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法国大文豪-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唯一的光。

    即便是眼红的听众也不得不承认,加里安的演讲打动在场几乎所有的革命者,在他的身上,他们看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精神。

    希望。

    加里安走下了讲台,马克思朝着他迎面走来,给了自己一个拥抱,微笑着说道,“干得漂亮,我的朋友。你的演讲实在是太精彩了,简直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台下密密麻麻的身影,都是19世纪下半叶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1864年第一次国际代表大会仿佛就是开幕仪式,从巴黎公社到十月革命,每一位革命火炬的继承者都燃烧了自己,为后来的人照亮了前进的道路。

    “卡尔,我的朋友,先别急着高兴。”

    加里安拍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台下众人,压低了语气说道,“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有各自不同的思想和看法,马克思阁下如何求同存异,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说实话,加里安作为一个文人动笔提供理论基础,动嘴和人吵架还行,一旦涉及到了动手的环节,便需要真正的革命者去执行。说白了,他的看法和见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迷茫中的探索者指明一条道路。

    马克思略微惊讶,没想到眼尖的加里安这么快就看穿了这场联合大会之下的暗流汹涌。

    而汹涌的暗流中,相当一部分是来自自己的朋友巴枯宁和蒲鲁东。

    在巴黎时期,巴枯宁结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并常常与德国和波兰的流放人士在一起,积极的探讨革命的未来。他后来认识了蒲鲁东,两人很快就成了朋友。当时的蒲鲁东府,在1845年那个时代几乎被视为全世界革命人士的“圣地”。巴枯宁深深被蒲鲁东的理念所吸引,成为了对方的追随者,然而马克思却始终认为蒲鲁东的思想不过是无政府主义者的思想,根本不能代表无产阶级的行动纲领。

    朋友之间在理念上,已经出现了分歧。

    而蒲鲁东主义认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都有弊病,都不合乎理性,以“个人占有”为基础的“互助制”社会是最好的社会模式;主张建立以无息贷款为基础的“人民银行”作为改造资本主义制度、实现“互助制”社会的根本途径;

    最可怕的是,蒲鲁东宣扬阶级调和与和平革命,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鼓吹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任何国家和政府,反对一切权威。

    蒲鲁东主义的核心,是幻想通过和平改良的办法,建立小手工业生产制,实现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虽然两人是朋友,但是维护国际工人运动的根本利益,马克思主义者同蒲鲁东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马克思、恩格斯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和《论住宅问题》等著作中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蒲鲁东主义。

    然而直到巴黎公社后,蒲鲁东主义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影响才基本消除。相信蒲鲁东主义者的巴黎公社革命领导人全部枪毙处决,成为蒲鲁东社会主义学派的坟墓。

    加里安微微一笑,也不点穿什么,平静的说道,“马克思阁下,如果你需要做些什么的话,我很乐意代劳。毕竟一个不会用笔杆子吵架的作家,根本不算真正的作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


………………………………

第二百四十六章 需要实力坑队友

    补充昨天第三更

    圣马丁钟楼响起了整点的钟声,周围凿刻着浮雕的透明落地窗外突然闪过一群白鸽,扑腾的朝着湛蓝的天空飞去。

    这是一个风轻云淡的下午,圣马可广场的喷泉旁边,有人坐在长椅上,往石板路上撒了一把面包。

    然而此时的圣马丁堂内却在酝酿着一场风起云涌的巨变。

    加里安抬起头,仰望着大教堂的圆顶墙壁和地板覆盖的镶嵌画,镶嵌画的主题围绕着十二使徒的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以及圣人的肖像等方面所有的画作上都覆盖着一层金光闪闪的金箔,金色的穹顶照耀着教堂内的众人。

    说来讽刺,象征着神权的教堂里,坐满了一群无神论者,他们在争议着砍下皇帝的脑袋,推翻十字架的神权以及绞死该死的资本家。

    加里安和马克思之间的对话已经结束了,他站在黑暗的阴影背后,而马克思则站在讲台上,继续做发言汇报。

    看着台下一群暗怀鬼胎的革命者,加里安之前听过有个关于左翼联盟的笑话,一个人说另外一个左派是资产阶级的叛徒,别人问为什么,他振振有词的回答:因为他们从来不发表文章抨击其他的左翼党!

    半个多世纪以来作派同室操戈已经不是罕见的事,他们互相强调自己才是唯一的正统,抨击对方是路线错误的异端,比该死的资产阶级异教徒更加可恨。当然比互相扔炸3弹和恐3袭的什叶和逊尼有到道德底线一些。

    现在只有加里安,马克思和恩格斯等少数的有高瞻远瞩目光的人看到了蒲鲁东主义的短板,而这种理论上的错误可能造成第一国际在接下来的斗争中被资本家出卖。

    六年后的巴黎公社,傻白甜的蒲鲁东主义者就被一帮资本家转手出卖,最终导致第一国际法国分部覆灭的结局。

    “真是一群野心家的聚会啊。”

    从背后响起略带沙哑的声音,语调里蕴含着无奈情绪。加里安回过头,看见恩格斯站在自己身后,目光却打量着台上的男人。

    从恩格斯的眼神中,加里安看到的是敬佩和欣赏。这对革命战友一直站在同一线上,未曾分裂过立场。

    加里安也叹息着说道,“马克思阁下现在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有巴枯宁,有布朗基,有蒲鲁东等一众表面上支持着国际会议,暗地里却想将国际会议变成自己反政府的工具和力量,从建立的一开始,这个组织就显得危机重重。他身上的担子,可能会很重。”

    虽然后世的教科书上如何赞扬巴黎公社和第一国际的重要性,却统统闭口不谈最终失败的真正原因,他们将其视作忌讳的丑闻。

    国际内部一开始就潜伏着一群想夺权的野心家们,失败在所难免。

    此时肃反的重要性便体现出来了,对待心怀鬼胎的野心家们,俄国人大清洗或许不是最好的方式,但却是最有效地方式。书面上控诉肃反的恐怖时,却不谈那些被肃反的人做过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但是如果一开始人们不团结,只会被逐个击破。”

    恩格斯也深深的了解,比起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第一国际更多的是带着一种无奈而诞生。

    当问题谈论到第一国际路线确定的时候,整个会议室突然爆发出铺天盖地的争执,仿佛上一秒还在友好协商的众人,此时纷纷撕破了脸皮,提出自己的要求。

    为蒲鲁东鞍前马后的巴枯宁率先举起手发言说道,“我知道需要暴力的推翻统治,然而现在革命者的力量还太过弱小,我们需要跟资本家合作,推翻封建统治。”

    他的发言得到了一群蒲鲁东主义者的认可,但是布朗基主义的代表们此时却爆发出不同的声音。

    “不,资本家并不是可以信赖的战友,你忘了法国大革命时期,他们是怎么对待起义的民众的吗?”

    宪章派的人士回头四顾,争取周围盟友的支持。他慷慨激昂的阐述自己的观点。

    “那我们就以政党的形式加入国会,在内部夺取权力和胜利。”

    ……

    大厅内一片乱糟糟,每个派系都在想方设法的将自己意愿强加在整个国际会议的身上,谁都不服谁的判决。

    一开始大家还规规矩矩用英语平等的交流,然而到最后争执起来时,加里安的耳边充斥着德语,法国语,俄语等大杂烩,吵得他耳朵生疼。

    恩格斯也皱起了眉头,他也实在是忍受不住了。对加里安说道,“会议一时半会还结束不了,我们先出去一趟,留他们在这里继续争论吧。”

    加里安点点头,跟随着恩格斯走向了教堂外。刚推开门,一股凌冽的寒意便拂面而来,原本昏昏沉沉的脑袋瞬间从闷热的教堂里清醒过来。

    加里安深吸了一口冷气,从沉闷的状态恢复了精神,他深知面前马克思主义者内心的苦楚,还是忍不住的补刀一句,“就算最后达成了协议,又如何能保证组织内部不会发生内斗和互相倾轧呢?如何保证高效统一的执行计划呢?到最后会不会变成各立山头,各自为政的局面出现?”

    恩格斯被加里安反驳的哑口无言,这些疑问他早已清楚,只是一直压在心中,没有表达出来。

    现在加里安主动提出,反而有种心中石头落地的感觉。

    “恩格斯阁下想必现在心里也不好过,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机会,却面临更艰难的困境。”

    恩格斯回应一个无奈的笑容。

    加里安背靠着大理石墙壁,眯起眼睛打量着日光昏黄的闲暇伦敦,冷静的说道,“我想我可以帮上忙呢。”

    “帮忙?”

    恩格斯愣了一下,因为他总觉得自己仿佛在对方眼中看出不怀好意的神情。

    加里安点点头,说道,“是的,帮忙。既然马克思阁下没有能力除掉野心家,我倒是有一个可行的计划。”

    恩格斯顿时眼前一亮。

    “不过不是靠政治斗争。”

    “而是靠我的笔杆子。”

    “毕竟我只是一个作家啊。”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对不起,我是卧底

    第一更

    会议从下午持续到晚上十点多,围绕着路线确立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完善的解决。而争论的重点也分成了两派——一方面是以马克思理论为核心,坚定了武装斗争的派系,另外一派是幻想着跟资产阶级和平共处,共同执政。支持后面那种思想的人,再过几年,就只剩下巴黎公社墙壁前的一片弹孔了。

    圣马丁堂的争论的内容已经与加里安无关了,至少他清楚自己的定位,一个站在巨人肩膀上,动手能力却不怎行的作家,掺和进去连怎么死都不知道。

    恩格斯带着加里安回到下榻的旅馆,一间并不怎么起眼的老式建筑。隐蔽在青石板长街的深巷之中,说明了住店的来意之后,前台的老板将一串爬满了锈迹的钥匙递给加里安,然后指了指楼上的房间,不耐烦的说道,“上楼第二排最尽头的房子。”

    恩格斯无奈的解释说道,“因为我们暂时不能引起注意,所以只好委屈一下加里安阁下,住在这里了。”

    “没有问题,我很乐意接受。起码我一开始也是住在卢瓦尔省的马棚之中,习惯了稻草和马粪的味道。”

    加里安亲近的态度让恩格斯心生好感,不像某些从巴黎而来的革命者,就差没要求住在唐宁街十号了。

    提灯里燃烧的煤油灯芯照亮了面前一小簇昏黄的区域,墙壁的两边都是剥落的痕迹,露出里面斑驳的木制建筑。黄褐色的地板踩上去发出老旧的吱呀声响,如同被岁月腐蚀之后的痕迹。

    一幢年久失修的房子,两个各怀心事的男人。

    打开房门之后,一股潮湿的霉味扑鼻而来,伦敦阴冷的天气和连绵的阴雨,让整个房间都渗透在湿冷的环境之中。

    恩格斯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也不多做停留,将加里安送到门口寒暄几句之后,便转身离开。

    加里安点燃了老旧的煤油灯,坐在了煤油灯面前,深吸了一口气。这趟风险看来是值得的,从一开始,自己就没有打算向拿破仑三世隐瞒之后的动态。哪怕马克思再怎么帮自己隐姓埋名,最终还是会有人识穿身份。

    所以他要单刀直入的摊牌。直截了当的告诉路易·波拿巴,自己准备利用这次的风波,前往伦敦参加共产主义者们的会议。

    当听到这个消息时,路易波拿巴震惊无比,几乎瞪大了整个眼睛,以不可思议的表情凝视着加里安。不过对方却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冷静的态度。

    他从来没想到一个处处维护法兰西帝国利益的作家,居然敢当着皇帝的面说出这番话,如果不是看在之前的功劳上,早就拖下去交给司法部处理了。

    一想到加里安总会给自己意外惊喜,他还是留下对方,希望给出一个满意的答复。至少解释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做。

    “陛下知道革命党中,谁才是最大的敌人,谁才是真正的威胁,谁才是能给予波拿巴家族致命一击的势力么?”

    连续三个提问让拿破仑三世哑口无言,在此之前他一直将革命党一视同仁,都是不留余力的打压,从未考虑过谁才是真正威胁的问题。

    “这有什么关系吗?反正都是一群危害法兰西的蛀虫,只要统统处决掉就好。”

    拿破仑三世对于革命党嗤之以鼻,他从军队出身,深信只要手握兵权,无论屁民怎么造反,都抵抗不过火枪和子弹。所以波拿巴政府从来没有真正的去看待过这些反复出现在法国历史上的反对派们,如同蝼蚁一样,未曾关心过死活。

    “看来陛下也未曾了解过革命者。”

    加里安笑着摇摇头,然而这一动作却被拿破仑三世误以为在嘲笑自己。

    “你在嘲笑我么?”

    他不满的皱着眉头,冷眼注视着面前的年轻人,“加里安阁下,你踩死蝼蚁之前会去问他叫什么名字,属于哪个政党派别吗?”

    “不是,我不是在嘲笑陛下,我是在担忧陛下这么快就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加里安提醒说道,“还记得陛下是怎么成为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总统的吗?”

    拿破仑三世愣了一下,脸上的傲慢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

    1848年欧洲革命爆发后,赶走了复辟的七月王朝。拿破仑三世回到法国,依靠自己叔叔的声望和一众支持波拿巴家族的议员,在9月当选制宪议会议员。12月10日主要依靠支持拿破仑家族的农民选票当选为共和国总统。1851年12月2日发动政变,解散议会,并通过公民投票使政变合法化。1852年12月2日元老院宣布恢复帝国,路易·拿破仑·波拿巴为法兰西帝国皇帝,称拿破仑三世。

    “陛下啊,如果当初没有巴黎市民那场革命,也就没有今天的你。这样一想,是不是应该有一定的危机意识了?”

    加里安苦口婆心的劝道,“能推翻菲利普国王的七月王朝,革命党们也同样能再次策划一场推翻帝国的统治。陛下不屑于和他们打交道,但总有人需要跟他们打交道,深入的了解对方是怎么样的人。认清哪个才是帝国最大的威胁。然后对症下药……”

    拿破仑三世慢慢收敛了傲慢的神色,他从来没有深入考虑过这些问题。现在想想,他的确需要一个卧底,去了解欧洲各派的革命党。而私底下与王室关系密切,表面上却像民主革命派的加里安,俨然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于是在波拿巴王室眼中,他以卧底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工人国际大会。没人会想到这位慷慨陈词的达瓦里奇,真实身份居然是双面间谍。

    在书桌上铺平了稿纸,加里安开始为好友卡尔·马克思做点什么,减轻内斗的压力…

    他开始奋笔疾书…

    “尊敬的陛下,原谅我冒昧的打扰,有一件万分紧急得情况,需要向你汇报…”

    “打着和平旗号的蒲鲁东主义者们,终于在会议上露出了狰狞的面孔…”


………………………………

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封四十英镑的信

    第二更

    加里安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隔绝了隔壁打牌的噪音,打呼噜的酣睡声,全世界安静的仿佛只剩下了他自己。

    四周围被汹涌而来的黑暗包裹,只剩下昏黄的灯光照亮了书桌面前的一片区域。

    仿佛只剩下笔尖在纸上流畅。

    “我亲眼目睹,也亲眼所见,蒲鲁东主义者积极的参与了一场横跨半个欧洲的阴谋,他们自诩是欧洲革命者的领导人,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推翻法国波拿巴家族,更是要带领着整个欧洲的革命者,无产阶级们,砍下君主的脑袋…这场所谓的共产主义国际大会是他们拉拢盟友,打压异己的工具。倡导秘密革命的布朗基在这群毒瘤面,前只是不痛不痒的感冒罢了。只要再过几年,他们便借助这场会议会迅速的成长为一股庞大的势力,足以成为欧洲各国巨大的威胁。”

    “我们有理由相信,比起所谓的马克思主义者,主张暴力革命理念的造反派危害性远不如这些打着和平旗号,暗地里却在积蓄力量的家伙们。他们就像埋伏在身边的定时炸弹,不知在何时会突然爆炸,最终变成一场席卷法兰西的灾难。”

    花了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写完了一封将近两千字的政治报告。

    这份选择性的报告将会直接送到拿破仑三世的书桌上,供他作为参考。

    加里安用上了所有威胁性质的修饰词,将蒲鲁东主义者描述成随时准备爆发革命的潜在势力。添油加醋的将伦敦会议比作是革命者的“火药阴谋”。

    他掏出怀表,才发现此时已经是深夜两点,喧嚣也逐渐散去。

    他将稿纸折叠好,准备放入信封,就在准备起身之际,他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

    以书信的形式寄回国内太漫长了,而会议可能几天以后便会结束,如果蒲鲁东主义者们压倒了马克思主义者们的声音,接下来的时间线将会进入一个未知的时代。或许共产主义运动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久。

    他不能再等待了。

    电报。

    加里安突然想起来,传达信息最快的方式便是电报。

    于是他赶忙搁笔起身,拿起衣帽架上的大衣,准备去邮局拍发电报,直接将信封以电报的形式发送回去。

    电报不但是最快捷的方式,也是最昂贵的方式。用电报来拍发一封书信,只有特别有钱的疯子才敢这么挥霍。

    然而加里安现在最不缺的就是钱,之前的连载每年都会为他带来不少的英镑收入,距离上次离开伦敦之后,帝国银行户头里的资金也没有再动过。

    他穿好衣服下楼,此时伦敦的黑夜显得安静深沉,维多利亚时期到处都是尖耸入云的哥特式建筑群,尖锐的塔楼仿佛要刺破一轮悬挂的明月。青石砖铺设的街道上传来那车碾压而过的咯咯声响,远处偶尔传来犬吠,随即又被湮没在静谧的黑暗之中。

    拎着酒瓶喝的摇摇晃晃的酒鬼迎面而来,浑身散发的酒气让他不由自主捂住了鼻子。加里安从吐字不清的喃喃自语中,勉强听出了一句话。

    “今晚,猎人将加入狩猎…”

    而加里安仿佛是穿行在黑暗森林中的猎人,悄然无声的跟随着猎物,准备在最适当的时机,张开獠牙。

    邮局门口的路灯照亮了招牌,加里安走进了电报室,叫醒了趴在桌上打瞌睡的工作人员,并且说明了来意。

    “拍电报吗?”

    他揉了揉眼睛坐起身,大半夜的拍电报肯定有着急的事情,他看着加里安略显寒酸的装扮,透过窗户对加里安说道,“钱带够了吗?拍电报价格可不菲。”

    “当然带够了。”

    加里安从口袋里掏出了文稿纸,递到对方面前,礼貌的说道,“就是这些,麻烦尽快,急着要。”

    工作人员接过稿纸之后,瞬间惊呆了。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刚开始他以为对方在说笑,当再次询问一边确认不是开玩笑之后,原本惺忪的睡意顿时消散殆尽。

    “这位先生,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这封稿子可是需要一笔非常昂贵的费用,你居然要用电报的形式,而不是写一封书信?”

    加里安非常认真的回答,“没错,就是以电报的形式。麻烦请尽快,这份文稿越早到,损失越小……”

    “那你……英镑带够了吗?”

    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问道,“这封稿件如果要拍发出去,起码要三十,哦不对,四十英镑……四十英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知道先生……”

    他打量了许久,确定加里安口袋里掏不出四十英镑。

    四十英镑是什么价格?英国一位普通男职员的收入也才80英镑左右,一份电报就差不多花了一个人将近半年的收入。

    敢这么疯狂砸钱的人,肯定不在乎他的月收入开支。

    “大晚上的怎么可能随身携带这么多英镑出来,等着被人抢劫吗?”

    加里安不耐烦的从口袋中掏出了一本支票簿,在上面写下一串数字之后,撕下其中一张递给对方。

    “我身上只有帝国银行的支票簿,你们到底收不收?不收我就找别人了。”

    帝国银行。

    听到这个名字,工作人员顿时惊呆了。

    他双手颤抖的接过支票,反复查验,确定不是伪造的支票之后,连忙坐下来,开始忙碌。

    能随随便便掏出一本帝国银行支票簿的男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个普通人。

    面对有钱人,他不敢表现的神态倨傲。

    但工作人员还是最后提醒一句,“先生,电报一旦拍发就不能……”

    “我当然知道,不用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