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法国大文豪-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俾斯麦的那点小心思,就是利用莱茵河左岸作为诱饵,投其所好,骗取拿破仑三世的信任和支持,极力主张与法国联盟,阻止法国站在英国一边支持丹麦,当第一次王朝战争即将结束之时,俾斯麦却只字不提普鲁士所属的莱茵地区,也不笼统的谈论莱茵河左岸,而是只讲卢森堡和比利时,赞同法国在讲法语地区扩大辩解。以慷他人之慨满足法国的要求。拿破仑三世此时终于明白过来加里安对他所说的警告,俾斯麦之前所谓的保障不过是一纸空文,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想要兑现承诺。
“俾斯麦阁下的外交政策不就是忽悠吗?只要把法国忽悠的找不着北,你的外交就算胜利了。”
加里安直截了当的戳穿他心中的那点小心思,直截了当的说道,“拿着不属于自己的利益来忽悠杜伊勒里宫支持自己,主动向法兰西示弱,让巴黎放松警惕,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俾斯麦阁下接下来准备挑起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战争,你对维也纳的了解远远胜于拿破仑三世,所以这几乎是一场十拿九稳的战役。解决掉阻拦普鲁士一统大业的最大阻挠之后,你的下一个目标是向法兰西宣战,当然不会是现在,可能经过五六年的养精蓄锐,拥有足够的实力之后,再也没有人能阻拦一个帝国的诞生了。毕竟你义务兵役制的征兵制度可以让德意志在短时间内得到充足的兵源,然后依靠着庞大的帝国兵团,一举击溃法国的精锐部队,不是吗?“
原本脸色平静的俾斯麦渐渐地变得阴沉起来,不由自主的换成了另外一副阴鸷的脸色,他一直以为加里安只不过是恰好猜到了一鳞半爪,现在看来对方可不仅仅是猜到了,更有可能完全了解了整个布局。
莫非这人真的靠几张报纸,就将德意志的精密部署打探的一清二楚?
他不禁握紧了拳头,俾斯麦此时望向加里安,心中渐渐涌现出别的心思。
然而坐在身边的加里安仿佛看穿了他的想法,做出一个暂停的手势。
“先别想太多,听我说完,俾斯麦阁下。其实我不怕死在这里,事实上早就已经考虑到这种情况。所以我在某个人哪里留下了一封书信,如果我超过四个月没有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内,说明我已经惨遭不测。而最有可能动手的,便是普鲁士。因为他们害怕了我的文字,戳穿了德意志人的阴谋。俾斯麦阁下尽管动手,如果接下来巴黎还会跟你合作,算我输。”
加里安撒了一个谎,事实上他手中没有任何书信往来,说出这番话不过是赌俾斯麦不敢撕破脸皮。
然而俾斯麦还是被他这句话给镇住了,从1860年开始布局到现在,他苦心孤诣了将近四年,却不曾想过被一个不相关的局外人乱了方寸。
目前所要做的便是稳住面前的年轻人,俾斯麦不知道他还知道多少柏林的秘密,但他不敢拿着德意志民族的未来去冒险。
“哈哈哈,加里安阁下多虑了,事实上我不过是想请你来柏林一叙,并没有多余的想法。至于法国和德国的恩怨,也牵扯不到你我身上。今天只是闲谈聊聊。”
他打了个哈哈,试图转移话题,然而加里安却根本不吃这一套。
“闲谈聊聊,我来的时候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呢,还说对我的外交政策的看法有着浓厚的兴趣。”
“俾斯麦阁下是否忘记了一个人?”
“嗯?”
俾斯麦不知道加里安向表达什么。
“阿尔芒·让·迪普莱西·德·黎塞留,法王路易十三的宰相,及天主教枢机,波旁王朝第一任黎塞留公爵。当然,我想俾斯麦也没有忘记三十年战争。”
三十年战争的结局,以哈布斯堡王室的失败、法国和瑞典的胜利而结束的。
1648年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加强了德国诸侯的权力,进一步削弱了哈布斯堡皇帝的地位。不经诸侯同意,皇帝无权宣战、媾和、课税、征兵。
德意志四分五裂,摇摇欲坠。
此外,通过三十年战争和黎塞留的外交斡旋,法国还得到莱茵河畔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以及西班牙的鲁西荣地区。瑞典除得到西波美拉尼亚、不来梅等领地外,还得到大宗赔款。从此哈布斯堡王室在西欧的霸权衰落下去,法国的霸权代之而起。
俾斯麦的眼角抽搐了一下,站在加里安身边的中年人更是一副惊恐的模样,试图阻止他把话继续说下去。
“加里安阁下,别说了。”
加里安打出一个手势,示意对方先别说话。
瓦尔青庄园内,三人意外的沉默下来。俾斯麦瞪着加里安,有一种无可奈何的失落感。
三十年战争是俾斯麦心中仇恨的郁结,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完成一场对法国人的复仇,夺回属于他们的阿尔萨斯和洛林,现在加里安直接揭露了俾斯麦的伤疤,还要上面狠狠的撒上一把盐。
如果不是忌惮他手中的把柄,俾斯麦这一刻真想违背自己的诺言,掏出转轮手枪给法国佬来一枪结束一切。
“黎塞留公爵,可以说是德意志民族最痛恨的法国人了。”
“然后呢?”
俾斯麦不禁握紧了手中的拐杖,他深呼吸几口气,试图让自己冷静下来。
“巴黎会有下一个黎塞留公爵诞生,法国人会继续让德意志联邦保持分裂的状态,俾斯麦阁下想通过自上而下的战争手段来完成统一,让德意志想成为欧洲第一帝国?”
加里安不屑的撇撇嘴,说道,“做你的德国梦去吧。”
………………………………
第二百七十四章 加里安的胜利
第二更,,
“加里安阁下就真的不怕死吗?说实话,铁骨铮铮的革命党我见过不少,铁骨铮铮的文人倒是没见过。当年在柏林爆发的护宪运动这些作家没少挑拨闹事,但是最后的结果呢?被警察逮捕之后就哭着求着大喊自己错了,恳求政府放过他们,全然没有之前正义凛然的模样。”
回忆起公共知识分子的嘴脸,俾斯麦心中剩下的便只有冷笑。
当时德意志各邦封建王朝对帝国宪法的抵制激起人民的极大愤怒。资产阶级民主派在各地掀起护宪运动,文人们在报纸上鼓吹着为一个统一的共和制度而战斗。
运动的结果是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人民赶走国王,莱茵区的易比菲尔特爆发起义,成立安全委员会。巴登地区也爆发规模巨大的起义,并获得军队的全力支持,成立以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分子、法兰克福议会左翼议员布仑坦诺为首的临时政府。与巴登毗邻的普法尔茨人民的起义也在蓬勃展开,与巴登起义互相呼应,成为整个护宪斗争中的强大中心。
革命党们建议法兰克福议会和起义地区的临时政府公开号召武装起义,并动员和组织人民武装保卫革命政权。提出应当依靠巴登和普法尔茨的起义军队和人民武装打击反革命的武装进攻,把起义扩展到全国,在起义地区立即废除一切封建义务,发动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共同保卫革命成果。
但是所有这些建议都未被采纳。领导运动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害怕汹涌澎湃的群众革命,竭力约束人民,使运动不超出“合法”的范围。
资产阶级的软弱,结果显而易见。
然后普鲁士和威廉四世的反扑,将德意志人民的革命热情扼杀在摇篮之中,一同被扼杀的,还有年轻的俾斯麦心中最后一点希望。
他总算看透了资产阶级野心家门的嘴脸,也看透了那些文人煽动欺骗人民的丑陋肮脏的手段,俾斯麦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他发誓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
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
用普鲁士的铁和血,去征服整个德意志联邦!
他说道,“什么为人民伸张正义,共和制度万岁,不过是一群有野心没本事的阴谋家怂恿民众造反,然后夺取革命的胜利果实罢了。一旦成功之后他们便会暴露出更加肮脏的嘴脸,剥削起人民比旧贵族更甚。”
然后俾斯麦站起身,他掏出了准备已久的手枪,抵住了加里安的脑袋。
“你让我回想起1849年的那个夏天,柏林的空气充斥着血腥的味道。我在大街上亲眼看见那些被报纸上的作家鼓舞着为德意志而战斗的年轻人,一排一排的倒下血泊之下。躲在背后的阴暗嘴脸却毫发无损。局势风云变幻之时,又摇身一变,成为帝国王室的御用文人,指责痛骂革命党是一群卑鄙之徒。”
“在我看来,加里安阁下跟这些人并没有不同。你们都是一群祸乱国家的小人,一群毫无节操,从来没有将国家和人民摆在眼中的阴谋家。”
“俾斯麦阁下,这跟之前说好的不一样……”
身边的中年男人试图上前阻止,却被他接下来的动作镇住了。
俾斯麦扣动了扳机,表情狰狞的看着面前的风轻云淡的加里安,问道,“在我扣下扳机之前你能跪地求饶,我就愿意放过你。反正德国的外交政策你也已经摸透了,大不了我们放弃掉之前的一切,重新调整策略,做出重大改变。普鲁士只是遭遇了挫折,还没有输。”
“不,俾斯麦宰相,你不会这么做,这个机会你等了多少年才等到,怎么可能会因为我一个人而牺牲整个帝国的利益。”
加里安突然伸出手,握住了枪管,紧紧的贴着额头,他一字一句的说道,“让我来告诉俾斯麦阁下我跟你之前见过的蠢货有什么不同。“
“我写过《1984》,在中央监狱写过革命诗句,为自由高声呐喊过,为民主战斗过,为法兰西和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谱写过《国际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鼓舞了全世界人民打破旧时代的桎梏。你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建立统一强大的德意志,我所做的一切却是为了整个世界受尽磨难的人民。”
“或许现在俾斯麦阁下还没有察觉,但是很快你将会看到一个红色的幽灵出现在北德意志联邦的国土上,威廉一世的子弹能够射穿革命党的心脏,但他无法击穿工人阶级的灵魂。”
加里安的发言震耳发聩。
“他们可不是软弱的小资产阶级,他们是无坚不摧的共产主义者。打破解锁失去了脚链,得到的却是整个世界。“
“来啊,开枪啊。“
加里安猛然站起身,直视目光威严的老人,咬牙切齿的说道,“你开枪的那一刻说明你怕了,一个帝国的宰相向一位身无权势的作家投降,真是欧洲的耻辱。对于一个作家而言,能逼迫帝国宰相让步,真是无上的荣耀。”
两人就这样寸步不退的注视着彼此,俾斯麦不敢扣下扳机,加里安不肯松手。
然而身边的人紧张的看着两人,不知道是否应该上前劝阻。这一幕与他们设计的剧本不一样,俾斯麦的临场发挥让他心中一紧,准备喊侍卫入门解救加里安。
对峙了一刻钟之后,俾斯麦神情一松,第一个松开了手枪,撤回了右手,平静的说道,“你赢了,加里安阁下。”
他颓然的坐在原位上,恍然回想起之前在杜伊勒里宫面见拿破仑三世的场景。对方甚至懒得跟自己废话,直截了当的表露法国想要莱茵河以南的野心。
“你果然跟拿破仑三世一样,强硬到蛮不讲理。”
加里安心中高悬的石头总算落下,他也反唇相讥,“俾斯麦宰相果然跟传闻中的一样,遇到问题便想用铁和血来解决。”
………………………………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一封未来的信
第三更
与其说是一场愉快的交流,不如说是一场变相的软禁。与俾斯麦见过之后他并没有被放,而是前往无忧宫,对他感兴趣的不仅仅是俾斯麦,连威廉一世也对他也充满了兴趣。
俾斯麦坐在原位,面前的茶杯倾倒在地上,他也懒得去扶起。而是长叹了一声,靠着座椅发呆。在这一瞬间仿佛苍老了十几岁。之前跟随在加里安身边的中年人走到俾斯麦的面前,原本握着木椅的手瞬间松开,他恭恭敬敬的站起身,对面前的中年男人说道,“腓特烈王储,辛苦你陪着我演了这么一出戏。”
“呵呵,俾斯麦阁下的即兴发挥可是让我捏了一把冷汗,你掏出手枪的那一刻我就在想要不要终止这场闹剧。”
俾斯麦和威廉国王已经盯上加里安许久,他的每一篇文章如同悬挂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俾斯麦甚至认为普鲁士的高层内部出现了间谍,将秘密泄露给法国人。内务安全部门针对现状展开了调查,然而查来查去最后的解决却并未发现有人泄露机密。
这样一来,俾斯麦就不得不考虑另外一种可能性,做好最坏的打算。那就是法国人已经猜到了德国的所有外交秘密,但是威廉国王和俾斯麦都不死心,他想知道加里安到底是何方神圣。
“你觉得这个人如何?”
从小在海峡另一端的英吉利长大,崇尚自由思想的腓特烈王储对于加里安印象良好,尤其是面对霸道的俾斯麦,依然能坚持心中的立场,与谄媚的御用文人截然不同。
“不卑不吭,坚持立场。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人才,不在我们手中,而是落在了拿破仑三世这个败家子手里,真是感到可惜了。不过从目前的外交动向看来,拿破仑三世之前并不怎么相信加里安的那套说法,直到我们对丹麦宣战后,他才重新捡起。如果我们调整一下外交政策的话,估计损失不大。幸好他不是拿破仑三世的外交大臣,只是一个编外的政治局势顾问,代表不了国家的意志。拿破仑三世果然是个庸才。”
与加里安交谈之后,俾斯麦对于拿破仑三世闲置人才的做法感到可笑和惋惜,幸亏这位天生的外交战略家没有登上外交舞台,不然梅特涅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恐怕在加里安手中过不了几招,奥地利那些上不了台面的技巧原本梅特涅当政时相差太远。
“但是我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他并不是真心愿意为波拿巴王室效忠。这个人的立场很奇怪,口口声声说为了全世界的工人阶级,但是却又站在拿破仑三世一边,明明是双面间谍的角色,却受到工人国际大会和杜伊勒里宫的欢迎。”
“就是这样的人,才更可怕,不是吗?”
俾斯麦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感觉对方如果声望再高涨,说不定帝国倒台之后,他就是下一个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了。”
此时腓特烈王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既然如此,能不能让他来为我们效力?”
“殿下疯了吗?”
俾斯麦差点想上前堵住对方的嘴巴,厉声说道,“陛下到底在想什么,让他来为普鲁士效力?怕不是我们所有的情报都会被他泄露出去!”
俾斯麦和腓特烈王储只是表面友好的关系,王储并不赞同铁血政权那一套,俾斯麦也对王储自由政策的思想不屑一顾,此时双方之间的深层矛盾还未向日后一样激烈。
对于俾斯麦的指责,腓特烈王储并未表现出愤怒或者其他情绪,只是平静的点点头,“我先离开一步。”
随后留下俾斯麦一人,自行退出了瓦尔青庄园。
此时加里安已经被护送到无忧宫暂时软禁了起来,威廉国王还没有召见他,腓特烈王储则擅自来到无忧宫,与加里安私底下见面。
加里安刚在寝室坐下没过多久,虚掩的门被打开。方才护送自己的年轻人此时已经换了一身军装,器宇轩昂的走进了大门,站在加里安面前,微笑着说道,“我们又见面了,加里安阁下。”
看见面前眼神坚毅的大胡子,脑海中原本模糊的印象渐渐的清晰起来,他露出了一个恍然大悟的神情,看着面前的中年男人,失声说道,“莫非阁下是腓特烈·卡尔?普鲁士王储?”
腓特烈王储嘴角挂着神秘的微笑,说道,“我还以为加里安阁下并未知晓我的身份。”
“就算不知道,看你的装扮也大概能猜得出来了。再说,能像腓特烈王储一样自由的出入无忧宫的人,又有多少个呢?”
见加里安没有表露出敌对的情绪,腓特烈王储友善的说道,“希望你能原谅刚才俾斯麦阁下的唐突,宰相并非是要针对加里安个人……”
加里安却突然摆摆手,平静的说道,“算了,对于俾斯麦阁下的态度,我不发表任何的一件,倒是腓特烈王储……”
看着日后的“百日皇帝”,加里安心中有些纠结。由于长期在英国逗留,腓特烈王储受到开明派、立宪派以及中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自由主义思想。他不赞成首相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俾斯麦也从未喜欢过他。直到威廉国王去世,腓特烈继承了德意志的皇位和普鲁士的王位。然而威廉国王去世的前一年,他就患了无可救药的喉癌。由于英国医生莫瑞尔·麦肯齐的误诊,能够治疗癌症的手术被取消。当这个错误被发现已经太晚。由这个肿瘤导致的新的肿胀使腓特烈开始窒息。
“我怎么了?”
腓特烈友好的笑了笑,“我可不是俾斯麦那种讲不通道理的人。”
“倒不是说这件事,只是我有些话想对腓特烈王储说。”
说着,腓特烈王储看着加里安不知道从哪里拿出来的信封,递到自己面前。
牛皮纸的信封用火漆沾好,不禁勾起了王储的好奇心。
“我想将这封书信交给反腓特烈阁下,只不过有一个要求。”
“什么要求?”
加里安认真地说道,“我希望腓特烈王储能在1887年4月再拆开它。”
………………………………
第二百七十六章 加里安的头号书迷
第三更
腓特烈王储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加里安要他在二十三年之后再打开这封信,难道里面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然而加利安不明说,他也不敢当着对方的面将信封拆开。
这封信是加里安早准备好的,一直等待着与腓特烈王储见面的机会,里面记录的是一个预言,加里安在信封中大胆的写下腓特烈王储会在1887年患上咽喉癌,因为一个英国医生的误诊,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过加里安却在这封信里面添加了一些小细节,比如那位英国医生是受到了柏林内部某位位高权重的大臣指使故意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扫清阻碍柏林崛起的障碍,无论是外部的敌人,还是内部的王室,任何胆敢阻止德意志的绊脚石,都会被无情的碾压。
这是加里安随手布下的一枚棋子,他可不相信腓特烈王储能等到二十三年之后再拆开这封信,指不定现在信誓旦旦的承诺不会拆开,转身出门就随手撕开了信封纸。
原本俾斯麦和腓特烈王储之间关系并不融洽,希望这封书信能达到火上浇油的目的。
“但是我很好奇信封里面的内容有关于什么?关于德意志的未来?还是?”
腓特烈王储目光在加里安和信封之间来回,他迫切的想知道加里安到底在信封里写下了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这封信里面的内容是关于腓特烈王储的私人问题,如果哪天腓特烈王储隐忍不住好奇心率先将他拆开了,请不要将里面的话当做是一个玩笑,请把他当做是未来的预言。如果腓特烈阁下愿意相信的话。”
“当然,我怎么可能不会相信你呢?”
腓特烈王储口头上应允着,内心却想着快点离开这个房间,好抽出时间拆开这封信。对于大智近妖的传奇人物,恨不得用手术解剖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剖开加里安的内心,近距离的观察这位才华横溢的天才。
《1984》不仅仅在法国被禁,甚至连普鲁士也禁止出版发行,但是俾斯麦却对里面提到关于操控人民意愿的手段备受推崇,甚至推荐威廉国王阅读这部作品。
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普通民众看到的是对压迫和黑暗的反抗,而统治者却对奥威尔式的控制手段赞叹不已。他们很难想象里面的种种手段出自一个没有任何从事政治活动的作家。
也是因为这本书,腓特烈王储才开始关注起加里安这个人。
无忧宫奢华的水晶灯下站着沉默的两人,除了皮鞋踩踏在红地毯上的声音,两人都选择沉默无声。
“加里安阁下,晚上威廉国王将举办一场宴会,不知道能否有幸邀请你参加?”
腓特烈王储的语气更像是通知而不是邀请,他轻声说道,“我的父亲非常希望能够和你进行一场愉快的交谈。”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加里安停顿了一下,轻声问道,“等等,你们德国人所说的愉快交谈,不是指拿着转轮手枪指着我的脑袋?”
腓特烈王储稍稍一愣,随即笑出了声。
“哈哈哈哈。”
接下来腓特烈王储说的话,却让加里安神情一震,流露出复杂的情绪。
“加里安阁下多虑了,对于德意志的客人,王室绝对不会跟乡下的容克贵族一样无礼。”
与此同时,威廉国王在处理繁杂事务的闲暇片刻,喜欢在桌边摆放在着一本《1984》,在阳光洒满书房的午后翻阅片刻。
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