日电讯报之间的战争。
桑顿主编意识到必须要加大对侦探的宣传投入,他还特地的将加里安叫到办公室。
当加里安看到对方严肃的神情时,就知道自己两边下注的计划成功了。但他还是故意问道,“桑顿主编,怎么了?”
“有一个非常棘手的事情,我想跟你聊聊。”
果然,桑顿主编语重心长的说道,“泰晤士报最近也开始发表侦探题材的,而且反响不错,说实话,原本之前血字的研究反响平平,我们想撤掉这一块的连载,现在反而被对方搞得风生水起,这一点我们都已经探讨过了,接下来会加大扶持的力度,将你的侦探打造成块金字招牌。我就不信了,柯南道尔的作品,会比不过他们的阿加莎。”
“阿加莎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