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扶秦-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李斯这时候已经是明白过来,嬴政没有打算那么早册立太子,即使扶苏的优秀已经无可非议。无论是出于独占权力的目的也好,还是想以身作则贯彻功勋爵制度也罢,扶苏的太子之位不可能那么早确立。

    为此李斯不得不急思对策,挽回自己的失误。

    “大王,各位大臣误解了臣的意思。”李斯见群臣已经没有发言的意思,出言解释道。

    “公子是臣的弟子,臣对他知之甚深,公子聪慧异常,才学出众,按我大秦之制,立为太子不过早晚之事,无需臣等请议,大王心中自有定计。但诚如诸位大臣所言,此时立太子言之过早。臣之所以提出太子之事,是想让公子早日走出王宫,既能让公子了解民情,也能锻炼公子处事之能。”虽然是紧急之下出声解释,李斯仍然成竹在胸,侃侃而谈。

    “另外大王虽等王位,但昔日太子府一应属臣并未撤销,与其让这些人虚浮与事,不如让他们教导公子。公子早日开府,也可以早日熟悉事务。”

    李斯的发言不能说面面俱到,但情况紧急中,额头微微见汗才说出这么多,已是不易。

    李斯的“反水”,引得朝堂上一片交头接耳,这种前后矛盾的情况在李斯身上可不常见,因此很多人不知道到底该做些什么了。不得不犹豫着要不要继续紧跟步伐,统一口径。

    嬴政坐在王位上,一脸平静,没有过多表示,心理却不由暗暗点头,李斯果然深悉他的心思,虽然权势心重,但只要有能力,这点心思又算得了什么呢?如何贪恋权势也不会贪过吕不韦,而吕不韦在与自己的交锋中已经败下阵来,回家养老了。

    “臣附议。”这次蒙毅没有犹豫,直接表示同意。

    蒙武和魏缭都没有反应,他们一开始就说明了扶苏的才智足以当太子,只是时机不对而已。

    大臣们反复的看向李斯和嬴政,慢慢的也明白过来,这是嬴政不想此时立太子,又不好自己提出来,才这儿迂回曲折的表达意思啊。于是纷纷表示赞成李斯的看法。

    “臣反对。”正当嬴政暗松一口气时,竟然有人表示异议,仔细一看,在此次朝会出尽风头的桓齮重新出列。

    “尔等尽是盲瞽之辈吗?”桓齮怒瞪李斯等人,大声呵斥道。

    “公子扶苏自出生以来,声名远播,奇巧百出,如今又有《三十六计》这样的奇书,可见对兵事十分了解,国尉大人是用心相教的,立为太子正和民意;大王自赵国归来就立为太子,当时也年仅8岁,与公子一般年岁,公子立为太子并非没有先例。你们脑子都糊涂了吗?”

    底下的群臣猛翻一阵白眼,你还好意思说奇书、还好意思提《三十六计》您老人家上手就撕的粉碎,根本没给我们看的机会好吧,我们怎么知道到底多奇……

    嬴政在王位上也是一阵头痛,他虽然脾气见长,但对功臣向来优待,更何况桓齮年龄大了,又刚刚从战场回来,实在不知道怎么跟他解释。不经意间看到扶苏跪坐在下边看着大臣们来回的交锋,还津津有味,挺开心的,灵机一动。

    “扶苏,这件事是你惹出来的,你怎么看各位大臣之议?”嬴政问道?

    扶苏对此时能否立太子一事,其实并不在意,在他的记忆中,旧时空他有个大学同学是陕西绥德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那有天下第一太子墓,欢迎过来玩”,因此他的记忆中扶苏当太子是铁定了的。但猛然间被点名,扶苏还是有点无语,这种事我当然是同意啊,问我你叫我怎么好意思开口啊,不过看情况今天是当不了太子了。“儿臣第一次参与朝会,对诸事都不熟悉,不敢妄言。”

    “只管说来。”

    “是,儿臣自幼长在深宫,在父王和母后的庇护之下,不知世事艰辛,不像父王自幼受尽苦难、磨砺心智,护佑祖母与敌国之境,儿臣自愧不如。李师和魏师教导儿臣,大秦以法立国,万事皆有法度,而今儿臣未立寸功,便得太子之位,有违秦国之制。”

    “昔年商君为了让民众信服法律,曾立木取信,才渐渐推进变法,有了今日大秦的强盛,父王曾让孩儿读的几卷数中有《有度》一卷,其中曾提到‘法不阿贵’,孩儿身为公子,更应该遵守法律,维护商君以来法律的权威,故儿臣不敢答应诸位大臣之请。”

    扶苏看嬴政面带微笑,李斯也默默点头,便知道这几句话没有说错。

    “儿臣身为父王长子,应当为秦国分忧,只是久在王宫之中难以有所作为,在此恳求父王允许孩儿出宫开府,早日有所成就,为大秦千秋功业尽一份力。”扶苏说完就深深的俯下身子,等着嬴政的决定。

    “好,我儿有为寡人分忧之心,寡人岂会不理。”说完沉吟一阵,接着道:“宗正,成蟜的旧府可有人居住?”

    一个老臣出列道:“自成蟜身亡,家人迁蜀之后一直没有人住。”

    “将作左丞,由将作少府负责修缮成蟜旧府,作为长公子府,一应所需物品由少府调拨,不得有误。”

    “李斯,待公子府造好后,立即补齐太子宫所需属臣,负责扶苏的起居。”

    “魏缭、蒙毅,你们教导公子有功,进爵一级,蒙毅任太子太保负责公子扶苏的安全。”

    嬴政既然已经有了决定,就立刻命有司为扶苏准备府邸,虽然没有确立扶苏的太子之位,却下令补充太子宫属臣为扶苏所用,很是耐人寻味。

    “父王,儿臣能不能提个要求?”扶苏觉得事情大概是就这么定下了,心思立即活泛起来。

    “孩儿希望在府中建个工坊,望父王恩准。”

    “说。”
………………………………

第37章 曹操是个结巴

    “嘟、嘟。”在公子扶苏新府不远的街道上,一辆马车发出轻轻的敲击声。

    “公子,前边路堵上了,我们要在这儿等一会儿。”车夫明显很了解主人的心思,对主人解释道:“听说秦国公子扶苏府上今日工坊竣工,府前正在燃烧爆竹,祈福吉祥。”

    “嗯。”似乎车中的主人不喜欢说话,只是淡淡的应了一声。

    车夫却是个好说话的,见主人应了自己马上欣喜起来,把自己知道的扶苏的事情一一说出来。

    “要说这公子扶苏,那可真是厉害。据说出生的时候是大冬天,竟然轰隆隆的打起了雷来……”

    “听说秦宫里传出来好多事,都说扶苏特别聪明,有的人还说李斯都佩服他呢……”

    “听说新郑城里秦国商人卖的那些小玩意儿好多都是扶苏发明的,什么太子车啊,大富翁啊,还有公子喜欢的象棋啊,这要是真的那这扶苏可真是聪明的紧……”

    “听说这扶苏虽然贵为公子,可是却偏偏喜欢工匠,嬴政赏他一座府邸,他不要金银,竟然要求在府里见了一片工坊,养了一批工匠,可真是稀奇。”

    ……

    在马车里一个五十岁左右的华服老者,正襟危坐气度超然,面色有些苍白,一脸与气度不符的愁容,静静的听着车夫的唠叨,手里拿着一本纸质书籍,来回的摩挲。

    “公子,您坐稳了,咱们可要走了,离秦国的招贤馆不远了。要说这招贤馆啊,跟扶苏也有关系呢,当年秦王因为咱韩国的郑国,下令驱逐六国之人,李斯也被迫要离开秦国,才四岁的扶苏竟然追出咸阳给李斯送行,李斯给了扶苏一篇文章,您猜是什么?您呀猜对了,就是《谏逐客书》,秦王看了这篇文章啊,才收回成命,还建了招贤馆。”车夫也不管主人是否回应,自从开口之后就再也停不下,一边驾车一边说着话。

    “还有公子你可真厉害,从来没出过韩国,大名就传到了秦王的耳朵里,这次可是秦王亲自要求您做使者呢,还特意吩咐要您住在招贤馆,你说这秦王是什么想法,竟然说只要您出使秦国就暂停进攻韩国。”原来这主仆二人竟然是韩国遣来的使节,只不过却没有跟使节团一起去典客馆,而是往招贤馆去。

    “要我说啊,这秦王可是糊涂着呢,您连话都说不利索……”车夫停顿了一下,连忙对马车里的人道歉,“公子,我不是说您啊,我是说秦王糊涂呢,您可别误会啊。”

    “无……无妨。”车里的人果然说话不利索,但应该是个心胸广阔的人,对车夫的话毫不在意。

    公子扶苏的府上。

    “唐固,你现在有了爵位,还是少庶子,可别当了官把我交代的差事给忘了啊。”

    “小人不敢,小人的一切都是公子的赏赐。小人区区一个工匠,被公子提拔为少庶子,更没想到公子会为小人求大王赐爵,这在咱们大秦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唐固因为扶苏的一句话而诚惶诚恐。

    原来公子扶苏在朝会上请求的事情就是在自己府里建一座工坊,并为在造纸过程中有功的唐固等人申请了爵位,还求虽然只是廷尉却行使着宰相职权的李斯提拔从没有做过官的唐固做了少庶子。

    “胡扯,这可不是赏赐,是酬功,你可不知道朝堂上的大臣们在知道纸的用途后,那个激动劲儿,赐你爵位也是应当。”扶苏顿了顿,瞅着一屋子太子宫属臣。没错,就是太子宫属臣,连唐固的少庶子也是太子宫的官职。

    扶苏没有太子之名,却用着太子宫的属臣,这是嬴政的意思,算是明着告诉大臣们认可扶苏做继承人,但又表明现在不立太子。

    这是公子扶苏开府以来第一次召集太子宫属臣“开会”,这些人大多都是兼职,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是扶苏定下的,其中就有在造纸过程中解决了数个难关的唐固。

    扶苏见这些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继续道:“你也不要说没有给工匠爵位的事情,要知道自从父王亲政以来,这功勋爵制度可是变了很多,现在的功勋爵可不再只看军功了,民爵现在是越来越多了,以后肯定会更多,你只不过是恰逢其会罢了,你待会儿告诉张火他们,只要干得好,我肯定会为他们请功,弄个爵位不算难事。”

    “是,小人一定转告他们。”唐固赶紧躬身应命。

    接下来一众太子宫属臣,挨个发表意见,表示一定在扶苏的领导下完成好各项工作,为大秦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好了,散了吧。”扶苏挥手让这些属臣们退下,反正他们现在都只是兼职,在公子府上真正掌权的是蒙毅,他从魏缭的副手荣升正职的太子太保,负责公子扶苏在宫外的安全和公子府的日常事务。

    “孟安,我交代你的事情查的怎么样了?”待众人退下之后,扶苏开口问自己的金牌小密探。

    孟安脸色一紧,嘟囔着嘴道:“公子,我去看了,韩国的使者里没有结巴啊!”随着秦国对韩国的进攻越来越频繁,韩国来秦的使者也越来越频繁,而每次有韩国使者到秦国,扶苏都会让孟安去打听里面有没有个口吃的,这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了,可他到现在都没有找到这个人,不免有些紧张。

    扶苏略微有些失望,但也知道不能怪罪孟安,示意孟安不用紧张,只是说继续注意找就行了。

    正当扶苏准备去书房抄书的时候,府里侍卫首领羽白却跑过来找唐固,唐固听了一阵,面色有些古怪的来到扶苏面前,张口道:“公子,外边来了个结巴,自称是韩国使者,名叫韩非,前来拜见公子。”

    羽白在王宫中就是扶苏的侍卫,跟着扶苏出宫之后,就做了府里侍卫的首领。他长期跟着扶苏的,知道扶苏在找一个结巴,见有结巴上门就赶紧过来通报了。

    扶苏一怔,脱口而出道:“说曹操曹操到啊!”

    小胖子西陵在旁边问道:“不是韩非吗,曹操是谁?”

    扶苏只好回以白眼,没好气的说:“曹操是个结巴!”
………………………………

第38章 讷于言(求推荐、收藏)

    “快、快,开正门恭迎。”扶苏把还得几百年才能出生的曹操定为结巴后,便一边下命令,一边飞奔向府门。

    扶苏跑到门口的时候,韩非已经被侍卫引进府中,扶苏顾不得把气息喘匀,张嘴就说:“见过韩非子……”接着就是对韩非深深一躬。

    扶苏再抬起头来,发现所有人都一脸活见鬼的表情看着自己,他这才猛然想起此时的韩非可不是旧时空的法家集大成者的韩非子,自己是天下第一强国的公子,见了最弱国的使节,竟然如此大礼,也难怪大家诧异。

    此时的韩非郁郁不得志,在秦王逼迫之下被韩王送到了咸阳,虽然身为韩国贵族,可是却连人身自由都没有;几十年苦苦劝谏韩王,始终不得重用,如果不是有韩国公子的身份,恐怕早就因为恶了韩王和朝中奸臣被杀了。

    如今虽然盛传他得到嬴政的青睐,可自己毕竟是韩国公子,肩负着劝说秦王放弃攻打韩国的重任,恐怕会和秦国的大臣们有一场激烈的争斗,能不能活着回国都不确定。

    原来,韩非在去往招贤馆的路上时,自己的车夫滔滔不绝的说着扶苏的轶事,让韩非起了去看看自己这位师侄的念头,这才让车夫将马车停在扶苏府外,求见秦国公子、李斯之徒,只是他也没想到扶苏见到他这么客气,竟然还称自己‘韩非子’,这是什么原因,他怔在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回应。

    “扶苏见过师叔。”好在扶苏也还算聪明,想起韩非还有个身份是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门。

    韩非嘴唇微张,想要说什么,却什么也没说。

    扶苏见状,连忙伸手虚引,道:“师叔请。”

    然后吩咐西陵把韩非的车夫安排好,让唐固准备宴席,为韩非接风洗尘。

    扶苏亲自引着韩非到了厢房,吩咐侍女备下汤水,让韩非沐浴,还招来一个侍卫按韩非的身材备了一套新衣。

    待这些都吩咐完毕,韩非几度张口但最终还是一言未发,扶苏却不以为意,对韩非说:“师叔旅途劳顿,先休息一下,扶苏稍后再来请安。”说着就离开了厢房。

    作为刚刚九岁的孩子,扶苏的安排对韩非来说已经非常妥当;以秦国公子的身份,扶苏的安排对韩非来说已是超规格接待。

    孟安从外边匆匆进入扶苏的书房,看着在桌案上奋笔疾书的扶苏,几次张口欲言,但都没有出声,脸色憋得都有点不正常了。

    扶苏将手里的鹅毛笔放进竹筒里,活动手腕以做休息。自从李斯把纸张的作用夸上天之后,纸张在秦国自上而下的流传开来,纸张的产量和种类在嬴政的支持下大幅提升,这对扶苏的菊花也许是件好事,但对扶苏本身来说却是不然。

    魏缭说这段时间战事着紧,没时间过来教导他,就给他布置了个任务,让他把所有学过的书籍从竹简誊抄到纸张上,扶苏当时听了之后脸色瞬间惨白。要知道虽然扶苏仅有三个老师,可其中有两个是大神级别的啊,在教导扶苏时唯恐用的教材不够多。

    李斯师从儒家荀子,自己却是是法家之人,教导扶苏用的教材除了李悝《法经》以来的秦国所有律法,还有荀子一脉的儒家经典;魏缭说不准是哪家的人,但在秦国他是兵家的代表,教导扶苏用的是姜子牙《六韬》以来的兵书战策。其余的还有李斯编撰的两篇字帖,魏缭的家传《尉缭子》,吕不韦编撰的《吕览》,秦国史书,还有嬴政关心自己成长时偶尔指定的书籍,这要全誊抄下来,估计扶苏是要废了。

    扶苏捏着手腕对脸色有异的孟安揶揄道:“怎么,难道结巴还会传染不成,你怎么也说不出话来了。”

    孟安有些紧张的说:“公子,你让我打听这个韩非很久了,我可是知道他的底细的。公子不应该留他在府上啊。”

    “哦,是吗,说说为什么不该留。”

    孟安和西陵都已经二十岁,从十一二岁入宫开始,就一直跟随扶苏,是这个世界上与扶苏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他们的一生也自入宫的那一刻与扶苏紧紧的捆绑在一起,扶苏兴,他们兴,扶苏亡,他们亦亡。除了家族的牵绊,他们全心全意的为扶苏考虑。

    “自从公子让我打听这个人之后,我就开始留意了,问了很多的韩国人,据他们说,这个韩非是韩僖王之孙,韩桓慧王之侄,常以韩国公子自居。师从儒家荀况,跟公子的老师廷尉大人是同门,而且同样的弃儒就法,成就法家之学,被法家接受,据说学问还在廷尉大人之上。”

    孟安看扶苏的脸色没有丝毫变化,接着道:“韩非生有残疾,就是口吃,但偏偏是个心气高的,再加上才学确实不错,又是个王孙,就谁都不放在眼中,在荀况那做学问时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包括廷尉大人。”

    听到这里扶苏就轻轻一叹,有点明白为何旧时空历史上韩非死到了李斯手上。虽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但好歹给你开了一扇窗啊,但估计韩非的这个窗户有点小,只容得下超人的才学,容不下其他人。

    扶苏不由得想起自己的前世有一个叔叔,恰好也是口吃,不比自己大几岁,疼爱自己超过老爸。这也是自己为什么早早的就让孟安查找韩非,想要救下他性命的一个原因。自己的叔叔跟他不一样的是没有傲人的才学,却是胸怀广阔,很爱交朋友,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口吃竟然越来越不明显。

    估计韩非就是太在意自己的口吃,想在其他方面表现的比人强,所以不仅经常得罪人,还搞得口吃就越来越严重,最后才不得不用写文章来展示自己的才学。

    “韩非出师之后,倒也算的上是忧国忧民,从韩桓慧王时开始,就经常上书劝谏,想用自己所学改变韩国的局面,可是因为他的性格,更重要的是韩国奸臣太多,他的劝谏一直没有效果,后来他就开始著书立说,据说写的很好。”

    “当然好,父王看了他的书曾说如果能跟韩非交朋友平生就没有憾事了。”扶苏微笑着回应。

    “那就难怪了,我说我今天在典客馆打听的时候,他们还说韩国使臣里没有结巴,怎么不久这结巴就来了府上,所以特意去韩非的车夫那里打听了,他说大王特意吩咐的让韩非住在招贤馆,他们在去的路上经过府门,韩非临时起意来拜访公子。”
………………………………

第39章 笔谈(求推荐、收藏)

    “公子,这韩非可是韩国公子,而且得罪过廷尉大人;大王还下旨让他住在典客馆,咱们让他留在府上不好吧?”孟安继续担忧着。

    “好了,没事的,你去歇着吧,我得继续抄书了,要不然即使李师不找我麻烦,魏师也不会放过我。”扶苏摆摆手,让孟安退下。

    “对了,把鹅毛笔准备几只,还有上好的桑皮纸、墨水也都准备着,待会儿可能用得到。”扶苏回想起韩非今天的状况,突然有了想法。

    “是,公子。只是不知道韩国有没有三餐的习惯,中午用膳还请韩非先生吗?”

    “请,不然咱们自己吃太不礼貌。”其实扶苏更愿意让韩非好好休息,只是在扶苏府上,每到了吃饭的时候总是乱糟糟的,谁也别想能休息。

    扶苏作为穿越人士,见识了一次秦王宫里的山珍海味之后,就再也没兴趣享受宫廷待遇了。这时候的饭菜对于扶苏来说实在难以下咽,忍受了几次之后,就让工匠们打造了一些旧时空的灶具,逼着少府的尚食令给他安排了几个年轻的御厨,自己建了个小食堂,让这些御厨按他的要求烹饪食物。

    时间长了之后蒙毅、扶苏的几个年纪较大的弟弟妹妹嬴虔、嬴高、嬴礼、元曼、阴曼到了饭点就往扶苏这儿凑。好在扶苏的祖母跟吕不韦出宫了,嬴政和郑姬宠着扶苏,乐的扶苏和弟弟妹妹们打成一片,就没多加管束,造成了如今扶苏出宫开府之后,有三个弟弟跟他出宫居住,顺便习文练武,两个妹妹每天派人到府上取扶苏给她们准备好的餐盒。就连蒙毅也基本上一日三餐来蹭饭,咸阳城很多达官贵人都对扶苏府上的美食很感兴趣。

    嬴虔三个人分别坐在扶苏的下首,不明白今天为什么有这么大阵仗,把吃饭的地点摆在了扶苏召集属官的正堂,吃个午饭竟然被扶苏要求遵守礼节,而且饭点到了竟然还不让开始,似乎扶苏在等人,难道是蒙毅,那可不应该,平时那家伙可是个不守礼数的。

    终于外边有了脚步声,三个人都伸出头去,想看看扶苏在等谁,却没想到扶苏径自起身在门口相迎,他们三个只好也跟着起身,站在扶苏的身旁。

    “见过师叔。”扶苏照旧对韩非一礼,韩非赶紧还礼,扶苏以师门弟子自居,他却不敢托大。

    “师叔请。”扶苏将韩非引向座位,自己回到座位上,却不是主位,而是跟韩非相对而坐,让韩非又是一怔,嗫嚅了一阵儿,最终还是没说出什么。

    “开始吧,今日蒙师不过来了。”扶苏没有在意韩非的错愕,见三个弟弟都已经按礼数做好,就命孟安开宴。

    一顿饭下来,除了扶苏,韩非和嬴高三人吃的都不自在。

    韩非是因为始终搞不明白扶苏的用意何在,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